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会在当今社会管理中的重大作用与作为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十二五”规划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工会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工会组织植根于职工群众之中,富有做职工群众工
作的经验,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作为。
一是发挥“主力军”作用,为经济建设建功立业
工人阶级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努力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是中国工会的重要职能。根据总书记“工人阶级要成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的要求,各级工会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建功十二五、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个主题,大力弘扬劳动奉献、创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引导广大职工建功立业作出新贡献。要以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议、“工人先锋号”评选、职业技能带头人评选、“杰出职工”评选宣传表彰活动以及劳模的评选管理等工作为载体,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流的业绩。要加大普通劳动者的宣传力度,唱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主旋律,扩大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发挥“大学校”作用,为经济建设夯实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各级工会要始终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工会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要着力构建工会大学校建设长效机制,打造新载体、搭建新平台,大力推进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继续深化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活动和“职工书屋”建设等工作,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等工会文化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使广大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是发挥“娘家人”作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和谐的劳动关系,稳定的职工队伍,是保障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各级工会要按照“两个普遍”(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要求,加大工会组建和源头参与力度,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会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反映表达职工心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经济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这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工会工作的迫切要求,是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热切期待。
深化基层组织党建带工建工作,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要牢牢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要继续开展工会与企业、职工的“共同约定行动”,以及在非公企业中广泛开展“双爱双评”活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与企业和衷共济、应对挑战,在促进转型升级中积极发挥作用。要切实加强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并做到区分情况、突出重点、把握节奏。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和机制,主动及时掌握职工思想状态、劳动关系等动态信息,把劳动关系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按照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程序化运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送温暖长效机制,加大节日帮困、助学助医等帮扶力度,帮助生活困难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要围绕欠薪欠保、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继续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要更加注重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
总之,工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责无旁贷,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各级工会要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和国家的工作部署,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系,处理好职工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为建功“十二五”、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充分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勇于探索实践 不断创新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新昌县总工会主席王中海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政是主导力量,工会发挥协同作用。新昌县总工会针对职工队伍的新变化、新特点以及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创新,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广泛参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发挥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以和谐企业文化为导向,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引导作用
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社会秩序只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高度认同、自觉遵守、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才能真正牢固稳定。工会要进一步建设和传播以职工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积极倡导互利共赢的和谐发展理念,引导职工群众与其他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1、不断强化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职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分清是非、提高觉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看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加强职工群众的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
2、大力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积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不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职工”活动,深入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和发明创造等活动,培养
一大批首席技师、金牌工人,进一步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广泛开展劳动技能比赛,以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加强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来促进企业的健康、强劲、可持续发展,是新昌县工会工作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我县每年组队参加全国、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均取得较好成绩,大批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尤其是2014年参加由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以及省、市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竞赛4个团体第一名,市级竞赛4个团体第一名、2个团体第二名、3个团体第三名,特别是我县钳工代表队荣获了全国团体第三名,创浙江省在全国比赛的最好水平。
3、积极推进建功“十二五”主题劳动竞赛。积极搭建平台,以全县性、行业性为重点,深入开展建功“十二五”万名职工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注重把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作为竞赛的主要内容,探索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开展竞赛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加强创新型班组、创新型企业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组织开展“新昌县十佳节能减排金点子、节能减排优秀合理化建议”的评比工作。加大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工作力度,开展具有产业特色的立功竞赛活动。
