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生态建筑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生态建筑论文 篇一
1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认知
客观的看,在当今人们生活消费理念日益成熟的今天,整个茶文化资源在社会大众生活理念中的价值和认可度日益突出,而在这一过程中,茶馆建筑设计活动所具体承载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态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具体的人文理念和价值思维。可以说,如今,茶馆所承载的已经不再是一种饮茶功能的发挥与阐现,同时,其中所具有的分享功能、交际活动的价值进一步明显。因此,我们认为,此时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中,其生态理念和人文气息的价值作用日益全面。就当前时代发展的整体特点看,茶馆建筑作为一项融合了多样资源要素的承载体,其中所具体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思维,同时,也是一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思维。结合当前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诉求看,无论是具体的设计思路,还是相应的茶馆建筑设计理念,其最终的核心始终都是基于相应审美理念基础上,所进行的具体设计创新与突破。当然,不仅如此,在当前社会大众,日益注重人文、休闲乃至生态诉求的今天,我们看到,完善的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其中所需要具体诠释和表达的,不仅仅是设计思维上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是审美理念的全面呈现。所以,就当前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的实施机制来说,选择完善而具体的设计思维就十分必要。
2茶馆建筑的时代功能认知
艺术元素是一种综合化的价值理念和思维内涵,其中所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元素上的多元化和全面化,同时,其中更重要的是传递了相应的艺术设计理念。因此,在当前,我们对整个艺术元素的发展与应用状况,进行成熟分析时,我们必须清楚,其中,所给与我们的,将是一种本质上的引导和诠释及表达。所以,合理认知茶馆建筑设计活动中,所具有的艺术元素,就至关重要。就当前整个设计活动的方向看,设计理念的多样化、生态化、乃至具体的人文化,其中所展现的生态园林风格,不仅仅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具体的设计理念诠释与融入,所以,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机制,那么,其所能集中呈现的将不仅是整个茶馆建筑设计品质的集中提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让茶馆的内涵,实现了全面而具体的丰富。因此,在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开展时,选择合适的设计理念就成为茶馆功能价值发挥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设计风格,所具体表达和展现诠释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甚至是不同的色彩,乃至系统化的文化思维,都是影响到社会大众全面认可的关键。比如,红色所给与人们的是热情、是一种奔放的张力,同时,红色艺术中所给与人们的情感,是区别与其他颜色的。而绿色则给与人们的是一种生态理念和人文气息,因此,在生态园林风格,展现与表达时,其中所向我们传达的是一种极具特殊性的艺术色彩和价值理念。生态园林,不仅是一种风格上的诠释与表达,同时,也是生态理念上的优势提升。所以,如何将生态园林风格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和生态气息,以更好、更独立的元素应用其中,就值得我们去深层次研究。当然,整个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时,其需要选择与基础载体,乃至系统化的本质所关联的重要设计机制。因此,就整个茶馆建筑来说,无论是具体的设计理念,还是相应的设计风格及思维,始终都是关系到茶馆功能诠释与表达发挥的重要因素。客观的看,完善的设计理念与整个茶馆建筑的价值呈现之间,有着本质性关联。而茶馆建筑,其本身更多是一种价值机制,其中所包含和诠释的是一种生态气息和人文内涵。而其中所展现的设计理念,则是茶馆建筑本质内涵的集中发挥与诠释。
3生态园林风格的价值内涵和理念思维
生态园林风格,作为一种生态气息与人文情怀兼具的风格理念,其中,所具有的气息和展现的艺术理念,都值得我们去具体认知。就茶馆建筑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内涵看,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还是成熟的建筑设计思维,都是整个茶馆建筑实现最佳功能呈现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其中所表达的是一种理念上的表达与融入。事实上,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完善的人文思维和价值气息,都是我们做好各项活动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茶馆建筑设计活动,作为设计理念与设计载体之间的重要融合与传递,其中向我们表达的不仅仅是生态气息,同时也是人们饮茶活动理念的充分表达。对于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来说,无论是具体的设计理念,还是相应的设计思维都值得我们成熟去分析和了解。就生态园林的价值色彩和传递的内涵看,其中所给与我们的感受是一种成熟而稳定的消费观和生态观。因此,在诠释必要的生态园林风格的基础上,完善的茶馆建筑设计理念,就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全面感知。生态园林风格中,所集中表达的是一种设计思维,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将生态园林风格,融入到整个建筑建设活动中。而如果真想去诠释和表达整个生态园林风格,那么其需要的将不仅是设计理念的集中表达,同时,也是整个茶馆建筑内多种元素的合理应用与融入。比如,在整个茶馆内,无论是其具体的茶馆风格展现,及具体的元素素材,都值得我们去成熟理解与认知。
