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小论文【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4-02-11 04:00:3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语]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论文【精品多篇】

小论文 篇一

鲁迅的小说总给人一种读不懂又抓不住的感觉,需要通过反复的阅读、分析,才能对其小说有进一步的理解。

然而即使是研究鲁迅的专家也不敢说对鲁迅创作有深刻而完全的把握,自然,对鲁迅创作时的动机和思想状态的摸索,研究者们也是谦虚谨慎,不敢轻下断言,可见鲁迅小说是那么的艰深而晦涩。为什么鲁迅小说让人这么难以读懂?

一、鲁迅小说中的复调特征

竹内好认为鲁迅小说中本身就没有呈现出一种单一的、完整的主题和中心,或者说这种主题和中心并未完成。这个评价看似见解独特,实则颇为中肯。“鲁迅小说里仿佛有两个中心。它们既像椭圆的焦点,又像平行线,是那种有既相约、又相斥的作用力的东西。”

也就是说鲁迅小说创作意图本身就不是为了表达单一的思想,其中是多种观点的片段之间,若即若离,它们复杂而无规律地嵌合在行文之中,让人难以轻易地拼接而理解。鲁迅的小说很像一种合奏,却又不是规整的交响乐。它是一种看似随性,实则精致高妙的演奏。鲁迅像是握着高超的指挥,同时让很多种乐器同时演奏,呈现出多重的声音掺杂在一起,让读者很难分辨。当你稍稍分辨出一些音色,似乎把握了其中一种声音时,这种声音似乎又改变了,戛然接上了另一种关联不大的声音。这种思绪的流动节奏让人读起来因为常常阻滞不通而懊恼,同时也让人感慨指挥者那不同凡响的、深邃的思想。因为捉摸不透,所以鲁迅小说比其他小说具有了更宏大的意蕴空间。

小说 《在酒楼上》是鲁迅思想进入“彷徨”中的早期作品,被周作人称作 “最具有鲁迅气氛”的小说。《在酒楼上》讲述的是关于知识分子的题材,这篇小说与同时期其他作家以第一人称 “我”来创作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有很大的区别。鲁迅没有平铺直叙,直抒自己对知识分子的观点和情感,而是选择用 “我”的视角来讲述关于主人公吕纬甫的这样一个故事。那么鲁迅这种表达方式的用意何在? 他想表达自己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与状态?

《在酒楼上》以“我”的角度讲述了 “我”与吕纬甫的故事。这里的 “我”并不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不只是一个旁观的叙述者,而是参与到故事中的人物。他与吕纬甫一样都是具有独立的情感、独立的思想和理智的人,作为故事之中的一个元素,他也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故事中的 “我”和吕纬甫具有许多共同点: “我们”曾是一起去城隍庙拔掉神像胡子的新青年; 是议会讨论 “改革中国”的方法道路而打起来、激情澎湃的青年。“我们”虽然曾经都拥有激情澎湃的理想,如今却因为革命的失败以及生活的无奈而落入沮丧和彷徨中的中年人。不同的是,“我”和吕纬甫同样面对生活的无聊和寂寞,他们的选择却不同,“我”坚持在寂寞和彷徨中前进、反抗,而吕纬甫却选择放弃前进,回归到世俗生活当中。吕纬甫渴望从世俗生活中找到继续生活的动力。鲁迅想通过这两个人物寄予怎么样的思想? 对于这个问题,有评论者认为,文中的 “我”可以等同于鲁迅,表达鲁迅作为一个选择继续抗争者,想要借此批评那些因为一些挫折便放弃了努力的知识分子。但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平面化。

回到 《在酒楼上》原文,我们会发现,文章不只是鲁迅批判 “遇到挫折就放弃”的这一种声音。鲁迅对吕纬甫固然有批评之意,但同时还有着对吕纬甫寂寞和可怜处境的感同身受,全文也萦绕着挥之不去的兔死狐悲的哀婉之情。并且作者虽然与两个人物之间都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甚至他们与作者有着某种精神上的联系,但其实作者对这两个人物都有批判。作家似乎是在两者之外,或者是在两者之上去发出自己的声音,与文中两个人物独自的思想,他们所各自发出的声音是不能混同的。所以对文章中的声音作一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

