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省教育工作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抓好党建工作——赴云、贵两省教育考察报告
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抓好党建工作——赴云、贵两省教育考察报告
一、考察目的
按照鞍山市中小学书记培训班教学计划的要求,4月18日至29日,由市教育局组织部李文魁部长带队,局直属单位和铁西区参加培训的部分书记共27人,赴云南、贵州两省进行了教育实地考察。这次教育考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云、贵两省知名学校的参观与考察,近距离地感受祖国西南边陲的地域文化、教育实践以及学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把当地学校在加强党的建设、培育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带回来,为进一步拓宽思路,提高学校党务工作者的领导水平提供帮助。
二、考察概况
这次教育考察历时10天,重点考察了贵阳一中、贵阳二十七中、昆明三中和大理下关一中四所学校。期间听取了各校书记、校长的介绍,与班子成员进行了友好、亲切的座谈,就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作了认真的交流和研讨,参观了学校的校容校貌。虽然旅途劳累,但是大家增长了阅历,开阔了视野,可谓受益非浅,不虚此行。
1、贵阳市第一中学。该校建于1906年,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名校,现有教师283人,4000多名学生,74个教学班,是贵州省目前唯一的一所省级一类示范高中。学校拥有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7人。学校以健全人格、自主发展、求真向上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当中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逸群、中科院院士熊毅及航天科学家夏平畴等等。
2、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该校是始建于1960年的一所中等规模的初级中学,现拥有教师80名,其中党员31名。该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致力于造就一只学者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绩。该校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学校,自己编辑出版的《烛光》一书,收集了该校教职工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70余篇。
3、下关一中。该校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创立于1947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成为有31个教学班、1686名在校学生、148名在职教职工的省一级完全中学。近年来,学校以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为突破口,形成了由德育工作、日常教学、教育科研和教学效果所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考核制度,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4、昆明三中。该校始建于1907年,占地48亩,有42个教学班,2500多名学生,是全国文明行业示范点、云南省文明学校,校党总支被中共云南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校全体教职工在工作中奉行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博采众长的蜜蜂精神和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正向高起点、高层次、高目标大步迈进。
上述四所学校虽然建校时间不同、办学条件各异,但他们却都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浓厚的育人氛围、鲜明的办学特色和骄人的办学成绩,特别是他们围绕教育教学而进行的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党建工作深深吸引着我们,给我们以启发。
三、收获和启示
1、从廉洁自率入手,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不行的。我们所考察的四所学校,在创建特色学校、构建富有个性的办学模式的同时,校党总支(支部)始终把建设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放在第一位。领导班子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真正成为学习的模范、工作的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模范和团结互助的模范。他们在党风廉正建设上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严格党内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在先”的原则,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发扬正气、抵制歪风。
云南、贵州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经济发展程度远不及内地,但教育行业却同样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同样要经受招生、教师调动、提拔干部等敏感问题的考验。这里的校领导衣着朴素、作风踏实,言谈举止中带有浓厚的学者气息。昆明三中,作为云南省四所一等一级中学之一,其“热度”不言而喻。校领导从不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私利,不享受丝毫特权。他们没有自己的专车,上下班、开会都骑自行车;节假日加班不加一分钱(教职工有加班费);招生工作非常透明,设立专门的招生小组,校长、书记无权自做主张,他们的电话赫然显示在校门口的大幅宣传板上,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监督。
2、从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入手,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成败的关键所在,建设一只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强烈的科研意识,更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昆明三中党总支以开展“云岭先锋工程”活动为契机,在教师中实行党员挂牌上岗,使党员身份亮出来、平时工作看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引导党员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激励党员争当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党员的带动下,全体教师自觉用《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并与“奉献在岗”、“敬业爱生”、“树教师形象”、“忌事忌语”等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四个一”,即爱护每一名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转化一名差生,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3、从规范程序入手,进一步加强在青年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
