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夫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文化品格
文章标题:孔夫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文化品格
孔子的伦理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仁学”上。在“仁”的统领下,又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对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应该自觉地承继下来,古为今用。孔子的伦理思想延伸到现代商业方面,也有许多可供借鉴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四点上:一是以人为本,以人为贵;二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三是义利并取,
以义取利;四是富而好礼,仗义施财。这四个方面,集中回答了怎样经商和经商的目的问题。
孔子的以人为本、以人为贵的思想,体现在贵民、养民、教民、民利、节用、均无贫、使民以时、富民等多方面。《孝经.圣治章第九》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说的是一次孔子家马圈失大火,他知道后,第一句话问的是伤人没有。这在当时4个人才能顶得上1匹马价格的春秋时代,足见他对人的重视,是他“民贵物贱”思想的具体表现。现代社会的商业管理理论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管理更趋人性化和科学化。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一是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协调,二是取决于对消费者的高度负责。
孔子的诚信思想,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多处见有孔子论诚信思想的记载。做人讲信用,被孔子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部《论语》,光“信”字就谈及38次,其中24次集中体现了“诚信不欺”的意思。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论语.颜渊》篇里他甚至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把讲信用看得高过生命。商业文明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完备的法制,以法行事,二是诚信经商,童叟无欺。近些年来,由于信用的严重缺失,礼义之邦的大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中国企业联合会在“2014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人民币。中国企业联合会完成的《中国企业诚信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国内企业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企业“三角债”达上万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损失约2014亿元。面对这样一个无序的经济环境,把孔子的诚信思想引入商业活动的全过程,这对于恢复中国商业环境在国际上的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商是为了赚钱,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利润,是商人天经地义的行为。但是怎样赚钱,道不同,所折射出的人格也不同。孔子虽然“罕利”,有重义轻利的倾向,但他并不反对利,反对的只是“见利忘义”。他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面对物欲,要做到“欲而不贪”(《论语.尧曰》)。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提倡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孔子义利并取,以义取利的思想,是我们商业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道德践履的表现在于自己富了后要慷慨解囊施人,这正是孔子所大力提倡的。《礼记.儒行》记孔子的话说:“分散者,仁之施也。”意思是分散私财,是仁的施予。他还说:“独富独贵,君子耻也”,“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意思是说,如果自己富裕、显贵之后,能尽心接济他人,帮助别人摆脱贫穷,那么就不会使自己变穷变贱的。这就是孔子“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仗义施财的思想。因此,“经世济民”、“乐善好施”、“为富而仁”、“仗义疏财”,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现代商人重要的文化品格
《孔夫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文化品格》来源于好范文网,欢迎阅读孔夫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文化品格。
第二篇: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
文章标题: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
中国正面临着全面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经济时期。企业转型是其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特别是国有企业。“明晰产权”,“国有股减持”“股权分治”“股份全流通”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出;考核指标也不断翻新:规模利润股东报酬率eva等等。在企业中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经历前所未有的磨
练,特别是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尤为激烈。从而就产生了意识形态的过渡期,传统的观念,价值标准都发生了改变,新的体系又没有形成,于是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如在企业中衡量会计人员的标准是,做假账水平的高低;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原始积累可以不择手段等等。在社会评价体系中也有了重大变化,男人只分富和穷,女人只分美和丑。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意识形态的缓慢渗透而形成的“断层”。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条路,一是方面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二是加快意识形态的转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单独选择以上两条路的任何一条,都会出现社会大的变革。只有二者同时兼顾,相互协调才会有出路。这也就是党中央提出的“物质和精神”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然而,要想真正做到二者的协调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仅仅靠批评教育,自我约束,道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立法,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规范。所以有很多人就提出了要建立全新的企业制度,为了简单就照搬西方的企业管理制度,粗暴推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抛得一干二净,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改革,才与国际接轨,才是现代化了。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很不够的,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说起传统,似乎就必然与现代对立,其实不是这样简单化和绝对化的。
我国传统文化中许多道理对于现在仍然是适用的。比如说,我国古代儒家和法家关于治理社会的总主张,一个是“德”,一个是“法”。与外国比,我们中国还多了一个“礼”,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德”着重于自律,“法”强调他律。“德”、“法”、“礼”这三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仍然是今天治理社会的通则。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时,应该以这三个概念作为坐标。“德”就是你这个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法”就是你这个企业的制度。还有一个应该强调的就是“礼”。今天的一些企业注意了制度,却没有注意让企业的员工形成一种很好的习惯,“礼”就是习惯性的制度,不是硬性的制度。“礼”是目前我们一些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所缺乏的一个层面。
从表面上看,“礼”不是一种硬约束,实际上,它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很具体地告诉我们现代企业怎样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是,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基本思路。从“德”、“法”、“礼”这三个概念看,这三个字很简单,但是,如果把它们的深刻内涵和精神理解透彻了,就可以用它们作为坐标来查找我这个企业缺什么,是缺少“德”?是缺少“法”?还是缺少“礼”?