这里有必要对上文所提到的小说中的声音进行解释。

小说 “艺术地再现生活本身的复调本质”因此可以说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声音,或者说小说本身就是一种话语形式。只是这种话语形式不像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谈。他的媒介不是人声带发出的声音,而是经过加工和组织的语言符号。巴赫金把人的本质界定为 “人在存在当中无可回避”的对话。小说来源于生活,小说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所以小说中也必定存在着许多对话。鲁迅的小说从创作之初至今,连续不断地受到许许多多的关注和研究,也正是因为鲁迅小说中声音多种多样。在鲁迅小说中,众声喧哗,声源多重,且声音之间关系交叠复杂,但是就是在这种多重复调之中,交织出内涵丰富又具有难穷尽、广阔的意义空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小说中的复调对话了解难以抓住的小说内涵。

二、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复调性分析

就 “我”和吕纬甫之间的 “对话”关系而言,小说中并没有把话语权完全的交在 “我”的手中,作者并没有剥夺吕纬甫的话语权。文中很大的篇幅都是吕纬甫的声音,其中主要有奉母亲命令返乡办的两件事: 迁坟和送绒花。吕纬甫 “我当时忽而很高兴,愿意掘一回坟,愿意一见我那曾经和我很亲睦的小兄弟的骨质”, “我对于这差事倒并不觉得烦厌,反而很喜欢,”

并且这一切都是为了达成母亲的愿望。从这些声音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吕纬甫回归家庭后,对之前轻视的世俗亲情表现出依恋和向往。但文中吕纬甫对这两件事表达更多的是无聊和失落。

以 “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来定义这两件事情,这些语言证明事后吕纬甫对自己行为进行反省,他并没有觉得得意而是反倒觉得无聊和失落。而且他并没有完全忘记他之从前的激情和精悍,这从他看见废园后眼睛中闪出的射人的光中,从他自嘲式的把自己比作飞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的蝇子的比喻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现在的状态并不满意。吕纬甫对目前自己的生活和现状只是敷衍和妥协着,他对于青年时的梦想并未忘怀。吕纬甫的心理有依恋向往,同时又有无聊寂寞,且在寂寞中还闪烁着残存的激情和光芒,从这种复杂的心情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纬甫所表达出的 “话语”并不是单一的,在吕纬甫的思想内部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声音,这些声音之间就形成一种对话关系。他面对着代表继续坚持前进的形象——— “我”,并没有表现出排斥和嘲讽,反而表现出一种惭愧和自嘲,可见吕纬甫与 “我”之间的 “对话”关系也并不是决裂和敌对这种单一的表现。

小说中,“我”对吕纬甫的态度不能简单概括为失望和批判。虽然前面在作者感怀物是人非的时候,“我”看见曾经敏捷精悍的吕纬甫变了,心中有许多失落,但这其中更多的不是对吕的嘲讽和失望,而是一种同命相连的同情和失落。这在 “我”看见吕纬甫久违的射人的眼神后“我”的兴奋中,在吕纬甫作了苍蝇的比喻后 “我”说的“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吧”中,从吕纬甫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待我”这种自我惭愧和酸楚的话语等等地方,都能看出 “我”和吕纬甫之间的 “对话”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他们之间的对话既有差异,又有着独特的精神联系,更像是一对有过共同经历的孪生兄弟,一方否定另一方就是在否定自己本身,两者形成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缠绕的乐曲组成的复调。这种复杂的“对话”开拓了小说的意义空间,这两个形象并不是某种绝对的、完整的观念的独立代言。吕纬甫和 “我”都是处于人生迷途中的迷路者,他们都处在彷徨中,谁都无法确定自己选择的以及被迫适应的道路是对是错。

