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工会论文(新版多篇)

发布时间:2023-10-25 22:00:3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引言]工会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工会论文(新版多篇)

工会论文 篇一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社会工作问世前的酝酿时期。这个时期正是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都市化急速发展的时期,在英国被称为“维多利亚盛世”。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西方社会越来越大的贫富分化,大量贫民涌入城市,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同时,工业革命也冲击着人们的观念,使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化﹑都市化带来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社会财富的骤增,它也给人们带来了观念上的触动,开始看到了人的能力和作用的巨大无比,更坚定了“人是可以不断进步的”的人文主义主张。19世纪西方民主运动的影响,使人们从“权利”(TheRight)这一崭新的概念中看到了自己也有平等享用社会资源的机会和希望,英国失业工人因此在1860─1867年为争取权利发动了几次颇有影响的暴动。(古允文,1992)

针对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继1601年颁布《济贫法》(PoorLaw)之后,在1832年又出台了《新济贫法》(TheNewPoorLaw)。许多国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仿效了英国政府介入和干预济贫的做法(李增禄,1982)。但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并没能解决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一直存在的各种慈善机构间功能重迭、资源浪费和政府介入效率低等问题。

在上述的背景下,欧美先后出现了以有效﹑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来帮助城市贫民为目标的新一代慈善组织,如城市慈善组织协会(CharityOrganizationSociety)等。他们设立了专事管理与联络的中央机构,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需要援助的穷人。

早在1893年,美国水牛城的慈善组织协会就对机构工作人员适应工作的能力首次提出了疑问,认为应考虑以往由牧师承担慈善会社的工作是否适合,有必要找接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来承担“助人”的工作,并以此工作为职业。(林万亿,1983)1898年,慈善组织协会为慈善工作者开办了一个六周的暑期训练班;1912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社会工作课程;1919年,“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训练学校协会”成立;1921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了医疗社会工作课程。这也是因为当时英国、美国等国家教育政策引导高等教育的范围不断向应用领域拓展,使对慈善工作培训也得以直接进入大学,获得了较高的学术起点,促使社会工作追求科学性、知识性、学术性的发展,以获得在专业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理查蒙(Richmond)在1917年出版了她的《社会诊断》一书,这本书被后人公认为是第一本对社会工作系统论述的专著(豪尔,Howe,1987;杰克逊,Johnson,1998;林万亿,1992)。因此一般也认为,《社会诊断》一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发端。《社会诊断》一书是理查蒙将她在慈善组织协会工作和研究多年所得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以“诊断”为重心的,经由个案调查和诊断了解致贫原因后再给求助者帮助的个案工作方法。

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

在这一阶段的早期,社会工作是以热情帮助弱势群体、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的双重社会责任,开始了其职业化的进程。

当时,工业化急速发展的进程造成的贫穷、失业和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为突出。在社会的组织层面,一批以通过建立社区中心的社会改革为导向的睦邻组织运动的形式出现。他们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性需要,提倡居民的自主自觉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强调对生存环境的改良,以有效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来帮助城市贫民为目标,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需要援助的穷人(杰克逊,Johnson,1998;古允文,1992;豪尔,Howe,1987)。它从社会自组织角度,弥补了因政府干预不足带来的问题。

在这一时期,英、美两国这一时期的社会政策发展较多的仍然是针对个人的家庭服务、儿童福利和犯罪惩戒等辅导项目,一些家庭服务的志愿性机构或精神诊所开始大量聘任受过训练的个案工作者。而社会福利机构对社会个案工作的接纳也表达了当时的社会需求,成为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种导向,促使社会工作不断完善其治疗性的个案工作方法和技术,以胜任此职业。

在这个阶段的后期,由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大萧条状态的出现,大量的工人失业,使原有的社会问题的加剧,从而导致社会政策的变化。1931年著名的罗斯福新政提出了依靠公共机构与公共资源来缓解贫困的综合利国家计划,用联邦政府协助福利服务体系发展来解决失业和贫穷等社会问题,以弥补以往由私人机构解决贫困的种种不足。政府介入福利服务体系的发展后,受过学校训练的工作人员更容易获得政府提供的位置,福利工作的任职出现专业的倾向。

社会政策的变化打开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他们开始试图超越以个案工作为主的传统工作模式。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团体工作(亦称“小组工作”)因为将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结合起来,用于探讨团体工作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和对整个助人工作的重要性,并具体运用在帮助退伍士兵的心理适应和解决儿童心理困扰的工作中,发展出了团体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的另一方法,社区工作在社会改革(SocialReformer)与行动主义(Activities)的层面的努力也得到认可,同样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波普勒,Popple,1997)。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这三个原本是独立发展的社会工作方法,在注重理论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一种整合的趋势。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到60年代初

二次大战后,西方社会与经济空前发展。然而都市化、工业化、高科技及社会变迁,导致富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反而加剧,战后军人的安置问题,黑人暴动,妇女争权、儿童教养、老年安置,等等,新生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形成互相冲突的矛盾。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纷纷宣布简称了“福利国家”,于是,一系列解决老人福利,劳工失业,军人服务和积极性救助等旨在全盘改进福利制度的“新探求”(NewResearch)社会政策相继颁布。这个政策的核心是开始强调以整个国家的福利、计划和综合性管理为解决手段。特别是联邦反贫穷计划提出由几个不同的管理机构者联手办理一些大的项目,这些计划的许多方面都涉及到社会工作专业,同时也强调福利计划在社区的发展和推进。

社会政策的改变带来了对于社会工作的大量的需求。政府的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和家庭,矫治机构和学校、社区开始引入团体工作者。在组成社区基金会、社区委员会的过程中,社区工作的方法正在发挥作用。因为单纯的个案工作方法难于应付广泛的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真正超越了此前由个案工作方法为主导的局面。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不仅在个案工作中,同时在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中也得到充分运用(廖荣利,1987)。反贫穷计划在福利服务实践层面提供给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的联合契机。1955年,作为大联合标志的社会工作人员协会(NASW)成立。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

