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园区科技企业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自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支持园区以来,已经从规划启动阶段,步入形态开发阶段和目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快速发展阶段。
三年来,在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及各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园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很大的发挥,并且在农科院和县科技局的帮助下,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及产品,发展了一批外向型企业,同时形成两个产业园区,即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园区内新兴的如义兴铁塔、日新光伏等科技企业日益壮大。园区的区域性经济得到很大提高。从税收的100多万提高到的1200多万元,工业产值实现5亿元,比建区前增长10倍,
今天,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不断集聚着高新技术产业,认真回顾与总结过去的实践,为园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结验,为未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与保障体系
建立园区之初,县委、县政府就将园区列为本地区发展重点,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这里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科技人才优势,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兴经济区。同时,决定组建园区党组、管委会、开发公司,形成党、政、企三位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三年来,这个组织机构很好地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出宏观调控、统一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
二、制定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目标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在市科委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园区先后制定了-2014年发展规划、“九五”计划及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经县政府同意实施后,有力调控了生产力布局,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目标。目前,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建设起步区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建成以电力电器为主的产业基地和健康产业基地。截止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1家,
在建项目5个,即将动工兴建项目9个。规划的实施不仅对生产力要素起到调控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环境效果和生态效应。
三、促进科技、经济与金融结合
建区伊始,园区就提出科技、经济与金融要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园区取得规模效益的有效出路。
科技与经济结合尤为典型。园区积极与渤海大学、农科院、畜牧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这种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园区科技贡献份额由建区初期的54%,提高到目前的64%。
四、吸纳了一批科技队伍
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在园区悄然崛起,如义兴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船泊大学合作开发电力钢管铁塔,这项技术在国内属先进水平,并且由于南方雪灾和国家电网大改造之际,对于这种钢管铁塔的需求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借助于这项新技术拓展了发展空间和企业生命力。截止末园区吸纳了近300名技术人才,其中高级人才近10%,有近90%的人是外聘来的,为这里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园区内各类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
为了确保密集区的发展,我们还将在建立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体系。
五、壮大产业化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辐射和示范作用
园区发展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取竞争的优势能力,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化规模。并且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使工业步入高科技、大规模、外向型的产业化发展阶段,建成两个产业园,一个是电力电器产业园,重点培育电力电器产业和多种名优系列产品,发展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和一批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
虽然园区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处在刚刚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提升自已,在今后园区将继续以科学技术为企业发展动力,努力构建四个平台:
1、自主创新平台
以园区骨干企业为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电力电器产业集群和健康产业集群,拉长激活产业链,促进产业上下游进一步融合,推进产业化进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新产品领域科技成果中试转化,提升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以企业为主导,联合行业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在重点企业实现产业化,形成重大技术的联合开发、成果共享和技术扩展的机制。
2、市场开拓平台
帮助基地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市场开拓平台,在各类重点展会展位分配上适当倾斜。在一些重要经贸活动中设立出口基地专区集中宣传与展示,提高产业基地知名度。有效为企业发布提供国内外展会信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专业展会、洽谈会。
3、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国电力电器等设备制造业的科研与生产单位的网络互动服务平台,包括投融资服务、法律咨询、园区企业信息与产品信息发布、人才与招聘信息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科技文献查询等特色互动服务。