4融入生态园林风格在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就茶馆本身来说,这是我国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其实际上也是人们饮茶、品茶、具体感知茶文化的重要场所。所以,如何才能有效发挥茶馆的文化功能及价值属性,就成为当前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开展的重要应用要求。在人们的固有意识中,茶馆建筑内更多只是通过相应的设计理念诠释,以及具体的室内功能布局,与价值发挥,从而实现整个茶馆建筑的功能化。在当前整个时代中,多种元素理念之间的融合性进一步增强,而生态园林风格中,其旨在通过优化具体的设计思维,从而展现和诠释生态美、人文美。随着当前人们对参与各项活动的价值认知不断成熟,关于设计活动的具体理解也与以往相比,有着本质上的提升与优化。在茶馆内,无论是家具的选择,还是设计理念的诠释与融入,始终都是当前我们发挥茶馆功能价值的关键所在。就当前整个茶馆的功能价值发挥与集中诠释和表达来说,其实际上,也发生了具体的变化,尤其是当前人们更加注重分享和价值传递。因此,茶馆功能布局的发挥与呈现也需要我们在开展具体的设计活动时,能够相应进行调整和设计优化,可以说,合理良性的设计机制,正是整个茶馆建筑功能优化的关键呈现。当然,结合生态园林风格的内涵与特点看,其中也倡导了因地制宜的具体原则,而相对于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来说,也需要在具体融入时代气息和价值理念的关键前提下,通过价值思维的综合呈现,其将实现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的价值传递与认知。
5结语
实际上,茶馆是千百年来我们认知茶文化、传承茶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在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乃至系统化的设计思路,都是关系和影响茶馆功能价值发挥的关键因素。对于茶馆建筑来说,其中所需要具体融入的不仅仅是设计理念的集中发挥和诠释。同时,也需要结合茶馆功能的价值发挥,从而为茶馆的价值最大化,提供重要支撑。
生态建筑论文 篇二
1、民居生态经验及其设计理念
在我国传统的民居建筑设计中体现着极为显著的特色和设计理念,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其生态性设计,具体说来,民居生态性设计理念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首先是对于建筑选址充分的考虑了周围的环境以及其生态特性,对于周围地区的采光、通风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考虑;
(2)对于传统民居的布局也体现出了浓厚的生态型特点,比如窑洞的布局就充分利用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以达到提高自身舒适度的目的;
(3)在传统民居生态建筑设计中还体现在了其对于室内外环境的设计上,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设计都充分的体现出了生态性,最终达到了减少耗能的目的,这些生态型的设计理念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2、民居生态经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民居生态建筑极多,几乎各个地方都存在自身独特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类型在风格上各异,但是其都具备较为明显的生态属性,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生态型的建筑风格,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然属性极为明显,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了融入自然、利用自然的特点,无论是在选址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充分满足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以及居民自身的需求,下面我就以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为例针对民居生态经验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对于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来说,其主要的特点有以下三点:
(1)生态保护意识较强,在民居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极为关注;
(2)节能意识强,江浙地区的民居建筑十分注重对于能源的节约利用,这一点在当地民居的建筑中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3)江浙地区民居建筑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其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都是采用的无污染、节能环保的可再生材料,这种民居建筑对于居住人群的健康十分有益。基于这些特点,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2.1在选址和布局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民居建筑因为其所处地区独有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其在建筑过程中对于选址和布局极为关注,一般说来,该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选址过程中都离不开水,很多建筑都是依水而建,并且都是规模化的民居建筑,所有的民居几乎都是沿着河道而建,具有极为明显的南方特色;在建筑布局上,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较为紧凑,占地面积很小,人口密度很大,但是其独有的建筑布局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民居建筑中通常都是把大门和大厅作为中心,然后在两边设置了各种房间、院落和天井等,这种布局格式既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以及风能,还起到了美观的效果。
2.2在建筑平面设计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在平面设计上非常有特色,并且其类型较多,其中最为广泛的平面设计类型有以下几种:
(1)单开多进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建造在一些临水位置的民居建筑风格,体现出了极好的自然性;
(2)四合院式结构,四合院式的结构不仅仅存在与我国北方地区,在江浙地区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四合院风格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极高;
(3)厅井式建筑结构,这种平面结构是江浙地区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大厅和天井的设置符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其对于排水管道等相关设施的安置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自然能源,起到了良好地节能降耗目的。
2.3在主体选材方面的应用
上文中也提到,在江浙地区对于建筑主体材料的选择上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大多选取一些木质或者是竹制的材料,这种材料既美观大方,又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生态型的要求,值得我们当前一些建筑学习和借鉴。
