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
第一篇: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事迹材料
——河北省xxx按:与高速公路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入相比,修建一条农村公路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太行深山,那一条条几公里,哪怕是1公里的盘山道路,却成为万农民通往外面世界的“独木桥”,也是几代甚至十几代山区人民殷切的梦盼。2014年,在xxx县“交通建设年”里,占据全市公路里程分之的公路通上了水泥路面。xxx县,这个曾经是全市“村村通”最薄弱的山区县一举成为基础设施先进县。这里讲述的故事,正是我市全面进行“村村通”建设的辉煌缩影。
初冬时节,来到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河北省xxx县西部山区,条条平整的县、乡、村路,像舞动的银龙,横亘在山地与丘陵之间,把那厚重的山,纯朴的人,和那温馨的丰收情境鳞次栉比的划拔开来。这是“村村通”工程给山区带来的巨大变化。用xxx县党委一班人朴实的话说:“村村通工程是党为群众带来希望与福音的工程,再难也要进行到底,一定要改变太行深山区人民落后的交通面貌,让大山的父老乡亲们早日奔上小康路!”
这是一句话,更是一个艰难的决心!
这是一个决心,又是一个不知何时才能竣工的工程!
这是一项工程,最终还是一个点亮山区人民心窝子的铿锵承诺!
这个承诺,意味着要斥资万元,为山区乡个行政村,占据全县的人口修建弯弯延延公里的山区等级公路。
“政府发动,群众行动”,2014年,是“村村通”工程的第一年,xxx县建设农村公路公里;2014年,村村通工程覆盖了个村,共建农村公路公里;截止目前,“村村通”工程已,比计划提前了。
山路第一弯:“老道旯旮”的深情诉说——
2014年11月3日,正在果园里忙着收获苹果、柿子的冀家村乡老道旯旮村党支部书记甄自平,听说我们要来采访“村村通”工程,不顾手头的活儿,就一路小跑地赶来,迫不及待着领着我们来到2014年底竣工通车的小村大道上。内敛的老支书深情地说“这条道儿啊,真好!真好!!!”
话说间,一辆辆满载着板栗、苹果、柿子的卡车从这个小小旯旮里驶出,据说,这些果品将远销到全国各大城市,果农们的生意像家家户户房顶上打秋的玉米,金灿灿,红火火。果农张哥儿说高兴地说“俺山里通了这路以后,俺媳妇再也不愁苹果烂在家里啦,供都供不急哩——”
老道旯旮位于晋冀交界的半山腰,从乡路过往村东头的小路长约4.5公里。虽说不长,但正是这个又窄又陡的山路,让旯旮村的村民一走就是整整六代人。六代人,他们每天上山下田,挑水施肥,年年盼着辛苦的劳作能有个好收成;六代人守望着这片绿色山场,种植自给自足的干鲜果品;六代人,他们在沙滩沟里艰难跋涉,看着卖不出去果子干干地着急;六代人,他们把“丰收”一担一担地从山腰抬到路口,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半山腰的家;六代人,他们几乎足不出户,望着山那边的山,听着自己的回音……
第一任老支书张存礼一生最大的的夙愿就是能为乡亲们修一条好路,之后七任支书为了完成他的遗愿,等着,盼着,跑过,试过,付出了代价,想尽了办法,这条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道路,也是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唯一道路变得遥远而又漫长。
2014年新春刚过,像往常一样,冬天的山场格外静沁,喇叭里传出了一阵声音:“从今天开始,县里要给咱老道旯旮村修路了——”听说县里要来修路了,老道旯旮的村民并没有平原村农民那般惊喜。生活在这里的人最清楚,这些年,老道旮旯修了路修了若干次,可年年修年年毁,至今乡亲们还依然没有见到一条像样路。更多的村民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前来考察道路的县、乡领导及市县交通部门负责同志。
比起平原村,老道旮旯要山高、沟深、河宽、水急、线长、滩多,路基大部分濒河而建。要更多地考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路面坍塌等现象的发生,一位年长的老大爷,对前来勘查路容路貌的技术人员说“年轻人,别费那心思了,这路修不成!”。
市、县交通部门负责同志来了,县委有关领导来了,他们为该村修建这条道路拔付资金万元,与一线的工程人员一道,齐心协力战天斗地。他们走到党员身边,走进群众中间,把我市“村村通”工程的有关政策,把县委为村民们修建致富路的决心,坚实地砸进乡亲们的心窝窝里,像地基一样铺就在4500米的羊肠小道上。随着工程地进展,村里不少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工地上进行义务劳动。七十岁的老党员、也是老村干部张新春体弱多病,却每天不不亮就到了工地,和这里的工人们一道捡砂砾,砸石子,一刻也不闲着。寒冬里的一天,山里的气温比平原骤然下降了三四度,县长田德荣看到他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少干,拉着他那双冻裂的手,硬是扶他到了一旁说“大爷,您比种自家地还卖力呢!”大爷说“我这一辈子,合眼前就想看俺村这条路能修好啊——”
老大爷的话深深触动了县委、政府一班人,他们知道,还有无数像老道旮旯村的张大爷一样的山区人民,眼睁睁地盼望着,党委、政府能把致富的路修到自家门品。修路,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山路又一弯:“风雨路人”的铿锵承诺——
老道旮旯村仅仅是我市个山区村的其中一个。
2014年是我市提出“村村通”建设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xxx县一大批生态文明村同率先行动,走在小康大道上。而分布在太行深山的贫困村却无法与之抗衡。仅冀家村乡就有贫困村个,木叩、马庄沟、桃树村、老道旮旯、安子垴,这一串串蹊跷的村名串起了太行山东麓这片悬崖峭壁。
“先从最难的路开始!”在2014年初该县的党政联席会上,在认真听取了该县交通局长郭奎明的介绍后,书记、县长以及主管领导达成了共识。他们把目光送向了墙面上的“村村通”地图,送向了上面标记着全县18个乡(镇、办事处)个达到“村村通”的个村的标记。会议一结束,县领导就就会同市交通部门主要负责人,驱车赶往深山区。从刚刚修建的乡道梁石公路到老道旮旯村,他们陡步行走素有北方“香格里拉”之称的青山绿水中,脚步却异常沉重。
“我们一定要最广大的发动群众,积极配合这项恩泽子子孙孙的民心工程”冀家村乡立下了军令状。
“一定要让老百姓走上好路!”交通部门派驻了最强大的工程技术力量陆续赶往工地。
有了交通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有了县领导的关注,有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信心,浩大工程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再大的决心也只是一句空话,也只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建路难,难在缺资金,如何多渠道筹集资金,是修路的头等大事。在没有一分钱启动资金的万难时机,为了尽快使工程开工建设,同时不加重农民负担,xxx县财政一次性拔付资金万元,专款用于村村通建设。同时进行了科学的预算与计划,分段实施,分步进行,很快组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亩的山场摆下个战场。条山区新建公路齐头并进,条在建村路拓宽改造工程如火如荼。
为了打好这场史无前例的攻坚战,xxx县交通局局长郭奎明带领局党委一班人实行分片包干,坐阵指挥。施工场上,铺路工人、质检技术工人和交通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冒风雨、战酷暑,始终奋战在建设一线。“村村通”工程开工以来,他们没有假日,不会生病,也没有了家,有一个叫xxx的小伙子,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推迟了婚期。朴实的山村百姓,看到修路大军渴了就喝口凉水;饿了,就吃个自己带来的馒头;困了,就地就打个盹,手指被石头磨得血直流,不由地纷纷拿起锹镐自觉加入到施工队伍当中。许许多多村民,自发地来到工地,把自己平时积攒的生活费交给奋战在一线的风雨路人。一元、五元、十元……一些在外务工的青年听说村里修路,也寄回了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的集资款。
2014年底,生活在太行深山区的乡亲们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泥泞与坎坷挥手告别,一条条坚实、宽阔的水泥路从深山旮旯里惊天动地延伸出来。山路多重弯:“不老青山”的妩媚阿娜——
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交通人圆了老山人民几十年没有完成的梦。路,带来了村民们思想与生活上本质的巨变。
