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后勤“四个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后勤管理两者互为一体,犹如人之两腿,自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就难于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2014年是长小十二年建校史上最辉煌的一年,5月—12月间更是长江小学“州级示范小学、班班通试点、明德楼设备设施装备、后勤标准化、县级文明单位”五项创建的黄金时节,一时间桃红流丹、李熟飘香,硕果满园,可谓是“樱杏桃李次第开”,良好发展势态赢得各级领导赞许、家长社会惊叹、师生幸福笑颜开。今天感谢局党组和后勤办给我十分钟抛露心声的机会,我汇报的题目是《借势创优谋发展 精细管理谱新篇》,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斧正。
一、转变观念,达成共识,锁定达标创优目标。
2014年5月中旬,我随同教育局领导和十几名校长去来凤和利川考察学习后勤标准化建设经验,此行让我“观念一转天地宽”,返校后,借 5月26日学校明德楼落成庆典契机寻求财力支撑,拉开了办学条件上档次的序幕。从2014年7月1日全县的后勤会和巴教发【2014】10号文件知悉我校有幸被教育局纳入2014年度【“放心食堂”“文明宿舍 ”“放心超市”“绿色生态校园”和“十有八配套”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试点学校,思考酝酿四天后,于2014年7月5日暑假前夕我主持召开了“长江小学后勤标准化示范学校创建”的动员会。出台了“放心食堂”“放心超市”“文明宿舍”“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方案,会上我作了《以师生为本规范管理 全面提升学校后勤保障力》动员讲话,围绕“三个结合”给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与后勤办学条件的改善相给合;文明示范创建与特色品牌结合;提升师生幸福指数与学生舒心、家长称心结合。提出创建“四抓”目标:一是抓基本条件,提供满足师生生活的硬件设施:二是抓原则,要坚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公益性原则;三是抓优质服务,提供人性化、规模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四是抓保障,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7月15日召开全校教职工创建誓师大会,会议决定学校三个校长重新分工,我割舍了主管九年的教学科研工作,精力转移到“学校后勤标准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位上来,并确立以总务主任为首的“学校后勤创建工作专班”,达成一种创建共识:“学校后勤工作的天然职责是发挥保驾护航作用,后勤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最大的实践”。誓师会上明确暑假和新学期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的新任务,通过三——五个月努力,有序推动学校“放心食堂、文明宿舍、放心超市、绿色生态校园”和“十有八配套”示范学校创建后勤管理工作通过州、县验收。建构后勤保障新体系,把学校真正办成“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的“满意”学校。
二、广辟人力、财力通道,为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创建提供有效保障。
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习先进同样也讲究寻门而入、破门而出。我们结合来风县管理经验,立足校情,理性分析。我校是2014年秋实施寄宿制的,一开始就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学生宿舍有五里堆社区援助的1吨位空气能热水系统,有洗澡间,储物柜,双层钢架床;食堂修建时已按照储藏室、蒸饭间、炒菜间功能室设计,清洗区、切菜区、操作区、售饭区相对独立,购置了不锈钢蒸饭柜和柴油猛火灶。经校委会研究、职代会审查、群众民主通过程序,资金筹措采取“向上争取与向内挖潜相结合”的办法,集中力量开展学校后勤装备和管理升级行动三步曲:第一步曲,暑假五人小组加班曲。明德教学楼内20间教室和八大功能室1000套升降课桌椅,100座会议桌、60座学生电脑桌凳,三间教师办公室48座屏风式办公设备,食堂140座不锈钢餐桌椅, 3组学生数码节能热水供应系统和四组教师办公室简易热水供应系统,饭菜恒温箱等大宗设备设施按照采购程序全部在8月31日采购、安装调试到位,整整一个暑假五个管理员连续作战,最多的只休息了五天,并且没领取一分钱加班补足,确保2014年秋扩班增容解决超级大班整体目标实现。第二部曲,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曲。在教育局和装备站领导支持下,顺利挤进“班班通”试点校,明德楼20间教室均配有55英寸液晶电视,电脑讲台,各种电教仪器、10兆光纤网络、电子白板、及中央文明办援助20台绿色电脑,从而一气呵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班班通”和教学现代化,有效的提升了我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第三部曲,后勤四个创建达标创优交响曲。九月中下旬学校全面开展后勤四个创建活动和“十有八配套” 查漏补缺活动,对照创建标准,为提升我校后勤保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学校设计购置宿舍不锈钢多功能架,升级配备洗漱间、洗澡间、晾衣架、晒被架等、安装学生寝室防护网,添置了土豆去皮机、绞肉机、生熟隔离钢架、教师快餐盘、微波炉,师生自己动手设计布置学生寝室、食堂餐厅和超市文化,形成独有的长小校园后勤文化。并为每个学生寝室吊扇安装安全“钢筋防护网”。广聚家长民意为学生统一价廉物美的床单、盖被、枕套、牙具,各种生活设施大小、样式、色彩一致,既雅致,又规范。配备应急照明、消防设施、清洁用具和报警器。九月底后勤办孙主任到校视导创建工作时感慨地说:“四个创建试点校中财力最吃紧最让我担心的是你们长江小学,今天看后倒让我最放心了”,十月份李美桥局长在陪同武汉育才二小讲师团时打趣地对我说:“你这种创建行动,小心年底向校长变成‘向账人’”。今天我在这里很欣慰地向关爱学校发展的领导们和同仁们汇报: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装备升级和后勤四个创建共投入资金82万元,争取教育局两项以奖代补资金14万,后勤十有八配套耗资14.8万元,花费了学校积攒十年的资金,现今除明德楼项目修建工程有300万资金缺口外,学校保运转的账面没有赤字略有结余,我们获得的是“办学条件建设标准化,师生幸福驻笑颜”的巨大鼓舞。
