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理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地理学论文 篇一
1.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自然地理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虽然多媒体教学相对普遍,但课件内容与课本内容脱节、课件表现形式丰富却内涵不足等现象较多;其次,大部分高校更多注重学科内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综合研究,不能反映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学方式缺乏研究性
当前高校虽然在教学方式上做出了很大改革,但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基本以书本内容为主,很少对教材外相关知识进行讨论;课时计划没有创新性,教学过程与教师本身的研究课题不相符,不利于教学的全面化,也缺乏研究性。
3.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当前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主要表现为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且两者之间联系不紧密。注重对《自然地理学》各部门学科原理和方法的普遍理解,忽视利用现代技术对自然地理综合性进行调查与分析,各学科内容条块分割,内容重复或疏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改革创新的策略
1.加强理论教学
(1)多样化辅助教学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有助于推动教学现代化发展。《自然地理学》可适当采用网络教学方法,延伸课堂教学。教师可借助微信、QQ以及网络课堂等交流平台进行网上交流学习;教师建立一个讨论群,在群里提出问题,引用案例对该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学生也可在群里讨论交流和学习。其次,学校方面可采取一定措施,创办一个开放性、透明化的网络交流平台,设立专门网站管理人员;由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及学科带头人撰写专业方面的稿件并上传至平台;学校对网站进行管理,及时更新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学生也可以储存自身需要的知识稿件,在网站上自由进行交流学习;同时也要求每个学生提交学习交流心得,由各专业教师具体负责;国内外教师也可参与专业知识的解答和交流。
(2)多途径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也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在此方面,学校可多与其它高校合作,举办教师之间的交流会、学术研讨会,以促进学术能力的发展、教学方式的交流;校内教师也可举行相关活动。加强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提高教师对社会形势和学科新动态的及时了解。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与校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其提供优秀学生,吸引企业和知名商人对学校教学建设的支持,对教学积极、研究成果卓著的教师设立专项基金,以激发其研究和教学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加强实践反思,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以身作则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多层次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探索性问题、研究性学习课题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结合具体实际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可将自己的研究项目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对科研的热情、提升科研能力;多引用身边实例解释相关现象,激发学生研究性思维,让学生自主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并能对该现象做出合理的猜测和解释。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制作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上台讲述对该现象的认识和对相关知识的拓展;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等。
2.加强实践教学
(1)加重开放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应包含三个方面:时间和空间开放、实验内容开放和教学环境开放。整个教学中,除必修的实验外,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室中自行选做实验,自行安排时间,学校提供基本器材,具体实验工具学生可向学校申请也可自行解决;同时,学校可将开放性实验课作为专业公选实验课,学期结束时检查学生的具体实施情况。选做实验教学内容应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充分反映《自然地理学》课程应用性、灵活性和前沿性的要求,加深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2)加快实习与科研结合。在当前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科研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传统的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野外实践能力,《自然地理学》课程实习中应强调学生对实习内容和实践方法的主动探究学习,同时辅以教师的引导和答疑。可建立以科研项目为引导的野外实习模式,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向学生说明实习目的和任务,然后学生据此查阅相关资料,并且与带队教师相互讨论,结合实习地点的具体状况,让各小组共同确立感兴趣和可行的研究专题,在实习中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其次,转变观念,即从以往的验证性观念转变为探索性和验证性相结合的思维观念,改变传统的实习模式,结合之前学生和教师共同拟定的专题和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以科研的方法让学生去调查研究,学会辨别野外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教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解答,让学生明确实习的重要性。
(3)加强实习与实践连贯性。实验和实习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正确合理地将实验和实习两者系统化,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和实习运行模式都呈相互独立状态,这不仅容易中断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也会导致学生知识点的欠缺。以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实验课时不仅相互分开,而且实验与基地实习也相互独立。因此,为加强联系性,可将实验与实习均放在假期进行,将之前的课时实验集中在同一时间进行;将实验节省出来的课时安排在学期结束的前两周,让学生熟悉实验与实习的任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且自行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拟定相关计划并确立研究专题,将成果上交教师,再由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实验和实习的总路线。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最后可对学生进行抽查,目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抽查方式由教师自行设定,同时要求每位学生上交实践报告。
三、总结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融合了“天、地、水”等自然要素,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推动性作用,所以《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从信息化教学、教程编写到开放式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员与资金的推动和高校及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强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改革,可为国家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推动性的作用。
地理论文 篇二
摘要: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加深,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课堂了解、实践探究与小组合作来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渐增强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取相应知识,还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技能与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研究能力
一、引言
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对地理知识充分把握,也重在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将研究性学习贯彻到学生的思维模式中,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在知识、方法以及学习态度上都能有所转变,获取思想以及情感上的最佳体验,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创新以往教学模式,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更好地接触社会的同时感悟人生,拥有一段相对完整的求学经历,教师能够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力、综合能力等角度展开任务,逐渐将研究能力融于其中。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研究能力在高中教学中理应逐渐有所体现,为学生更好地过渡到大学生活以及社会做准备,而在地理教学中的研究能力无非是要求学生自行从课本中学习相关理论,再通过社会实践寻找共同点。教师能够在课堂结束时提出一些实践性问题由学生在课下自行商讨,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作出结论,像一些当地的环境污染、资源受限以及工业设置等问题均值得深化探究,鼓励学生对所在地的地理问题产生兴趣,仔细观察周围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将所学变为所用。观察能力的形成是研究能力培养的前提。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直接将思维观念强加于学生。地理课堂上,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来展现国家地理常识,让学生从课件中寻找兴趣点,经过自身的整合分析理解图片以及视频所蕴含的知识,观察教材中的大量文字数据与图表信息,将间接形象与直观图表进行展示,在一定时间后提出细节性问题,比如在观察铁路地形之后让学生回答铁路的位置选择原理以及沿线的河流、工业场地,借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训练除了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作业之外,还要发挥出教师的引导功能,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协助学生完成各种地理实践,类似于这样的社会实践能够有效扩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范围,补充课堂中没有了解到的知识点,对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有很大益处。另外,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潜意识下增强了科研能力,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团结合作与互帮互助,地理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到自然风景区观察不同地势产生的不同现象,发现事物最原始的样貌,透过现象看本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地理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意外,在尽量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课外实践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体质问题。