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2021记者节感言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记者节感言 篇一
今天是记者节,我们依然在路上,为陇南学子,为市民的热线投诉,为每一条新闻线索,奔走在路上。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也必然是参与者。我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新闻,呈现真相,反映民生诉求,为正义的伸张和城市的进步提供新闻和舆论的支撑。
报道新闻事实,揭示公共事件的真相,是记者的天职。为了维护职业的尊严,记者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和不畏威胁阻挠的勇气。不可回避的是,记者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人身威胁的事件时有发生。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表示,新闻记者正面临复杂的职业生态环境;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坦言,记者维权仍有一定难度。记者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职业。
庆祝20xx年记者节工作座谈会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建立新闻记者职务行为规范准则。明文规范记者行为,为新闻报道建立清晰的法律规范,是新闻业走向法治的前提,在规范采访报道的同时,如何保障批评报道权、保障记者安全,应该是不容忽略的内容。新闻事业需要坚守新闻正义的记者,也需要捍卫新闻权利的新闻立法。
记者采访报道和维权的难度,反衬着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对记者权益的保障程度,则反映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程度。法治不健全,记者采访报道的权利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保障。即便记者报道了真相,如果没有社会法治的跟进,真相背后的正义诉求也不可能得到实现,事件即使反复曝光,也难有实质推进。新闻的困境对应了记者的艰难处境,也正是在需要记者勇敢担当的地方,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和力量。
20xx年是晶报记者大力发扬“阳光媒体非常新闻”力量的一年,在舆论监督上更有力,在参与推动社会管理进步上更给力。为了新闻正义,我们将继续前行。
记者节感言 篇二
每年的11月8日,是一个属于我们的特殊的日子。从踏进新闻行业那天起,如今已经过了五个年头。回想这五年里的工作经历,我感悟颇多。
记者是我的第一份职业。一开始工作时,对记者真正的含义并不懂,只知道盲目地仰慕记者的光辉与自由。于是,这个蜕变的过程变得极为漫长和艰辛。五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着力营造更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更进步,是记者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使命。
采访的过程千篇一律,从接到任务到联系采访对象,再到采访和写稿。整个过程让人感觉紧张、惆怅和疲惫。只有在完成一篇稿件并顺利刊登后,才是我们可以稍微松口气的时候。在这过程里,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三年前的一个采访对象。那是一户残疾人家庭,妻子瘫痪在<www.haoword.com>家,瘸腿的丈夫每天靠捡破烂为生,还要供一个女儿上学。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上的累与他们生活上的苦比起来不值一提,尤其是他们那种对生命的执著总会让我感动,此时,放弃的念头便打消了。
记者的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当有人肯定了我们的努力,所有的疲惫与惆怅便会很神奇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尤其是当文章见报后我们所接到的每一句赞扬与批评,便会化成我们工作上进步的动力。社会赋予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让我们去见证、去记录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我们需要不断去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焕发出一种青春的激情。这些经历让我获益良多。这种珍贵的收获不分季节,每天都是进行时。所以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
2021记者节感言 篇三
今天是第22个记者节,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在中国作为行业性的节日好象只有这么三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幸过节,我在很忙然中度过了今天---记者节。
从业这些年,经历了风风雨雨,苦辣酸甜……心里一直想要说些什么?
100多年前,马克·吐温曾这样评价新闻业:“这是由一群无知、自以为是、头脑简单的人制造的舆论,这些连挖沟、修鞋都不够资格的人,为了生存走上了记者之路。”
这有点像当下中国新闻记者的写照。
曾被誉为“无冕”的这个群体,正在尴尬地饱受声誉危机。更可怕的是,即使是记者自身,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之中。
一个机会,一考就考进了新闻单位,一个本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就吃起了文化这碗饭,敢说我是尽了全力地做记者,那种痴迷,那种敬业回想起来连自己都不堪回首,参与创办经济台、交通台,耕耘、收获、艰辛、汗水、鲜花、荣誉,苦乐尽在其中……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民鼓,为民呼,为社会进步助推一把,忠于职守,我无愧地说,我做到了。
记者节只是一个尊重记者的形式和符号,记者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更好地融入社会,褒扬正义,鞭笞__,为社会进步和文明贡献力量。
记者节,一个虽然没有假期但是令人心动的节日!