比如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20年来以年均增长68%的速度,发展到2004年全球营业额预计突破1000亿元。其在企业经营管理诸方面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逐步培育形成具有海尔特色的管理模式和价值观文化体系。但对海尔文化的形成作用最大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如,老子的《道德经》有助于企业树立经营发展的大局观;《论语》有助于提高和完善经营者的人格修养;《孙子兵法》有助于企业丰富市场竞争谋略。其中海尔坚持走创世界品牌的道路,就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生于无”。在《道德经》中,无形就是灵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关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关系,还可以用传统文化中那些伟大的理念去审视现代社会的问题。比如说,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不论是搞经济,还是搞企业,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西方国家以前搞工业化时,没有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走了弯路,工业发展很快,自然环境却遭到了破坏。这种恶果人们不能承受,现在特别强调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从这个角度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具有现代意义,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把它落实到现代社会的实践中,落实到企业文化的操作层面。
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的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会因国人心理抵触,其效果大打折扣。但要完全用中国传统式家庭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可能在创业时期有积极的作用,但当企业
第三篇:孝文化与现代企业伦理
浅析传统孝文化与现代企业伦理(文化)
摘要:“孝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体系中间,孝文化占了极其重要一席之地。无论是儒、 释还是道哪一思想体系中,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要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伦理,借鉴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不可或缺的。
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孝文化的人格反映,一方面能促使中国人仁爱敦厚、忠恕利群、守礼温顺爱好和平,个人价值服从社会;爱国、重视集体、爱岗敬业。
孝本义源于家庭,最初是一种保持家庭平衡的行为规范。“克谐以孝”《尚书·尧典》,以后内化成某种美德,集中表现为集体主义精神,即为了家庭的利益,家庭成员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正因此如此,中国家庭成员之间更相互依赖,比西方的家庭更具凝聚力。而这种以家族为本位,强调集体主义的伦理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体现,便是企业内部伦理秩序的形成。
关键字:孝文化 企业伦理 忠诚 责任 凝聚力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文化烙印和精神家园。张岱年先生曾经说:“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必须具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才能具有独立的意识。而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基础是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一定的理解。”中国人历来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中国不仅以农立国,而且以孝立国”,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虽然不能说没有养、敬、爱父母的伦理观念, 但世界还没有哪个民族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把孝道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上, 也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如此的重视孝道。
文化是检验一个企业的最高标准。企业做大可以通过种种营销、传播手段实现,但要做强,还得回归至文化建设。要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加强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而弘扬孝文化,则有利于唤醒员工的积极性,维护企业利益,并将企业视为(本文 来自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大家庭”,责任和团结意识成为共同的行为。321
2陈春花,张春阳 借鉴儒家文化建立有效商业伦理体系 理论视点 张岱年. 晚思集〔c〕.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14. p146 - 147
3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 ,台湾桂冠图书公司 1998 年版 ,第31 页。
第四篇: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黄林2014301510052电气五班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风靡全球。人们发现,精神文化就像企业机体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企业竞争,实质上将是文化竞争。 长久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和核心的传统文化,已牢固地沉淀于中华民族的心理,形成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人格价值及品行修养,激励着我们承担起人生责任、社会责任及时代使命。
