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含义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冬至大如年意思 篇一
我们先从它的起源开始说起。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关于冬至最早的记录是在商末周初,周公用土圭法测影“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也就是说从这一天起阴气盛极而衰,而阳气渐长,此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开始了下一年的循环,是一个大吉的日子。其后,这一节日沿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了。
商周时期通行周历,其中以现在的十一月为正月,还明确规定了冬至的前一天为岁终之日,也是现在的除夕,冬至当日就是春节过年的日子。《周礼春官·神仕》上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其目的就是祈求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在这一段时期,冬至就过过年。
到了汉朝,武帝开始实行夏历,即以正月为岁首(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正式把过年和冬至分别开来,独立庆祝。《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也就是冬至的时候,君不听政,文武百官也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民间也要休市,亲朋好友互赠美食美酒,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而且汉代冬至有五天假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春节假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唐宋时期,冬至与岁首并重。唐朝时期,冬至放假七天(和现在春节一模一样)。宋朝《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这一庆祝仪式与过年无异。
一直到清朝,《清嘉录》明确说明“冬至大如年”。
不过,这应该是最后对冬至这么重视的时期吧!现在来说,人们已经完全对于冬至无感了,庆祝活动那是更不用说了,基本没有。现在最重视冬至的应该是做养生类的产品或者媒体了吧,因为只有他们才会在冬至的时候大肆宣扬一下,要注意饮食和养生。
其实,在古人看来,冬至的重要性又何止这些。
在古代,冬至还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天气,有“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的说法。这是直接预测过年的天气的:如果冬至是阴天,那么过年就是晴天;相反,如果冬至晴的话,过年的时候就有可能是阴天,甚至下雪。不相信的伙伴可以以今年的冬至天气和明年过年的天气印证一下。
冬至简介 篇二
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节届即一阳生,新岁实始。《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2]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含义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