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物理实验小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物理实验论文 篇一
摘 要:面临新课程改革,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也应该积极地进行改革,让实验教学更大限度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演示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的重要举措。因此,改革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物理 实验演示 改革创新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科学素质,如何改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是当今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改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不仅从学生实验发展到演示实验,而且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知识转向考查对实验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许多物理教师只重视理论的讲授和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少学校教学经费不足,仪器设备陈旧简陋,地方狭小拥挤,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大纲规定的实验,不仅开出率低,而且演示实验的作用和地位还在低水平徘徊,使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普遍较低。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改革演示实验教学,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
二、新课改对物理实验演示的要求
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设计是一种要求较高的实验能力,它的主要过程为:提出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操作,对实验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等方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是否有关,由于学生已学会了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可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并设计出实验装置:首先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石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浮力的大小,然后再让石块逐渐往下深入,看浮力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通过实验而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在水中的深度无关的结论。通过对可行性实验方案的讨论设计,使学生走出了思维的陈旧性,增强了创新意识。
2.把实验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操作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技能,实验过程是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实验器材来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安装各种复杂的实验装置进行各种物理实验操作,并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做好实验记录,做好实验结果的总结以及应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必要的科学思想素质,有能力运用实验的手段去研究物理问题。比如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这个实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和填写实验报告。通过这个实验,学生除了学会正确使用钟表和刻度尺,学会自己调节和改进实验装置的操作技能之外,还学会了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们还可以自行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演示
例如:在“楞次定律”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变原来的课堂演示实验为边做边讲实验,每两位学生发一套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原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实验中让学生首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再观察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把直观的材料作为培养学生知觉、观察力的材料,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对比、总结出感生电流所引起的磁场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训练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顺理成章地写出楞次定律。
4.运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多媒体可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例如,对于“LC电磁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分析,笔者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动画功能,展现了随着电容充放电的进行,LC回路中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电路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全过程,安全逼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求知欲高度旺盛的状态。
总之,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要与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搞好实验创新教学,把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平台。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 篇二
一、实验器材的创新
实验器材是帮助教师开展物理实验的主要工具,如果器材出现损坏、缺失等情况,不仅影响整体的实验效果,而且还浪费了时间。
因此,在研究物理实验创新策略时,对实验器材进行创新是物理教师所要优先考虑的方面。
对此,笔者围绕牛顿管的创新为例展开分析。
牛顿管是《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实验的重要器材,如果出现缺失或损毁,必然会导致实验活动的终止。
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新型的牛顿管。
材料方面需要准备永久磁铁、固定铁环、透明玻璃管(长度一米左右)、铁片和羽毛、密封性良好的物质(环氧树脂等)、空气阀门开关、胶管、三通联通器。
在制作的过程,可以将准备好的羽毛、铁片放到玻璃管当中(分开放入),然后利用密封良好的物质封住玻璃管,并按上空气阀门。
当密封物质干涸后,再利用铁环和橡胶垫对玻璃管进行固定,然后再使用胶管连接三通和两个阀门。
这种创新设计在试验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效果,并降低无关因素的干扰。
为了增强可视性,还可以将材料中的羽毛涂上明艳的色彩。
当然,除了新型牛顿管之外,还有许多实验仪器值得创新,比如楞次定律实验中所要用到的魔术筒,简易电磁波接收演示器等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实验方案的创新
1、革新探究实验,让实验具有创造性
探究实验具有神秘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未知因素具有无尽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参与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操作能力。
如果对探究实验进行革新,让其具有创造性,那么一方面可以提高探究实验的整体功能和价值,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的乐趣。
但具体该如何实现这一点呢?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在创新阶段,老师修改了原实验的相关理念和目标,让探究实验具有了更深层的内涵。
原实验中提及“硬币和纸片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果将硬币和纸片都放在真空环境当中,那么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经过修改,变成了“在大风天,下落状态中的硬币和纸片会发生哪些变化?如果将纸片团成一团,那么在下落的时候会出现哪些变化?”通过这样的整改,不但让探究实验更具备了悬念性的`特点,而且还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挖掘知识和探究知识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对物理的热爱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在修改实验方案和目标方面,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改良,目的是为了诱发学生潜意识中的探究积极性,间接增强他们观察事物和挖掘问题的良好习惯。
