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汇报材料 >

西藏工作报告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4 08:24:4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编辑]西藏工作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西藏工作报告多篇

【第1篇】西藏“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选登)

洛桑江村主席在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拓展深化“663”发展思路,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1148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17.4%,支出突破1600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5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1 农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破解基础设施建设瓶颈

农牧业基础不断夯实。落实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和科技推广力度,支农投入比增长53%,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效增收。推广“藏青2000”等农作物新品种177万亩,畜种改良39.7万头。粮食产量达102.7万吨,蔬菜产量87.3万吨,肉奶产量68.3万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6076家、增长34.9%,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33.3亿元、增长47.4%。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2%,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米林至巴宜高等级公路建成,拉萨至林芝、日喀则机场至桑珠孜区、贡嘎机场至泽当高等级公路即将建成,拉萨市环城路基本建成,在建和建成的高等级公路739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8.25万公里。以来,累计投资896亿元、新增公路1.7万公里。拉日铁路运营良好,拉林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国内外航线达71条,通航城市41个。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商贸流通更加便捷。藏木、多布、果多水电站和旁多水利枢纽投入运营,拉洛水利枢纽提前截流。电力总装机容量达265万千瓦,四年增长1.3倍。建成川藏电网联网工程。外送电力8.24亿千瓦时、增长1.5倍,首次实现净外送电力2亿千瓦时。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通宽带率83.8%。建成拉萨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区防抗灾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启动23个自治区级特色小镇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四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有效破解了长期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2 特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

10多万农牧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西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21个农畜产品获国际国内金奖。天然饮用水销量60多万吨、增长41%,“西藏好水”走出高原、走向全国。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藏青工业园发展取得新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7亿元、增长12%。全面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全年接待游客2315万人次、总收入330亿元,分别增长14.7%和17%,10多万农牧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严格重大工程项目环境监管,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全面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植树造林83.8万亩。推进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制改革。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自治区级生态县达7个、生态乡镇128个、生态村1296个。我们美丽的西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关键词3 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

13万人精准脱贫 动态消除零就业

家庭 教育文化卫生全面进步

民生保障改善有力。城镇新增就业5万余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10万人次。公益性岗位达28725个,四年增长86%。“双集中”人员达1.9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各项社会保险参保300万人次。完成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项目1000个,七地市所在地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那曲、阿里供暖工程投入使用,建成保障性住房3.4万套,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基层干部职工办公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建双语幼儿园442所,改扩建基础教育学校234所。16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施乡村教师建设“五大工程”。农牧民子女高考录取率达75.4%。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412个。文物保护投入7.7亿元,完成916处文物单位、12万件文物身份证建设。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21%和96.32%。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开工建设,新建县级藏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藏医药覆盖率达8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2%。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统筹整合资金85.2亿元,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76个,易地扶贫搬迁7.7万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28个。订单定向培训4.9万人,实现转移就业3.4万人。安排生态保护岗位50万个。有效衔接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启动实施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10个县(区)、1008个贫困村具备摘帽条件,13万人精准脱贫。

关键词4 改革开放和对口支援

改革不断深化 开放不断扩大

援藏工作不断提升 金融撬动不断强化

改革不断深化。公布政府权责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取消行政许可22项,累计下放审批权限686项。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全面完成。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资金拨付由“层层转”变为“直通车”。全区“1+6”农村改革试验工作进展顺利。

开放不断扩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功举办第三届藏博会,签约项目146个,协议资金1084.3亿元、比上届增长43.3%,藏博会已成为我区开放发展的新平台。首列粤藏中南亚班列开通运营,开辟了广东西藏尼泊尔公铁联运新通道。喜马拉雅航空公司完成组建并投入运营。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

援藏工作不断提升。成功召开对口援藏工作座谈会38个,落实项目1144个、资金253亿元,增加规划外资金55亿元。坚持80%的援藏资金投向基层和民生,投入38.3亿元、完成项目433个。

金融撬动不断强化。金融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4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增长43.5%,中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翻一番。金融机构不断壮大。高争民爆等3家企业成功上市,14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500亿元。

关键词5 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 人才工作不断加强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八大科技专项。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青稞、牦牛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建设,建立种质资源扩繁基地19万亩。加快藏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自然科学博物馆开馆运营。建成众创空间5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个,搭建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新平台。拉萨科技孵化器建设稳步推进,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户拉萨。藏博会首开青年创新创业发展论坛,一大批城乡青年成为“双创”主体。

人才工作不断加强。1123名组团式援藏医务人员和教师奉献边疆。建成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入选国家“万人计划”6人、国家创新推进人才计划2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创新奖1人,选拔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23名。“西藏特培”工作扎实推进。建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出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定办法,鼓励各类人才服务基层干事创业。

关键词6 民族团结和社会治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推进

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学校、进寺庙、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召开区地县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自治区表彰150个先进集体、210名先进个人。投入6.2亿元,实施兴边富民项目304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巩固发展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好局面。

宗教实现和睦和顺。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寺庙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和谐模范寺庙和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活动。十一世**坐床20周年庆典、时轮金刚灌顶法会等大型宗教佛事活动安全有序。广大僧尼爱国爱教、遵规守法意识普遍增强。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决打击**集团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全面落实十项维稳措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兴媒体管理不断规范。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妥善排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整治发展环境,实现了重大项目建设零事故、征地拆迁零上访。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全区社会大局进入持续和谐稳定新阶段。

——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树牢新理念,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发展,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等“十三对”关系,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美丽西藏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力争达到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做好西藏工作的四个“第一”

稳定是第一责任。维护西藏稳定,事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边防巩固和人民安居乐业,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我们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全面落实各项维稳措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了社会局势持续和谐稳定。

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牢固树立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思想,才能补齐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生是第一导向。只有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补上教育短板,摘掉缺医少药帽子,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才能确保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心向我们伟大的党、心向我们伟大的祖国!

生态是第一红线。只有牢固树立“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强化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职责,保护好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才能发挥生态资源的最大优势,才能挖掘生态特色的最大潜力,才能体现生态保护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1 强化民生先动 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动产业扶贫,精准实施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统筹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从事生态保护,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吸纳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体系,实现农村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大力实施“十项提升”工程。坚持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农牧区小康村建设。深化结对帮扶、产业对接,进一步提高对口援藏扶贫水平。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安排300亿元,实施33项重大民生政策。教育“三包”经费标准提高到3480元。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7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311元。农牧区医疗制度补助标准提高到475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46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65元。企业退休职工体检费提高到1000元、新建过渡期福利金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户补助标准提高到4940元。“三老”人员生活补助月人均增加50元。边境一线、二线乡镇边民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700元、2500元。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大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双语教育,加大农牧区双语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启动高海拔学校供暖工程。

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实施农牧民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培训农牧民5.6万人次,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10万人次。推动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对适用人群全覆盖。