在青年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是新时期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壮大积极分子队伍,而且通过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能够在学生中形成追求远大理想、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贵阳一中针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三“重”三“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在确定标准上,克服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看重党性修养;在发展环节上,克服重“发展”、轻“培养”的问题,不是坐等学生进步和成熟,然后拿条条框框去“套”,合格则发展,不合格则晾在一边,而是通过党课教育、形势教育、党校培训等形式加以积极的引导、培养,并适当的帮助,让学生“快速成长”;在党员管理上,克服重“党外”、轻“党内”的问题,不是将支部视为一部发展党员的“机器”,只顾生产,不管管理,而是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售后服务”,督促党员再学习、再提高。校党总支还注意充分发挥校团委在联系、团结、教育、引导学生方面的优势作用,开展一系列以“在党旗下成才,为党旗增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举办适合学生心理特点、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活动,增强党在学生中的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据统计,从1994年至2004年十年时间里,该校共培养发展了65名学生党员,为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建设人才作出了贡献。
4、从增强实效性入手,全面加强德育工程建设
德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首要环节,同时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何构建新的、科学的、具有实效性的德育体系迫在眉睫。云、贵两省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下关一中创造了德育工作“一抓、二建、三树、四改善、五加强”的基本模式。“一抓”,是抓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二建,是建设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三树”,是树立学习的榜样;“四改善”,是改善师生间、学生间、学校和家长间以及学校和社会间的教育关系;“五加强”,是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加强教师的言传身教。
贵阳二十七中总结出了教育转化问题行为学生的“一一四”实践模式,即“对问题行为学生的教育,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对每一种具有心理问题行为的学生都有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转化问题行为学生要采取教师教育、家长辅助、学友帮助及自己内化四方力量联动的方式”。
这些德育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强化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队伍中的光荣一员”的意识,注重发挥“每一员”在德育网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这种网络式的德育教育,保证学生在时间上(从早到晚)、空间上(校内校外)、内容上(课内课外)都得到教育和指引。
5、从发挥地域优势入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特殊时空,校园文化是师生在这一时空中创造和享有的文化形态的总合。校园文化有如一个巨大的德育场,在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考察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各校都在充分地利用地域优势,创建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下关一中地处风景如画的大理名城,倚苍山、傍洱海,他们利用这一特点,将“苍山铸练的脊梁”和“洱海造就的胸膛”写进校歌——《托起明天的太阳》之中,开启下关一中人心中“立足苍洱故土,放眼中国世界”的美好境界,激励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将“团结、进取、勤奋、求实”的校风和“开拓、奉献”的校训化作“积蓄知识”的具体行动,为继承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贡献力量;校园内绿化面积为11000平方米,郁郁葱葱的高原植被将校园装扮得清新、高雅。
贵阳二十七中学虽然面积只有4000多平方米,但小巧玲珑,人文气息浓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让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盆花、每一棵树都发挥着育人功能,就连楼顶的女儿墙也设计成长城的垛口,既庄重、典雅,又体现文化特色。
贵阳一中位于美丽的南明河畔,是一所历史悠久而又朝气蓬勃的学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以优良的传统滋养校园精神,以先进的观念引导校园精神,以一流的目标强化校园精神,以正确的导向激励校园精神”的思路,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成才环境、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学校共有校级学生社团26个,会员2000多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2强,形成了志愿服务、文艺演出、学术科技、书画观摩、摄影展览、民族工艺、主题辩论、论坛沙龙、环境保护等主题鲜明的系列社团活动,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云贵之行,我们收获颇丰,感慨良多。我们不仅被两地教育工作者扎根边疆、敬业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更被他们立足现实、大胆创新的勇气所感染。虽然我们采撷到的只是两地教育百花园中的几朵花束,但是却能体现祖国西南教育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愿我们在借鉴外来经验的基础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共同开创我市学校党建工作的美好明天!
