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课程改革工作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自xx年9月始,我校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多来,我校以新课实验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进下阶段工作,现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的外地借读生源逐年增加,加上学校布局的松散,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但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三年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克服瓶颈制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勤奋、创优”的教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县首届先进校本教研学校。
二、我们的做法
1、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和思路
基于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小学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确定我校课改的主题是:“融入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师生共成长”。总体思路是: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反思、优化教师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跨跃式发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目标:
从学校层面上讲,提出创建县课改示范学校的目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打建学科基地,制定名师培养工程,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合作严谨的教研氛围,5年内培养2名县级名师,6名县级教坛新秀。
从教师层面上讲,构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
从学生层现上讲,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取好成绩。
2、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完善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科学管理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实验教师,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校新课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实施系统,由1—6年级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组成,做到校长亲自抓,教导处负责抓,教研组具体抓的工作网络。
②健全制度,规范课改活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相继出台了《课改理念学习制度》《课改教师备课制度》《课改教师常规考核办法》《课改教研制度》《课改教师奖励办法》《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等,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有力,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课改活动不断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③健全课改保障制度,无论是在硬件添置与辅导材料的购买,还是在师资培训上,学校均给予优先,3年下来在新课程上共投入经费达20万余元。
3、抓宣传舆论,营造实验氛围
实施新课程,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需要取得社会和家长支持与配合,早在xx年5月,我们向家长和社会作了调查问卷,95%以上的家长对新课程不了解,许多家长对自已的子女实施新课程不理解、不支持,为此,我们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之后定期召开课改成果会,让学长、学生深切感受新课改的好处,进一步增强课改的自主意识,同时征询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使新课改革在主体上形成合力。
同时定期编印实验信息资料,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学校课改动态。
4、加强学习,树立新课理念
没有学习,认识就不会加深,实践也就失去指导。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工进行课改实验的自觉性,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领会课改的实质,以利于在实验中,运用课程标准,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①以校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有书面内容。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安排理论学习,做到有时间,有内容。
③每学期期末及暑期培训,安排新课程专题培训,形成为听讲座、看录像。
④积极参与并组织外出培训,三年来共参与新课程外出培训,400余人次,其中市级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指导作新课程讲座。
5、强化常规,减轻学生负担
①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做到“五要五不准”。
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在6小时以内,严禁利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
③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最不超过30分钟。严格规范考试,学生考试每学期未组织一次,成绩采用等级制,不按成绩给学生排队。不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
【第2篇】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自xx年9月始,我校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多来,我校以新课实验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进下阶段工作,现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的外地借读生源逐年增加,加上学校布局的松散,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但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三年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克服瓶颈制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勤奋、创优”的教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县首届先进校本教研学校。
二、我们的做法
1、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和思路
基于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小学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确定我校课改的主题是:“融入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师生共成长”。总体思路是: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反思、优化教师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跨跃式发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目标:
从学校层面上讲,提出创建县课改示范学校的目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打建学科基地,制定名师培养工程,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合作严谨的教研氛围,5年内培养2名县级名师,6名县级教坛新秀。
