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
第一篇:企业文化设计
稻香村的历史使命是:发展传统食品工业,创建国内领先的工商企业。
企业理念:承中华智慧,融现代精神 ,弘扬中国食品文化。
价值观念:品牌是我们的财富,信誉是我们的生命,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效益是我们的保障,贡献是我们的义务。
企业精神:艰苦奋斗、精诚团结、求实创新、创造卓越。
经营宗旨:面向市场、强化三优、发展企业、服务社会。
经营哲学:老、特、精、新、信、严
店训:爱店敬业、宾至如家
稻香村格言:顾客永远是对的,顾客满意——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产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后因故歇业,但稻香村开创的北京南味食品派系代代相传,绵延不断。1984年,这个派系的第五代传人刘振英先生恢复了这个享有盛名的老字号食品企业。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稻香村》,于1984年开始恢复生产。十几年来,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999年,完成销售收入5.5亿元,实现税利5500万元,分别比前年增长13.6%和14%,是建厂时的212倍和230倍。刘振英作为集团的创业者和领导者,他坚持的企业精神是:信誉第一、强化三优、顾客至上、工贸一体、前店后厂、自产自销、面向市场、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深化改革、管理科学、勤奋自律。刘振英认为,信誉无论对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市场竞争,表面上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的竞争,是观念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的竞争。在经营中,他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无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投料的比例,从产品的质量到服务的态度,他都坚持做到三优,这也是导香村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兴旺发达的法宝。
1、糕点食品
奶酪酥、凤豆冰沙酥、糖醇杂粮酥饼、红豆烧、大豆卵磷脂蛋糕、腰果酥、杂粮松糕、油炒面、巧克力夹心酥饼、糖醇桑叶酥、糖醇松仁蛋糕、无糖奶油威化、无糖芝麻威化、糖醇喜莲酥、无糖曲奇、糖醇老公饼、糖醇木瓜饼、无糖萨其玛、核桃排、盘花酥、金猪饼、冰雪饼、红果饼、红萨琪玛、白萨琪玛、 蜜贡、蜜三刀、香酥套环、苔条麻花、奶油麻花等。
2、节令食品
五毒饼、重阳花糕、月饼、粽子、青团、 汤圆、元宵、八宝饭、江米年糕坨、水磨年糕、百果年糕等。
3、速冻食品
速冻水饺、馄饨、鸡肉串、羊肉串等。
国外管理学家提出:“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的重要,并注重文化的建设。可是,许多企业却没有把文化建设这件事应该怎么做弄明白,出现种种毛病,其中也包括一些很大很有影响力的公司。
大而空。一个企业的文化不能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悖,但绝不是把社会文化的口号抄来就行了。有一个企业从院落到车间到处悬挂着这样的标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企业文化的主导。”“科学发展观是成长的法宝。”我们很难相信这种表达的真诚性和操作性,只能认为是一种作秀,是给别人看的东西,这不能叫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一定是内生出来的,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积淀出来的,是一个组织与实践相融合的基因和密码。
通而泛。还有一个问题是企业文化表达缺乏个性。全国大小企业的文化理念似乎都是一个人设计的,几乎都是什么“创新、进取、团结、奋斗、诚信、质量、效率、服务”,这些理念都是好的,没有什么错,但没有所处行业的特征和你这个企业的烙印,也没有你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到没有鲜活生动的面貌,倒象是戴了一幅幅假面具。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没有员工的广泛参与,只靠少数专家闭门造车的结果。
浮而虚。有不少企业的文化多是警句箴言的堆砌,缺少可以操作的行为文化,员工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所以“热诚服务”,不如一句“三米微笑”来的实在和可行。而且,许多企业的文化做出来,或挂在墙上,或讲在嘴上,或印在文本上,就是没有落地的措施和方法,缺乏沟通,缺少宣传,没有故事和案例,没有让每个人相信,没有变成全体成员的行为和结果。
其实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无非有好坏之分,建设就是强化好文化驱逐坏文化。企业有了优良的强势的文化,才会有健康的机体和竞争的优势,而用文化引领团队,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季羡林老先生曾讲过一个故事,说二战结束后那一年的冬天德国特别寒冷,老百姓无柴无炭,名存实亡的政府贴了一个告示,允许大家上山砍柴,但只允许砍掉干枯的枝干,大家就非常自觉地按规定去做。季老说,在无政府状态下,没有出现无政府行为,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可见,一个好文化胜过一大本制度。
一个企业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努力克服上述的几种病,实实在在地下功夫,持续地经营好人心,这个企业就会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篇:餐饮企业文化设计
餐饮企业经营文化的设计
当今世界,不管是大国博弈,城市竞争,还是企业经营,似乎都在讲文化,国家的亮点从政治、经济、军事转到文化,城市的亮点从产业、市政转到文化,企业的亮点从销售、利润转到文化。诚然,这是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进入人文社会的必然表现。其实,文化是社会的固有属性之一,只是曾经在技术、经济的光辉下显得暗淡。将文化作为社会的主导属性,标志人们认识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文化现象的产生是与知识经济相辅相成的。
作为餐饮企业,在这场“文化潮流”中怎样抢先一步,树立自己的品牌,获取并强化自己的生存空间呢?
