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一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篇二
一、世古史部分
1、亚非文明古国
①古埃及: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②古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③古印度:南亚恒河、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2、日本大化改新:646年,效仿中国隋唐时期的封建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改变了社会性质)。
3、古代欧洲文明
①欧洲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开始于爱琴文明(又叫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奴隶制城邦中最繁荣的的是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②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创立,伯里克利推到顶峰,公民大会是决策机关。
③罗马共和国:民主政治,权力机构是元老院。后期发生斯巴达克起义,共和国由盛转衰。
④中古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一是封建等级制度;二是教会地位至高无上,阻碍西欧社会发展,称为黑暗时代。
4、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篇三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
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
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
1、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3)内容: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4)作用:
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北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提纲(上 篇四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过程:
(1)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2)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
(3)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此后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
(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5)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
4、领导人:克伦威尔
5、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6、影响: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创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确立了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1、时间:1689年
2、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3、内容:
①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
②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
4、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第12课美国独立战争
一、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75年——1783年
3、经过:
(1)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2)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3)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7月4日美国的独立日)
①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
②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
③主要内容: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④意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⑤评价:《独立宣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各国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织大陆军,并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5)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6)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
(7)结束: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4、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5、影响: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1787年宪法”
1、制定:1787年美国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并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2、内容:实行联邦制;确立了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立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3、影响:
(1)积极性: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巩固了北美独立战争的成果,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它所创立的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对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及政治体制的设计和建立都有着重大影响。
(2)局限性:1787年宪法也有阶级局限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保留了种族歧视条款,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和妇女享有与白人男子同等的权利等。
三、华盛顿的评价
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第13课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89——1794年
3、经过:
(1)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法国国庆节)
(3)革命的发展进程:
①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②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巴黎人民再次齐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③1794年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4、颁布的法律文件:《人权宣言》
5、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6、影响: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场革命也还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二、拿破仑帝国
1、兴起:
(1)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
(2)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巩固:
(1)对内:颁布《刑法典》、《商法典》和《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典,其中的《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世所借鉴。
(2)对外:发动拿破仑战争
①重要战役: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
②性质:前期:反抗反法同盟对法国的侵略。(正义战争)后期:侵略欧洲其他国家。(非正义战争)
③评价:
a.积极影响: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b.消极影响:威胁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主权,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3、灭亡:1815年,滑铁卢战役的失败
三、评价拿破仑
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典范。对外战争中,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并将大革命精神传播到了所征服国家,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后期战争则是侵略性战争,侵犯了别国人民权益,并造成法国国内经济困难。
表1:17~18世纪的近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比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640—1688年
1775—1783年
1789年—1794年
领导者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领导人
克伦威尔
(护国公)
华盛顿
(大陆军总司令)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领导人)
导火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标志
1640年
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
1775年
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结束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
1794年“热月政变”
处死国王
查理一世
无
路易十六
重要文献
1689年《权利法案》
1776年《独立宣言》
1789年《人权宣言》
历史意义(影响)
①使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②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其它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①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联邦制/总统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表2: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三个重要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时间
1689年
1776年7月4日
1789年
颁布机构
英国国会
大陆会议
制宪议会
主要
内容
限制王权和确保国会和公民的权利
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①生来自由平等。
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重要
意义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标志着美国诞生。
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号召作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含义
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首先爆发于英国。开始于纺织业。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到“蒸汽时代”。
二、英国率先开展的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经济: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英国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资本,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三、重大发明
1、1765年,哈格里夫斯(英国人)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瓦特(英国人)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
3、1807年,富尔顿(美国人)发明汽船。
4、1814年,史蒂芬孙(英国人)发明蒸汽机车(火车),人类迈入“火车时代”。
四、影响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的影响)
2、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现代大工厂的过渡。
4、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
5、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第15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背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1)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2)英国的宪章运动
(3)德意志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标志: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共产党宣言》
3、意义: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二、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1、时间:1864年
2、地点:伦敦
第16课殖民地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1、时间:19世纪初
2、爆发的原因: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侵略,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3、领导人:
(1)玻利瓦尔,被授予“解放者”的称号(1825年,上秘鲁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该国改名为玻利维亚)
(2)圣马丁,被授予“拉丁美洲解放者”的称号
4、性质: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5、结果:基本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地区的殖民统治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以私营公司的名义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
2、印度民族大起义
(1)时间:1857——1859年
(2)爆发的原因: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掠夺财富,欺压民众,引发印度各界的不满和反抗
(3)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4)爆发:1857年,印度“土兵”起义
(5)英雄人物:章西女王