3、结语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面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加强对于其中珍贵文化内涵的汲取,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点对于建筑行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对于建筑设计特色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能够把传统的建筑特色融入到当代建筑设计中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当代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其中民居生态经验的合理融入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完善。
生态建筑论文 篇三
摘 要: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 摘 要: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时代进行划分,并较详细的地论述了生态建筑的定义,取向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筑的具体内涵 当今社会的人口日益增多使得资源开始成显著的减少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论文
摘 要: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时代进行划分,并较详细的地论述了生态建筑的定义,取向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筑的具体内涵
当今社会的人口日益增多使得资源开始成显著的减少趋势。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构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生态建筑是基于建筑学、景观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等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促进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态环境的发展已经同人类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因此,需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要,尽可能的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探讨,并为人类塑造一个比较舒适合理的自然环境,有效的确定了当前的发展方向。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措施
(一)关于生态环境的设计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布局的不合理,常常会导致局部天气的恶化现象产生。因此,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考虑,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对建筑区域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建筑工程的平面化,而不是气流的高低水平。室外通风环境进行良好的设计,能够有利于建筑工程在夏季做到有效的通风。
(二)避免出现住宅区出现热岛现象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周围的热环境与周围的气流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同时,也与区域建筑的辐射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工程由于受到建筑材料和建筑密度的影响,常常会出现热岛现象。夏季出现热岛现象后,人们会出现热中风,同时也增加了光化学延误。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在美学特征的选择时,也需要尽可能的选择效率较高的美学特征,尽量降低住宅工程的热岛效应,使人们能够居住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建筑的主要宗旨,不仅仅是提高建筑小区的绿化面积,还应该对系统设计的绿色环境进行设计。
(三)合理选择采光与遮阳
太阳辐射能够对住宅的室内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也能够影响住户的心理感受。因此,遮阳问题是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相互遮荫能够保证建筑物接受正常的太阳辐射,保证人们有一个正常的工作效率。在我国北方冬季有严格的采光要求,要针对采光要求进行建筑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合理,符合整体观念。
(四)重视对建筑系统中能源的循环使用
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维护结构的热效率和空调或者通风系统的设计中需要使用一定的再生能源,这样就能够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形成一定的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系统,同时,还需要对建筑工程中的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其进行照明,有效的节约了能源,也实现了器具设备的优化设计。此外,还应该对建筑材料中的有机成分进行有效的利用,以便能够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垃圾的减少,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业主提供便利,还可以安装一定的节水装置,有效的降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建筑住宅工程中的各种采暖和制冷技术也可以采用节能技术进行,降低能源的损耗。在选择能源的时候,需要选择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热水器有着其独特的经济效益,能够更好的收集太阳能,进而达到为住户提供便利的目的。此外,太阳能还能够被利用来养花、休息和娱乐等等,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建筑的外围护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外墙和维护结构主要指的是建筑工程的外窗,对其进行布置与设计能够使得外围结构不会受到建筑热环境的强烈影响。不同的主导风险的渗透会对建筑工程表面的热系数产生严重的影响,这需要建筑师能够对国内外的建筑物能源消耗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相对比较科学的解决方案。
