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支教工作感想汇报
这不是我第一次踏上大西北的土地,如果说一年前的甘肃之旅带给我的是“驻足苍茫天地间”的感慨与赞叹,那么这次宁夏支教之行留给我的是真真实实的情感交流、生活体验,和强烈的思想冲击。短短八天时间,我体验到农村生活的朴实平淡,也了解了农村生活的大致现状;我感受到西部农村教育的蓬勃发展,也发现了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我读懂了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乡民们亲切的乡音,也深深体会到大西北的热情好客和浓郁文化……8天,这片土地留给了我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这里的人民教会了我人生中的另一课。
在火车上颠簸了28个小时后到达固原,随后在汽车上摇摆了近5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西吉,我们即遭遇了农村生活第一波冲击弹——骤降的气温,估计2度左右的室外气温,和出发地上海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临时添加的衣物依旧抵不住这股寒流,但是支教实践队的每个人都有着火一般的激昂和热情:西吉,我们来了!
从到达三河中学的那刻起,我们就没有片刻闲着,一切按计划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抵达学校的当天下午,我们就与三河中学的学生会干部进行了座谈。从预备班到初三共二十多名学生干部就学生工作、活动和学习等方面提出问题,包括如何团结学生会内部?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读书好?等等,应该说,有些问题比较具体实在,比如文艺部一个干部问学生们都很喜欢唱歌,学生会如何举办一场歌唱比赛?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但是,显然,我采用了大学活动的那一套思路,很多环节和部门对于这里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当女孩眨巴着眼睛不解地望着我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讲得太艰深了,我用一个大学生的思维和一个大学生的语言同一个生涩的初中生交流,肯定会出问题。老大也提出应该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话语来与孩子们交谈。在后面的谈话说,我就注意了自己的语言、语气和语速,力争以和蔼的亲切的简单的平实的话语让这些学生们能听懂。除了这些,我还就一些实际问题谈了我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碰到这些问题的感想和采取的措施,这样能让他们感觉更亲切,消除距离感和陌生感,因为我也曾经切切实实经历过他们现在所经历的这些,我也是从他们这个年龄成长起来的,我和他们之间应该有很多的共同话题,我和他们之间应该有很多的共鸣。这样的姿态使得后来的交流更加流畅和无拘无束,孩子们是美好的单纯的,他们愿意和你一起分享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感受和他们的心情,愿意让你适时地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来,这种容纳接受能力是值得我们很多成年人反省和学习的。
当然,相比一些具体职位上的学生干部提的一些比较具体实际的问题,有些学生提的问题就比较抽象泛泛了,比如怎样才能为学生服务?怎样能让同学负起自己的责任?等等,我无意批评,但是我认为上述问题的提出者显然缺乏深入的独立的思考,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希望学生会能负起服务学生的责任,学生能对自己负责,他们有这种不错的想法,却不能够独立地思考出落实这些想法的实际事物,更不用谈创新二字,这一问题并不是只有农村教育才面临的困境,而是整个中国教育面临的困境。经常听到一些人说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的差别在于中国孩子有强大的应试能力,却缺乏实际的行动能力。我以为这只是表象,深究起来,中国孩子缺乏行动能力实际是源于他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灌输式教育固然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积聚大量知识,但是这些只是老师的知识,并不是学生自己的,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依赖心理,认为知识不用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思考,自然而然就会有人送到手边。这种教育模式产生了大量的卷面分数奇高,实践能力奇差,思维僵化的所谓优等生,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说起上课,实在是让我深感自豪的事情,我在三河中学的第二天,上了两堂课,共计4个小时,让我真正当了回老师,我赢得了校长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我上的第一堂课,“世界著名建筑abc”,借助多媒体教室先进的设备,我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次神奇之旅,这趟旅行让学生们了解世界上各种建筑风格,欣赏品味不同风格的建筑作品,自己动手和世界经典建筑来个零距离接触。
这是一堂相当有趣的课,相信在很长时间之后依旧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这么说,这是一堂结合实践的建筑鉴赏课,一堂结合理论的劳技课,给学生们带去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观念。三河中学虽是西吉地区教学硬件设施数一数二的中学,但是很多教学理念和方法依旧显得陈旧且僵硬,注重基础学科的培训,却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我的这堂课虽然只能带去一时的新鲜,让学生们体验到一时的成就感,但是这种尝试已经显示出它的优势,百分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成果这一实际情况中来,让他们获得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让他们了解小组合作的意义,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学会共同承担。
