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实践出发,经归纳总结形成,再用于安全生产实践。因此,它在企业建设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现代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更为企业的安全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涵。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重视生产领域的安全,首先要从‘人’抓起。人,是企业的主宰,所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水平,强化安全、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素养的主要表现手段。企业的员工人数众多,在自身的修养方面各有差异,层次区分明显,因此对安全的理解深浅不一,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可以引导员工关注安全、体会安全、共同提高。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很有必要。企业安全文化,抽象地来说,是指:企业安全管理者根据企业内外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或价值体系,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围绕企业安全生产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曾经有不少的企业认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无非就是出几本宣传手册,组织一些员工开展开展文体活动、搞搞培训而已。其实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远不止于此,这种形式上的工作也许可以使企业看上去欣欣向荣,但实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不大。日本经营业先驱松下幸之助指出:“企业可以凭借自己高尚的价值观,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引导到自身意想不到的高境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情和工作干劲,这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根本” 。大家也许听说过,在日本企业,许多员工能以为企业贡献为荣,甚至放弃双休日、节假日。而在有的企业,即使给了加班费都有不愿意加班的现象存在。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分析海尔经验时说过:“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这与松下幸之助的观点不谋而合。事实上,海尔文化的形成完全是自身努力的结果,是不断探索积累的结果。众所周知,国企的改革难度很大,难在人的思想、行为的改变上。然而海尔在八十年代就开始推行自己的管理模式,海尔文化的延续是在兼并中求发展。当年兼并青岛洗衣机厂时,只派了三个人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位企业文化中心经理,他们用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的管理模式救活了这个企业,短时间内使其扭亏为盈。当时有20几人上街~,排斥这种管理模式,理由是原来工资很少,可以不干活,现在工资虽然是过去的几倍,但这么严格的管理使人受不了。公司派去的负责人通过给大家分析利弊,最后由全体职工自己讨论决定,结果是同意接纳这种管理模式。事实证明海尔的发展思路是对的。所以说企业的发展转变,其实就是新旧文化的碰撞,就是人的思想、行为的改变、发展,就是建立新型企业文化的氛围。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抓好安全?真正做到全员自主管理,这恐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企业应走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新型企业文化的氛围,杜绝出现一方面员工对安全视若无睹、一方面又对安全生产大讲、特讲的怪现象。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向‘人本管理’转变的重要标志,企业应将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企业工作计划日程,并尽可能地给予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我个人认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全员心态、安全文化的培养1、安全思想教育:主要是针对全体员工,就安全认识长期进行思想、态度、责任、法制、价值观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2、安全知识教育:通过一定的手段(讲座、黑板报、培训班等)对职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等教育,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3、创造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逐步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制造安全需求环境。二、制度安全文化的教育1、建立强有力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一是切实执行“企业负责制”,各层次人员逐级落实责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二是切实履行“社会监督”职责,奖惩严明、行之有效。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所谓执法有依。有了完善的安全法规和制度以及安全规程,就可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起到约束作用。3、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不是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必须将死的制度变成活的思想。通过对员工的宣传、教育,使其能掌握并接受,最终形成员工的一种自主行为。三、全员行为安全文化教育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识还不够,必须进行反复的技能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安全作业。我们搞现场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就是一种手段。四、物态安全本质化培训整个安全强化过程要按照pdca循环的方式来加以提高。事故危险的消除、制度的建设、现场的监督、可靠的安全设施、先进的技术、优良的作业环境缺一不可。五、组织领导主要是指安全文化建设的运筹部署,需要得到组织的协调,单位领导要参与管理,以便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统一布置,分步实施,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文化,改变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
围,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创建企业的安全文化,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让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向自主管理、团队管理这样更高的目标发展。安全工作有难度,但它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而又长期的工作,我们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并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也逐步形成,安全管理工作现已逐步被人们所理解,安全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建立、完善还需我们继续努力,我们的安全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对待安全工作要做到: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必须每一天认真对待。
第二篇: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杨保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安全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事故95%以上都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管理干部和职工的安全素质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安全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具有一系列反映时代要求的本质特征。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在于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要保证人的行为,设施和设计等物态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安全文化新对策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有了这个作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够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良性循环发展。
