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诗词常识【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12:18:4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诗词常识【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诗词常识【精品多篇】

诗词常识 篇一

旧体诗词

一、古体诗

二、格律诗

(一)节奏

(二)押韵

(三)对仗

(四)平仄

旧诗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

一、古体诗:

汉魏南北朝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格律诗形成之后,直到新体诗出现至今,古体诗依然存在。

古体诗是古代的自由诗,篇幅长短自由;句子形式(长短)比近体格律诗自由;用字不限平仄,押韵也比较自由,韵脚可平可仄,既可以句句押韵,也可以隔句押韵,一首诗的韵可以平仄交替,还可以换韵;修辞也不怎么强调对偶(对仗)。

旧体诗中依每句诗的字数,称为四言诗、骚体诗(杂言)、五言诗、七言诗等。

如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是每句七字的,但句中有个虚字,如第一段: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到了南北朝,鲍照写的《拟行路难》(其一、三)才隔句为韵,如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葡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二、格律诗

格律诗原称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

格律诗起源于南北朝,至唐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格律诗。格律诗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节奏

节奏是格律诗的表现手段之一。 五言的节奏一般是2-2-1,有时是2-3。 七言诗的节奏是2-2-3或2-2-2-1 。

(二)押韵

诗句末尾用韵母相同的字,有规则地回环往复,就叫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

韵脚通常在双句尾字,有时一首诗的第一句也入韵。比如:

述 怀(作者:张海鸥)

独立苍茫夜未阑,缓凭疏影认流年。曾经塞北轻弹剑,未料江南细悟禅。

白发无情偏有种,青春有意却无缘。蹇驴长路休频忆,且共清流倚醉眠。

格律诗通常都押平声韵,一首诗中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作韵脚,不能换韵。格律诗押仄声韵的很罕见,象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关于韵书

自唐代以来,人们作诗用韵,有韵书可依。 《切韵》,隋代陆法言著

《唐韵》,唐人孙愐据《切韵》修订编成。

《广韵》,宋代陈彭年、邱雍根据《切韵》、《唐韵》修成《广韵》。 《集韵》,宋代丁度据《广韵》修成《集韵》。

《礼部韵略》,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丁度又把《广韵》改编为《礼部韵略》。

《平水韵略》,金朝的平水书籍王文郁编成《平水韵略》,分为 一百O六部。后代称他的韵书为平水韵。元、明、清代文人作诗押韵,一般都采用平水韵。

《佩文诗韵》,清代人据平水韵编成,仍采用一百O六部的分韵系统。

今人王力的《古代汉语》教材下册第二分册有专节讲诗词曲的格律,并附有《诗韵常用字表》、《词谱》、《曲谱》、《曲韵常用字表》;王力还著有《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等,是现代学诗者比较方便使用的书。

关于限韵、次韵、步韵、迭韵

限韵是试场或文人雅集时限定使用某韵,也有限定用某字押韵的。唱和诗最初是一唱一和,不一定要使用原韵,但宋代以后差不多都要用原韵,叫做“次韵”或“步韵”。迭韵则是迭用自己作的诗的原韵。

词韵比诗韵宽松。

(三)、对仗 格律诗的对仗是指一组对偶句的出句和对句匀称相对,字数、平仄、结构、词性、词义等等,都要相对。如杜甫的《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对仗有宽对与工对之别。

工对如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这是同类概念相对。吴均《与宋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也是如此。又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对得也很工整。

宽对还包括“借对”和“流水对”。 借对是利用一字多义的现象来构成对仗,如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又如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野鹤清晨出,山清白日藏”。

流水对是指一联中字面对仗,而意义却前后句相承,两句的次序不能颠倒。如沈遘《过冀州闻介甫送辽使当相遇》诗:“闻报故人当邂逅,便临近馆为迟留”,又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山中一夜雨过天青,树抄百重泉”,或如孟浩然的《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岛使,邀入赤松家”。

对仗还有言对、事对之别。

言对只是一般言词的对偶,事对则含有事实,也就是使用典故。言对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事对如陆游《书愤》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一首八句的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颔联、颈联一定要对仗。绝句则不要求要仗。

(四)平仄

平仄是指字的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如中古时,东、董、送、屋四字就读为平、上、去、入四声。平就是平声,仄包括上、去、入三声。

旧体诗讲平仄,就是讲究平声与仄声的交替和对立。如王维的《汉代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格律诗的平仄规律:句中平仄要交替,上下句的平仄要相对。 格律诗的格式有四种基本类型,以五言诗为例:

1、首句仄起仄收(不入韵)式,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 白日依山尽平平仄仄平黄河入海流平平平仄仄 欲穷千里目 仄仄仄平平更上一层楼

2、首句仄起平收(入韵)式,如王维《终南山》 仄仄仄平平太乙近天都 分野中峰变平平仄仄平连山到海隅 阴晴众壑殊平平平仄仄 白云回望合 欲投人处宿 仄仄仄平平青霭入看无 隔水问樵夫

3、首句平起仄收(不入韵)式,如李白《送友人》平平平仄仄 青山横北郭 浮云游子意 仄仄仄平平白水绕东城 落日故人情 仄仄平平仄 此地一为别 挥手自兹去平平仄仄平孤蓬万里程 萧萧班马鸣

