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小学美术的论文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4-03-08 15:30:1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小学美术的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美术的论文精品多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一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国家课改实验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下面以一年级《分蛋糕》一课为例,谈谈这一模式的实践效果。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钻研教材,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三方面构思和优选途径,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启发学生,只有设计的情境具有勉力,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甚至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就会乐学、好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一、创设导入情境,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为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的开端和背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将学生带人情境之中。例如上课伊始我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设计让学生欣赏歌曲《生日歌》,学生说出歌曲名字后教师问: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唱最合适?学生答:过生日时唱这支歌。然后我适时地提议开个“生日宴会”,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又问:“生B宴会”最常吃的是什么食品?学生很快答出:生日蛋糕。这时我及时小结:对,我们在开生日宴会之前就要把蛋糕准备好,并板书“蛋糕”。

二、借助媒体,增加直观印象

上好一堂课有必要借助媒体来辅助教学,选择媒体创设情境,应从实际出发,要视课型、教学内容、学生水准而定。利用电脑、电视、幻灯、实物投影等展示,如亲临其境,增加直观印象,丰富视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蛋糕外形特点,用视觉形象解决教学难点。在课中,我在电脑中设置点燃的蜡烛,让学生做吹蜡烛的动作,教师操作演示。这一燃一灭的蜡烛,学生积极的参与,把学生带入过生日时的场景,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用一种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自觉地运用音乐,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和运用音乐的。1.在本课中我以歌曲《生日歌》为主,先让学生欣赏而后又弹琴让学生唱,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2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播放乐曲,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制作。3.在展示评价作品的环节中,我弹奏乐曲《铃儿响丁当》,让学生拿着星娃娃,在音乐停止前把星娃娃送给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学生手里,这样师生既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又能调控好这一环节的时间,避免了低年级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超过。4.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我放录音《幸福拍手歌》,学生跟教师随音乐做律动,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得到充分的休息。

四、创设愉悦环境,自主探究学习

美术教学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像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教师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蛋糕,学生们立刻露出了惊奇的赞美的神情。在学生猪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后让学生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和方法表现?从而自然地把学生带进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分蛋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边跟老师拍手念儿歌(圆圆的蛋糕真香甜,切开它,分几份,大家一起来分享,快快乐乐到永远),边看老师演示拼摆蛋糕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想:除蛋糕之外,还有什么食品可以分并一起分享?学生答出有西瓜、菠萝……接着我找一名学生帮我把剪好的水果贴在蛋糕的周围。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师演示过程中,以达到乐中学习的效果。最后让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的作品,让他们分析作品是怎样完成的,再一次把学生带人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五、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调动学习欲望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潜力很好,他们善于模仿,喜欢说话。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让学生设想:如果我是这块蛋糕,我怎样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喜欢。学生们跃跃欲试,没有了拘谨,有的介绍说:“我是一块又香又甜的奶油蛋糕,你看我多漂亮,人们一闻到我,就馋得直流口水,如果你吃上我一口会变得更快乐。”还有的说:“我是酸甜可口的果冻蛋糕,你们吃到我会变得更聪明。”学生们在说的过程中乐起来,同时又展示了部分学生作品。最后在小结前我又设置了一个话题:除了我们班同学外,你还想和谁一起分享这块蛋糕,并对他说些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这样做使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

通过对《分蛋糕》一课所进行的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实验,我认为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上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看、做、画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更要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2. 在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置身于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会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学习效率特别高。

3. 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各环节要联系紧密,必须为中心课题服务。教师的仪态要自然,落落大方,还要善于运用美的语言。

4. 教师的范画要进行精心设计。制作一幅美的作品,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能够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二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促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视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代。进入21世纪,这种速度在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给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然而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国民素质,重视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手段。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学校把美术学习当作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教学侧重于绘画与制作的技能性问题,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做法,使学生缺乏主动的审美体验和探究活动过程,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目前,随着现代设计在我国蓬勃发展,过去那种轻设计、重美术的现象有所改变。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设计意识培养在美术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设计意识培养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教育价值。

2、设计的自身发展

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难发现设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教育的研究。被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早在19世纪就倡导设计事业必须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关联。设计教育是具有强大延伸性的工具,不仅仅丰富了自身人才的塑造,也大大拓宽了其他职业范围人才的培养。美国学者西蒙教授认为设计科学是一门区别于技术与艺术第三类知识体系,英国设计泰斗艾克博士也认为设计是培养人们思维模式的第三种科学,国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同样认为设计是人类的第三种智慧。我认为,理想的设计教育过程,学生的兴趣应该是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老师应该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是否出现踊跃激烈的讨论是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准,学生的决定和自由选择也由学生自己负责,其他人,包括老师,不要过多干涉。这种自由多远式的教学,给学生带来创新理念的源泉和意象,指导其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培养出可塑性强适应性大的新生代。因此,我想从影响设计意识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阐述几点具体的要求。主观方面,我认为应该从设计意识的主体即:老师和学生两点分析;客观方面,认为是设计意识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二、设计意识的培养要求