这是鲁迅的 “历史中间物”式思想的产物。鲁迅从不认为自己能给出某一种答案,他更多的是把问题提出,并且通过小说文字呈现给大众。他把这种矛盾的选择化成两个不同的艺术形象,并且让这一个个 “他人”具有独立的逻辑。他让自己和读者作为旁观者,更好地看出内在思想与外在世界的利弊,鲁迅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批评自己的灵魂,这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鲁迅一次次的把自己沉入一个个痛苦挣扎中去探索自己心中复杂、纠结的 “对话”,再根据这些对话去创造 “说话”的角色中。所以这些复调式的角色的精神内涵皆从鲁迅自己一个人而来,他们就必然具有某种精神联系。但同时,小说中每种 “声音”都代表鲁迅精神矛盾中的不同侧面,因此它们之间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所以这些声音存在在一部小说中便形成一种复杂又有韵味的复调。因为这种复调的声音是鲁迅对自我的深度挖掘,所以它是来自于灵魂的,也更贴近于矛盾的本质。

三、小说中人物内部的复调性分析

吕纬甫和 “我”这两个单独的艺术形象内部的 “声音”也不是单一的,他们各自身上都体现出一种复杂性和矛盾性。这使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安于现在的生活,仍旧处于纠结和彷徨中。先说吕纬甫,他似乎已经忘记从前的一切,安心于世俗生活。“我”和他刚见面时,他的精神是沉静、颓唐而失去光彩的,这是吕纬甫的其中一种声音。但在看见废园那一瞬间却又闪出了慑人的光彩,这里又让我们听见了另外一种与之前的颓废所不同的声音。

虽然他表述自己的现状像蝇子一样绕回来了,明白告诉我们他的无奈与无聊,但他又以 “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样的诗句自我安慰。他眼中下意识的神采告诉我们,从前的热情与澎湃的梦想并没有在吕纬甫的头脑中彻底抹去。即使他自己也想忘记过去,专注于现在的生活,但他仍旧在 “启蒙者”和 “世俗人”之间游走,并且在这两种人生角色中纠缠,他并没有完全接受现在的定位,或者说他根本还不清楚自己应该在这个世界什么样的位置,可见吕纬甫内部的思想并没有达到和谐、统一。

他内部不同的声音,时时在争辩,在纠缠,这使他无法安然地过他目前世俗的生活。

这种矛盾与破裂在他对后面讲述的一些事的态度中得到了验证。他在描述迁坟,送绒花的开场白中便说这些是“无聊的事”,但却也按照母亲的'愿望去做了,并觉得也是乐意去做的,但最终还是落得个失望而归。这些都彰显出吕纬甫内部的矛盾和纠结。他选择放弃之前的梦想,但他没有也无法完全抛掉过去,安心迷醉于现在世俗的生活。他在表达自己仍要教 ‘子曰诗云’后,又自言自语似地说这是些 “无聊的事”,不是自己想教,而是别人只学这些。从这些语言中我们能看见吕纬甫矛盾尴尬的处境。他虽然想要压抑年少时梦想的 “声音”,让它安静甚至哑掉,用以暂时麻木自己,但那种声音却时不时地冒出来,催逼着他。两种矛盾的声音在他脑中吵嚷,纠缠,使他无法真正安于这种生活。这与鲁迅先生抄古碑麻醉自己那段时期的经历非常类似,我们似乎能听见他内心丰富的“声音”。

再说文中的 “我”,虽然从文中 “我”的话语和吕纬甫的反应,特别是末尾那段具有象征意义的话语中可以看出 “我”并没有像吕纬甫那样放弃自己曾经的梦想和目标, “我”在继续前进。但从 “我”的言行中不难看出“我”也是一个被复杂 “声音”困扰的 “纠结人”。来 S城,“我”的怀旧是失落而无聊。对废园景色的描绘很明显能够看出 “我”对于那种为梦想坚持的努力,不畏严寒和艰辛精神的赞许,但小说却没有把 “我”塑造成具有无坚不摧意志的战士。因为紧接着的另一个 “声音”却如鬼魅一样,萦绕不去。就像 “我”对北方南方雪的感慨,“我”现出明显的漂泊感和无依感,能看出 “我”

虽然坚持着,但心中也有许多的失落、软弱和犹豫,甚至是寂寞绝望。当他们袭来的时候,几乎要把 “我”吞没了。小说后面在 “我”听吕纬甫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听到他在教 ‘子曰诗云’时 “我”表示出了惊讶和奇异。