教师在实践开始前要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整体概括,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自身任务,无论从前期准备、课题设计还是成果展示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从中感受学习带来的改变,手脑并用去探索地理知识的奥秘,教师要根据现场工具的配置来安排相应的实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彻底转变枯燥单一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详细了解。例如在学习“土壤”一课时,教师能够将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下观察土壤的不同种类,继而选取有所差别的土壤进行实验剖析,必要时能够联合化学课程一起探究土地中的肥料情况,然后做好实验记录,方便后期做实验报告时查询数据,最终形成地理实践成果。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生在日常的学习之余能够根据社会现状来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上课所学的地理知识来与同学相互交流,从中发现不一致的观点而引发独立探索。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要不断督促学生观察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在事情的发现解决中依靠自己的力量,无论是查找资料还是询问老师同学的意见,最终还是要综合分析问题的原因才能最终决断,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必然会从其他平台寻找依据,通过多种途径的选择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大有帮助,加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生针对地理问题作出讨论时,教师能够对学生所研究的项目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向与主题相关的轨道前进,让每名学生都有自主发挥的欲望与空间,当然,一些地理问题较为复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打击,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给予一定的信心与勇气,加强学生综合分析的耐力。
五、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
当前社会的发展程度已经不同于以往,单靠个人的努力很难完成大量的研究工作,学生阶段也是如此,因此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想法,加快地理研究项目的完善。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开始横向延伸,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管理,但是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相互联合,教师要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技能与人际交往能力,在增强学科间联系的同时考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学会妥善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完成科研项目,也在合作中逐渐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学生在团结合作的氛围中展开社会调查以及资料文献的查阅,能够于无形中发现自己未被激发的潜能,继而积累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一个很好的平台。
六、结语
总之,高中阶段的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从不同角度着手,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对课本教材深入挖掘的同时延伸知识面,主动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突破口,巩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的地理探索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学周刊,2016,(26):160-161.
[2]晏煽.高中地理教学依托下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3]李亮奇.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02):127.
[4]刘海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22):71.
地理地理论文 篇三
1.集体备课。
(1)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结合本校本年级组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
(2)教学案的研讨、编制。教学案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再现、补充或删减,也是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复习的重要参考。所以教学案的质量关系到每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备课组长尤其要把好教学案的出口关。
(3)备教学流程、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流程。对于新授课,我们的一般做法是:?→?→?→?→课前检测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合作学习?→教师点拨课堂检测,以便于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听课、评课。
听课是备课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的做法是每周一节公开课,每位教师必须参加,每位教师每周听课至少两节,鼓励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甚至是跨年级、跨学科,这些对教师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开设公开课的教师要精心准备,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评课是对听课的进一步延伸,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参加评课都要发言,对所听的课进行点评,尤其是年轻教师更要积极参加。我们力争做到评课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这样对于上课的老师也是一种促进、提高。
3.论文撰写与课题研究。
我们备课组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之间交流讨论如何进行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的学习。例如我们这学期教研活动的中关于课题研究的讨论主题是高效课堂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和组内教师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过程管理,注重示范引领
首先,备课组长要敢于管理。集体备课、听课、阅卷等教研活动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自觉参加的,这个时候备课组长要敢于拉下脸来,严肃认真,明确纪律,保证每一位教师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准时参加教研活动,如果有特殊情况的,必须事先请假。要把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整体意识、合作意识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其次,备课组长要科学管理。备课组长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绝对不能够居高临下,甚至盛气凌人,备课组长与组内教师之间是平等的,注重组内的和谐,营造组内积极向上的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以达到备课组最佳的整体“作战能力”。再次,备课组长要率先示范。备课组长在教育教学的各方面都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要求组员做到的事情,备课组长首先要做到,更要做好。例如,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两节,备课组长至少听三节,并且带头在教学改革、课题实验等方面一起与组内教师合作完成。
三、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活动实效
1.重教学质量,轻教学研究:
主要表现为备课组内教师只关心分数和名次,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课程改革等教学研究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少。造成组内教师的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长时间得不到提高。
2.重活动形式,轻活动质量:
在有的备课组活动中,活动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就可以了,是备课组活动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3.重组内和谐,轻相互交流:
备课组内教师往往顾及同事之间的面子,在涉及到教育教学的问题时,一部分教师的发言有所保留。例如,公开课的评课,大家的发言都是一片好评声,具体的不足之处只是轻描淡写,甚至是避而不谈。长此以往,无论对于听课教师,还是被听课的教师,都得不到提高。
4.重组内奋战,轻前后传承:
地理学科论文 篇四
无论是旅游学术界,还是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机构,或是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的人士,如果稍加注意便会发现,旅游学科多年以来始终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而且近些年来,这种尴尬局面似乎越发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自旅游学科萌发以来,始终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而总是从属于或被划入某一门传统学科。例如,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学科分类目录或图书馆文献目录中,旅游被划入经济学科,以“旅游经济”子学科命名。与此同时,旅游研究中的一些内容会被划入历史类或文化艺术类。1997年国务院学科目录调整后,旅游被纳入管理学科,列为工商管理之下的二级学科,以“旅游管理”命名,一直持续到现在。总而言之,始终未能自成一体。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被归入工商管理中的旅游管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却与工商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其二,旅游研究在国外已有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在中国也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但尚未形成一套独立的理论学说和理论体系,而更多地是利用或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旅游问题。这种借用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成为一种套用,或像国内某些人的做法,沦为一种简单的“贴标签”工艺,例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等。此外,一些较为成熟的学科都会有一些支柱性子学科,例如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法学中的“法理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又如历史学中的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以及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和法制等专题内容的历史。然而旅游学科却始终缺乏这类支柱性子学科,给人以“发育不全”的印象。其三,以学科为存在基础建立的本科院校旅游专业(此处暂且不谈以实业运作为基础建立的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越发面临困难,被用人单位指为“理论脱离实际”、“高不成低不就”、“不好用”等。围绕上述旅游学科的尴尬局面,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提出一些质疑: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涉及的关系和问题如此复杂,能否可以有一个学科独立地担当起对之加以深入研究的功能?旅游现象中的问题涉及众多不同学科的理论,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体现这一学科内在规律性和特点的理论基础、基础理论、方法和方法论是什么?旅游学的根本研究对象是什么?既然旅游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现有学科的理论几乎完全可以解决,为什么一定还要有独立的旅游学科?笔者首先十分愿意肯定这些质疑者的探索精神,科学研究就是从对有关问题的疑问开始的。但笔者同时以为,对上述质疑似乎不能简单地做出结论,说旅游学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者说旅游学就应当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质疑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却不是它的全部,我们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理性思维,从这些质疑提出的出发点切入,一步一步深入研究:我们需要追踪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轨迹,需要探讨旅游学科得以建立的基础,如果旅游学科的建立在逻辑上是可行的,那么,我们需要科学地构建它的理论框架,形成它自身的方法论。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是旅游学科建设者的科学素养。