4、首句平起平收(入韵)式,如李商隐《晚睛》

平平仄仄平深居俯夹城, 并添高阁迥, 仄仄仄平平春去夏犹清。 微注小窗明。 仄仄平平仄 天意怜幽草, 越鸟巢干后,平平仄仄平人间重晚晴。 归飞体更轻。

四种格式中,有两种正体,即首句不入韵者;两种变格,即首句入韵者。

理解和记忆四种平仄格式,每种只需记住五言四句就行了。这是因为: 第一、一首律诗的后四句,都是重复正体的前四句的格式; 第二、七言诗只是在五言的基础上,每句之前再加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平仄与五言句的前两字相反即可。

关于粘对

格律诗要讲究粘对。平仄相同谓之粘,平仄相反谓之对。 粘是指下联的出句要与上联的对句相粘,七言诗是前四字相粘,五言诗是前两字的平仄相粘,后三字平与仄换头,如: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合粘对者称为失粘、失对。

关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和 “拗”、“救”。

读、写旧体诗要学会利用粘对的规律进行判断或写作,如: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人不胜簪。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新体诗

中国的诗有新体和旧体两大类。新体诗是从二十世纪初才有的,又称自由诗。虽然形式自由灵活,但开始时也大体押韵,比如

徐志摩(1896--1931)《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枝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谰里放歌。 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戴望舒(1905--1950)《雨巷》(写于1928年):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i)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押不押韵是诗歌和散文的重要区别,中国古代的诗都是押韵的。新诗虽然突破了古代诗歌形式格律的束缚,但与韵却不能一刀两断。不过,新诗人们也还是在探索着写不押韵诗,如徐志摩《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艾青(1910--1996)《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月11月17日):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士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士地爱得的深沉……

卞之琳《断章》(1942年5月):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二十世纪后二十年,中国大陆的新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许多诗还是习惯性地押韵,尤其是七、八年代,即便是比较新派的诗人,如朦胧派几位代表人物的诗,也还押韵,如:

舒婷(1952--),原名龚舒婷,“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

《双桅船》(1979年8月)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呵!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呵,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呵!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1979年4月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被判决了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的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1976年4月

曾卓:悬岩边的树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岩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970年

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79年4月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1980年6月

不过近十几年,诗坛的新生代越来越不看重押韵了,甚至有意不押韵,从而更显得新潮。这样一来,新体诗与旧体诗在形式上的区别就更彻底了。

我认为,新诗的形式是完全自由的,有没有韵的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情、诗意、诗语。比如张海鸥的《康园三曲》:

寻路康乐园 暮色康园

我踏着弯弯的岁月寻路

路是什么?

是康乐公优雅的木屐? 还是陈寅恪孤独的守望? 一位伟人说 走的人多了便是路 是的 这就是路

路是漫长的 连接着历史和未来 路是艰难的 从生命的初始到终结 负载着成功与失败 光荣和梦想

有时候 走了很久很久的路 却发现恍如原地 有时候 如光如电的岁月啊 却好像跨越了万里行程 当孔夫子伫立河边喟然长叹的时候 人生的路显得那么匆促

当普罗米修斯在高加索悬崖上受苦的时候 人类的路又是那么漫长 而当智慧的庄周梦为蝴蝶之际 生命之路又是那么自由而且从容 路是神秘的

就像菲斯特手中的魔杖 引起人无数幻想和追寻 而当蓦然回首之际

却发现真实竟是虚幻 终结就是初始 永恒便是无常 路是无情的

把一切得与失 荣与枯 悲欢与离合 连同无数旷古的谶语 都埋进洪荒的墓地 然而路也是宽容的

那里有婴儿在母亲怀里的笑靥 有恋人月夜的偎依 有求索者无悔的拼搏 有朋友高山流水的问慰

是的 这就是路 这就是路啊 原来她 本无所谓有或者无 只是 走的人不同而已

寻梦康乐园

中大七十五华诞在即,忽有感,乃作。 夜色如歌,歌声在钟楼前沉默 鸿影如梦,梦幻在榕荫中蹉跎

都说七十就是古稀,古稀便是沧桑 那么,康乐园啊

我就用年轻的岁月,舒展你坎坷的额头 我就用梦幻的翅膀,追回你飘逝的风华 而当我老去时,你一定还年轻

可是你不必,不必用常春藤捆扎我的小木屋 也不必将一朵紫荆花,放在我平静的胸口

我是你晚秋的一帧枫叶,斑斓你的富有 我是你清晨的一片羽毛,丰满你的从容 或许,我是你梦中的蝴蝶吧,美丽你千秋风韵 然而,我最是你燃烧的血与火 在你涅盘的黄昏,化作沉醉的老酒

而你呢,你是我心湖里款款流动的水吗 烟雨迷朦的季节,宽容我的漂泊 你是我凝眸里长长的林荫路吗 暮霭沉沉的时候,呵护我的孤独 我无言的淡泊,能否驻你惊鸿一瞥 我长久的守望,能否伴你风生水起 也许,也许你根本就不知道我 但我梦里梦外千万次地忖度 我注定是你钟楼前沉默的歌