从教师层面上讲,构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
从学生层现上讲,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取好成绩。
2、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完善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科学管理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实验教师,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校新课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实施系统,由1—6年级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组成,做到校长亲自抓,教导处负责抓,教研组具体抓的工作网络。
②健全制度,规范课改活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相继出台了《课改理念学习制度》《课改教师备课制度》《课改教师常规考核办法》《课改教研制度》《课改教师奖励办法》《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等,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有力,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课改活动不断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③健全课改保障制度,无论是在硬件添置与辅导材料的购买,还是在师资培训上,学校均给予优先,3年下来在新课程上共投入经费达20万余元。
3、抓宣传舆论,营造实验氛围
实施新课程,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需要取得社会和家长支持与配合,早在xx年5月,我们向家长和社会作了调查问卷,95%以上的家长对新课程不了解,许多家长对自已的子女实施新课程不理解、不支持,为此,我们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之后定期召开课改成果会,让学长、学生深切感受新课改的好处,进一步增强课改的自主意识,同时征询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使新课改革在主体上形成合力。
同时定期编印实验信息资料,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学校课改动态。
4、加强学习,树立新课理念
没有学习,认识就不会加深,实践也就失去指导。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工进行课改实验的自觉性,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领会课改的实质,以利于在实验中,运用课程标准,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①以校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有书面内容。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安排理论学习,做到有时间,有内容。
③每学期期末及暑期培训,安排新课程专题培训,形成为听讲座、看录像。
④积极参与并组织外出培训,三年来共参与新课程外出培训,400余人次,其中市级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指导作新课程讲座。
5、强化常规,减轻学生负担
①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做到“五要五不准”。
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在6小时以内,严禁利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
③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最不超过30分钟。严格规范考试,学生考试每学期未组织一次,成绩采用等级制,不按成绩给学生排队。不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
【第3篇】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年度工作报告
xx年秋季我县启动新课程以来,积极准备,认真实施,为新课程实验推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在农村地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师年龄老化,师资严重缺失,教材内容偏多,农村学生学习吃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必定是一项渐进的工程。在农村地区,如何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现状,找准通过推进课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最近生长点,而非好高骛远,是我们推进课改必须思考的。
为此,我县小语学科确定了以“调研”为途径,深入一线,重心下移,发现问题,了解教师需求,依靠“研训”为载体去激活和催生教师专业成长,以“阅读”奠定基础,追求广大语文教师“快乐教学、幸福生活”为目标。
,我县小语紧紧围绕全局教育教学宗旨,努力践行教学研究、引领、服务的职责,开展了一些工作,收获了一些成效。
一、深入调研,挖掘问题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在哪里?尤其是村完小一级的课改现状如何?都是必须关注的。因此,我县教育局非常重视课改推进中的调研工作和课改质量分析工作。通过集体调研、学科调研,协助市教研室开展课改调研等,教育局多次组织课改调研工作。同时,加强了以学科为主的课改推进实际情况分析。总的说来,通过调研证实,课改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特别表现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促进和课堂教学实践改革上。同时,课改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我县4月开展的一次以农村学校为主,面向150名一线教师、200名小学生的课改调研为例,其中部分结果如下:
1、在关于对本次课程改革的态度上,仅有5人选择了不支持或无动于衷,但是其中只有2人选择了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不认同”。在对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的态度上,共有97位(92.38%)教师选择了“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可以实现”,有8位教师选择了“过于理想,难以实现”。
2、关于对课程和教材的认识,有35人(33.3%)认为现在的课程设置有不合理的地方,新课程教学中课堂容量较大,现有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并建议能够增加一些学科的课时。教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比旧教材要求高了,难度大了”。
3、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调查。教师在备课时使用的参考资料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练习册、教参、教材,只有23人同时选择了课程标准,仅占21.9%。
4、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的调查。在学习习惯上,22人(12.94%)表示在教师上课前“每次都有预习”,58人(34.12%)表示“有时预习”;而在课堂上“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只有17人,“没有提过”的达到42人,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向老师提问。87人(51.18%)反映,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1小时之内”就能完成,45人(26.47%)表示需要“1—2小时”才能完成,仅有个别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2—3小时)。