在xxx县的山区村里,大部分座落于山脚坡根,或是半山腰里,依山而座,唯有安子垴村,不声不响地座落在接云连天的山顶顶上,像一朵冰山上的雪莲花依偎着不老青山。
“不老青”,一个赋予着文学内涵的名字,是爱山的乡亲们对一座海拔1300米的山峰亲切的称呼。然而,两年以前,让人们汗颜的是,不老青山却创下了我市“村村通”工程一个又一个之最,资源最少、集体最穷、条件最差、所修公路坡度最险、海拔最高、里程最长、投资最大。不老青山最不缺的就是安子垴村的光棍儿。山上的姑娘争着向山下嫁,山下的姑娘不愿嫁上来。村头的小伙子小张,在外打工时成了家,带着新媳妇回来看望老父老母,就因为无法攀爬这陡峭的山壁望而却步,她嗔怪小伙子,“早知你家这样,当初说啥也不能嫁你”。姑娘的一翻话,一传十,十传百,远远近近的人都不愿嫁给摩天接云的安子垴。
如果说修建山区等级公路难,那修建安子垴无亦于难上加难;如果说其它的村庄三面环山,好歹有个出口的话,那安子垴则是居高临下,几近垂直的山体上每一块随时可能滑落的岩石,就是一步又一步的山路;如果说修建一条好的公路是普通山区人民的梦的话,那修一条通往安子垴的路,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情。这里的人们把一生交给青山绿水,甚至一生没有出过山,没有进过城。闭塞的生活环境,成就了朴实的民风,却成为了影响该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抗拒的瓶颈。“青山依旧在,几度峰正红”如今路修好了,进城办事也方便了,从前往返要一整天的山路,骑着摩托一个小时就进城了。山外大量的科技致富信息等新鲜事物涌了进来。村民们纷纷种果树、搞养殖、采药材,日子越过越红火。从前人们只有徒步行走,如今村里三马、农用三轮、摩托车日渐多了起来,安子垴这个“和尚村”也娶进了不少好看的小媳妇。不仅如此,不老青还成了小有名气的旅游境地,以她“清水
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丽,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天涯画人。
行走在这条公路上,穿过一条条数不清的弯道,让人们顺顺当当地走近秀美的不老青山,让人们尽情地贴近自然界的寸草寸木,“我看青山多妩媚”,不老青山耸立在冀南大地上,定格在快步奔小康的蓝图里。竣工通车的当天,乡亲们欢呼雀跃的同时,还不忘自发地路边刻下了一块丰碑,一块写就着“太行第一路”的丰碑,一块记载着艰难历史,昭示着辉煌未来的永恒丰碑。
第二篇: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材料
真情搭建“连心桥” 奋力实现“村村通”
——xx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回眸
听上广播、看好电视是偏远贫困山区老百姓梦寐以求的最大心愿。1998年国家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我县共实施了三批“村村通”工程,先后完成了102个盲点行政村的广播电视信号落地建设任务,全县17个乡镇实现县乡光纤电缆大联网,联网行政村达163个,占全县行政村的65%,有线电视用户达3.8万户,20多万农民群众听上了广播、看上了电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广播电视学习农业技术,了解市场信息,丰富文化生活,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亲切地把“村村通”工程称为“连心工程”、“民心工程”。
2014-2014年期间,以50户以上自然村为重点的第四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进,上级批准我县50户以上自然村建设任务为254个,是十堰地区数量最多、任务最重的一个县。为了按时间、保进度、高标准完成任务,在总结前三批“村村通”工程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我县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第四批“村村通”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科学制定方案,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用超常手段、超常措施,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5月底,全县254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共架设光纤电缆789.2公里,光节点226个,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5892户,有效解决了68127名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同时,在实施县乡光纤大联网的过程中,加快恢复“返盲”村广播电视建设,着力建立长效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农民群众收看广播电视的时间、内容和质量,确保真正意义上的“村村通”、“户户通”、“永久通”。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广泛宣传,认识到位。
xx是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示范县,有着传播农村广播电视文化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良好文化氛围。在实施“村村通”工程的过程中,我们着力以“思想通、认识高”为先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的工作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整合媒体开展专题宣传。利用广播电视、《今日xx》及网络媒体,开办专栏,定期通报“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进展、成效,大张旗鼓宣传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和人物,激励和引导更多的群众投入到“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来。二是组织队伍开展入户宣传。抽调技术人员组成7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宣传队,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走村串户,深入农家开展宣传,通过召开中心户长座谈会、利用村民大会发放“村村通”知识宣传资料等方式,解答群众心中的疑惑,让“村村通”工程深入民心。三是多管齐下开展重点宣传。以乡村两级基层干部为主体,通过出动宣传车、召开动员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村村通”工程的现实意义、指导思想、实施方案,把基层干部的思想、行动和工作热情统一到服务“村村通”工程建设上来,形成上下联动、干群齐抓的合力。
二、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一是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了“xx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县发改局、扶贫办、财政局、广电局等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县“村村通”工作。县政府还把“村村通”工作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县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和督办项目,批转了我局制定的《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方案》,二是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召开联席会、专题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安排部署、明确工作任务。为推进工程落实,县委书记董永祥、县长沈学强多次深入乡村院落了解村村通进展情况,察看信号覆盖和进村入户情况,现场解决“村村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定期听取广电部门的汇报,在全县掀起“村村通”建设热潮。为加快进度,春节过完,县政府从政府办、发改局、广电局等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技术骨干组成“村村通”督查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由县长助理王光武带队,深入各乡镇工程一线,巡回督导检查。