【第2篇】全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这次全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教育财务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近年来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作一个简要回顾,并就今年的主要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简要回顾近年来教育财务建设的主要成绩
总的来看,最近几年既是我省教育事业实现大改革、大发展、大跨越
的几年,也是教育财务建设工作勇担重任、不辱使命的几年。几年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部署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教育战线财务建设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教育财务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二)为民办实事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自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八件实事以来,我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连续四年承办了五件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三项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两项改革。广大财务建设工作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筹措难、协调难度大等困难,群策群力,任劳任怨,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这几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的实施完成,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并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其中,通过实施“三项工程”,改造危房268.1万平方米,新改扩建校舍265.4万平方米,建设寄宿制学校619所,新建校舍、学生生活用房79万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655万元,完成230所农村初中项目学校建设任务,新建生活用房28万平方米,新建体育场地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学校校舍安全隐患,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另外,通过推进“两项改革”,到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保障水平,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从原来的每年每人200元提高到小学500元、初中750元,全年安排“一补”资金达到3.43亿元。同时,受政府委托、承担了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中的学生平等享受了国家免杂费、免课本费的政策。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春季学期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82.8万人全部免除了杂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全省共有14.43万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享受了免杂费政策。据统计,全省共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39亿元,共有669.7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中受益。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省义务教育全面进入免费时代。
(三)财务基建管理进一步规范。近几年财务基建管理工作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针对财务基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制度建设入手,促进财务基建管理进一步规范化。一是建立了教育投入保障监督制度。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建立建设教育强省投入保障监督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五项教育投入监督措施,建立起指标清晰、责任明确、监督有力的教育强省投入保障监督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省本级教育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非税管理等多项改革,进一步规范了高校和厅直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三是积极推进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全面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核实工作,锁定“普九”债务48.4亿元,中央、省各安排化解债务资金16亿元,已下达资金16亿元,多年来困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普九”债务难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针对高校负债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向省人大、省政府多次汇报,争取出台有关支持债务化解的政策。同时,联合省财政厅、湖南银监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下发了《关于公布省属高校银行贷款风险指数的通知》等文件,建立高校贷款预警、审批制度,加强了对高校贷款的审批管理,积极防范学校财务风险。四是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全面取消了义务教育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自愿住宿、自愿就餐的学生缴纳住宿费、伙食费以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按规定向学生收取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向自愿住校、自愿在校就餐和自愿购买校服学生收取住宿费、伙食费和校服费外,也不再向学生收取其它费用。稳定了高校收费水平,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同时,落实了收费公示制度。五是加强教育国有资产管理。按照财政部36号令规定和省财政厅部署,完成了省级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加强了对学校对外投资、土地置换等行为的审批监管,规范了教育资产处置程序。六是加强了基本建设管理。根据新的形势要求,起草了《湖南省属高校、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基建管理办法》,强调高校自筹基建项目必须通过主管部门审核,加强了对项目建设资金来源落实情况和变更的审查。编制并下发了全省及各高校“十一五”基本建设规划,制订了《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正在组织高校编制《省属高校-基础设施改造规划》。根据中央扩大内需的有关精神,加快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三项工程实施。组织编制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等规划,作为中央扩大内需备选项目。七是加强了外资利用管理。日元贷款高等教育项目克服了汇率变化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做好了项目关闭前的扫尾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了逸夫项目、吕志和项目、明德小学项目等境外捐赠项目的管理,赢得了捐赠方的信任,保持了项目的延续性,提高了外资利用率,近三年利用境外捐款总额达到9067万元,我省获得的捐赠资金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充分肯定过去几年特别是教育财务建设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与问题。一是教育投入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教育经费不足仍然是制约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二是部分地区教育财权与事权不统一,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顺。三是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的银行贷款近年来增长过快,财务风险较大。四是部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存在资金安全问题。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教育财务建设的工作重心