关键词2 强化项目带动 全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落实国家“十三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方案。建成拉萨至林芝、日喀则机场至桑珠孜区、贡嘎机场至泽当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那曲至拉萨、昌都至邦达机场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萨嘎至朗县、波密至墨脱等公路工程,加快推进昌都至德格、昌都至俄洛桥、川藏公路、拉萨至日喀则等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具备条件适时开工建设。全力推动拉林铁路和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抓紧做好川藏铁路林芝至昌都至雅安段前期工作。实施贡嘎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应急救援工程。开工建设阿青、叶巴滩、瓦托、金桥水电站,力争开工建设康工、江达水电站。实施藏中与昌都电网联网工程,全面启动74个县接入主电网工程。推进拉林铁路供电工程,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格尔木至拉萨输气管线、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改扩建、阿里电网联网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湘河、宗通卡水利枢纽和卓于等水库。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和宽带进村工程。实现乡移动网络全覆盖。大力开展“厕所革命”。积极推进高海拔县城供暖工程。

关键词3 强化市场推动 促进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粮经饲结构。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养殖业,提高肉奶产量。深入推进高原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开展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推动生产资料有序流转、入股分红、适度集中,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和种粮养畜大户,在资源优势富集区大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养殖。

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业。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支持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藏青工业园等园区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着力提升特色优势加工业发展质量。重点打造唐卡等民族手工业,以医带药推动藏医药业加快发展,合理布局建材业新增产能。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开放水平,积极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全力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和标准。加快拉萨、林芝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推进景区精品化试点,加强旅游产品宣传推广。

关键词4 强化金融撬动 激活社会资本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示范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建设并公布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储备库。规范建设投融资平台。创建产业发展基金、开发投资基金和发展投资基金。探索建立“一带一路”西藏股权投资基金。

用好用足用活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力争年末贷款余额突破3600亿元、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扎实推进“两权”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推动3至5家企业上市,发行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公司债。加快推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构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完善金融体系。创建金融产业园区。支持设立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建立健全县域保险服务体系。推动信用评级、保险中介、资产评估、融资担保、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5 强化创新推动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层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收入划分和对下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林权制度和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力推进河长制。完善规范权责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有序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化企业“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

有序扩大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积极构建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推动建设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推进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支持粤藏中南亚班列运营。规划建设拉萨综合保税区。

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科技基础平台、科普基地建设。推进拉萨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农牧科技创新行动,设立农口院士工作站。建设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加强卫星遥感应用研究能力建设。依托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程和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研究制定符合西藏实际的执业资格标准。

关键词6 强化环境促动 营造绿色安全和谐氛围

严守生态安全红线。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行动。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草原、湿地、水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完成自治区级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禁“三高”项目。深入落实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和产生单位环境监管。加强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监管执法。

加强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生产职责督查巡查制度。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积极配合做好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强化道路交通、矿山、建筑、消防、森林防火、危化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社会治理。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严厉打击**集团各种分裂破坏活动。

支持国防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做好人防工作,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第2篇】在西藏革吉县亚热区的基层锻炼工作报告

1997年元月初至9月底,我受上级有关组织部门的派遣,前往革吉县亚热区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基层锻炼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我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踏踏实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较好地完成了这次基层锻炼任务,基本达到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预期目的。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吃苦耐劳,克服重重困难,尽快适应基层、长期安心于基层,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我所在的亚热区是阿里条件最为艰苦的区之一:平均海拔远在5500米以上,刚到时不动尚可,走几步路就呼吸急促、头晕耳鸣;气候严寒,每年无霜期不足两个月,到了冬季更是滴水成冰;交通极度闭塞,物资奇缺,动辄没菜吃也就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了;晚上没有电,经常只能在昏暗的烛光下看书、写字;文化娱乐活动基本谈不上,生活异常单调、枯燥、烦闷。

这种在内地连想都不可能想到的生活、工作条件,对于我这个生于平原、长于平川,进藏才几个月的汉族娃娃来说,无异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然而,在条件最为恶劣的元月份,我独自一人来到亚热区艰难地生活了一个月之后,就基本适应了这里的一切;过完春节后再次来到亚热区,除在6月底因交通局调整住房而应召回去过10天之外,我始终安心呆在区上,兢兢业业地工作:

我的本职工作是秘书,在亚热区正好派上了用场。此前,该区虽有秘书编制,但无专职人员,许多情况难以及时上报(据说有时甚至只能向领导口头汇报),给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在锻炼期间,我独自承担了该区几乎全部的文书工作,前后根据区领导的指示高质量、高效率地起草各类大小公文40余份,保证了该区与各相关单位间联络的畅通,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7月份,亚热区的正、副区长均因事外出, 留下书记一人主持工作,人手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我积极协助领导,起到了参谋助手的重要作用;其间,书记又一度下乡,我便接受委派暂时代理区上的各项日常工作,而这时又适逢该区的多事之秋,各种工作纷至沓来。在自己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我紧密依靠当地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又以身作则,顺利地完成了组织运粮车辆、装卸群众口粮、传达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等重要工作。因此,区委书记曾称赞我“像一名领导一样在工作。”

此外,还参与了半年统计、人大换届选举等工作。

二、关心群众疾苦,热衷于扶贫事业,并为此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当前,扶贫攻坚已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了解我局联系点亚热区强玛乡贫困人口的有关情况是我们基层锻炼工作的重要内容。到亚热区后,看到贫困牧民们那艰辛的生活,不能不想起自己幼年那段苦难的经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很想为联系点的贫困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二次到亚热区不久,碰巧遇到了革吉县纪委扶贫工作组的同志。言谈之间,得知他们的联系点也是强玛乡,不禁感到惊讶。我在局里长期负责会议记录,对各种情况比较了解,但从未听说有人提及这一点。毫无疑问,双方对此都不甚了解,工作中的合作自然谈不上。于是,我立即向纪委领导同志提出了加强两单位扶贫合作的设想,并得到了积极的响应;随后又给局领导写信谈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认可。很快,在双方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合作关系得以建立,结束了各行其是的局面,必将对今后的扶贫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锻炼期间,由于工资关系仍留原单位,手头一向拮据,但我在为贫困户捐款时却从不吝啬:元月份偶尔到强玛乡一村民家中,得知他们的凄苦境遇后十分同情,当即给了他们100元。为了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便以押岁钱的名义分给了家中的`两个小孩;5月份下乡归来, 区领导号召为强玛乡贫困户募捐。我在自己仅有100多元的情况下,仍认捐100元......总之,前后共捐赠250余元。

另外,在担任区小学配套设施监理工作期间,我曾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有意多安排贫困人口做工,使相当多的人从中得到了实惠。其中强玛二村的贫困户梅朵,十多天计收入400余元,解决个人一年的口粮当无任何问题。

然而,捐款等个人行为毕竟不能起到多大作用。因此,我便试图到牧业生产第一线去,通过实践来摸索途径。在9个月的时间里,我先后到强玛下乡4次16天, 且均为气候最为严寒的冬春季节,此时条件之艰苦是难以想象的。最长的一次是在海拔6000余米的冬季牧场,在帐篷中住了十多天。狂风动辄卷起帐篷一角,吹得人满面沙子;晚上,脚冻得毫无知觉,总是抖抖缩缩,不知何时入梦。在经过据称是6800米的高山时,就连不少外出归来的本地人也头晕、呕吐。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既定的信念也未曾有过丝毫动摇,而是与其他同志一起,吃糌粑、喝酥油茶,甚至吞食血淋淋的生羊肉;一起走家串村,了解贫困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实际困难,了解他们的迫切要求,并加以详细的记录、整理、讨论、分析,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扶贫工作搜集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另外,在区上我也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地接触了联系点的群众,从其中也了解到了不少情况。