只是从吕纬甫的反应中可以看出 “我”在惊奇和失望的同时更多的是同情和伤感,“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待我”都可以看出来。虽然 “我”也面临和吕纬甫相似的令人无奈失望的经历和现状,但 “我”最后的选择却是迎着暴风雪,迎着绝望前进。

由此看出这两个形象 “内部的”声音也并不是单一的,在他们各自内心的声音中也包含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并且形成一种复调。虽然他们的选择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还是不能安生。他们还是无法摆脱矛盾和纠结,他们的思想深处仍被矛盾和纠结的声音像 “毒蛇”一样纠缠。经过上述的分析,不管选择哪一条路,最终面对的都是弥漫于天地间迷雾样的迷茫和绝望。从中可见鲁迅也还不能从各种矛盾中挣扎出来。鲁迅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他仍处在矛盾和纠结中。这也是后面像 《孤独者》这样的文章会产生的原因。

从中看出,某些评论者把作者跟 《在酒楼上》的“我”等同起来这种简单概括的说法并不合理。他否定了鲁迅充满矛盾性和复杂性的思想和直面惨淡人生的战斗精神。我们从这两个艺术形象中能找到许多鲁迅先生的影子,但在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对与吕纬甫一样已经放弃了梦想,过着与世俗生活没有两样的人有所批判,对继续坚持的 “我”,也没有给予多少美化,在叙述中也用批判的视角进行反观。这也反映出鲁迅精神和思想的独特性以及他的怀疑精神。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和指明某种光明或者正确的道路,他只是把自己剖开,把自己矛盾的思想揪出来,精细地刻画成 “他者”的思想,从而彰显出其精神的深刻性,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使鲁迅这个作者从众多的声音中淡出,站在旁观者的位子上冷眼旁观,使得这个作者凌驾于众多声音所形成的复调之上,这种复调使小说呈现意想不到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日]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 [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

[2][俄] 巴赫金. 诗学与访谈 [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3][美] 克拉克. 米哈伊尔·巴赫金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4] 鲁迅. 鲁迅经典 [M].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20xx.

[5][印] 泰戈尔. 流萤集 [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小论文左右 篇二

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它:哪种优惠更省钱;运货需要运几次;哪条路最短……我觉得,要想学好数学,就要有找出题中的陷阱的本事。

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解一道题:一幢高59米的楼房,一楼的层高是4.6米,其余每层的`层高都是3.2米。这幢楼一共有多少层?

我想:这和线段图算端点是一样的。先用总高度59减去一层的高度4.6,再用得数54.4除以其余每层的层高3.2,最后用得数17加上一层和一个1,得18米。于是,我举手把我的想法告诉了老师。

老师说:“错了,这和算端点不一样,‘有’18层,可实际可以住人的,只有17层。”

我恍然大悟:我中了陷阱!看来我还得好好磨练自己,让我能找出陷阱啊!!

小论文 篇三

中国古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服饰的演变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历史,服饰潮流的变迁背后是每个朝代社会风貌的反映。每个朝代服饰各有特色,同时又有共同的内涵,彰显了中国传统文明的永恒魅力。

历史演变古代服饰变迁内涵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又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它的产生和演变,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地理、历史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有密切关系,相互间有着一定影响。本文以时间为序来展示中国服饰文化潮流的变迁及背后所反映的各个时代文明的演进。

一、秩序井然的服饰——自夏至西周时期

周朝作为最强盛的奴隶制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安定天下。表现在服饰上,如不同场合要穿戴不同的服饰,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严格区分了天子与官僚、贵族与平民的等级差别,形成了一整套的冠冕制度模式,影响了自商周以来三千年封建社会的服饰文化。从此,服饰开始标识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以便“分贵贱,别等威”。

二、从百花齐放到趋于一致——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在服饰上也各显其地方风格与文化风采,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如春申君的3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婢妾均披绮披纱;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鲁国的儒者服长衣、褒袖方履,等等。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统一的实现,服装风格也逐渐趋于一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形成了正式完备的冠服制度。