二、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着力点,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调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调处社会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工会在社会管理中要切实发挥作用,必须着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1、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坚持把创建的重点放在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完善创建活动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平台建设。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关爱职工、关注职工成长;引导职工做企业发展的主人,热爱企业、关心企业发展,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切实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形成劳动关系共同协调、劳动矛盾共同化解、劳动纠纷共同处理的良好局面。强化劳动关系矛盾预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处理等机制建设,发现重大劳动争议隐患,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报告,并积极协助做好应对处置工作。建好企业“两大员”队伍,不断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员、外来员工联络员队伍建设,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尽可能解决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把劳动争议化解在企业内部,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管理的完善,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
三、以推动改善民生为重点,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服务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会要主动争取和有效运用党政赋予的资源手段和社会管理职能,协助党政落实改善民生政策,最大限度地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成果,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服务者作用。
1、健全完善帮扶工作机制。以改善职工民生为重点,着力构建帮困、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帮扶格局。协助党委政府着力抓好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大力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等活动,推动工会帮扶工作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社会公共服务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2、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积极帮助、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工资分配协商共决、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职工劳动报酬与企业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四、以基层工会为依托,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推动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力量在基层,基础在群众,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作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1、加大建会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建会行动,积极探索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的有效载体,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实现基层建会的动态全覆盖,不断夯实和扩大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
2、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以企业工会建设为重点,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为目标,深入开展“职工之家”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工作活力。
3、加强乡镇工会建设。乡镇工会是县工会工作的深化和延伸,处在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线,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乡镇工会组织体制,选优配强基层工会干部,实现有人干事;从利于开展工作、激发组织活力的原则出发,实行资源倾斜、加大经费支持保障力度,实现有钱办事;加强协调,主动争取与工会工作相关的单位和部门合作,赢得支持、配合和资源共享,实现合力办事,不断提高乡镇工会工作水平。
五、以职工群众为主体力量,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监督作用
人民国家人民管理并接受人民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的本质特征。工会要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健全、联系职工广泛、熟悉基层情况、了解职工意愿等优势,代表和组织职工对有关社会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实施监督。
1、完善规范化民主管理。依法推进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群众表达利益诉求、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的渠道,保障职工群众在企事业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加强源头参与和监督作用。在源头参与研究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规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职工代表和政协工会界委员的作用,多渠道反映职工诉求、表达工会主张,积极推动、主动参与地方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活动,联合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贯彻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纠正各种侵权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第三篇:充分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作用
http://2014/7/5 10:51来源: 广西工人报 一、工会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作用
(一)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协调作用。一是主动参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政策研究拟定,从源头上参与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二是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和调处机制,协助政府妥善解决和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矛盾。三是积极开展“要约行动”,帮助、指导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大力推动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
(二)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服务作用。一是加强工会帮扶长效机制建设,对困难职工、农民工做到应助尽助、全面覆盖,实现送温暖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二是完善各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站、点)建设,并逐步向乡镇、社区、企业延伸,使之成为党委了解民意、政府改善民生、工会深化帮扶的重要阵地和窗口。三是围绕党委政府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有效承接政府赋予的资源手段和社会管理职能,以就业、就医、就学等帮扶服务工作为重点,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全面、有效、快捷的服务。
(三)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一是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认真研究网络时代、“虚拟社会”条件下引导职工思想的新途径。三是积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不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职工”活动。
二、积极探索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理念。一是要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手段,提升工作的人性化水平。二是要树立维权为重的理念,以工会维权机制建设为核心,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三要树立服务为先的理念,把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实现职工群众的社会权利、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二)夯实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一是加大建会工作力度。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实现基层建会的动态全覆盖。二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工作活力。
(三)完善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一是完善工会参与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责职能,搭建工会有效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平台,探索建立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健全协同协作机制。加强与人大、政协的沟通联系,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协作,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相互配合,形成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整体合力。
桂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蒙家坤