4、招商引资平台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到园区发展,推动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把招商引资与促进电力电器产业和健康产业的聚集紧密结合起来,把潜在的机遇变成现实成果,开展重大项目工业招商、产业招商、产品链配套招商、园区招商和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以企招商”。
第二篇:工业园区科技企业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科技企业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自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支持园区以来,已经从规划启动阶段,步入形态开发阶段和目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快速发展阶段。
三年来,在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及各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园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很大的发挥,并且在农科院和县科技局的帮助下,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及产品,发展了一批外向型企业,同时形成两个产业园区,即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园区内新兴的如义兴铁塔、日新光伏等科技企业日益壮大。园区的区域性经济得到很大提高。从税收的100多万提高到的1200多万元,工业产值实现5亿元,比建区前增长10倍,
今天,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不断集聚着高新技术产业,认真回顾与总结过去的实践,为园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结验,为未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与保障体系
建立园区之初,县委、县政府就将园区列为本地区发展重点,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这里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科技人才优势,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兴经济区。同时,决定组建园区党组、管委会、开发公司,形成党、政、企三位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三年来,这个组织机构很好地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出宏观调控、统一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
二、制定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目标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在市科委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园区先后制定了-2014年发展规划、“九五”计划及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经县政府同意实施后,有力调控了生产力布局,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目标。目前,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建设起步区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建成以电力电器为主的产业基地和健康产业基地。截止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1家,
在建项目5个,即将动工兴建项目9个。规划的实施不仅对生产力要素起到调控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环境效果和生态效应。
三、促进科技、经济与金融结合
建区伊始,园区就提出科技、经济与金融要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园区取得规模效益的有效出路。
科技与经济结合尤为典型。园区积极与渤海大学、农科院、畜牧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这种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园区科技贡献份额由建区初期的54%,提高到目前的64%。
四、吸纳了一批科技队伍
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在园区悄然崛起,如义兴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船泊大学合作开发电力钢管铁塔,这项技术在国内属先进水平,并且由于南方雪灾和国家电网大改造之际,对于这种钢管铁塔的需求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借助于这项新技术拓展了发展空间和企业生命力。截止末园区吸纳了近300名技术人才,其中高级人才近10%,有近90%的人是外聘来的,为这里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园区内各类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为了确保密集区的发展,我们还将在建立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体系。
五、壮大产业化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辐射和示范作用
园区发展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取竞争的优势能力,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化规模。并且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使工业步入高科技、大规模、外向型的产业化发展阶段,建成两个产业园,一个是电力电器产业园,重点培育电力电器产业和多种名优系列产品,发展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和一批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
虽然园区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处在刚刚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提升自已,在今后园区将继续以科学技术为企业发展动力,努力构建四个平台:
1、自主创新平台
以园区骨干企业为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电力电器产业集群和健康产业集群,拉长激活产业链,促进产业上下游进一步融合,推进产业化进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新产品领域科技成果中试转化,提升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以企业为主导,联合行业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在重点企业实现产业化,形成重大技术的联合开发、成果共享和技术扩展的机制。
2、市场开拓平台