4月份,继省局督办之后,更加引起了县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县长沈学强亲自布暑,并以竹政办发[2014]41号文件下发给各乡镇、县政府有关单位,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办检查,要求从政府办、发改局、广电局、交通局、工商局等单位抽调人员、出动车辆、集中十天时间,对全县17个乡镇254个项目村,逐村逐院进行检查督办,任务到项,时间到天,责任到人,村村过关,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办通报;5月初又组织相关单位,对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兑现,确保了工程的圆满完成。得胜镇等17个乡镇为支持工程建设,及时成立领导小组,下发文件,明确专人负责,层层召开动员会,积极组织民工义务投工投劳,对工程占用青苗补偿等费用全部减免,得胜镇党委书记范琦、双台乡党委书记毛光伟等领导多次深入建设现场对工程中埋杆架线,破土移树,穿河挂桥涉及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为工程提供后勤保障,营造良好的环境。楼台乡明确一名副书记,在春耕大忙之际,组织劳力30多人,日夜施工,确保6个项目村任务如期完成。麻家渡镇在村村通工程实施中,有几根杆子涉及到占用老百姓农田青苗补偿政府高度重视,当即安排每根杆子按40元现金,由镇宣传委员李光才亲自送到农户家中,从而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全县呈现出领导关心,部门努力,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良好格局。三是建立村村通工程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机制。县委、政府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作为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作为“六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明确了“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级负责,落实服务”的方针,在研究制定我县“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举全县之力实现我县1651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全部实现“村村通”的目标,本地广播电视网络综合覆盖率达90%以上。为保证工程推进,县委、县政府设了专项资金,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仅2014年落实到位配套资金40万元。2014年初又从扶贫办、发改局,解决资金20万元。县直单位和乡镇把资助贫困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作为扶贫内容,纳入了包村扶贫计划,积极帮扶联系点群众解决收看有线电视问题。县信用联社为支持联系点---深河乡两道村开通有线电视出资1万元。县广电局、县网络公司去年还为联系点擂鼓镇腰庄村农户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实现户户通,今年又为金岭村300户农户及深河乡井泉村农户全部无偿安装有线电视。同时,全县还广泛发动干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捐助活动,各部门投资、投劳、投工折算达291万元,全力支持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四是建立村村通工程考核体系。全县“村村通”工作采取落实责任的办法,确定县、乡、村三级责任范围,将覆盖任务进行分解,年终会同其它工作和目标一起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并作为考核文明乡镇、文明村、“十星级”农户的重要目标,实行“一票否决”,特别是去年还列入党员先进性教育实事工程,作为体现党员先进性的一个有效载体。有效地推进了工程进度。
三、科学规划,快速推进。
在认真总结前三批“村村通”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采取光纤联网26+4和电缆联网26+4即工程实施至少收看26套电视节目和收听4套广播节目,确保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七套、少儿频道和湖北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以及十堰和xx新闻频道电视节目,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以及十堰、xx调频四套广播节目,工程建设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所有实施项目的村与县光纤联网的组网方式,以县局中心机房前端为中心,以网络分公司各营业部为基础,通过二级光纤辐射xx全境,即到行政村的光纤采用6芯光纤,到自然村的采用4芯光纤,实行光纤到村,电缆入户。网络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为主要功能,以改善收听,收视节目质量,增加节目套数,增强服务功能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全县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增加入网率,实现“全县一张网,县乡一盘棋”的目标,在工程建设之初,我们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追求合理的性价比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和维修方便性,进行一次性规划,分布实施,在网络设计上坚持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注重效益。根据我县实际,采用目前catv网络传输主要采用的入网方式之一: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网)。做到既满足目前的基本收视,又便于升级满足将来新业务对基础网的要求。网络结构先进合理,既能支持当前模拟业务,又要兼顾数字业务,为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打好基础。为保证质量,迅速出台了《网络工程立项管理实施细则》、《网络工程施工规范》、《高空作业管理规定》、《网络工程验收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行为。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既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又非常好的维护了广电用户的收视利益,还为长期通、永久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工程实施中,将市场经济理论运用到“村村通”建设过程中,把“村村通”不仅作为广电事业推进,更是作为广电产业来突破。我们坚持以建设为主,发展为辅,边建设、边发展的工程建设思路,不等不靠,积极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一是争取金融部门的贷款和财政部门借款,想法筹措资金300万元。二是利用与合作企业和单位的良好信誉,与厂家签订协议,先发货,后按工程进度分批付款,保证了工程中的配套材料及时到位。确保了工程的快速推进。
四、强化管理,严格验收。