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福利国家普遍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高度的经济增长使人们享受到有史以来最优厚的生活保障与福利服务,但同时也因福利经费的膨胀潜藏着新的福利危机。在美国,由于政府坚持越战,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关注的是生存环境及公民权利。

最早的针对危机的社会政策的调整,是1963年美国约翰逊时代所谓“大社会”运动的庞大计划提出的,它包括了教育、训练及提供就业机会等一系列协助穷人使之获得自立的社会福利服务政策。同时,政府开始削减福利经费、并强调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这与发展社会福利服务形成了矛盾。

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的变化对于社会福利服务形成了冲击,因为受助者的问题已经从一般的物质需要转到对社会环境和基本权利等精神需要的层次,以往关于人的问题的成因的主流性解释[1]和强调个案治疗性的方法,已经不能令人信服(林万亿,1995)。

社会工作在自身发展上开始寻求对传统的社会工作方法的突破和选择新的理论立场。社会工作人员开始运用系统理论,提出整合观点,探讨将不同的方法结合到一起来解决问题的一体化新途径(杰克逊,Johnson,1998)。[2]

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到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开始,因石油危机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时期。经济增长的急剧变化和不稳定,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丛生。

在社会政策的层面,由于福利国家理论受到普遍的质疑,在新经济政策影响下形成了新的“经济复兴计划”和社会福利政策。美国政府开始提倡“小政府”计划,以减少政府的直接服务,鼓励福利服务私营化。

公众意识形态开始提倡和号召“抑制欲望”、“限制所得”,人们也因此去考虑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关联,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在整个西方开始受到关注。而在文化价值和哲学思想上,又充满了对自助和互助传统伦理的“复古”情绪。在此冲击之下,促进了人对于人与社会自身的再度反思,形成了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又促使社会科学领域更多的边缘性和综合性学科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体系在七十年代已经获得了发展完善”(约翰逊,Johnson,1998),但是受到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一方面是以不同的理论支持来提出对社会工作的解释,如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的“生命模式”(LifeModel)就是以行为科学和生态的观念作为专业助人的理论依据。同时,各种治疗性的社会工作方法,行为矫正取向(BehaviorModification)、任务为本取向(Task-centredApproach)以及家庭治疗(FamilyTherapy)、精要治疗(BriefTherapy)等等,将已有的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模式推向更专精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激进社会工作取向和结构社会工作取向,对传统的社会工作的目标发起了背道而驰的挑战。。

总之,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社会工作更注重从不同的学科、学派的理论中吸取营养,建立严密的理论论述和程序,向多元化、综合化同时又更为专精的方向发展。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起,整个世界的发展日趋全球化。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多元,而且更是尖锐和复杂化。

社会政策发生的变化是出现多元福利模式。在欧美,福利政策的制定更强调政府与民间在福利提供方面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个人和家庭也要在福利资源上扮演一定的角色。这种福利主张导致的结果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的福利服务减少,而转向鼓励多种形式的民间承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即志愿服务和服务的私有化扩大。

社会工作的发展为顺应社会环境与社会政策的变化,必须作出响应并积极调整。面对福利资源的短缺与竞争,专业社会工作也开始接纳“管理主义”,如以“个案管理”、“紧缩管理”等工作取向来建立优质服务,适应社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保持自己承担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地位,这一取向实际上更加重视了技术化和程序化。同时,为获得社会认可,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注册制度普遍发展起来。

但在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对于传统的、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的反思,社会工作者开始更为关注存在社会工作之中的文化差异,以重新思考社会工作者在承担“对人与社会服务”实践中的道德伦理角色(麦萍施,1995;曾乃明,1995)。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与地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一些社会工作者正在修正百年来社会工作从事“社会治疗”的形象,更为务实地将社会工作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作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取向结合起来(米齐利,Midgley,1998),探索社会工作与国家制度的关系以及新的理论与实践方式。

二.研究结论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从欧美的社会工作发展历史过程来看,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相互承接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思潮和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等等,都在影响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变化:

1.在西方国家,一百多年来,在社会政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发展出了一个政策传承机制——社会工作。从国际经验看,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主要是通过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体系,即社会工作体系来实现的:政府中有政府社工构成的政府社会工作体系,民间有社会工作团体和社区社会工作者构成的非政府社会工作体系,而后者是社会工作体系的中坚力量。社会工作以其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价值体系与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基础的方法论为社会政策的贯彻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2.社会工作的发展轨迹明显是受到环境制约的。一般来说,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思潮和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政策的变化,从而导致其传承机制——社会工作的变化。当然,社会工作也有其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积极地试图引入当时最流行的社会科学理论,以为己用。社会工作的这种从对科学方法的引进,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政策的发展。

3.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其成功地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其先谋求的是本身的职业地位,这种职业地位是与其在与社会政策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为解决社会问题作出了贡献后才获得的。在职业地位得到社会认可后,社会工作在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领域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包括应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的变化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与手段,同时用最新的社会科学历年和方法来武装自己。专业地位的提升无疑也巩固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社团管理、家庭婚姻、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社会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却往往不尽人意。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除了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以外,制度实施中更屡屡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的社会政策过程中,从政府行政到公众行动之间,缺少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贯彻和落实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

就中国现状看,目前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劳动、民政、卫生、城建、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来具体运作。正因为在政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中间层”,本来这个中间层是可以把政府的行政指令通过专业化的手法和技巧转变为公众的行动的,而现在的工作体系依靠的仅仅是这些行政和“准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明显地与公众行动脱节,也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不相适应。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它更多的是在大学里作为一个专业来发展,作为在中国社会政策过程中贯彻和落实政策的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却没有能够发展起来。2001年社会工作教育年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社会工作专业从1980年代后期恢复发展以来,已有上万的毕业生,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毕业生大部分都没有能够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发挥他们应该发挥的专业能力。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缺乏一个明确的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在国内社会政策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的是政策法规层面和行政组织层面的问题,对如何通过一套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来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社会政策的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中国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有效的传承机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工会论文 篇二

