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经典简短的经典语录摘录【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16 09:11:4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经典简短的经典语录摘录【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经典简短的经典语录摘录【精品多篇】

佛语禅心经典语录大全 篇一

1)自性变化甚多,迷人自不见。一念善,知惠即生。一灯能除千年暗,一知惠能灭万年愚。

2)问:“如何是招庆风?”师曰:“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景德传灯录》

3)问:“如何是微妙?”师曰:“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问:“如何是极则处?”师曰:“懊恼三春月,不及九秋光。”

4)问:“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师曰:“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五灯会元》

5)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与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

6)非裸行结发,非涂泥绝食,卧地自尘身,非以蹲踞(住),不断疑惑者,能令得清净。以惭自禁者,世间所罕有,彼善避羞辱,如良马避鞭。

7)心与空、不空相应,则爱见都忘,慈悲普救;身与空、不空相应,则内同枯木,外现威仪;依报与空、不空相应,则永绝贪求,资财给济。

8)心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实相初明,开佛知见;身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

9)我们诵咏的经典虽不多,但若遵照着去实践,并从其中获得正确的见解,断除内心的愚昧,身心也会得到净化,不再跟随外界的起伏而变化……

10)石巩慧藏禅师在厨作务次,马祖大师问:作什么?巩曰:牧牛。祖曰:作么生牧?巩曰: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祖曰:子真牧牛。

11)仰山禅师问讯沩山禅师次,沩曰:子一夏不见上来,在下面作何所务?仰曰:某甲在下面,锄得一片田,下得一箩种。沩曰:子今夏不虚过。

12)底事分明在己躬,不须向外问穷通。但能角处回光照,莫被尘劳困主公。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13)仰山禅师问讯沩山禅师次:“未审和尚一夏之中作何所务?”沩曰:“日中一食,夜后一寝。”仰曰:“和尚今夏不虚过。”

14)僧问五泄灵默禅师:“如何得无心去?”师曰:“倾山覆海宴然静,地动安眠岂睬伊。”

15)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常伴白云闲。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16)环境的脏乱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任由心地囤积尘埃,而不知清除污垢,去除恶习。

17)懂理不懂事,能知不能行,此“理”与“知”就如空花水月,要“理事”相应“知行合一”,才是真理与真知。

18)生世间,最苦的莫过于心病,病在不知足,在相互比较,在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须知不满足的心是最痛苦的心。

19)欲此人群中,达彼岸者少。其余诸人等,徘徊于此岸。善能说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达彼岸,度难度魔境。

20)真正地舍弃一切尘世的欲望的人,便能在此时或将来、此处或任何地方、目前的层次或将来的境界都能获得最高的受益。

21)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历练的强打者,随时都可以挥棒。

22)一切惧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杀教他杀。一切惧刀杖,一切皆爱生,以自度(他情),莫杀教他杀。

23)犹如葫芦瓜,散弃于秋季,骸骨如鸽色,观此何可乐?此城骨所建,涂以血与肉,储藏老与死,及慢并虚伪。

24)第一将自己,安置于正道,然后教他人,贤者始无过。若欲诲他者,应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实最难。

25)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便能解除干渴;佛法虽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如果能够确实奉行一法不违,便能得到利益。

26)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27)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28)“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29)学佛,并不一定要住寺庙、做和尚、敲木鱼,如果能在社会中时时以佛法为轨范,日进于道德化的生活,就是学佛。

30)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关于佛语禅心经典语录 篇二

1)佛心没有远近,人的愿望也没有大小,只要心诚意正,即可达到弘愿。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为乐,求人痛苦。

2)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3)待人处事诚正信实,问心无愧,就可以皆大欢喜,身心自在。人生有三毒:贪、嗔、痴,以布施治贪,以慈悲治嗔,以智慧治痴。

4)假使干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华严经》

5)修行,并不只是让环境更加舒适而已,一般人会要求生活周遭的条件:房子宽敞、灯光明亮…但却不知道要装饰自己的内在,点亮内心的智慧。

6)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藕益大师《阅藏知津叙》。注:不调理饮食,病患必生,不阅三藏经典,智慧之眼就会蒙昧。

7)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四十二章经》

8)一个人若不在修行,又不认识这个心,他的心就会走样变形;就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染上尘埃,又像太阳被乌云遮蔽,无法看到事物真实的面貌。

9)法譬如水,能洗诸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大海,皆悉能洗诸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无量义经》

10)信徒问:“师父!什么是开悟?”开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透视人生悟得真理,而能不迷惑,这就是个开悟的人。

11)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法句经》。注:如能活一百岁,却去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勤奋追求真理。

12)一般人为什么会得不到幸福呢?因为他的感受是错误的,所以心很乱很苦,若事事怀疑,过度保护自己,扭曲别人的用意,幸福离他就很遥远。

13)朱元璋谓学书须是专一于是,更无余好,方能有成。而予闻古之善琴者,亦谓专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虽小,可以喻大。——莲池大师

14)有一次孟子讥笑众生:如果家里的羊走失了,人们会去找回来;但良心掉了,却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去找。

15)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是故心分两路,事不归一。情专志笃,三昧速成。参禅念佛人不可不知。——(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16)人生、宇宙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须透过修行、修心来体证真理。

17)佛经中提到心有八万四千个,总结起来有善、恶、无记三种。所以,心又可分为佛心、罪恶的心两种,简言之就是善与恶、真与妄。

18)我们的本性是真实的、永恒的,是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却永远在变化,虚妄不实在的,因此,我们要从不断地观照中来修正我们的心。

19)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20)开悟的人有什么好呢?一个开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灾难也不会动摇他的心。在滚滚红尘中打转,而依然能随缘而不变。

佛语禅心经典语录 篇三

1)懈怠之人,犹如舂杵,有二种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损坏;二者不能自立,弃地即卧,渐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2)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内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详之道。安详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内心就一定要有智慧。

3)学无朋类,不得善友,宁独守善,不与愚偕——《法句经》。注:修学过程中,如找不到真正的朋友,与其和愚痴的人在一起,还不如独守正道。

4)智慧是本性外在的显现,修禅的人,修到最后就是开悟,开悟自己清净的本性。开悟的人就能得到永远的幸福、快乐。

5)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

6)我们对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学习以欢喜心来接受,不要因过度敏感,而产生错误感受,因而平添了自己的烦恼。

7)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没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百喻经》

8)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

9)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注:听到讥讽毁谤,要能忍辱,听到赞扬,反要生惭愧之心。

10)若多少有闻,自大以骄人,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法句经》。懂一点东西就自高自大,就好像盲人手执灯烛,照亮了别人自己却看不到。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经典简短的经典语录摘录【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经典简短的经典语录摘录【精品多篇】范文,共有353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经典简短的经典语录摘录【精品多篇】下载
经典简短的经典语录摘录【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