在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我得出了自己似乎是不合群的结论:强玛乡在2000年前不可能根本脱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无所作为,而要从长计议。同时,我也理清了工作思路:该乡之所以贫困,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人的素质(包括文化、观念等)低下,二是产业结构过于单调,生产风险过于集中,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单一的产业使人们长期囿于一定的范围,存在决定意识,以致观念陈腐;兼之文化水平、生产技能低下,就使单一的产业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在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靠天养畜的畜牧业这一极其脆弱的单一经济模式就成为不断产生贫困户的根源。因此,根本出路在于:兴建牧业基础设施、提高抗灾能力,确保畜牧业这一支柱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一方面通过文化教育、思想教育、职业教育等方式提高人的素质,同时积极扶持、引导,走多种经营的路子。这一思路当然谈不上新颖,但却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三、勇挑大梁,担任区小学配套工程监理工作

亚热区小学始建于1994年,创业伊始,百废待兴,尤其是住宿、用餐条件更为艰苦。早在四月份,我就根据区领导的吩咐就此事向县政府打了报告,到7月中旬,修建区小学餐厅、宿舍的配套工程终于确定下来,县领导从多方面考虑,最终决定由我负责监理工作。虽然在校时曾自修过不

少建筑方面的知识,但实践经验明显欠缺,因此心中很不踏实。不过,有感于领导的信任,同时也为了使自己经受一次难得的锻炼,我毅然接受了这一对我而言并不算轻松的任务。

在与包工头的第一次会面中,我直言不讳地表示:有什么困难尽管提,我会尽力设法解决,但在工程质量上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施工期间,帮其解决了工人住宿、口粮、暂时现金短缺等诸多难题,但也不止一次因配料等问题与包工头争执得面红耳赤。

施工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始终呆在工地上,与工人一起上下班。早上8点左右便匆匆起床, 草草洗漱一番,随便啃些食物便赶到工地,一丝不苟地来来回回巡视,发现问题立即指出让施工工人加以改正,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鉴于有些做工的本地老乡没做过建筑活,手脚生疏,便主动帮忙;在进行地基等关键程序时,便自己动手浇注灰浆,对其它关键部分也多次自己动手施工。对各关键工序严格把关,质量不过硬绝对不签字认可。

当时的天气是相当糟糕的。长期的栉风沐雨、早出晚归,使我患了重感冒,前后长达20天。感冒引起高山反应,使我终日头晕目眩,尤其是后脑部更是疼痛得仿佛要马上炸开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仍坚守岗位,有时还要冒着大风,不顾危险爬上高架、房顶仔细检查。这样,服一些药,病势减轻一些,但着了凉气后,很快又恢复原状。我并不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然而建房是百年大计,且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四十余天的监理工作,由于过度劳累,我的体重减轻了七斤。脸晒裂了,手上也经常血迹斑斑。当时的我只有一个心愿:交出一个主体合格的工程。

监理工作是很容易得罪人的,与包工头闹矛盾自不待言;尤其令人恼火的是,经常有人企图通过我向包工头索要建筑材料;也时常有人不懂装懂,越俎代疱,到工地上无理取闹,蛮横地发号施令,使施工工人无所适从。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对索要建材者坚决回绝,对于无理取闹者则耐心解释,实在无奈时便正告工人不予理睬。就这样,也不知得罪了几个人。

结果,前来验收的县领导除对因工期过紧的散水、涂料等非关键性环节有所保留外,对整个工程相当满意。而我,这段时间虽然苦了点、累了点,但为亚热区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很大锻炼,因而也感到非常充实、兴奋。

四、利用相对充裕的空闲时间抓紧学习,为开展今后工作作准备

去年8月参加工作之后, 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竟是如此之多。然而由于公务繁忙,能挤出用来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但在锻炼期间,相对而言就有了较多的空闲时间,而我也紧紧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

作为一名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年轻干部,懂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次下基层是个好机会。我再次拿出学生时代那种虚心好学的精神,长期坚持向当地的藏族同志学习藏语文,有时甚至还向小学生讨教,并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功夫不负不心

【第3篇】西藏工作报告参考

中共西藏自治区七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 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据此,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第四次、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七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委会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的部署,始终坚持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抓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统筹建设护生态,旗帜鲜明反分裂,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

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关键打基础,自我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排除各种干扰,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突出特色产业建设,努力扩大城乡消费,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适时适度进行政府调控,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连续五年实现了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预计达到507.5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65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67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达到126.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3倍。截止末,预计金融机构各类存贷款余额达1230亿元、29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7倍和62%。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卓著。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扩大社会投资,落实援藏资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88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109个。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综合交通运输网初步形成,墨脱公路和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开工建设,80%以上国道完成了路面黑色化整治改建,54个县通油路、6个县油路在建,公路通车总里程5.8万公里,比“十五”末增长33%;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那曲物流中心建成运营,拉日铁路开工建设;林芝、阿里、日喀则机场建成通航。以水电为主的综合能源体系加快建立,狮泉河、直孔、巴河雪卡等电站竣工投产,藏木、果多等电站建设顺利;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开工建设,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扎实推进,全区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97.4万千瓦,比“十五”末增加47.4万千瓦,在建规模95.6万千瓦。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三大灌区”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江北灌区加快建设,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1万亩。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3g网络实现县县覆盖,互联网用户超过115万户,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光缆、通传真。

城乡消费齐头并进。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刺激消费需求,城乡消费保持了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加强农牧区市场建设,共建成12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5个县级农贸市场和1859个农家店。结合西藏实际,认真落实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扩大了补贴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住房、汽车消费势头强劲,旅游、通信、餐饮、休闲等消费热点进一步巩固。针对消费市场大幅下滑的情况,采取减免税费、特殊补助等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居民消费迅速恢复。

产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特色与规模并重,加大专项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整合资金18亿元,扶持特色农牧业发展。坚持做大做强,建工、建材、矿业、旅游、藏药集团成功组建。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集中建设,园区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矿产勘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按照抓大限小、整合做强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矿产开发秩序,甲玛铜矿等重点矿业开发项目加快建设。狠抓宣传促销和优化服务,突出冬季旅游和农村旅游,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区接待游客68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1.4亿元,分别较增长2.8倍和2.7倍。金融服务经济的重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

二、抓重点保民生,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

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累计投入资金170亿元,全面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全区住房条件比较差的27.5万户、143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实施了农房抗震加固工程、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八个基本解决”,农牧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累计解决了15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159个乡镇和1659个行政村通了公路,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全区新增74万农牧民用上了电,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3%、91.4%,乡镇通邮率达到85.7%,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91.2%;做到了白内障成熟一例、治愈一例。农村薪柴替代工程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力度不断加大,涉农信贷累计投放预计达到165亿元;涉农保险覆盖69个县。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先后四次提高“三包”经费标准,平均达到1800元;“两基”攻坚全面完成,内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开设了内地西藏中职班,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发展。农牧民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建成了72个县卫生服务中心和682个乡镇卫生院,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所有县、乡、村医疗机构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传染病、地方病监测防治工作不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增强,全区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重点科技工程项目成效明显,科技富民强县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