为漂泊的回归99.11

漂泊是一首歌,从岁月的枝头流过 漂泊是一杯酒,斟酌在黄昏风雨后

为了一串串梦想,就把日子装进行囊 每个驿站都像是家,寻芳不觉醉流霞 每个渡口都像是归期,常倚清流数鬓丝 漫漫长旅,仿佛总为圆一朵小小的墨迹 一个邮戳,就把艰辛变成了快慰

漂泊是个银行 存着收获,也存着付出, 存着希望,也存着忧伤

刚刚还蒹葭采采,转眼就白露为霜

常常是因为家才漂泊 因为漂泊才回归

就像船总要靠岸,岸又总留不住船 原来这天地间的许多漂泊 其实都只是为了漂泊 那么回归,

当然也只是为了——回归 漂泊的回归和回归的漂泊

就像从银行走进邮局,从邮局走进银行

漂泊是天上的云 回归是地上的河

不论新、旧、古、今、中、外,任何诗歌都有共同的品质:诗情、诗意、诗语。

诗词常识 篇二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月亮B、姻缘

(A)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

2、美女、美人;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

(C)周代诗歌中。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C)屠苏,酒名。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

(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

(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妾维; 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 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 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 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

(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

(C)围栏是传统解释,但目前存在争论,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指井栏,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二“窗”的通假字。三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

(A)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平仄为平平仄对仄平仄,很公整,上下联又是人名对人名。孙即子孙,祖即爷爷,孙对祖天经地义;行和冲是动词,所以可以成对;者和之同为虚词,也可成对。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

(B)语出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元夕即元宵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B)古代长度单位。《说文》:仞,伸臂一寻八尺也。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水墨画追求意境,一般不用太艳的颜色来表现,所以落霞和荷花都没办法表现得很好,水墨画体现不出月光洒在地上的样子,所以更不可能是B。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 (D)项羽破釜沉舟,一战成名。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A、乌B、巫C、肖D、萧

(C)“肖”“萧”本为不同的姓。“萧”是大姓,“肖”则是小姓,历史上曾寥若晨星地冒出过“肖”姓,但非常罕见。1970年代推行二简字之后,“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B、女角

(A)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

(A)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也称“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现代人对“十八般武艺”的理解是泛指多种武器,或多种技能。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A、50元B、100元C、200元

(B)五绝诗,全诗四句,每句5字,短小精悍,具有起承转合,读起来感到刚劲有力。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戊B、戍C、戌

(A)戊读wù,天干甲乙丙丁戊;加横xū,地支亥字前位戌;加点shù,军队防守去卫戍。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

(A)指鹿为马的是赵高。白马非马则是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战国时一城有令马匹不得出城。有一天,赵国平原君的食客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守门的士兵对他说:「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孙龙心生一计,企图歪曲白马是马的事实,希望说服士兵,说:「白马并不是马。因为白马有两个特徵,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一个特徵,就是具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徵的白马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徵的马呢?所以白马根本就不是马。」 愚鲁的士兵因无法应对,唯有放行。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惚弄士兵的话,应该这样说,白马不等于马,白马是马。马包含白马。不要闹出「白马不是马」「苹果不是水果」及「你爸爸不是男人」的笑话。

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A、早上B、中午C、傍晚

(C)古时候的婚礼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出自《太子少傅箴》中,它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孟子》B、《庄子》

(A)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A、欧阳修B、欧阳询

(B)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A、李贺B、李商隐

(B)李商隐和杜牧都是晚唐诗人。李贺则是盛唐诗人,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

(B)古代中国人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而且黄河自古容易缺口,是历朝历代治理的重点。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 (A从口,口为女,从事辅助性工作,处于从属的地位。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C)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 、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

(C)“鄂尔多”在蒙语中是“宫帐”的意思;“斯”是表示复数的词,即“很多” 。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鉴真

(A)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鉴真则是东渡,把佛法传到日本。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A)出处《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十个B、十二个

(A)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 A、颐和园B、圆明园

(B)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面积340多公顷,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象形字B、表意字

(A)是整体象形,水流动的波纹形状。

(手)

(手),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B、画作C、乐曲

(C)阳春白雪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现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记》

(B)《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的剧本,取材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

(A)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D)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A、大都B、中都C、上都D、南京

(C)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B、蔡桓公(B)扁鹊见蔡桓公,故事很出名。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A、杜甫B、李白

(B)《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A、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

(B)《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中的姓氏,并不是按照这些姓的人口数量排列的。“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吴越国的邻国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

(B)宋朝人善写词,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都是写词高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

(B)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则以人为本。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A)“杀青”一词与古代制竹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非常有关联的。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防虫蛀,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杀青”。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A、画饼充饥B、望梅止渴

(B)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时,部队行军长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为了不耽误行军,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终于到达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 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

(B)主谓式成语,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

(A)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的差等之爱同传统“贵贱有等、亲疏有别”的生活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爱有等差”的基本前提是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对父母兄弟之爱就不同于对路人对旁人之爱,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雷同。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A、鹤B、鹅C、鸡D、鱼

