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篇一
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是一例运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对恋爱大龄女青年的情感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来访者王某,女,32岁,俗称的那一类“三高”未婚女青年,因为3个月前最近发现男友保留着以前写给他前女友的日记而引发的一系列感情问题。同由于最近失眠,由于身心交互所导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而前来咨询。经观察与访谈后诊断为由感情问题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根据来访者的问题和年龄、文化水平等特点,采用认知学派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后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帮助她逐步的意识到是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导致了今天的问题,进而通过改变其信念中不合理认知的方法,改善了与男友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情感 信念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王某,女,32岁,女博士,研究生导师,未婚。身高约1米6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求助者来自于一个离异家庭,父母在她小时候就离婚了。其后跟母亲一起过,母亲也至今未婚。父亲偶尔会看她,但关系并不是很好。由于母亲一个人把自己带大,求助者从小乖巧懂事,性格内向,交友少,喜欢看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高一时曾和班上的一位男生关系密切,被母亲发现后劝止。后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专心学习直到博士毕业,经人介绍才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
求助者看上去心情不好,但谈话思路清晰,自控能力良好,举止文雅。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
主诉: 情绪不稳定、失眠、焦虑不安、经常哭泣、感情纠结、持续近3个月。
个人陈述:我半年前与现在的男友相识,感情发展顺利,并准备过段时间回家见双方父母谈论结婚事宜。但最近她偶尔看到男友以前的日记,发现他对前女友一直念念不忘,心里不是滋味,接着又查看男友的QQ空间,也保留了其前女友的蛛丝马迹。此后拒绝和男友频繁接触,而且一想到他和前女友的昨日相处时的种种情景,我的心里就会不停的难受。后来发展到与男友吵架,对男友的解释都置之不理。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明明又很在乎男友,舍不得为此事而分手,更加上自己的年龄已经到了高处不胜寒的阶段,所以前来求助。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面容较白,中等身高,微胖,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清晰,思维符合逻辑,反应正常。虽情绪低落,但有很好的自我意识,主动求助,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
四、测量、评估与诊断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
项目
躯体化 1.9
强迫1.4
人际关系1.5 抑郁1.3 焦虑 1.9
敌对 1.6
惊恐1.4
偏执1.7
精神病性 1.2 其他1.5
咨询前 总分:96;阳性项目数为27 病人的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均超中国常模,但均未超过2分说明对求助者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
2、心理状态的评估:根据求助者对其症状的自知程度、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以及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可以初步诊断为:由情感问题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
3、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求助者的问题为由感情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
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一、主客观世界的一致性;
二、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
一、协调的,有主动求助行为,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有紧张焦虑、睡眠不好等症状,但都与现实刺激有关,并无泛化,未严重影响到其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其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故可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障碍。
根据求助者的特点和问题,由于是在近期内发生,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有确切发生的原因,有明显的道德性判断,是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并且求助者思维合乎逻辑,无明显或异常的行为问题,故确诊为由情感问题导致的一般心理问题。
3、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首先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来访者失眠导致了自己的一般性躯体不适,无其他重大躯体疾病;根据来访者的童年经历,可能是对爱的不信任;另外根据求助者的躯体疾病史以及家族精神病史排除是由一般躯体障碍引发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病。从社会学角度,求助者求助者社会功能良好,能正常的上课,与人交流,无社会功能障碍,社会适应良好。最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最近心情不好,内心矛盾冲突有现实的刺激物导致,为一常形冲突,确定其为一般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以及同求助者的协商与沟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
(1)改善求助者当前的情绪状态,改善其睡眠;
(2)改善求助者对自身情感的不信任,找到惧怕的情绪,有效的处理诸如悲哀、遗憾、挫败感和烦恼等负性情绪,建立信赖的归因;
(3)改善求助者对男友的沟通方式,增加其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及信心,通过辩论使其明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自身及诸多问题,而是自己对整个事件的看法决定的。
(4)学会如何用有效的、理性的认知来取代无效的思考方式,从而最终建立其与男友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方式。并将其中所学习和领悟到的技能应用到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
最终目标:
帮助求助者能够更理性的进行思考,情绪反应适度,以更有效的行动,获取幸福生活。建立其与男友的良好的沟通模式,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引导其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源与方法,并进一步完善其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的保持。
六、咨询方案
咨询过程分四阶段:
第一阶段为收集资料的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第二阶段是综合分析与领悟阶段,首先帮助其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从根源入手,找到其引发的不合理信念以及由不合理信念引发的情绪和行为。
第三阶段是咨询帮助的修通阶段,从不合理的信念入手,通过辩论与驳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使其学会怎样发现、辩论与分辨自身的不合理信念。