帮助基地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市场开拓平台,在各类重点展会展位分配上适当倾斜。在一些重要经贸活动中设立出口基地专区集中宣传与展示,提高产业基地知名度。有效为企业发布提供国内外展会信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专业展会、洽谈会。
3、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国电力电器等设备制造业的科研与生产单位的网络互动服务平台,包括投融资服务、法律咨询、园区企业信息与产(本文 来自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品信息发布、人才与招聘信息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科技文献查询等特色互动服务。
4、招商引资平台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到园区发展,推动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把招商引资与促进电力电器产业和健康产业的聚集紧密结合起来,把潜在的机遇变成现实成果,开展重大项目工业招商、产业招
商、产品链配套招商、园区招商和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以企招商”。
第三篇: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是4月由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市级开发区。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产业集聚,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的重要举措,摆上位置、抓在手上,超前谋划,科学制定园区规划,夯实园区基础设施,提供一流招商服务,形成了建园区、兴园区、服务园区的良好氛围,工业园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
显增强。
一、工业园区的现状
工业园区是宁河县被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市级开发区之一,该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现扩域控制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地处宁河县西部,紧靠205国道,道路通行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镇党委、政府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中,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统筹推进,量化进度,落实责任,园区的承接载体功能已初步呈现。园区管委会与盛达兴开发投资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机制,由镇政府主管工业的副镇长兼职园区管委会负责人,抽调镇工经委、土地站、招商办、水利站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全面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服务等项工作。目前,园区建设面积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亿元。已铺设上、下水管道8246米,道路建设已完工5条,长4660米。在建道路2条,分别长米,形成了“五横七纵”的基本道路框架网络。园区绿化道路87008平米,安装路灯230盏,地埋高压线4800米,设置变电柜6台,配套桥梁及护坡工程正在建设中。园区内基本上形成了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轻工制造功能专业的三个产业布局区,现入驻企业18家,已投产的13家,在建5家;在谈项目2个。
二、工业园区的建设经验
1.高起点做好规划。
规划是行动的指针,制订标准规范功能齐备的园区规划,对于节约投资、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园区按照县委、县政府“抓住两个机遇、搞好三个面向、培育五大产业,建设四个新区”的思路和目标,专门制定了《工业园区扩域开发实施方案》、《征地工作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出工业园区的近期建设和远景建设目标,努力搭建招商引资的载体平台。
一是合理确定用地规划。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8.4平方公里,主要为工业用地,并配套相关贸易物流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并做到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便利企业。
二是科学制定行业规划。针对镇的产业结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重点规划出机械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及轻工制造企业三个专业功能区。在产业布局上本着西重东轻的原则,确定机械加工区2.5平方公里,农产品加工区2平方公里,轻工区2.5平方公里,行政商住区1平方公里,物流加工区0.4平方公里。其中农产品加工区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三个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之一,并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控制性规划。
三是务实制定引资规划。园区建设,核心在于项目和产业,没有项目和产业,园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镇按照“以招商促建设,以项目促发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实现项目带动,产业拉动。不断更新招商方式,实行网络招商、委托招商,聚焦、河北、北京等重点招商区域,开展了上门招商,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招商向企业延伸,由镇级主导向村级延伸,由专门人员主导向全民延伸。同时,按照“意向项目抓签(来源:好范文 http://www.haoword.com/)约,签约项目抓协议,协议项目抓实施,实施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引进的投资项目。达到投产、建设、协议、引资四突破,提高基地投入产出率,逐渐形成了基地产业群,实现振兴本镇工业经济的总目标。
2.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园区按照“优化一期,建设二期,筹划三期”的总体建设思路,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打造亮点,筑巢引凤,实现全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基建工程坚持高质量。遵照园区规划和开发方案实施通水、能电、道路硬化工程。目前工业园区共铺设完成上、下水管道8246米。园区主干道路的高压线路均已实施高压线地埋,为满足入区企业用电需求,设置高压变电柜6台。硬化道路5条,分别长3100米,宽20米的大贾路;长1560米,宽14米的白庙路;宽5米的3条主干道总长5000米。在建道路2条,分别是长为米的一纬路和二纬路,总共投资4000万元。桥梁和护坡正在建设当中。
二是绿化、亮化工程坚持生态园林化。为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品位,投资40万元的路标展牌和园区景观牌以及路灯安装、绿化工程也已完工,共安装路灯230盏,新绿化园区道路87008平
米,其中白庙路25008平米、大贾路6平米。努力营造园区的和谐氛围和相容共生的自然环境。
三是配套工程坚持全覆盖。配套工程建设做为园区建设的重点,为主体设施添羽加翼,拓展园区的载体功能。下半年,完成主干道二纬路、四纬路的建设工程、预计投资3000—4000万元用于道路、配套桥梁及护坡工程,并完善雨污处理工程,使园区达到“五通