三、建、管并重,形成规范化后勤管理的长效机制和精细化服务
后勤管理在学校全局工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三大育人功能在后勤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抓好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对推进学校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校后勤工作涉及到师生的吃、喝、拉、洗、玩、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时间越来越多,影响学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社会、家庭对学校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为此在后勤服务保障精细化管理中,我们从群众最关注最期盼的方面做好了“三抓”。
1、抓内部管理,创新后勤管理机制。注重提高后勤人员素质与后勤管理水平,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做到“勤、思、忍、廉、学、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在事务性管理上做到四有:有准则、有落实、有检查、有记载,营造一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的质量后勤、效益后勤、安全后勤和服务后勤;坚持公益型、服务型原则,树立后勤毋后、服务无止境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推行人性化、亲情化服务,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好事做实,保证后勤认识到位、行动到位、落实到位和服务到位。完善修订了各种管理制度,细化责任,层层管理,形成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后勤专题会议和每月一评价考核,专题会议学习职业道德、食品卫生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同时研讨工作,针对问题,及时总结,落实整改,对后勤工作进行考核,做到了学习与考核并重。
2、抓细节管理凸现“爱”,让学生能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往往决定成败。首先,学生宿舍做到 “六无”“八有”“十个一条线”。六无”即无灰尘、无痰迹、无水迹、无纸屑、无果壳、无异味。八有:有教师值班室和创建办公室、有各种管理制度、有寄宿生点名册、有责任教师联系电话、有寄宿学生家长亲情联系电话、有体现学生个性的宿舍文化、有应急照明、有垃圾桶和报警器。“十个一条线”:即宿舍内物品摆放达到床单、盖被、枕套、饭钵、水瓶、牙具、脸盆、毛巾、鞋子、箱包一条线。寝室卫生做到“六净”。“六净”即地面、墙壁、门窗、玻璃、储物柜、铁架床每天擦洗干净。“床上用品做到“三齐”:即每天被褥叠放整齐,床单平铺整齐,枕头摆放整齐。墙壁做到“四无”、“四乱”。即做到无蜘蛛网,无污迹,无手印、无脚印;严禁乱钉钉子,乱挂杂物,乱贴字画,乱拉绳子。食堂管理方面,在确保安全卫生前提下,最基本的要求做到:“一穿”“二防”“三区”“四净”。“一穿”即所有食堂工作人员穿工作服,统一着装持证上岗;“二防”即防蝇、防鼠;“三区”即粗加工区、精加工区、食品销售区做到“三区”分开隔离;“四净”即餐具净、桌凳净、墙壁净、地面净。强化食品的采购、索证、加工、保管、销售、消毒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学生每周的菜单及时公布,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监督,确保饭菜的质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政策落实“一补”,为低年级学生和特殊儿童设立“爱心窗口”提前开饭,真正确保让每位学生都能吃饱吃好。校园超市管理,我们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引进楚康校园商贸有限公司,坚持一手抓构建教育消费市场的准入制,一手抓教育市场的规范和监管,保证进入校园的食品用品安全,推动后勤工作从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从创收型向服务型转变,校园超市文化氛围浓厚,服务意识强,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务教育、服务师生,助学助教,充分体现企业的教育特色。
3、加大校园硬化、绿化、美化力度,紧扣治“破”、除“污”、添“绿”、创“文明”四个关键环节,学校重新建立350平方米花坛作为学生劳动基地和500平方米蔬菜基地,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营造了文明、洁净、优美、温馨的育人环境。