三、胡汉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内部分崩离析。正是由于战争,北方民族的游牧文化、西域文化与汉族文化碰撞、融合,使得中国服饰文化进入到一个追求时髦、胡汉交融、奇装异服盛行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汉服中的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融合了胡服的特点。同时,受先进的汉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北朝各族纷纷推行汉化运动,仰慕汉族衣冠服饰,形成了“群臣皆服汉魏衣”的状况。

四、开放浪漫、异彩纷呈——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造就了独特的开放浪漫风格的唐朝服饰。尤其是唐代的妇女服饰,是历代中的佼佼者。唐代的女装颜色鲜艳,造型雍容华贵,装扮配饰富丽堂皇。如在衫、裙之外还有披在肩上的长围巾“帔”。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套穿在长衫外面。这种装扮使唐朝女装形成袒胸、裸臂、披纱、大袖、长裙等极为开放的风格。

五、质朴保守——宋朝时期

宋朝统治者注重文治,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倡导,其目的在于去掉人们的任何反抗意识。这种理学观念影响到人们的着装,使宋朝的服装一改唐朝服饰旷达华贵,恢弘大气的特点,服装造型封闭,拘谨保守。颜色严肃淡雅,色调趋于单一。另外,两宋时期,边患不断,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官僚队伍的壮大,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为此统治者三令五申,要求服饰简约淡泊,力戒奢侈铺张,从而形成了以后质朴淡雅为宗的一代审美标准。

六、异地胡风——辽金元时期

作为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这时期的服饰既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又有融合的色彩。服饰大多用毛织品并且制作较为简单、实用,易于马上作战射猎。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筒靴。元服则吸收宋服形式,官服款式较特殊为窄袖、盘领、缝掖,独具特色。

七、继承创新——明清时期

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大明帝国后,对服饰也有统一的要求。先是禁胡服,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对民间的男装也有规定,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

清朝作为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前夜,在服装史上也是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服是中国古服与近代服的交接点,它的存在是以后发展到近代男士的马褂长袍、女士的旗袍的前提。清代还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到了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

八、古代服饰共同的内涵

中国古代服饰潮流演变中真实地反映了历朝历代政治经济生活和风貌。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又有共同内涵。

中国传统服饰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早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故上衣玄,下裳黄”。乾即天,坤即地。天未明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人们穿着上玄衣下黄裳,拜祖先、祭天地,以此表达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从而实现天下大治。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礼记》中对衣着等级作为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

中国古代服饰还体现了大一统观念。几乎每个统一的王朝都对服饰有统一规定。秦始皇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规定——以黑为最上。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此外,明朝流行的一统六合帽和平定四方巾也都带有大一统的色彩。

中国古代的服饰在相当长的历史里,不断吸收其他外来文化和异族的服饰文化元素,造就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永远流行的中国服装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今中国服饰在不断地融入国际潮流,成为中华文明的又一个符号,焕发出越来越瑰丽的光彩。

小论文参考 篇四

毕业了,要写论文了,下面,就是为各位整理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欢迎各位阅读!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思考

[摘要]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在当前政务工作任务量多,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切实提高政府工作的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效率

所谓行政管理效率,就是在圆满完成行政机关的使命与任务的基础上,投入的工作量与获得的工作效果之比。

行政管理效率应该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是功效与价值的统一。

行政管理效率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适应人的需要和特点,顾及社会因素及其各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和利用人的内在潜能而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行政效率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它既是行政管理的目标,也是衡量政府职能的尺度,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能够创造有序的内部环境,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繁荣。

那么,如何在当前政务工作任务量多,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切实提高政府工作的行政管理效率呢?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作出以下探讨。

一、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任何一个行政管理低效的政府决不是一个合格的、能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

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前提就是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旧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影响下,长期以来形成的旧观念和行为方式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制约了行政管理的效率的提高,为了政府机关的健康良性发展,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陈旧的、不利于工作的观念。