现代管理理论是二战后西方管理学家、企业家创立的一套关于科学管理的理论、学说和实践经验的总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问题,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现代管理理论存在多个学派,如管理过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经济角色学派等等。如此众多的学派虽然都被归纳在现代管理理论之下,但是他们的观点和立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管理理论也在逐步发展,出现了信息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等新的内容。现代管理理论对基层工会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启示,应成为基层工会改革和创新的指导思想:首先,现代管理理论能够有效地提升基层工会的组织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基层工会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其次,现代管理理论要求基层工会能够解决成本耗散问题,能够像企业管理一样追求成本控制,在此基础上实现效益最优化。基层工会在工作中不能出现人浮于事、成本高昂,收效甚微的现象;再次,现代管理理论要求基层工会能够充分提升活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为基层工会工作提供新思路、新点子,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最后,现代管理理论还要求基层工会能够像企业一样在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除了履行基本的岗位职责外,还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可见,现代管理理论给基层工会的启示是基层工会应像企业管理一样追求管理绩效,提升管理能力,降低管理阻力,并提升工会工作中的创新能力。现代管理理论能够解决基层工会工作中的一些桎梏,更好地服务于基层职工,充分承担《工会法》设定的责任,使基层工会能够更深入地介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基层工会的领导、管理者、工作者应加强对现代管理理论的研习和实践,使基层工会的各项工作能够满足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

二、现代管理理论与基层工会工作的结合途径

现代管理理论和基层工会工作的结合能够为基层工会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思想,并为基层工会工作指明方向。基层工会工作应通过如下一些方法、措施和途径实现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融合:第一,加强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基层工会虽然处于工会系统的“末梢”,但同样需要具备完善的组织系统。现代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完善的组织系统是提高组织运行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基层工会应加强组织完善性,具体来说,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按照《工会法》的要求加强完善工会的组织建设;二是借鉴企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学习优秀企业的组织建设经验,并结合基层工会工作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在工会管理中;三是应具备现代化组织思路,避免传统上组织建设中的弊病,应强化组织建设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效能性,并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做到低能耗、高效益;四是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也需要具有创新性,应做到组织新型化,敢于在组织建设中进行全新的尝试;五是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中应落实群众路线,吸纳职工参与组织建设,发挥职工的创造力,实现集思广益、群力群策。第二,促进信息化发展,提高工作绩效。基层工会工作应重视工作绩效,将工作绩效作为工会工作的一个追求目标,尤其需要避免人浮于事、绩效低迷的现象。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基层工会的工作绩效,使基层工会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更多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基层职工。信息化管理需要基层工会工作者对现代管理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善于使用各类计算机软件、OA系统等,推动基层工会的信息化改革。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必须抓紧的机遇,搞好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绩效,基层工会应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应制定工会信息化建设的大纲和基本思路,并通过具体的建设工作落实工会信息化的目标。基层工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庸俗化为开一个网站、办一个微博,尽管这也是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基层工会的信息化管理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内涵,是指基层工会工作中的一些要素均尽可能地以信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提高工会工作的绩效。第三,推动人本化管理、柔性管理的实现。人本管理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现代企业管理应注重人的本质要求,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不能以物质化的目标替代人的发展要求。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我国管理学界的重视,一些企业也积极推动人本管理、柔性管理,一改企业管理的传统色彩,使企业管理富含人文元素。基层工会在工会工作中也需要推动人本化管理、柔性管理:一是应注重基层职工的需要尤其是情感需要、发展需要,而不能将他们看作一个管理对象,更应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二是应认识到基层工会是基层职工的服务者,基层工会是为了服务于基层职工而存在,应将服务于职工、服务好职工作为基层工会的工作目标;三是应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职工的现实需求和内心想法,充分尊重职工的权利,听取职工的愿望,增强基层工会和基层职工之间的信赖度,使基层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的家。第四,强化基层工会的知识管理。现代管理理论要求企业加强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基层工会也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强化工会工作中的知识管理,使基层工会能够有能力应对更多的复杂问题:首先,应培养基层工会的工作者梯队,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丰富他们的实战经验,使他们成为工会问题专家;其次,通过邀请外援的方式提高基层工会的知识管理能力,如可以邀请当地的知名律师作为基层工会的法律顾问,使其参与到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去,为工会工作提供专业性的意见。此类外援专家还可以参与基层工会的培训工作,由他们定期为工会工作人员开讲座、作报告,拓展工会工作人员的视野,提升基层工会的知识管理能力;再次,其他有助于提高基层工会知识能力的方法也可以尽量采用和尝试,使基层工会成为一个智囊团、专家组,以更好地承担起基层工会的职责。第五,构建基层工会的激励机制。现代管理理论告诉我们,激励机制的采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好和用好人才的一把利器,可以统一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共同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现代管理理论对激励机制的重视应得到基层工会的借鉴。基层工会工作需要工会工作人员热情、负责、勤勉、尽力,并具有首创精神。良好的激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基层职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工会毕竟不是企业,基层工会很难以加薪、晋升作为激励,或者说,基层工会给予员工的加薪、晋升空间并不大,基层工会应更多地以精神层面的激励提高工会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鼓励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基层职工。

工会论文 篇三

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发展和城市适应性高度重视,但流动子女的教育却面临着较大难题。流动儿童的父母无论是在意识、能力上、时间上,都无法满足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需求。金种子——流动学前儿童”全人”发展计划项目要想达到应有的服务效果,必须对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科学育儿的需求。流动人口自身知识文化水平有限或忙于生计,没有时间或能力对孩子进行教育,导致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失。流动儿童家长渴望有专业人士对孩子进行指导,同时希望向专业人士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针对这一需求,金种子项目组设计了专家讲座形式的活动,针对流动儿童家长的需求,具体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其育儿能力,从而促进儿童发展。全面发展的需求。通过电话访谈和面谈了解到,大多数流动学前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带,对儿童容易表现溺爱和迁就,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缺乏系统规划。金种子项目组通过设计涉及各方各面的活动,如兴趣培养/时间管理/自护能力提升等等,开拓儿童视野,发动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城市归属的需求。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子女出生或生活在城市,他们希望能分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就是为了满足城市归属需求,增强城市认同感,增加生活自信,缓和社会矛盾。金种子项目将服务对象集中起来,形成支持小组,促进相互交流,减轻陌生环境带来的压力。同时,向他们提供与社会资源结对的机会,促进他们与当地人的互动,在互动中相互了解,建立友好关系,提高流动人口面对生活的信心,增强城市归属感。