(B)王羲之从鹅的步态姿势上获取运笔的灵感。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

(B)不少人以为美字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认为美是来源于古人认为羊大为美。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实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后来简写时误作“羊”、“大”两个字。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为“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

(B)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教育一个人要从诗书礼乐、社会实践、忠诚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实行。

5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A、范仲淹B、文天祥

(B)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1256年,二十岁文天祥的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A、干B、戈

(A)干,象形字,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戈,古代的一种曲头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B、青衣

(B)虞姬是青衣。花旦和青衣的区别:花旦:多扮演热情活泼、明快泼辣的年青女性。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上古B、崇尚C、官名

(A)“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

(C)这句话是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张仲景

(D)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孙思邈,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只有医圣张仲景和曹操同一时代,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

(A)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虚岁73岁;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虚岁84岁。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B)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

(B)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老子B、荀子

(B)出处 《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6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 A、阴文印B、阳文印

(A)印章文字或图像有凹下与凸起两种形体,凹下的通称阴文,突起通称阳文。 6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

(B)长辈用家,如家父,家兄;小辈用舍。 6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A、赤眉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起义 D、黄巾起义

(B)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6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A、王维B、王勃

(B)初唐四杰,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6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A、鼓B、钲 (B)《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击鼓就是敲战鼓;“鸣金”就是“鸣钲”,并非“鸣锣”。《说文解字》“钲,似铃,柄中上下通”。钲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制成,颜色似金。

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A、朱淑真B、秦良玉C、李清照

(C)“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6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 (A)出自《弟子规》

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 (C)喝雄黄酒是重阳节习俗。

6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A、酒窝B、眼睛C、嘴角D、腮帮 (A)酒窝儿,嘴两旁的小圆窝儿。 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A、十五岁B、二十岁

(B)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文章B、书法

(B)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72、河姆渡遗址位于: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

(B)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浙江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7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7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

(A)孙膑的叫《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 7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 A、能B、不能

(A)不止是开平方,似乎还能开立方。 7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

(C)图穷匕见说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奇货可居说的是吕不韦“投资”秦始皇父亲的故事;指鹿为马则是赵高“欺负”秦始皇儿子秦亥的故事。

7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

(B)唱念做打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戏曲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戏曲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7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A、王勃B、张九龄

(B)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

7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初春B、暮春B、仲夏

(B)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所以可以看出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8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对账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81、“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

(A)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以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代邮驿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的兵部。

8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A、秦始皇B、武则天

(B)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四种说法:

一、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二、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三、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四、武则天知道历史多数是儒家编写,如果立功德碑,则可能被毁掉;若不立碑,那一代女皇的名声将彻底成黑,故立个无字碑,让儒生无处下口。 8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A、白居易B、李白

(A)西湖白堤,位于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长约一公里。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8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法度 B、美德善行C、圆规曲尺 D、道德准则

(A)规:画圆的工具,今指圆规。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两字组合在一起表示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8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A、为政清简B、平安长春C、淡泊名利

(A)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为政清简。

8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李商隐B、骆宾王

(A)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出自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A、《金陵记》B、《石头记》

(B)《红楼梦》名称,据考证系和珅为《石头记》能够出版所修改。作者曹雪芹是位石头谜,他画过石头画,写过石头诗,所写的书叫《石头记》,主人公贾宝玉也是一块补天顽石。 8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A、黄河B、长江C、淮河

(B)指长江。语出《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后,决心要灭掉陈国,说了这句话:“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8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 A、元好问B、柳永C、晏殊

(A)“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会引用此句而被广为流传。 9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

(C)《孟子·尽心章句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9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

(C)扁鹊、华佗为神医;李时珍则被称为医圣、药圣。 9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A、八条B、二十二条

(A)八条龙,龙头向八个方向伸着。 9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 A、都江堰B、秦始皇陵

(A)都江堰位于岷江上游,距成都市50余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56年(那时秦始皇才3岁),由当时的秦国蜀郡守李冰率众所修;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9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A、令爱B、令正C、令堂 (B)令爱指女儿,令堂指父母。

9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 A、有关B、无关

(A)商人的出现确实和商代以物易物兴盛有关,而这种行为也使得商部落迅速发展起来。周朝建立后,商朝的后裔,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重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买卖的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9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A、两位B、三位

(B)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和母大虫顾大嫂。

9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A、诸葛亮B、周瑜C、曹操

(B)形容态度从容。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公瑾即周瑜。后来成书的《三国演义》为了刻画蜀汉正统形象,及美化诸葛亮,把周瑜的羽扇纶巾“给了”诸葛亮。 98、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 A、压轴戏B、大轴戏

(B)古时书是由竹简构成,因而过去的剧本也就是一长卷,卷的底部有一卷轴,就像装裱国画的画轴。因长卷的最后一戏靠近木轴,所以称为大轴,大轴前面的戏,也就是倒数第二的称为压轴,中间的戏称为中轴,前面的戏称为早轴,第一出戏叫一轴。所以从纯学术角度看,现在常常把最后一个节目叫“压轴戏”实际上是不对的。