儒家思想倡导道德文化的合理化,它指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天生就有良知,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本性。“三纲”、“五伦”及“八德”,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赋予整个社会严谨的“人伦”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秩序化,推行道德伦理、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礼节,主张建立一个用礼治调节法治的德治社会。儒家思想还要求人们“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约束管制生命个体的言语行为,遵守严明的礼制,安于君臣、父子、尊卑的地位,不僭越,不逾矩,以实现那种“天人合一”的社会状态,和谐而安宁。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与儒家思想有极大的渊源。对此,我们不妨探个究竟。 企业文化,说大就大,说小可小。大到包括群体意识、思维方式,小到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它是全员价值、需求与行为的共同写照,所有人都要参与滋育。他们的人生观——生活目的及价值,职业观——个人工作的意义,企业观——企业存在的理由。三者集合,共同构成企业价值观。企业应当整合不同观念,形成统一的道德理念及规范,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本质是向善向上的,它塑造的是一个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开拓创新、恪尽职守、思路开阔、协作分工的团体。《孟子·尽心上》中有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作为一个企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忠诚敬业,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诚实守信,是人人所希望见到的。《礼记·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企业所追求的诸如此类关于人的精神品格和品行修养,无一不是儒家思想的延伸、发扬和创新。
企业文化的力量非常巨大。许多事实证明,优良的企业文化至少有:1、规范力——约束人,从心理上行为上促使员工遵章守纪;2、导向力——号召人,引导人们把个人理想凝集成企业同一目标;3、凝聚力——团结人,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内聚力强,员工精诚合作;
4、激励力——鼓舞人,提升员工成就感与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无可否认,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在其群体意识范畴里,人与人有着严明的层别,社会具有严格的等级化,下一层必须听从于上一层,上一层拥有决定下一层的生死权。在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下,权力绝大程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常常致使人治代替法治,官僚主义易于泛滥,各种指令、信息及行动自上而下进行传递、贯彻和实施,下一层处于被动局面。这对于凸现企业文化的力量,发挥团队优势,是一大障碍。如何辨证对待儒家思想,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至关重要的。
文明空前发展,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仍旧牢牢根植于人的内心,企业经营管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深远。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其精神源泉和
发展动力才能持久。
第五篇: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第 1 页 共 7页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内容摘要:孔子儒家思想中许多重要范畴,如,民本思想、礼治思想、和谐思想、中庸思想、以义取利的义利观、民无信不立的信誉观等,在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完全可以,而且已经作为一种伦理规范被吸收到企业经营中,经过调整与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相协调。从而丰富发展了利民惠民的经营理念,情、理、法相结合的管理原则,企业经营的适度原则,增强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充实了企业义利共生的盈利观和诚信至上的信誉观,这些都是现代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充实、丰富、发展全球化语境下有中国特色和各自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孔子思想;儒家文化;企业管理;企业文化
abstracts: confucius in confucian thinking of many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the people of this thinking, thinking at the governance, a harmonious thinking, moderation thinking, just take advantage of the benefits of justice, the letter did not introduce legislation without the credibility of view, in the 21st century modernization drive today, can and have as a code of ethics to be absorbed in the business, adjusted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a modern economy in harmony. so as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idea of riding out the operation huimin, intelligence, reason and law with the management principles, the appropriate business principles to enhance the company's collective sense, and the team spirit and enrich the enterprise-symbiotic benefit of the profit and integrity above everything else blue concept, these are the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an important part.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nutritional absorp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nrich the rich and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spective business enterprise culture.