二、理论基础分析

本项目采用的是小组工作方法,属于发展性小组。小组工作旨在以人际间的依存互动关系为基础,通过专业的小组活动过程来恢复和增强个人的、团体的社会功能,进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在此小组工作中运用的是互动模式,它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旨在通过互动发掘自身潜能,促使成员在小组中得到成长,增强社会功能,提升发展能力。焦点在于互动关系及其效果。其理论主要源于发展心理学、小组动力学理论等。评估理论。主要包括对问题的界定和分析,受助者的人格系统的评估分析,需求分析,所在环境的分析。该项目依据评估理论,对服务对象的现实状况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解和评估,进而分析其最主要的需求,按其需求设计项目,保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人格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婴儿最早形成本我,在幼儿期(3岁)以现实为取向发展自我,6岁才发展道德取向的超我。自我是两者的调停者,是性格的核心部分,知指人进行合乎实际和逻辑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满足需要的行动规则。金种子项目的服务对象为3-6岁流动儿童,根据人格发展理论,对为他们提供全能发展活动,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自我,从而知道社会化,促进人格发展。社会支持理论。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又可以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后者是指个人社会网络中的广度和网络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金种子”项目社会工作者致力于通过为社区提供志愿者资源,与服务对象结对等形式,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增能理论:增能理论认为,个人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其功能,但这种障碍可以消除。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服务对象除去环境的压制和他们的无力感,使他们获得能力,并能正常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金种子项目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促进服务对象间\服务对象与社会资源建的互动,提升其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目标

1.总体目标。金种子——流动学前儿童“全人”发展计划项目开展以来,主要通过专业的社工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全人“教育,并借助专业育儿专家为外来务工家庭传递科学育儿的发展理念。其中,项目的总体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是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全人”教育。流动儿童因家庭居住场所的不确定,父母工作的不稳定,在获得幼儿教育、生活照顾、学习兴趣培养等方面的机会较城市儿童来说更少。为了减少其中的差距,促使流动儿童也获得更多的学习、培养机会,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实际的平台,能够让流动儿童获得“全人”发展的有效机会。其次是为外来务工家庭传递科学育儿的发展理念。“金种子”项目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来务工家庭在科学文化、育儿知识方面的缺失。通过家长、儿童、社工、专家、社区等多方位互动,资源的共享,弥补了流动学前儿童幼教资源不足的问题,使得家长能够获得科学有效的育儿理念。再次是增强外来务工家庭城市融入感。创投的公益性质充分体现了社会、政府对于流动家庭及其子女的关爱,社工的介入作为公益传播的中介,在项目实施的同时融入了专业的社工理念和专业方法,更有效地推动项目被服务对象接纳认同。并且增强外来务工家庭城市融入感,减少隔阂,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2.目标人群的设定。“金种子”流动儿童全人发展计划的目标设定主要有以下三点:流动儿童,受益群体属于外来流动人口;学前儿童,受益群体处于学前儿童,年龄基本上在3-6岁;入托入园存在困难的人群。后在因为项目开展社区的具体情况,流动儿童数量明显不足,将目标人群更改为新苏州市民,即由外地迁居至苏州居住的市民,一定程度上放宽项目服务对象的条件,但在实际上仍坚持着本项目的总体目标。直接受益人群为60人,包括30位流动儿童及每次参加活动的一位家长。间接受益人群为300人,包括流动儿童家庭成员和相关人群。3.目标达成的方式。“金种子”项目以“全人教育”为项目设计理念,通过组织包括儿童心理、生理、教育、医学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专业团队,以儿童社会工作为实践方法,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全面和整体的发展计划。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实施的专业团队主要由实施团队和支持团队构成,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教授和硕士生作为实施团对负责项目的日常活动的具体操作;国家心理咨询师、妇科主任医师、学前教育一线教师、儿童文学家、运动学教授等专业专家团队提供项目理论支持和专业指导,同时也会为家长开展讲座,为实施团队提供顾问咨询。两个团队利用各自所长,针对项目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进行分工协作式地解决,社工积极调动各类社会资源,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资源丰富的流动儿童“全人”发展支持。4.服务环境及品质。“金种子”项目落地于苏州市沧浪新城儿童友好家园中。项目组开展活动主要使用儿童友好家园的活动室、社区会议室以及心理保健室。同时社区在物资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利用原社区中已有的软垫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社区中建设的绘本、道具、文具等用品,项目组成员开展了更多形式的活动。

四、项目测评指标

工会论文 篇四

企业工会建设根本目的是激发企业职工积极性及保障职工根本利益,但是当前很少有企业在运行中发挥出这两方面职能,工会无法通过开展工作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部分职工的工作热情较低。再者,职工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企业职工的自身利益,但是企业职工利益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企业工会也无法通过有效途经来维护职工的自身利益,从而降低了企业职工对工会的认可与支持,这也是导致当前企业职工对工会满意度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

二、工会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已认识到工会建设的积极作用,由于工会在本质上属于企业内部的群众性组织,其建设的根本宗旨在于维护每一个企业职工的自身合法权益,所以企业可以通过工会建设来调动每一个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企业职工对工会认可度越高,则公会便可以充分发挥出其对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作用,这也是确保企业工会可以发挥基本效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公会可以通过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来促使企业可以走上一条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

2.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若充分发挥出工会组织的作用,则会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工会活动来提高企业职工的凝聚力,从而使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劳动氛围,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催化作用,因此,工会建设对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3.完善企业规范化管理建设

1992年,我国有关部门颁布了《工会法》该法律的颁布为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工会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对我国各大企业中各级工会建设发挥了指导和规范作用,确保各大企业的工会建设可以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企业在发展中根据《工会法》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工会建设,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处理生产经营中的一些突发问题,同时也对维护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各大企业可以利用公会这一群众性平台施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及管理质量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