首先,要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以往有很多行政管理干部,忽视行政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想当然地认为行政管理就是简单的“人管人”,这也就是行政管理效率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毕竟摈弃这种错误观念,而要树立科学的行政管理理念,以规范化、步骤化、人性化的方式重视行政管理干部的培养和行政管理科学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脑,促进工作的实效的提升。

第二,将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政府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具有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对于改革政府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仿效作用。

20世纪末以来,用企业管理理念改造政府服务行政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内容。

第三,树立管理为中心服务的理念,树立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把行政管理的工作重点瞄准为发展经济、稳定社会这个中心任务上,做好一系列的辅助工作,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着力点,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工作的先导,合理运用各种现代管理知识、方法,切实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管理机制和改革管理体制

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以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家也为此一直在调整管理机制、改革管理体制。

“十六”大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当前的改革中,我国行政管理的机制,正在由过去的产品经济型,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型。

表现在:管理的体制从集权向较为分权转变;管理的职能从一统到底向宏观控制转变;管理的方式从内部向外部转变;管理的方向从目标性向兼顾行为性转变;管理手段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如此的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有利于政企分开、政事分离,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的指导性、引导性职能,全面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首先,要积极促成政府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政府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

在企业某些部门之间,由于权责不明确,又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工作上不是相互支持,而是互相掣肘,在部门之间利益有差别,甚至会互相顶牛、僵持,造成工作推诿扯皮、拖拉延误。

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办事效率,工作质量从一个方面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要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制的转变目标为政治上和谐执政、经济上和谐发展、文化上和谐进步、提供公共服务和谐一致。

因此,要借鉴现代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创建民主形成决策程序和制度,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证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关于小论文 篇五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官学衰废,鲁国成为文化的中心和私学的发祥地。

孔子少时“贫且贱”,年 15岁立志求学,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年轻时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仓库的小吏。约30岁,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颜渊、曾点、子路等是最早的弟子。50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不久去职,率弟子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尝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然终不见用。在外14年,68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直到逝世,弟子达3000人,身通六艺者70余人。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死后葬曲阜城外,弟子们在墓旁守丧 3年,分别时痛哭失声。子贡不忍离去,又独自留居 3年,称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

艺术孔子在当时已有“圣人”之称,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儒家经典——五经,被定为必读的教科书,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记载孔子生平事迹的《论语》一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章。该书是孔子的弟子在其死后根据他平时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的。孔子大约从二十岁就开始从事“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都包含在《论语》里。所以《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好的、最原始的、最权威的材料。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宝贵遗产。所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主要是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原材料,以他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以及如何处理师生关系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对学生的要求

具体可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孔子强调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这在其对宰予,冉求,颜回三名弟子的评价中可得到充分的验证。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篇》)这三则材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孔子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视的。冉求在学习上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惑时,孔子告诉他,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是走到中途而力尽而止,现在你不是因“力不足”,而是固步自封自动停止前进。这就是勉励冉求端正学习态度,宰予虽伶牙利齿,天赋较好,但却无疾而昼寝,不好好学习,不注意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令孔子极为反感斥其为“朽木”;颜回虽反应不快,老师讲的道理要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才能明白,但孔子却很欣赏他对学习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态度。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积累知识,才能在成就上超越前人。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篇》)端正学习态度与明白学习的意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学生子夏亦认识到:一个人只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篇》)就可以成为有仁德的人。总的来说,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才能使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这种从学生的主观意识出发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妙处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教学有重要借鉴作用。

其次,要求学生做到全面发展,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当时就是要学生在诗、书、礼、御、乐、射等方面都加强学习。在孔子的熏陶下,许多弟子都是全面发展的,如颜渊、子夏等。孔子主张学生要通过《诗》,“乐”来培养他们自身的道德情感,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就是使人感奋起来,警醒起来;所谓“观”,就是使人交融情思,有利团结;所谓“怨”,是可以讽刺或批评在上者的不良倾向,这些就是以诗教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强调一个人的成长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他听《武》,说它“尽美而未尽善”;而听《韶》则称其“尽美尽善”。他相信音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又能使之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对善的陶冶。因此,学生想全面发展,“诗”与“乐”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孔子要求学生重视道德教育达到促进真善美的合一。这就要做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篇》)此外还要求学生 “非礼勿视、非礼勿所、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从而使到自己达到全面发展成为当时的“君子”。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已成为一种自然趋势。知识结构单一化的人才已不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承担建设社会的重任。孔子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有丰富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但我们必须看到,孔子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存在不少错误和缺点。如孔子只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而不重视生产实践。弟子樊迟请教园艺,他却骂他“小人哉”,这就抑制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对此我们要加以辨别。