keywords: confucius ideology;confucianist culture;business management;enterprise culture
引论
孔子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中具有突出贡献和巨大影响的伟人。他的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世界也备受推崇。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同。在传统社会,人们重视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伦理之道。在当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孔子的儒学思想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对塑造、提炼企业文化同样发挥着重要影响。被称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倡导“经济道德合一说”,并著书《论语与算盘》来宣传自己的经营之道。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著则指出:“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孔子的教诲给他们的激励影响至巨,实例多得不胜枚举。”可以说,日本对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研究和应用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不容忽视的因素。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本文主要讨论孔子以仁爱思想① 1
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打造现代企业文化精神的意义。应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以
阐述做人道理为主,它和现代企业文化具体有什么关系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要地论述。
1、孔子的民本思想与企业“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仁爱思想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而民本思想是孔子儒家仁爱思想在政治目标上的体现,
其直接目的是得民心,最终目的是求稳定。孔子主张仁爱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上就
是要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从而达到更好地统治百姓的效果。《论语·颜渊》篇很能体现这种意图,
鲁哀公因为收成不好,问有若有什么办法解决用度不足,有若建议他实行十抽一的税率,哀公说,
十抽二,我都不够用,怎么能十抽一呢?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就是说,没有千千万万老百姓这样的小溪小河,大江大河就成了无源之水。孔子在《论语·尧曰》
篇中这样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意思是根据民众
的利益而去做,这不就是施恩惠而不花费吗?选择可以役使人民的事情和时机来役使人民,还有谁
会抱怨呢?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在回答子张的提问时也曾明确地说:“惠则足以使人。”也
就是说,给民众以恩惠就能够很好地役使民众。这都很典型地说明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就是优先考虑
人民的利益,给人民以好处和恩惠,最终达到更好地役使民众治理民众的目的。
民本思想就其实质就是人本思想,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注重人的因素,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中
心地位。因此,“以人为本”便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李宗红在她的《企业文化---胜
敌于无形》中指出:“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是世界500强企业文化的共识。” 孔子的民本思想对于现
代企业文化建设有两点借鉴意义:一是对于内部管理来说,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充
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日本企业管理者就很重视员工的福利待遇问题,尽量为
职工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积极地参加生产劳动。这样,职工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带动
企业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员工的待遇的提高。二是对于对外拓展市场来说,如何体
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服务最优化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开拓市场的
时候,千万不能过于短视,在产品性能设计、价格优惠、售后服务等方面要想消费者所想,急消费
者所急,充分考虑消费者利益,真正把消费者当做上帝,当做“衣食父母”。②
2、孔子的礼治思想与企业情、理、法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礼治思想是孔子仁爱思想在政治手段上的体现。礼治思想实际上是德治思想、仁政思想。首先,
在孔子时代,“礼”实际上包含了满足宗法社会需要的政治制度,所以,依礼(制度)办事是其基本
要求。其次,礼治强调管理上的道德力量,要求为政者正人先正己,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引导百姓
向善。所以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
是说,道德的规约比起法律的威慑更重要、更有效。在今天市场经济和法治的条件下,孔子的礼治
思想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法制意识,另一方面,更要提高公民道德水
准,我们现在提倡以德治国不就是孔子礼治思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对法治的一种有益补充吗?