鲜花因为有了阳光才变得格外娇艳,校园因为有了爱才会变得温馨如家!孩子们有老师的呵护才会快乐。学校通过后勤标准化创建为师生营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明、整洁、有序的緑色办公和学习环境。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井然,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到处充满生机活力。真正解决了学生在“吃、住、行、学、健、玩、洗、便”等方面的问题,做到了家长满意,学生满意。因为有了学校后勤装备和管理升级标准规范化奠基导航,10月—12月期间学校一次性通过“州级示范学校评估验收”、县级文明单位创建合格、班班通试点达标远程教育小学类六年冠、安全综治年度考核再葆先进、教育教学再创新高——忠孝雅诚教育和州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获州级优秀组织奖。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尽管我们在后勤创建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离省 “十有八配套”标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生均校园面积、校舍面积、活动场地、低年级超级大班、厕所蹲位等还不能达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绝不会躺在成功床上睡大觉,将继续以巩固后勤创建成果,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新要求和体现教育环境及条件的公平等方面来提高对学校后勤工作的认识,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及育人环境,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把我校办成办学条件现代化,办学水平先进化,学校管理规范化示范学校。要让孩子们在长小时时都有“温馨温情如归家”的感觉。
第二篇:小学后勤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管理思维,强劲发展动力
——xxxxxxxx后勤管理工作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上午好!
我叫xxxx,是xxxxxx校长,参加全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会,在这里听取各位领导、长辈的教诲并向各位领导、同行汇报我校后勤管理工作,感到十分荣幸。
学校一贯以规范的管理、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和一流的育人质量受到社会好评。去年12月13日,我校作为代表南溪区接受国家两基督查三个校点之一,以高水平、高品味、高标准通过国家验收,得到验收组高度评价,为南溪教育增添了最光辉的一页。学校曾获宜宾市义务教育质量一等奖、区教育铁军团队、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区校本研修先进单位、区大课间活动一等奖等荣誉。近年来,我校坚持“和谐发展、笃行其长”的办学思想,坚持“把每件小事做精彩”作为工作标杆,塑造品牌。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大力实施节约增效工程,全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我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现将我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总结为五个方面与大家探讨和交流,敬请指批评指正。
一、 创新思维,塑品牌
我镇由于历史等原因,学校基础较为薄弱,办学水平发 展速度相对缓慢,更是缺乏创新活力。学校班子经过深入分析和全面论证,形成共识:所有的大事都是由无数小事做成的,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何谈“大业”?为此,学校确立了以“把每件小事做精彩”作为工作标杆,并成为学校的一种校园文化不断深华。所谓“精”,就是要求把事情做到尽
- 1 -
可能完美;“彩”是指教师主动把事情做得有滋有味儿,以此体现教师个人事业追求的价值。这样,就把个人利益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从而塑造长兴教育品牌。从此,全体长兴教育人抱着“扫地也要扫出个全区第一”的信念,演绎出了许许多多的“精彩小事”:校园地面无垃圾、磁砖门窗没灰尘、桌凳安放一线齐、橱窗文化无错字、上下楼道靠右行、放学回家排队走、花坛绿地无杂草?? 去年,南溪区李学焦书记到学校调研,当看到学校草坪边缘十分整齐时,大加赞赏说,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小事”。市教育局蔡晓鹏局长看到由学校两位老教师修剪的树木时说,这和专业的根本没有区别!市教育局柳廷根副局长四次到学校调研,他说,我每次到长兴中心校每次都看到了新的变化。一次周末到学校调研,指着教室里一排排整齐的课桌椅时,对陪同人员说:“什么是管理?这就是管理。”长兴教育人积极践行“把每件小事做精彩”的工作标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品牌,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与赞扬。
二、抢抓机遇,夯基础。
长期来,由于各点村小基础设施参差不齐,办学条件比较滞后,严重制约了全镇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学校班子紧紧抓住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机遇,积极向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汇报。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4万元,区委、区府和区教育局校园整治经费95万元,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了天生小学教学楼加固、食堂、厕所重建,新民小学的全面改建工程和中心校运动场地建设。
- 2 -