三、加强企业工会建设的策略

1.明确工会工作目的

现代企业工会建设中首先要明确工会工作的目的,只有彻底消除工会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充分发挥出工会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促进企业工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工会工作开展中必须紧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避免工会工作开展中出现无故放矢的现象,生存与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目标,所以工会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让工会工作成为有水之源,这样才能通过工会建设来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

2.发挥工会组织的战斗性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会反映出其在不同时期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企业若想通过工会建设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则要充分发挥出企业工会的战斗性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工会在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活动、树立劳动模范等方式,来激发企业职工在工作中的热情,从而使企业职工形成一种推动企业不断向前迈进的动力,充分发挥出工会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同时也对消弭工会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矛盾有着重要作用。

3.加强工会文化建设

工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会对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产生极大影响,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学会使用文化力量来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工会文化建设来不断推动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确保企业在市场中具备良好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发展中要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来提炼工会文化核心思想,并要通过多样化活动来不断促进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彻底消除传统工会文化建设中依靠理论说教的传播方式,可以利用广大职工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工会文化传播,这样才能使工会建设中使工会文化“活”起来,这也是提高广大企业职工对工会工作认可度的有效途径,所以要求各大企业必须注重工会文化建设。

4.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现代工会建设中不仅要意识到工会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意识到工会建设对推动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只有让其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中,才能通过工会建设来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工会建设及发展中要将维护企业和谐稳定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企业内部将要出现的职工问题做好预防性工作,尤其是针对企业用工和职工维权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存在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出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工会论文 篇五

20xx年煤炭局工会工作以党的四届三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强大动力,围绕市煤炭局的工作重点,加强工会建设,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我处工作的创新发展目标上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

1、提高工会会员投身单位改革发展大局的自觉性、积极性。通过组织职工开展主题教育,激励职工全身心投入我处的中心工作,在本职岗位上为单位发展作出贡献。

2、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管理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制度,健全监督和管理制度,全年召开工会工作会议不少于2次。

3、在关心群众方面发挥工会独特的作用,工会要发挥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条件,在凝聚力、化解矛盾等方面多做工作,多为职工办实事。

二、进一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1、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密切联系实际,提高认识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树立群众观点,以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工会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重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2、切实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开展工会干部业务培训,学习活动,提高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

3、加快煤矿工会组织建设,使煤矿工会为煤矿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关心职工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1、积极开展送温暖工作,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竭尽全力为职工排忧解难。

2、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关心职工身心健康,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缓解职工身心压力,活跃职工生活。

工会论文 篇六

1.围绕宣传教育,发挥阵地优势。

充分利用职工活动室、阅览室、图书馆、黑板报、宣传栏、报刊和职工之家等文化宣传教育阵地,使之成为企业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让职工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围绕生产经营,发挥活动优势。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融合到生产经营工作中,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举办各种参与广泛,并能将“企业理念”完全融合到生产经营中的大型活动,如文艺汇演、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使职工群众耳濡目染地践行和认同企业文化理念,促进生产经营发展,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3.围绕培育队伍,发挥教育优势。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培养知识型职工,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社会效益的体现。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入手,以培养“四有”职工为目标,将企业文化内涵贯穿于适应职工特点的教育中,培育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打造优良队伍。

4.围绕“四项建设”,发挥参与优势。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与每位企业职工都息息相关。同样都需要每位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实践。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节能减排等活动,选树先进、塑造典型,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营造比、赶、超的氛围,发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效应,鼓励职工建功立业,沉淀更深的文化底蕴。第五,围绕组织建设,发挥纽带优势。工会组织的四项基本职能和工会工作的群众性、服务性特点,决定了工会工作要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列,深入开展“送温暖”等,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和支持,充分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高度重视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其一,从整体上设置好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分步骤、按计划组织各部分共同参与,一起建设好企业文化。

其二,增加相关投入,加强完善工会组织基础设施,频繁开展各个活动凝聚人心,增强企业凝聚力,并把企业文化贯穿在各个活动之中,强化大家的思想意识。

其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善于发现和总结来自于职工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和共同点,提炼与升华企业文化,不断丰富内涵和发展外延。

其四,协助党政组织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培训,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有助于生产经营管理的活动,充分发掘职工聪明才智,推动企业“四个文明”建设,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职工综合素养。

其五,通过切实有效的民主管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在内的企业管理,为职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而各尽所能、各展其才的舞台和机会,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良好氛围。

三、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深植落地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传承企业深厚文化底蕴和管理经验,顺应时代潮流而取得的丰硕成果,是我们共同的意志,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企业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生存之道,发展之本。企业文化的推进和落地深植,必须建立在全员践行的基础上,工会作为企业内个体人的群众性组织,在开展群众工作过程中,倡导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职工综合素养,形成一种和谐环境,为企业文化落地深植提供广袤的沃土。

1、围绕生产经营,发挥导向作用,在策划活动项目上下功夫。

工会通过开展卓有成效、形式多样的活动和举办寓教寓乐、健康有益的活动,如职工文艺汇演、专题知识竞赛(科技、安全、会计)等,充分利用“假日文化”(元旦、春节、三八、五一、七一、国庆等),科学策划“庆典文化”(矿庆、司庆),对职工进行核心价值观、使命和愿景等教育,使职工群众耳濡目染地践行和认同企业文化理念,引导职工接受企业文化,产生归宿感和认同感,形成一种不竭动力,创造和谐、发展环境,实现公司“以人为本”和职工“以企为家”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既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又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2、围绕宣传教育,发挥阵地作用,在满足需求载体上下功夫。

充分利用职工活动室、阅览室、图书馆、黑板报、宣传栏、报刊杂志和职工之家等宣传教育阵地,甚至是厂房、车间、办公室、公路两旁等公共场所,使之成为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让职工耳闻目睹企业文化内涵,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加大工会组织的软硬件设施和文化阵地的各种投入,添置活动设备(最好是与厂家联系而设计企业标识),改善活动环境(朝着有文化品味方面改善),增强活动创意(将企业标志充分运用到每项活动中,将企业品牌形象宣传语树立巨型户外广告),丰富活动内容(将企业文化内涵进行活动项目分解),拓宽活动载体(将企业文化内容制作成扑克牌、专题光碟或画像等),经常组织开展融合企业文化的、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及有利于成长的环境,使职工在寓教寓乐活动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使企业文化强基固本。