再次,要求学生好学。孔子认为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虽然,他也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篇》)但这些只是一个学习者拥有的先天条件。孔子强调知识的获取靠的是后天的不断努力,学生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这就证明其先天条件并不是“上智”,但他好学,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篇》)。他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要自主学习。因此他赞赏的学生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亡也”。(《先进篇》)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极坦诚地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公冶长篇》)可见,孔子非常注重自主学习。他认为如果有好学的精神就会“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飞焉。”孔子曾赞扬弟子颜回以学为乐,说:“贤哉曰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篇》)孔子也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弦歌”的记载比比 www.haoword.com 皆是。因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这形象地说明好学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但怎样才能做到好学呢?

《论语》中有明确的答复。首先是要做到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在温习旧知识时,得到新的体会,再“学而时习之”。学生子夏对此有较深的体会,他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就是每天要增长新的知识,每月又不要忘记所学到的技能,便称得上是好学了。其次要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孔子看来“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但这种关系是互动的,并不是以某一方面为重的,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前人,即一味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一味思考,却不读书就危险了。孔子亦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好学也”。这不是把吸收作为思考的前提,而是吸收中就应包含思考,即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他又说“不日好之何之何者吾未知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篇》)孔子的学生子夏对学思的关系深有体会,说:“博学而笃志,却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完美地实践孔子的要求。孔子在认识和处理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强调学思一致。他意识到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接受前人的知识为主,以间接经验为主。这是难得可贵的,他是运用辩证法来解决教学中各种矛盾并应用于实际教学的第一人。我们也要看到他在学习前人的思想结晶时,明确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述而篇》)过分强调在旧基础上发展,表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还存在缺乏创新的一面。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时要加以注意。

二、对老师的要求

《论语》中有关教学的言论极多,表明了孔子对于教师的要求甚高,而其中的许多要求对今天的教师依然有指导作用。本文把孔子对老师的要求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孔子要求教师承认教育对象有差别的事实,进而要求教师悉心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逐个了解学生的品格、智力、才干等。在孔子看来所谓学生并不只是受教育者,而是一个能与传道者结合在一起的实体。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即在真理面前,老师不应让学生屈服于自己。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做到不完全凭借人为的规定来判断师生的名分。他更加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不要谦让甚至有时候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为政篇》)。孔子对学生主体地位如此重视,如此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当时等级深严的社会是难得可贵的。孔子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使他能够获得学生的尊敬。由于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主体,他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常慎重。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患,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思义。”(《季氏篇》)孔子认为这“九思”对教师非常重要,只有遵守了才能慎言、慎行,做到充分重视学生。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即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孔子在智力上认识到不同的学生是有差异的。他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授教时就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这在孔子与子贡的谈话中可得知。子曰:“女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篇》)颜渊能“闻一知十”,端木赐只能“闻一知二”,此外“闵子待侧,喑喑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先进篇》)这些都是孔子在教学时发现的。孔子认为只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培养学生的最佳方法。孔子这种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育思想,是今天我们在教育上所提倡的,只要我们克服其教育思想中的弊端,就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地。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孔子认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不断学习,才可以做到“诲人不倦”。他刻苦看书以至“韦编三绝”,为学“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史记 孔子世家》)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对自身的学识有充分的认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即是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断学习。孔子对自己的知识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孔子对教师学识的认识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论语》中,对教师的要求集中在如何提升教师的素质上。“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何于我哉?”(《述而篇》)就是说把所见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是孔子对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孔子要求学生好学乐学,自己就“好古敏求”,“学而不厌”;他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自己就“每事问”,虚求教;他要求学生确立志向,自己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身为教师,孔子始终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篇》)的忧患意识。这种以身作则的学习精神,使他发出了“朝闻道,夕死矣”(《里仁篇》)的感叹,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早晨知道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孔子这种学习精神给他的学生带来极强的震撼力,颜渊经常感叹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赡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罕篇》)就充分说明了孔子这种以身作则,不断追求进步的学习精神使学生不敢丝毫放松,也使到孔子的学识能够不断随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成为一个优秀的传业授道者。这种教育思想正是一名教师所必需拥有的,在他所处的时代有这样的思想是非常不简单的。