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建设教育强省、推进富民强省的关键之年。今年全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建设教育强省这个大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抓住扩大内需机遇,保障投入,科学使用,有效管理,为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年全省教育系统要把“保障投入、科学使用、有效管理”作为财务建设的三大中心任务来抓,力争我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一)要千方百计保障建设教育强省的经费投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首先要有必要的经费投入作支撑;教育强省建设的各项投入指标能否得到落实,直接决定教育强省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全面落实教育强省的投入指标,是今年教育财务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正是各地争取预算的关键时期。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并争取人大、政协的支持,不折不扣地落实教育强省决定中规定的各项投入指标,确保预算安排到位,为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支持,落实有关部门的教育投入责任。目前,省委、省政府对各部门的教育投入责任划分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我们加强沟通和协调,促使各部门主动承担起责任,形成共同保障教育投入的工作格局。比如,争取财政部门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十一五”期间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投入(含财政超收用于教育部分),确保入库的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及城市建设维护税按规定比例用于教育;争取发展改革部门将教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在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时优先考虑,并根据同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情况,优先考虑教育基建投资的增长;争取税务部门依法依规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维护税,并落实好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建设部门在加强对教育设施建设监管的同时,做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收缴工作;争取国土资源部门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非营利性教育设施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优先供地等。
三是要努力拓宽外资等教育经费渠道。在财政投入不足、学校资金需求量大的情况下,积极利用外资贷款和捐赠资金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举措。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德国促进银行贷款职业教育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争取尽早启动项目。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联系,争取新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支持我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邵逸夫、明德小学和吕志和等捐赠项目,要认真履行承诺,严格按照捐赠方要求,规范项目学校遴选原则和程序,加强项目管理,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
(二)要精心安排和科学使用各项教育经费。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各方面都需要加大投入,这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现阶段教育经费的缺口将会继续下去,不可能彻底解决好。因此,用好每一笔教育资金尤为重要。作为教育财务建设的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要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在教育经费的统筹安排与科学使用上下功夫。就省本级的教育经费安排与使用而言,要把握教育强省建设的全局,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点与一般相统一,均衡与特色相统一”的原则,围绕建设教育强省战略的四项计划,在经费投入上重点保农村、保民生、保安全、保发展,努力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一是保农村。把农村教育作为投入的重中之重,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新建和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为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学校图书、体育器材配备质量,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建设。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均衡配置公共义务教育资源,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二是保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重点落实好针对学生的各项免费政策,尤其是要对贫困寄宿生按标准补助生活费,保障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扩大普通高中学生的资助覆盖面。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学生在生源地开展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上半年15个县试点,下半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奖助学金的管理。申请、评审和发放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关,杜绝弄虚作假。各种奖助学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分账核算。特别是中职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要禁止将助学金拨到县市区学校和民办中职学校的账户,禁止以现金形式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禁止将国家助学金抵扣学费和打入学生饭卡。对发放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要坚决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各高校和各中职学校要按照要求分别足额提取学费收入的4%和5%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各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机构,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项工作经费。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要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足额安排各种分担资金,确保学生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我们将联合省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建立高校和各市州学生资助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奖优罚劣。
三是保安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全省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尽快维修改造,经过若干年努力,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央采取扩大内需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是扩大内需政策支持的重要内容。这对我省进一步加强学校基本建设工作是一个良好机遇。目前,我省农村初中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特教工程列入了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我们将积极争取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示范性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以及高校急需的配套建设项目列入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建设范畴,争取更大投入。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央扩大内需建设项目的实施既是一项建设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中央、省都有专项督查组进行督办。从最近督查的情况来看,部分项目的实施存在进展缓慢、随意更改计划、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各地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保证项目完成质量。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各地要认真落实倒排工期和月报告制度。厅里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从资金管理、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和进度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四是保发展。今年省本级预算内新增经费4.27亿元,我们在安排上围绕“教育强省”四项计划,主要用于支持学校、教师发展。安排2亿元,用于提高高校生均标准和政策性人员经费增长,使高校生均新增376元;安排5000万元,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安排6400万元,支持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安排2300万元,支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安排6000万元,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同时,争取中央、省支持,按照“分项目、按比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将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小学300元,初中500元。各市州、县市区要建立健全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担经费,及时拨付到校,确保中小学运转,同时,要按照建设教育强省要求,积极筹措经费,加快合格学校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三)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有效管理。教育经费管理工作是财务建设部门的基本职责,需要财务建设部门的同志用科学态度和专业精神来提高经费管理水平。总的来讲,就是要严格遵守《教育法》、《预算法》、《会计法》,执行财政部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意见》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依纪管好教育经费。同时,要建立和健全教育经费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制度创新,依靠制度来管人、管钱、管物。