把握原则,结合实际,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与时俱进。在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应该总结、宣扬现代的安全文化与安全素养,从被动型、经验型的安全观转向效益型、系统型的安全观,同时也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安全文化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自我。二是以良好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创造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企业职工个人安全素养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往往还要依靠群体效应的引导。企业的领导应该为职工创造一种“谁遵守安全行为规范谁有利,谁违反安全行为规范谁受罚”的管理环境,持之以恒,使职工将遵守安全行为规范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三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体现全员、全过程。安全生产是个系统工程,实行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安全知识、技能、意识观念等内在素质外,更重视人的行为、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设备、工具材料、作业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的安全化。四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应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也是当前各企业安全管理期望达到的目标,预防型安全管理是现代科学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必将促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强化、完善,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到集约型管理的转化,变“事故处理、事后防范”为“本质安全、超前预防”管理态势,从安全思想到安全方法实现质的飞跃。五是加强各种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综合知识与技能。要结合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通过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培训和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明确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纪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树立安全思想,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与行为规范。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亨健矿业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企业安全文化构成:
观念层面---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意识,科学的态度、理念和认识;高尚的品德、爱心和情感。
形象层面---庄重的仪表,规范的着装,安全色、安全警示、安全标识、安全行为与意识。 物态层面---人、机、环境设计合理与匹配,可靠性与本质安全化,环境与气象良好。
二、安全文化建设内容:
设施建设---设备设施等硬件的完善是构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组织建设---是形成全面、系统的安全组织体系的基础,实行步调一致,分级管理,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的原则。
队伍建设---是以决策层为先导,管理层为枢纽,执行层(全员)为基础,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安全文化建设手段
安全宣传手段---利用电视广告、电视专栏、板报、期刊、文艺等,宣传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事故案例、安全知识、安全人物等。
科学技术手段---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改变传统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陋习。
行政手段---以安全责任制为主要内涵的行政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法制手段---以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安全生产法律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配套法规为法律依据,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四、员工的安全标准
具备相应的、相对全面的安全文化知识,掌握法律法规、掌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具有良好的事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有强烈的上进心,事业心和责任心。
掌握先进的现代科技知识,提高安全素质,实现人的本质文化。
五、安全文化建设“六做到”
1、 创造危机感,让企业员工认识到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2、 最高管理层支持安全文化建设,将其放到一个重要地位。
3、 制定远景和战略,凝聚员工向心力。
4、 持续一致的沟通,让上下结成一体。
5、 各级职工的参与,才能真正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遵守规章,自觉符合要求,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
6、 收获短期的成果,有效的短期目标可以让员工看到实际成果,更有动力长期保持。
六、安全文化建设准则
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杜绝三违---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实现三无---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
第四篇: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客运中心李赟)
近几年来,随着安全思想和安全理念的不断强调和更新,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树立和强化,并己成为安全生产中值得弘扬和倡导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在安全生产中建立、健全企业内在的安全文化。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有位哲人曾用“1000”数字代表人的一生,“1”代表人的生命,“0”代表这个人所拥有的财富、事业和爱情。如果这个“1”倒下了,那么整个数字也就便成了“0”。企业更是如此,在工作中必须要把安全生产、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人们对安全所持的态度及对安全认识方法的总和。如果说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立竿见影的、被动意义上的,那么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具有其他约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规范、辐射等功能对整个企业会直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构筑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文化的渗透性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成为凝聚员工的中间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员工的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 1