建成149个乡镇文化活动站、200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实现县级覆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对外文化交流迈出新步伐。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登山运动实现历史性突破,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传递任务。

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服务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事业全面发展,气象、地震、人防、测绘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障等工作成效突出。大力支持国防、军队建设,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全覆盖。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基金调剂能力显著增强。保障范围逐步扩大,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330元和年人均1300元。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和优抚群体的生活,社会福利、慈善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救济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和落实农牧区“三老”人员生活补助制度,城乡特困群众生活、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整乡推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安排40多亿元,建设了10800套城镇廉租房和26582套周转房,全区城镇困难家庭和干部职工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采取农牧业增产增效,特色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科技推广和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多项措施,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认真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农牧民人均补助超过1800元。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初步形成,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达到9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突破4000元,达到4138.7元,比增长9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0元,比增长78.1%。

三、抓保护重建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更加稳固。

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制定实施。科学制定《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并获国务院批准。截至目前共到位国家投资25亿元;规划确定的重点保护工程、重点建设工程、支撑保障项目共3大类10项工程开始实施。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为标志,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科学规划、整体推进、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新阶段。

生态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开展了生态补偿研究,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在全国率先启动了西藏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全区65个县1.5亿多亩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范围;开展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工作。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生态功能保护区21个,植树造林172.1万亩,防沙治沙64万亩,退耕还林58.5万亩,退牧还草5911万亩,有效保护了我区重要的生态区域。

生态环境监管和节能减排工作得到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逐步规范,规划环评工作大力推进。工程建设环境监理机制逐步建立。污染防治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扎实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不断加强。环境监测、监察能力逐步提高,环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面禁采了砂金矿、砂铁矿,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认真落实节能减排任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1.28吨标煤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保持在良好状态。

四、抓创新增活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动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提高,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更加有力。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坚持农牧区“三个长期不变”基本政策,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有效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农牧区综合改革步伐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投资、财税、价格改革不断深入。资本市场实现新发展,地方性法人银行筹建积极推进。西藏航空公司组建成立。盐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水电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政府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认真完善落实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政府服务,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从业人员35万人,五年累计上缴税收106.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2.1%。非公有制经济为解决就业、促进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以向祖国内地开放为重点,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不断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推动了川滇藏生态旅游区建设,与周边省份和一批国有大型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精心组织,积极参加上海世博会,充分展示了西藏发展繁荣的新风貌,西藏馆成为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口岸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27.3亿美元,自产产品出口达到2亿美元。

全国对口援藏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国首次经济援藏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国家许多部委专门召开了系统援藏工作会议;援藏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五年共有援藏干部2661名进藏工作;积极引导援藏项目和资金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援藏资金累计达75.7亿元。

五、抓稳定强管理,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凝聚民心、汇聚力量,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更加牢固。

反分裂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全面贯彻中央对**集团斗争的方针,旗帜鲜明地揭批**,反分裂斗争深入开展。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依法果断处置了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较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社会秩序,有力打击了**集团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成为广泛共识,进一步增强了同**集团斗争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维稳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维稳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强化军警民联防联控,边境管控不断加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积极开展涉藏外事外宣工作,强化涉外管理,加强舆论引导,有效挤压了**集团的国际活动空间。

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流动人口管理得到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及时化解、妥善处理资源开发、虫草采集交易、拖欠工资等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了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及时应对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基层政权建设力度加大,政法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基础不断巩固。强化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矿山、旅游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族宗教工作不断深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兴边富民”行动扎实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妇女干部培养使用得到重视,藏语言文字工作得到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得到巩固和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建立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效维护了正常宗教秩序;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广大僧尼的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得到增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设立并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奥运会、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昌都解放60周年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系列重大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唱响了“六个好”主旋律。广泛开展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宣传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传新西藏、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伟大祖国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万名干部下基层、千名干部进百村两帮助、作风建设年、效能建设年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

【第4篇】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西藏】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西藏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均等化……”

我区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1148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17.4%,支出突破1600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5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场媒体见面会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财政厅、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部署、重大举措和显著成效,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旦增伦珠从“六大亮点”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解读。

旦增伦珠说,报告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指南,更加注重富民兴藏这一重要原则。“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报告的灵魂。报告结合区情实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更加突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原则。围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用更好更快的发展,切实推动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努力提升各族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获得感、幸福感。

报告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首要责任,更加注重社会治理这一重要手段。四年来,自治区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紧紧围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着眼点和着力点,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指示,放手培育市场机制和壮大市场主体,积极促进社会发育和社会转型,在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努力下,谱写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章。

报告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第一要务,更加注重自我发展能力培育这一重要基础。四年来,自治区把旅游文化、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作为强区产业重点培育,把高原养加、特色产品、生态林果、藏医药、民族手工业作为富民产业大力扶持。从认识到适应,从把握到引领,始终牢牢掌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稳中有进的西藏经济,在全国经济增速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格外抢眼。实现了经济发展由单一投资拉动型向投资拉动、产业发展、消费带动、创新创业多轮驱动转变。

报告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导向,更加注重提高各族群众参与现代化能力和水平这一固本之策。四年来,自治区每年将70%以上财力投向民生,四年实现翻一番,率先实现了十五年免费教育、五保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均等化。同时,下大力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突出民生导向”新标准,将民生的投入和改善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经济环节中,一方面充分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为西藏经济内生性发展提供最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发展性民生的活力,有效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融入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机会和技能障碍问题,为社会长治久安奠定最坚实的基础,真正探索出了一条以民生带动发展的路子,从本质上体现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

报告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第一红线,更加注重发展绿色产业这一重要抓手。自治区牢固树立“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发展与民生的结合点,成为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四年来,严格土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严格重大工程项目环境监管,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自治区“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正如洛桑江村主席在报告里提到的,最美的蓝天、最圣洁的雪山、最干净的空间、最纯洁的水源,已经成为这片高天厚土的靓丽名片。

报告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要求。四年来,自治区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推进和探索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宏观政策方面稳中求进、产业政策方面三产融合、微观政策方面放权让利、改革政策方面稳步推进,社会政策方面民生优先,切实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同发展,对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对内推动西藏经济更好融入全国经济大局,全力构建以外力促内力、以“输血”助“造血”的体制机制。

【第5篇】西藏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洛桑江村主席在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拓展深化“663”发展思路,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1148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17.4%,支出突破1600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5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1 农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破解基础设施建设瓶颈