第四个阶段检查巩固的结束阶段(再教育阶段),通过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咨询,对此时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并教会求助者一些技术,使其应用到生活中,泛化到方方面面解决以后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的保持。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理论方法,它是认识疗法中的一种。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论的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强调思考、判断、决定、分析与行动。这个方法基于一个假定,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情绪和行为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其中有可逆性的因果关系存在。即如果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那么事物所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就会得到明显改善。本案例应用了埃利斯ABCDE的治疗方法:
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Belifes)信念,具体是指在在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信念;
C(Consequences)结果,具体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对不合理信念的驳斥与辩论;
E(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新的情绪与行为的治疗效果。
2、咨询过程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 对咨询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关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和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咨询次数4次;
咨询收费:每次200元;
心理测验收费:10元。
七、咨询过程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
第一次咨询
时间:2009年3月17日 周一
目的:
(1)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做出初步诊断;
(5)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会谈法、观察法。
过程:
(1)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摄入性会谈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愿意;
(3)向求助者了解其个人成长史,以及有无重大创伤事件;
(4)初步诊断,确定造成求助者问题的关键点。
(5)鉴别诊断,确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畴,排除精神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
(6)确定咨询目标
(7)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来访者为什么会这样。主要从她以住的感情经历和原生家庭方面着手。
(8)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以及选择合适的咨询方法,并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DE模型)
家庭作业:
引导来访者能站到男友的角度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如果男友拿你的前男友纠缠不休你会做何反应在?
2、综合分析与领悟阶段
第二次咨询
时间:2009年3月24日 周一
目的:
(1)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
(2)从求助者的现实刺激入手帮助求助者一起寻找和确认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领浯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进而改善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上次的家庭作业;求助者对自己的男友表现出一点理解和同情。
(2)帮助其找出与自己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的不合理信念;通过发问动摇其不合理信念如:你认为男友和你在一起完全是和前女友不能在一起的权宜之计吗?那他为什么还不去找前女友,假如他们那么相爱的话?你愿意把自己的私人日记拿来和男友分享吗?
(3)根据默兹比提出的5条区分合理信念与不合理偏偏的标准:
?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书籍的客观事实而不合理的信念则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们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愉快的生活,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产生情绪困扰; ?合理的信念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合理的信念则使人难于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④合理的信念可以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不合理的信念则难做到这一点;
⑤合理的信念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冲突,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使情绪困扰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造成不适当的反应。
通过以上五点使求助者对此产生领悟。
(4)通过交谈、启发、思考与引导,帮助求助者意识到,也许是自己对事件本身的解读导致了问题,领悟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改变其不合理偏念,改善情绪和行为。改变其给男友附加上去的一些过分概括化的思想。
家庭作业:
(1)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不要带着情绪去处理事情。
(2)你要的是解决问题,行动之前,将你的不合理信念与这样做对我们关系的改善有没有帮助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利弊再去做。
第三次咨询
时间:2009年3月31日 周一
目的:
(1)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
(2)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3)帮助求助者正确使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并泛化使之对生活中一些不合理信念起到修正作用。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此时求助者与男友的沟通已经有了明显好转,或不再纠缠于男友与其前女友的事情之中。
(2)并教育求助者可利用“黄金法则”即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也要怎么对待别人进一步改善与男友交往中的关系。
(3)王某是一个长期极度缺乏爱的人,当他发现自己将要嫁给的人所给的爱含有其他成分时,无疑会勾起童年父亲抛弃母女二人的童年经历体验的激活,你担心父母的悲剧会在自己身上重演,从而产生了对男友的不信任感和对自己爱的能力的怀疑。此时针对求助者自身对自己一些核心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T为咨询师,P为求助者。
T:你对男友态度的转变,我很为你感到高兴,你对现在和男友之间存在的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P:是的,我发现我以前做的那些事情根本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帮助,但我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原谅他的做法。
T:他对他女友的好就一定是对你的背叛吗?有没有可能二者没有什么联系?这些联系也许是你人为加上去的……
P:你是说他的解释我可以信?事情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我真该好好听听他的心声了。
T:看来你很在意你的男友。他是你的初恋吗?