一是要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近年来,财政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但由于各地认识和理解不一,教育经费的管理机构设置、资金拨付方式、集中核算方式上出现了多种形式。如核算方面就有财政部门集中核算、财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分校核算、教育部门集中分校核算等方式。部分县市区教育经费拨付、核算不经过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经费管理游离于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之外,违背了教育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给教育行政部门全面管理教育经费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一些地方还加大了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的运行成本。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正在组织调研,并积极与省财政进行沟通,将联合制定下发“校财局管”等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二是全面强化预算管理制度。省本级高校推行预算管理已多年,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中小学校也开始实行预算编制制度。但是,不少学校没有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被动应付,编制时是一套,执行又是另一套;一些单位预算编制不准,调整过多,支出随意性大。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预算管理贯穿财务活动的所有领域;扎实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将预算编细、编准、编实;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预算一经确定,必须坚决执行。
三是创新投入监督机制。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建立教育强省投入保障监督机制的意见》,我们要把《意见》精神的落实作为今年教育财务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创新教育投入保障监督机制上下功夫。省里将把教育投入保障监督机制明确的各项投入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教育强省督查和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并且从今年开始,建立全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制度,待决算后,省统计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有关法定数据,将省本级、各市州、县市区教育投入主要指标进行公告。
四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效益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学生资助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今年,省里将从外资利用项目开始,实行“择优支持”,对项目执行得力、成绩突出的项目市州或项目学校给予奖励,并在新增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要加强对专项经费的项目管理,按照项目绩效考评的工作规范,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明确使用方向。今年省教育厅审计部门将开展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绩效审计试点,取得成效后在全省推广。
五是完善风险评价机制。为防范高校财务风险,控制高校增加新债,我们将按照省财政厅、湖南银监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下发的《关于公布省属高校银行贷款风险指数的通知》规定,联合有关部门对高校贷款风险指数予以定期公布,对高校新增贷款严格进行审批,新建项目立项要审查经费来源落实情况。
六是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近几年,个别高校发生财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的案件,说明高校资金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特别重视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学校财务部门要发挥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全面监督职能。凡学校的重大开支、校内有关部门代表学校签署涉及学校经济活动方面的协议、合同和其他文件,均应征求财务部门的意见,学校所有涉及收费的业务均应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今年6-7月份,厅里将对各高校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督促各高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范。
三、全面落实今年教育财务建设的各项工作
教育财务建设部门涉及财务、基建、后勤和国资管理等多项职能,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重;广大财务建设工作者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在紧紧把握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今年财务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抓好学校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学校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今年,我们将结合全省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高校-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规划。目前,各高校已经上报了相关材料,但从学校上报的情况来看,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下一段工作还需要学校积极配合,尽快修改完善各学校规划。规划批复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及专项资金将按照规划进行安排,严格实行项目管理。中小学建设要重点抓好学校建设整体规划,积极推动标准化、合格化学校建设。去年国家出台了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这是指导今后中小学建设的依据,今年我厅将依据新的标准和导则,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合格化)学校建设规划,并将规划和校舍情况制成“电子地图”,以便全面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这是中小学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市州教育局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二)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债务化解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全面清偿“普九”债务。全省农村义务教育48.4亿元“普九”债务,已经全面进入清偿阶段。省政府与市州政府签订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责任书,明确了农村“普九”债务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责任。各级教育部门要紧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确保圆满完成任务。要严肃工作纪律,把资金真正落实到债务清偿上,防止弄虚作假、套取资金、影响稳定、产生新债等行为。在安排偿债资金时,要杜绝挤占或减少正常的教育经费支出的做法。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化解高校负债工作。经过几年的积极努力,高校债务问题得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债务形成原因上取得了共识。省政府专门成立了化解教育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由郭开朗副省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同志和副省长郭开朗同志近期将就此听取专题汇报,召集相关部门集体讨论研究高校负债的化解措施。我们将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研究并完善有关收费政策,争取调整部分高校学费结构。目前已联合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将有关方案上报省政府,待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后,尽早出台文件;二是争取省政府出台《省属高校老校区资产处置工作的意见》,确保老校区置换所得收益最大限度地用于学校建设;三是争取银行支持,将现有部分商业银行短期贷款转换为中长期贷款;四是当好政府的参谋,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新的政策,通过建立风险准备金、减免银行利息等政策来支持高校化解债务。同时,各高校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节约开支,勤俭办学,积极主动化解学校现有债务。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和管理