农牧业基础不断夯实。落实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和科技推广力度,支农投入比增长53%,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效增收。推广“藏青2000”等农作物新品种177万亩,畜种改良39.7万头。粮食产量达102.7万吨,蔬菜产量87.3万吨,肉奶产量68.3万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6076家、增长34.9%,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33.3亿元、增长47.4%。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2%,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米林至巴宜高等级公路建成,拉萨至林芝、日喀则机场至桑珠孜区、贡嘎机场至泽当高等级公路即将建成,拉萨市环城路基本建成,在建和建成的高等级公路739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8.25万公里。以来,累计投资896亿元、新增公路1.7万公里。拉日铁路运营良好,拉林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国内外航线达71条,通航城市41个。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商贸流通更加便捷。藏木、多布、果多水电站和旁多水利枢纽投入运营,拉洛水利枢纽提前截流。电力总装机容量达265万千瓦,四年增长1.3倍。建成川藏电网联网工程。外送电力8.24亿千瓦时、增长1.5倍,首次实现净外送电力2亿千瓦时。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通宽带率83.8%。建成拉萨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区防抗灾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启动23个自治区级特色小镇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四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有效破解了长期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2 特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

10多万农牧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西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21个农畜产品获国际国内金奖。天然饮用水销量60多万吨、增长41%,“西藏好水”走出高原、走向全国。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藏青工业园发展取得新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7亿元、增长12%。全面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全年接待游客2315万人次、总收入330亿元,分别增长14.7%和17%,10多万农牧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严格重大工程项目环境监管,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全面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植树造林83.8万亩。推进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制改革。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自治区级生态县达7个、生态乡镇128个、生态村1296个。我们美丽的西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关键词3 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

13万人精准脱贫 动态消除零就业

家庭 教育文化卫生全面进步

民生保障改善有力。城镇新增就业5万余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10万人次。公益性岗位达28725个,四年增长86%。“双集中”人员达1.9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各项社会保险参保300万人次。完成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项目1000个,七地市所在地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那曲、阿里供暖工程投入使用,建成保障性住房3.4万套,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基层干部职工办公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建双语幼儿园442所,改扩建基础教育学校234所。16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施乡村教师建设“五大工程”。农牧民子女高考录取率达75.4%。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412个。文物保护投入7.7亿元,完成916处文物单位、12万件文物身份证建设。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21%和96.32%。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开工建设,新建县级藏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藏医药覆盖率达8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2%。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统筹整合资金85.2亿元,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76个,易地扶贫搬迁7.7万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28个。订单定向培训4.9万人,实现转移就业3.4万人。安排生态保护岗位50万个。有效衔接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启动实施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10个县(区)、1008个贫困村具备摘帽条件,13万人精准脱贫。

关键词4 改革开放和对口支援

改革不断深化 开放不断扩大

援藏工作不断提升 金融撬动不断强化

改革不断深化。公布政府权责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取消行政许可22项,累计下放审批权限686项。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全面完成。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资金拨付由“层层转”变为“直通车”。全区“1+6”农村改革试验工作进展顺利。

开放不断扩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功举办第三届藏博会,签约项目146个,协议资金1084.3亿元、比上届增长43.3%,藏博会已成为我区开放发展的新平台。首列粤藏中南亚班列开通运营,开辟了广东西藏尼泊尔公铁联运新通道。喜马拉雅航空公司完成组建并投入运营。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

援藏工作不断提升。成功召开对口援藏工作座谈会38个,落实项目1144个、资金253亿元,增加规划外资金55亿元。坚持80%的援藏资金投向基层和民生,投入38.3亿元、完成项目433个。

金融撬动不断强化。金融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4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增长43.5%,中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翻一番。金融机构不断壮大。高争民爆等3家企业成功上市,14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500亿元。

关键词5 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 人才工作不断加强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八大科技专项。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青稞、牦牛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建设,建立种质资源扩繁基地19万亩。加快藏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自然科学博物馆开馆运营。建成众创空间5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个,搭建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新平台。拉萨科技孵化器建设稳步推进,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户拉萨。藏博会首开青年创新创业发展论坛,一大批城乡青年成为“双创”主体。

人才工作不断加强。1123名组团式援藏医务人员和教师奉献边疆。建成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入选国家“万人计划”6人、国家创新推进人才计划2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创新奖1人,选拔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23名。“西藏特培”工作扎实推进。建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出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定办法,鼓励各类人才服务基层干事创业。

关键词6 民族团结和社会治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推进

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学校、进寺庙、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召开区地县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自治区表彰150个先进集体、210名先进个人。投入6.2亿元,实施兴边富民项目304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巩固发展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好局面。

宗教实现和睦和顺。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寺庙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和谐模范寺庙和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活动。十一世**坐床20周年庆典、时轮金刚灌顶法会等大型宗教佛事活动安全有序。广大僧尼爱国爱教、遵规守法意识普遍增强。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决打击**集团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全面落实十项维稳措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兴媒体管理不断规范。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妥善排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整治发展环境,实现了重大项目建设零事故、征地拆迁零上访。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全区社会大局进入持续和谐稳定新阶段。

——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树牢新理念,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发展,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等“十三对”关系,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美丽西藏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力争达到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做好西藏工作的四个“第一”

稳定是第一责任。维护西藏稳定,事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边防巩固和人民安居乐业,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我们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全面落实各项维稳措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了社会局势持续和谐稳定。

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牢固树立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思想,才能补齐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生是第一导向。只有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补上教育短板,摘掉缺医少药帽子,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才能确保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心向我们伟大的党、心向我们伟大的祖国!

生态是第一红线。只有牢固树立“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强化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职责,保护好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才能发挥生态资源的最大优势,才能挖掘生态特色的最大潜力,才能体现生态保护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1 强化民生先动 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动产业扶贫,精准实施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统筹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从事生态保护,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吸纳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体系,实现农村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大力实施“十项提升”工程。坚持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农牧区小康村建设。深化结对帮扶、产业对接,进一步提高对口援藏扶贫水平。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安排300亿元,实施33项重大民生政策。教育“三包”经费标准提高到3480元。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7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311元。农牧区医疗制度补助标准提高到475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46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65元。企业退休职工体检费提高到1000元、新建过渡期福利金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户补助标准提高到4940元。“三老”人员生活补助月人均增加50元。边境一线、二线乡镇边民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700元、2500元。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大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双语教育,加大农牧区双语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启动高海拔学校供暖工程。

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实施农牧民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培训农牧民5.6万人次,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10万人次。推动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对适用人群全覆盖。

关键词2 强化项目带动 全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落实国家“十三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方案。建成拉萨至林芝、日喀则机场至桑珠孜区、贡嘎机场至泽当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那曲至拉萨、昌都至邦达机场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萨嘎至朗县、波密至墨脱等公路工程,加快推进昌都至德格、昌都至俄洛桥、川藏公路、拉萨至日喀则等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具备条件适时开工建设。全力推动拉林铁路和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抓紧做好川藏铁路林芝至昌都至雅安段前期工作。实施贡嘎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应急救援工程。开工建设阿青、叶巴滩、瓦托、金桥水电站,力争开工建设康工、江达水电站。实施藏中与昌都电网联网工程,全面启动74个县接入主电网工程。推进拉林铁路供电工程,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格尔木至拉萨输气管线、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改扩建、阿里电网联网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湘河、宗通卡水利枢纽和卓于等水库。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和宽带进村工程。实现乡移动网络全覆盖。大力开展“厕所革命”。积极推进高海拔县城供暖工程。

关键词3 强化市场推动 促进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粮经饲结构。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养殖业,提高肉奶产量。深入推进高原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开展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推动生产资料有序流转、入股分红、适度集中,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和种粮养畜大户,在资源优势富集区大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养殖。