3、围绕促进和谐,发挥凝聚作用,在关爱职工形式上下功夫。

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将企业文化内容穿插在内,全面了解职工的感知、动机、期望等,及时观察和掌握职工的实际生活情况(如病、灾),加强与职工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多渠道、全方位、及时地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甘露基金、慈善募捐等“暖心动情”活动和公益活动(如抗震救灾募捐活动),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支持和社会的认同、宣扬,渗透企业文化知识,灌输企业文化内涵,传递企业文化理念,弘扬企业文化精神,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职工围绕公司共同目标,群策群力,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4、围绕贯彻落实,发挥造势作用,在培育参与对象上下功夫。

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和载体(如前所述),大造声势(如张贴企业文化画报、制作小册、生产卡通纪念品),全程控制(善始善终、统筹兼顾地策划系列活动),全员参加(包括开会的统一着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群众参与(向职工家属宣传),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铺天盖地地进行企业理念内涵及其组织与个人层面之行为规范,以及包括行为规范总则、道德规范、礼仪规范、禁忌条例在内的员工行为规范等宣传教育。

5、围绕队伍素质,发挥教育作用,在改进培训方式上下功夫。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关键就是创建学习型公司和培养知识型职工。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入手,以培养“四有”职工为目标,以企业文化内涵为核心,将其始终贯穿于适应职工特点的每个教育环节中,如生产单位的每周安全、政治学习日,各单位的新员工入职教育(含三级安全教育),各单位的内训甚至外培中,使企业文化伴随职工成长。工会通过鼓励或组织职工参加函授、自学、送培、内训、专训等,开展形势任务、科学知识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企业文化指导实践,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引导职工培育符合时代特征、体现行业和企业特点的内在精神,努力践行企业文化。

6、围绕共同发展,发挥激励作用,在塑造先进典型上下功夫。

开展蕴含企业文化的主题劳动竞赛、节能减排、岗位技术练兵、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选树先进、塑造典型,评选表彰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及时发现能从先进典型身上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内涵之亮点,以先进事迹报告会、先进人物座谈会(如五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既朴实又深刻的宣讲与交流,全方位、多层面地巡回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所体现出的企业文化,激发每位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营造比、赶、超的氛围,发挥精神、物质和文化的多重效应,鼓励职工建功立业,引领职工相互促进,陶冶职工情操,促进公司和谐,沉淀更深的文化底蕴

7、围绕提升管理,发挥引导作用,在营造民主气氛上下功夫。

通过厂务公开、职代会、、调研、倡议等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活动,引导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如职工代表),鼓励职工讨论并践行企业文化,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良好氛围,使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讨论与决策,使职工深刻体会到能与企业文化同行,促进企业文化落地深植,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有效推动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在内的企业各项管理沿着健康、良性方向发展。

8、围绕全面推进,发挥纽带作用,在落地深植主体上下功夫。

工会作为职工群众性组织,要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按照工会组织的四项基本职能及其群众性、服务性特点的要求,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和共同点,提炼与升华企业文化,不断丰富内涵和发展外延。同时,要成功地向广大职工灌输,坚持长期灌输,常抓不懈,使每位职工都有接受企业文化的时间,使职工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四、结语

工会在企业建设中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要让工会工作者认识要不断提高,加强自身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稳步推进向前发展,使企业文化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公司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工会论文 篇七

(一)工会组织应实现参与职能,激发职工的参与性。工会组织应该使职工群众的主人公意识强化,在尊重每一位职工的同时,并依靠和相信员工。工会需要将企业的民主管理实施,让每一个职工参与到企业组织的管理与经营中,使职工将企业当成家,将企业的利益当成自身的利益。此外,工会组织应该成立并健全职代会制度,使其在管理和决策上发挥出民主的作用,并通过职代会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在提高职工群众对管理以及经营参与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保障其应有的知情与监督权利。

(二)工会组织应实现教育职能,提升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会组织为了改善并提高企业职员的整体素质,需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氛围,通过网络与教育阵地,使职工能自主并积极的学习现代科学、技能以及知识,并让企业精神熏陶职工的工作态度。此外,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企业职工的政治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水平以及法律水平。最后,为了使企业重大决策以及变革在企业内成功实施,必须使职工了解当前企业发展形势以及发展策略,使其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并展望企业的发展前景,提高职工的信心。

(三)工会组织应实现建设职能,提高职工的创造性。工会组织在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意识,不仅需要引导职工的参与性以及教育职能,在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时候,应该提高职工建设性。工会组织通过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全能标兵等主题活动,并在企业内部开展建议优化,技术创新等特色创新活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高职工的竞争意识以及创新观念,提升职工群众工作的参与性以及积极性。

二、工会组织发挥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一)工会组织对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组织来说,要想成功开展各项重大变革以及企业体制的转换,必须依靠工会组织开展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究其本质就是对人的思想观念以及意识问题进行处理,通过其具有的维护性特点,来使职工信服。工会组织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能够维护职工应有的权益,在提高职工觉悟的同时,解决相关的政治行为、观点、立场等相关难题,引导职工参与到组织的管理与经营中去,在使职工提高整体综合思政意识水平的同时,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创新性。总而言之,工会组织的思政工作既要符合党政教育,又要促进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

(二)工会组织利用其阵地,对职工的思政工作发挥影响。工会组织是最底层的群体组织,其不仅实现了党与企业的联系,而且最重要的是党与职工群众的纽带。第一,工会组织代表了广大职工的利益。因此,在对职工实施思政教育工作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并准确的对职工群众开展思政工作,可以获得广大群众信赖和支持,并能通过履行其参与、教育、建设职能,提升群众的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政水平。第二,工会组织代表了广大职工的民益。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经营与管理,并使广大职工群众获得了对企业的参与权、监督权以及建议权,使职工能够当家作主,从而发挥出对广大群众思想政治意识的影响。第三,工会组织是为广大职工群体服务的组织。当企业的职工群体遇到了工作上或者生活上的问题时,工会组织能够提供帮助,并积极争取职工的福利。工会组织就是通过发挥其工会阵地的优势作用,积极的贯彻党的主要精神,并准确的对职工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政意识。