每一个问题都有学生积极举手回答,我试图引导学生们将刚刚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建筑鉴赏中,让他们说说这个建筑的风格和给人的视觉感受,接受能力强和快是这里的学生给我的普遍感受,他们可能并不了解一句话、一个理念背后的深层含义,但是他们已经开始用他们的小脑袋努力地去思维,用心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当我们进行到实践环节,当我说“同学们,接下来就是showtime,你们将向我展示你们的能力与才华,将刚刚我提到的所有世界经典建筑变为现实,变成真真实实的可以触摸的模型,然后集体陈列在校陈列室,作为永久的教学展示”整个班级都沸腾了,我看到孩子们散发着光芒的双眼,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嘴巴,不禁感慨一种新鲜事物,一个全新理念的强大力量。学生们迅速地分好了组,开始运用智慧创造属于他们的作品。鉴于纸模作品有难易,有些小组完成得较为迅速,最复杂的泰姬陵则一直拖到下课后一段时间才出炉,anyway,看到镜头前孩子们洋溢着幸福的笑靥,孩子们看着作品并作介绍时自豪的神情,我打心眼里替他们骄傲。在这里,我想把掌声送给所有参与这堂课的学生们,你们是最棒的,youdeserveit!
课后,我找到了三河中学的张校长,向他申请将所有的学生作品摆放在学校的陈列室中,校长欣然同意了。在他看到学生的作品后,更是大吃一惊,连连追问我这真是的是这些学生做的么?你做过什么指导和帮助么?我笑着回答我之前就是做了些背景资料的介绍,具体的操作都是学生们根据图纸独立完成的。看的出,在我介绍作品的时候,身为校长,他是多么地为自己的这些学生们感到自豪啊,张校长说他们这里的孩子其实都挺有灵气,可惜很多孩子得不到合适的指导和长远的发展。我感到他字里行间的一丝无奈,是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导致农村教育只能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寻求艰难的发展,即使现在国家重视了,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得以快速提高和发展,但终究很多软件和实质性的东西仍徘徊不前。因此,我们此次的支教之行,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反映一下当地的教学和生活状况,更多的是要通过借鉴我们这些相对发达地区曾经走过的道路,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农村的教育指引出一个合适的方向与一条有生命力的道路。
第二堂课,走进交响乐的殿堂,一次听觉的盛宴,引领学生们走进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
首先要感谢三河中学校长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原本就不算小的多媒体教室坐了近三个班级的学生,全部满座,甚至还有学生得坐加座,如此大规模、高参与度的课程对于第一次支教上课的我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可以想象,被这么多双眼睛追随着,被这么多只耳朵倾听着,被这么多颗强烈渴求知识的心灵包围着的感觉是多么的奇妙啊。看着这满满一课堂的学生们,我告诉自己要尽自己所能,把交响音乐的美妙传递给这些孩子,也许课后他们忘记了我曾说过的那些音乐术语,也许日后被询问起来他们不能给出一个关于交响音乐的合理定义,但是,他们能在听到音乐时让自己的想象和思想自由翱翔,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那一刹那的强烈的真实的感受,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心满意足的欣喜和骄傲,因为我努力地将音乐植根于孩子们纯洁的心中,静静等候他们对于音乐感受与领悟之花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因为时间缘故,我没有做ppt,但是我制作了发给学生们的课件,这份课件涵盖了我上课要讲的全部重点内容,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份课件能作为学生们日后回忆交响乐鉴赏的重要媒介和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拓展。
利用上课前的一点时间,我先让学生们浏览一下我发下去的课件,以便更好地了解上课的内容,看着孩子们埋头读书的认真劲,我感受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心。说实在的,在上课前我挺担心课堂的互动情况,因为毕竟我这堂课要讲的内容孩子们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片完全陌生的领域,这是一个完全新鲜的事物,他们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接受?他们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了解?这些问题我在上课前无从回答,也异常担心。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孩子,是这个世界最有激情的群体,是知识与真理得以延续的力量,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这群学生们的课堂表现非常活跃,每一个问题问下去,我的耳边就想起此起彼伏的迫切声音,“老师,我来回答”,“老师,我知道”,“老师,叫我,叫我”…….此次此刻,我最头痛的问题变成了在这么多只举起的手中究竟挑哪只。诚然,只要回答问题就能拿到美国明信片,彩色铅笔或是校徽院徽的奖励手段固然起到不小的激励作用,但是,学生们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用心感受才是课堂表现踊跃积极的最主要原因。