一、旅游学术研究轨迹
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出现,通常会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之加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探讨规律,提出假说,形成理论以至创建学科。旅游现象也不例外。旅游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9世纪中期在欧洲出现以来,也引起了各科学者的广泛兴趣,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范围、不同深度和广度研究旅游问题。既然科学研究是创建学科的开始,因此,我们似应首先追踪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轨迹,了解学者们的工作和成果。
1.国外旅游学术研究毫无疑问,国外旅游学术研究早于中国,因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本身就是舶来品。国外整个旅游研究进程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即认知时期、确立时期和发展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国内学者始终十分关注国外旅游研究动向,试图从国外研究中吸取有用的成分。例如,南开大学申葆嘉教授1996年在《旅游学刊》发表系列综述《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申葆嘉教授认为,国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问题包括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社会学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旅游的环境和生态学研究、发展中国家旅游研究以及旅游研究方法和方法论[1]。华东师范大学学者张立升以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004年10年内的382篇文献作为样本,从研究热点、研究新视角和研究的薄弱环节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外旅游研究动向[2]。文献资料表明,国外旅游学术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者们从自身研究兴趣,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角度进行旅游研究,并非出于一个统一的组织,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进行,因此,其研究成果是一个自发形成过程。尽管从表面上看显得较为松散,但是如果用心去观察,依然能够对研究范围、研究热点、学术研究活动的规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2.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如果用如火如荼来形容,丝毫没有夸张之嫌。应当说,国内的旅游学术研究几乎和旅游事业同时起步。经过30年的努力耕耘,用成果卓著来形容也不过分。201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旅游研究论文集》,包括“30年研究评论”和“旅游科学年会论文”两个部分,共收录了154篇论文,计106万字,第一部分分为旅游综合研究、旅游产业经济、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其他旅游研究等四个栏目,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旅游教育、旅游产业、旅游经济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地方旅游实践等五个领域。论文作者所代表的学科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公共管理学和城市旅游等[3]。从国内旅游研究总的情况看,旅游产业研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教育、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较大,反映出国内学者研究领域的集聚程度。相对而言,应用性研究较多而基础理论性研究较少。但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这就是基础理论性研究的数量和研究质量都在提高。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不能长期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研究层次上,应用研究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需要从理论研究中找到根据。此外,中国的旅游研究还有一个与国情相关的特点,这就是由于中国当下实施的是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因此,包括旅游研究内的各项旅游工作都是在政府的规划和管理机制下进行,遂使旅游研究中有相当部分是为政府的旅游发展政策服务的,而且政策导向和相关的激励措施十分明显,例如研究课题经费方面的支持、研究成果评奖以至研究人员的职称晋升等各个方面。毋庸讳言,会有一些功利主义现象存在和发展,会有一些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事实上未必建立在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而成为政府旅游发展政策的注解。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一些区域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不顾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地论证旅游可以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3.旅游学术研究与旅游学科的建立在旅游学术研究中,特别是在国内的旅游学术研究中,都在探讨旅游学科的建立问题。其关键性内容有:旅游究竟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框架结构如何?旅游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关于这些问题,笔者首先注意到,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点似乎有较大区别:国外学者更多地是出于自身研究兴趣,更多地关注其所研究问题本身,而国内学者则更多地关注旅游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这种现象可能与中国文化中更重视整体而非局部、更重视综合而非分析的倾向有关。已有多名学者在其论文或著作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例如,石培华等在《旅游学科的自省与超越》一文中认为,“旅游学科在不断的反思中自我超越,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学科支撑的综合性旅游学科群,并逐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一个不断成长、潜力无限的新兴学科”。“针对独特的研究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模式和方法体系”[4]。胡善风等在《关于加强旅游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设立旅游学一级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并且将建立旅游学一级学科的客观根据总结为政府对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视、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旅游学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术交流的增强等[5]。曹诗图在《试论旅游学科的构建》一文中认为,“旅游学科这一综合性的社会人文科学应是独立的一级学科,不应该从属于管理学科或经济学科”。“在旅游学科体系构建上可以分为基础层次、应用层次和哲理层次等三个层次”,并且认为,“旅游学科要想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和独立的学科,必须在组织机构、概念体系、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等几个方面都达到学科所要求的标准”[6]。杜江、张凌云等在《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一文中认为,“改变现有的将旅游学科设置在工商管理项目下的不合理格局,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跨学科、多维度、多层面的旅游学研究体系框架已日趋成熟”[7]。上述学者的研究及其结论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对旅游学科的前景充满信心,这种信心行将成为鼓励学者继续从事旅游研究的较强动力;第二,看到了旅游现象运行固有的自身特点,并将其认同为旅游学科从逻辑上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础;第三,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完善尚有许多工作待学者们继续努力。笔者以为,从旅游学术研究的开始到旅游学科的建立是一个受其内在规律性制约的、水到渠成的,并且很可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往日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和法学等学科上百年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对一门学科发展的信心能够促进但不能代替其发展过程。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以理性思维构建旅游学科。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确认其建立基础和客观地评价其发展现状,学科的理论框架更多的是遵循科研规律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刻意设计策划的过程。在百家争鸣和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有一些具有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的学说和学派逐渐得到公认从而被确立,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殊途同归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研究条件下,会得出相同或十分类似的研究结论或研究成果,这是由于他们遵循了共同的旅游运行和旅游研究的客观规律。在学术研究上不能人为地、刻意地追求共识和统一,更不能借助行政手段将旅游理论统一到某一名或某几名学者的学说上,否则必然是树立学霸。方法论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总结和提炼出来的,能够从本质上反映出该学科的自身规律。最后,学科建设者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而这一科学素养的成就过程也只有在学术研究中才能实现。
二、旅游学科建立的三大基础
学术发展规律表明,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具备三大基础,这就是文献基础、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在这一点上,旅游学科和其他许多学科在本质上没有明显区别,这是各学科的共性。但是,某一学科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学科而独立存在,一定有其个性,而且这一个性经常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看来,我们需要紧紧围绕旅游学科的个性,讨论其文献基础、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及其运行的形态、结构和规律,因此,旅游现象运行的个性从根本上决定着旅游学科及其存在基础的个性。