起来,使之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上同企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尽可能地趋向一致。企业安全文化通过点滴小事的积累和文化要素的渗透,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自主约束倾向和潜在准则,当这种约束和准则普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时候,就标志着企业员工“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意识已根深蒂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不仅会使企业的安全环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将造成安全事故、伤害事件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更重要的是经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能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也会带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等都将大有裨益。
二、如何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只有抓好安全文化这个“本”,才能搞好安全工作。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内普遍形成正确的安全心态、规范的安全行为和特有的企业安全文化景观。
1、加强企业安全文化领导组织建设。
为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由企业党政领导亲自抓,形成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健全完善的相关法规制度,以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基层各部门是安全管理工作
的最终落脚点,只有从基层部门抓起,才能实现“安全管理重心下移”,才能将“安全第一”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教育,培养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的目的在于“会”,安全态度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的关键,对于能否实现安全教育的最大效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网络至关重要。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当安全生产的模范。二要发挥安监员、群监员、青岗员和协管员的作用,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要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鼓励职工争当“安全文化标兵”,班组争创“安全示范岗”,增强职工自保互保能力。
努力在实践中形成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抓党员,发挥党组织的保证作用;抓团员,发挥突击队作用;抓岗员,发挥骨干作用;抓安检员,发挥对现场事故的监督控制作用;抓协管员,发挥宣传和规劝作用,同时,建立以各种媒体为中心的宣传教育覆盖网;以安全展室为中心的阵地教育网;以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安全活动为中心的寓教于乐网;以班组为中心的安全知识学习网;以强化领导干部转变抓安全
工作作风为中心的公开透明监督网;以各单位(部门)为中心的安全环境氛围网;以职工之家活动室为中心的渗透网,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员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3、遵循环境效应规律,优化安全文化环境。
“树木择地而繁荣,名花适土而独秀”。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水平。一是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消除隐患,优化安全生产的“硬环境”。工地现场既是干部职工的劳动作业场所,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实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增大安全系数,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既可以通过创建文明生产,创造整洁文明的劳动环境,使职工产生舒适感,保持良好的劳动情绪,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系数,又可以通过加强作业环境的巡查和督察,并与考核奖惩结合起来,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来保障安全生产。二是抓住“访、谈、办”的形式,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访”就是深入职工家庭、工地、宿舍,把企业的关怀送到职工的心坎上,使“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成为每个职工的共识;“谈”就是对“三违”人员谈心交友,摸清思想脉搏,做好“三违”人员的转化工作;“办”就是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调动职工管安全、保安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处理好安全与利益的关系。目前,普遍存在安全罚款与安全奖励差距失衡情况,这不利于安全生产系数的提高。因
此,要把收入与安全生产严格依人、依事挂钩,处罚的力度要达到警醒的目的,奖励的幅度要达到令人心动的目的,确保职工内心“小环境”的平衡。
4、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各项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使其规范科学并严格执行。同时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施的采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清理、修订、完善已有的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及制度。
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企业党政领导应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安全管理,形成目标、任务、职责、流程、权限互相协调配合的有机整体。规范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日和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整改、安全教育、安全事故调查、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安全简报和安全总结材料等安全活动的开展。组织制定并实施企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各种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等内容,逐步完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和报警设施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中要学好、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安全信息的收集、录入、存贮、传输、加工和输出。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创造安全生产环境和建立有效安全事故预防机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引导
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方向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长期抓、反复抓,必须作为企业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认识、来抓好,就能有力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 机电学院工业工程0101班)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对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通过介绍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等,来论述企业安全文化的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通过改变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理念,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并在安全管理、行为管理和安全培训等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以此来建立企业的安全文化,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关键字:企业安全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分析,我国事故发生率比发达国家高出—倍以上。