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老年人的社会特点(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篇一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以此为标准,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而中国老龄化还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地区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平衡,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差异也较大。北京、天津等四个直辖市和浙江、江苏等中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要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而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要远强于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将会通过吸引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而得到满足,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西部地区的老龄化速度预计将高于东部地区。
二、城乡倒置
改革开放前20年,我国在工业化的同时没有相应的进行城镇化,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在乡村。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源源不断从农村流入城市,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的同时却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根据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2009年调查,农村在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和老年抚养比等三个重要指标上都明显高于城市。其中,农村老年人口总数为1.05亿,是城市的1.69倍;老龄化水平18.3%,是城市的2.3倍;农村老年抚养比高达34%,是城市的2.8倍。
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建议 篇二
根据中国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结合老龄工作的实际,特提出21世纪前十五年的国家老龄工作宏观政策措施建议。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
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的五年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中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
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该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具体建议是:
居家养老环境
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
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
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
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
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
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主动提高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中国的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以及相应的其他的一些公民,在制度上已经是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概覆盖的人数也达到大概3亿,中国我们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由于中国人人均寿命的提高,中国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11月的数据,中国的老龄化率已经达到了13.6%,褚福灵认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延长退休年龄就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他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应可选择的是弹性退休或者柔性退休,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有选择确认退休年龄的权利。“单位有用的意愿,个人也有继续工作的这种愿望,那么我们说他们达成共识或者达成一个什么协议,继续工作,继续缴纳养老金,继续交纳社会保险费,到这个年龄之后,再按规定领取养老金”。看过“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的人还看了:
老年人社会特点 篇三
1、有爱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散步、运动、远足、下棋等,可选择其中某项或几项作为调节大脑的方法。
2、勤用脑:要注意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有研究显示,常做用脑且有趣的事,可保持头脑灵敏,整日无所事事的人患痴呆症的比例高。老年人要经常给大脑以知识刺激和训练,如阅读书报、学习电脑、学习外语、进行各种计算等。而且要主动学习和记忆,才能不断保持自己头脑的灵敏性。
3、常动手:通过活动手指,给脑细胞以刺激,对健脑十分有益。手指运动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写字、绘画、编织、弹琴、玩儿健身球、玩儿玩具等。
4、多运动:体力和脑力劳动并重,在多用脑的同时,还要多运动,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儿。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预防大脑退化。实践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
5、调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按时进食,特别要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在膳食方面宜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戒烟、戒酒。多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香菇、大豆、鸡蛋、牛奶、动物肾脏、各种豆制品,以及叶酸丰富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柑橘、西红柿、菜花、西瓜、菌类、牛肉等。
6、多交友:要多交朋友,尤其是年轻朋友,因为年轻人头脑比较敏锐,思想较为开阔。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可改善气氛,启迪智慧。当然,老年人之间的互相交流,对保持大脑的活力也颇有好处。
老人心理特点 篇四
1、相对稳定性:老年人阅历深广,经验丰富,考虑问题全面,遇事“三思而行”,所以许多老年人遇到不愉快的事,只是“面有愠色”,不致于“暴跳如雷”,也就是内含多于外显。
2、具有多变性:有部分老年人由于大脑的衰老,思想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波动多变,喜怒无常,幼稚可笑,甚至发展成老年性痴呆或老年性忧郁症。
3、具有多疑性:离休退休之后,有人没有思想准备,生活缺乏规律,过分的悠闲和无所事事,逐渐对周围的小事过分的关心,极其容易受到不良情绪刺激,感觉身体不舒服,精神负担很重,情绪低落,因而病情日益加重。
4、伴有孤独感:孩子长大了,离开身边了,退休了,离开同事了,生活范围一下子缩小了,难免会寂寞孤独。
5、失去生命恐慌感:身体各种功能的衰退,一旦患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快要完了”,因而精神萎靡、情绪低落而卧床不起,还要别人照顾,感到活着失去了意义。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篇五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老年人的社会特点(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