9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 A、来俊臣B、周兴

(B)请君入瓮,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整治同样是酷吏的周兴,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太平广记·朝野佥载·周兴》:一天,来俊臣请周兴到家里作客,他们一边议论一些案子,一边相对饮酒。来俊臣对周兴说:“有些囚犯再三审问都不肯承认罪行,有什么办法使他们招供呢?”周兴说:“这很容易!只要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烧,然后让囚犯进入瓮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认?”来俊臣就吩咐侍从找来一个大坛子,按照周兴的办法用炭在周围烧着,然后站起来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女皇命令我审问你)请老兄自己钻进这个大坛子里去吧!”周兴非常惊慌,当即磕头承认罪行。 10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 A、制造琵琶的材料B、演奏琵琶的方式

(B)源自演奏拨法,所谓“正拨”和“反拨”。往下弹称“批”,往上挑称“把”,即“弹”和“挑”的拟声词。

小学诗词常识判断 篇三

小学诗词常识判断

1、“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

2、卢纶的《长安春望》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阳刚之美”。

3、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其声凄切、哀伤。又名玉笛、短笛、芦笛等。

4、刘著的《鹧鸪天》,从“寄与吴姬”的字面看,当是作者入金后客居北地时怀念远在江南的一位女子的怀人之作,貌似“香艳”的爱情词,实际上蕴含着刻骨铭心的亡国之恨。

5、吕岩,字洞宾,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相传曾在长安酒肆中遇钟离权,“黄粱一梦”后经点化得道。

7、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写出了童子的顽皮淘气, 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8、“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运用细致的描写,刻画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9、朱熹在“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句中通过梦未醒、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10、“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中“一”的意思相同。

1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雨雪”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

12、《采薇》了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13、《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来增强抒情效果。

14、杜甫的《春夜喜雨》写于761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于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花重锦官城”中“锦官城”就是指成都,“花重”是说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5、“旧时茅店社林边”中,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

16、“明月别枝惊鹊”意思是月亮升上树梢时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喜鹊,“别枝”是指月光移过树枝。

17、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

18、《天净沙

秋》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是题目。

19、《天净沙

秋》中尾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用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一扫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20、“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金络脑”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21、“潇潇暮雨子规啼”中“子规”即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22、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休将白发唱黄鸡” 意思是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表达的是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2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巧用比喻,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24、乐府初设于秦,是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武帝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5、“北斗阑干南斗斜”中北斗南斗都由七颗星组成,形状像斗,一个在北,一个在南。

2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的“折柳”指古人送别时折柳相送以表达惜别之情的习俗。

27、“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写出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

28、僧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

29、“衡阳归雁几封书”,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湖南衡阳的回雁峰,便不再南飞,只等来年春天再飞回北方。所以,衡阳雁就成为古人传情达意的信使形象,常用来寄托思念亲友、留恋故园之情。 30、元日: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31、“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3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句中,桃是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3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就是指山西的杏花村。

3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中,作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高洁清白的品格。

3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⑤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借松树的坚韧顽强,表明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

3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3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38、“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互文的修辞,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39、《江雪》中塑造的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4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两句批评了“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

41、王冕诗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中化用了王献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42、“九州生气恃风雷”意思是,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诗词常识 篇四

第一章 诗词常识

一、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二、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今人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二者都是现代诗歌。

②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③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或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④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⑤乐府、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⑥题目、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⑦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⑧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⑨宫调、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诗词楹联常识 篇五

第二节

诗词楹联常识

一、近体格律诗近体诗,就是唐朝的诗。唐朝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以前的诗,全部称为“古体诗”。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诗规矩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一)近体诗固定的格式和规律

1.字数

句子格式有两种:每句五字称“五言”,每句七字称“七言。

2.句数

诗的句数有四句和八句两种。四句一首的叫“绝句”,八句一首的叫“律诗”。五言四句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四句的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八句的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八句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3.平仄

近体格律诗中四个字的词组,一般都是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方式组合。这样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有韵律之美。

4.押韵

绝句、律诗一律押平声韵,不换韵。“押韵”也叫“叶韵”。

平起的诗首句起韵,仄起的诗第二句起韵,其下都是隔句押韵。

5.对句

对句又称“对偶”或“对仗”,就是上下两句配成对,字句平仄要相对,而且字义也要相对。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定要各自对仗。绝句只要求平仄相对,而不要求字义上相对。所谓对仗,具体说就是:平仄要相反;语法结构,甚至修辞方式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二)怎样分平仄

平仄是格律诗中的重要因素。作格律诗必须学会调平仄,然后按规定的平仄格式去创作。平声字读音较为舒和、悠扬,上、去、入三个调类的字则比较曲折、急促。作诗的人,为了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使音节显得有起伏,能生动,就把平声字与上、去、入三声字交错在诗句中使用。因为上、去、入三声字读起来险仄、急促,所以就以“仄”字来代替,这就是平仄音律的得名由来。

从六朝以来,即以平、上(shǎng)、去、入四个字来作四种声调的代名词。“平声”就是调值与“平”字相当的声调,上、去、入可依此类推。 明朝真空和尚曾在《玉钥匙歌诀》中提出四句口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后来《康熙字典》沿用了这个歌诀。虽然,歌诀对调值的描述不够科学,但不失为一种分辨四声的简易方法。

