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2新版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2最新中考语文复习计划1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为三个阶段七个环节。
三个阶段为:
第一轮复习(4月1日----4月30日)以“标”为标,以"明"为明,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习,地毯式轰炸。
第二轮复习(5月1日---5月31日)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习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第三轮复习(6月1日----6月23日)模拟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清理战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七个环节为:
最后一个环节:6月23日,考场“实战”环节。
倒数第二环节:6月22日------6月19日,考前休整环节。
倒数第三环节:6月18日-------6月14日,总结提升考前模拟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考前模拟环节”中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纠正和补充。
倒数第四环节:6月13日----6月1日,考前模拟环节。这一环,主要是在“专题复习”和“过教材复习”两个环节之后进行的考前“实战”模拟“演练”,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仿真”训练。
倒数第五环节:5月31日------5月1日,专题复习环节。以“倍速”专题为主辅以各个老师自己的专题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专题。分门别类,逐专题进行复习,还可配以针对性的小测试或一两次大测试。
倒数第六环节:4月30日-----4月1日,梳理课本环节。
这一环节是20__年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
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
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也应做为复习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习。4、写作,作文已占高考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
这一环节,还可加一个前奏环节,复习动员环节,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复习要求和注意事项。
2022最新中考语文复习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方法与措施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提倡创新意识。4、点面结合,讲练同步。
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轮 古诗文复习
日期 课题 课时分配 重难点
3.25-3.30
七年级上册 6 积累常用文言实虚词和重点文言语句,掌握课文内容知识点,培养文言阅读能力3.31-4.1
4.7-
4.10 七年级下册 64.11-4.20
八年级上册 104.21-4.30
八年级下册 105.4-5.8
九年级上册 65.9-5.14
九年级下册 6第二轮 基础知识复习
日期 课题 课时分配 重难点
5.15-5.16
字音 字形 字义 2 掌握常见多音字形近字。能辨析病句病因,并能正确修改5.17-5.18
病句修改 2第三轮 现代文阅读
日期 课题 课时分配 重难点
5.19-5.22
说明文阅读 4 掌握各类短文的相关常识,指导阅读理解的方法5.23-5.26
议论文阅读 45.27-5.30
记叙文阅读 4
第四轮 作文训练
日期 课题 课时分配 重难点
6.1-6.4
记叙文训练 4 正确审题,确定中心,积累素材,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6.5-6.8
议论文训练 4综合训练 6.9-6.20
全面复习基本篇目和语文知识;查漏补缺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重点突破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总结检测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考前指导。
机动时间 6.21-6.25
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2022最新中考语文复习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复习阶段我们应该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强化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一、分册复习(2月中旬——3月中旬):全面复习课内苏教版、人教版共有篇目(包括现代文、文言文)和相关知识;
二、分专题(按20__年中考的三大模块进行复习(三月中——5月中);
三、模拟冲刺(5月中——6月);
四、梳理调整(考前一周)。
第一阶段
分册复习(约5--6周)
1、梳理整个中学阶段7----9年级语文课本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学生理解与记忆。
复习顺序是:一模前复习九年级上、下册;此后是八年级上、下册;七年级上、下册。
复习要点:
① 课文中的字、词、句,理解记忆。
② 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与区别。(落实到7—九年级课本中的(苏教版、人教版共有的重点篇目及相关知识。)
③ 古诗文(苏教版和人教版共有的相关知识与背记。
④ 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了解与运用(7---9年级课本上所有综合实践活动)。
⑤ 课后附录的古诗词、名著和语法知识的熟悉与掌握。
⑥ 课文中的补白。
⑦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
第二阶段
专题复习(大概用时5周---6周))
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按20__年中考的三大模块进行专题复习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
(二)阅读专题。
1.现代文阅读专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2.古诗文阅读专题(主要复习课内讲读文言文)
3.图文表述题专题(结合历年中考题型进行复习)
(三)作文指导与训练专题。
(四)名著导读(考纲要求篇目)
复习措施: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
这部分内容范围广,内容多、难度较大、分值较高,考点比较多。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
3、根据语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
4、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境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对对联等,做到语言准确、简明、连贯、流畅。
5、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了解〈〈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8、正确默写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考纲要求篇目)
9、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
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复习方法:知识梳理与强调—例题分析与讲解—巩固练习与检测—查漏补缺与反馈。
(二)阅读专题
1.现代文阅读
通过对近几年海南及各省市的中考题研究发现,现代文阅读选文特点:
1)注重文体规范(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优美等);
2)折射时代气息。(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与人缺失的;时代呼唤的;表现现实危机与科技发展的;传承文化与文明的。)
3)贴近学生生活。(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起引领作用的赞美美好的人、事和物,有利于夯实人文底蕴,构筑精神家园的事件。)
复习原则:按文体复习。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精选课外材料,作为复习资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讲练。
复习步骤:
1、回顾文体知识,明确阅读考点,掌握解题对策。
2、对不同文体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与讲解。
(各地中考试题)3、选不同文体的题型作模拟训练。
(当代名文时文)4、解题方法指导:整体阅读——了解内容——领会主题——仔细审题——明确考点——筛选信息——找准语句——组织语言——落笔答题——回顾检查。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考试要求与现代文阅读相似,但要重视字、词、句翻译的落实。
《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在复习教学中题目的设计上“言”“文”并重,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理解翻译,也考查学生对文意(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文言文阅读开始重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及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时也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复习步骤:
1、将古文按篇制定进度计划表,将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进度整理。
(如常见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一般句式。)2、进行专项检测与讲解。
3、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引导阅读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
复习方法:注重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方法——背诵与理解并重——训练与考查同步。
(三)作文指导与训练专题
作文是整份试卷中分量最重的一道题(40分),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每年在写作教学上花的时间最长,投入的精力最多,可收效甚微。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总的原则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还注意突出地方特色。而学生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优劣悬殊,差距特大。
二是在中等程度的作文中雷同题材多,“老面孔多”;
三是审题不清,不符题目要求;
四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
五是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
六是认识模糊,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存在情趣低俗、格调低下的问题。
作文复习应该根据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尤其是要重视中下学生的作文指导。
我们将采用“四线并行”法:
1、储备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将阅读积累化为己用,如何活用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实学生的材料,为考试蓄能。
适当讲些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形式技巧,注重学生材料的积累与交流,以及书写水平的提高。2、专题辅导——就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布局等方面,专题辅导。
挑选一些优秀作文和近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研读,探究作者是如何审题、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的;如何做到角度新颖,取材鲜活,笔法独到3、集中训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历史文化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看图作文”
让学生训练,要求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当堂作文,并作定时的交流与讲评。4、自我补充——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语言和一定的章法技巧。
第三阶段
模拟冲刺(约三周)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开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培养综合能力。通过让学生做模拟试卷,营造考试情境,检测所学,提高心理素质。
第四阶段
梳理调整:(考前一星期)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消化,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备课组教学进度表如下:
授课时间
授课范围
开学至第二周
4、6单元及综合性学习
第三周----第六周
第一阶段:分册复习
第七周----第十周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第十一周--第十三周
第三阶段:模拟冲刺
第十四周--第二十周
第四阶段:梳理调整
备课的时间和地点安排
时 间: 每周三或周四晚修
地 点: 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 备课组全体成员
备课组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
主讲人
4、6单元及综合性学习
郑蕊
第一阶段:分册复习
符爱妹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陈梅叶、詹文孟
第三阶段:模拟冲刺
许丽英
第四阶段:梳理调整
黄奋、林奋
2022最新中考语文复习计划4
现在已经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大多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很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若能够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中是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成绩。那么,应该注意哪些策略和方法呢?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以往总复习的实践与体会、别人成功的复习经验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简单谈谈我们年段备课组今年语文总复习的一些思路。
一、三项原则。
中考语文复习遵循的三项原则是:
1、吃透考纲——准确把握命题方向;
2、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
3、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延伸运用。
二、四轮系列复习。
四轮复习是对初中语文六册课本及所有中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有序复习。
第一轮复习(3月16日—4月11日):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
思路:以整册为单位复习,基本上是三册用时两周方式,这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以考纲为纲。抓住基础,把握教材的重点与考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全面的复习,按“重点知识梳理与强调——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三个步骤进行,形成知识的积累。
复习要点:
①规定背诵篇目的精确过关:理解→背诵→默写。
②课内文言文过关:归纳主要知识点(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等)、注重课下注解及译文。
第二轮复习(4月13日——5月16日):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思路:这轮复习以考点为据,针对考试试题内容,按听力、积累运用、阅读、写作四版块分类复习,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通过专题突破,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提高能力。
复习要点:
①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②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注意对比阅读);
③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
④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
第三轮复习(5月18日——6月6日):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
思路: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这轮复习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技巧补充训练和模拟考试,注重运用,强化对知识的迁移、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创新。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通过查缺补漏,强化学习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时可选近两年的各大市中考题或选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复习要点:
①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②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③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第四轮复习(考前一星期):自主复习、整理消化、自信迎考。思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复习要点:
①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
②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三、五点注意事项。
