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美术的论文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美术的论文 篇一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美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带给人美的感受,就幼儿美术教育来说,其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水平,并能够拓宽孩子的视野。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少有学校会将教学重点放在美术教学上,这就导致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陈旧滞后,无法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对于幼儿美术教学来说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对幼儿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类行为,教师都应该本着多赞美少批评的原则,以积极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不是以严格的绘画理论知识来要求孩子。为此,当今的幼儿美术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配合,以不断改善美术教学氛围,为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
首先,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上,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有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场景开展教学,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美术教师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成效,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摒弃枯燥的教学方法,注意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更多的兴趣,进而不断培养幼儿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创造性思维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幼儿时期的各种行为大都是以情感为导向的,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幼儿的情感,加深幼儿的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幼儿视作完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首先,幼儿美术教师必须创新美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幼儿美术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要对幼儿的思想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允许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不断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幼儿在教学中为幼儿设定固定的绘画模式,影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美术教师在向幼儿讲授基本的绘画技法的同时,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创作,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幼儿园应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美术教学体制。美术本身是幼儿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为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用色彩、笔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鼓励他们自由创作,勇敢的表达情感,避免让幼儿在课堂上对固定的事物长期描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限制幼儿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对幼儿园来说,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美术教学机制,为幼儿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多的美术材料,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不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再次,幼儿美术教育还应该注意营造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会给幼儿的美术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主动性,但是受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直接的,为此,幼儿美术教师应该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充足的美术材料,以引导幼儿去更好的观察,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教师也应该对其加以保护,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当然美术材料的选择也应该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注意不要用成人的观念去判断幼儿的思想,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自由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结语
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创造性思维引入幼儿美术教学中,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美术的论文 篇二
一、提高小学美术民族艺术渗透的重视程度
比如,一堂陶艺综合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陶艺几千年的历史?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陶瓷艺术的美,或者走进陶艺馆,引导学生去欣赏陶土的魅力。让学生了解陶瓷的文化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也有重要意义,再直接点请学生动手制作泥塑,亲自体验陶泥几千年的历史。民族艺术和美术学习相辅相成,对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美感的有效提高来说可谓事半功倍。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
比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的《水墨山水画》时,可以出示一幅山水图,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水墨画,无论质量好坏,至少能让他们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能够提前体验我们中国的绘画国粹:浓淡干湿的变化,各种毛笔所表现出来的笔法等。
当然,在学生亲自动笔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为学生创造绘画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画的无限魅力和艺术成就,这样学生将会从心底自然萌发出对于民族美术的无限热爱和崇敬,这对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尝试后,老师再用画家表现的山河,以及自己的示范向学生讲解,充分发挥了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三、要将小学美术民族艺术的渗透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祖先的智慧和艺术,小学美术教学可以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无时无刻不体会到美术中所蕴含的民族艺术。例如,敦煌壁画、虎头鞋、窗花、中国结、剪纸、春联、年画等,我们都可以利用教师的示范或者是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所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这样学生对美术将会有全新的思考和认识。比如,三年级的《门窗墙》一课中,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大观园,去欣赏我们故宫中的各种门窗墙。比较苏州园林里的门窗墙和故宫里的门窗墙的区别。用各种比较和欣赏的方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小学美术民族艺术的渗透应该从小培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是每一个公民身上的责任,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小学美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中所蕴含的民族艺术。世上一切形象中,最吸引眼球的首先是最美的事物,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发挥想象,每件作品都会有意外的呈现。相信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小学美术中民族艺术的发展将会更加光明。
美术的论文 篇三
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现代教育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教育者都希望对以往传统教育模式有所改变,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优秀人才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期望素质教育能培养青少年儿童一种精神、一种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们的道德情操,具备面向21世纪的现代品质,期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热爱生活,建设生活。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已推行多年,义务教育本质是完善人格、丰富知识的素质教育。
在义务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渠道,1988年原国家教委为发展中小学教育颁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为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契机。
实施素质教育被视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各种学科改革、课程改革也是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所开展的,美术教育的改革同样也是围绕着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而进行的。
因此,美术教育已从过去单纯的技能教学转变为全面重视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艺术教育。
一、小学时期的美术教育——回归自然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现代科技文明极度发达的时代,所接触的环境更是纷繁复杂,在孩子发展的启蒙阶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非常重要,而这个审美观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于课堂的美术教育。
中国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曾经带了几个侄儿侄女外出野营,一路上,孩子们只是争抢着各种零食,任凭着窗外美景流逝;晚上,当被闪烁的群星和阵阵晚风陶醉的三毛大叫:“快出来啊,好美的景色!”然而,孩子们只是冷漠地抬了抬头,又低头凑着篝火看带来的各种卡通漫画了。
于是三毛惊叹:“现在的孩子都已经被商业美术俘虏,几乎要连大自然也抛弃了!”