说普通话的人如何分平仄

由于普通话里,古入声字被分派到了平(阴平、阳平)、上、去三声里,所以最笨的办法,就是把约650个入声字都死记下来,除开这些字以后,其余的字,第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那就基本上没有问题了。

可是。650个入声字,死背起来,也不是一件令人高兴得起来的事。为了减轻大家的压力,我们选了159个混在平声字里的入声字(约占入声字的25%)。没事的时候,多看它两眼,看熟了,就好把它们从平声字里逮出来了。

混在阴平里的入声字(77个)

八 拔 菠 拨 钵 逼 插 拆 出 吃 答 滳 督 秃 突 掇 刮 搁 胳 疙 割 鸽 聒 豁 喝 壹 揖 夹 激 击 迹 绩 积 鞠 喀 磕 瞌 窟 哭 拉 黑 摸 劈 朴 七 漆 掐 曲 屈 杉 杀 塞 虱 湿 失 叔 刷 塌 踏 托 脱 剔 踢 屋 瞎 膝 悉 息 析 昔 夕 锡 压 摘 只 织 汁 混在阳平里的入声字(82个)

白 脖 博 雹 驳 钹 鼻 达 敌 读 犊 牍 独 毒 踱 夺 额 服 福 弗 伏 格 阁 革 隔 葛 国 猾 滑 盒 劾 涸 斛 忽 及 急 吉 棘 即 集 亟 脊 疾 夹 菊 局 咳 勺 舌 赎 孰 术 俗习席 龚 檄 十 石 食 蚀 实 辖 铡 札 宅 窄 贼 竹 烛 逐 足 卒 族 粥 轴 直 殖 执 侄 职 昨

帮讲四川话的人分平仄

讲四川话的人比讲普通话的人分平仄,有一个的方便的地方,就是在四川话里,旧的入声字,都归并到了阳平里,没有象普通话那样“入派三声”。所以,用四川话念出来的第一声,必然是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必然是仄声。第二声里,除去入声字,都是平声,被排除的入声字,当然是仄声。

如何排除第二声里混入的入声字呢?这里介绍一个方法,那就是,在第四声念完后,念出短促的“第五声”。读“第五声”的字就是入声字。从“第五声”还可类推出一些入声字。 举例:

1,天 田 舔 tian(52) 铁

田和铁,不同音,田是平声,铁是入声字。类推:贴、帖、特、忑、忒,是仄(入)声字。

2,妈 麻 马 骂 灭

麻与灭,不同音,麻上平声,灭是入声字。类推:蔑、篾、脉。 3,摸 沫 抹 磨 沫

沫与沫,同音,沫是入声字。类推:末、膜、没有、陌、、墨、殁、莫、漠。 这个方法不科学,也不万能,但可以帮我们从阳平里排除一些入声字。

(三)格律诗的押韵和平仄格式 押韵,是指在需要押韵的韵位用同一个韵(或邻近韵)的字,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美。押韵字称为“韵脚”。律诗押韵的原则是,每联的对句必须押韵,即二、四、六句押韵;而且只押平声韵(仄声韵极少),一韵到底;首联出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 前人作诗一般都是用“平水韵”。 “平水韵”基本上是用的隋唐音。

律诗平仄搭配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对”。即一联之中,出句和对句首字的平仄必须相对,而绝不能相同。其目的是为了在一联中声调有变化,念起来抑扬顿挫,和谐优美。二是“粘”。“粘”是指下一联出句的首字和上一联对句的首字平仄必须相同,即“粘”在一起。这样就会使上下两联的平仄不雷同而有变化。

律诗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组,平仄基本格式有两个:

(A)平平仄仄(平起式)

(B)仄仄平平(仄起式)

如果要组成五言律诗,其基本格式则在(A)式即平起格式前后各加一个平声,成为: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在(B)式即仄起格式前后各加一个仄声,成为: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五言律诗平仄基本格式有以上四个。然后,按照“对”、“粘”以及押韵原则的要求就可以把五律平仄的格式归纳出来。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轨,以仄起为常见。

七律的基本格式是在五律基本格式前加两个“平”或两个“仄”,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然后仍然按“对”、“粘”及押韵原则要求归纳出七律平仄的四种格式。 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轨,仍以仄起为常见。

作诗通常按以上格式去搭配平仄,但也可按“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掌握,即第一、三、五字的平仄有时是可平可仄的,但第二、四、六字一定要严格按平仄规定,不能改变。

了解律诗的格律,绝句的格律也就容易掌握了。绝,即断绝、截断的意思。绝句即截取八句律诗中的四句而成。

二、词

(一) 词的形式

词的形式名称叫做词牌。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名称。“牌”就是“谱”,词牌是歌谱的意思,犹如现代民歌有《杨柳青》、《紫竹调》等,写作时可以按照它们的曲谱填上歌辞一样。所以,古人把按照词牌写词叫做“填词”。后来,词的曲调逐渐遗失,词牌就由乐曲的名称变成种种特殊的格式,即专供人们填词时遵循的有关字数、句数、分段、平仄、押韵等的文学形式。 不同的词牌,有着各自不同的字数、句数、分段、平仄和押韵的要求。填词时必须按照词谱,不可移易。这样,就需要查对《词律》、《词谱》等一类工具书;或者熟背几首名篇,按前人的格式,谱上时代的新内容。