P:当然不是。
T:也就是说,在他之前你有过其他恋人。
P:是的,我们都不是初恋,以前怎么能没谈过呢?
T:能说说你的过去吗?
……
T:你与初恋男友的事,他有没有追问过?
P:他没有。
T:那你对前男友的情感还是会偶尔想起的吧,虽然你没有写出来。看来你男友还是比较明智,从来不问你的私事。
P:王某说,我懂了,也许这件事没有对和错。是我给他规定的他这样是错的,是不可原谅的。
(以上为截取部分)
4、作业
1、指导求助者将自己的一些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及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回家整理并以列表形式加以纠正。
2、指导求助者写一份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第四次咨询
时间:2009年4月7日
目的:
(1)巩固上次咨询的成果,帮助她建立正确的爱情观。
(2)教育其将所学的技术和方法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重建其新的、客观、理性的反应方式。
(3)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家庭作业,求助者的反省能力很强,对不合理信念的归纳也很详尽,咨询师就这些不合理信念的原理再次重申给求助者。
(2)指导求助者将其所学到的一些对抗不合理信念的技术应用到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
(3)对咨询的整个过程做回顾性总结,并对求助者的进步表示支持和鼓励,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1、心理测验评估:
项目
躯体化0.7
强迫1.1
人际关系1.0
抑郁0.6
焦虑0.9
敌对0.6 惊恐0.8
偏执1.0
精神病性1.0
其他0.7
咨询后总分37,阳性项目7。
治疗前后心理测验结果对比:(纵轴表示心理健康程度)
结果分析:根据求助者咨询前后SCL-90廓图显示,各因子分有显著降低,治疗前总分96,治疗后37,减分率:(96-37)/96=61.4%,结果大于50%,所以咨询效果为显效。
2、求助者自述:通过咨询,首先改善了我的情绪,另外使我学到许多应对生活事件的方法,并彻底改善了我和男友的关系。我对未来充满自信,感到自己把握一切,并能很勇敢的面对爱情中的一切考验了。感谢咨询师!
3、咨询师的评估:求助者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心理咨询,情绪情感状态良好,自我评价积极,认知恢复理性,与男友建立了相互信赖的良好关系,人格独立性有显著增加,敢于面对生活爱情中的一切挫折,咨询效果较为理想。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篇二
请注意对孩子的言语!
孩子真的是天生内向、自卑、忧郁吗?这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孩子的这种性格的形成大多数都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初期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平时的生活习惯。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别闹了,妈妈生气了!”、“你不好好吃饭,奶奶生气了!”等等,认为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听话。但是事实上,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可是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哟,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所以作为父母在对孩子的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必须要合理的进行处理。
第一:分析是什么事情让你生气,学会冷静处理
对待孩子的言行,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比如突然不听妈妈话了,大哭大闹,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觉得很生气也要先压住火气,仔细想想孩子哭闹是不是有他的原因,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他:是不是病了累了,还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了解情况之后,慢慢地抚慰孩子,在平复孩子心情的同时,爸爸妈妈的火气也慢慢消退了。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比如乱扔东西,或者说粗话等等,也可以尝试着先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要将东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讲文明,不能随便说粗话,这些都是坏孩子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坏孩子!”看到孩子认真地改正了,爸爸妈妈要及时地夸奖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听话就能受到表扬,也会高兴起来,看到孩子又是乖乖的了,爸爸妈妈怎么还会生气呢?