秋,县教研室教研员针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开展情况开展系统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其中小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一、重读写、轻听说。1、学校硬件上就没有配备听力设备;2、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范读很少,完小教师更是难以听见教师读书的声音;3、满堂灌还是大量存在,尤其是高年级,说的训练在弱化,以致课堂只剩教师的声音。二是重课内,轻课外。1、语文教师没有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检查;2农村阅读环境恶略;3、课业负担重,阅读时间少;4、教师缺失阅读理念。三、重技巧、轻训练。1、重课文的讲读,轻活动课的开展;2、作文教学评价及检测流于形式,走入“盲区”。教师课堂教学暴露的问题,更是引人深思:一是教学目标空泛,问题设计应接不暇;二是教学内容边缘化,语文课变味;三是教材处理浮躁化,依靠网上下载,无度拓展;四是合作学习过大,为合作而合作;四是滥用多媒体,课件成为记事本、备课本,冷落文本;五是板书设计无脉络,无主干;六是问题设计简单化,思维含量低;七是作业设计随意化;八是教师评价简单化,没有指向性。这些问题是与课改初衷严重违背的。但我们收获了问题,有问题才能有发展,问题是基石,它让我们找到了今后努力的航标。
二、阅读奠基,夯实教学
课改行程的艰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应该深深扎进阅读的土壤里。为此,我县将定为“师生阅读年”,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目标明确,推动有力,措施具体有效,活动开展,成效日益显现,影响不断扩大。一路行走,一路收获。
1、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为了贯彻落实“行动与研究”教育教学研讨会精神,营造“书香校园”和全员读书的良好氛围,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高中阶段阅读总量150万字以上的要求,帮助师生形成扎实的人文素养、丰厚的文化积淀。教体局制定并下发了《万安县师生阅读指导意见》,方案确立了全县师生阅读的四项工作目标:1、在全县掀起阅读热潮,并继续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师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2、转变思想观念,拓宽课程视野,探索师生阅读的有效路径。3、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倡导教师精读专业书籍与经典书籍,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浓厚持久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4、不断强化师生阅读教育,让学生在读书中丰富知识、提升人格,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并提出建立组织、营造氛围、树立榜样、搭建平台、抓好图书馆建设、加快校园网建设、推荐阅读书目、举办读书节、成立读书组织、强化阅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等工作措施。我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由此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2、举办读书报告会。为了让教师开阔眼界,拓展视野,提升思想,提升品味。4月上旬,特邀江西省特级教师、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刘武德老师作了题为《师生共读师生同乐》的报告。在长达二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刘老师站在生命成长的高度,高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读书走向、诵读经典、读写结合、与思考同行等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了读书方法、读书内容,从容讲来,思考深刻,举例丰富,分析入理,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使大家对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如何读书、应该读哪些书,有了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3、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为了倡导“阅读丰富人生,读书使人智慧,建设书香校园”的理念,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5月28日——29日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旨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与文明对话,与经典对话,让广大师生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学校初赛和县决赛。5月20日以前各校以读书为媒,建立“学习共同体”,紧紧围绕全县的总体实施方案,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师生读书计划。一个个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唤发了师生的读书激情,把全县的读书活动演绎得多姿多彩。县赛时,经过笔试角逐,实小、芙小、枧小、窑小、韶小和桂小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采用口头答题形式,挑战“四关”,即“别无选择”、“舍我其谁”、“信心百倍”和“勇担风险”。在表彰仪式上教体局局长郭白云对此次读书竞赛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继续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师生爱读书;二是要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师生有书读;三是要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4、让“经典”走进师生心灵。
每天早晨,各校都安排“读书时间”;坚持进行“聆听名段,欣赏名作”的感悟经典历程:聆听中外名曲、古今诗文、经典故事、、、、、、这些经典之作经日积月累,给予了学生文化营养,浸润了传统道德思想,丰盈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实验小学和桂江小学制定了《师生共读经典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低年级学生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及教师以《论语》为主。通过经典背诵竞赛、个人考核过关的检测学生诵读成绩。现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有2456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以背《论语》为主,平时以自学为主,利用例会时间进行抽测或集体测试(集体测试以写为主)。从校长到同志,从后勤到一线,只要是实验小学的老师人人都要参与。现在学校已检查完《论语》的第一、二章。诵读《论语》已作为本年度教师基本功主要内容之一,年终必须过关。
4月23日和6月16日的《井冈山报》两期刊登了实验小学“师生共读经典”活动的报道。
三、研训结合,提升素质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研训结合,突出主题,攻破难点是我县小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的宗旨。我们认为,教师素质的提高依靠“竞赛+培训+阅读”。竞赛是锤炼,培训是提高,阅读是养分。并且形式要创新。我县在走“主题式教研”发展之路方面作了努力:
各校从问题入手,寻找教研突破口。以学科教研组为平台,开展了大量“主题式”教研活动,活动程序为:“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行动跟进—实践探索—揭示问题—寻找对策”。建立一种“包容、共生”的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科教研组建设,从而达成开放性评价和互助式教研。
为了搭建平台,促进更多语文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县教研室09年相继召开了“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优质课竞赛暨观摩研讨会”、“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竞赛”、“小学语文教师光盘教学(模式一)优质课竞赛暨观摩研讨会”等主题教研活动。面对的对象有中青年教师和50岁以上的老教师,实现了老、中、青共参与、共提高的目标。其中涉及的主题研讨内容有: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年级的片段作文教学、四年级的古诗词教学和五、六的阅读教学(分精读和略读)。让参会人员带着问题来,满怀信心回。活动主要采取竞赛、培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说课、上课、评课竞赛——专题讲座——观摩优质录像课——研讨交流——总结(论文、案例评比)。以此平台,营造平等民主的教研氛围,坚持了问题从教师中来,坚持了在教学中研究,坚持以研究促教师发展。我们没有响亮的口号,靠着朴实、扎实的实干,靠着教师“把自己摆进去”的真正参与,促进教师成长的真实变化和课堂的真实变化。
四、教学实践,亲近课堂