这就是餐饮企业经营文化的设计问题。
企业的文化应该包括经营文化与管理文化。我们一般常说的企业文化其实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但对于一个餐饮企业,尤其是中小餐饮企业,决定其成败的往往不是管理文化,而是经营文化,此中最关键的又是文化的设计!因为文化形成特色,特色构成餐饮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内涵。
经营文化设计应该在企业的创业规划时即基本明确下来,而且,企业的经营文化往往决定管理文化。
餐饮企业经营文化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整理文化资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餐饮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格外纷繁多彩。但是餐饮企业的经营者在整理文化资源时,不能只局限于餐饮文化,而应该从更深层次去挖掘,从更广的范围去探索,要挖掘餐饮文化的根源,研究餐饮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互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整理、借鉴、运用中有主题、有纲领、有创新、有灵魂,否则照猫画虎、断章取义,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杂乱无章,甚至吸取了糟粕丢弃了精华,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和超越了。
文化资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建设性文化资源,包括烹饪文化、饮食习俗、饮食习惯及其带来的生活习惯,也包括与上述餐饮文化相关的风景名胜、书画、文学、电影、典故、名人、成语、礼仪、社会时尚,甚至政治现象、军事文化、经济现象等等,可谓丰富多彩。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是老字号的专利,新字号同样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性文化又分为生产文化和营销文化,直接用于产品烹饪的,为生产文化,包括烹饪手法、食品原料、名菜;而用于营销的文化范围更宽,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无所不可,“真功夫”用功夫文化,“上鱼舫”用帝王文化,“魏老香”用祖宗文化。另一方面的文化资源也很重要,即为避讳文化,避讳文化主要跟我们的顾客群体有关,例如,广东人忌讳“4”,西方人忌讳“13”,穆斯林忌讳猪肉,日本人回避明黄,而 “9.11” 现在也成了一个恐怖数字,避讳不能给我们带来效益,但如果我们不去注意,有时会带来不少麻烦,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在少数。
二、提炼文化特色
可以说,文化的核心是特色,没有特色的文化是苍白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地方的,才是全球的;只有企业的,才是社会的。
文化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真正能够成为优质经营资源的并不多,这些资源中,有的过于平淡,很难形成特色,例如东方人使用的筷子;有的随着社会的演变已经大众化,不再能形成特色,如当前的火锅文化、大都市的西餐文化;有的相互之间具有排斥性,例如传统中餐服务礼节与快餐主义;有的地方色彩太浓,不好与社会接轨。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己的战略目标和优势资源,明确自己的文化定位,形成文化特色,才不至于迷失自己,不至于随波逐流。
餐饮企业经营文化包括核心文化和衍生文化。餐饮企业的核心文化是饮食文化本身,而衍生文化则是文化发散式超越的结果。所以,企业的文化特色可以是多元的、复合的,例如,沈阳欧罗巴休闲餐厅的核心文化是西餐中的比萨文化、冰淇淋文化,而衍生文化方面,它对自己的定位是“欧洲文化的传播者”,传播的文化范畴非常之广。
创新是文化设计的高级层次,是文化特色最有活力的来源,新开创的餐饮文化更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往往是很有生命力的。俏江南将传统川菜与时尚元素结合,形成独特的餐饮文化,获得市场的认可。
三、平衡经营要素
经营是全方位的,文化定位是其中的一个要素,除此之外,核心社会价值、经营模式、品牌形象、产品及产品组合、价格策略、顾客群体定位、市场区域、发展方式、门店选址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些要素中,核心社会价值与企业经营文化相辅相成,它们之间的组合决定其他要素,而其他要素是这要个要素的载体和表现,所以,企业在确定了核心社会价值和企业经营文化后,必须按照它们的宗旨去确定、设计、平衡各要素。
四、实施文化包装
文化是对企业的全面包装,但文化本身也是需要包装的。企业文化最终要沉淀在品牌上,可以说,文化包装是从文化到品牌的过程,cis(企业形象系统)就是一种包装手段,它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并形成一个可从视觉上感觉到的文化体系——vis(视觉识别系统)。
经过以上四个程序之后,餐饮企业的经营文化便具备了雏形。然而,餐饮经营文化是一个不断超越的系统,所以,文化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设计的程序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
当前的餐饮业需要不断超越
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人喜欢用“吃”来解释或比喻其他事物,例如“吃亏”、“吃苦”、“吃人”、“吃了一拳”等等。可见,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已经有非常丰富的超越成分。
当代的中国社会,虽然没有象欧美国家那样经历典型的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但在进入人文社会的步伐上,却紧紧跟上了欧美国家。人文社会对餐饮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服务、烹饪、环境,而在超值文化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时,社会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为餐饮文化的超越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不仅仅是餐饮领域,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传递超越的文化,海尔的“真诚到永远”,将冷冰冰的工业产品变成了温情脉脉的“服务价值”。
前文提到过,餐饮企业经营文化包括核心文化和衍生文化。前者主要包括烹饪文化与服务文化,当然,环境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后者包括社会饮食现象和由此折射出来的社会其他现象、社会伦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依附关系,核心文化决定衍生文化,但衍生文化对核心文化的强化和影响还是很大的。随着社会的演变,餐饮文化的外延已经越来宽,远远超出了餐饮核心文化的范畴。今天,餐饮衍生文化已经遍布整个社会几乎所有的文化体系。而且,由于餐饮经营的同质化,餐饮衍生文化对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满足顾客的更深层次的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餐饮企业要取得经营成功,必须在核心文化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超越。
餐饮业之所以存在那么多的业态和品牌,其实也是不断超越核心文化,形成丰富的衍生文化的结果。
发散的超越途径
餐饮文化的超越是发散式的,而且没有既定的模式,也没有绝对的规律,在中国这样一个日益开放的国家,餐饮文化可以自由进入几乎任何一个领域,起码包括:
·政治,比较流行的红卫兵餐厅,以及曾引起质疑的伟人餐厅,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民族情感,曾几何时,“民族产业”被红高粱、荣华鸡等快餐企业当作一面大旗,号召社会各路资源。
·军事,像“老兵尼特”这样的餐厅,看名字就知道它已“进入”了军界,不过,军事文化系统性是进入这个文化领域的餐饮企业所必须注意的。
·文学艺术,这方面的例子确实太多,最具代表性的莫过红楼菜、老舍茶馆,而在餐厅中摆设一些字画、艺术品,更是屡见不鲜。
·顾客进步,这方面的文章是做得最多的,打健康牌的不仅仅是药膳、几乎所有的餐饮企业都想向“绿色餐饮”靠拢;帮顾客充电是一种双赢的经营,西餐企业搞用餐礼仪介绍,酒店、酒搂教家庭主妇做家常菜,很多餐饮企业的内刊都有专栏介绍各种知识、趣闻。更有甚者如武汉某餐饮企业,完全脱离了餐饮经营,聘请名师为自己顾客中的老板、经理讲了一堂关于经营管理的课。
·休闲,其实几乎所有的餐厅都多少有些休闲的成分,而那些茶楼、茶餐厅、咖啡厅,休闲的成分恐怕要占半数以上。
·现代科技,如果网吧只能算兼营饮品和小吃,那么“家乡菜.com”则是地地道道“拿来”现代科技的餐饮企业,而丽华的网上订餐系统虽然是把信息技术作为经营手段,但也在不经意间充实了一个餐饮文化的分支。
其他如离婚餐厅、地狱餐厅、怀旧餐厅、生日城等等,都是将餐饮带到某个特定的文化领域中,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当然,目前还有餐饮文化的真空地带,例如殡葬文化,理财文化等,但相信这类餐厅一定会出现,尤其是理财文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一定会欢迎餐饮文化进入这一领域。
当然,作为衍生文化,这些很难从烹饪的角度去体现,而最多的是环境装修、顾客关系、促销赠送等角度去体现。
但是,文化超越不是对核心文化的否认与淡化,而是强化与辅助,可能它是被顾客提得多的,可能是吸引顾客的很重要的原因,但永远别忘了产品、服务与环境。餐饮企业在设计衍生文化时,不能脱离经营主旨和顾客群体,例如,武汉那家企业的文化超越虽然离餐饮很远,但离他的顾客却很近。
第三篇:企业文化的设计
一、企业文化的设计
1.企业文化现状分析。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体系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
(1)经营性价值理念。它包含了企业内在诚信理念、主动性市场理念、能动性创新理念、自觉性法律观念、全方位经营理念、理性化双赢力量、有效竞争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快速应变理念、多层次性品牌理念、预警性反危机理念、比较优势理念、开放性拓展理念。
(2)管理性价值理念。包含了责权利对称性管理理念、高效率性管理理念、共享共担性管理理念、互动性管理理念、员工主体自觉性管理理念、人本主义管理理念、理性化管理理念、有序化管理理念。
(3)体制性价值理念。包含了契约理念、共赢平台理念、内在融合理念、忠诚理念、等级差别理念、团队精神理念、敬业进取理念、效率惟一性理念、制度至上理念、生产力中心理念。
那么,对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分析应该就从以上三方面入手。例如对管理性价值理念中的人本主义理念,我们就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企业员工是否认为自己受到充分尊重?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否得到员工的认可?员工是否充分理解企业的制度制定原则?员工认为工作是否具有吸引力?员工是否满意自己的工作环境?企业是否关心员工生活?员工在企业是否认为自己的工作技能不断得到提高?对经营性价值理念中的能动性创新理念可以从员工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企业是否充分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两方面分析。
接着是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分析:在对制度层分析中,要将制度中一些违背核心理念的东西找出来进行分析;对物质层,主要看企业文化的工作在厂容、企业标识、厂歌、文化传播网络方面的工作情况如何。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进行总结。
这一阶段工作企业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与各层级员工谈话、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实际情况。
2.企业文化方案设计。在全面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就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文化的方案设计,仍然通过三个层面进行:
(1)企业理念的提炼。企业理念提炼要注意将模糊不清的价值观提炼出来、淘汰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并建立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价值观。价值理念提炼的来源大致有民族文化精华、当代社会文化精髓、国外先进企业的理念、我国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家的市委、企业优秀人物和群体的光荣事迹、企业员工思维模式现状。当然,理
念的提炼决不是老总拍拍脑袋的事,高层领导需要征求员工的意见,讨论整理,反馈给员工,再整理定稿。
(2)企业制度的设计。企业制度设计是企业文化重构的关键环节,良好的制度才能保证提炼出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否则原本提炼很到位的企业理念会成为一纸空谈。设计的大概步骤是:首先把制度分成三类: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的工作制度、明确员工部门责权利的责任制度和非程序化的特殊制度;然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看员工认为企业制度在哪些方面不合理;最后找出这些问题都表明了哪些方面与理念的违背,进而找到这些理念产生的问题在制度上的表现,修改制度。
(3)物质层设计。企业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理念的载体,也是企业文化设计的最后环节。主要涉及对企业标识设计、物质环境设计、产品造型包装设计、企业文化传播网络设计。
3.制定企业文化纲要。对以上设计的方案必须以纲领性文件反映出来。该纲要主要是对提炼的价值观体系进行阐述,指导企业进行各项活动。企业文化纲要的内容要包含:企业的宗旨、基本经营政策、基本组织政策、基本人力资源政策、基本控制政策、继任者的要求和章程的修改原则等。
二、企业文化方案的实施
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大致有以下一些途径可以用来进行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强化:
1.领导示范。领导示范就是企业领导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要让员工知道,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提出者,更是企业文化的杰出体现者。领导示范在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强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中最高领导者所要追求的企业文化,结果往往就是它自身体现出的文化”。
2.宣传推广。企业文化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宣传推广。宣传推广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系统培训;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内部文化媒介;社会宣传。