在“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要求、按标准规范操作。一是严把方案编制关,严格按照县政府批转的《2014-2014年xx县村村通建设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二是严把设备配置关,对国家统一招标采购到位的设备,认真做好验收,入出库工作,按设计规划使用设备,做到不浪费每一台设备,每一米光纤、每一米电缆,甚至一颗螺钉。明确县广电局技术办,统一发放,网络公司签字领取,全部用于村村通建设。三是严把资金使用关,村村通配套资金,设立专户,规范管理,严格执行《xx县“村村通”广播电视专项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并严格按照县物价局制定的《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及安装收费标准》向农民收费,但我们为了让农民得实惠,涉及项目村有的减半收取初装费,有的甚至免费安装。四是严把验收关,为强化“村村通”验收工作的组织领导,依据《湖北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验收试行办法》(鄂广技字[2014]15号)文件的验收标准,县广电局与县发改局联合组成“村村通”工程验收小组,对254个项目自然村逐村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发给《验收合格证》。在组织工程验收过程中,对出现不符合规定的,由网络公司负责全部整改到位,以测试达到标准为止。五是严把行业管理关。为确保“村村通”工程长期通,永久通,我县还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让利于民,对有线电视网内的“小天锅”进行依法取缔并免费入网。入网后按物价部门制定的标准只收取维护费用,既提高了有线电视的入户率,又理顺了行业管理秩序,确保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政策、送给千家万户。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村村通的维护由网络公司分片负责,责任到人,一包到底。推行企业化经营机制,并使之成为服务社会化的企业,搞好社会化的服务,确保真正实现村村通“长期通”、“永久通”、“户户通”。
五、倾心为民,真情奉献。
为了让广大农民早日看好电视,我们一边跑项目,一边搞建设,发扬xx广电人不怕苦、不怕累,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想尽千方百计把好事办好,让村村通工程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工程。在项目建设筹资上,广电系统干部职工拿出个人积蓄,组织社会资金,借资260万元,支持工程建设。动员外出务工人士为家乡村村通工程奉献爱心,为工程建设争取到了难得的建设资金,缓解了整个工程所需1479.2万元的资金压力。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组成四个施工专班,东西南北,风雨无阻,同步进行。为保证工程质量进度,施工人员放弃了节假日和双休日,坚持吃住在工地,抢晴天战雨天。施工队同志们的真情奉献和艰辛劳动,深深地感动了山区的老百姓,许多农户还主动为他们送水送饭,谱写了一曲曲团结奋进,共建村村通的动人篇章。网络公司经理李东升一直坚持和施工队一起并肩作战,栽杆、拉线亲自上阵,头顶烈日,脚登高山,腰系泥龙绳,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有时甚至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在去年腊月28日的傍晚,还坚守在深河乡茅坝村架线的一线。秦古镇营业部主任朱霞,虽为女儿身,干起活来却不让须眉,一天到晚指挥并参战在施工一线,爬杆子,挖窝子,架线、安装、调试,样样干在先,技术严把关,一年发展500余户有线电视用户,打破五个行政村多年不通有线电视的历史,保证了项目村的按时完成。正是这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确保了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254个自然村的工程建设任务能够按时间、按标准、按质量圆满完成。
第三篇:×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三百万民众苦战太行
八千里路网助推小康
——长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居太行山之巅,辖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
长治市境内80%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沟深。当年曹操北征路经此地,面对巍峨的太行山,写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感叹,道出了行路之艰难。特殊的地理条件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为抗击日寇的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就设在武乡县王家峪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就爆发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把改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兴市富民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两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仅2014年一年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3138公里,2014年又在偏远山村修建1299公里,使全市3481个行政村中有3111个实现了“村村通”,通村比例达到了90%,两年修建农村公路的里程是建国52年修建总里程的2.3倍,创出了全国农村路网建设的奇迹。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原部长黄镇东、副部长胡希捷、冯振霖、原副部长李居昌和省委书记田成平、原省长刘振华、原副省长杜五安、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等领导亲临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吉林、新疆、湖北、内蒙、河北、陕西、福建及全省各地市40多批6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后,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人民群众将写有“民之路石”、“路在百姓脚下、碑在人民心中”、“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等字样的锦旗牌匾自发地送到了交通部门。今年3月30日,省政府隆重表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我市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是壶关县、屯留县、沁源县、平顺县、襄垣县,其中壶关县为“标兵县”。
在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形成村村通共识
长期以来,农村交通条件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道路交通不便,一些边远山区信息闭塞,通讯落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农民种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许多旅游景点“藏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偏远的村庄群众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丧失了生命;群众诙谐地说:农村公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盼修路、盼致富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首先解决交通滞后的状况”,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都有共识,但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一愿望一直无法变为现实。2014年,黎城县自逼加压,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2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67个,全县通水泥路村数由原来的50个增加到21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6.1%,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黎城县论财力不算是富县,论人口不算是大县,论地形条件不算是平县,论公路基础设施也不能算是好县,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农村公路建设的制约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经济条件差,自然地理条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黎城的经验、全市农村公路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使我们下决心修建通村水泥路和油路。