(二)、词的押韵

词的押韵不同于近体诗和古体诗的押韵,主要区别在于:一是韵部不同于诗韵;二是上去通押;三是押韵的方式多样。

1、词的韵部

唐宋时代只有写诗的诗韵,没有填词的词韵;至少,今天还没有找到唐宋人所用的词韵书籍。其实,词最初是民间的歌辞,它的押韵,必然要比用作科举考试的诗韵为宽。

2、上、去通押

近体诗只押平声韵;古体诗也可押仄声韵,但必须同一声调的字才能押韵。虽然在某些古体诗中也有上、去通押的情况,但毕竟是个别现象。从词的押韵来看,上、去通押的现象就比较普遍。例如,范仲淹的名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以上声字“起”、“示里”、“里”与去声字“异”、“意”、“闭”、“计”、“地”、“寐”、“泪”押韵。 总之,词的押韵实际上可归为三声:平声、仄声(上、去)、入声。

3、押韵的方式多样

词的押韵,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1)一韵到底。 如《十六字令》、《沁园春》通篇押平声韵,《如梦令》、《卜算子》通篇押仄声韵,《忆秦娥》、《满江红》通篇押入声韵,等等。

(2)转韵。

有的词牌规定要转韵,如《清平乐》上阕为仄声韵,下阕为平声韵,全篇共押两个韵。《菩萨蛮》,全词共押四个不同的韵。

(3)平仄互押。

如《西江月》上下阕各有三句押韵,前两句用平声字,后面一句用仄声字。根据词牌规定,这个仄声字必须与前面两句的平声字同一韵部(词韵的韵部),即韵母必须相同。

(4)交替押韵。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上下阕基本上都押平声韵。然而,在上阕中间,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两句,“去、宇”为韵,押入声;下阕中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合、缺”为韵,押入声。上下阕的押韵都是由平转仄,再由仄转平。但是,这个平声韵是通篇从头贯穿到底的,而那两个仄声韵,却只是分别插在两阕中间的,形成了交替押韵的现象。

(三)词的句式及平仄安排

词有不同字数,不同平仄的各种句式,大体可以分为律句和非律句两类。

词中的律句,平仄格式与近体诗的句式相同,即以两字为一个节奏点,平仄交替,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并须避免孤平与下三连。这类句式可以说是律诗的句式在词中的运用。律句在词中占绝大多数;只有象《雨霖铃》等个别词牌,基本上不用律句。 非律句是词中的特有句式。

楹联

(一) 楹联六要素

1,字句对等

字句相等是指上下联的字数和句数都相等的意思,这是对联的第一个要素。 有些书本上讲,对联的第一个要素是“字数相等”,这不全面。“字数相等”只意味着上联字数总和与下联字数相等,而事实上,对联有短句联、双句联、多句联的不同,因此,不仅要求上下联字数总和相等,而且上下联句子多少也相等,即字相对,句也相对,方成为其对联。 对联不管长短,都具有上下联字句相等这一要素。对仗的“仗”是取仪仗的意思,仪仗队总是两两相对,排列得十分整齐。对联也讲对仗,字相对,句也相对。

2、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是对联的又一要素。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或词组必须有相同的词性才能构成对仗。要做到词性相当,首先要弄清楚古人对词的分类。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按照诗的对仗,词可以分为九类,就是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虚词、代词等。古人属对一般把字(词)分作实字、虚字、助字和半虚半实字。其定义是:“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所谓的“实、虚、死、活”,就是词性概念。 古人属对的要求是:“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也就是要求下联的词与上联的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结构相应

所谓结构相应,就是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也就是说,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如果上联是主、谓、宾结构,下联是主、谓、补结构,就没有对好。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

4、节奏相称

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也称为音步。所谓节奏相称,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也就是指上下联的句式一样。短联如此,较长的联也如此。

5、语意相关

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联。所谓相联,一般地说,上下联应围绕相关的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一副对联如果只求形式上的一致,不求内容上的统一,那就会留下拼凑的痕迹,不是好联。

6、平仄相对

关于“平仄和谐”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1)、古四声与今四声不能混用。四声是汉语音律的具体表现,它是按照汉语发音的高低、升降、长短等特点分为四种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是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略有不同,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汉语中,以平声字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字都为“仄”;而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是“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是“仄”。古四声中的入声字在今四声中被分别归入去声、上声或阳平中,因此,有些字在古四声中是仄声,在今四声中可能是平声。例如,一、八、国„„。在对联的平仄问题上,现在有“现代派”和“传统派”两种不同的意见。目前,在实践创作中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就是“双轨制”,古四声和今四声并存,但不能混用。