认真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省里将制定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实施规划,出台高校节能、节水工作评估检查标准,并设立专项经费,对节约型校园建设先进学校在考核的基础上予以奖励。各高校要以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为龙头,全面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按照总体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节约型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多方筹措资金,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实现节约型校园建设目标。同时,要继续强化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管理。进一步落实政府和高校在体现学生食堂“公益性”的责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降低食堂运行成本,构建学生食堂长效保障机制。同时要密切关注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校的稳定。要认真吸取上海商学院学生公寓火灾的沉痛教训,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学生公寓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公寓用电设施改造投入,加强用电管理,确保学生用电安全。此外,要继续落实高校学生床上用品集团预购质量监控制度,推行高校学生床上用品市场准入制,保证学生床上用品质量。今年要继续开展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评比活动。
(四)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
今年,省里将通过调研,依照财政部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要求,出台我省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对学校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当前,重点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一是在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中,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妥善解决有关土地和房屋过户手续问题;二是对基础教育改制学校在“四独立”过程中,应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在改制过程以及在清理规范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出台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处置办法。去年,在审计锁定“普九”债务过程中,发现义务教育学校一方面负债沉重,一方面因布局调整而闲置的校产难以处置,造成资源浪费。审计厅还专门组织了审计调查,在审计报告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期,我们将全面开展对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情况调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研究出台处置办法,确保教育资产不流失,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五)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一是继续稳定高校收费水平。除争取对部分学校收费进行结构性调整外,继续保持我省高等教育收费整体水平不提高。各高校要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收费公示制度,坚决杜绝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同时落实好有关服务性收费、学费退费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学生权益。二是坚决制止义务教育阶段“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最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收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住宿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除自愿在校就餐需交纳伙食费外,取消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住校费取消后,省财政厅正牵头研究资金弥补问题。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是“两个强制”:一是强制收取教辅资料费,一是强制在学校就餐,而且伙食费不断上涨。这些乱收费行为严重损害教育形象,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惠民政策的效果,我们将会同纪检监察等部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三是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同时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改制学校的收费行为,凡未做到“四独立”的改制学校和未取得民办学校资格的学校,一律执行当地同类公办学校的收费标准。
(六)努力加强财务建设部门的自身建设决杜绝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
同志们,财务建设工作任务繁重,让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务建设工作全局,扎实工作,努力开拓,为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全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第3篇】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工作情况报告
xx县是新兴的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典型的苏北水乡,1956年建县,因湖设置,借湖得名。全县现有人口38.1万人,水陆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57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15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8.8亿元、财政收入20.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60元,XX、XX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称号。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教育率先、优先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强化学校管理,逐步优化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现有幼儿园18所、小学15所(含1所民办)、初中7所(含1所九年制学校)、普通高中3所(含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拥有在校生(含幼儿园、特校学生)49614人、在职教职工4105人、专任教师3180人。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县、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自XX年启动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创建以来,我们按照“立足实际、以创促建、彰显特色”的思路,坚持“硬件从优、软件从严”的原则,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提升内涵,促进了xx教育高位、均衡、科学、健康发展,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
一、坚持优先发展,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
我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创建为契机,全力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一)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科学方案。经过反复调研,制订出台了《xx县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实施方案》,各单位按照创建方案,倒排工作时序,实行挂图作战,有效推进创建工作。先后邀请省市教育部门领导视察、指导创建工作,聘请市县教育专家担任创建工作顾问,组织人员赴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切实增强创建工作针对性。
(二)建立创建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四套班子领导为成员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室六组”,具体负责全县创建工作。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各成员单位形成一项工作、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套制度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创建责任追究制,与各镇、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状,并实行效能督查、协调会办、保证金等制度。
(三)坚持上下联动,增强创建合力。通过悬挂过街横幅、发放宣传单、设立广场咨询台、设立固定标语牌等形式,强力宣传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措施策略。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均开辟创建专栏,宣传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情况,通报创建工作成效,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个个参与创建的浓烈氛围。各镇、各单位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高效推进创建工作。
二、坚持高位发展,切实增强教育现代化建设质效
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设施,狠抓队伍建设为抓手,突出特色发展,全力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质效。