(三)对口帮扶,社会共举。实施“村村通”工程的难点在贫困山区和边远村庄。2014年,我们在全市确定了116个修路困难最大的村,为了解决这些村的修路困难,在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号召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驻市企业,与这些村进行“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各县也采取这种办法,开展富帮穷、先进帮落后的活动。2014年又对5个贫困县进行集中帮扶,帮扶单位不但从技术、资金、机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深入工程一线参加义务修路。平顺县石城镇黄坪村是一个有130多户、380多口人的村庄,周围群山环抱,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山路,遇到雨雪天气村里人出不去,村外人进不来,盛产的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堆在家里卖不出去。修一条出村的好路,成为村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市政府办公厅把这个村作为帮扶对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该村克服困难,在村里办起了石料厂,解决了修路的原料问题,重新规划了线路,拓宽了路基,铺装了水泥路面。其它帮扶单位也都把“村村通”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但给予大力支持,而且与人民群众并肩劳动,协同作战,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贫困村庄修路难的问题。
三、多元筹措,科学使用,破解资金难题
千困难,万困难,资金短缺是最大的困难。按国家施工标准要求,结合我市地理条件实际,经详细测算,修通1公里通村水泥路或油路约需资金20万元,4000公里就是8个亿,而我们长治市13个县市区中,国定、省定、财政补贴县占到一半以上,财力十分有限,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只有2014多万元,资金缺口非常大。是坐等观望维持现状,还是克服困难争先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不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必须“办多少事找多少钱”。为此,我们自逼加压想办法,勒紧裤带挤,咬紧牙关省,四面出击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资金问题。
一是工物抵资。修建水泥路或油路,大的工序有三道:路基、垫层和路面。路基整修、垫层材料所用资金,我们主要通过群众投工和就地取材的办法解决,充分发挥老区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土石资源丰富的优势,由群众义务投工进行采备石料和整修路基。沁县境内土多石少,当地群众就去漫天遍野捡石头,节省了大量资金;平顺县山高石头多,但由于山路崎岖,采石异常困难,为了备足石料,干部带着群众用最原始的搬运方法——肩挑手抬。有人总结出了一句顺口溜:“扛着撅头,挑着箩头,啃着窝头,斗着石头,干部修路带好头,群众致富有盼头。”他们就是靠着这一双双铁手和一付付硬肩,备足了修路的石料。壶关县是个贫困县,县财政连解决工资问题都很困难,根本无力解决修路资金,人民群众就地取材,从山上运下块石堆到路边,再用铁锤砸成碎石铺到路上,抬着老夯喊着号子压实。
二是多元筹资。除去群众投工采备石料和挖填土方抵去部分资金外,路面铺装所必需的水泥、沥青等材料,以及施工所用压道机、拌和机等机械设备的租赁、购买,约需人民币3亿元。这3亿元建设资金是“硬头货”,如果得不到尽快解决,“村村通”工程在质量上、数量上和时间上都会大打折扣。为此,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大了筹融资力度。第一,财政挤一点。市、县两级把今后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集中使用,投入到工程建设中。第二,自愿集一点。群众虽然困难,但捐资修路热情高涨,我们在群众集资上坚持了“三不”原则:不增加农民负担、不下行政命令、不搞硬性摊派,完全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捐款,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展开了集资竞赛。沁县罗卜港村60多岁的闫水生老人卖掉棺材板捐了500元,壶关县辛庄村会计郭根孝卖掉一头大猪捐出750元。第三,乡亲捐一点。以村为单位向在外工作人员发出邀请函、倡议书,激发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利用各种渠道和办法提供资金、技术、机械、材料等帮助,为修路贡献力量。第四,单位助一点。行政机关和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都对困难大的村进行了资金帮扶。第五,向上要一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请求支援;各部门、各单位和有关县乡负责人,多次派人到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在资金、设备、材料等方面寻求支持。省交通厅给了我们大力帮助,不但在资金上给予了积极支持,而且在技术、机械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援助。
三是合理用资。筹集到的资金浸注着人民群众的血汗,饱合着人民群众的期望。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我们将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从各个环节上精打细算,避免浪费。首先,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档案。市、县、乡、村四级对各种渠道所筹集的资金,设立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每一项资金的列支都要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由集体研究决定后方可使用。其次,对每条路所需资金进行精确概算。对工程建设中购买路面材料、租赁机械等必须使用的资金,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制定多种预算方案,择优使用。并在工期安排、施工流程等方面科学安排,仔细推敲,避免窝工浪费,尽量节约资金。第三,实行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我们规定每修一公里路,市财政、省交通厅各补贴一万元,但这笔钱不是先给再修,而是先修再给;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以奖代补。先后对全市的村通工程进行了十四次大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下拨资金,既解决了工程建设的燃眉之急,又激励了基层的干劲。
四、落实责任,确保质量,提高综合效益
修建村通水泥(油)路关键在领导,力量在群众,成败在质量。为了把这项工程真正建成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把党政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这“五大监督”,引入“村村通”工程建设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万无一失。