第二:分析是孩子的行为错了,还是大人的理念错了
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如果爸爸妈妈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 比如说,孩子正在用苍蝇拍打苍蝇,他是把它当作玩具玩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懂他的想法,觉得他是在玩脏东西,马上命令他:“快把这个脏脏的拍子放下去洗手,你要是不放妈妈就生气了!”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妈妈连玩具都不让他玩了,好伤心啊!其实妈妈不妨尝试一下,跟着孩子一起玩,拿着拍子跟他一起拍,一边问他:“宝宝告诉妈妈,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在给妈妈讲解的时候也会产生成就感,能够培养他的小自信,而且听到孩子乖巧的解释,妈妈的心情也会变好呀!玩过之后再带孩子去洗手,并告诉他:“苍蝇拍是拍苍蝇的,上面有好多好多细菌呢,宝宝以后如果一定要玩的话,玩过后一定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知道吗?”这样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又能让他长见识,一举两得。 第三:分清楚大错小错,不要轻易用生气制服孩子
许多家长总会时刻盯紧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制止,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但是这样做反而更不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消失。而且如果爸爸妈妈一直管制着孩子,他一犯错就用生气来制服他,反而会形成副作用:使性情较弱的孩子会变得内向自闭郁闷,而开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会变本加厉故意使坏捣蛋。 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想伸手抓饭吃的时候,妈妈沉住气,不要立刻制止他,让孩子看到抓饭的后果就是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饱,那么他以后就会乖乖地用勺子吃饭啦。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开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妈妈就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教导才能让孩子能耐心听完,认认真真地改正错误。 第四:用生气来硬碰硬,则会形成反作用
面对爸爸妈妈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爸爸妈妈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这可怎么办呢?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好心态,先不要生气,不给孩子要挟大人的机会,同时,爸爸妈妈也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信任,给他树立美德的机会。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诉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这等于期待孩子能做到说话算数,是对孩子信任的具体表现,孩子都很重视爸妈对自己的信任,一般会乐意第二天洗澡的。爸爸妈妈要生气时,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看看孩子是需要关心抚慰,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导,对症下药,既能够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大人们生气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经历。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格式 篇三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作业(模板仅供参考)
摘要:
关键词:
一、案例背景描述
内容:求助者的个人陈述与主诉,字数:500以上。
二、心理诊断
三、成因分析
字数:300以上。
四、治疗过程
内容:主要咨询的具体内容,咨询目标;咨询方案的设计实施;咨询技术的具体运用等,字数:1000以上
五、理论与技能
内容:咨询中运用的理论与技术,字数:500字以上。
六、咨询评价
内容:咨询师对咨询的评估与分省,字数:500字以上。 参考资料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篇四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中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熊红英 身份证号:***843 所在省市: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 所在单位:三角小学
一例中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三角小学、熊红英
摘要:求助者袁某,男,16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难得与他们见上一面。近一个月来爱打架,与同学关系相处不够融洽,作业书写潦草,偶尔有旷课现象。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逐步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个月后随访,求助者情绪好转,并与大家和谐相处,社会功能恢复正常。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袁某,男,16 岁,中学七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良好。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11个月走路,12 个月说话,没上过幼儿园。
二、主诉与个人自述
主诉:近一个月心情烦躁,对学习不感兴趣,感觉不到爸爸妈妈地关心, 同学关系紧张。不开心,不想学习,还很讨厌英语老师。
个人陈述:我很好动。一天上英语课,我和后面的同学玩耍,他碰了我一下,我大叫了一声。以此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老师很不高兴,说我搞恶作剧,打断他的思路,当全班同学面骂我。我反驳不是我的错,情绪因为激动,就顶撞他,还和老师动手。老师以破坏课堂秩序为名,说我是坏学生并把我赶出教室,我感到心里委屈,从此开始自暴自弃,上课故意不听老师的讲课,跟老师作对,课堂上恶作剧,把正常的课堂秩序打乱了。班级没有人愿意跟我坐,我也没有玩伴,很孤立。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1、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大方,目光上方斜视,讲话比较急促,神情显得很焦急,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语言通顺,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但说到学习情况时,显得更加烦躁。尤其回避其老师。在爷爷陪同下求助。