我们要帮助孩子发现美,体验美,而这种美正是来源于自然。
自然是熟悉的,也是易忽视的。
城市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水泥中,很少有接触自然的机会。
美术教学也是脱离了自然去讲自然,让孩子们在封闭的空间中去想象,孩子们又怎能体验美好的生活,描绘美好的画面呢?若能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为学习活动地点,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身心放松,心情愉悦,感受自然之美,给孩子更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美的熏陶,从内心的最深处抒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美国现代美术早期教育家罗恩非认为:人类必须从小就培养对艺术的感受性,才能避免感受性丧失之苦。
他说:“请把孩子们带到小溪边,让孩子在那里溅水嬉戏,让他们听一听,那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也让他们学一学那小鸟清脆又甜美的歌声。
同时,更让他们静静地听,那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还有那落叶着地时微小的沙沙声。
请带他们来看看,这个世界优美的另一角吧,凡是能打动你优美感情的,也让它打动孩子吧!……”可见自然对开启孩子审美意识的重要作用。
广州美院李正天先生从关注儿童的审美教育角度,强调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规律,每周日带几十个小学生在美院操场上,让孩子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
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
大部分同学在地上画树,但他们又任意增加了太阳、汽车,还有的画上飞机、鱼等图形,随心所欲,体现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室外让学生观察到动态的物体,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在培养孩子一些艺术技法的同时,培养他们对艺术创造的敏锐的感受力,这是提高孩子审美素质的重要起点。
“以自然为师”。
发展感觉器官加强审美的美术教学,可适应社会和美术发展的需要,推进美术教学对创造性表现的探求。
走出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教学的主体,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陶冶孩子们的情操,真正地达到从启蒙时就净化心灵的美育。
二、中学时期的美术教育——体验自然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使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在局部把握审美的要求,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从心灵上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人才。
这意味着它本身的伦理、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趋向完善。
依据教育部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育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的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目前,我国在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课时是每周一节,高中阶段则取消了美术课。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无非也是在教室内讲授一点美术基础知识,临摹一些书本上的作品,在马上临近考试的时候,美术课也会最早地停课,为其他主课留出复习时间。
个别美术专业高中也是“以绘画为目的”,一味追求技法训练,应付考试,以此来提高“升学率”。
千篇一律对着范本临摹,几十张画大同小异,毫无生气,将书本上的写生课、实践课、欣赏课等一些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自然的课程取消。
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
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缺少了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学生慢慢变得对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关心度降低。
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抵触。
具体而言,“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审美教育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脱节;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直观性、系统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到最后仅极少数学生保持着对美术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
中央美院吴长江先生从法国回来谈到这样一种情景:在卢浮宫里,每天都有一批中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静静地坐在大师的作品前,听老师介绍,评述大师的作品。
从美学角度欣赏作品的形式、风格、技法,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伦勃朗的自画像太美了,那是拉斐尔的《母与子》属于古典画……还有同学高兴地问到那时候画家们的学习环境、生活情景……这为我国现今的中学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三、大学时期的美术教育——创造自然
大学阶段是每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成熟发展的阶段,美育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高等美术教育的内涵被一种巨大的经济利益所充斥,表面上看,现在的艺术高考场面很火,显示着艺术的地位在逐渐上升。
在扩大办学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对教学和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却存在着严重的损害。
专业院校的新生在教室里表现静物或人物还尚可,但只要走到户外就不知所措了,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根据各个高校的美术考试大纲,应试的学生长期的进行单一的技法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视域会越来越狭窄,思维会越来越来迟钝,在走到户外进行写生时就会显得无从下手。
我们培养的应该是未来艺术领域的承载者、创造者,而不是一个高级的画工。
我们现在的美术院校也是过多地将绘画技法课作为主要的培养课程,一味地追求技法的提高。
学生在教室画静物和石膏时,都画得很好,而在户外写生就显现出差距了,他们说,只要有本书或者什么范本,他们都能画出来,这样的结果是很可怕的。
由于长期缺少写生的训练,缺少对自然的观察,创作就会东拼西凑,到处抄袭描摹,无论去体不体验生活就一窝蜂地画西藏,画大漠,画云贵少数民族,画川陕农民。
我们提倡写生,但写生不等于完全的照抄,在学校受专业训练,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抒发自己的感受,创作和谐的画面。