(一)加强对工程规划的监督。我们结合全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思路,在专业部门、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下,由市交通部门牵头,对每个村的路型、路线走向和道路标准都进行了合理分类和规划设计:对地势相对平坦、村庄集中的地方,力求形成循环;对山岭丘陵较多、地形复杂的地方,以相对集中的乡村连通为原则进行规划;对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的小村庄暂不进行规划。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市交通局及时组织县、乡、村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将工程建设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印成小册子,分发到各乡镇、各村。市县两级交通部门共派出18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并层层培训1800余名技术人员对各地进行技术指导。
(二)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了确保质量,全市各级层层签订了质量目标责任状,从设计、用料到施工、管护全过程监督,明确每条路段的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将责任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对工程质量实行终生负责制。市交通部门还成立了技术质量监督组,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在路基整修阶段,严格规定新填路基必须经交通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铺路面,对达不到要求的路基坚决不准铺装路面,对采备的路面材料,也由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逐村逐段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退掉重备。为了进一步把责任落到实处,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以质量标准为主要依据,把党政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对进展快、干劲足、质量好的,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对行动迟缓、畏难不前的,通过电视曝光、通报批评等措施,进行处罚;对不顾工程质量、育目冒进、搞表面工程、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追究直接责任,而且还要追究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壶关县晋庄镇在“村村通”建设中,发动早、动手快、声势大、效果好,县里以奖代补20万元。沁源县对工程进展缓慢的郭道镇、聪子峪乡进行通报批评、电视曝光,责成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写出书面检查,重新作出工程进度和质量承诺。
(三)加强对工程效益的监督。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科学指导的原则,不搞劳民伤财、强迫命令,而是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客观实际。我们明确规定,“村村通”工程不是要求每个村都要通,而是基本都能通。按照全市的总体规划,根据各县市区实际情况,以修水泥路为主,但不搞一刀切,可以因地制宜修建油路、石头路和钢砖路,对一些条件不具备的村,则暂时修建砂砾路。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了提高公路的综合效益,把修路与绿化、美化相结合,及时组织开展了培路肩、砌边沟、打护坡等工作,对水泥路两旁配套规划了绿化带,并在国道、省道主干线交汇点等主要地段设计了绿化景点;把修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在市、县确定的重点小城镇周围,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相互配套、干支相连的格局;把修路与经济开发相结合,在道路两侧规划了种植带、经济带,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思路,大力发展“路边经济”,以修路带动种植、养殖、集贸等经济的发展,力求使工程产生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条条平展展的大道通进了太行山深处的山庄窝铺,农民兄弟走上了水泥路,实现了“出门到县城,脚底不沾泥”的梦想。现在,老百姓一提起“村村通”,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可以说,一条小小的水泥路燃起了致富的希望,连起久别的亲情,带来了社会的稳定,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村村通”工程极大地改变了老区农村的通行条件,带来了明显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村通”工程打了开封闭的农村市场,使久居深山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农民朋友凭借一条条通村大道,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使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各县市区仅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已有世龙驴肉、沁源红烧牛肉、屯留鸣源奶业等15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种植业为畜牧业服务、畜牧业为加工业服务、加工业为农民增收服务及畜牧业率先发展的格局。潞城市闫李庄村以路为媒,先后引来外省10多个投资老板,兴建了钢铁公司、发电厂、机修厂等7个大中型民营企业,总投资额达1.8亿元。许多农民添置了摩托车、小汽车,特别是农用车辆增加速度更快。去年,全市新增6个亿元县、3个2亿元县和1个3亿元县,除沁县、平顺外,其余11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全部达到亿元以上。
二是带来了社会稳定。“村村通”之前,农村上访告状的人不断,主要反映村干部不为农民办实事,而村干部又一时找不到农村发展的突破点。“村村通”号召发出后,全市一呼百应,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上访人数明显下降了。壶关县就有15个行政村在修路过程中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
三是积累了精神财富。长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设能创造“奇迹”,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党老区特有的政治优势,在这场被称为新时期的“上党战役”中,老区人民拿出了当年抗战支前的劲头,全力以赴投入到工程建设中,许多农民把存粮卖掉支持修路,在外工作人员都纷纷捐款支持,在筑路工地叫得最响的一句口号就是“资金不足精神补、机械不足力气补、水泥不足石头补”,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太行精神和“纪兰精神”赋于了新的内涵。人们普遍反映,“村村通”工程这样艰巨的任务都能完成,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长治的小康社会进程就一定能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推动下更快实现。
随着全市“村村通”目标的基本实现,我市公路建设“三大路网”规划已初步形成。“大十字”高速公路主骨架网,长邯高速(山西境)胜利竣工,长晋高速已完成了路基工程,今年国庆节就要竣工,长太高速已开工建设,明年实现通车,长临高速已通过了预可评审。“四纵四横”高等级路网得到改善,我市通往外界的出口通道进一步顺畅。农村路网建设今年又规划了500公里的建设任务,通村比例将达到90%以上。今年,我们又结合全市经济发展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公路建设发展思路,在未来几年要努力实现“三通一环一网”目标:即通省高速路、通县一级路、通村水泥路、环城高速路和农村客运网。这一规划目标实现后,长治市市区出境、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四级循环,1小时通达,形成干支相连,通达四邻,辐射全国的公路交通枢纽。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交通部“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要求,从解决服务“三农”问题入手,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建设,把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修到老百姓家门口,把通向富裕的农村班车开到老百姓家门口,为全面建设长治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四年五月八日