2、修改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演示实验,通过组织这些演示实验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但是在传统课堂中,这些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中完成,而学生只能机械地观看,偶尔配合教师进行思考。
这种方法不仅有局限性,而且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
对此,让学生成为演示实验的操作者,由教师配合指导,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加强了学生操作能力。
以《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为例,在这次实验中,教师改变以往的实验规则,由学生在台下进行自主操作,观察实验的过程,以及出现了哪些情况和问题。
笔者观察发现,学生在操作期间兴致都非常高昂,虽然他们出现了不少的错误,但经过老师指点,他们都能快速发现错误、修改错误。
在这期间,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还可以延伸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如果不存在空气阻力,所有的物体都只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会出现哪些结果?由此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综上可见,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之后,他们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期间,哪怕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经历改良后,他们也会及时地把握重点。
总之,实验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功能在物理课堂中不可或缺。
合理地对实验进行创新,可以让严谨、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具直观性、具体性和可视性,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把握知识的运作规律和原理,从而达到“看得到、摸得着”的效果。
但是,如何完成创新,如何保证创新后的实验活动具有价值,这却是一个难点中的难点,也是对广大物理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的综合性考验。
物理实验论文 篇三
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是演示实验,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依据课本要求进行演示实验。教科书的编排是诸多著名专家的潜心研究的心血,其中设置的实验不仅符合理论教学课程的内容,还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大多是生活中的有趣的物理现象,因此,按照教科书中的安排进行物理实验演示,最适合学生的学习,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2)实验的演示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恰当的时机,可以在新理论课程的学习时通过有趣的实验作为引入,也可以用于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这些时候实验的运用必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在教师演示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时,一个物理实验靠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帮助下完成实验步骤。让学生参与其中,师生互动更能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通过师生共同合作,使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更加透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行结组在全班面前代替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将有利于其以后的实验学习。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验动手能力,一举两得。(4)当实验器材缺乏时,教师要能够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代替繁琐的实验器材,通过简单物品的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身边物理现象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这样做既教会了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又节约了资源,经济方便。
2.将物理现象回归生活
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的奇妙和伟大之处,建立起物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当学习新的物理理论时,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入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出发,由浅入深,揭示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物理知识。
3.小组合作
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需要多人协作完成,一个人很难完成。因此,分组实验是实验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手段。分组实验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在分组实验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进行实验的分组。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合理地安排实验分组,使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发挥。其次是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讲解,实验器材的准备以及实验的操作顺序,合理地安排实验时间,制定出详细的实验计划。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在在旁进行实验指导,也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实验分析总结阶段除了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外,还要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找出原因,练习不熟的实验操作,总结经验,以利于下次的实验操作。
总之,提高初中实验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建立。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验技能和创新办法。
物理实验小论文 篇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物理教学的质量。
物理实验能力是由观察、思维、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综合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指导学生在每一次实验前都要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正确选用实验仪器
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清楚本次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及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学生在开始自己的实验时才会有目的性地进行活动。如课本“测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写了这样一段“常用的小灯泡标着额定电压(1.2V、1.5V、3.8V),而未表明额定功率。这个实验里我们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时的实际功率,并加以比较”;又如“研究电磁铁”实验,课文中这样写:“电磁铁有什么特点?它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自己做实验来研究”等等。这些实验没有明确指出实验的目的,但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也能从字里行间领会实验的目的。
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1.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每当学生接触一件新的实验仪器时,教师应将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在使用或操作仪器时心中有数,不至于因害怕而不敢动,或不明确使用方法而胡乱操作。初中物理实验中比较基本的实验仪器,如托盘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在使用时有各自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应做好巡视,发现有违反操作规程的作法应及时阻止,并加以正确指导。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不要急于进行和完成演示操作,急于从实验现象和物理事实中建立概念与归纳规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能力这一重要环节。教师可在在演示前将该实验设计思路、所选取的仪器介绍给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要把实验仪器的安装、线路的连接、图形的绘制等工作仔细地显示给学生看,并向学生交代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使学生在看完教师的演示实验后,不但从中理解和掌握了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也学到了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