去年,自区委区府启动“两基”国检工作以来,学校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全体师生超常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全面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在两基国检中,长兴镇教育受益上百万。其中仪器图书配置全镇55万,中心校:460996元(电视59800元,课桌100800元,图书160000元,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食堂配置约14万)、村点校51820元。新民小学、黄桷坝小学两条水泥路全面贯通,结束了长兴镇学校泥泞道路的历史??这一串串惊喜的数字,凝聚着各级领导对长兴教育的深情关怀与希望,也是对长兴教育工作的肯定与希望,为长兴教育发展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节约增效,促发展。
建设优美学校,把学校变成自己的家园,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在美化校园中,我们提出了建设“绿色校园”的目标。我们希望的“绿色”有两层含义:一是悦目,二是悦心。要让“绿”,绿得有气质,“美”,美得有内涵。希望自然的美和人文的美相映生辉,和谐共存,这也是我校办学思想在“绿色校园”构建上的体现和阐释。
为了把学校操场荒地全面实施草坪绿化。我们邀请了园林专家进行预算,需要资金约4万余元。对于当时资金运转极端困难的学校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办?学校班子迅速召集后勤负责同志,在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基础上,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用农村常见的牛筋草替代传统的草坪绿化植物。全校师生积极行动,到田间地角寻找、移植。半个月后,学校跑道周边、篮球场周边的弧形空地全部都种上了牛筋草。通过精心管理,牛筋草长得郁郁葱葱,
- 3 -
踩上去软绵绵的,特受孩子们的喜欢。如今,这些草坪成了孩子们课间玩耍的乐园。这项牛筋草栽培“技术”已在全镇推广。据统计,单就这一项全镇就节约资金数万元。
为了解决学校花草的后续来源,全靠购置,势必会给学校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我们想出了另外一个妙招,因地制宜,对厕所旁的荒地进行改造。我们年近退休的两位老教师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苗圃基地的土质改造。现已成为了学校的第一“苗圃”基地。一年多来,已成功培育出了橡皮树、红花六月雪、三叶菊、各类菊花、铁树等数十个品种的花草(去年成功培育菊花340盆,今年计划培育1000盆菊花)。现在,学校绿化、各种活动的场景花卉布置需要已基本能满足。这一“苗圃”的诞生,又为学校节约资金上万元。
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在全镇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组织全体美术教师,成立了镇校园文化小组,负责全镇校园文化打造工作。我们用浅显生动的诗文图画、名言警句和师生作品展示,结合学校、学生特点制作出了精美的校园文化墙,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和墙壁文化。这不仅为艺术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陶冶了师生情操,也降低了学校资金投入成本。目前,全镇所有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
四、养成教育,强效果
学校绿化、文化提升后,靠什么来维护?近年来,我校坚持实施以《长兴中心校行为规范“十条”》为内容的养成教育,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内化修养,取得了良好效果。“十条”主要包括:晨读、卫生、行路、礼仪、活动、集会
- 4 -
等方面的内容,短小精干、朗朗上口。经过训练,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从根本上提升了学校绿化、文化维护质量,彰显了育人效果。也从另一个层面为学校节约了开支。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校园文化、绿化等深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好评,曾被南溪区电视台和宜宾市电视台专题宣传报道。
五、严格管理,保平安
饮食安全是学校后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校建立和完善了学校食堂卫生的系列制度,严把“四关”,确保了师生饮食安全。
一是严格人员关。根据上级和学校要求,学校食堂经营和从业者必须进行体质健康检查,对不合格者禁止上岗。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
二是严格采购关。对食堂的采购米、面、油、调味品、蔬菜等必须确保质量,大宗物品严格定点采购和索证制度。由学校食堂监管员负责每次采购检查登记。
三是严格卫生关。食堂地面、操作台、厨具、学生就餐厅等每天清洗,碗筷天天消毒。“三防”设施到位,食堂周边切实做到每天冲扫、无杂物和污染源。同时,对从业人员实行个人卫生周查制和定期体检制度。
四是严格质量关。按照区上统一要求,食堂从采购入库到售卖,实行“一条龙”服务。食品清洗、烹饪、生熟分开严格流程操作,执行试尝制度,确保饭菜质量与安全。
总之,我校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完善管理,增添措施,全面提升了后勤管理质量,为全镇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我们将继续坚持“节约增效,
- 5 -
服务教育”的宗旨,进一步强化“精彩小事即大事”的工作理念,为长兴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不懈努力!
