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新学期工作计划
我校的办学目标是:“办名校、铸名师、育名生”。其中,位居中间的“名师团队”发挥着成就名校、培育名生的重要作用。教研组正是名师成长的摇篮,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本学期,我们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将谨遵学校的指导思想与相关部署,完成常规工作、打造自身特色、力争优异成绩、突破遗留问题,全面提升教研队伍的综合能力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一、常规工作安排
(一)计划做到“务实落实”
依据郑州市、经开区、本校的教研指示,本教研组认真制定学期计划,严格执行教研常规,统一备课规范、统一课堂进度、统一特训习题,认真书写教案、设计作业、钻研课题、辅导学生、听课评课等。
(二)备课做到“四个精心”
精心研究课标要求,精心了解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题型训练。本组以新课标为指导,深入了解学情,借用现代教学资源与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重点难点,力争发挥课程的德育价值,做到文道结合,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趣味性、德育性、艺术性与现代性。
人们总是知晓重要的点在哪里,却很少能够主动去抓重要的点。就好比学生都知道考试的内容源于课本,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去仔细研读课本。本学期,道德与法治组将组织任课老师继续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教材刚要、教学要点、实施建议等内容的认知、理解与应用。
同时,我们将结合学生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与专题训练情况以及暑假预习情况、每个班学生的特有特点等,组织组内教师再次过关教材并探究教材的课堂探究模式!针对学生的薄弱点,继续进行专项训练,灵活实施“每日一题”训练。
在教学过程设计这一方面,为了共享优质资源、取长补短,我们继续发扬群众精神,每周在教研时间进行说课活动,以提升集体备课的质量。同时,为了夯实课后巩固,我们继续努力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寻找不同作业的高效批阅模式,对不同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分层作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我们尽量不去打磨学生的丰富性与可能性。海纳百川、包容个性,用每个学生的长处去辐射班内的所有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发挥个人的长处、学习彼此的长处,才是一个高级教育者、引领者。而且,教育是一个持续的、长远的工程。有些学生看似在强有力的逼迫手段下提升了成绩,但在今后的发展中,心理、性格、认知等方面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其潜能的挖掘;有些学生可能在当下并没有将个人水平完全展示出来,但人格健全、热爱生活、健康向上会使其拥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反思做到“真切智慧”
组内继续严格落实学校教案的反思书写要求,每次听评课都严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动,保证“说真话、真说话、说话真”!为了检验反思的效果,同一节课,我们会适时入班去听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同时,反思也是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客观要求,强化组内教师专业化、专家化发展,避免教师在教育中“力不从心”的情况。
二、特色工作开展
(一)主题教研,定期开展
本组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开展主题研训活动,针对教案书写、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习题讲评、论文科研、混合式教学、成绩分析等内容进行专题探究,充分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作用,做到有内容、有主题、有实效,助力教学品质的提升。
(二)享受阅读,互助成长
日常繁琐事务之多,不止影响自己的心境和情绪,也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一味机械地执行,会使我们无暇阅读和思考,逐渐变得局限、狭隘、自私,缺乏激情与张力。工作本身并不是人生目标,只是去追求和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重要工具。为此,本组按学校要求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除了完成《手把手教你做科研》这本书的研读,我们还倡导组内老师大量阅读学科以外的文学作品。文学素养的提升,影响着每一位教师内在的丰富与底蕴。一个贫乏的教师,即便教学技能再强大,也很难教出合格且多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组建社团,打造特色
本学期,本组成员将续用2个社团“好好学‘习’”“争鸣学社”,满足学生需求、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科德育功能,努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让学生们认识到:政治不只是一门学科,更是理想、情怀、品质与生活。
(四)择善而从,铸就名师
本学期,我们将鼓励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各级优质课比赛、课题研究、报告论坛等提升活动,组内成员在学习借鉴中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智慧与技能。同时,我们也将借助名师来访和跨校交流的机会,吸收他人的优秀经验。再者,组内充分挖掘骨干教师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形成师徒共成长的局面。
三、学期成果设想
每人出1节优质课
每人出1项课题
每人出1份优质试卷
四、学科建模构想
时政播报+温故知新+预习检测+探究分享+当堂练习+作业布置+课后实践活动
五、具体教学计划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想做的事情有很多,只能耐着性子一步一步走。或许我们做得越多,不如意就越多,毕竟所谓的美好只是偶尔投入生活,坎坎坷坷、平平凡凡才是工作与生活的常态;也或许我们总想着创新,最终发现还是“老一套”更出成绩,毕竟教育本就不是花哨的事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还会长时间存在。但还是希望我们这个年轻的教研组勇敢尝试,因为我们不愿N年以后根本拿不出东西来展示,或者只有那么一两件“拿得出手”的作品在反复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