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就是企业或者组织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它是管理科学的哲学基础和前提。每一种哲学的产生都与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有关,日本管理哲学也是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发展起来的。
一位日本学者曾经说过:“日本人对于外来文化,从来不抱有抵触的情绪,十分坦率地承认其文化的优越性,并竭力进行学习和借鉴”。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它在地理上就四面环海,没有接壤的大陆板块,很容易产生一种漂泊不定的感受。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安全感。面对大海的辽阔和本国土地面积的渺小,人会缺乏稳定性。这也引申到他们的发展,如果不发展的够快够好,如果人不团结起来汇聚力量,好像就会被想象中的“大海”吞没,陷入无底幽暗的深渊。因此,日本民族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群体意识,他们清楚的了解到: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足够强大,才能与大自然抗争,维持自身的发展。这也就形成了他们忠于团体、维护团体名誉、重视团体和谐的精神,善于吸取外来优秀文化,不断提升自我。
而此时的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不免会成为日本学习的对象之一。中国传统儒学就对日本管理哲学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人认为企业并不是一个机械的经济组织,而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是需要建立情感联系的。企业的管理也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经济、伦理、道德和心理等。因此,日本的企业和组织形成了一种家庭式的结构,这个家庭的领导人不仅需要有父亲那样家长式的权威,还需要有母亲似的关怀和体贴,关心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关心员工的精神诉求。这样,员工也会通过自己的实际劳动付出为这个大家庭贡献出自己的那份力量。此外,除了领导阶级和员工的关系,员工之间也形成了家庭成员的关系纽带。日本企业很提倡员工之间相互鼓励和合作,这样能够消除一些潜在的问题,在事态严重前就解决隐患,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培养出了团结合作的氛围,使得这个“家庭”更具有凝聚力。第二点就是“和”文化,传统儒家宣扬“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等理念,日本早期的一部宪法中也提到了“和为贵”的思想,这也成为了日本企业奉行的第二个原则。日本的企业喜欢制定总目标并将它分化成各个阶段的小目标,企业从管理阶层到基层员工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上级帮助下级指导方向,做好定位,下级完成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上下级的一团和气促成了企业目标之合,形成了较为坚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新员工入职的时候,上级会向他介绍企业的相关情况,并征求他个人的意见,了解他未来发展的打算和规划,这会使得新入职员工快速融入集体,创造出和谐氛围,提高生产力。最后一点就是日本企业也受到了“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我国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曾经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的理念。日本企业将这种思想很好的贯彻了下去,认为企业的经营需要一个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一方面强调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企业中员工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又强调了道德的实践性,员工要在事务中磨练自己,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此外,“知行合一”还帮助人树立了一种信念,使人按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从而就保证了企业良好、正常的运行。而这也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自己,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但是,日本管理哲学不仅仅局限于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它也逐渐有了一些差异和不同之处。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政治是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要能够去反映国家当前的国际形势和社会需要等政治内容,相对来说是一种标准化的,模式化的大一统的思想。而日本的管理主要是体现在对员工的长期雇佣甚至是终身雇佣制,善于在企业中营造出一种集体主义的氛围,相对来说更加以人为本一些。除此之外,日本的企业还强调了一种新的管理类型---福利型管理,在工资的报酬和员工的晋升方面采用了年资序列制度。这也就形成了日本管理哲学的三大特征:日本管理哲学的特征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就是“以和为贵”---就是强调企业或者组织需要营造出一个和谐团结的氛围,要求形成上下一致、内和外争的局面。像日本经营中的三大支柱涉及的那样,关键之处就是去营造企业“忠诚”意识和企业内“人和”的观念。第二点是“以人为本”---人是企业最基本的组成,也是最重要的存在。对于员工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和情绪价值,这样能够起到“拉拢”人心的效果,这样员工会更加卖力,为企业或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重复利用,榨取价值的方式,万不可竭泽而渔。最后一点就是“以德为先”---以德为先就是让管理者做出表率,做到“严于律己,严于待人”。只有自己进行道德审判,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从某种意义上才能作为审判者去批判别人的行为和道德,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管理者人格魅力也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和组织所应该具备的。
除了传统儒家文化对于日本管理哲学的影响,西方管理思想也促成了近现代日本管理学的发展。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美国科学管理的倡导者,他所主张的是管理要科学,劳资双方要有革命精神。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就进入了工业时代,但是当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如何管理企业和组织,因此发展的十分缓慢。后来,日本鹿岛银行的行长兴野幸阅读了泰勒的作品,这也使得科学管理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中,较为成功的例子是一名叫做山冶武藤的项目经理,他看到较高的工资和较高的利润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于是他开出了高工资来吸引更有效率的工人。之后在对这些工人进行培训,并改进工厂的管理和组织,带动了工厂的迅速发展。这件成功案例的关键之处在于:员工共更好的福利与公司本身本不是冲突的,是协调一致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需要成为一个精神家园和利益共同体,生产力是高工资和高利润的连接点,只要做好三者的平衡,就会实现最大的收益,带来最大的财富,这也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内核所在。
第二种质量控制的思想是由爱德华·戴明提出的。他认为:“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方式创造出市场上最有价值的产品。一旦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率就会自动提高”。戴明的这种全面质量控制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日本人。他们将这种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日本制造”在全球都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口碑。
客观的来说,日本的管理哲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终生雇佣制虽然保障了人力资源的饱满和团队精神的形成,但是它不利于企业与外界的技术交流,同时会导致企业内部竞争意识淡薄,创造力低下,造成企业效率的降低,人浮于事的现象。年功序列制尊重了老员工的贡献,但是这也使得工龄较短的员工就丧失了很多表现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日本学者船曳淳指出:“作为日本经济实际领导者的高龄经营者,经常要求吧管理者的年轻化作为搞活企业的一种手段,但当他们担任最高经营者后,他们有死活不愿意退下阵来,这就是高龄经营者的神格化”。因此,日本管理哲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往后的日子里它也会逐渐的改变和完善。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国家,它既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等思想,同时又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引进先进的设备,如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等。此外,危机意识使得日本人觉得只有更加努力,精益求精,才能得以生存。在学校的学生从小学时就贯彻了一种国家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因此,他们从小就有了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信念。日本有一句俗语“要把饭盒里的最后一粒米吃掉”,他们在生产工作和质量管理上都是这么做的,这也成就了后来的日本。因此,我认为我们国家也可以积极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在不抛弃本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不断充实和壮大,去看清楚外面的世界,尊重不同的文化,包容不同的文化,欣赏不同的文化,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努力奋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