第四篇: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居太行山之巅,辖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
长治市境内80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沟深。当年曹操北征路经此地,面对巍峨的太行山,写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感叹,道出了行路之艰难。特殊的地理
条件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为抗击日寇的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就设在武乡县王家峪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就爆发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把改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兴市富民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两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仅2014年一年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3138公里,2014年又在偏远山村修建1299公里,使全市3481个行政村中有3111个实现了“村村通”,通村比例达到了90,两年修建农村公路的里程是建国52年修建总里程的2.3倍,创出了全国农村路网建设的奇迹。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原部长黄镇东、副部长胡希捷、冯振霖、原副部长李居昌和省委书记田成平、原省长刘振华、原副省长杜五安、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等领导亲临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吉林、新疆、湖北、内蒙、河北、陕西、福建及全省各地市40多批6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后,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人民群众将写有“民之路石”、“路在百姓脚下、碑在人民心中”、“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等字样的锦旗牌匾自发地送到了交通部门。今年3月30日,省政府隆重表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我市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是壶关县、屯留县、沁源县、平顺县、襄垣县,其中壶关县为“标兵县”。
在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形成村村通共识
长期以来,农村交通条件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道路交通不便,一些边远山区信息闭塞,通讯落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农民种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许多旅游景点“藏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偏远的村庄群众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丧失了生命;群众诙谐地说:农村公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盼修路、盼致富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首先解决交通滞后的状况”,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都有共识,但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一愿望一直无法变为现实。2014年,黎城县自逼加压,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2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67个,全县通水泥路村数由原来的50个增加到21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6.1,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黎城县论财力不算是富县,论人口不算是大县,论地形条件不算是平县,论公路基础设施也不能算是好县,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农村公路建设的制约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经济条件差,自然地理条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黎城的经验、全市农村公路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使我们下决心修建通村水泥路和油路。
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研究后确立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目标。在2014年年初的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们把这项工程列为全市2014年的“五场硬仗”之一,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确定为为人民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同时,通过组织到黎城参观,就地召开现场会、动员会以及在全市大造舆论,广泛宣传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些干部群众的畏难情绪,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集中一年时间实施村村通,不仅是客观需要,而且积极可行,对农村乃至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形成了以下五点共识:
第一,村通水泥(油)路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交通这一角度看,可分为江河经济、海洋经济和路桥经济三大阶段。江河经济属于封建社会以前,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一时期,一些大江大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中心往往集中在江河两岸。海洋经济属于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本输出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资本输出地和资本输入地都集中在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的海陆集合处,由此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路桥经济属于资本主义后期和后资本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时代,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改变了人