(6)结果:起义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王室的直属殖民地
(7)性质: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8)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表: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事件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1859年)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9世纪初期)
原因
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残酷剥削和掠夺
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残暴统治和掠夺
人物
章西女王——印度民族英雄
玻利瓦尔——“解放者”
圣马丁——“拉丁美洲解放者”
影响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体现了印度人民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
摆脱了殖民统治,产生了新兴独立的国家。
性质
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时间:17世纪末
2、目的:为了改变俄国社会落后的面貌
3、内容:
(1)政治上:设参政院,掌握国家行政事务。
(2)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
(3)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4)社会文化方面: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
3、意义:
彼得一世改革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或1861年改革)
1、原因:
(1)根本原因:俄国的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1853-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3、时间:1861年
4、主要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2)农民可通过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
(3)农奴可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5、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6、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7、影响:
(1)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矛盾,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制度仍然存在,农民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第18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一、原因
1、根本原因:美国南北方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2、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直接原因(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二、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统一(林肯政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过程
1、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2、战局的扭转: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向北方军队投降,最终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四、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五、意义
它是决定美利坚命运的一场战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大障碍,是南方和北方在政治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为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评价林肯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第19课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
1、内忧: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外患:美、俄、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
1853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此后又被迫开与一些欧洲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的大门被侵略者打开。
二、倒幕运动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联合形成改革力量(倒幕派),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进行倒幕运动。
三、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人物:明治天皇
3、目的(口号):富国强兵
4、措施: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2)经济上: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3)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废除武士制度。
(4)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5、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6、影响:
(1)积极: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2)消极:这次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表1: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之比较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名称
美国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原因
(背景)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黑人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775——1783年
1861——1865年
导火线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首要解决问题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
维护国家的统一,避免分裂。
发表的
主要文献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解决黑人奴隶的宣言》。
这两个文件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重要人物
华盛顿
林肯
历史
意义
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
①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②为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
表2:19世纪60年代的两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改革之比较
国家
俄国
日本
名称
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背景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的腐朽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目的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富国强兵
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内
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③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并自由选择职业。
①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
②在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③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④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影
响
①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社会矛盾,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①使日本摆脱落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民族独立的国家。
②消极作用: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方式
自上而下
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表3:近代欧洲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之比较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名称
文艺复兴运动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代表
人物
①但丁----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中世
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
最初一位诗人。)《神曲》被认为欧洲开
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②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
①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会。
②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③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主要
思想
人文主义(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理性主义(独立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历
史
影
响
文艺复兴打破了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为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二、特点
电力的广泛应用(核心标志)
三、重大发明
1、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制成了汽油内燃机
3、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4、1892年,德国的狄赛尔制成了柴油内燃机
5、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6、1913年,美国的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发明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四、结果: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五、影响
1、积极:电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并产生了电力、石油、汽车工业等新兴部门;
资本主义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2、消极:工业污染加剧,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市贫富分化严重,犯罪活动猖獗。
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核心标志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发
明
1、1765年,珍妮机的发明----哈格里夫斯(英)
2、新交通工具的发明
1807年,汽船------(美国的富尔顿)
1814年,火车------(英国的史蒂芬孙)
1、“发明大王”——爱迪生(美)---电灯
2、汽车的发明与生产:
1885年,发明----卡尔·本茨(德)
1913年,流水线装配生产工艺——亨利·福特(美)
3、1903年,飞机----莱特兄弟(美)
影
响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社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②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
③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①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财富增加,生产领域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西方国家走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道路。
④工业污染加重,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市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犯罪活动猖獗。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21课近代自然科学
一、近代科学创始人
(波兰)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沉重打击宗教神学宇宙观,解放了天文学。
二、现代科学之父
(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牛顿力学。
三、物种起源的探索者
(英)达尔文——1859年,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为生物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电磁理论的创始人
(英)麦克斯韦——在《电磁学理论》中阐述了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被誉为继牛顿之后“物理学的第二次大综合”。
第22课近代文学艺术
一、文学
1、法国的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2、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和《复活》等,他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法国的司汤达:代表作是《红与黑》
4、英国的狄更斯:代表作是《雾都孤儿》、《艰难时世》等
二、音乐
1、德国的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五交响曲》(又称作《命运交响曲》),他被誉为“乐圣”。
2、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代表性作品是《蓝色多瑙河》,他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
三、绘画
荷兰的凡·高:是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性人物和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代表性作品是《向日葵》,他被称为“用生命作画的人”。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