第四篇:浅析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企业改制重组的过程中,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就业和再就业较为突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展很不平衡,社会关系有些紧张,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工会应该协助党政,妥善解决企业和困难职工中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以稳定求和谐。在政治上要保证各阶层应有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要保证各阶层应得的物质利益,这样才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及其成员的积极性,使社会充满活力。工会组织要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坚持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是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二是要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要把贫富差距的问题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让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那些改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承担了相当大的改革成本的困难职工来公平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意义。所以,工会在这方面应当发挥作用,尤其是企业改制中,职工为改革已经付出了很大的成本,他们理应享受改革的成果。工会组织应该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为职工说话办事。三是维护职工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就业比较充分的社会。工会组织要协助党政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扩大就业安置率和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的帮扶率。要选树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的典型。要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办各种类型的技能培训班。要积极引导职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坚持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促进职工个体素质的提高,为二次就业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2、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以发展求和谐。社会和经(更多请你搜索:WWw.HAOWoRD.cOM)济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群众。只有社会和经济发展了,职工群众才能得到更大的实惠,社会才能和谐。工会组织要强化加快发展的意识,引导广大职工充分认识经济实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证,是调整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工会组织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群众性的立功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进步和发明创造等形式多样的职工经济技术活动,不断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工会组织要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切实做好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工作。要拓宽服务发展的视野,选准服务发展的点位,探索服务发展的新模式,提升服务发展的效能,建立健全服务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创造成果和享受成果相统一的贡献价值,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充分展示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积蓄社会和谐物质能量中的贡献价值。要大力弘扬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用劳模的精神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激发广大职工群众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小康社会汇聚力量。
3、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以凝聚求和谐。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人阶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国有企业改制、大批“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工会组织应当敏锐的适应这一变化,及时把这些人员,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通过建设一个强大的工会组织来巩固党的阶段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路数,一手继续推进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不放松,一手着力强化基层工会的活力建设,在巩固发展建会成果,不断壮大会员队伍的同时,下力量抓好基层工会作用的发挥,努力把基层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以建立健全工会基层组织为基础,以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为重点,以提高依法履行基本职责的能力为关键,深入探讨建立科学有效的基层工会活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基层工会工作的新局面,从而为社会和谐壮大凝聚团结统一的整体力量。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wm338.com网。
4、提高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以融洽求和谐。劳动关系的和谐、社会主义劳动者与建设者的和谐、生产者与经营管理者关系的和谐,工人阶级内部不同群体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组织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工作切入点。工会组织要把握好这个切入点,充分发挥维权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与政府联席(联系)会议制度,使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价值取向,进而锲而不舍地依法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协商为重点的工资分配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以专项集体合同为重点的特殊权益保护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在扩大覆盖率、提高协商率、签约率、履约率、续签率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督促社会改变“农民工”称谓。坚决纠正就业歧视,使他们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机制,帮助农民工追回拖欠的工资,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特别要督促非公有制企业和改制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努力扩大集体合同的覆盖面,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协商机制。积极推行签订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补充保险福利、劳动合同管理、女职工特殊保护等专项集体合同,并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考核、奖惩制度,不断增强集体合同的实效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下,保持职工队伍的高度团结和统一,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整体局面。
第五篇:云南省工会主席:充分发挥工会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014513
充分发挥工会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14-05-13 16:17:00来源:《云南日报》
[提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履行社会监督责任,在动员职工参与社会政策监督中发挥组织者作用社会能否管理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群众能否有效参与社会监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找准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会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在制定社会政策中发挥参与者作用
社会政策是社会管理的依据,制定社会政策是从源头上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社会政策能否有效促进社会管理,取决于社会政策是否公正合理,社会政策是否赢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组织,代表职工参与政策制定是工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各级工会要把制定公正合理的社会政策,作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立足点,主动作为,加强源头参与,切实在制定社会政策中发挥参与者作用。
一是要加强社会政策理论学习,为源头参与社会政策制定奠定基础。要认真学习现代社会管理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确保党委、政府在制定有关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等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等公共政策过程中,能够参得进、议得上,确保出台的社会政策法规更加符合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为源头参与社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职工意愿和利益诉求,积极为党委、政府制定社会政策建言献策,使社会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更能体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更能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积极拥护。要加强对社会心态的研究,及时了解社会各阶层尤其是职工群众的利益需求,对现有社会政策的看法,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完善社会政策的意见建议。