3.造就楷模。造就楷模就是通过企业中的先进人物将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让他们去实践企业的价值观,给广大员工提供值得效法的榜样,以此达到让全体员工主动追随企业文化的目的。
4.奖惩措施。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系统后,必须运用奖惩措施来强化员工行为,即对员工符合企业价值观和精神的行为给予奖励,对于企业价值观和精神背道而驰的行为予以惩罚。
此外,企业文化的顺利实施还需要有制度、经费、组织和人员的多方面保障。正如任何组织变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对现有文化的改变也必然会遇到来自多方面的阻力,新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可能会遭到质疑甚至反对。这需要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身示范,也需要规章制度的严格推行,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企业文化中人们行为的变化和价值观的转变往往发生在整个变革的最后阶段。
第四篇:企业文化设计论文
论当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摘要】:企业作为区域社会的细胞,来自于社会,也必将服务于社会,企业与社会是共存共荣的关系。关于当前社会上频频出现的企业不正当竞争和假冒伪劣产品问题, 都是企业社会责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问题的出现的原因和杜绝的方案,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意见,就出现的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反思和教训, 从而得出加强企业责任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企业、质量问题、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建议
在21世纪的今天大大小小的企业遍布全球,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企业、新的公 司在形成在建立,同时也有大量的公司企业面临着破产和倒闭,其中就有一大批 是由于缺乏社会责任而倒闭的,那么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 肩负起强烈的社会责任。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企业社会责任?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二、当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认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对国家,对社会都是一件重要意义的事。 对社会而言,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更好地改善,为人们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而不是做不利于后代的事。对企业而言,一个企业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能够:(1)承担社会责任 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2)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3)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培养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4)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保 证企业正确的经营方向。此外,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社 会效应,促使更多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减少国家在维持社会上的成本。
下面我们从一个反面例子看看如果一个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三鹿”乳业集团生产的奶粉含三聚氰胺成分导致众多婴幼儿患上尿路结石事件,成为了一起极具影响力的社会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社会公众对此事件予以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报纸杂志以及众多媒体也对其及时跟踪报 道,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纷纷起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对三鹿集团积极开展了调查核实。目前,造成巨大社会影响的“三鹿”集团已经走到了破产的境地。
三、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与公众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显著偏差
企业与公众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显著偏差。总体上,当前中国企业对社会 公益责任认知度最高,其次是经济责任,但在法律责任、环境责任以及企业文化 责任上认知偏低。而在对普通社会公众进行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公众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集中在环保、员工权益保护、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公众最为关注的员工权益保护和环保问题恰恰被企业有意无意地回避或忽略。由此可以判断,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履行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公众的需求。没有将“以人为本”的原则放在首位,这样就无法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真正目的。
(二)组织制度建设明显不足,缺乏管理和宣传
企业自身的组织保障和内部制度建设是影响社会责任履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对于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外资企业普遍给予高度的组织保障,并在 战略规划上提到相当明确的位置。在社会责任管理措施的组织保障方面,外资企 业普遍表现更为正规化、日常化、专门化。
(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而且政府制度规范的缺位