2、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既往身体和智力发育均正常,无器质性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家中排行老大,有个弟弟。平时性格较外向,好动敏感,个性要强,做事追求完美,朋友不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是爷爷奶奶监管,老
人家对孩子非常溺爱。因怕孩子受人欺负,爷爷奶奶总是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但父亲很严厉,一发现孩子有什么错误,就以粗暴的手段,进行干涉,把所有的责任让孩子承担,求助者对父亲怀有恐惧心理,不敢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跟父亲说,怕受到更为严重的惩罚。母亲偶尔来电话询问其成绩。这段时间他的学习成绩下降,他不敢跟母亲说自己的状况,怕批评指责。亲子关系不良 ,妨碍了父母与其的正常沟通,因此家长无法得到孩子近期的厌学信息 。
四、评估与诊断
1、综合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性。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助,表述中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排出精神病性问题。
(2)该求助者出现的焦虑、回避、烦躁,与现实处境相符,为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3)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烦躁,仅限于老师,尚未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由现实因素引发,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两个月内,社会功能影响不大。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
3、对该求助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得出该求助者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生理原因:16岁,男孩。 社会原因:
① 家庭中父母关注太少。
② 同龄朋友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心理原因:
①个体心理素质不良,有厌学情绪。
②爱的缺失,被爱和个体尊重的需要,近阶段出现焦虑、回避。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经过与求助者及监护人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营造爱的氛围,让求助者体会到家的温暖;减轻焦虑,建立信任感,稳定情绪,减少求助者的偏激行为;家长协助求助者改善其当前人际关
系;改变学习态度。
2、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满足爱和尊重的需求,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指导求助者掌握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成长,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针对本案例,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咨询原理如下:
通过学校、家庭的配合,营造爱的氛围,同时引导求助者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的爱,使其感到安全,找到归属感,体会到来自大家的爱和尊重。
① 咨询方法: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加以矫正
②咨询原理: 认知行为疗法原理: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其特点是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2、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及监护人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有权力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 50 分钟,共五次。
4、收费:免费。(本咨询室为学校机构之一,对本校学生免费)
七、咨询过程
1、咨询方案:咨询进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帮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社会认知,改善当前人际关系,端正学习态度;
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健康模式。
2、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心理评估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第 1、2 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探寻改变意愿,进行心理分析、诊断,确定主要问题,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会谈。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用开放式提问与求助者交谈,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其尽情倾诉,收集临床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受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咨询会谈内容摘要:
咨询师: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求助者:有啊,不然找你干嘛。我很烦,不想读书了。你帮帮我。 咨询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求助者:爸爸妈妈都不爱我,很少过问我的情况。 咨询师:你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你,是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怎么不爱你? 求助者:(沉默)
咨询师:你能具体说说他们怎么不爱你了?
求助者:他们就知道在外打工,不管我。 咨询师:你认为他们外出打工就是不爱你?是吗? 求助者:是啊。
咨询师: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打工吗? 求助者:我知道,赚钱我读书。 咨询师:那,他们是爱你还是不爱你?
求助者:(笑)好像是爱我的,为我赚钱哦。可我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和同学们关系相处也不是很融洽,感觉他们都瞧不起我。 咨询师:你认为同学也瞧不起你?
求助者:他们不跟我玩。可我很想和他们在一起。 咨询师:他们为什么不跟你玩?