1、主观方面:对教师的要求

(1)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设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人。要使学生学以致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以己用才可授予他人。诸葛亮从未出山,却有刘备三顾茅庐。这足以体现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重要性。梳理各个知识点使之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的能力是必备的,当然,更应该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体系,这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技巧化、人性化、智慧化的体现,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灵活的思维也需要老师紧跟时代步伐,有条不紊的做好学生的带头羊,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感受快乐。

(2)做学生的忠实听众一位好的老师不仅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力素质,更要是一位好的倾听者。这里的“听”不单单是用耳朵来听,还需要老师们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课堂上,老师很多时候应该比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一点,面对中小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脾气习性,不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所以,这时候,老师可以主动的去询问学生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说‘你喜欢老师怎么样教你们呢?’‘你觉得老师上课的时候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呢?’等等。不单单把自己看作是老师,或许更多时候可以把自己看作是他们的朋友。当然,时不时的留心每一个同学的日常表现,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个好的途径。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想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程度不同、兴趣不同、素质不同的学生时时都保持着对课程和对老师自身新鲜感和学习动力。

(3)注重理论基础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哲学上有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对理论具有反作用。这就要求美术老师需要将学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乃至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要关注于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要从自身的素养打基础。就自身而言,美术老师还应是一个勇于追求幸福感的人,包括其自身的品味、包容和创造力的体现。美术教育是充满灵性的、智慧的活动,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式的教育,所以美术老师也需要有智慧和灵性。美术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品质来影响学生,用爱心、同情心、宽容心来对待学生,以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开展教学。这样才可以言传身教。

2、主观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应达如下目标: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因此,学生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主动性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互相沟通互动的过程。有好的老师是不够的,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不然,就真的演变成了对牛弹琴。主动性的体现,比如说:上课经常提问题、积极寻找新的思路、课后和老师探讨自己新想法或者是生活上的小细节。也可以是学生之间时常的交流,甚至是比较。这样的学生才会有十分强烈的求学欲望和进取心,也是老师教学过程中很好的案例和伙伴。当然了,教学目的和成果也会事半功倍。

(2)培养想象力由上一点我们可以得出,积极主动的学生似乎在创造力上也是有优势的。但这绝不是肯定的。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似乎比幼儿时期有些困难。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固定模式。但是作为学生,一切都有可能,因为我们还在学习,这样就有重新乃至更一步创造的可能。所以,我们也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对生活上的美加以关注,做个有心人。感受大自然的美,发觉人内心的美,从而体现在我们自身作品中。

(3)设计工具随着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美术工具也是纷繁多样,供不应求。好的作品当然离不开基本的设计工具。常用的有:马克笔、彩笔、尺子、剪刀、彩色小贴纸等工具,这些工具应用范围很广。我们应该对它们多加爱惜保护,他们也是美的化身。设计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对主观因素方面的要求,即就其主体:老师和学生而言。更有其客观因素的需要。下面我提出两点比较关键的要素供大家参考。

3、客观方面:设计意识培养的内容要求

为了比较准确客观的说明这一点,我直接引用了《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生阶段的学习目标的确定。其表述如下:第一学段(1~2年级):初步认识各种工具,用身边可以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式进行简单结合和修饰,体会设计与制作的趣味。第二学段(3~4年级):学习对比与均衡、和谐与对称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装饰,感悟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对比与均衡、和谐与对称、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第四学段(7~9年级):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均衡、和谐与对称、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在第一学段(1~2年级)中,针对低年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目标的指向是“媒材”“尝试”“体验”和“乐趣”几个词。对新入学的儿童来说,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首要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应尽可能的淡化。因此,美术教学应从“看看、想想、画画、做做”开始,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质,尝试进行各种“简单的组合和装饰”,开始体验到设计的乐趣。到了第二学段(3~4年级),“简单的组合和装饰”就递进为“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组合”可以是自由的、随意的,而“设计”则必须是有一定目的的、秩序性的。第三学段(5~6年级)再递进为“进行设计和装饰”,去掉了“简单的”一词,意味着进入高一级的层次。第四学段(7~9年级)最终递进为“进行创意和设计”,指向了思维活动和操作实践过程的要求。

4、客观方面:设计意识培养的形式要求

(1)课程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哲学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这里,教育课内部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设计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课程结构往往直接体现人才的培养规格,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过去,我们的课程存在一些重专业、轻人文,重技能、轻理论,分科过细、专业面过窄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根据现代学科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希望教育部门继续深化课程的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帮助学生在发挥自我能动性上更进一步,才能为设计意思的培养创造更大可能性。