2014年3月19日
- 6 -
第三篇:李家崖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李家崖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为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水平,我校加大改革力度,实行优化组合,把后勤工作当做是一个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系统工程来做。
一、大力提高职工素质是根本。提高职工素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要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如定期组织后勤职工外出参观学习,利用报刊橱窗进行有关方面的宣传,进行有关法律、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讲座,既提高文化素质,又达到教育的目的;二是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告诉我们,仅仅看到学校后勤的服务性保障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到后勤工作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性,因此我们应当高度认识后勤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育人”的重要作用,应在后勤职工特别是“窗口”职工中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四个必须”:
⑴必须正确认识育人的重要性。服务育人是对学校后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后勤职工不能单纯地将自己看作是普通的服务员,更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追求目标,要充分认识到为学生服务就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关怀。⑵必须具备良好服务技能。单凭一股工作热情缺乏一定的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后勤人员也面临一个“继续教育”的问题,应支持后勤人员参加业务进修,选送后勤人员外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⑶必须注重后勤职工的示范作用,后勤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灵上,举止、衣着、仪表都在学生注目之下,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首先要遵守,因此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⑷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用真挚的感情去关心、体贴服务对象,缩短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对后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3、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于学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保证作用。教师对总务处负责,总务处对学校负责,责任明确,职责分明,奖优罚懒,保证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这种保证作用还得依赖于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所有的职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达到优质服务。
4、后勤职工应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 :学校后勤工作的“一体化”服务应体现在到每一个被服务者的身上,服务质量的评定是通过多次服务给出的,它是由各个不同内容的具体服务所构成,如果说我们对每一对象提供服务总和为一产品,则每次服务的个体效益就是这个产品的组成部分。这种“整体效应”的特殊性,就要求每个职工必须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以整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服从全局,否则会“一步走错,全盘皆输”。而后勤职工要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就必须不断树立信心实现自我加压,在工作中做到八个字: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这是服务艺术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总务后勤优质服务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5、领导重视是关键。首先,学校主要领导人应十分重视对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应选派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其次,学校领导者应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问题等纳入学校正常的考核工作的范围,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关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要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如何增强?一方面要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尊重后勤人员劳动的舆论倾向,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后勤人员与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后勤系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优质服务职能的必要条件。
第四篇:后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后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党支部现有党员43人,其中在职党员21人,退休党员22人,后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分布同济、原东湖、东校区和主校区。
一、经常性工作抓实抓好
1、按照学校2014年组织工作要点精神,组织党员群众认真学习华中科技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文件精神,落实学校校园建设发展战略目标,开拓新局面,管理上水平。
2、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和机关党委的要求,制定全年的党员组织生活计划和全处职员政治学习活动安排。开展了党纪党规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一是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章、贯彻党章、实践党章,组织党员参加“红船杯”学习贯彻党章知识竞答;组织党员参加井冈山红色之旅和参观共青城胡耀邦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一代伟人风采。二是要求党员严格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三是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核工作。狠抓评议、转达、沟通三个环节。即党员评议入党积极分子,找出其优势和不足;党支部派支委向其转达,认真谈话;党支部与入党积极分子和联系人一起沟通,听取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希望和要求。
四是组织党员和职工学习了校纪
第五篇:小学经验交流材料
依托课例研究突出同课异构
近年来,我校紧紧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突出了“做实校本教研,丰富办学内涵”的校本研训思想核心,确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员”的校本教研理念,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初步形成“依托课列研究,突出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模式。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课例研究,它的价值取向于解决当前的课堂问题,以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课例研究的优势在于:1.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主题为中心,围绕课题进行研讨。2.课例研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课例研究有三种方式:
(一)教学诊断
教学诊断,也称教学现场分析。这种方式是在“诊断者”(一般由教学研究人员、校长、资深教师担当“诊断者”,可以是一人,也可是多人)在目的地观察教师教学,通过“诊断”寻找教学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教师参与诊断,即可以作为诊断者,参与其他教师的教学诊断,也可以邀请他人对自己教学的诊断;既可以是教师自我诊断,也可以是集体诊断。教师自我诊断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作正反两方面的总结,以寻找教学问题。可以是对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某一教学事件或教学现象的某一方面。集体诊断,既可以是对某个教师的教学进行诊