“课堂是我们教师的根,教研员永远不能脱离教学一线,要永远保持教师的身份。”这句话我们铭记于心,根植于课堂。
1、送课下乡。为发挥学科教研员、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县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小语学科送教下乡。这一活动为广大乡镇教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示范课例。
2、教学实践周。为了引领乡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我县经常组织教研员到乡镇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活动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每个教研员到校后接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二是教研员站在理论前沿,贴近改革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方面作专题讲座。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零距离接触,不仅提升了教研员自身的教学素能,而且加快了乡镇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反思与展望:
根据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县在今后课改中工作将适时调整工作策略,着力加强以下几项工作,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课改在我县的常态化推进。
一、阅读先行,成立读书会。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为此,我们将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让更多有教育思想、有反思精神、有理想激情的优秀教师聚集在一起,探讨切磋,互助共进。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和行走的姿态。
二、抓住关键,分类召开主题教学研讨会。1、开展研课活动。当前,我县课堂教学出现了新流弊,课堂好看但教学空泛了,教学空间大但学科本体弱化了,以致学生忙碌了,学习成本提高了,综合素养却降低了。为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略,一切理解从“读”出发,一切深度思考从“挖掘”教材开始。2、召开光盘教学研讨会。为实现资源共享,为村小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搭建一座桥梁。3、召开六年级复习研讨会。通过研讨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以活动为载体加以推广,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三、树立身边的榜样,以“案例”激发教师成长。
我县不乏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这些优秀的教学经验,总结、推广、应用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本身也是课改工作所关注和推崇的,是课改工作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培训工作。将举行“小学语文名优教师教学经验研讨会” 通过展板、执教示范课、作专题报告、同事介绍、教研员点评、对话、研讨等全方位地展示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年形成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
四、以课题研究助推课改创造性推进。
问题即课题。“以科研促课改”是许多地区的共同做法,也是我们的当然选择。在我县全面推进课改之际,我们将力求通过“重点课题牵动一般课题的研究,微型课题丰富重点课题研究”的办法,做到理念实、思路清、方法活、形式新。
【第4篇】县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年度工作报告
xx年秋季我县启动新课程以来,积极准备,认真实施,为新课程实验推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在农村地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师年龄老化,师资严重缺失,教材内容偏多,农村学生学习吃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必定是一项渐进的工程。在农村地区,如何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现状,找准通过推进课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最近生长点,而非好高骛远,是我们推进课改必须思考的。
为此,我县小语学科确定了以“调研”为途径,深入一线,重心下移,发现问题,了解教师需求,依靠“研训”为载体去激活和催生教师专业成长,以“阅读”奠定基础,追求广大语文教师“快乐教学、幸福生活”为目标。
,我县小语紧紧围绕全局教育教学宗旨,努力践行教学研究、引领、服务的职责,开展了一些工作,收获了一些成效。
一、 深入调研,挖掘问题
1、在关于对本次课程改革的态度上,仅有5人选择了不支持或无动于衷,但是其中只有2人选择了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不认同”。在对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的态度上,共有97位(92.38%)教师选择了“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可以实现”,有8位教师选择了“过于理想,难以实现”。
2、关于对课程和教材的认识,有35人(33.3%)认为现在的课程设置有不合理的地方,新课程教学中课堂容量较大,现有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并建议能够增加一些学科的课时。教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比旧教材要求高了,难度大了”。
3、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调查。教师在备课时使用的参考资料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练习册、教参、教材,只有23人同时选择了课程标准,仅占21.9%。
二、 阅读奠基,夯实教学
课改行程的艰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应该深深扎进阅读的土壤里。为此,我县将定为“师生阅读年”,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目标明确,推动有力,措施具体有效,活动开展,成效日益显现,影响不断扩大。一路行走,一路收获。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2、举办读书报告会。为了让教师开阔眼界,拓展视野,提升思想,提升品味。4月上旬,特邀江西省特级教师、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刘武德老师作了题为《师生共读师生同乐》的报告。在长达二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刘老师站在生命成长的高度,高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读书走向、诵读经典、读写结合、与思考同行等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了读书方法、读书内容,从容讲来,思考深刻,举例丰富,分析入理,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使大家对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如何读书、应该读哪些书,有了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3、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为了倡导“阅读丰富人生,读书使人智慧,建设书香校园”的理念,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5月28日——29日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旨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与文明对话,与经典对话,让广大师生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学校初赛和县决赛。5月20日以前各校以读书为媒,建立“学习共同体”,紧紧围绕全县的总体实施方案,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师生读书计划。一个个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唤发了师生的读书激情,把全县的读书活动演绎得多姿多彩。县赛时,经过笔试角逐,实小、芙小、枧小、窑小、韶小和桂小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采用口头答题形式,挑战“四关”,即“别无选择”、“舍我其谁”、“信心百倍”和“勇担风险”。在表彰仪式上教体局局长郭白云对此次读书竞赛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继续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师生爱读书;二是要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师生有书读;三是要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4、让“经典”走进师生心灵。