我提的问题有些是关于我之前所说的一些知识性内容的提问,就是“回忆知识”或是“复习知识”,有些是对于我即将讲的并且出现在课件上的知识的提问,就是“预习知识”,有些是课件上没有我也没有讲过的知识的提问,就是“拓展知识”,还有些是对于音乐感受的提问。就是“实践知识”。应该说,前两种是考验学生最基础的
第二篇:支教工作之感想
支教工作之感想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在三支一扶这个光荣的岗位上一年的时间了,回顾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光,我的收获太多太多。
2014年,一个难忘的年份,那一年的春天即将走出校园毕业的我,对人生忽然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对未来忽然感到无限的迷茫,我不断问自己:“未来在哪里?毕业怎么办?”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国家的三支一扶政策,就在那一刻,希望似乎在一霎那出现,我的心顿时激动起来,热血似乎也在沸腾,要知道当一名优秀的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回农村回报我的父老乡亲一直是我的夙愿!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上名。2014年9月份经过重重选拔和审核后,我如愿并且幸运地成为了一名三支一扶支教志愿者,被分配到了阳高县马家皂中心校,从此开始了我的两年的支教生涯。
一、坚定信念 我无悔我的选择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曾经在旗帜下的许下的誓言不断在我脑海中涌现,临行时市领导勉励的话语时不时萦绕在耳边,在我悲观失望的时候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慢慢的,我融入了我的支教生活,也渐渐地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于是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信念。更加无悔于自己选择。我代的是小学三年级,天真无邪而且充满着朝气。每每站在讲台上开到他们一双双晶莹剔透而又渴望知识的眼睛,我总是充满了干劲,有种把自己所知道的所学到了全部倾注给他们的冲动。于是我倍加的努力,在工作中,我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并做好课后辅导,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个字、每句话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和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并能运用自如,为了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我还用省下来的生活补贴安装了自己的电脑,到书店购买教学光碟和辅导资料,仔细分析和构思,用最简捷明了的方式向学生授课。作为支教的年轻教师,我努力把在大学学到的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现实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努力在授予学生最基础的知识的前提下,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为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做了一些探析。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教学之余我更学生们是更好贴心的朋友。我们与学生经常一块过课余,一起运动一起玩耍,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绳……也许由于年轻同学们更愿意与我沟通交流,慢慢的我了解到这里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这些留守的孩子们都是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或是其他亲戚,有的好几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母。更痛心的是每个班里总有至少三四个单亲或是失去双亲的孩子,家庭贫困的更是比比皆是。作为班主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所谓学习先学做人,要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励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保证学生们的人身安全,提高学习成绩,在两年的支教工作中,所在班级各方
面稳中有升,班级成绩名列前茅。 教师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你付出多少,孩子们就会回报多少,两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孩子们与我已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两年来,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特别对我来说,通过支教工作,已经让我充分了解的当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理解了教师工作的辛苦,掌握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学会了如何教好自己的学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工作是一份示范工作,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的,平时的点点滴滴都会看在学生心里,所谓为人师表,正事如此,学生会对每一位老师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只有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真正取得学生的信任。总之,支教工作相对苦点、累点,但也有着广阔的天地,有着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支教工作的磨练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体魄更加强健、人格更加完美。我记得一位支教同仁在博客中的一句话“有一种工作,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二 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学习让我更充实