三要健全和完善源头参与制度,为工会参与社会政策制定创造条件。要完善工会定期向同级党委请示汇报工作制度、工会与政府工作联系制度、工会立法参与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使工会能在源头上更好地、更及时地参与社会政策制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在推动社会利益格局调整中发挥协调者作用
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劳动关系矛盾是由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产生的。在计划经济时期,职工的工资是由国家发给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职工与企业之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也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劳资矛盾与冲突。改革开放初期,与原来较低的生产生活水平相比,社会成员普遍从改革中受益,社会满意度比较高,劳资矛盾并不突出。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
系进一步明晰,逐步形成、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出现错综复杂的利益交锋,劳资矛盾和纠纷的日益突出,既给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增加了难度,也给调整利益格局、平衡利益关系带来了困难。每个社会成员都关心自身的切身利益,利益格局失衡,不仅会影响社会成员的利益,而且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直接影响党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矛盾是社会利益矛盾集中表现。公平合理地调整和分配各种社会利益,妥善地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求,从根本上减少社会冲突,是党委、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既是工会维权工作的主线,也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在协调劳动关系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各级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就要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参与社会利益的协调,保持职工群体与其他社会阶层群体的利益平衡,推进社会各方利益均衡发展,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加强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妥善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促进劳动关系双方在共建共享中实现互利双赢。要按照“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的要求,积极协调职工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协调职工群体内部的利益矛盾,推动形成党政主导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促进职工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或阶层之间的利益均衡发展,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活动,加强劳动关系矛盾预防、预警及处理机制建设,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尽可能解决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把劳动争议化解在企业内部,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管理的完善,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
强化工会社会服务功能,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服务者作用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职工群众既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社会建设的受益者。强化工会社会服务功能,更好更有效地服务职工、服务社会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各级工会要紧紧抓住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契机,充分利用并主动承担政府部分社会管理资源向工会等社会团体职能转移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服务者作用。要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方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要加强对职工、农民工,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培训,大力推动党和政府各项就业和创业优惠政策落实,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要进一步加大维权帮扶力度,大力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等活动,努力实现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工会帮扶工作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社会公共服务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要大力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教育和引导他们增强履行民主权利与义务的责任,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规范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行为和秩序,提升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层次和水平,使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在建立良好社会秩序中发挥推动者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社会秩序只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高度认同、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的价值规范,才能真正牢固稳定。广大职工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力量,没有职工的参与、配合和支持,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管理秩序。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协调,社会建设滞后,给加强社会管理、建立良好社会秩序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分化”和“西化”活动,给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增加了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各级工会要把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工会开展职工群众的传统优势,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教育引导,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下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
要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职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主人翁姿态为建设和谐云南作出积极贡献。要准确把握职工群众思想脉搏,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分清是非、提高觉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看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要加强职工群众的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要大力开展职工喜闻乐见、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对职工群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以正面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理性客观的心态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差异和不均衡,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使社会和谐稳定有更牢固的心理基础,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切实履行社会监督责任,在动员职工参与社会政策监督中发挥组织者作用
社会能否管理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群众能否有效参与社会监督。工会作为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社会管理中既是参与者、推动者,也是监督者。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体制健全、联系职工广泛、熟悉基层情况、了解职工意愿等特点和优势,通过“12351”维权热线、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等途径和渠道,督促社会政策的落实。
要组织职工群众学习国家有关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政策,畅通职工群众知情渠道,方便职工群众参与社会监督。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职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和享有的各项监督权利,增强职工群众的监督意识,鼓励和引导职工群众行使好监督的权利,保护和调动好职工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积极性。要监督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依法维护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要创新职工群众监督的方法和途径,畅通社会政策监督渠道,为职工群众更好地参与社会监督创造条件。坚决制止和纠正职工群众监督中出现的打击报复事件,努力解除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使职工群众敢于监督,确保社会管理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作者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江巴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