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通过和懂外文者合作,用文言翻译了一百七十余部外国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翻译之先河,对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兴旺,功不可没。林译小说在清末民初风行大江南北,深受读者喜爱,影响深远,对国人的陈旧观念和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林纾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向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刻,亟需新的价值尺度、伦理观念、处世原则和社会理想作为变革古旧的中国的参照。林纾翻译的小说,自觉适应了古老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历史的发展及时提供了精神食粮,及时满足了历史的需求,为变法维新的时代先驱,提供了一幅与传统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的社会图景,从人物系列、故事情节,到小说体现的价值观念、伦理思想,以及社会制度、文化氛围,都与中国既有的一切,形成鲜明对照,从而显示出变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合理性与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林译小说中浸透着的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意识,给当时有血性的中国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武器与感情力量。
晚清时期,外国的船坚炮利迫使中国改变固步自封的落后局面,有识之士认识到科学技术还不能完全让国家振作起来,就意识到文化上还存在漏洞和危机,便开始寻求文化思想的补充和转
型。而文学作为文化重要的一环,当然成为众矢之的。此时,翻译文学在本土文学漏洞百出、危机重重、急需转型之际便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林纾作为文学翻译的领头人物,其翻译的成果从思想及文学规范上便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意识形态上,陈熙绩这样评价林纾的译作:“吾友林畏庐先生夙以译述泰西小说,寓其改良社会、激劝人心之雅志。自《茶花女》出,人知男女用情之宜正;自《黑奴吁天录》出,人知贵贱等级之宜平。若《战血馀腥》,则示人以军国之主义,若《爱国二童子》,则示人以实业之当兴。”腥》,则示人以军国之主义,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打破了中国传统爱情小说中才子佳人大团圆结局的定势,另辟蹊径,表达了
青年人追求真爱而勇于挣扎牺牲的爱情悲剧。对于《黑奴吁天录》,林纾想的是“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他要中国人以黑奴为前车之鉴,振作志气,爱国保种。对哈葛德《迦茵小传》的翻译,则有助于唤醒女性自助意识,反抗传统,呼求恋爱婚姻自由。而《鲁宾孙漂流记》的翻译则给国人带来了追求个性自由,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英雄之梦。《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描写了人民对征服者的顽强反抗,激励了当时的中国的民心。《福尔摩斯侦探全集》这一侦探小说不但扩展了人们的理智,培养人们的观察力和增进人们的社会经验,而且还带来了西方社会的一些法制观念和
人权思想。这些林纾翻译的代表作给当时国人的思想注入了新鲜的气息修整了主流的意识形态,体现了现代性的思想。钱钟书先生看来,林纾的翻译的一个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将外国的文字“归化”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从而创造出一种与原体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更大差异的新的“欧化”了的中国现代文学话语。 这也为之后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提供了基础。
林译小说使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真切地了解了西方社会内部的情况,使他们不仅了解了西方文学,而且知道西方“亦有可与我国太史公相比肩的作家”。林译小说的贡献不仅在于传播了西方现代话语和现代思想,更在于充分发挥其自身的魅力和作用,提高了中国近代小说的社会地位与文学地位。林译小说的问世,开拓了国人的文学视野,改变了轻视小说的传统文学观念。林纾翻译的小说与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理论相呼应,促进了清末明初近代小说翻译及创作的繁荣。林译小说的影响是宏大的,造化了又一代先进知识分子--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胡适、钱钟书和冰心等人的翻译和创作。接着又进一步更新国人的意识形态和文学模式,促进现代性的到来。林译小说丰富的题材、主题及其所体现的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拯救祖国危亡的爱国主义思想,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爱情自由的进步思潮,反对种族歧视、欺凌弱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对中国近代文学主题的影响也很大。
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开拓者,其译作打开了中国文人与读者的眼界,革新了迂腐传统的价值观念,纠正了人们对文学的片面看法,激发了许多文人和读者对西方文学的兴味,在推进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今时不同往日,翻译救国也已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从林纾身上,我们依然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翻译不仅是门深奥的事业,更是传递情感和文化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