第五篇:×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三百万民众苦战太行 八千里路网助推小康 ——长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居太行山之巅,辖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 长治市境内80%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沟深。当年曹操北征路经此地,面对巍峨的太行山,写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感叹,道出了行路之艰难。特殊的地理条件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为抗击日寇的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就设在武乡县王家峪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就爆发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把改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兴市富民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两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仅2014年一年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3138公里,2014年又在偏远山村修建1299公里,使全市3481个行政村中有3111个实现了“村村通”,通村比例达到了90%,两年修建农村公路的里程是建国52年修建总里程的2.3倍,创出了全国农村路网建设的奇迹。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原部长黄镇东、副部长胡希捷、冯振霖、原副部长李居昌和省委书记田成平、原省长刘振(请你关注:www.HAoWOrD.cOm)华、原副省长杜五安、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等领导亲临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吉林、新疆、湖北、内蒙、河北、陕西、福建及全省各地市40多批6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后,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人民群众将写有“民之路石”、“路在百姓脚下、碑在人民心中”、“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等字样的锦旗牌匾自发地送到了交通部门。今年3月30日,省政府隆重表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我市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是壶关县、屯留县、沁源县、平顺县、襄垣县,其中壶关县为“标兵县”。 在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形成村村通共识 长期以来,农村交通条件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道路交通不便,一些边远山区信息闭塞,通讯落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农民种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许多旅游景点“藏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偏远的村庄群众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丧失了生命;群众诙谐地说:农村公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盼修路、盼致富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首先解决交通滞后的状况”,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都有共识,但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一愿望一直无法变为现实。2014年,黎城县自逼加压,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2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67个,全县通水泥路村数由原来的50个增加到21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6.1%,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黎城县论财力不算是富县,论人口不算是大县,论地形条件不算是平县,论公路基础设施也不能算是好县,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农村公路建设的制约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经济条件差,自然地理条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黎城的经验、全市农村公路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使我们下决心修建通村水泥路和油路。 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研究后确立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目标。在2014年年初的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们把这项工程列为全市2014年的“五场硬仗”之一,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确定为为人民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同时,通过组织到黎城参观,就地召开现场会、动员会以及在全市大造舆论,广泛宣传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些干部群众的畏难情绪,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集中一年时间实施村村通,不仅是客观需要,而且积极可行,对农村乃至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形成了以下五点共识: 第一,村通水泥(油)路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交通这一角度看,可分为江河经济、海洋经济和路桥经济三大阶段。江河经济属于封建社会以前,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一时期,一些大江大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中心往往集中在江河两岸。海洋经济属于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本输出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资本输出地和资本输入地都集中在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的海陆集合处,由此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路桥经济属于资本主义后期和后资本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时代,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沿江河、不靠海洋的内陆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内陆地区往往交通不便,经济发展首先需要架桥修路、改善交通,路修到哪里,资金、人才、技术就会流向那里。路桥经济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举。可以说,二十一世纪就是路桥经济时代,共产党人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必须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大力发展路桥经济。[1] [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