以煤矿为例,我国原煤产量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而工伤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4/5。我国原煤产量与美国接近,1998年产煤12.2亿吨,工伤伤亡7377人,百万吨死亡率达6.04,是美国的200多倍。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伤亡事故都是由“三违”引起的。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例如,发生在4月15日晚,造成9人失踪死亡,15万民众被紧急疏散的重庆化工厂氯气泄漏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员工的操作和管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上,我国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各企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 安全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制度、价值体系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新的财富,另一方面带来重大伤亡事故,因此,安全文化作为文化一分支,是人类在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质产品及意识领域成果的总和。即安全文化就是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生产中常常出现操作者违章作业,甚至生产管理者违章指挥。例如:电工不穿绝缘鞋进行带电作业而发生触电事故,或者车间领导强迫没有操纵天车资格证的工人去临时起吊一个工件,造成人身伤害或者一个驾驶员不具备驾驶超长客车的技术,而企业领导指派他驾驶超长客车,造成交通事故等。人们在分析违章的原因时,常常指出“违章者缺乏遵守安全规章的自觉性”。自觉性是人的意志品质,是指人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目的和意义程度的大小。由于对行为后果的认识不同,人们即使面临同一个环境却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支配行为能力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的文化素质。因此,安全文化又是指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科学安全地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其核心是安全素质,包括文化修养、风险意识、安全技能、行为规范等等。
(2)安全文化是一个社会性概念,注重预防预测。对于企业而言,能使企业成为有共同价值观的、有共同追求的、有凝聚力的集体,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功能。
(3)安全文化是一项事业,也是一门产业。其附加值是以人力资源为本,通过提高人的安全素质,达到安全文化普及的目的。它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社会效益的扩大赢得中、长期的经济效益。
根据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涵义,安全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 1、表层企业安全文化,是指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现象,如企业的厂容厂貌、厂风厂组、安全文明生产环境
与秩序等。 2、中层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请继续 关注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它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及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 3、深层企业安全文化,是指沉淀于企业及其职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如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美学观、安全价值观,它是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在这三个层次中最重要的是深层文化,它支配着企业职工的行为趋向,而表层文化、中层文化的状况也会反作用于企业的深层安全文化。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重中之重就在于深层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二.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既然安全文化是规范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的理念的总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奠定了安全生产的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还应重视人的行为、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和设备、工具材料、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因此,应用安全文化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策略,有如下意义: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对策,它对于预防事故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素质为最主要任务,因而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意义;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4)由于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这需要我们从长计议、持之以恒,急功近利、半途而废是不可取的。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社会和企业有效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存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及途径
1)树立安全文化建设的六大观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于建设有健全的深层企业文化,也就在于对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思想的培养,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
1. 树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应摆在第一的位置。这个“第一”具体体现在:在思想认识上,安全工作高于其他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安全部门的权威大于其他部门;在资金安排上,安全费用计划和执行程度,重于其他工作所需资金;在知识更新上,安全教育优先于其他知识培训和学习;在管理举措上,情感投入多于其他管理举措;在检查考评上,安全检查评比严于其他考评工作;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优先。在众多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效益第一)中,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安全第一哲学观,才能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
2.树立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安全的本质含义应该包括预知、预测、分析危险和限制、控制、消除危险两个方面。无数事实说明,对危险茫然无知、没有预防和控制危险能力的“安全”是盲目、虚假的安全;仅凭人们自我感觉的“安全”是不可靠的、危险的安全。只有采用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管理的对象为管理的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才能实现企业本质的安全。
3. 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
日益频发的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职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天各类事故就造成300多人丧生,每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10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则接近2014亿元,经济损失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因此,安全就是效益。