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业。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支持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藏青工业园等园区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着力提升特色优势加工业发展质量。重点打造唐卡等民族手工业,以医带药推动藏医药业加快发展,合理布局建材业新增产能。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开放水平,积极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全力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和标准。加快拉萨、林芝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推进景区精品化试点,加强旅游产品宣传推广。

关键词4 强化金融撬动 激活社会资本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示范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建设并公布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储备库。规范建设投融资平台。创建产业发展基金、开发投资基金和发展投资基金。探索建立“一带一路”西藏股权投资基金。

用好用足用活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力争年末贷款余额突破3600亿元、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扎实推进“两权”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推动3至5家企业上市,发行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公司债。加快推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构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完善金融体系。创建金融产业园区。支持设立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建立健全县域保险服务体系。推动信用评级、保险中介、资产评估、融资担保、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5 强化创新推动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层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收入划分和对下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林权制度和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力推进河长制。完善规范权责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有序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化企业“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

有序扩大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积极构建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推动建设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推进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支持粤藏中南亚班列运营。规划建设拉萨综合保税区。

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科技基础平台、科普基地建设。推进拉萨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农牧科技创新行动,设立农口院士工作站。建设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加强卫星遥感应用研究能力建设。依托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程和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研究制定符合西藏实际的执业资格标准。

关键词6 强化环境促动 营造绿色安全和谐氛围

严守生态安全红线。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行动。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草原、湿地、水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完成自治区级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禁“三高”项目。深入落实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和产生单位环境监管。加强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监管执法。

加强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生产职责督查巡查制度。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积极配合做好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强化道路交通、矿山、建筑、消防、森林防火、危化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社会治理。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严厉打击**集团各种分裂破坏活动。

支持国防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做好人防工作,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第6篇】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从20xx年至今五年届满。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履职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中央第四、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七、第八次党代会和九届人大的部署,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着力推动跨越式发展,强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进展顺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拉萨“3·14”事件、各种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我们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攻克重重困难中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我们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400、500、600、700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gdp突破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50亿元,年均增长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续突破30、50、80亿元,税收达到153.5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5元,比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56元,比增长62.2%,年均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从16.1∶28.8∶55.1调整为11.4∶35.2∶53.4。

——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协同发力。我们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出台保增长的针对性措施,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安排资金260亿元,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完善税制,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物价涨幅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支持3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全区市场主体超过12万户。

——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我们不断破解瓶颈制约,夯实产业基础,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投入运行、结束了西藏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142个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工、矿业、旅游、藏药、商贸等九大集团相继组建。主要产业园区完成税收26.5亿元,比增长28倍。

——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我们始终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每年承诺为全区各族人民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两基”目标全面实现,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补充卫生人员2845人,基层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基本配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西藏高校毕业生基本实现全就业。40%的拉萨市居民用上了暖气、结束了西藏没有集中供暖的历史。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农牧民安居工程和“八到农家”工程深入实施,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强化维稳工作、构建维护稳定长效机制。依法果断处置“3·14”事件,迅速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制定实施强基惠民干部驻村、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推行城镇网格化管理等十个方面维稳措施,努力做到没有缝隙、没有盲区、没有空白点,全区社会大局进入持续和谐稳定的新阶段。

五年来,重点抓了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农惠农富农,农牧区面貌显著改善。累计投入“三农”资金475.8亿元,比上个五年增长2.4倍。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落实粮食、良种等补贴资金14.29亿元,粮食总产保持在92万吨以上,牲畜出栏率保持在30%以上。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88.7%的农牧户住上了安居房,解决了17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67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乡镇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分别提高到99.7%和94.2%,农牧区移动互联网覆盖率达到65%,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3.38%和94.51%,41.27万农牧户实现“户户通”、1787座寺庙实现“寺寺通”,乡镇通邮率达到90.18%,完成25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达939家。培训农牧民66万人次。按2300元的新标准,扶贫对象减少24.8万人。投放涉农贷款205.73亿元,涉农保险实现全覆盖。

二、扩大投资消费,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61.87亿元,比上个五年增长1.3倍,其中完成国家投资1727亿元。“188项目”全部完成。“226项目”落实投资650亿元。五年新增油路4341公里,县通油路率达到84.9%。拉日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川藏铁路拉林段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区内支线航空网络基本建成。全区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16.26万千瓦。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60多万亩。城乡消费水平分别比增长34.3%和40.6%。家电家具下乡销售额累计达到9.12亿元,落实补助1.87亿元;升级改造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 17个县级农贸市场。汽车、住房、旅游、餐饮、休闲等消费日趋旺盛。

三、强化政策引导,内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按照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要求,加大扶持力度,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7个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初步形成,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个,培育地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家。和谐矿区建设积极推进,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区工业完成增加值57亿元,比翻了近一番;接待国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建筑、新型建材、藏医药、高原特色食品、信息、能源、民族手工业等产业快速发展。

四、突出共建共享,各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1年,义务教育年生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500元。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覆盖47个县(市、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建设了290个标准化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一村一卫生室”的目标,卫生应急应对能力不断提升。对城乡居民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对1032名先心病儿童实行免费救治。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由的254.6/10万、27.10‰下降到的176.12/10万和24.84‰。

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以“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实现全覆盖。“十一五”文物维修保护工程竣工。8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培育扶持51支民间艺术团,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达455家。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百幅唐卡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大型史诗音乐剧《文成公主》舞台剧在北京成功首演。新闻出版产品和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全民健身活动全面推进。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实现了西藏高校应届毕业生全就业、往届毕业生基本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动态消除了城镇零就业家庭。3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基本养老、医疗和工伤、生育、失业、新农保、城居保制度实现全覆盖,并率先在全国实现自治区级统筹。为全部城乡居民、在编僧尼和援藏干部购买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和农牧民医疗费用年度最高报销额分别达到22万元、14万元、13万元。农牧民免费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2704元。

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400元、每年1600元。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向39.5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2400元。建立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和困难群众教育、住房、司法等救助制度。保障房建设管理和使用不断加强,建成保障房5.99万套。建设各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111个。

统计服务科学决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事业和审计、质监、气象、人防、老龄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双拥共建共保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鱼水关系更加巩固。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局势更加安定和谐。按照党中央“强基固本、争取人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强化各项维稳措施,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为有力抓手, 派工作队驻村;以干部驻寺常态化为主要内容,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以便民服务、维稳处突为首要职能,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以强化拉萨、昌都、那曲、日喀则、“两边一线”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管控为有效途径,实现维稳措施全覆盖;以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信息情报工作和应急机制建设为关键举措,提高预知预防能力;以加强学校管理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为工作重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为重要载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开展新旧西藏对比教育为重要手段,筑牢维护稳定的思想基础;以维护稳定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建立维稳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粉碎敌对势力和十四世**集团一切分裂渗透破坏图谋,确保了党的十八大、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每年“三节”、“两会”、三月敏感期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段的安定祥和,确保了全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综合作用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培训、就业、居住、子女就学等问题逐步解决。城市社区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农村社区建设顺利推进。基层政权和基层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加强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六、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力度加大,藏语言文字工作不断加强,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加快。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每年9月集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办庆祝“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活动,营造了民族团结的好氛围。