2021记者节感言 篇四
记者不是路,而是桥;生活不是桥,而是路。
一条条路纵横交错,一座座桥搭接彼此。记者提笔,扫尽千秋,是英雄悟,也是凡人心。每一座桥都是路,但路不一定是桥。路就是路,是笔直的、平凡的、静默的。
或许长远看,路也会有曲折,也会翻山越岭,也会爬坡过坎,也会在悬崖峭壁间螺旋式前进……但从局部看,路永远是笔直的。路是为了到达,是两点之间的距离,起码路走的每一步,都是笔直的。感恩河曲视窗网,我和“记者”这个职业结识,已经走过了七年之痒;但与“生活”相伴,足足三十年。三十年一路走来,一步步走来,人生感悟已是几次刷新。有幸遇到过桥,更有幸,通过桥收获了太多。
文学这个行当不容易!这是我的第一重感悟。不仅仅是我这样想,余秋雨称之为“文化苦旅”,周树人谓之曰“狂人日记”,都有很深的感触在里面。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都是“苦大仇深”类型的?包括我国的莫言、外国的海明威等等,表情坚硬,都仿佛这个世界欠他很多钱一样。这些年,我也有类似的感触。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所写的题材大多是战争、疾病、贫困等,对美好的憧憬、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期待等等,这些题材是获不了奖的。文学奖如同一个将军,下面站的必须是累累白骨、必须是血流成河、必须是负面情绪的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讲,饶雪漫获不了奖,韩寒、郭敬明,包括日本的春上春树,都和诺贝尔奖绝缘了。抛开奖项这种物质认可,另一个意义上,文学要想被时间与历史证明,仿佛也不能和快乐沾边。《古文观止》有12卷222篇文章,每一篇都是失意、失落之人写的。尤其是《捕蛇者说》、《游褒禅山记》、《愚溪诗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以及前后《赤壁赋》都是在作者人生或被贬、被流放、被诬告人生失意的巅峰当口写就的。金榜举子鲜没微闻、落地秀才名传千古仿佛是一个魔咒。历朝历代,官运亨达,文采却不能流芳;满腹委屈,几句牢骚,却站在了文坛历史的一个个潮头。
记者这个行业有惊喜!这是我的第二重感悟。如果没有做过记者,必定是终身的遗憾。回顾工作的这几年,特约记者的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最感恩的岁月。几年来,从接触记者,到成为记者;从写单位,到写社会;从被要求、被安排写作,到主动去寻找新闻、寻找线索;我越来越有这样的体会:记者是一座桥!是一座连接我与社会的通道。常言道,不开车不认路。对我来说,如果不当特约记者,恐怕不会主动去思考社会、思考历史、思考人生。我接触的第一个记者是王敏;她喜欢写生活、习惯写生活,从细微处落笔,情长于物,心系于夫,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幸福感。我接触的第二个记者是窦占伟,他是河曲新媒体的开创者、革新者、推动者,也是把我领进记者大门的人。后来遇到了贾金理,他是我认知里的第三位记者,是一位真正把“记者”当做终身事业追求的“老笔头”,是书能下酒、新闻可以当饭的行业英雄,值得每一位后辈学习。第四个对我有影响的记者是黄雄,也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黄雄是主流媒体《中国煤炭报》在湖南的驻站记者,但同时却有一颗“为民请命”的心,敢于揭盖、敢于“捅破天”。他冒着生命危险采写的《曾矿长的官矿勾结图》等稿件一度引起中央和湖南省委领导的重视,造成湖南官场“地震”,间接促成湖南1000多家非法矿被关停。黄雄让我明白,记者不仅仅是观察社会、服务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社会。
2021记者节感言 篇五
新闻工作是紧张的,新闻工作者的神经永远紧绷着。
新闻工作是艰苦的,只要有新闻,新闻工作者总是在第一时间冲在第一线。
新闻工作是危险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非军事职业中,矿工是最危险的,其次就是记者。
新闻工作要为别人做嫁,编辑、校对、美编等许多新闻工作者永远工作在热点新闻的背后。
……
但是,为什么?邵飘萍三次入狱,多次被追捕,但终生无悔;为什么?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的鲜血没有阻挡住后来者的脚步?