公众对企业损害员工权益和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最为反感。比如,因缺乏防护 造成的职业病和生产事故, 典型事件有广东电池厂职业病事件以及屡屡发生的煤矿矿难、以“红心蛋”事件和“多宝鱼”为代表的不卫生食品与假冒伪劣药品、企业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各种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事件等。这些问题的产生, 不仅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而且反映了政府制度规范的缺位,也说明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四、 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建议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应该完成以下一些工 作: 1、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当前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现象,恶意违法事件屡见不鲜。一方面要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 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制度细则。另一方面 要加强执法环节,强化执法力度。 2、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csr)制度建设。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 不仅要看它的盈利企业,还要看社会责任承担情况,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经济和技术指标,还要关注企业的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要认真研究企业社会 责任(csr)管理体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3、加强企业自律,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必须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建立符合生产和经营活动需要的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制 度。4、建立舆论导向,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形成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广泛关注,形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表现”等社会价值观。
虽然中国现在面临的主要是企业的赢利问题, 但同时也应该关注企业的社会 责任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企业的营利性, 而是认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使这种营利性能更 好地为整个社会服务。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 倾向,一种是完全否认企业社会责任,只看到股东们的利益,而看不到其他社会 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另一种就是过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完全否认企业是以营利 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体, 把企业完全看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 让企业来办社会, 把过多的社会职能交由企业来完成。
参考文献 【1】林军 ,黄晓芳 美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对我国的启示 北京经济管理 企业,该怎样承担社会责任? 北京经济日报 企业社会责任浅析 价值工程 2014 年第 5 期
【2】魏慧哲;都继萌 侯历华,王 成 企业社会责任的中西比较及启示 企业管理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与对策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年 10 月
第五篇:企业文化设计思路
论文
题目:基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美国引入我国以来,经历二十多年的吸收、消化和发展,到目前为止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加强和提升自身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方式。然而;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拿来主义”,没有根据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来设计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公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公司人员的素质、国内各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职位之间差异。
abstract
enterprise culture was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from japan and america since the 1980, after 20 years of absorption、digestion and development, so far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indispensable way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our own competitiveness . 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domestic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most of the enterprise are using" copycat "instead of according to the uniquenes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o design a proper enterprise culture for the enterprise.the company's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chinese culture background、company staff's quality、the interval of the country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si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背景素质差异职位差异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而成功的企业,都是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因此,建塑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国有企业的时代课题。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解释,文化是一个动词,无论是“教化”还是“化成”,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化”是指教化,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
企业文化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感情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什么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一些企业高层与中基层