(三)工会组织以人为本,在关怀职工群众的同时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企业的工会组织要想发挥出其对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必须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所以,工会需对广大群众讲真话、办实事以及讲实效。工会组织讲实话的目的,就是对广大职工清晰的分析当前企业危机以及发展变化,注重的是双向交流,通过情理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分析企业、职工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广大群众能够接受。工会组织要能办实事,充分了解职工在工作上以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加以引导与帮助,对于职工合理且正当的需求,应该予以帮助与支持。工会组织讲实效就是要深入调查职工工作,及时并准确的掌握职工思想意识状况,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切实的解决职工问题。

三、结束语:

工会组织实现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必须有效的履行其基本职能。通过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并履行其参与性、教育性以及建设职能,获得广大职工群众的信赖以及支持,能有效的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清晰的定位其工会地位,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同时,又能有效的为职工服务。

工会论文 篇八

1.1系统目标一致。两者都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2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1.3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

1.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都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

1.5都要保存会计档案。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1.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

2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

2.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权限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初始余额的输入,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数设置到6级以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还设置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同时显示。

2.3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手工会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2.4账簿格式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账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所有的账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

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更对我国会计电算化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企业和会计软件商家应联合起来,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推进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工会论文 篇九

1、抓贯彻、定目标,出台县级、基层工会《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

福州市总工会在认真做好本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自查自纠工作后,根据省总工会的最新规定和指示,结合福州市实际,先后制定并下发了《福州市县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榕工〔2011〕34号)及《福州市基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榕工办〔2012〕48号),积极组织各级工会开展财务会计管理自查自纠工作,通过开展座谈会讨论、互审互评的方式评选出财务管理规范化合格单位,并予以表彰。

2、找差距、重整改,切实解决县级工会财务会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

福州市总工会召开规范化建设部署会议,组织县级工会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把握要点,要求县级工会、市级产业工会要充分认识开展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把开展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要按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考核办法》的要求,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全面提高工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3、抓示范、树典型,推进规范化建设见成效。

为推动县级工会开展规范化建设,福州市总工会选择了永泰、福清作为规范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先后在福清市、永泰县召开现场推进会,这两个试点单位在会上分别交流了规范化做法和体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永泰县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工作材料。会议同时通报了全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作开展情况。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郑湘国参加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总工会、市级各产业工会,要认真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作,健全制度、对照标准,逐条落实;要抓住机遇,重点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等财务工作重难点问题;要加强学习,提高财务会计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服务工会重点工作的水平。经过这两年来各级工会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县以上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财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会财务机构进一步健全、财务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财务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会资产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二、福州市基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现状

三、探讨影响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发现的工会经费收缴不足额、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未实行工会经费独立核算、预算管理不规范、基层工会活动经费不足等现象,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企业主对工会工作不重视,对工会经费收缴认识度不高。

首先,部分企业主本身对缴交工会经费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对工会组织存在心理抵触。从企业方来说,企业追求的最大利益是成本最小化,从而实现利润效益最大化。企业方认为缴纳工会经费减少了企业利润,直接造成了企业的负担,因此采取了虚报、少报企业人数,以最低工资标准计征工会经费,甚至不交工会经费的方式来规避支出。再次,部分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的一切开支必须由自己掌管,工会主席也是受命于企业领导,不能与企业领导平起平坐,工会开支不能任由工会主席审批。必须尽量减少开支,没必要多成立账户,财务人员直接由行政方财务部人员兼任即可。这种心理直接或间接造成工会活动难以开展、无法执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专用账户难以建立、财务人员配备不完善、工会活动经费不足的现象。

(二)工会经费地税的作用和成效有待提高。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财务人员受“双重”身份的限制。由于大部分行政财务人员兼管行政和工会的财务核算,财务人员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先是行政财务人员,其次才是工会财务。这种身份造成了财务人员的意识直接受企业领导的限制,一切工会活动要从企业行政出发,企业资金不足的时候就少交,甚至不交工会经费;企业领导认为没必要的工作就不需要开展,譬如预决算管理工作。同时,由于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当企业行政财务工作量大时,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必然得不到保证。二是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部分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基层工会组织日常经济业务活动简单,不需要配备专业素质高的财务人员。这种现象也是导致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推动基层企业工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从广泛宣传工会政策法规入手,提高企业领导对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视。

要推动基层工会财务工作的规范运行,必须要取得企业主的支持。第一,要通过立法,使企业正视工会组织的存在和作用。立法部门应加强相关法律的修订,在法律中加入强制性约束条款。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保护措施,提升工会组织的地位,使企业认识到工会组织应该是独立于企业而存在的,而不是依附于企业管理下的一个分支机构。通过法律,强化工会组织的职能,使企业认识到工会组织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是联系企业与职工的桥梁,是劳资双方利益的维护者,是劳资矛盾的“油”、“灭火器”,真正的理解工会组织,理解工运事业,尊重工会干部。第二,加大工会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工会组织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工会政策法规及各项工会发动的惠民活动、措施,提高工会组织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发挥多方联动作用,结合政府其他相关执法部门,形成合力,深入到企业中去,送政策送制度上门,广泛宣传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要性,组织引导行政领导、工会干部和财务人员学习《工会法》、《新工会会计制度》《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增强其依法拨缴工会经费的自觉性。第三,上级工会应尽可能的多给予基层工会活动经费补助,以满足基层工会开展活动的需要,使企业行政领导认识到工会经费是开展工会工作和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加强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对企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塑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从加强税务、工会、企业三者沟通协调关系入手,不断提高工会经费拨缴率。