1、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近三年我市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大变化。试题内容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听说能力的测试,到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心准备,争取积累运用部分得高分。
背诵篇目要字字落实,时时“温故”,针对学生基础比较差,要归纳出重点句,重点检测。运用归类的方法,将积累的名句进行梳理,进行比较式的学习记忆。如同为描写月亮的诗句、都表达思乡情怀的诗句等。对课外一些常见的诗文名句、名言警句也要注意积累和摘抄。要求学生“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对于名著阅读,则要紧扣考纲规定的7部名著,对主人公、主要情节、精彩片段、主题及共性等作出梳理。对综合性学习,要关注各地新题型进行训练。地域特色题也不容小视,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习惯,也可以通过本地的乡土教材去了解本地名人的相关事迹,有意识去熟悉本地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的名吃特产、风俗习惯、地方艺术以及相关的故事、来历等。
3、选定篇目,加强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训练。
近几年我市文言文通常是采用课内外比较阅读,两文段的内容往往是有联系的。我们应有意识地选好篇目,一般是课内教读篇目故事型的文段为主。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对学生有情感教育意义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这些文段与某些具备相似点的课外浅显故事型的文段对比阅读训练。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答题时要大胆推想,根据语感猜读理解文意,抓关键词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
4、把握考点,掌握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抒情色彩的散文(时文名文)、另一篇是说明文或议论文。其中一段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开发地方教材,要培养爱国爱乡的感情”是一致的。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应多关注地方报纸,在“随堂练习”选文上应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复习时,教师要授之以渔,传授技巧,教会学生掌握现代文答题技巧。要真正做好阅读题,方法始终是最关键的。具体训练上可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等专题分类训练,对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文体知识归纳梳理,对解答常见题型,如“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的解答思路及方法进行规范性指导,避免学生盲目失分。要强调作答时须审清题意,把握题干透露的信息,增强原文意识及整体意识。
5、重点训练思维的开阔和延伸,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新表达。在加强审题、立意、表达、布局、文体等方面的系列训练上,有意识加强训练提高思维的质量。训练学生想通——发散思维的方向;想宽——扩大思维的广阔性;想活——培养思维的独特性。鼓励学生寻找到自己的风景,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优秀的考场作文。当然,也需要学生多积累,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会选材,表达真情实感。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复习时应注意“材料在课外,考点在课内”,反对盲目做无数试题的复习方法,强调重积累、运用、能力、体验,提倡注重方法,举一反三,扎实有效、务实创新的复习方法。
2022最新中考语文复习计划5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九(1)、(2)两个班语文。其中九(1)班大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勤奋学习,遵纪守法,总体情况良好;但九(2)班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无心学习,贪玩好动;特别是有少部分学生仍沉迷网游,语文成绩很差。这方面仍需严格管理,加强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夯实语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应对中考的各方面的能力。
二、教材总体分析
九年级下册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有4课,外加一课“写作、口语交际、作文练习”。第一单元为诗歌,所选课文的内容都以“土地情思”为主题,其内涵是爱国思乡。学习本单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文素养能起到促进作用。第二单元由小说构成,所选的四篇小说在人物刻画方面各具特色。本单元为阅读教学,要求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说的主题,学习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第三单元为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所选的四篇散文描写了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了生命的规律和本质。这些课文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和培养学生阅读散文诗的能力。可引导学生了解和初步学会运用象征、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等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感受写景状物来抒情写意的特点。第四单元为戏剧和剧本。学习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和影视剧本,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特点,更好地欣赏戏剧和影视,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第五和第六单元是古代诗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篇章。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诵读背诵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培养审美情趣。这两个单元要求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会辨析同义词、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
三、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加强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培养默读技能,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的能力和探究性阅读能力。
3、学习和掌握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手法和语言的艺术特色;
了解和掌握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4、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实词,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古诗文大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5、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热爱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激发学生对和谐、对人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复习初中三年的知识,帮助学生迎接中考。
7、分版块系统复习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作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加强语文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学习与训练,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避免过细的分析和盲目的练习。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单元7课时1—2周
第三单元5课时2—3周
第四单元6课时4—5周
第六单元7课时5—6周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整册复习(3月下旬――4月下旬)
重点知识梳理与,强调——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
第二轮专题分类(4月下旬――5月中旬)
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
第三轮综合训练(5月中旬—5月下旬)
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模拟考试
第四轮自由复习(5月下旬—6月中旬)
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2新版中考语文复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