一平”。
3.高质量抓好服务管理。
一是灵活有效化解土地难题。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这个先决条件,该镇党委、政府积极与涉及到征地的村协调沟通,征求群众意见,做好思想引导,有效破解土地制约。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把握好三点:首先把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地,为招商做准备;其次把征地范围内的土地提前流转,方便园区建设时征地审批;再次是提前征求所涉及到的相关村意见,取得村委会及群众的支持。目前,纳入工业园区规划的3个村土地正在协调之中。
二是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镇党委、政府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首先是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园区建设;其次是利用市对区县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植奖金;再次是与施工单位协商采取垫资方式先建设,后补偿缓解资金缺口;另外从土地出让金中列支部分资金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全方位服务。镇党委、政府把诚信贯彻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强化招商引资过程的服务,以高质量的服务感动投资者,以高效率的工作留住项目。首先是切实优化园区发展的软环境,树立政府诚信形象,坚决兑现明确给投资者的各种优惠政策;其次是不等不靠,积极为在园区的投资者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亲商、安商”;再次是对入园区项目从项目洽谈开始到项目竣工投产的所有手续全程代办,努力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一切手续由我办理”。
4.高效率招商引资。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工业园区的知名度。镇党委、政府投资5万元用于园区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公共媒体和专业宣传平台,有效扩大园区的影响力。多次通过县电视台和县政府政务网加大园区建设对外的宣传力度。同时,园区制作了长4米、宽12米的宣传展牌1块;长3米、宽12米的宣传牌4块,并在明显位置展挂,印制宣传单0张。利用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洽谈会的形式,大力宣传工业园区在建设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入园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宣传“引企入园”招商、引资、建设情况的阶段性成果。宣传工业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这些宣传措施,扩大园区影响,实现园企对接。
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快招商步伐。园区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类招商活动推介园区、宣传投资优惠政策,园区适时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具体做法是:在坚持镇政府为招商主体的同时,引导企业走向招商一线,实施以商招商,在坚持全员招商的同时,逐步形成人、财、物相对集中的专业化招商,同时突出大项目、高科技项目、高税收项目的引进。目前,江苏雨润集团拟投入21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和上海中技桩业有限公司拟投入7亿元建筑用的管桩项目正在洽谈中。
三、工业园区建设的启示
工业园区经过3年的跨越式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初具规模。镇党委、政府在工业园区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很好的借鉴:
1.理清思路,解放思想,是搞好园区建设的前提。全镇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本地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区位优势出发,把工业园区建设做为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发展后劲,增强经济实力,富裕百姓的一项战略举措抓好、抓实,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坚定信心、集中人财物的优势,落实好有关优惠政策,科学布局,确定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做好与周边区域经济对接和融合,体现和集聚发展后劲,把工业园区真正建设成“投资的热土”。因此,只要思路超前、思想解放,工作才能主动有序推进,这也是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成功发展的原因之一。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是搞好园区建设的基础。工业园区的建设就是要实现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因而,园区建设和项目的入驻就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布局。他们依据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了《用地规划》、《行业规划》,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操作性,体现发展的长远性,集中财力,依据规划、统筹安排,高标准、高要求的分步实施,为园区建设的整体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集中力量,打造环境,是搞好园区建设的保证。投资环境就是生产力,一个地区投资发展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本地区的对外形象和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有时也决定着投资人的投资意向和投资价值。乡镇工业园区要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完善园区的基础和配套设施,突出园区承接重要项目的载体功能。便于企业入住和未来的发展,要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地区的投资热土和孕育企业希望的摇篮。镇党委、政府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中,集中使用多渠道筹集资金,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使园区的吸纳和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4.成立组织,明确责任,是搞好园区建设的关键。乡镇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依靠一支专业管理队伍来推进和落实,要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和领导班子,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镇党委、政府组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抽调精干力量,落实工业园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并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外树形象,内练本领,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绩效型“六型”园区的创建活动。制定了工作目标考核实施细则,落实责任,压实担子,督促落实,全面提高了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成效。