1.文献基础作为旅游学科建立基础的文献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学术研究文献。这是最重要的一类,因为建立学科主要依靠学术和理论方面研究。学术研究文献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是文献的积累和积淀从数量和质量上看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是受旅游现象运行和发展进程及规律制约的,因此很难人为地扩张和拔高。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国的旅游业是从1978年正式开始的。假设政府当年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科研机构研究理论问题,一年必须产生3000项研究成果。这种要求即使从形式上有可能做到,所谓研究成果的质量却是可想而知的。除了口号、空谈和脱离实际的“研究结论”之外,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其次是文献之间有一个传承、继承和不断深化发展的关系。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总是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根据事实的发展变化提出,这里所称基础可以涉及数据、思路、假说、研究方法以至研究灵感各方面。新理论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过程,从哲学上看,经常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第二大类是旅游实业界的经营管理运作文献。这类文献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由于旅游学科并非是一个纯理论学科,它与旅游业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从事研究和建立学科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旅游业务发展。实业界的文献涉及范围会很广,可包括统计数据、经营管理流程设计方案、业务运作情况记录、典型案例描述和分析等。这些业界的文献为旅游学术研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素材,启发思路。第三大类是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文献。各国政府通常都会对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对旅游事业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因此,这类文献对旅游事业本身和与此密切相关的旅游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中国这样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国家,政策法律文献对旅游研究的重要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2.理论基础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学说为指导进行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因此作为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多种学科的理论。至于旅游学科的理论基础具体会涉及多少学科,目前尚难以最后确定,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总会有新的发现。但是笔者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其一是哲学基础。这不仅因为哲学是众多学科之母,不仅因为旅游研究需要哲学思维的总体指导,也由于在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过程中的确有一系列属于哲学层面的问题,例如,旅游发展中各要素、各变量之间的逻辑和辩证关系、旅游发展规律。其二是社会学基础。鉴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和规律的发现,需要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根据笔者的理解,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对旅游现象的分析和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三是经济学基础。在旅游运行中会出现大量经济现象,而旅游产业问题本身就是经济学问题。因此,相关经济学理论应作为旅游经济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例如,市场供需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其四是人类学理论,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理论。这主要是由于旅游运行中会出现不同文化类型和作为其核心的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接触、碰撞、冲突和交融。人类学理论正是研究和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理论。其五是环境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作用就是用以指导旅游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最后是美学和艺术方面的理论。人们的旅游需求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随着人们旅游经验的不断积累,旅游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会有一系列审美问题和艺术问题被提到日程,除了引起旅游学者新的兴趣之外,也会引起旅游学者的研究和探讨。笔者之所以将上述几个学科的理论作为旅游学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根据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推测,上述问题是旅游运行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实质性问题;二是从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现状看,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对旅游现象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笔者以为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其一,关于哪些学科是作为或应当作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这里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例如,申葆嘉教授最初在旅游研究中主要以逻辑实证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逐渐进入所谓后现代主义时期,一些社会现象,尤其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单纯用逻辑实证主义很难得到有效的解释。因此,他注意研究和吸收西方社会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成果,例如结构功能主义、新实用主义、现象学、符号互动等方面的理论学说,用于其旅游学术研究,后来发现许多问题从这些成果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和较为满意的答案[8]。其二,在旅游学科自身的理论建立之前,学者们主要是从其他有关或可能有关的学科出发,利用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旅游问题并作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作为旅游学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各学科理论之间会围绕着旅游现象的规律发生整合,形成能够更为有效地分析、解释和说明问题的新理论。走完从借用到直接应用的过程,类似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理论在生物研究中的形成过程。
3.人才基础
以理性思维从事旅游研究和建立旅游学科还必须有坚实的人才基础,对人才基础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需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这不仅指从形式上有足够的人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能够坚持不懈地从事旅游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这些人应当有合理的分工,例如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分工、专职研究人员和兼职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人才质量问题当然更是实质性问题。旅游研究的多学科性、综合性、复杂性,对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为学术研究工作热诚奉献的职业精神。其中,学术道德是一个合格的学术研究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的第一要务。第二是科学素养。旅游学术研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必须受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系统训练,具有坚实的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和与此密切相关的研究方法论基础。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到从事实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和思考问题,尽量坚持价值中立,较少受个人主观臆断或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坚持逻辑思维。第三是文化素养。此包括旅游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个人文明素养和对旅游研究所涉及的文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兴趣、知识和能力。最后是悟性潜质。悟性潜质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知识面和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并经常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此外,还包括对旅游中异文化事物和因素的好奇心、兴趣和分析理解能力,而这一能力对旅游研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三、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论
旅游学科要成为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一门学科,不仅要有体现自身特点的理论,而且这些理论之间不应是各自独立,相互无关的学说单体,必须构成从某些共同规律和原则出发,相互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框架。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在尝试研究和提出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笔者以为,旅游学科毕竟尚未正式形成,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学科,因此,不宜过早地做出结论。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学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一些观点和假说,经过一个百家争鸣,大浪淘沙的过程,最终使符合科学规律的结论自然形成并被公认和接受。根据笔者的理解,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次。
1.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旅游学科的核心性、根本性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整个旅游现象运行的结构、形态和基本规律,其适用范围为整个旅游学科。旅游学基础理论为本学科中各个分支性专业理论提供依据、原则和指导思想。首先是旅游学基本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旅游学基本原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目前在各旅游院校使用的教科书《旅游概论》,后者从总体上看只是对旅游或旅游业的一般性介绍,并未在学科意义上成为系统理论。迄今为止,国内严格的学科意义上的旅游学基础理论有三部著作:其一是谢彦君教授1999年所著《基础旅游学》,其二是申葆嘉教授1999年所著《旅游学原理》,其三是申葆嘉教授2010年的新作《旅游学原理》。两位学者在理论体系、方法论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不同,而申葆嘉教授1999年和2010年的两部《旅游学原理》尽管同属于旅游学基础理论范围内的著作,但2010年的新作与1999年的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进展。它是作者十余年来对旅游现象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正如该书的副标题所称,是旅游现象运行及其规律的系统理论陈述。第二是旅游发展史。旅游发展史之所以列入旅游学基础理论范围,在于它并不是旅游发展过程的简单描述,而是运用经济史、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论对旅游现象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纵向研究,并且从这一研究过程中探索旅游发展规律,预测旅游发展趋势,从而对各国和全球的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指导性理论。第三是旅游学说史。旅游学说史的作用在于对学者和学术界关于旅游问题的各种理论学说进行梳理。从这一梳理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术界是如何对旅游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各种学说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如何有效地指导了当时的旅游发展实践;各种学说又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了修正、完善,或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失去作用而被摈弃。在旅游学说史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旅游学术活动自身的规律,指导学者科学地从事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
