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停车位优化管理和增加停车位供给的政策扶持的提案
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工作会议反复强调惠民生等工作任务,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反复强化落实惠民生等多项工作安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城市惠民生的投入也应随之增加,特别是在跟市民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交通问题,而其中的市区停车位问题更是困扰市民的老大难问题。目前西安市的汽车保有量在400万辆左右,区作为主城区停车难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新城区金融街附近没有地下停车库,加之城市管理局对金融街(东新街、尚德路)附近地面停车车位进行严格限制,停车位缺口较大,严重影响新城区高质量发展。区政府如何加大投入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如何改善和解决新城区的停车问题就变得迫切和重要。
在目前新城区,普遍存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塞车和夜间及核心等公共场所,停车困难等问题,主要归纳起来就是原老市区内老的住宅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库,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重要公共场所,特别是医院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节假日和晚间公共休闲场所停车位紧缺问题;早晚上下班核心工作区域停车位紧缺问题;路边停车管理不合理和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新建住宅小区和新建写字楼和商业综合体对于停车位规划滞后等问题。
另外在管理上对于交通停车位等问题在管理上涉及政出多门,其中涉及规划建设、交通、交警、城管等多部门协调和协同的管理问题,所以不同职能管理部门的政策统一执行,还是管理效率和手段的提升,在新城区的停车问题都未能达到市民所期待的要求。
建议采取以下规划措施。
一是科学施划停车泊位。按照店面空间应划尽划、道板泊位因需施划、道路泊位从紧施划的思路,科学开展市区主次干道沿线的人行道、辅道改造以及主城区特一类、一类地区的停车泊位施划,优化道路断面设置,强化停车标识系统建设。同时,对背街小巷通道及零星空地,在保障过往车辆、行人通行的前提下,尽量施划泊位,缓解周边居民临时停车问题。
二是推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区城管部门继续牵头将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至少新增100个泊位。通过立体停车楼、机械式停车场地等多种方式提高泊位供应,缓解停车供需矛盾。鼓励立体停车设施(楼、库)建设,提高了土地的复合利用率。同时,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元化措施扩大公共停车设施供给。
三是继续推进老小区停车设施改造。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老小区整治为契机,把改善停车条件作为重要整治项目,每年按计划全力推进。牵头相关部门积极谋划、多措并举,老小区停车难问题正在逐年缓解。
四是盘活现有停车资源。积极利用人防工程、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通过创新优化政策设计,积极鼓励引导,最大限度释放停车空间资源潜力。同时,加大对住宅、商业配建停车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只售不租、挪作他用等导致停车泊位大比例空置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恢复停车功能。鼓励有安全管理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个人的停车泊位错时共享、合并停车。
五是制定差异化停车收费标准。区城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及时修订“市区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办法”,按照“中心区域高于外围区域、路内高于路外、室外高于室内、白天高于夜间”的要求,形成较为明显的阶梯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减少路面停车,即使要停也是短停快走,进一步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还将进一步实现使用电子缴费、手机缴费等多种支付方式,提高道路临时停车泊位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六是健全完善市区停车管理制度。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停车场管理办法,规范市区停车场的规划、报建、审批、建设、使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应车辆停放需求,维护车辆停放者和停车场经营者合法权益。对泊位设置要求、设置形式、标线标识、车辆停放等作出详细规范,推动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停放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是推进停车智能化管理。按照方便车辆、注重引导、人性化服务的要求,结合“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建设,积极打造智慧停车信息系统,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子围栏等新技术,实现无感支付、信息查询、车位预定、泊位诱导、违停监控、反向寻车、后台处理、征信运用、数据共享,提高停车设施周转率,减少寻位绕行时间。
八是持续开展停车秩序综合整治。区城管部门将会同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授权执法,扩大综合治理的覆盖面,统筹停车秩序与街面整治,同步整治占道经营、破墙开店、违章搭建等行为,达到秩序良好、效果持久的目标。以主次干道为突破口,持续开展违法停车综合治理,加快电子警察、电子围栏建设,实现违法停车乱点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