第四篇:xx工业园区街道村干部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xx工业园区街道村干部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落实科学发展观 规范村干部管理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近年来xx工业园区、xx路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园区街道社会和经济发展新形势,不断加强和规范村干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控减职数,优化结构为落实科学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杜绝人浮于事现象的发生,近年来,我们严格控制村两委成员职数。将村干部主要分为四类纳入管理:一是村定职干部,包括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会计辅导员;二是村级园区(街道)管干部,包括村党组织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三是村一般干部,包括其他的在村在岗工作的村两委成员;四是村后备干部,包括在村相关岗位工作的年轻同志。目前园区街道所属12个行政村,村党组织委员职数设定为5人,分别为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各1人,委员3人;村委会委员职数同样设定为5人,分别为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各1人,委员3人。提倡两委成员交叉兼职。通过2014年和2014年两次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村两委成员的职数得到了有效控减,村两委成员结构得到了优化。目前12个行政村共有村党组织委员58名,平均年龄41.5岁,女性17人,占28%;35岁以下14人,占23%;高中以上文化47人,占78%。共有村委会委员58名,平均年龄45.6岁,女性19人,占32.8%;35岁以下5人,占8.6%;大专以上文化8人,占13.8%。“两委”成员91人,其中交叉兼职25人,书记、主任一肩挑2人,村干部结构得到了优化,村干人数得到了精简,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二、加强培养,注重选拔近年来,园区街道党工委着重在“提、选、派、挂”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实施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提”,就是在村主要干部岗位干出业绩的年青同志,适时提拔到园区街道相关部门岗位工作,让他们更好发挥能量、服务群众,近年来先后有3名村党组织书记走上了乡局级领导岗位,4名同志调到园区街道相关部门担任负责人,大大调动了其他村干部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选”,就是重点从农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种养大户、外出务工经商回乡人员等优秀青年人才中,通过公开考试、党内党外群众推荐等途径,使一批农村优秀人才走上村干部岗位,让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上锻炼提高。现在职村两委成员中“双强型”达87人,占91%,“能人型”党组织书记9人,占75%。同时确保每个村保持3名以上后备干部力量,为村干部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增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宫涵村试行了大学生村后备干部公开选拔招聘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相关做法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派”,就是对工作难度较大或暂时没有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的村,从园区街道机关事业单位中,直接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直接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挂”,就是通过上挂锻炼的方式,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对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村级后备干部,适时抽调他们到园区街道的相关部门参与中心、重点工作,以此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升工作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对复杂情况的协调处理能力。2014年以来,先后从村抽调9名村后备干部参与重点工程建设、农业普查、工业普查等中心、重点工作,有力的促进了村后备干部的健康成长。三、强化教育,提升素质为促进村干部素质的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和载体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一是及时组织参加上级培训,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及村委会主任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二是组织好本级培训,每年年初,结合园区街道年度中心重点工作,有针对性拟定培训计划,组织村干部进行培训,为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注重日常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的优势,及时组织村干部对新的理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学习,促进他们对新形势、新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四是组织实施学历培训,有针对性地及时将部分同志送到党校大专班进行系统学习,提升学历层次,2014年,我们选送17名在村工作的年轻同志参加了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大专班学习,随后先后又有近10名年轻村干部参加了党校的学历培训,党校在课程安排上能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使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村级三个文明建设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目前,12个行政村中,已具有大专以上村干部24名,占村干部总数的25%,其中村党组织书记为大专学历的5人,占42%。四、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为加强村干部管理,切实改善村两委班子中存在的懒、散、庸、浮现象,全面提升村干素质,党工委出台了《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了村干部管理的三项制度:一是定期回报制度,即要求各行政村支部书记每月向园区、街道党政办公室上报月度工作计划。园区、街道每月末周一召开各村支部书记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回报例会,各村回报当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及下月工作打算,强化效能监督;二是谈心谈话制度,即园区、街道党政领导每年至少联系村主要干部谈话两次,其