(2)融合借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门艺术知识不可能单独存在,总会有和其相关联的因素互相存在着。因此,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本身,而应该发散开来,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借鉴,甚至与国外美术教育相互吸取营养元素。就目前国内而言,深圳大学艺术系根据当前艺术教育的这种现状,有意尝试的一门新的教学实验课,它的实质是一门综合创作实验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多元的艺术创作形式,研究多材料多手段的创作方法,唤醒学生对外部事物的艺术感知力,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和多样选择性,学会探索与发现,发展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并且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这是一大突破性的创举,同时,我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能否也可以这样做呢?为什么不能从学生的这一启蒙阶段入手来开发其设计意识呢?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大学,我们更应当将其在少儿乃至幼儿教育中发展开来,并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形式,来提高不同学生的设计意识。当然,这对于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任重道远的,但是。这必定是可行的,并且有价值和更加深远意义的。另外,借鉴国外的设计理念来丰富我们自身的设计意识方向也是作为新时代学生和教育部门的责任与要求。

(3)教育环境要想培养同学们的设计创新意识,就一定要为同学们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才有可能喜欢美术,进而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缓解自己的压力。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目中都有一个想象的世界,使其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美术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整体课程的改革,在综合教育中,美术活动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于设计意识的培养是一门比较繁重的工作。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国家教育制度的革新也是原动力。相信在整个大环境的发展影响下,设计意思的培养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学生不仅仅学到是知识内容,更多的会带给他们美的享受。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篇三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中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新时代的情况也与之前大不相同,处理好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新环境下的发展问题成为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新时代;全面发展面

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通过一些基础课程,使他们对美术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培养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观察力,促进中小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而不单单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狭小思维之内。

一、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发布以来,促进中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成为我国现今的教育主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下的发展要求,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改革,但是改革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学美术专业教师缺乏,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传播教育理念,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但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岗位的教师严重缺乏。这一问题在教育程度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尤为突出,在教育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通常是一个老师身兼数职,既教语文、数学、外语,也教美术、体育和音乐。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社会的现实问题,许多高校毕业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都相继从事其他工作,主要原因在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不足,这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表现更为明显,教师的工资待遇通常也低,许多学生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一工作,更不愿意去中西部那些偏远的落后地区,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得不到足够重视

在以应试教育为当今主要教育方式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只成为了表面工作,不论是在家长、学生还是在学校看来,体育、音乐、美术依旧是作为“副科”存在于教育教学之中,都没有对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仅仅当做一个任务去应付,自然而然也就不会考虑过多,中小学美术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更是随便了事,从不深入探讨,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的重视也微乎其微,对于美术教育用到的工具,投入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

(三)中小学美术教育同高师美术教育相脱节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逐渐的加深,不断提高美术技能和美术观念,提升自己的审美素质和专业技能。而高师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科划分过多过细,有油画、版画、雕塑、书法、陶艺、写生、素描等等几十上百个专业,教育出来的学生也都在其专业课上具有相当好的素质,但是他们在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工作中通常捉襟见肘,自己的学科专业化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也无法传授给学生,影响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工作,使得高师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相脱节,沟壑甚深。

二、解决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的措施

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甚多,这些问题束缚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传播,针对这些问题,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好新课改的大环境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对美术师资力量的培育,提高教师待遇

对于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育,扩大美术专业的招生,开拓教师源头,并且提供最新的美术教育信息和美术专业用到的各种设施。政府要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使毕业的大学生对于从事美术教育这一工作充满希望,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发展的源头和基础,社会各界要对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给予足够支援。

(二)破除传统中小学美术观念的束缚,重视中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

脱离传统中小学美术教育观念的束缚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至关重要,使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从“副科”上升到主科,现在新课改的要求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大势所趋,是现代教育的新潮流。给予中小学美术教育足够的重视,大力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是相当主要的部分,既能够培养学生更多的兴趣爱好,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高师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衔接

注重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衔接,是缩短高师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差距之间的有效方法,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着手。在培养目标上,高师美术教育不能单单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模式上,将高师美术教育由专一的培养模式多元化,加入人文综合素质和课堂组织能力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注重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整体上把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结语

在新时代新课改的大趋势下,注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应该让中小学美术教育要与时俱进,注重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破除传统观念,使高师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够使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更进一步,使美术教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赵宏林。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学周刊,2016(33):91.

[2]王胜彩。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脱节现象调查[J].安徽文学,2015(06):151+160.

[3]陈大伟。关于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研究[J].美与时代,2016(05):114-115.

[4]李晓瑭。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05):156+158.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美术的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小学美术的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共有898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小学美术的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小学美术的论文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