我想,那是因为新闻工作苦中有乐,新闻事业的大乐远大于新闻人个体的小苦,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总能够体尝那至苦至难之后的至甜,总能够享受那汗水、泪水和血水之后的工作乐趣。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职责神圣。从近代报纸开始,新闻工作就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早在1849年,马克思在针对《新莱茵报》的审判法庭上,就曾明确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中国第一位留学西方研习新闻学的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中称:“新闻记者,对于社会,负有重大之责任。彼以颠倒是非,博官猎贿,或专以致富为目的而办新闻纸者,乃新闻事业之罪人”。选择了记者,就肩负起了历史使命,就拥有了奋斗的航标,就承担起了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责任。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情系大众。从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刊物《向导》诞生之日起,中国__人在80多年奋斗不止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强调新闻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邵飘萍有一句名言:新闻的灵魂应“冷静活跃于理智之世界,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40多年前,一位报社领导曾经向邓拓请教怎样办好晚报,他毫不迟疑地说:“要站在群众之中办报。人民群众是报纸的服务对象,是报纸的真正主人”。新闻工作者的笔是大众交给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是社会赋予的,新闻工作与千百万大众同喜同悲、密切关联。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薪火相传。从唐玄宗时期最早发行的“开元杂报”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从黄远生、邵飘萍、邹韬奋到邓拓、穆青、郭超人,从只有报章记者到多媒体全方位记者的涌起,一代代新闻人耕耘奋斗,一代代新闻人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新闻事业的辉煌。今天,传媒发展的新环境,信息传递的新技术,信息开放的新政策,使新闻事业走上了立体化发展的高速路,近百万新闻工作大军战斗在新闻事业的第一线,全国近600所院校开设了新闻系,我们的队伍日益壮大,在社会发展的舞台上新闻工作不可或缺。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永远年轻。新闻工作者永远处在进行时,我们不知道今天将要报道什么,我们只知道要满怀激情地关注新的、更新的新闻事件。一位记者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我感到自己选择了一个多么年轻的职业。就像这个时代从来没有给我一丝苍老的感觉。
新闻工作快乐还因为很多很多……
但是,我还想说,新闻工作快乐还因为她充满幸福。一位希腊人对“圆满幸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在宽广无限的人生舞台上,尽情施展才能,而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那就是幸福。如果这是幸福,那么新闻工作者幸福的境界远高于它。新闻工作者的幸福不仅体现在驰骋冲锋于宽广无垠的社会舞台上,更在于能够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和推动社会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新闻工作的魅力和神奇之所在。在社会发展,自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业以来,社会进步的重大历程背后都离不开新闻力量的推动,远的不说,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从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哪一项重大事件背后没有新闻工作者的鼓与呼?为什么当我们以记者的身份出现时,素不相识的人们向我们敞开了心扉?为什么我们的触角可以上至领导的重大决策下至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为什么一个平民百姓的疾苦通过记者的报道,就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唤起各界的爱心?为什么一些社会痼疾、陈腐观念,经新闻媒体痛陈暴光后,就失去了附着的根基,并进而引起制度的变革?因为,我们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社会的良心,我们的一次小采访有可能推动社会前进一大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1记者节感言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