具体到现代企业管理之中就是企业的情、理、法的管理原则。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讲有点牵强附会,
事实上,现代企业文化是由西方学者从来自受孔子所创始的儒家思想长期影响的东方日本的管理实
践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说企业文化中体现孔子的管理思想是顺理成章的。
孔子的礼治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是要一方面要依法办事,依制度办事,讲原则、讲正气,
另一方面,要讲人情味、讲人性。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是这样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
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人如果没有仁爱,哪还讲什么礼乐。也就是说没有内在心理情感为真正
凭依,哪还谈得上外在形式的礼乐。虽然在这里谈到的“仁爱”的情感度深一些但它终究还是在谈
人情人性。“理”在这里是说道理,是做事情要合理。我认为这“理”是由过去的“礼”拓展来的。
孔子特别提倡“礼制”在《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是这样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
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礼”是孔
子对人对事的重要衡量标准。对这句话朱熹是这样注解的:“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也。
毫厘有差,则失其中。”依朱熹的注解这里的“理”和“礼”是相通的概念。都是人们长期生活过
程中所形成的习俗和所认可的道德标准。“法”在这里是法则、法规的意思。公司员工的行为以及企
业的经营活动不仅要符合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同时也要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允许的范围之内。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认为:中国的企业应当“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人”,坚持走使人自
我身心内外和谐的路径,而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对我们的企业建设便具有不可忽略的
意义。④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
如何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素养显得至关重要。要体现情、理、法相结合的
管理原则,除了讲人文关怀,关心职工、能让职工充分发挥各自才干外,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
《论语·颜渊》篇中孔子在回答季康子的问政时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谁敢不正?”
意思是说政治就是端正。你率先端正自己,谁敢不端正?他认为为政者以身作则才能获取信任,进
行管理和统治。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你搞政治为什么要用杀人的办法?你如果想做好人,老百姓
也就跟着好起来。君子的道德象风,老百姓的道德像草,草随风倒。在此篇中孔子还提到“举直错
诸枉,能使枉者直。”就是说提拔正直的人放在歪邪的人上面便能够使歪邪的人也改正过来。《论语·子
路》篇中孔子在回答子路问政时说:“先之,劳之,无倦。”意思是说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就不疲倦。
另外在此篇中,孔子还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自己行为正当,不
发命令也办得通;自己行为不正当,发命令也没人听从。在现代企业,领导者自身行为端正,积极
作出表率,以身作则率先成为企业精神的体现者,也是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
3、孔子的和谐思想与企业的协作精神
孔子主张“和为贵”,《论语·子路》篇还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就
是劝诫人与人和睦相处。现在我们常说的“和气生财”大概就有“和为贵”的意味吧!现在很多企
业也很重视企业内部的“和”并煞费苦心地维持企业内的亲密和谐气氛。比如:企业经常举办一些
联谊会和集体旅游之类的活动。他们的目的在于使公司职员、同事间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精诚团
结。从而形成强大的整体力去与竞争对手较量。这在日本企业界称之为“内和外争”。在此,“内和”
是手段,是前提,“外争”是目的。 “内和外争”的终极目的则是为了企业的“争胜”,赢得企业的
生存发展。由此可知,“人和”决不是终极目的。在管理中求和,不是为和而和。一个企业要想在市
场竞争中取胜,离开了“人和”是无从谈起的。孔子思想的魅力,在这里又一次体现出来了。包晓
闻在他的《企业文化》一书中认为:“中国白色家电业的代表荣事达公司就是领会了儒家的“和”字
在商业中的真谛才能从众多的家电企业中脱颖而出。”利用经营技巧来管理具有感情的人,并运用
感情使他们处于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这样公司员工就会积极工作,企业上下同心协力共同创
造企业的未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是最好的气氛。但企业氛围是因人而异的。采用严厉管束的企
业内,让人觉得企业气氛沉闷;只注重提高利润的企业,企业内部总是“杀气腾腾”的。只有当头
脑灵活的人成为经理,才会企业内部的既紧张又轻松的气氛。当然,“和”的气氛不仅需要企业领导
者的组织和策划,同时还需要员工们的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技巧。这是一门大学问,在
这里我就不再做过多的说明。我想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和为贵”的精神内涵已经被现代企业充分吸
收并得以巧妙运用于培养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使职工具有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从而使企业成员形成共同接受的价值观,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⑤
4、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企业的适度原则
“中庸”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之一。《论语·雍也篇》记孔子的评论说:“中庸之为德也,
甚于矣乎 !民鲜久矣。”就是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的了。人们很久没拥有了。在这里孔子以“至
德”评定中庸但从他对中庸的理解和运用看,实际体现的是对客观事物度量分界和矛盾构成及其转
化的认识。那么究竟何谓中庸呢?关于“中庸”,后人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朱熹在他的《论语集注》
中是这样解释的:“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并引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