求助者:不知道,可能是我不听话,爱打架吧!还有学习也不好。 咨询师:你和老师关系怎样? 求助者:(沉默)
咨询师: 我很理解你此时的心情。成绩不如以前不仅仅是你个人的原因。落后是暂时的,只要你树立自信,认真学习,不懂的问题多向老师请教,我相信你会很快赶上来的。多和同学们一起,会很开心的。
求助者:嗯,可是我现在都没有劲学习,心烦意乱的。一到学校,就不开心。到家也一样。 咨询师:怎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爸妈不在家,家里冷冰冰的。 咨询师:你感到家里缺少温暖,是吧?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你可以和爸爸谈谈你的内心想法。叫爸爸妈妈俩留个人在家管你。在我们人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你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相信你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也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认知不良所致。我们先从改变你的认知开始,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为目的。你看行吗? 求助者:好吧。
(3)同时向监护人了解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确定咨询近期和长期目标;
(4)将交谈结果反馈给父亲及受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让监护人与受助者认识并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对求助者及监护人进行心理学教育。
(5)布置咨询作业:
a.让父亲学习与演练与求助的沟通。
b.父亲与老师去谈谈受助者的情况,让老师增加对受助者的了解,多关心受助者,让他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友爱。
c.让受助者观察班上人缘最好的同学是如何与其他同学相处的。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帮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社会认知, 改善当前人际关系,端正学习态度; (第 3、4 次咨询)
第三次咨询目的:了解沟通效果。
方法:会谈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父母与受助者沟通效果,父亲与老师谈了受助者的事,老师在理解受助者的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受助者、并让同学主动邀请受助者一起玩,让受助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已逐步开始融入集体,其作业比以前进步了许多;
(2)与受助者人缘最好的同学谈如何与同学交往,找出差异,促进自我觉知。
第四次咨询目的:整理反馈信息,指导如何正确评价他人。
方法:会谈 过程:
反馈咨询作业:“作业”完成顺利,得到老师表扬;父母说对受助者采取赏识教育,让父母与受助者体验到沟通的融洽,常常与受助者沟通;
进一步分析受助者的行为与情绪、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对人对事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老师及父母;
布置咨询作业:和父母逛街,做游戏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 第三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 (第 5 次咨询) 目的:收集反馈信息,指导制定行为目标。 方法:会谈
过程:
反馈作业:评价“提问”应用,调整提问角度; 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进一步巩固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八、咨询效果评估
1.通过咨询,受助者渐渐和父母、老师、同学的沟通积极有效,情绪趋于稳定,生活开始阳光了,感觉自己不再是孤独的一个人,而是有人关爱的孩子;
2、其父母感觉受助者有了明显变化,能主动跟人打招呼,有时会陪小弟弟玩一会,遇到困难会向父母求助,老师反映受助者在学校几乎不与同学发生冲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有时还会主动帮助同学,情绪冲动的时候明显减少了。
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受助者能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爱和尊重,个体的第三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改善了偏激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环境适应性,危险感逐步消失。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 许又新 《神经症》(第2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年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篇五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引起不良情绪反应/(是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心理障碍,体验着痛苦情绪),属于生活中事情,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2)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2个月/(超过2个月未超过半年),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遭受的刺激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4)情绪反应的内容没有泛化/(反应对象被泛化)
3、如有心理测验就写
4、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1)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事情,没有现实意义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2)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2-3个月,未超过3个月/(超过3个月)(3)精神痛苦时间较难以解脱,对工作和学习有一定影响(4)心理冲突的内容出现泛化
3、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评分标准: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病程上得分小于6分且大于4分/(得分大于6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
4、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有……持续时间较短/(长),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严重/(严重),未达到/(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考虑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
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
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2和3的评定至少要考虑三个月的情况,时间太短不可靠。)总分为6分及以上,神经症诊断成立。4-5分可疑神经症,需进一步确诊,3分及以下排除神经症。
鉴别诊断
1、抑郁性神经症:与精神病、抑郁症、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2、严重心理问题:与精神病、具体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
3、疑病症:与精神病、具体神经症、严重心理问题、躯体疾病
4、精神病(偏执型精分):与具体神经症、偏执性精神病
5、焦虑症:与精神病、严重心理问题、具体的其他神经症
6、其他神经症:(1)与精神病(2)与一般心理问题(3)与严重心理问题(4)与焦虑症:焦虑小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特征,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5)与抑郁症:该求助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兴趣下降,但皆因心因冲突引起,且程度不严重,无自杀倾向和自我评价低等症状,为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排除抑郁症(6)与恐怖症: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该求助者的症状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切恐惧不是其最主要症状,因此排除恐惧性神经症