要打破工会经费收缴的“瓶颈”,税务部门是关键。一是工会和税务部门双方要定期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协作,及时反馈工会经费代收工作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探索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工会要充分利用税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如地税部门在开展税收稽查工作时,把工会经费征收工作纳入其中,大力宣传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的重要性,使企业深入了解工会事业的重大意义,消除对缴纳工会经费的抵触心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依法申报、依法收缴。二是要加强双方的信息交流,尽早实现网络互联,保证地税征收系统与工会经费地税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两个系统“三同步”,即时间同步、信息同步、措施同步,使工会能第一时间了解企业信息及工会经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证工会经费的收缴工作。三是要促使税务部门加大对不守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对经费不缴、漏缴的单位,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制约手段,从源头上保证工会经费收缴的足额到位,保护诚信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

(三)从塑造典型入手,不断扩大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步伐。

要在全市基层工会中推进财务规范化工作,关键是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切忌一蹴而就。工会组织要精心选取一些财务管理较为规范的基层工会,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基层中去,以引导激励为主,积极帮助基层工会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这种方法挖掘出一些先进典型,并在全市基层工会中进行广泛宣传并表彰为示范单位,以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激励并带动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整体协调发展。

(四)从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入手,提高基层工会财务管理水平。

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县市区总工会、产业工会要加强对下级工会财务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基层工会财务人员进行工会财务、经审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工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应用新的工会财务知识,可以邀请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有经验的专家对规范化建设标准进行讲解及指导。并且不断创新财务工作方式,定期组织基层工会财务、经审工作竞赛,促使基层工会财务在比赛中增进知识与沟通,加强基层工会财务工作交流,从而进一步带动基层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的发展。

五、结语

总之,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尽心履职,充分整合资源,加强服务,通过实现工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最终实现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实现和谐的工会发展大局。

工会论文 篇十

今年*月*日上午开始,我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附属单位科利公司进行了工商管理实习工作。在实习中,我在公司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公司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工商管理理论,探求日常管理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我对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回顾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科利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公司业务开展的特点、方式、运作规律。同时,对公司的浇注明天的服务品牌, 构筑精品,造福社会的企业使命, 务实求新、敢争一流的企业精神有了初步了解。

一、坚持以经营为龙头,不断开拓山东地区传统施工领域

抢抓水工市场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大了对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大型水工工程的跟踪公关力度,认真作好了北船重工搬迁、奥运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工作,承揽到北船重工大坞、烟台港三期二阶段、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标段、日照港区东部岸线等工程,确保了传统市场战略项目不丢失。同时,发挥地域优势广揽信息,积极跟踪,承揽到东营港扩建和蓬莱国电等工程,在开拓传统工程领域发面取得了新进展。

二、强化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切实加大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运行力度,进一步强化了体系检查、文体整改和业务指导,对内审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追踪检验,建立了基层单位与机关部室双向评价体系,不合格报告同比降低了50%,符合率和得分率较前年有了增长,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运行。

三、坚持以经营为龙头,积极实施“1433”经营举措,促进经营持续发展。

2005年公司经营工作思路确定为“1433”,即要成立一体化经营领导小组,建立四个经营分公司运行体制,坚持三位一体的经营原则,充分发挥经营工作的三个积极性,不断开拓山东地区、南方、桩基和陆域市场。

“1433”经营思路具体内容是:公司成立一个精干高效、信息反馈迅速的公司经营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经营工作的领导;建立经营分公司、厦门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和陆域经营分公司四个经营分公司的经营运行体制,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坚持以市场价中标,不投亏损标,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三项经营原则;充分调动公司经营部、经营分公司和经营人员三方面经营积极性。

在新的经营思路指引下,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山东地区传统市场的开拓力度,全力以赴地做好前湾港、日照港、烟台港新建码头、黄岛招商国际码头、青黄复线、青黄隧道、东营港后续工程等工程项目的跟踪公关工作,紧盯不放,志在必得,巩固传统市场,力争在承揽特大型工程项目上有所突破。继续坚定不移地开拓南方市场,干好厦门、温州、海南等在建项目,赢得业主满意,树立企业形象。发挥经营分公司的作用,加大对重点工程的经营公关力度,做好投标工作,确保目标工程不丢失。以项目为依托,在开拓新的市场上有所作为,保持南方地区经营产值持续增长。坚定不移地开拓桩基市场,切实加大桩基设备投入,锻炼桩基施工队伍,进一步增强桩基施工能力。坚持水陆并进,提高规模效益。利用房建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认真总结路桥施工经验、教训,加大陆域市场开拓力度,实现陆域市场的稳步发展。

同时通过实习我发现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附属单位科利公司也存在问题:

1、市场观念和经营体制不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市场开拓的步伐与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有差距;经营体制还不完善,经营队伍、经营人员的责权利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施工组织管理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合同要求进行施工组织管理的意识不强,施工管理现状与施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存在较大差距,只是我们有的项目在开工初级阶段和施工过程中难以进入状态,不能满足业主要求。

3、成本意识不强,成本控制水平不高,个别项目不存在管理粗放、施工大手大脚的现象,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创新要效益的意识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以至于我们的成本控制与先进的施工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

4、对分包队伍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化还不完善,,在分包合同管理发面存在程序不衔接、管理不闭合的现象;项目部对分包队伍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管理手段和制度落实上存在薄弱环节。

5、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能够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利益,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和依法治企的意识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对此,我提出了我的有关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强化生产是经营继续的观念。

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经营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广开源头,多揽工程,企业发展才有保障。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干好在建工程是承揽后续工程、开辟新市场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生产是经营继续的观念,干精品、打品牌,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

二、树立“零缺陷、低成本”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的观念。

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实施“零缺陷低成本”战略,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获得更大的赢利空间,加快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上下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在广大职工中不断深化“零缺陷低成本”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进一步推进和规范项目管理

通过对资金管理、劳务层管理、物资管理、,加强项目基础管理,结合“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运行,完善项目管理,加大监控检查整改力度,达到闭合管理。建立公司综合考评体制,加大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工地的检查力度,抓好整改落实,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推进依法治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工会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工会论文(新版多篇)范文,共有2668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工会论文(新版多篇)下载
工会论文(新版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