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短路”时,教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排除,而要认真地和学生一道分析产生“短路”的原因,并训练学生正确地排除。对于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或一些基本仪器的排除故障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使之在知识运用时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得心应手地处理。
三、制作适当的物理实验习题,训练学生解答实验题型的能力
这类的习题包括几个方面,例如以下题型:
1.关于仪器使用的实验题
例:使用托盘天平前必須调节天平的平衡,其方法是先要使横梁上的游码对准横梁标尺的(),然后再调节(),使天平平衡,其标志是()。
2.关于选用实验器材的实验题
例: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器材有:小灯泡(额定电压为6.3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3A)一个;电流表(量程分别为0.6A,3A)一个;电压表(量程分别为3V,15V)一个;2V、4V、6V、8V的电源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
电源应选();电流表的量程选();电压表的量程选()。
3.关于实验方案的实验题
例: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有托盘天平、直尺、弹簧测力计、量杯、水、细线,你能不能根据现有器材,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测出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
当你选定方案后,回答下列问题:
a.写出你选用的几种器材的名称;b.简述实验步骤;c.写出求金属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4.灵活运用知识的实验题
例:某同学在电路接好后,(由电源、两盏灯、一个开关、导线)还没有闭合开关,两盏灯都已发光,当闭合开关K时,电灯L1仍然发光,L2熄灭,请你找出该接线中的错误。类似以上各种类型的实验题还可以举出很多,如果教师注意多让学生进行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无疑是有好处的。
四、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对于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充分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很大意义。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是很有必要的。不少有经验的教师对课本中的物理知识采取先让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在课堂上用理论推导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实验能力,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实验活动
实践证明,课外物理实验搞得好的班级,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对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牢固,同时实验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课外实验可以用瓶瓶罐罐等日常家庭用品及自制简单仪器进行。学生在设计实验、制作仪器的过程中由于眼、手、脑的积极配合,大大训练了思维和操作能力。从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有些物理教师怕课外物理实验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忽略这项活动,使中学生的课外物理实验成为一个薄弱环节。实际上,很多事实已充分证明,课外实验搞得好的学生,比起其他同学来,学得更积极、主动。
总之,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如何尽快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通过实验教学的途径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正在积极探讨的问题。但随着这一问题的不断解决,实验教学必将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物理实验小论文 篇五
物理小实验是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织成分,他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值得认真探计讨的。
一、切实重视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
初中物理第一、二册课本中安排的小实验有21个,练习中的试验题就更多了。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这些小实验适应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一方面,煎蛋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促进他们的智 能融洽结合,和谐发展。
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应根据教材和整个体系,按照各个小实验和实验题的不同特点和作用进行分类,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包括实验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效果检查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设备不太复杂,材料容易收集,操作比较简单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特别是小制作和设计实验,教师要给予指导,甚至做出示范,;还要注意提前“备料”,平时注意收集资料。
二、调动学生做好小实验的积极性
首先,我们举办实验的小展览,把前届学生的小制作,获奖作品,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及科学家的小故事等展览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其次,要注意抓“起步”。第一册物理练习――关于长度测量的观察、实验题,课后第一个小实验又是自制的卷尺测量身高,我们挑了几个学生把自己测量的数据写在黑板上,因为他们的数据各不相同,我们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并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和如何多动脑筋,多想几个为什么,然后再让学生重新测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二年级做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虽然橡皮筋容易找到,但实验时不很准确,我们稍作改变,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弹簧,指导他们制作弹簧秤,并逐一校准。由于弹簧秤的实用性,学生高兴,家长欢迎。在初中三年级,为了加深学生对摩擦起电的理解,我们把课后摩擦起电的实验与练习中,自制简单验电器的实验结合起来,利用第二课时活动时间进行分组实验表演评比,学生分组比赛,都希望自己小组获胜,遇事翻资料找“顾问”,情绪很高。评比时,实验器材有:塑料泡沫,牙刷,梳子,兽皮,腈纶布等,验电器式样也各异。有一个学生好当场讲了一段梳头发,脱腈纶衣见鬼火的模拟故事,使活动更具声色。
三、大胆改进小实验,加强小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第一册82页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实验中, 我们学生做了“水中分币折射现象”的小实验。学生倒水时往往会把分币冲浮而游动,达不到实验目的,即使慢慢倒水,保持分币在杯底的位置不动,学生对倒水后能看见分币,并随水面的升高而上浮的现象,往往怀疑为分币被水冲浮起来了,影响实验效果,我们将这个实验作了改动,把课文中的往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的做法改成在空的杯底图上一点红漆或者直接用搪瓷牙标底部有年瓷的黑点代替分币来做实验,使实验更为简单易做,效果更好。
为了更好的配合课内教学,我们增加了一些练习性的小实验。例如利用磁极相互作用的性质做“自动跳棒”、“小猫钓鱼”小制作。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做“空茶壶变茶”的魔术表演等。讲到光学时,我们拿了一些口径相同的凹凸透镜、平面镜、玻璃镜让学生分辨。结果,同学们各显神通,有的用手摸透镜中央和边缘厚薄来分辨;有的同学提出了用放大或缩小的像来分辨的方法。
四、把小实验、实验题引进课堂教学中来
有些小实验、实验题跟课内的物理概念、规律密切相关,可把它们引进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我们把上述水中红漆点折射现象和用纸盒烧开水的小实验等引进课堂,分别给学生做和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看到意想不到的现象无不感到新奇,产生疑问,并由“凝”激“趣”,随时进人新课,效果很好。