七、重视做好宗教工作,促进了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把寺庙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把广大僧尼作为公民和朋友,在全区1787座寺庙实施“六建”,实现了寺庙管委会(专职特派员)全覆盖和干部驻寺常态化。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推进寺庙“九有”、“一覆盖”,使广大僧尼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深化“一个创建”,强化“一个教育”,实施“一个工程”,充分调动了广大僧尼爱国守法的积极性。改进和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把依法管理、社会管理和民主管理落到实处。

八、坚持保护建设并重,生态环境持续良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全面推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扩大,水生态补偿试点启动。生态补偿年均达35亿元,200万农牧民受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取得阶段性成果,治理沙化、水土流失面积13万多公顷。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顺利启动。植树造林390万亩,封山育林767万亩。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实施6个国家级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新建8个自治区级湿地保护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不断加强。资源开发环境监管和环境监测能力显著增强。污染防治和辐射环境管理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顺利实现。

九、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顺利,农村水电、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曲水农村改革试验区启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试点全面完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自治区监管的国企改制目标全面实现,全区国有企业上缴税金比增长87.44%。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清理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61个,行政收费全面取消。西藏航空、西藏银行成功组建,西藏信托恢复开办业务。财政改革成效明显,税费改革稳步推进,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保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国开行、农发行、工行、邮储银行在藏设立分行,末各项贷款余额比末增长2倍。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双湖县批准成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医药、文化、水利等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30亿美元,5年年均增长30.4%。招商引资389.21亿元。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快发展大发展,从业人员达56.1万人,上缴税收份额超过90%。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治藏方略,树立了党的西藏工作新的里程碑。会议确定的政策措施得到认真落实,五年来中央累计向我区投入3338亿元。援藏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形成,五年落实援藏资金125.49亿元,比上个五年增长1.77倍。

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行政监察和执法监督力度加大,颁布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37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70个专项规划颁布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完成。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推进。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的决策咨询作用充分发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79件、政协委员提案1507件,办复率达到100%。源头治理腐败工作成效显著。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过去五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庆祝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等重大活动,全区各族人民在隆重喜庆的氛围中,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面对北京奥运这一百年盛事,我们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精心组织,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峰、圣城之旅安全圆满。面对汶川大地震这一重大灾难,全区各族人民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行动之快、捐款数额之大、参与面之广,为我区历史罕见。面对“9·18”亚东地震,我们迅速组织抢险救灾,最短时间内抢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最短时间内恢复了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重建基本完成,灾区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刚刚过去的,我们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住难得机遇,加强综合调控,狠抓投资消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建设文化强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01亿元,比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6.58亿元,增长5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0亿元,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亿元,增长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5.1%、11.5%;居民消费价格增长3.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所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无私支援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得益于历届自治区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自治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本届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和驻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各族各界爱国人士,向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党员、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外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保证。在西藏改革发展稳定的每一个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都专门研究西藏问题,及时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明方向、指路子、绘蓝图,开创了“一个转折点、三个里程碑”的光辉实践;在每一个关键阶段,自治区党委都作出专门部署,促跨越、保稳定、惠民生、护生态,推动西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做好西藏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西藏就是要始终坚持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把符合中央要求、立足西藏实际、顺应人民期待作为衡量所有工作的标准,努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相结合,是我们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保障。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始终是我们事业的强大后盾,各族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始终是我们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本立足点,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弘扬。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必须把发展作为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动西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硬任务。坚持强基固本、争取人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分裂斗争,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收入增加为重点,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民族团结作为西藏繁荣发展的坚强基石。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举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致力于创造西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必须把保持生态环境良好作为我们的重要职责。坚持保护与开发互促共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努力构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从长远看,我区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持续,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拉大,需要我们千方百计拓展增收渠道;社会就业观念亟需转变,就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扶持培育;各级政府的思想观念、行政方式、工作作风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稳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些困难和挑战,大多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需要我们继续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同时,由于十四世**集团在国际敌对势力支持下一刻也没有停止渗透破坏活动,我区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十四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我们同十四世**集团的斗争是长期的、尖锐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任务十分艰巨。

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继续追赶全国发展步伐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工作部署上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为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不懈努力。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按照党中央明确的“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抓好社会持续和谐稳定,推动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建设富裕西藏、和谐西藏、幸福西藏、法治西藏、文明西藏、美丽西藏。

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各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

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扩大投资消费需求、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城乡一体化为重点,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巩固发展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用好援藏项目资金,不断扩大各类投资规模。突出重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努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综合能源、现代通讯、水利保障体系,力争到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000公里以上,拉林铁路建成通车,区内航空网络健全完善,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以上。充分发挥流通促进消费的功能,以培育农村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建立健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着力发展服务型消费,巩固和提升旅游、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提升城市消费水平,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

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突出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建设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加快推进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和西藏优势矿产资源格尔木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力争到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接待国内外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转移和转化,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加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支持边境地区、贫困地区、昌都等相对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大力推进以拉萨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发展小城镇,有序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到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着力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继续推进水、电、路、气、讯、邮、广播电视、优美环境等进村入户,不断改善农牧区面貌。着力保持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力争到低收入人口占农牧区总人口的比例降至10%以下。着力增强农牧民主体意识、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观念,引导农牧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科学发展机制

着力深化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坚持尊重市场规律,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放心放开放宽放胆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上缴税收年均分别增长15%以上。增多做强金融主体,提升完善地方金融机构功能,加强基层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建设。加快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选择后备企业资源,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

着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强区域性合作与交流,加快融入内地经济大循环,逐步提升我区在全国经济发展布局与产业分工中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加大边贸市场、出口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发展边境贸易,着重提高自产产品出口能力。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增强外事外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做好侨务工作,扩大境外藏胞爱国统一战线。

三、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资源重点向农牧区、边境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倾斜,力争到,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0%、小学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高中入学率达到80%以上;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做好人才工作。着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完善城乡医疗卫生设施和功能,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和完善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健康体检制度;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基层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确保西藏高校应届毕业生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以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45万人次以上。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尽快做到能转移、可接续、好衔接,到各险种参保率达到95%以上;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加大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继续做好优抚工作。

四、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宗教服务“五下乡”活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精品创作,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力争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逐步成为全区新的特色支柱产业。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加快实施“西新工程”,推进党报党刊“村村通”、“寺寺通”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寺寺通”,确保党中央的声音形象在全区12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听得到看得到,敌对势力和十四世**集团的声音形象听不到看不到,确保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绝对安全。加强涉藏外宣工作,在国内外树立客观真实、欣欣向荣、团结和谐新西藏的良好形象。

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进西藏长治久安

坚持“强基固本、争取人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继续完善落实好十个方面的维稳措施,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强基惠民干部驻村工作,筑牢城乡稳定的社会根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确保寺庙和谐稳定;进一步强化延伸城镇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进一步严格宗教事务管理,维护藏传佛教正常秩序;进一步强化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管控,确保没有缝隙、没有盲区、没有空白点;进一步强化新兴媒体管理,确保信息网络安全;进一步强化信息情报工作和应急机制建设,确保遇有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果断处置;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面和谐稳定;进一步健全完善维稳机制,形成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的群防群治维稳格局;进一步强化维稳责任,确保中央的部署和自治区的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力争小事也不出,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全面稳定、持续稳定、长期稳定。