有人说,艺术使我们热爱自然更胜从前,艺术向我们揭示了秘密……而笔者认为,我们越是学习艺术,越是不关心自然。
在如今的作品当中,有多少是自然的元素,有多少作品能真正地打动人的内心,让观众不仅从视觉上获得享受,更多的是从心底去接受,去领悟呢?作品是画家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观众所期待的不是一幅幅矫揉造作、缺乏生动的作品,而是自然、纯真的感觉。
我们这些在专业美术院校受教育的学生,将来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美术工作者,为了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就要立足于自身,融于自然,把最美好的事物呈现给大家。
马约尔先生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
笔者希望作为现行教育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要大胆地进行改革,让学生在自然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人生的启示。
美术的论文 篇四
一、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加重视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秩序混乱等。美术作为一门美育的特殊学科,其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等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采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学好美术课。为了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发挥主导作用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目前很多小学在美术方面的教师资源力量还比较薄弱,专业水平也不高,有的美术老师还是语数英老师兼任的。此外,教师的自身素质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美术老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其次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
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插图的造型与艺术表现背后的含义,对美术作品的内涵、艺术风格等也没有掌握,达不到审美的要求。因此,美术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不仅仅要具备美术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将自己对美术的见解与经验,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用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主动参与的形式,提高自身美术教学水平。
(二)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丰富课堂教学小学生比较好动,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注意力。要想保证课堂教学规范,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要求教师发挥教学热情,采取多样的形式,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丰富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教学就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从网上获取教学资源,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拓展、丰富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创造自由互动的课堂也是非常有效地手段之一。
综合使用讲授、游戏、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采取合作互助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自己判断美丑、感悟绘画作品的内涵,并进行自己的绘画构思。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丰富课堂,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培养审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小学生的思维跳跃非常快,总是乐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展开一些思考和研究。因此,美术教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兴趣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去认识美,发现美,集中注意力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效率必将有所提高,从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探究性、综合性美术写生活动的开展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从具有不同形态、结构、比例和色彩等的世间万物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有特别感悟的绘画素材,不但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亲身体验,从教材、从周边的人事物中发现美、领悟美,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四)实现多样化教学评价。
启发审美创造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欣赏角度不同,发现的美也不同,因此,对小学生美术课的评价不应该限定在分值上,教师必须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从实际从发,针对小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感悟能力,制定出层次分明的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在尊重学生的艺术欣赏的同时给予客观指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构图或调色能力,从临摹相似度或创新性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二、结束语
为了加强教学质量,作为小学生美育的启蒙者,美术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规范美术课堂,不断创新欣赏教学绘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欣赏美,还要学会创造美,更要学会感悟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才是最高教学目标,这才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表现。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美术的论文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