2.专业理论
专业理论是在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关于旅游现象及其运行的各个分支性专业领域的理论学说。笔者根据旅游现象运行的实际状况认为,旅游的专业理论包括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宏观管理理论、旅游法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人类学理论、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理论、旅游文化艺术理论等。旅游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运行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例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旅游产业和产业链的形成和演变、国际旅游中的外汇收支平衡。需要说明的是,旅游经济学并不是旅游和经济学的简单叠加,由于旅游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无形性等特质和规律,使旅游运行中经济问题与有形物质产品中的经济问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虽然学者们最初是运用一般经济学原理研究旅游中的经济问题,但最终形成的科学的旅游经济学将是旅游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化合物”而非“混合物”。旅游宏观管理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国家和政府相关主管机构对旅游活动、旅游业以至整个旅游事业实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无论在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在越发重视对旅游实行宏观调控。这种调控的目的固然是出于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也必须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这就需要理论的指导,否则很有可能违背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使该国旅游发展遭遇挫折和损失。旅游法学理论主要用于指导旅游现象运行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必然存在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之所以认为必然存在是由旅游现象性质决定的。其思路如下: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旅游的有效运行必然要求法制,需要通过立法手段规定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与旅游经济学类似,旅游法学也不是旅游和法学的简单叠加。同样由于旅游的文化性质,使旅游法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与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或经济法律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别,遂使旅游法学成为专业色彩较浓的法学。旅游社会学理论重点用于研究和解决受旅游现象和旅游发展影响已经出现和行将出现的社会结构、人口、劳动力、家庭等方面的变迁问题。较为典型的例证是:一些原先的农业地区建设为旅游区,原先的农民离开土地甚至离开家园,与此同时,外来的大量旅游者和旅游开发商涌入,人口和劳动力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由此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都是旅游社会学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旅游人类学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理论有机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是旅游运行中不同文化类型以及作为文化问题核心和灵魂的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接触、碰撞、冲突和融合。在旅游过程中,主人和客人往往出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客人所属的文化背景又不相同。如何有效地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使旅游顺利发展,并在旅游发展中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和交融,促进各自的和相互的文化发展与进步。此外,还有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商品化问题、道德规范变迁问题等都是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旅游人类学在此类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旅游环境生态学理论侧重研究和解决环境和生态与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问题。目前,此类问题在一些旅游接待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接待地已十分明显,旅游污染甚至不亚于工业污染,从而构成对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和生存的威胁,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发展旅游环境生态学理论,有效地指导各国和整个国际社会解决旅游环境问题也是当务之急。最后,旅游文化艺术理论是随着旅游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从一般文化艺术理论中衍生出的新的分支,其内容涉及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方面。旅游文化艺术理论对于丰富文化艺术理论的内容,促进新的艺术形态和形式的产生,指导作品的科学创作具有重要价值。
地理论文 篇五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有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对地理课望而生威,影响地理课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些同学甚至学业水平测试都不能通过,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业的进步。如何提高地理学困生学习动力,在初中学习中非常重要。
一、首先学困生要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综合性。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说,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学习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提高地理学习动力。
二、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就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
三、尊重地理学困生人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首先要掌握他们脆弱的心理,在政策上多倾斜,生活中多帮助,感情上多交流。细心观察留意他们的闪光点,抓住其闪光点让其优点更优,给他们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小天地。经常与他们谈心沟通、问寒问暖,以解决他们心里思想上的包袱,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了却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中优先,多给予帮助和肯定,即使是一点滴进步,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学校或在班级里设进步奖,给予鼓励。
四、要善于培养地理学困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困生自强、自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上,提问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同时在作业的布置上分层布置,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小,容易完成的,对作业布置上要有计划,有步骤,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按循序渐进规律,他们就会很快获得一种成就感,找回自信。作为教师应该肯定他们的进步,正如"好话一句寒冬暖",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有时甚至要对他们学习上开小灶多辅导,不断的耐心的帮助,使他们迎头赶上;有时通过座位安排上结对子,一帮一,让他们进步的更快;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学困生采取友好态度,善意的帮助,使他们感到班级的温暖,克服消极情绪,不良习惯,找回自信,提高学习热情,培养积极向上,踏实进取的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战胜困境而获取成功的关键,
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我顺应学生的心理,课堂上针对每一堂课的内容和特点组织对抗性、趣味性强的综合竞赛,竞争中学生一个个成为紧张、兴奋的参赛者,课堂成为赛纪律、赛学习、竞争角逐的游戏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集体的荣誉、答题的成功、满意的分数、同伴的赞赏、老师的表扬,激励着每一个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投入各项竞赛,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中严要求,善引导,多表扬,多鼓励,及时评价、强化,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竞赛过程和结果的乐趣,从而对地理课产生极大的兴趣。
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一系列富有思考性、启发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认识兴趣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如教学《黄河》一课,在学生了解了黄河源流概况和上中下游特点后提问:历史上黄河成灾的祸根在哪里?祸害在什么地方?根治黄河的关键在哪里?假如你是水利工程师应该怎样综合治理?请各位"工程师"提出新的设想,拿出高见。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
地理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教材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放手让学生到实践中去接触事物、主动认识事物,可以培养他们对地理课的直接兴趣。如讲地球的经纬线一课时,让学生用陀螺、乒乓球等器材自制模型,动手画出经纬线,分析经纬线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把学生带到操场,利用竿子在日光阴影下测定出学校所在地的经线,这些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产生和形成。
地理学科论文 篇六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身体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的综合体,包括 体力、智力和心力(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是能力的灵魂,因而成为学科能力的核心。根据现行课程方案 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中学地理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心智(心力和智力)发展(阶段性)特点,我们认为中 学地理学科能力可分为下列三个层次。
一、掌握知识的能力
知识的增长是以能力为媒介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以知识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还可相互转 化。由于基础知识是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而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自然成 为地理学科能力最基本的成份。按照思维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又可分为三级:
(一)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范畴。识记地理知识,即对要求识记的地理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具体要求是: 第一,对要求识记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初步的认识,即能说出它的要点、大意。第二,对于大纲 中列出的地名(包括山脉、河流、城市等名称)能够准确地写出,并能在地图上填注或从地图上找出。第三, 写出大纲中列出的常用地理数据,并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们。
识记是理解的前提,是学习其它知识的支撑点与“迁移基地”,是发展高一级层次能力、领悟教材思想观 点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589个知识点中,有约70%的属记忆性知识。 因此,依据 大纲,加强识记知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地理考察、模型、录像和图片是帮助学生提高识记能力的有效教学媒介。
(二)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
理解知识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象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获得理性认识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含义或现象。
根据理解对象与要求的不同,我们将“理解”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认识(认得或看到)某种关系,即看出单个事实、概念与一般原理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家 ”、“地中海气候”等都是“名词”,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属性。
第二层次。看到某个事实、概念的工具作用。即看到(认识)一个物体、过程、思想、(包括概念)能够 用来达到某种意图、目标或者用来解释某种现象。例如,看到“乌云”,能意识到暴风雨的来临;知道某地位 于板块边界地带,就能推测到这个地方可能多地震。显然,这种理解对人的活动有一种预见的意义。
第三层次。领悟到原理及其构成过程及方法。有人把这一层次的理解,称为“流动的顿悟”,并提出一系 列关于理解原理的标准: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它;②举出关于它的例子;③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认)识 (区)别它;④辨别可能代表它的行为或不能代表它的行为;⑤了解它与其它原理之间的关系;⑥明白它可能 有的用途;⑦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中运用它;⑧预料应用它的结果;⑨陈述一个与它相反的原理。
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靠地记住它;同样,也只有理解了的理论,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所以,理解 知识的能力在地理学科能力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理解层次知识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的发展。大纲中列出的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140多个, 约占知识点总数的24%。
(三)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该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运用归纳、分类办法将获得的地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把它系统化 (列出知识结构)。如教学“中亚概述”一节时,按教材顺序完成教学内容后,小结时可列出下列知识结构:
附图{图}
“中亚概述”知识结构
二是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将获得的知识按一定的方式总结出来。例如:学习西亚石油资源时可以“一、二、三、四、五”为线索将有关的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所谓“一”是指一条以波斯湾为中心南北延伸的石油 带,所谓“二”是指陆上和海上石油运输线,所谓“三”是指 1/2、1/4、90%三个数字,所谓“四”是指四 大产油国, 所谓“五”是指五大输油路线。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早在本世纪中叶就认识到,“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结构好的 框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单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并提出了著名 的学科结构理论。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学习结构主义理论,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不仅能大大提高知识教学效率,而且还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 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
(一)分析判断能力
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 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
(二)综合(概括)能力
思维的一大特点是高度概括性。人通过思维,就可以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 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由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经推测另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概 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他们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 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
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 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它任何一个地区(特别 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综合(概括)的结果要用语言文字表述,加强初中学生地理表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近几年,我们发 现有所50%的初三学生不能顺利地将地理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有的错别字还很多。
第二层次的能力是初中地理思维能力的核心,它直接体现出学生地理智能的高低。因而培养学生这一层次 的能力是各级各类初级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
观念,即思想。“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毛泽 东)。地理思想是人们对地理事象和地理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对地理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也是对地理知识 和地理方法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它规定和约束着人们地理思维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地理思维的有效性。帮助学 生健全基本地理观念是中学地理教学在认知领域的根本目标。
我们认为,只有在形成和发展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地理能力的基础上,全体学生都树立与健全基本的地理 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地理行为习惯,其地理教学才算是全面完成(认知领域)地理教学任务,才算是成功的地 理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学地理学科在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伟大事业中的价值,才能进一步提高 地理学科的社会地位。立足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综观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要着重培 养下列基本地理观念:
(一)整体观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地理环境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该系统中其 它因素的相应变化。例如,在大江大河上游修建大坝,不仅会影响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还会影响到该区及其 下游地区的大气温度、温度等要素,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二)生态观念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必须将自己融于自然,而不能与自然树立,要保护野生生 物,维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尊重自然规律,逐步适应自然规律;要有节制、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 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人类利用一种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能破坏其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 境,同样,保护其它自然资源时也要考虑不要引起其它灾害。
(三)人口观念 正确认识“人口”与“人手”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均资源观念,从小养成俭朴、节约的良好习惯;正确认识与评价计划生育政策。
(四)时空观念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 版,第49页)。因此,时空观念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之一。中学地理教学中,时空观念包括变迁观念和空间观 念。变迁观念是唯物辩证观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地理问题时要用联系、变化及 转换的方法。空间观念,即具有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观念。中学地理教学要 帮助学生建立下列三个不同层次的时空概念,一是二维平面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地表的地理事物可以看作 分布于一个平面上。二是三维立体空间。实际上地球表面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球形立体空间之中。三是存在于球 形立体空间的一切事物都在沿时间维不断演变。
(五)评估与预测观念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一 定意义上讲,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因而,学习地理应该具有评估一个地区地 理环境的初步知识与能力,并能初步预测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潜力。
地理学科论文 篇七
[关键词]历史民族地理;区域历史地理;历史人文地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对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十分活跃。而历史民族地理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他的代表性著作《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一书中,专辟有“历史民族地理”一章,把历史民族地理视为与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军事地理等并列的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学科。[1]史先生“历史民族地理学”概念的提出意义重大,直接引发了以后对历史民族地理学和民族历史地理学的重视及对此项研究工作的展开。之后郭声波先生和安介生先生,进一步探讨了历史民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科学性质、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地域范围与内容划分、研究的基本资料等诸多问题。[2]