(2)、平仄交替与平仄相对。对联的上下联各联内部平仄要交替,即节奏的安排上,一句中基本上为平仄交替,不能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而上下互相对应的字,则要求平仄相对,即平仄相反。按照这一规律,上下联内部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才能造成回环起伏的旋律,使对联的节奏鲜明和谐、悦耳动听,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在一些对联的创作中,声调的掌握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上下联相同的位置上,允许个别字不是平仄相对,这是根据七言律诗平仄规律的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沿袭下来的,但,这也要考虑音步,每一个音步中总是最后一个音节重读,在这些节奏点上必须平仄相对。

(3)、仄起平收。所谓“仄起平收”,就是上联最末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末一个字必须是平声,这是对联创作中必须遵守的。这是因为,仄声字洪亮,有顿挫意,而平声字韵味舒长,有悠扬不尽的韵味,使人读起来顺畅、深长,有稳定感。

为了初学入门,可以定一条“简行易记”的规则,尔后不断深化。那就是:上联单句逢双字平仄交替,多句末一字平仄交替,句末仄声;下联对句逢双字和多句末一字与上联平仄相对,句末平声。还有,独字句或三字以上的专用词语也作为一个音节处理。

(二)撰联七忌

(1)忌合掌。

撰写对联,必须上下联异义相配,方为合格。有人对“词性相同”这一要素产生误解,以为上下同义便是对仗工整,其实是犯了“合掌”的毛病。“合掌”是作联之大忌。什么叫“合掌”呢 两只手掌,本为对称,合而为一相对称便叫“合掌”。“合掌”是比喻上下联的对仗在意义上相似、雷同或差异不大。

(2)忌不规则重字。

对联中,对于规则重字是允许的,且往往也是遣词造句的一个修饰手段。但上下联的用字不能不规则地重复。这是对联创作中忌讳的一点。

(3)忌失对。

撰联时,如上联复用了三个相同的字(如“海”字),下联也必须用三个相同的字(如“山”字)去对,如果少用一个就是失对。再如上联某处用了数词,下联相对处也要用一个恰当的数词去对,否则也算失对。失对更是对联之大忌。

(4)忌乱脚。

对联中,上联必须仄声收,下联必须平声收。如果联末平对平,或仄对仄,为乱脚。乱脚也是撰联大忌。

(5)忌孤平。

一般来讲,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的下联中,如果按照“

一、三、五不论”的说法,往往容易犯“孤平”的毛病。所谓“孤平”,就是指在平脚句里,除句尾是平声字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被夹持在两个或多个仄声之间。如,“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律,第三字不论便只留一个平声,属孤平。这是撰联之大忌。

(6)忌三平尾。

所谓“三平尾”,就是下联末尾三字都是平声。这也是撰联之忌,但往往为联家所疏忽。

(7)忌上重下轻。

撰联忌上联气盛,下联气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

(三)对联的分类

1、从写作方法上分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

正对就是上下联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如两山对峙,山根相连;或似两湖相联,水脉相通。正对是对联中最常见的。

2)反对。

反对就是上下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引人注目,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3)串对。

又叫流水对,上下联的意思是顺承的、连贯的,只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表达,如果将上下联独立起来,意义就不完整。串联的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2 从内容上分类,有述事联、状景联、抒情联、晓理联、评论联等。

1)述事联

述事联是指直接陈述某件事情的对联。

2)状景联

状景联是指描写景物的对联。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状景联,而且有许多佳作。

3)抒情联

是指作者所寄托的或抒发自己感情的对联。

4)晓理联

晓理联是指用意味深长的语句作成对联,告诉人们某种哲理。

5)评论联

评论联是指对某件事或某人物进行评论的对联。

3、从字数上分类,有短联、中等联、长联等。

1)短联

是指字数较少,一般不需要在文中断句的对联,通常以五字七字为主。

2)中等联,是指比短联长、比长联短的对联,一般在十字至二十五字间。

3)长联,一般地说,是指全联超过四十个字的对联。把四十字作为长联的起点,是清人梁章鉅提出的。至于平时有人把二十多字至三十多字一副的也叫“长联”,4、从联语出处分类,有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和创作联等。

1)集句联,是指全用古人诗中现成的句子组成对联。

2)集字联,是指集古人某碑帖中的字组成对联。

3)摘句联,是指直接摘取他人诗文中的偶句并书写的对联。 从应用范围上分类,有门联、装饰联、交际联等。这种分类方式比较实用,也是最为普遍采用的分类方式。

1)门联,是指贴在大门上的对联,或者雕刻、嵌缀在大门上的永久性对联。门联中,用得最多的,是春联。

春联,是对联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节日用联。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放鞭炮、吃团圆饭、逛庙会、相互拜年等方式表示庆贺外,贴春联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烘托节日气氛的形式。中国幅员广大,又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过春节时,别的庆祝方式有同有异,但贴春联这一习俗却是极为普遍的。春节来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不论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一副春联,为节日溢彩增辉。

2)春联的突出特点是吉利话多,共性多,适应范围广,有许多春联能够通用。事物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促使我们在春联的创作和应用上有所更新,尽量贴近生活,道现实之事,写眼前之景,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从实用出发,春联字数不宜过多,联句一般以不超过15字为宜。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诗词常识【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诗词常识【精品多篇】范文,共有2950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诗词常识【精品多篇】下载
诗词常识【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