他村干部谈话一次。对村干部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提醒、及早解决,强化日常监督;三是激励考核制度,即每年由园区、街道组织部门对村干部进行一次年度考核,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年度考核采取个人述职、群众评议、个别座谈、组织考核的办法,确定村干部的考核等次,考核结果作为对村干部奖惩、提拔任用的依据。此外,园区街道还突出了村干部工作情况的日常考核,通过组织实施民主测评、班子成员谈话等方式,适时组织实施村级班子运转情况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的调研,帮助村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增强。通过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的实施,促进了园区、街道村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量化考核,落实待遇围绕村干部“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工作职业化”的目标。2014年我们将村定职干部和其他干部的工资报酬组成确定为基本工资、考核奖励工资和贡献工资三个部分。1、基本工资:村定职干部的基本工资由园区、街道按月发放,具体标准为村支部书记900元,村委会主任810元,村总帐会计765元;村其他干部由村考核发放。(分配比例为:村党组织书记100%,村委会主任90%,村会计辅导员85%,副书记、副主任75%-85%,两委委员60%-75%)2、考核奖励工资:对各村的考核奖励,用设定的年报酬总额,减去基本工资后的剩余部分,作为考核奖励工资的基数,按最终考核得分(每分120元)进行奖励。考核奖励工资年终一次性发放,发放渠道均由村从集体经济积累资金中支付。3、贡献工资:由招商引资奖;集体经济发展奖;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征地工作、拆迁安置工作奖三个单项奖组成。与此同时明确了工资考核发放的基本原则:1、村干部年工资报酬的增长必须坚持“两低于”的原则,即工资增长的总额低于集体经济积累增长的总额,工资增长的幅度低于集体经济积累增长的幅度。2、设立村干部工资增长预警线。凡村干部“基本工资+考核奖励工资”的总额同比增幅超过50%的,以50%计发。3、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在支付村干部年终报酬后,村级集体经济要有一定的积累;个别经济特别薄弱的村,可以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将年终考核工资作为参考,年终报酬下浮一定比例发放,下浮比例由园区街道研究确定。4、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未完成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主要指标、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没有达到规定目标的,取消综合评奖资格。2014年园区街道各村党组织书记(基数为1)的工资报酬总额分别为:周桥24429元,双墩29302元,许郑25163元,东唐30732元,宫涵31974元,老东河22014元,北马30225元,十里铺23082元,凌窦22674元,孙唐20140元,朱塘27977元,林南30859元。最高宫涵村与最底孙唐村相差11684元。2014年结全园区街道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在年初下发的《2014年度工作目标考评意见》中明确,考核分为党建工作、平安创建、文明卫生创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业、计划生育、村建土管、社会保障等9个方面。将村干部工资报酬确定为基本工资、考核奖励工资两部分构成,基本工资维持2014年标准不变,考核工资提升为每分150元。六、完善保障,激励工作围绕不断完善村干部保障机制的工作思路,2014年,我们结合形势研究制定了《泰东镇村镇管干部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意见》,着力规范农村干部的参保投保行为,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2014年,结合新的形势,我们又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村“两委”成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并根据村干部工作年限和岗位的不同建立了村干部退休养老金“保底”机制。这一政策的出台既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干部后顾之忧,又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村干部在到达退休年龄后,在社保部门按城镇职工办理退休养老金的基础上,街道党工委将同时对退休村干部养老金“保底”工资进行测算。村干部退休后养老金保底标准等于其各任职职务工龄乘以各职务月领取标准之和。退休后如实际领取养老金低于保底标准的,按月补足养老金差额,资金由园区街道和村各承担50%。各个职务对应的月养老金标准分别是:任村党组织书记职务的每月享受35元,任村委会主任、党组织副书记职务的每月享受30元,任村总账会计、村委会副主任的每月享受25元,任“两委”一般干部职务的每月享受20元。男性任定职村干部工龄满10年的,在按上述标准测算养老金总额的基础上每月发放的养老金数额再增加40元;女性任定职村干部工龄满10年的,在按上述标准测算养老金总额的基础上每月发放的养老金数额再增加80元。村干部各职务对应的月领取标准,园区街道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适时调整。医疗保险。从2014年7月1日起村两委成员已全部办理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含大病医疗)。新参保人员到退休时不能满足缴费15年的,除个人按规定应承担的费用外,集体承担的部分按工龄计算,任职工龄在15年以上的由集体全额承担,任职工龄不足15年的按比例计算集体承担部分,不足部分由个人承担。新当选人员按规定办理。七、实施关爱,体现关怀为使退休村干部享受到园区街道发展所带来的成果,2014年园区街道通过深入调研,建立了2014年以前退休村干部(园区街道管)基本待遇的正常调增机制。2014年xx路街道共有退休街道管干部32名,其中支部书记5名,村委会主任(大队长)9名,副职(副支书、副主任、总帐会计)18名(3名同志未到龄办退)。退休待遇普遍较低。我们根据各个不同层次研究设定了退休金调增方案,得到退休村干部的支持和拥护,体现了组织的关怀。对于退职人员,我们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处理,一是对经批准退职的处理。对任职时间较长,在职期间工作表现较好,因年龄或身体原因由组织安排其退职,但又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对象,集体负担部分仍由集体承担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对其他退职情况的处理。因司法处理、党纪政纪处理或自动离职、落选不再属于参保范围的,离开工作岗位后,从次年起,其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含不足15年部分)全额由个人承担。如任期未达到退休年龄而因故死亡的,按劳动保障部门相关规定处理。第五篇:工业园区非公党建推进会经验交流材料
抓基础重规范促提升