在史念海先生提出的“历史民族地理学”概念的基础上,黄盛璋先生首先提出了“民族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并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3]对于这一观点,刘锡涛、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表示赞同,并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推动了该学科理论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4]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历史民族地理与民族历史地理的讨论方兴未艾,其是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也并无定论。笔者认为,不管是历史民族地理还是民族历史地理其实质并无区别,徐强在《论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学科属性》[5]一文中已有论述,故将历史民族地理另行称为民族历史地理没有必要, 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是不妥当的。但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划分方法,把历史民族地理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也不尽合理,从研究内容来看,历史民族地理不仅研究人文地理现象,而且研究自然地理现象,所以简单的把历史民族地理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有失偏颇。事实上,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除了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外,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图学、应用历史地理学,[6]而把历史民族地理作为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的分支更为合理。
所谓历史民族地理学,就是研究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地理状况的学科。如果说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那么历史民族地理学就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而从古至今,少数民族的分布都呈现出区域性特点,故将其作为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的分支。
一、历史民族地理不应属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
在早期的研究中,历史民族地理主要是研究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上民族的起源、发展、分布与变迁的历史过程以及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研究内容有所扩大,例如朱圣钟先生《一万年以来凉山地区气候变迁》[7]一文,属于历史民族地理范畴,却不属于历史人文地理范畴。经初步整理可将目前的研究分为以下几部分:(1)历史民族地理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讨论、研究对象的确定、历史地理学方法、民族学方法等。(2)民族地区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地区历史政区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聚落地理等分支。(3)民族地区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地区历史气候变迁、历史水文地理、历史动物地理、历史植物地理、历史矿藏地理、历史时期自然灾害情况等。(4)民族地区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包括汉文资料如《蛮书》、《华阳国志》、正史地理志、各类游记、碑刻等,以及少数民族文字资料。
综上,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既包括理论体系的探讨,也包括具体问题的研究。历史民族地理学既研究民族地区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现象,同时也研究民族地区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现象。故不能将其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
二、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独立学科是不合理的
黄盛璋、李并成、刘锡涛、朱圣钟等先生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称为民族历史地理学, 并主张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但看完几位先生的论文后,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前面提到的历史民族地理学对比, 不难发现二者的研究范围都限于历史时期, 研究对象都是民族实体, 研究内容都是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地理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者是基本一致的, 没有明显区别。既然二者没有明显区别, 那么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就没有必要了。
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之下, 黄盛璋先生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他指出:1. 当前各方的需要, 日益要求提到讨论日程上来;2. 重视民族历史地理记载与研究, 是中国学术传统;3. 中国具有一定的研究条件和基础。[8]但仅凭这三点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历史地理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得从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界定。
尽管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丰富,但其不足以构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均属于历史地理学的范畴。
再从研究方法来看,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文献分析法: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在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是获取民族历史地理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历代正史地方志对民族地区记载较为简略,但各时期的总志、地方志、笔记、游记等记载了丰富的民族历史地理信息,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民族调查法(或称之为实地考察):是进行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方法之一。历史民族地理虽说是谈历史上的东西, 但历史是延续的。其次,由于历史久远,许多文献的记载多有出入,这要求从事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工作人员深入到民族地区,对民族居住地(包括历史时期的民族居住地和现在民族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获取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早在建国初期,许多的民族工作者深入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历史考察,撰写了大量的民族、民俗调查报告,这些民族调查材料也是从事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9]
各类图表法: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说过:“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 更容易了解的语言。地图能使人很容易地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很多篇幅来叙述, 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可见, 充分利用图表, 是民族历史地理学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10]
考古学方法:在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使用考古资料,进行直接现场挖掘的情况较少。
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研究民族历史地理学过程中,除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外, 还应采用经济论证法、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测等新技术手段。这些都会使我国的民族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尽管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但这些都借鉴了历史地理学甚至是历史学、民族学的方法,历史民族地理学自身并无特有的研究方法。
三、历史民族地理应作为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分支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与人类关系的科学。对于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国内外学者多按其研究内容分为两大类, 即历史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地理。除此之外, 还有把历史自然与人文地理各要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论著, 比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于希贤主编的《滇池历史地理》, 则属于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根据李令福观点,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历史地图学以及历史地理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11]所谓区域历史地理学是指以特定的地域为对象,揭示该区域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或其总体)的发展与演变。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区域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专题研究和区域历史地理综合研究。[12]由上可知,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内容属于历史区域地理的范畴。
四、小结
总之,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之下,所谓的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民族地理学, 无论是在研究范围、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内容上都没有区别, 因而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下转第26页)(上接第10页)学没有必要,故以历史民族地理学为基础,提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不太成熟的。
事实说明,历史民族地理学既研究人文地理现象、也研究自然地理现象,而把历史民族地理单纯的归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就会不尽全面,综合各方面因素,将其作为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分支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郭声波。历史民族地理的多学科研究――以彝族历史地理为例。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讨会论文集。西安地图出版,2007;安介生。略论中国历史民族地理学。历史地理第二十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黄盛璋。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5).
[4]李并成。西北民族历史地理研究当议。甘肃民族研究,1997(1);刘锡涛。中华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 1);朱圣钟。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5(1).
[5]徐强。论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学科属性。贵州民族研究,2008(5).
[6]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
[7]朱圣钟。一万年以来凉山地区气候变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3).
[8]黄盛璋。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5).
[9]朱圣钟。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5(1).
[10]刘锡涛。中华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谈新疆民族历史地理。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3).