再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接受最大限度的知识。孔子创造的教学方法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论语》中就有很多教学方法方面的言论。例如及时启发,孔子认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学生思维的开展及时进行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即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就不要再教他了。此外孔子亦说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又说:“言之未及而言,谓之躁,言及之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篇》)孔子这些言论就是要求教师抓住学生思考的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如因材施教,孔子在进行授教时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就是阐述因材施教的最好理念。如循环渐进法,子贡问孔子:“何为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并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在启发子贡的基础上,逐步开启他,孔子告诉他,首先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 ”,其次应该“宗族称孝 ,乡党称弟 ”,再次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子路篇》)孔子认为培养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就需要有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此外还有善于适时评价、学思一致等教学方法也是具有独到之处的。相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在《论语》的记载中,可证明为孔子学生的有三十多人,后来许多学生都成为政治、文化上有影响的人物,这个客观事实说明了孔子在教育上的巨大成就。因此,本文认为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上总结出的一些可贵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三、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孔子认为教学就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做到师生和谐相处才能达到教学交融,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生之间做到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孔子认为知识是学无止境的,他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即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必让步。作为教师不要高高在上,他说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篇》)就是要教师放下架子,正是有这样的认识才使他们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也就达到了共同促进。例如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逐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不愚” (《为政篇》)这就是他从弟子颜回身上学到勤思的妙处。再如子夏想知道《诗经 卫风 硕人》中诗句的含义,他问得很有深度,对孔子有很大的启发,孔子没有隐瞒自己在这方面的薄弱,而是对子夏说:“你能举一反三,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即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绘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等言《诗》已矣。”(《八佾篇》)这就是互教带来的共同促进。孔子能承认比他小四十四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帮助,说明他确实做到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实践了其教育思想。孔子这种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他以实际行动说明,如果教师对学生抱着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思想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修养从而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发展的。孔子这种可贵的教育思想,我们应予以肯定并加以吸收。

其次,提倡坦诚相待,真诚相交。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近也。”(《述而篇》)又例如他对子颜曰:“存用我的,则将行道于世,不用我则将藏道于身,这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即“用之则行,言之则藏,惟我寸尔有是夫。”(《述而篇》)这已不像师生间的谈话,而完全是平等的朋友之间的谈心了。学生“伯牛有病,子问之,自犏执其手,”感叹说:“之之,命夫矣!斯人也而有斯疫也。”(《雍也篇》)又如颜曰死,孔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为恸而谁为?”(《先进篇》)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对学生坦诚相对,真诚交往。所以学生对孔子更是倍加尊敬。有人毁谤孔,子贡就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子张篇》)而这就是师生坦诚相对的表现。对孔子在言行上出现的错误,学生也能指出,这使到孔子在弟子中间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篇》)正是孔子对学生的深厚感情使弟子对孔子真诚交往,不离不弃,师生之间能够融洽相处教学相长,同时也成就了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至圣先师”的地位。

综上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言论虽分布在各章里,但将它们归纳出来,能清晰地看到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在古代漫长的年代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孔子只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而不重视生产实践,缺乏创新,只侧重个人道德层面的提高,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所谓的“君子”,但这种“君子”是当时剥削阶级的维护者。所以任何夸大或美化孔子的贡献是不对的,但无视他的成绩也是错误的。因为孔子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何更好地研究他,吸收它,并将它进一步发扬光大,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任务,也是孔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让其在新世纪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中华孔子研究所编.孔子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匡亚明.孔子评传〔M〕.山东:齐鲁书社出版。,1985.

〔3〕.王兴.论语。仁者的教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小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共有1741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小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小论文【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