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区域化党建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我县坚持以“发挥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增强企业发展力,提升园区竞争力”为主题,以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和作用发挥为重点,按照“抓基础、重规范、促提升”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县委统
一领导,园区党委指导协调,机关、农村和企业党组织互动共促“三位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一、坚持“三个到位”抓组建,全力构筑引领发展的坚强堡垒
紧紧扭住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这一基础环节,引导业主争支持,因企施策抓组建,逗硬督查强落实,强势推进“建党”工作。一是注重引导,业主认识到位。组织理论学习,凡新入驻园区的企业,县“两新”党工委第一时间派出专人加强对企业业主和管理层员工的党建教育引导,通过“三讲”活动,即组织园区领导干部包片联企讲政策,遴选党建工作先进企业法人现身说法讲变化,邀请企业优秀党员代表切身讲体会,努力提高业主的“建党”积极性。强化政治激励,把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情况作为选举“两代表一委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四川天圣药业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李芳同志因抓党建工作成绩突出,被推选为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随着广大业主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日益增强,仅今年6月份,就有四川汉驭空间钢结构有限公司等16户企业主动向园区党委提出了组建党组织的申请。二是灵活方式,组织覆盖到位。推行以登记注册同步宣传党的政策、厂房建设同步规划活动阵地、招聘人员同步招收党员员工、筹备管理团队同步考虑党组织书记人选、竣工投产同步建立党的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五同步”工作法,采取单独组建、龙头带建、联合组建、空白派建四种方式,实现了园区52户投产企业党的组织全覆盖,单独组建率达80.7%。三是加强督导,工作落实到位。编发《县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流程图》和《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南》,指导非公企业抓好党建工作。实行项目化组建、台帐式管理,对每个未建党组织的企业进行编号,做到计划、责任、措施和完成时间“四定位”。召开督查推进会、季度通报会、业主面谈会“三会互动”的方式,逐一销号,一个不漏,促进工作落实。
二、坚持“三个强化”抓规范,着力提升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始终以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实际落实人、财、物等必要保障,推进园区党建工作上台阶、见实效。一是强化三个平台建设。投入20余万元,在园区建立了集学习培训、文体娱乐、政策咨询、公共服务和招商洽谈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活动中心,打造区域化党群服务平台。实施以新建一个企业党组织,落实一个活动场所,赠送一块标牌、一面党旗、一套誓词、一套制度、一套书籍、一笔经费为内容的“116”计划,打造标准化企业党组织自主活动平台。开辟“经开区党员之家”网站,设置在线课堂、党员论坛等栏目,为党员提供学习交流、就业指导等服务,搭建网络服务平台。二是强化三支队伍建设。采取企业内部选、社会公开聘、园区机关派等方式,选优配强45名精通党建工作、精通企业管理的“双通型”党组织书记;实行县上、园区两级定期轮训制度,提升党组织书记队伍能力素质。从园区机关选派13名党建指导员,出台《县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管理办法》,加强队伍的日常管理。推行党员队伍建设“三培养两推选”计划,把24名企业主、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11名优秀党员人才推选到中层管理岗位和企业决策层。三是强化三项机制建设。建立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为园区每个企业拨付3000元,用于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建立党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出台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业务指导。建立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机制,集中打造了四川川东麻纺有限公司等8个示范党组织,选树培育了李芳、杨忠慧等5名党员先进典型,引领提升园区党建整体水平。
三、坚持“三个引导”抓载体,大力拓展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着力在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活动实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激发主体活力,引导党员示范引领当先锋。全面推行企业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责任区、攻关组、互助队活动,号召党员“亮身份、比奉献、树形象”,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激发党员内在动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园区党员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96条,带头完成技改项目17个。二是紧扣生产实际,引导组织凝心聚力创佳绩。在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一企业一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员职工提供劳动维权、司法援助、矛盾调解、困难救助等服务,激发党员职工提效增产的热情;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助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真情服务社会。四川劲德兴公司党支部通过开展“劲推组织建设、德塑员工品格、兴旺非公经济”主题活动,
培育了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实现了企业发展增产增效。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同比增长10.1%。三是整合区域资源,引导各方互帮共建促发展。在园区机关、农村和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以机关联系企业,帮助提供人才支撑、项目审批和政策咨询服务;农村联系企业,帮助提供土地征集、纠纷调解和劳动力支持服务;企业联系周边党组织,互相提
供学习培训、信息交流和市场共享帮助为内容的“三联三帮”活动,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形成组织互帮、左右联动、协调发展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目前,园区机关党支部选派了8名紧缺人才到企业帮助工作,村(社区)党支部为企业输送劳动力2200余人次。
下一步,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区市县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孵化组建力度,深入推进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