每天早晨,各校都安排“读书时间”;坚持进行“聆听名段,欣赏名作”的感悟经典历程:聆听中外名曲、古今诗文、经典故事、、、、、、这些经典之作经日积月累,给予了学生文化营养,浸润了传统道德思想,丰盈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实验小学和桂江小学制定了《师生共读经典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低年级学生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及教师以《论语》为主。通过经典背诵竞赛、个人考核过关的检测学生诵读成绩。现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有2456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以背《论语》为主,平时以自学为主,利用例会时间进行抽测或集体测试(集体测试以写为主)。从校长到同志,从后勤到一线,只要是实验小学的老师人人都要参与。现在学校已检查完《论语》的第一、二章。诵读《论语》已作为本年度教师基本功主要内容之一,年终必须过关。
4月23日和6月16日的《井冈山报》两期刊登了实验小学“师生共读经典”活动的报道。
三、研训结合,提升素质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研训结合,突出主题,攻破难点是我县小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的宗旨。我们认为,教师素质的提高依靠“竞赛+培训+阅读”。竞赛是锤炼,培训是提高,阅读是养分。并且形式要创新。我县在走“主题式教研”发展之路方面作了努力:
各校从问题入手,寻找教研突破口。以学科教研组为平台,开展了大量“主题式”教研活动,活动程序为:“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行动跟进—实践探索—揭示问题—寻找对策”。建立一种“包容、共生”的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科教研组建设,从而达成开放性评价和互助式教研。
为了搭建平台,促进更多语文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县教研室09年相继召开了“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优质课竞赛暨观摩研讨会”、“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竞赛”、“小学语文教师光盘教学(模式一)优质课竞赛暨观摩研讨会”等主题教研活动。面对的对象有中青年教师和50岁以上的老教师,实现了老、中、青共参与、共提高的目标。其中涉及的主题研讨内容有: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年级的片段作文教学、四年级的古诗词教学和五、六的阅读教学(分精读和略读)。让参会人员带着问题来,满怀信心回。活动主要采取竞赛、培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说课、上课、评课竞赛——专题讲座——观摩优质录像课——研讨交流——总结(论文、案例评比)。以此平台,营造平等民主的教研氛围,坚持了问题从教师中来,坚持了在教学中研究,坚持以研究促教师发展。我们没有响亮的口号,靠着朴实、扎实的实干,靠着教师“把自己摆进去”的真正参与,促进教师成长的真实变化和课堂的真实变化。
四、教学实践,亲近课堂
“课堂是我们教师的根,教研员永远不能脱离教学一线,要永远保持教师的身份。”这句话我们铭记于心,根植于课堂。
1、送课下乡。为发挥学科教研员、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县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小语学科送教下乡。这一活动为广大乡镇教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示范课例。
2、教学实践周。为了引领乡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我县经常组织教研员到乡镇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活动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每个教研员到校后接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二是教研员站在理论前沿,贴近改革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方面作专题讲座。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零距离接触,不仅提升了教研员自身的教学素能,而且加快了乡镇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反思与展望:
根据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县在今后课改中工作将适时调整工作策略,着力加强以下几项工作,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课改在我县的常态化推进。
一、阅读先行,成立读书会。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为此,我们将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让更多有教育思想、有反思精神、有理想激情的优秀教师聚集在一起,探讨切磋,互助共进。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和行走的姿态。
三、树立身边的榜样,以“案例”激发教师成长。
我县不乏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这些优秀的教学经验,总结、推广、应用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本身也是课改工作所关注和推崇的,是课改工作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培训工作。将举行“小学语文名优教师教学经验研讨会” 通过展板、执教示范课、作专题报告、同事介绍、教研员点评、对话、研讨等全方位地展示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年形成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
四、以课题研究助推课改创造性推进。
问题即课题。“以科研促课改”是许多地区的共同做法,也是我们的当然选择。在我县全面推进课改之际,我们将力求通过“重点课题牵动一般课题的研究,微型课题丰富重点课题研究”的办法,做到理念实、思路清、方法活、形式新。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第5篇】小学三年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我校以新课实验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现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三年多来,随着学校的外地借读生源逐年增加,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但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三年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克服瓶颈制约,勇于探索,大
胆实践,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勤奋、创优”的教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县首届先进校本教研学校。
二、具体的实施办法
1、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和思路
基于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小学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确定我校课改的主题是:“融入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师生共成长”。总体思路是: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反思、优化教师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跨跃式发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目标:从学校层面上讲,提出创建县课改示范学校的目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打建学科基地,制定名师培养工程,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合作严谨的教研氛围,5年内培养2名县级名师,6名县级教坛新秀。