(一)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创建基础。一是大力推进校舍建设。新建高良涧镇中心小学及幼儿园、县特殊教育学校、xx湖实验小学及幼儿园和xx中学新校区;近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基建工程累计投入近8.87亿元(含xx中学新校区后续投入),建筑面积达37. 5万平方米。二是不断优化教育装备。投入6865.64万元,按省二类标准升级教育装备。投入2258.35万元添置实验设备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图书拥有量高中生均45册,初中生均40册,小学生均32册。三是全面提升信息水平。近三年,教育信息化投入达4235万元。域网主干达千兆,互联网出口达万兆,拥有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达157间,多媒体教室比例达100%。全县中小学实现“三个所有”:所有学校建成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多功能演播教室、网络电子备课平台和网络管理中心;所有学校千兆光纤连通,班级配备数字式电子交互白板,实现“班班通”,专任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所有学校安装校园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数字化校园广播和校讯通家校联系系统。
(二)提升教师素质,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师德集中教育月”活动,制定出台《xx县中小学师德评估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首要内容,切实提高全县教师整体师德水平。二是完善培训体系。XX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教师研修中心,统筹规划、系统安排教师培训工作,落实年度培训经费120万元,举办培训班28个,培训8720人次;在全市率先组织专任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初级水平考试和中级考核。三是强化骨干建设。与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等部门联合举办“骨干校长”、“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充分发挥骨干带头引领作用;滚动评审县“五类骨干”教师。目前,全县有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1名,省特级教师6名,市县级骨干教师530名。
(三)打造特色品牌,推进内涵发展。在抓硬件装备建设的同时,加快教育内涵发展,力促学校办出特色。一是狠抓学生德育工作。不断加大德育工作力度,以“周恩来”班创建为主线,全面提升德育水准,创市级以上“周恩来”班20个,国家省市优秀家长学校22所,建成县青少年宫1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10个。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特色办学理念,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目标,以理念、制度、教学等为要素,贯穿特色文化建设于学校管理之中,形成了“成长文化”、“尚美文化”、“底色文化”、“国学文化”等校园主题文化。三是突出课外素质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形成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一会三节”活动机制。
三、坚持优质发展,大力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品位
按照优质均衡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品位,着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
(一)夯实基础,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化。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发展、管理和服务体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组建学前教育集团的决定》、《关于组织全县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健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体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办园。近年来,新建、扩建、改建12所幼儿园,配足幼儿教育教学设备,18所幼儿园中已创成省优质幼儿园9所,上半年,已接受省评估院评估4所,省优质园占比达72.2%。
(二)整合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一是实施初中布局调整。XX年,撤并6所农村初中至新区中学,XX年,除老子山九年制学校外,计划撤并余下3所农村中学至县城。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视察xx时褒奖:“xx把农村初中学生集中到县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我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典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二是推行教育集团化办学。以县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校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集团内实行“统一组织管理,共享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成果、共享教育品牌”的一统一、四共享原则,有效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开展农村“明星学校”创建。为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出台了《xx县农村中小学创建明星学校活动意见》,此举极大丰富了教育发展内涵,提升了农村学校发展档次,被省市教育部门评价为创新之举。
(三)突出特色,促进高中教育普及化。xx中学走精品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提高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xx县第二中学为学生设计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向的成才之路;xx外国语中学在发展好体艺特长生的基础上,与职业高中联合办学,普职贯通、普职互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发展,高考本科达线突破千人大关,增幅连续四年位居全市之首,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09%。
(四)立足服务,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整合职教资源,将县电大、卫校、劳动服务中心合并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成省级示范专业、省紧缺人才实训基地、省课改试验点共8个,XX年创成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立足xx实际,瞄准市场专业需求,给力服务地方经济,在抓好电子、化工2个省级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盐化工等专业,实现所设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实行校企合作,提升实际服务能力,与36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四、坚持和谐发展,有效提高教育现代化保障水平
切实加大济困助学、规范办学行为、保障校园安全的工作力度,有力促进全县教育和谐发展。
(一)拓宽资助渠道,保障困难群体教育权利。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通过党员干部与特困生结对帮扶、春蕾计划、爱心“1+1”等形式,大规模开展特困生救助工作。三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捐资助学资金累计达511.82万,受益学生6171人。解决农村进城上学初中生家庭负担,除正常的“两免一补”外,县财政每年安排车费和生活补贴120多万元,免费接送寄宿生和补助家庭困难学生,特困生生活费全免、一般困难学生免70%,补助面100%。大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以一流的住宿条件和周到的生活服务,为寄宿“留守儿童”营造温暖的家,XX年,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等800多家媒体对我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面向全球予以直播。
(二)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科学规范发展。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下发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按照“五严”规定,科学制定课程计划,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做到各项收支透明化,制度化;公有民办的实验中学已清理规范到位。大力开展学校管理规范、提升、示范年活动,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区域内义务教育划区招生学校比例为100%。
(三)完备校安体系,确保中小学校校园安全。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不断健全校园安全监管体系,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关于切实加强寄宿制小学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学校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学校安全管理处罚细则》等文件,加强安全检查力度和频度,实现了“管理无缝隙、安全无隐患、校校无事故”目标。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本年度组织安全知识培训700余人次,配备校园保安152人。近三年,全县未发生一起学校安全责任事故。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将以不断提高人的现代化水平和层次为主要建设目标,引领xx教育发展,提升xx教育现代化水平,办让xx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为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省教育工作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