庸。”“庸者,天下之定理。”在这里,他把“中”解释为“适当、正好”。把“庸”解释为“平常”。
但综考《论语》中孔子的有关言论“中庸”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即以中为用的意思。这
中间包含着丰富的辨证的观点。例如:孔子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惠而不费,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总的意思是“过犹不及”。这都体现了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
另外在《论语·雍也篇》中,对人才,孔子这么答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
君子。”意思是说“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死板。文采和质朴结合均匀才是君子。在
这里孔子对质朴和文采进行各种各样巧妙地调节。使其变得完美。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也是
孔子对政治、经济领导人要求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我们今天的创业和变革时代,“中庸”也是选择企
业领导人的基本准则。不管什么企业,都会有长期经营战略和短期经营战略的预测,这两者有时是
相对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人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两者的矛盾,使其最终达到理
想的结果。在这里他们运用的就是中庸思想,发展到现在人们对其有更通俗的认识———适度原则。
意思就是做事做人都要恰倒好处。在这里,“适度原则”不仅是针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讲,公司员工同
样应该运用这一原则。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坚持中庸原则。抑制感情,掌握分寸,不可以意气用事,
⑥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时又要讲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因为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领导和职
工的同心协力,共同参与。
5、孔子的义利观与企业的盈利观
所谓义利观,即人们对求利动机和求利行为的根本看法。是人们的价值观、理想追求和道德素
质的集中体现。《论语·子罕》篇中有孔子“罕言利”的评价。《里仁》篇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提倡仁义道德的孔子是不谈“利”的,甚至以“求利”为耻。事实
并非如此。《论语·里仁》篇中孔子曾经这样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可见,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利”,只是他强调必须以“道”求“利”,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利益。
在《论语·述而》篇,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就是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财富取
得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般地遥远而又无缘。由此可见孔子是主张在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
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是完全可以的。
将孔子的这种观点运用于现代商业中,就充实了现在的盈利观。企业建立的目的就盈利。涩泽
荣一在其《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说道:“世上的商业、工业都是为了图利,不必多言。如果工商业没
有增加利润的效能,工商业就毫无意义也没什么公益可言。但所谓图利,如果全为一己之利,根本
不顾他人,那又不然了”。企业经营就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但是追求利润必须在道德和法律允许
的范围之内以正当和合法的手段取得。通过利润取得的富贵和名誉也是件光荣的事情,这就是我们
商业界所提倡的取利以道的盈利观。因此,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应弘扬儒家的传统义利观,树立正确
企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 ⑦
6、孔子的民信观与企业的信誉观
“信”是孔子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之一,泛指诚实不欺、讲信用的品德。讲信用、守诺
言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意思是说,人无诚信,就好比车没有车辕前的横木,无法行走。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无法取得别
人信任的,或许短期可以蒙混过去,时间长了终究会被人识破而无立足之地。对于普通百姓是这样,
对于管理百姓的政府更是这样。所以,《论语·颜渊》篇孔子明确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就是说,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是立不起来的。《论语·子张》篇又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
则以为厉已也。”意思是说统治者得到人们的信任后才能统治他们,如还未得到人们的信赖就役使人,
则人们会认为政府虐待他们。《论语·尧曰》篇中“信则民任”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对于现代企
业而言,“信”就是信誉。取信于民,企业就稳定、就能发展;失信于民,企业就难于有立足之地,
甚至出现危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同样,信誉对于任何组织而言都是立业的根本。因此,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就变得比产品和价格更重要。
涩泽荣一在《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认为:“《论语》与算盘的结合,就是道德与经济的结合。”⑧
企业的道德形象、社会信誉和管理效益之间有着必须的联系。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主要是
靠企业的诚信来支撑。即商品要货真价实、质价相当,经营要恪守信用、履行契约、遵守承诺、不
弄虚作假、不坑蒙欺诈。诚信既是一个企业和经营者的经济生命,也是不断提高其竞争力的根本途
径。现代经营者提出“用户至上、信誉第一”的口号,就是向客户提供全面满意的服务(包括物质
需求和精神需求),这是树立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信誉最有效的方式。
当今,良好的信誉已成为企业开拓并巩固市场,获得超额利润的神秘砝码,对于企业的发展壮
大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众多著名的大财团和跨国公司都是“以信为本”,靠信誉占领市场、扩