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
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3、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摄入性谈话法需要注意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除提问和引导语之外,不能讲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改变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气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在摄入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怎样注意避免提问失误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
2、避免多重选择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3、避免多重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避免修饰性反问,因为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
5、避免责备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6、避免解释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摄入性谈话时选择切入点(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
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内容,应分别处理。
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的原则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7、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
8、谈话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权利、责任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①向咨询师提供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科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权力:①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与执业资格②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③有权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④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和各方面内容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责任:①遵守业道德、国家相关法律、法规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力:①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科②有权选择合适的求助者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咨洵师的义务: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而的内容④有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
1、心理测验的结果
2、既往病史、家族史、教养史等:性欲发展情况,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
3、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
4、婚姻家庭状况及重大事件
5、个人成长史、早年的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重大的变化及评价
6、个性特征,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7、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社会交往情况
8、对未来的希望
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物原因(1)性别(2)年龄、是否青春期、中年期、更年期(3)是否有家族疾病史(4)是否有身体疾病。
2、社会原因:①该求助者有负性生括事件②家庭教养方式③社会支持系统:该求助者未得到理解关注和正确指导等)④人际关系:缺乏交流沟通、人际接触不良等。⑤社会文化
3、心理原因:①该求助者在认知方而存在认知错误②在情感情绪方而,求助青被★★情绪困扰,不能自己解决;③行为模式,该求助者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而对★★问题,没有解决办法。④个性特征
合理情绪疗法
原理:埃利斯,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分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是诱发事件,B是信念,C是情绪反应和行为后果。ABC有如下关系:
(1)A不是C的直接原因(2)B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3)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
过程:(1)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2)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a)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b)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c)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a)与不合理信念辩论(b)合理情绪想象技术(c)家庭作业(d)其他方法(4)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阳性强化法
〔一)基本原理:
1、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2、如果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3、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止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是阳性强化法。
(二)工作程序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
2、监控靶行为
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
4、实施强化
(三)注意事项:1.设定的目标应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2.阳性强化的标准应是现实可行的,可达到的3.设计一个渐进强化时间表,促使行为超期望方向发展4.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给予强化5.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6.在撤销强化物时,可采用逐步消除的方法,或用社会性强化物代替,以继续维持所需行为 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目标)
1、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咨询时怎样制定咨询目标
1、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
2、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4、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5、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整合心理咨询方案的主要内容
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商定的咨询方案可以随着咨询的进程而有所调整。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制定咨询目标的原则?