断,又可以是对教研组集体的教学中共性问题的诊断,集体诊断是教学诊断最为主要的。
(二)一人多轮
一位教师针对一个典型课题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年级的实验伙伴共同审视、反思、调整,帮助执教者完成教学再设计。由这位教师继续执教同一内容,教学同伴继续参与每一次的观摩、反思,帮助执教者有针对性地教学再设计;执教者有针对性地教学再设计??直至执教者的教学效果让执教者与大家都满意。其间,每一参与者回顾反思本段教学中的自我成长情况。
在一人多轮教研活动中,教师群体伴随着教师个体走过了一段坚稳的教学过程,个体与群体的每一次反思都是理念与经验、期望与现实的碰撞,在寻求设计与现实的差距中,在寻求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中,个体始终与同伴保持着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逐步体会和领悟一个具体的教学课例所蕴涵的课程发展理念,此时的理念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教条式的干瘪的抽象物,而是同时包含着抽象与具体、本质与非本质属性的完整认识。可以说在一人多轮中,教师个体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收益,是最大的受益者。
(三)同课异构模式
“同课异构,一课多轮”是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的教学研究活动。它的研究方法是让每位老师展示对同一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1、“同课异构”课题的提出
2014年9月,我校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开始了集体研究式教学的探索。初期,主要抓了集体备课和说讲听评为主的教研活动,但当时处于新课程实施初期,教师们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感到吃不透,抓不准,沿袭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采用新的教法却又不能得到得心应手,教学一度陷入困顿。我们在听课、调研、检测中,发现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差异很大。在迷惑和彷徨中,“日清周补月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一带二做三”,“先学后教”这些校本教研形式,老师们在一一尝试着,思考着、探索着。同时在各教研组内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听、评课活动,由自己选课到多人同讲一课,由一人数次上同一节课到一人先讲他人跟上。教师们在探索着一条切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的教学模式如新生婴儿,在反思、交流、探讨、尝试中应运而生。
2、“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模式
“同课异构,一课多论”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五个联合体,即在异构中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是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在达成中分享。其主要流程为:三大教学过程,即课前设计、课堂实践、课后反思。三种活动形式,即同科年级组、同科教研组、校级教研。五个教学环节,即定课——备课——上课——反思——评价。
三大过程:课前设计、课堂实践、课后反思。教师要做到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要求教师先进行“背对背”的备课,教案生成后,集
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个人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和个人教学风格最后定案。课堂认真实践、执行策略,彰显个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后集体评课,围绕教学进行多层面、深层次的剖析,挖掘闪光点,查找教学中的不足,深入反思、取长补短,从而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三种形式即同科年级组、同科教研组、校级教研组。我们先后在同年级同学科之间,不同年级同学科之间,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甚至与兄弟学校之间同台竞技、共同切磋。并邀请县教研员来校指导。学校教师在“同课异构”研讨过程中,将相同的课题或相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然后再由教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讨由教师将教案付诸于教学实践中进行论证。其目的不在于评出孰优孰劣,而是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学生的真正需求上,使每位热衷于教改实验的老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以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个环节,即定课——备课——上课——反思——评价。“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方式中既有个体的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又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种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启教师思路 ,真正实现“同伴互动”。
3、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产生的变化
“同课异构”校本教研课题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
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这主要体现在“五个增强”。
(1)增强了教师的学习意识。过去,学校要求教师坚持每天“学习一点、记录一点、感悟一点、交流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是带有强迫性的。通过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从(本文 来自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心灵深处得到了触动,认识到不学习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自觉地把学习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习惯和教学的要求。老师们人人争做学习型教师,做笔记,写体会。
(2)增强了教师的问题意识。随着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和“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渐渐深入,教师在自己 的教学中逐渐发现了很多教学困惑,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3)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看教师的教案,很多都有精彩的反思。有的把自己教学中特别有意义的“细节”及“情节”进行归纳和整理,撰写成教育叙事或教学案例;有的探讨自己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写成教育论文;有的把自己教学中的各种偏差或“失误”重新做了修改,并进一步实践探索。
(4)增强了教师教研意识。老师们已不再受集体研训活动的限制,随时随地对自己教学中的小现象,真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开展研究,及时解决问题,教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
(5)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渐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由过去老师逼着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我会学,学得轻松、愉快,方方面面的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依托课例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提高课堂效率有多种多样的模式。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要认真分析,选择合适的模式,并适当加以变式,使其顺应教学规律和教学需求,做到融汇百家,综合构建,超越模式,创新发展。
尽管如此,我们深知,和们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改革之路是没有尽头的校本教研的形式是层出不穷的,与进俱进,勇于开拓的娄烦教育工作者将一如既往,立足本校实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用我们的真情和智慧拨旺学生的生命之火,走出校本教研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