大市场。重诺言、守信用,言而有信,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怎样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如何在市场上赢得公
众的信赖和赞誉。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固然需要从许多方面加以努力,但不容忽视的是吸取
孔子管理思想之精华来搞好企业经营管理,则是赢得优势、谋求发展、走向辉煌的关键一招。李嘉
成、霍英东、曾宪辛等儒商利用儒家思想进行企业管理,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国内一批有眼
光的企业家也开始注重发崛儒家资源运用于企业管理而初见成效,他们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孔子思
想的现代价值。可以肯定地说,孔子思想中有着企业管理可以借鉴的内容,这些内容并没有因为时
代的变化而丧失其恒常价值。
结语
孔子倡导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吸收
其精华对于建构现代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这有利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树立
“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企业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有利于企业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儒家文化重人、重信、重义、重情。企业应把诚、信、义、恕、让等伦理原则贯彻到从商经营
中,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铸造团队精神,搞好协作,设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爱员工,
重视“感情投资”,使其产生“报效企业”的感情和信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
的最大特点是在管理工作中突出精神因素,其核心是建立企业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而领导者以
身作则的企业精神体现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十分重视人的因素,把人放
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认为人是管理的主要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以人为本”便成为现代企业
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儒家的人本思想,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丰富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为企业在改善领导、团结员工、开发人才、服务顾客、营造良好的企
业内部氛围、协调内外关系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迪。
注释:
①涩泽荣一(日). 论语与算盘 [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②李宗红朱诛著. 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4年1月第1版 .
第7页
③李泽厚. 论语今读 [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第41页
④汤一介.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j].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⑤包晓闻. 宋联可编著企业文化[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年7月第1版第347页
⑥李泽厚. 论语今读 [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66页
⑦刘小华.向孔子学管理 [j].网易商业报道.2014年9月29日
⑧涩泽荣一(日).论语与算盘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参考资料:
[1]贺绥世 .论语新识 [m].湖北:武汉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
[2]孔健.孔子的经营之道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5年9月第1版
[3]潘乃樾. 孔子与现代管理[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年4月第1版
[4]蔡希勤. 半部论语治天下[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5]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1月北京第1版
[6]李泽厚. 论语今读 [m]. 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7]扬先举. 孔子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第1版
[8]侯宪林. 孔子经济思想初探[j].宁夏: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9]毛钢.孔子的经济思想与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j]. 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总第21期
[10]刘小华. 向孔子学管理 [j]. 网易商业报道. 2014年9月29日
[11]余秀江 张光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12]刘林平等译. 领导哲学[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13]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 1998年10月第1版
[14]王恩来. 人性的寻找[m]. 北京: 中华书局 . 2014年4月北京第1版
[15]孔健. 孔子的管理之道[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16]崇尚思. 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1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年12月第1版
[18]钟肇鹏. 孔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2月增订第2版
[19]涩泽荣一(日). 论语与算盘[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年版
[20]lyons,j.seman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21] f.de.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