从教师层面上讲,构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从学生层现上讲,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取好成绩。
2、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完善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科学管理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实验教师,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校新课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实施系统,由1—6年级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组成,做到校长亲自抓,教导处负责抓,教研组具体抓的工作网络。
② 健全制度,规范课改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相继出台了《课改理念学习制度》《课改教师备课制度》《课改教师常规考核办法》《课改教研制度》《课改教师奖励办法》《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等,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有力,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课改活动不断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③健全课改保障制度,无论是在硬件添置与辅导材料的购买,还是在师资培训上,学校均给予优先,3年下来在新课程上共投入经费达20万余元。
3、抓宣传舆论,营造实验氛围实施新课程,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需要取得社会和家长支持与配合,早在xx年5月,我们向家长和社会作了调查问卷,95%以上的家长对新课程不了解,许多家长对自已的子女实施新课程不理解、不支持,为此,我们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之后定期召开课改成果会,让学长、学生深切感受新课改的好处,进一步增强课改的自主意识,同时征询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使新课改革在主体上形成合力。
同时定期编印实验信息资料,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学校课改动态。
4、加强学习,树立新课理念
没有学习,认识就不会加深,实践也就失去指导。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工进行课改实验的自觉性,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领会课改的实质,以利于在实
验中,运用课程标准,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①以校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有书面内容。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安排理论学习,做到有时间,有内容。
③每学期期末及暑期培训,安排新课程专题培训,形成为听讲座、看录像。
④积极参与并组织外出培训,三年来共参与新课程外出培训,400余人次,其中市级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指导作新课程讲座。
5、强化常规,减轻学生负担
①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做到“五要五不准”。
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在6小时以内,严禁利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
③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最不超过30分钟。严格规范考试,学生考试每学期未组织一次,成绩采用等级制,不按成绩给学生排队。不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
④依据《雷甸小学教学常规》和《雷甸小学教学常规评价标准》,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工作的管理。
⑤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严格把好征订关,严格按上级有关部门精神为学生订购相关的教辅材料,除教育局审定的教学同书外,没有向学生推荐使用其它练习、复习用书。
5、依托校本,发掘课程资源新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为学校和老师开发课程留下了一定空间,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创建我校特色,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作了探索。
①结合学校特色,开掘《科技》校本课程,分上、下两册,36课时,内容包括科普知识、三小制作、科技创新成果等,结合校本课程和选修课,正式进入课堂。
②依托科技实验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近年来,每年成立活动小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成果获专家好评,每年获市以上奖。
③挖掘学校隐性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如建成科技成果室、劳动活动室等。
6、做实教研,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新课程注重教师的反思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三年来,我校以校本教研为手,为教师营造教研氛围,激励教师投身新课程实验之中,提高教师课改意识,挖掘教师潜在的能力。
①构建教学反思平台学校按新课程学科成立“学习、反思、发展”为主题的反思小组,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周周有案例,月月有交流,每学期对教师的案例反思汇编成册,教师在反思过程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
②构建课题研究平台
③构建集体备课平台
备课是搞好课改教学的前提,在模式上改变备课的内容,注重学情分析,教学分析和课后反思,不追求复杂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且成立备课组,每二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备课确定教材分析的中心发言人,其他成员补充修改,确定一套完整的课时计划,每位教师再根据班级实际,实行策略修改,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水平。
④构建教研活动平台
⑤构建教师教学展示平台。
每学年开展新课教学展示活动,广大实验教师通过平台,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极大地促进教师课堂技艺的提高,两年来,我校承担了县3次课改学科展示活动,获得同行专家好评,4名教师参加县市课堂教学评比,获得好成绩。
7、突出过程,积极探索评价机制。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学校开始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用评价的多元化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评价功能和实验的要求,结合县教研室的评价要求,我校积极探索学生素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操作中注重: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②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进步和变化。
③评价方法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行为观察、问题研讨、成长记录等。
同时,积极研究教师教学评价策略,力求以评价提高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课程改革工作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