六、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

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每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完善宗教事务管理法规体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继续推进寺庙管理创新,构建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发挥好佛教协会和西藏佛学院的作用,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七、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强区。加大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力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重点区域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扎实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加大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力度,力争到森林覆盖率达到13%以上。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监测服务预警能力建设,强化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八、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与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生活,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为民宗旨。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各族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坚持群众路线。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约法十章”,着力解决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严格依法办事,强化执法监督,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各级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切实把政府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廉洁行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执法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切实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坚持实干兴藏。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说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坚决杜绝浮在上面、空喊口号、坐而论道,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务实型政府。

同时,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着力推进军警民融合式发展,支持驻藏人民解放军、武警、边防、消防、公安、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工作重点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

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落实“十二五”规划项目,做好中期评估和调整,确保年度落实国家投资38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加快交通运输建设。公路方面,加快推进国省干线、通县油路、经济干线、边防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新增公路通车里程5000公里以上,行政村通路率达到98%;铁路方面,加快拉日铁路沿线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拉日铁路建成通车、拉林铁路开工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昌都段前期工作;航空方面,重点实施贡嘎机场、林芝机场改扩建和邦达机场飞行区改造工程,力争那曲机场开工建设,拉萨机场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大力发展区内支线航空网络,增加国内航线航班,力争旅客吞吐量达到27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8万吨以上。加快综合能源建设。加快推进“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川藏铁路配套供电工程;加快推进多布、藏木、果多等水电站建设,推进阿里并网光伏电站、那曲风能电站建设;加快推进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联网工程,加快完善电网骨干网架和城镇配电网,大力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推进主电网向农牧区延伸,基本实现用电人口全覆盖。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安全饮水、区域防洪、节水灌溉、水源保护、水利骨干工程和特殊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加快推进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扎实开展澎波灌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4.5万亩。加快现代通讯建设。推进移动网广覆盖和宽带通信工程,完善党政专网通信基础设施,建立区地县三级应急通信体系,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力争97.5%的乡镇通光缆、实现乡镇邮政网点全覆盖。

二、扎实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按照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发展思路,着力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大区,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提升农牧业。抓好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农畜产品基地、“一江三河”流域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尼洋河流域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实施粮食增产行动计划,确保粮食产量达到95万吨以上、力争达到100万吨,蔬菜产量达到80万吨以上,保证粮食特别是青稞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畜牧业大发展,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加大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力度,力争肉、奶产量分别达到31.2万吨和35万吨,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扶持24家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力争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6.5%。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着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推进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格尔木藏青工业园、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壮大企业规模,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大企业集团;着力打造优势矿产业、能源产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食品业、民族手工业等优势产业,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力争工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左右、增长20%以上。做大做强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打响“世界屋脊、神奇西藏”特色品牌,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60万人次、增长20%以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推出大型实景演出《文成公主》,实施好“百幅唐卡”创作工程;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推进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牧区商业网点建设,落实好家电家具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增多做强金融主体,用好用活西藏金融保险机构特殊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缩小银行存贷差,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积极稳妥地发展房地产业,完善支持规范房地产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贷款、购房、落户、入学、就业等配套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对接落实好中央支持我区的12项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启动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青稞产业、藏药产业、金牦牛等八大重大科技专项,推进拉萨、日喀则农牧业国家级科技园区、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三、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搞好营改增、资源税改革试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与内地特别是对口援藏省市、中央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强与周边省区的交流合作,加快融入大西南经济圈;加强与南亚各国的交流合作,加强边境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吉隆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动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抓好那曲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不断扩大引进外资规模,力争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以上。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在加快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优化软环境,坚持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幅度下放审批权限,大力简化审批程序,今年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的审批事项原则上要减少50%,最大限度地下放权力、打造政策环境梯度差,吸引国内外客商来藏投资兴业。

四、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工作。办好惠及全区各族人民的“十件实事”。加快实施安居工程。筹措资金8.75亿元,解决剩余52035户农牧民安居房建设,确保46.03万户农牧民全部住进安全适用的房屋;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4.3万套建设任务;推进拉萨市城市供暖工程,确保实现拉萨市居民供暖全覆盖。着力改善农牧区条件。加快“八到农家”工程,解决所有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所有行政村通达问题,乡镇油路通畅率达到60%,建成农村沼气1.5万户,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8.4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4.4%、95.5%,电话普及率达到96.8%,行政村通邮率达到91.6%,完成10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西藏高校应届毕业生全就业、往届毕业生基本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培训农牧民12万人次以上,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45.5万人以上。努力稳控物价。完善价格应急协调机制,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确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5%以上;做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监管、发放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提高农民工、城乡居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参保率,各险种参保率达到93%以上;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力争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0%左右;加强儿童福利院建设,确保全区分散供养的4588名孤儿得到有效救助。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城乡薄弱学校、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农牧区幼儿园建设、配强相应的师资力量;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巩固提高学生入学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7%,高中毛入学率达到75%;完善15年教育“三包”政策,年生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700元;稳步推行内地西藏班各项改革,鼓励高校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强化医疗卫生保障。力争开工建设自治区疾控中心、儿童医院、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实现县县有标准化医院、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街道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好27个农村急救体系建设;继续为城乡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全面完成先心病患儿免费救治;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探索适合我区的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推进文化惠民。力争地市博物馆、群艺馆和图书馆全面开工建设,加快推进5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3个民间艺术团排练场建设,完成58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点建设;开展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做好芒康盐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抓好全区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扶贫开发。全面实施到户帮扶,使8万户、38万人得到项目全覆盖,力争12.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抓好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加强对广大僧尼的关爱,进一步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巩固完善各项保险措施,开展好在编僧尼免费健康体检,在寺庙领袖像、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今年实现所有寺庙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改善寺庙公共服务和僧尼修行条件。

五、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维稳措施,突出抓好第二批干部驻村工作,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提升城镇网格化管理水平,加强手机、固定电话和互联网管理,加强信息情报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巩固发展民族团结,深入开展新旧西藏对比教育,深入揭批十四世**集团的“三性”分裂本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实现“三不出”(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力争小事也不出),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妥善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扎实推进城镇化。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布局。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构建以拉萨市为中心,以地区所在地为支点,以县城、边境城镇、特色文化旅游城镇为网络的城镇体系,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有序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探索解决户籍、土地、财税、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涉及农牧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问题,力争城镇化率达到25%以上。着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资金、项目、人才向县域流动,集中打造一批基础条件好、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县城和经济强县。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成《生态西藏建设规划纲要》编制;积极争取调整珠峰、羌塘、雅江中游河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争取湖泊、湿地、大江大河生态效益补偿;努力扩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开展矿产、水电等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完成贡嘎机场-拉萨-林芝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大重点资源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和重要区域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全面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大力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工作。组织实施好第三次经济普查。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西藏工作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西藏工作报告多篇范文,共有4587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西藏工作报告多篇下载
西藏工作报告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