(六)控制建筑工程的噪音和污染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设置相应的噪音处理系统,在一些主要地区的交通要道,对噪音进行隔离。同时,建筑周围的空气质量较差,应该建立有效的绿化带,促进建筑物周围空气的流通,有效的提高空气质量,极大地降低噪声污染。在建筑工程设计的早期阶段,相关的技术人员还应该按照相应的标准对房间内的噪声进行检测,一旦噪声污染超过标准,就应该采用一种双层玻璃互相交错的设计方式,进而有效的降低噪声污染,同时,还不会对建筑的通风造成影响。这样就有效的实现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设计特点,多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生态建筑设计将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使建筑工程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生态建筑论文 篇四
摘要: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生态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主要分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建筑理念、建筑风格都与生态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然而,最近几年,部分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未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人们生活环境受到影响。所以,现代城市生态建设应当吸取传统建筑艺术的生态观念,即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的关系,以及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对现代建筑与生态建设的启发,进而使当代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生态文化
建筑作为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古往今来,人们所居住的场所,无论是洞穴、帐篷、茅草屋直至现代的高楼大厦,都与自然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中,能够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等因素,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生态文化因素的探索,从建筑与生态文化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生态文化,从而为现代建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某种推演与表现,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生态化的发展过程。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即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是从原始文化、人本文化演化而来的,原始文化的核心是“自然中心主义”,人本文化的核心是“人类中心主义”[1],而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纽带,具有人类文化的结构,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物质文明生态文化、精神文明生态文化、制度生态文化。物质文明生态文化包括人口、资源和环境,精神文明生态文化包括生态社会、生态伦理,制度生态文化包括政治、政策、法制、法规,这些因素都与建筑艺术不可分割,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此外,生态文化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传承性、地域性、多样性、时代性、全球性和可持续性,生态文化强调大自然是一个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赖的共同体,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其自身的价值,都具有稳定整个生物群落的作用。生态文化认为,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不但要为人类的生存发展而存在,人类社会也应当为自然界万物生物生长而存在,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共同存在的[2]。
二、传统建筑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一)传统建筑艺术富含“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生态观
在我国传统建筑营构过程中,有很多都富含着“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等传统文化思想的设计理念,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等级化较为严重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了传统建筑的营造和布局。在儒家思想观念中,“礼乐观”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礼乐的基础是“孝悌”,以及我们以前经常听到的“和为贵”“父慈”“子孝”“长幼尊卑”等等,以这些较为严重的等级关系为基础,决定了传统建筑应当注重“群体序列的组合”[3]。例如,在传统的“北京四合院”中,其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人伦等级”观念。即在院子内正中间的位置是一家之主居住的地方,并且是举办家庭重要活动、接待贵宾的地方。中间两边的厢房即为小辈居住的地方(儿子或孙子),后院即为仆人的住处或厨房。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理念集中体现了儒家“人伦等级”观念,即“父权至上”“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等等,所以,传统建筑艺术的建构理念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