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沟通障碍等?事实证明,一个先进的企业有必要也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否则即便在短期取得不错的效益,但最终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管理层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清楚,使企业文化只停留在一些空架子和口号上,仅作为一种向外界宣传的包装,没有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即使有足够的认识,但在建设上总是照搬照抄成功企业的方法与模式,缺乏创新;或者刻意创新,却没有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二、解决对策
1、考虑中国文化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久远的国家之一,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基本文化前提。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起主导作用,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文化经历了各种文化的冲击,但是儒家文化人仍然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参照。
儒家文化强调以仁治国,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把“仁政”思想考虑进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应用于企业管理可以这样理解:企业想要成功就必须要先让员工成功,员工的成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考虑企业的成功应和员工的发展和成功相协调,建立一个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的企业文化机制。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大部分人不会抗拒工作,即使没有外界的压力和处罚的威胁他们一样会努力工作以期望达到目的,人们具有自我调节和监督的能力,人们原以为集体的目标而努力,在工作上会尽最大的努力以发展创造力,人们期望在工作上的得到认同,会自觉遵守规定,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会愿意接更大的责任。基于这种假设,企业的制度层面相对来说应该比较宽松,让员工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 [2][1]
儒家提倡以德服人。靠说服教育,道德感化,和被管理者进行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而不是通过建立严格的条例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和思想,当员工需要承担责任时最先想到的如果是后果,那么员工的行为标准将会是不范错误而不是经过仔细的斟酌得到最佳方案获得最佳效益。
当然中国文化并非全是儒家文化。法家强调以法治国,道家强调顺道,强调一种完全民主的自由管理。每种文化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企业文化建设也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一蹴而就,企业文化并非是一成不变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的转变对企业文化做出调整和再建设,但是无论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企业所处的大的文化背景,所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考虑中国的文化背景。
2、得民心者得天下。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和认可,应该是在广大员工参与下形成的文化,而不是高层管理者定的调子。
企业文化的建设时可以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广泛的调查和征求员工的意见,并且在确定企业文化时应该让各个部门都有人参与(更多请搜索WwW.haOwOrd.Com)进来,这样确定的企业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执行时遇到的阻碍会比较少,并且能够调员工的积极性,因为企业文化的制定有自己的份,这样形成的契约就越牢固。
3、注重员工素质差异。
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组织中没有相同的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时应该推行“和而不同”的思路。
不同职位的员工和不同素质的员工不应该以同样的标准对待,也就说在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应该体现这种差别。
“和而不同”就是允许处在一个企业的员工拥有不同的行为标准和相应的权利和责任,但是总体目标是统一的。在这种理念下,员工会意识到自己在组织的重要性,自己的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认可,根据双因素理论,员工表现出满意,得到激励继而创造更佳的业绩“和而不同”是企业重视员工的表现,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人才的经营理念,传达了企业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管理哲学。
4、重视核心员工。
企业文化能够塑造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者,企业要想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吸收、培养和留住核心[3]
员工。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时有必要考虑对组织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员工的特点以及他们所处的职位特点,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建立具有保留人才薪酬结构。在这些方面企业文化应该把核心员工的特殊性考虑进来,这样可以减少其他职位员工因为薪酬体系差异而造成不公平感。企业文化建设体现出重视核心员工,传达出企业重视人才并且重视优秀人才的管理理念。优秀人才会比较欣赏企业的制度和政策便会慕名而来这样有利于企业吸收优秀人才从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论语》
2.《孟子告子上》
3.《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五版
4.张德,潘文君,企业家应对危机的智慧—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j].
中国人才,2014:50-51.
5.张德,企业文化建设(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6.刘光明.企业文化(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7.郭亮.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4.(12)
8.陶志祥.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0)
9.黄静.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图.2014.(10)
10.权汗川。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