地理学科论文 篇八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文献计量学;发展态势;
作者简介:王雪梅(1976-),女,重庆永川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GIS与文献计量学集成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地球系统特别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领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科学提出了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问题,在资源环境和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利用Webof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从WebofScience的251个学科分类中遴选出与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相关的学科,根据学科分类在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数据库检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应用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DataAnalyzer文本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对全球和中国的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产出进行统计分析。
地球科学(Geosicence)领域包括:能源与燃料(Energy&Fuels)、地质工程(Engineering,Geological)、石油工程(Engineering,Petroleum)、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Geochemistry&Geophysics)、地理学(Geography)、地质学(Geology)、地球科学多学科(Geosciences,Multidisciplinary)、湖泊学(Limnology)、气象与大气科学(Meteorology&AtmosphericSciences)、矿物学(Mineralogy)、矿产与矿物加工(Mining&MineralProcessing)、海洋学(Oceanography)、古生物学(Paleontology)、遥感(RemoteSensing)、水资源(WaterResources);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领域包括:土壤科学(SoilScience)、生态学(Ecology)、海洋工程(Engineering,Marine)、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5年2~3月在SCI-E数据库对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产出进行检索和统计,中国科学院检索范围包括署名中有“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包括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包括未署名“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大学论文。
2中国科学院论文产出总体态势
2009—2014年期间,SCI-E共收录论文955.6万篇,其中署名中国的论文有113万篇,署名中国科学院的论文有15万篇。图1反映了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2009—2014年年度论文产出量变化。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分别以年均2%,14%和10%的速度增长。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球SCI论文增长近11%,中国增长约为93%,而中国科学院增长了62%,由图2可见中国SCI论文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论文增长速度。
图3统计了中国SCI论文占全球百分比和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占中国百分比,表明中国论文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而中国科学院论文占中国的份额则逐步有所下降,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占中国科学院的份额稳中有升。从图2也可见,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14年与2009年相比,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SCI论文的增速很接近,高于中国科学院整体的论文增长速度。
将2009—2014年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各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高低统计TOP1%,TOP10%,TOP20%和TOP50%论文的数量,以及中国和中国科学院相应级次TOP论文的数量,并统计中国占全球的比例和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图4)。
根据论文全部著者统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地球科学领域TOP论文数占全球的比例高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并且地球科学领域TOP1%的高水平论文比例很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SCI学科分类,分别对2009—2014年全球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中国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及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文最多,发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相比之下,中国产出偏重于材料科学以及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在环境科学方面论文产出数量比例较高。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占全球自然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8%左右,中国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SCI论文比例接近10%,中国科学院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比例约为20%(图5)。
2009—2014年,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而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其中,环境科学是全球、中国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最主要的领域。此外,中国在能源与燃料、遥感、地质学等方面论文产出占全球比例相对较高,而在生态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最高,达到54%;此外,在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论文占中国的比例也较高,但在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不足10%(图6)。
图7中,气泡的大小表征资源环境各子领域占全球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份额的大小,即点越大,该子领域论文数在全球资源环境领域中的比例越高;X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占全球的比例越高;Y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越高。气泡大的那些子领域(如环境科学等)是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比较多的热点方向;右下角的那些子领域(如能源与燃料等)是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左上角那些子领域(如古生物学等)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09—2014年发表的SCI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气象与大气科学、农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化学、水资源、科学与技术、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海洋学等。
4主要研究机构的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在SCI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过论文,2009—2014年根据全部著者统计超过100篇的研究所有50多个,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表SCI论文较多的前10个研究所见表1,这些较多的研究所都属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机构。
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27个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以第一著者发表的SCI论文共有22032篇,其中,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较多,第一著者的SCI论文数都在1000篇以上(表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6.03次/篇,表2中的“表现不俗的论文篇数”统计的是这些研究所高于基准值的论文篇数,即当前总被引次数除以从年至2014年的累积年得到的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论文[4]。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表现不俗论文都在150~200篇。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被引频次位于前10%的论文篇数,即研究所2009—2014年被引16次及以上的论文篇数,也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最多,都在260篇以上。
参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设计科学贡献指数[5],定义:
式中:Ci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第i个研究所科学贡献指数,P10%i为第i个研究所被引前10%论文数量,Citedi为第i个研究所论文被引总频次,n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数量。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贡献指数较高,都在0.1以上。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增长了62%,高于全球11%的增长率,低于中国93%的增长率,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论文增速相接近。
(2)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较高。
地理地理论文 篇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地理课堂如果做到“教有趣、以趣促学”,那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笔者在讲七年级下册《美国》时,发现有很多学生喜欢看美国的NBA比赛,课前布置学生任务,要求课中展示,让学生根据NBA的30支球队的分布,做一个球队的分布图,并且观察各个球队所在城市的位置,了解其名称的由来。如姚明以前所效力的休斯顿火箭队,为什么叫“火箭队”?因为该市是美国的航天城,是美国航天局所在地;而底特律活塞队的由来是因为以前的汽车城,老板是从事活塞制造业的。通过在地图找出这些城市的位置,学生比较感兴趣,这有利于加强教材的直观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又如笔者在绪言“与同学谈地理”一课中,启发学生思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男子100米、200米的双料冠军是拉丁美洲牙买加的博尔特,为什么美洲和非洲高原的黑人选手,在国际中长跑中,常能取得好的成绩?学生积极思考,得到结论:“高原上的选手,因为适应了缺氧的环境,在缺氧耐受力方面有优势。”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那么我国的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能不能仿效美洲和非洲高原运动员的做法呢?让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通过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学习,教学效率提高了。
二、引图识图,获取新知
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农作物、交通、城市等内容,利用地图学习,要比读课文更直观、形象,更容易形成空间概念,学生更能感知和理解知识。比如,笔者在讲八年级《疆域》中的中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时,就以课本插图为核心,让学生结合文字读图,让学生找出纬线读出,我国位于52°N~4°N之间,判断出我国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大部分在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导致我国热量充足,跨纬度大,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还通过经线读出,我国位于70°E~135°E之间,判断出我国位于在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然后让学生熟悉图中注记,读出我国是位于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再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的位置,加以比较,说明我国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原因。
三、图文转换,巩固知识
四、创绘地图,增强记忆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地理论文(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