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具备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关注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工作中,而这些在校园里所学到的知识是远远达不到的。在实践中我更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请您继续关注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向老请教师请教教学经验。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三 支教让我感受到人世间更多的温暖
自从选择了支教,踏上支教的道路,我所感受到的总是处处是关怀处处是温暖。市县等领导经常慰问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学校领导更是对我们关爱有加,为了解决我们交通上的困难,学校特意给我们几个支教大学生买了辆自行车,平时还在生活中给予特别的照顾。学校里的同事更是对我们视如亲人,邻居们经常性从老家拿来农产品给我们,有时候我们课多总是有同事来叫我们去凑饭。最最珍贵的是我们支教战友们所建立的亲如兄妹的感情,我们互相温暖互相照顾互相勉励互相学习,支教工作磨练了我的意志使之更加坚强,我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它塑造了我的人格使之更加完美。我相信,这近两年的工作经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实现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深深地感触到:我是在用两年的时间做一件让我终生难忘而又使我终生收益的事情。
王振龙
2014年10月
第三篇:支教工作感想 (1)
支教工作感想
闫爱蕊
如今回想起在渭南市白水县收水乡收水中心小学支教的十天时光,脑海里最为清晰的就是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和他们笑着的、哭着的、调皮的、撒娇的每一个表情。十天的时间很短,我们教给他们的东西也很有限,但是我很确信的一点是,无论是对于孩子们还是对于志愿者们,这十天的时光将一直被珍藏在记忆里,熠熠生辉。
从对学校环境的陌生到熟悉,从刚开始接触孩子们时的漫无头绪到课间时和他们打成一片,从初到讲台时的手足无措到融洽的课堂互动,一点一滴,每一个志愿者都成长着。孩子们也从羞涩的不爱说话到追着老师问东问西,从习惯充当在集体里默默无闻的角色到愿意站在所有人面前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从不知道怎么看书到静下来边读书边写笔记摘抄,到早读《三字经》的朗朗读书声,童声朗诵的诗歌《相信未来》,短短几天学会的各种舞蹈,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让人由衷地欣慰。短暂的十天,也许教会孩子们的不多,但是带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支教的最后一天下午。放学之前,按要求要组织学生打扫教室卫生,有的孩子忙着找其他老师签字留念,有的孩子看着校门口等着的家长,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我和助教卢笑云分别带他们倒垃圾、扫教室,我带着几个孩子去倒垃圾,回到教室,只有赵梦娇一个人拿着一个小小的扫把,蹲在地上扫着地,其他孩子有的和其他老师聊天、有的收拾东西,只有她一个人以一种特别认真的神情一下一下地扫着。看着娃小小的身体,突然好想上去抱抱她,赵梦娇是个特别内向的女孩,平常说话很小声,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是一副羞涩的表情,运动会、文艺汇演什么的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是个坐在角落里很容易被忽视的女生。这十天里一直到第五天,才把她和白雪荣分清楚,就是这么一个女孩子,一个人默默打扫了整个教室,我拿了簸箕走过去,她从我手里接过来说:“老师去和他们玩儿吧,我一个人就可以了”。看着孩子的乖巧懂事,五味杂陈。一个班集体里往往最先被注意的是成绩好的、爱调皮的、喜欢和老师交流的,而这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在角落里静静地成长着,没有被太多的目光关注,没有被太多的表扬或者批评包围着,就这样度过童年。
那时候一直在想,如果再能给我十天该有多好啊,可以去发现更多孩子背后的故事,去不遗余力地帮他们树立自信心,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愿意去表现自己进而更加完善自己。也许短暂的十天不足以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但我希望在以后的支教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一个学生档案,把我们了解到的每一个孩子不被注意的一面、悄悄闪光的一面、应该好好培养的特长等记录下来,交给学校老师或班主任,给孩子们搭建一个长久的宽广的舞台。同时,我们自己也保留一份,如果下次支教回访也是相同的学校,那么下一任班主任就可以很快地了解到班里学生的大致情况,减少和学生磨合的时间,更快地融入到他们中间。