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才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信誉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员工才有安全感;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信誉;才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好的安全方案可以降低事故成本、误工成本和补充雇员成本,可以提高员工的生产率。一个好的管理者,把花在安全生产上的钱,即避免损失的投入看成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项开支。如果企业连最起码的工作、最起码的效益——安全都得不到保证,那么它在激烈的竞争中将失去良好的公众形象,延误竞争时间,最终失去竞争力。
4. 树立以人为本的情感观。
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企业注意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报酬激励,对员工的情感和意愿的管理重视得不够,导致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虽然安全管理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其最核心的一点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尊重。对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要有这样一种理念,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最宝贵的财富。关怀员工就是关心企业的发展,关怀员工就要从关注员工的安全健康着手。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关注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以间接的方式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率,改善企业形象的目的。
5. 树立安全管理的基础观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固的基础,就没有高楼大厦;就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现代文明生活。同样地,安全生产离不开管理这个基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其核心是企业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一种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从而达到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良好状态,与以往事后处理、忽略治本的管理方式绝然不同。实践证明,这种体系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从长远来看还可以减少企业在事故处理上的预期投入,不仅可以强化组织的安全管理,达到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破除国际贸易壁垒,在公众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因此说,科学、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无法估量的价值。
6. 树立安全教育的优先观。
由于当代事故发生的随机性、突发性、关连波及性,安全生产真正的管理体现在生产、运行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联者身上。因此,责任心、安全知识和专业水平往往成为决定性的因素。现代的生产装置第一线作业者、指挥者的安全素质和专业水平,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许多资料显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80%。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奇经过大量研究,认为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100起安全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所谓的“天灾”是难以预防的。由此可见,要控制事故的发生,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关键。
因此,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才可能有合理、准确的安全生产组织和管理行为,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2)建设安全文化的途径
安全文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建立安全文化的基本途径可围绕安全管理、行为管理和安全培训三方面。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闭环系统(见表1)。
1.规范管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
管理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加强管理是提升企业综合水平的有效措施,也危险源的分析控制、风险评估与制定相应降低风险的措施及标准化作业就成为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每个环节的运作程序,要求员工必须遵守,避免因管理的漏洞或疏忽给企业带来损失,只有规范的管理才有规范的员工行为,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2.风险分析是行为管理的基础,是使职工形成和培养安全意识重要手段
其管理框架包括风险政策和风险矩阵和工具、风险评估、风险登记和处理三个层次。确定风险重要性的方法可基于定量或定性技术,一般包括后果的严重性、频率及暴露情况。风险分析是一种系统化、标准化的过程,通过风险分析,使之成为持续地、前瞻性地支持管理决策,达到提高安全健康的
3.通过标准化作业和行为安全观察来强化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是建立在设备、安全技术系统完善和规章制度健全的基础上的。标准化作业是强化行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工作环境标准,如顶板支护标准、工作面三直二平通风设施标准,其含义相当于我们的质量标准化标准;二是工作程序标准,即职工从上班开始,针对当日的工作任务,按要求的工作程序完成任务,其含义相当于操作规程。行为安全观察是强化标准化作业的手段,其目的是避免所有伤残和职业病的发生,使每一个职工都能深刻感悟到保证自身和其他同事安全的重要性。每位员工都是行为观察员,对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评估,填写行为安全观察评估表,观察内容可包括人(工作程序)、机、环境三个环节,并建档分析。以消除诱发危险的因素,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开工前安全评估是最基层的活动,也是风险评估的进一步延伸。班组、区队利用开工前的3分钟讨论一下工作任务、程序、标准化要求。仔细想想、看看工作现场潜在危险的环境因素,员工精神状态等,由员工自己讲述,落实任务后指定工作负责人等,并要检查现场环境和隐患。
小组相互沟通、交流能创造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图片、录像甚至职工现场操作等让大家共同讨论那些是不好的,存在什么隐患,不安全的地方应如何控制,这种人性化的活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增进了工作友谊,从而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
4.加强培训是持续改善人的行为、着力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手段
强化对职工的职业培训,包括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贯宣、标准化作业及知识、技能的学习、潜在危险的认知和控制等内容,但像我们目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效果不理想,因此强化培训应探索方式的多样化。现场场景的简单模拟、制作模拟教具等等是使职工掌握技能及安全知识的有效途径。采取图文并茂互动式学习讲解,互演角色、互相答疑或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备,是激发员工学习、参与的好方式。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百年大计的系统工程。人是安全文化的主体,也是安全文化的目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提高人的生活价值和工作价值的过程。因此,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养,教育来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理念。在安全管理、行为管理和安全培训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卢岚 编著.安全工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11-27
2.曹崎.论企业安全文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3.8(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