(二)传统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其建筑特点与建筑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古老的中华文明聚集地产生于黄河流域一带,在黄河流域一带,冬季气候非常寒冷,夏季非常干燥炎热,并且雨季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暴雨较多。所以,这些气候因素决定了传统建筑的基本要求,即防寒、防暑、防雨等。此时黄河流域一带的居民大多设计出“大屋顶、高墙和厚墙”的房子,即突出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房子的朝向为“坐北朝南”,以此获取更多的阳光。此外,在黄河流域一带,森林植被非常茂盛,并且其土质主要以“黄土”为主,此种土质决定其建筑结构为土木结构。在我国古典哲学中,就有很多与生态文化相关的内容,即“天人合一”“天命论”“天人关系”等等。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庄子、荀子都不同程度的提出了“天人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家经常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主要体现了我国人民传统的世界观,即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能够和谐、可持续的发展[4]。
(三)传统建筑艺术集中体现了“经济实惠”尊重民俗生态观
传统建筑艺术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当地的文化习俗,并且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传统建筑的地域性特点,能够充分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社会习俗等,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之内,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并且融合在一起,在传统建筑布局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在传统建筑中,内部庭院的布局非常严格,以此为基础,反应出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传统建筑也会体现出丰富和谐的艺术思想,传统建筑的一些细小特征,例如,门楼、窗户、大门等,这些细小特征也具有很深的艺术内涵与功能。门楼能够充分体现出家庭的兴衰荣辱,因此,“门第之分”也就随之产生了。窗户的大小、样式、花纹、工艺能够从不同方面体现出居民的业余爱好以及审美情趣。
三、传统建筑艺术生态文化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艺术的启发
(一)要充分考虑建筑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传统建筑布局中,每座建筑的单位为“间”,每一座建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庭院,然后以庭院为主要单位,组成形式不一样的组群。以单体建筑为例,最为普遍的是长方形平面图。在庭院布局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种为在纵轴线上配置主要结构,将次要结构布置在主要结构两侧或对面,从而形成一个组合式、封闭式的空间,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另外一种布局则是“廊院制”,在纵轴上建立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然后,通过回廊把很多单座建筑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廊院布局形式[5]。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均衡对称是大部分建筑的布局模式,这也是生态文化中生态美学的重要体现,现代建筑可以借鉴这种布局模式,通过借助建筑群体的完美组合和衬托,以突出主体建筑的宏伟壮观。例如,北京故宫、明代的长陵和曲阜孔庙等,都能够充分体现出布局的生态美学。
(二)要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
建筑的主要功能即为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不但内部组成要求协调,外部也要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以此达到“生态文化”的基本要求。在传统建筑中,设计师非常重视周围环境对建筑布局的影响,即山川形式、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植被林木等,设计师要深入调查这些自然因素,以使建筑布局、格式、色调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进而为人们构建出一个较大的居住空间。所以,在现代建筑中,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对建筑布局的影响,提前做好调研准备工作,对建筑物周边的山川、河流、植被、土壤、气候,要仔细认真的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使建筑格局、色调、样式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为人们创建舒适、优雅的生活空间。
(三)要强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应用
我国传统建筑之所以会受到现代人们的仰慕,主要与建筑的文化内涵密不可分。例如,北京故宫,是群体性组合的主要代表,使传统建筑体现出以下特性,即序列性、和谐性以及空间组合的内向性等等。因此,在现代建筑中,设计师应继承这种文化思想,领会文化内涵的精髓,并且将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使现代建筑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境界,这种哲学思想意在说明建筑与环境不可分割、相互联系[6]。例如,在现代园林建设中,设计师可以借鉴江南园林的设计风格,将文化内涵融入其中,使园林建筑在文化识别方面与整体园林规划及格局形成耦合关系,从而为我们营造出完整的自然山水的视觉、直觉氛围,在如此的景观感知与认知中建构的文化内涵,使建筑与景观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生态文化的内涵、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的关系以及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对现代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的启发,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的密切关系,即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传统建筑中,设计师能够将建筑风格、建筑布局与生态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人们创造出更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因此,在现代建筑中,要求设计师应借鉴传统建筑中的生态文化融合理念,充分考虑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将建筑理念赋予文化内涵,使建筑景观具有生态文化的生命力,由于生态文化具有的可识别性,使得建筑景观与生态文化具有一定的表征和传承作用。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生态建筑论文(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