在第二册114页练习中,关于“一位同学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2Ω 、5Ω 、40Ω 的电阻各一个,但是手边只有一些阻值为10 Ω的电阻,请你为这位同学考虑一下,怎样用10Ω 的电阻组成所需要的各个电阻,一共需要多少个10Ω 的电阻“的实验设计题,有些学生感到困难,我们利用习课题的时间,引导学生计算。经过计算,然后引入实验设计,再不感到困难了,这样既巩固掌握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五、做好小实验,大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初中学生的特点就是爱动手,在养成做好物理小实验习惯的基础上,可以布置一些有意义的实验给他们做,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在创造因素。如在学习的平面成像时,我们布置学生拿两个平面镜,平行相对而立,中间放一只小车,从一镜旁看,能看到另一镜里有几个小车的像?起初,学生的答案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经过争论和实验,学生激动的对老师说:“我们从镜中看到一列车队,有无数个像!”我们又以理发店里的人在两面镜子中间,可以看到对面镜里有无数个像来启发他们,其中两个学生还制成了一个小作品――万里街。
初中物理第二册中有一个小实验:“楼梯电灯开关电路”在楼梯中间安装的电灯,需要在楼梯的上、下两头都能控制,当上楼时,能用下面的开关开灯,人上楼后能用上面的开关关灯;当下楼时能用上面的开关开灯,下楼后能用下面的开关关灯,让学生根据设计的电路图,组装电路。有一个家住在医院的学生,做实验后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联想,病房1、2号病床上分别装上了一个电键,各控制护士室里的一盏小灯泡,则病人与护士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
在智力竞赛上,我们又启发、引导学生利用电磁继电器控制工作电路的作用,结合上述的形式,自制了一个简单的“抢答装置”。
通过这样的实验制作,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被不断地挖掘出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论文 篇六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科学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汽车上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它是利用凹透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的。
轿车上装有太阳膜,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太阳膜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放射足够的光头到玻璃外面。
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反射成的像在过的前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及时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上,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相遇路上的行人相混。现在,人类所有令人惊叹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天技术等,无不是建立在早期的科学家们对身边琐事进行观察并研究的基础上的,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甚或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实验小论文 篇七
摘要: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高中物理更是如此,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借助实验的力量可以使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但是当今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不能在实验教学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具体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所学知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物理知识。下面通过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教师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为了完成实验任务让学生进行实验,不太注重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认为学生只要按教材内容完成了实验,就可以提高实验水平,实验兴趣是次要的,这种想法忽略了兴趣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实验,对实验产生极强的好奇心,进而对实验进行探究,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实验,教师可以问学生“打点计时器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如何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会思考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的作用,探究小车速度的变化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如何进行实验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实验原理和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实验结果,很少对实验内容进行思考,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对实验中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角,在实验中积极思考,进而对实验进行探究,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这个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思考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给学生准备几个弹簧,针对实物进行研究,学生会想到弹性势能可能与形变量和劲度系数有关,学生再把想法展示在实验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讲解和亲自演示的形式给学生展现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由于讲解的抽象性和演示的局限性,导致实验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实验过程不规范,学生在实验中的收获就很小,这种做法忽略了多媒体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多媒体技术展示,多媒体中规范的实验过程和优美动听的解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展示过程中对实验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比如:“研究平抛运动”这个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平抛运动的实例,例如扔出的铅球、瀑布的水流、投出的篮球,让学生观察这些运动的特点,并根据展示设计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过程,学生设计完毕之后,再给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步骤,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4、采取小组讨论方式,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提倡学生独立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认为在独立学习中学生可以静心思考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更好地进行实验,但是在独立学习中学生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维,遇到问题不容易解决,这种做法忽略了小组讨论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小组讨论方式,学生在讨论中可以汲取其他同学思维上的优点,拓宽思维范围,进而共同对实验进行探究,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比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个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结果,利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以上内容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实验水平,不要因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教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找到更多可以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主体性物理探究演示实验教学策略的建构[J].叶歆,李春密.课程.教材.教法.2007(08)
[2]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吴新华.山东师范大学2007
[3]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王文梅.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4]高中新教材随堂实验开出率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杨化明,陈延.物理实验.2007(09).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物理实验小论文(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