在支教的第四天,冒着大雨进行了一次家访,家访完最大的感受是农村父母亲对孩子最朴实的期待。家长们没有说要孩子成为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也不要求孩子回报什么,要求孩子未来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只是最朴素的希望孩子脱离农业生产,离开农村,过上起码比自己好的生活。简单的愿望只是孩子考一个大学,找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在这个社会里,农村的父母亲可能没有能力给孩子们铺就什么道路,也没有能力给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谋求什么地位,但这种最朴实的期望,最简单的爱,才正是爱的要义所在吧!问过班里的孩子,为什么要好好读书,很多孩子的回答都是考上大学,让爸妈过上好生活。听到这些的时候,被孩子们的懂事和一颗感恩的心深深打动着,这些都是孩子们教给我们的东西吧。
短短的十天里,和学生们相处的快乐,和志愿者们一起工作的情谊,相聚的欢愉,别离的伤感,漫天大雨中的大巴车,满是泥泞的家访之路,这所有都将会是记忆里开不败的花朵。
第四篇:实习支教工作总结感想
支教工作总结
临近期末,意味着我的半年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半年的时光,有喜有忧,有苦有乐,但总的来说是值得珍惜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初登讲台的实习生而言,支教是机会,也是挑战。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我不知道半年的支教生活是否已让我变得成熟,但它让我明白了许多、让我学会了许多。它让我懂得要想成功地完成“教育”这项光荣的任务,不是仅靠老师的一腔热血就行的,还需要学校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同事的帮助,甚至也需要学生的配合。我们要做的真的还需要许多、许多......下面,我将我的感想简单总结一下:
在思想上,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国家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支教学校的老师,做到爱支教学校和自己的学校一样。全心全意搞好教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
在教学工作上:1,多和学生、班主任、其他在职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状况。只有在了解他们情况的前提下,你才能“因材施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向在职教师、班主任请教教学问题。对于初登讲台的我们来说,最不足的是经验,而最可怕的就是经验不足。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都没有在职教师的深刻,如果多与他们交流,那么将对我们自身的教学有莫大的帮助。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备课,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在课堂上有知识讲,才不至于惊慌。在备课时,遇见不好把握的问题,应积极和其他教师一同探讨,同时也应积极认真学习新教材,将教材、教法、学法尽可能完美地结合。
4,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在听课中认真做好记录,通过多听课,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以此让自己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此支教半年的感想。很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的机会,很感谢同事们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同样也谢谢学生们对我工作的配合。半年的时间是长的、也是短的,是快乐的、也是忧伤的,无论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是值得珍惜,值得回忆的!
第五篇:支教重教工作汇报
直罗镇政府支教重教工作汇报
近年来直罗镇党委、政府为改善我镇办学条件、协调学校关系、维护校园周边环境、解决教育突出问题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效。
一、 有着重教光荣传统的直罗镇历届党委、政府对我镇教育都非常支持,政府根据村(居)委员会学生人数、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成功的撤并了13所村小,2所完小,由于前期各项工作到位,无一例上访案件,并保证了撤并学校的学生百分之百入学,无一例流失。
二、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镇政府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将支教帮扶列入议事日程、放在重要位置,多方争取项目、筹措资金,狠抓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支教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支教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依据直罗小学的现实困难和长远发展,先后得到多方投资为学校新建教学楼教师办公楼各一栋并对学校操场进行硬化;购置教学用具、体育设施和电器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条件。
四、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前提与保证。 直罗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我校校园周边环境和师生安全非常重视。镇派出所经常来我校及校园周边检查安全情况,镇司法所、交警队曾多次来我校做法律知识报告。配合学校搞好德育工作。
直罗中心小学
201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