1、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订咨询目标,协商不成,以求助者目标为主;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
为求助者拟订有效的咨询目标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缓解情绪,减少不良行为,改变不合理认知。)缓解焦虑情绪、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使用Scl90、SAS测验,使焦虑分数、强迫分数降低至正常范围。
(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的不完美,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为求助者拟定咨询方案
1)对方案实施的简单说明: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在与求助者达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咨询协议后,实施以下方案)
2)说明咨询总体目标
3)方法选择与理由:a)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是:b)选用以上方法的理由是:
4)矫治的操作原则:a)各阶段功能及目标b)咨询的中断和转介
5)具体操作步骤:(一)心理帮助阶段: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述:a)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b)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二)巩固提高阶段:c)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d)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6)咨询效果的评估: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等方法和外部语言、行为、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估。
如何把握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
1、时间:(1)在开始咨询一次或几次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进行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
2、方法(维度):(1)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2)求助者自我报告(3)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
(4)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5)咨询师对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
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
(2)积极的: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所以是积极的;
(3)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符合自身能力,咨询师也能提供条件,因此是可行的。
(4)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
(5)可接受:咨询目标是双方协商的符合求助者愿望,咨询师也可以解决,协商不成以求助者为主,所以是可接受的;
(6)可评估: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如强迫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7)符合多层次统一
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尊重:完整接纳、一视同仁、以礼待人、信任对方、保护隐私、真诚为基础
2、热情:适当询问表达关切、注意倾听、耐心认真、不厌其烦、是求助者感到温暖
3、真诚:不等于说实话,不是自我发泄,要实事求是、适度
4、共情: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必要时验证,因人而异,善于使用躯体语言,善于把握角色,考虑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5、积极关注: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如服装、表情;
2、礼貌接待、礼貌用语:
3、间接询问求助者需要那些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结束后表明态度能否提供帮助;
5、避免紧张情绪
6、语速适中吐字清晰、避免使用方言;
7、反复说明保密制度;
8、不吸烟、不做多余、下意识动作。
阻抗
阻抗本质上是求助者对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于自我变化的抵抗
原因:
1、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和抵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凋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有获益,也来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3、阻抗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表现形式: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言、少语、赘言
2、内容: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
3、方式:心理外归因、健忘、服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4、咨询关系: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
处理沉默:
1、由求助者引起的沉默类型怀疑型、情绪型、茫然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
2、咨询师缺乏面谈技巧
3、咨询师的对策沉着冷静灵活
应对阻抗的要点:
1、解除戒备心理:不要草木皆兵,不要有征服意识,不要乱贴标签
2、正确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
选择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等。
2)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EPQ等。
3)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
4)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
测验的种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MMPI——探寻其病理人格特征以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EPQ——了解人格特征及认知
SCL-90——了解其在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严重程度;评定咨询效果
社会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因素
SAS——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SDS——在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
(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
咨询对象的特征
1、具有一定智力基础
2、咨询内容合适
3、人格基本健全
4、动机合理
5、有交流能力
6、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 面质的目的:
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了解
2、鼓励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促进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
4、促进明确自己资源并善加利用
5、给求助者树立榜样,模仿面值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
面质要注意
1、要有事实依据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4。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咨询师转介时要注意
1、咨询师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
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
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
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
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6、不能再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心理咨询效果通过哪些机制起作用
1、宜泄助者的感情而缓解情绪压力
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3、探求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
5、通过学习与训练,来建立积极、有效的行为模式。
6、帮组求助者捧除心理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
心理咨询各种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特点。
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一切咨询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启发求助者的主宰意识和激发应变能力。实战中所有产生良好效果的方法,都是注重行为,以求助者为巾心,有心理分析,合乎人性,并把求助者视为一个整体的。
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
l、一般性有效冈索,如求助者希望改善自身状况动机:对工作人员的信心,因得到帮助而产生的希望,以及工作人员的关切等。
2、特殊性有效因素,即针对性的咨询
3、求助者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与生长、复愈能力。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这三方而的困素是同时作用的。
表达共情应注意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感受越准确越深入共情层次越高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可使用尝试性、探索性的预期来表达,请求助者检验并做出修正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共情反应的程度麻与求助者的问题程度、感受程度相适应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如目光、而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等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要能进能出,出入自如,恰到好处
6、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划分咨询阶段
1、诊断阶段(初期):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2、咨询阶段(中期):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荐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
3、巩段(后期):这一阶段是总结、提高阶段。结束有两种:一种是一次咨询结束,要做好此次咨询的小结和下次咨询的准备。包括布置家庭作业,商定下次咨询的时问、主题。另一种是整个咨询的结束。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巩固咨询成果,是求助者学到的东西可以应用到今后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另外,做好追踪研究,既是对其负责,也有利于自己总结,提高自己的咨询水平。另外,各阶段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时有重叠,这是因为心理咨询是个整体的缘故。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