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
摘要:现如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要决策是党和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所做出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我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成为推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加速器。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通过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深刻领悟其科学内涵,解析建设一流大学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的可行途径,致力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步伐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双一流
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根本,是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将教育事业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
这不仅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设立了远大目标,而且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要求,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所做出的战略部署,更是达到“两个百年”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2]。尤其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核心内容的论证与表述,字字千钧,为我国从事高等教育的学府今后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有必要通过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深刻领悟其科学内涵,解析建设一流大学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的可行途径,致力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步伐与高质量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产生
2014年5月,总书记在与北大广大青年师生的交谈会中,第一次明确阐述出“要想创办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实事求是的扎根于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核心思想[3-6]。同年9月,在与北师大的师生代表的谈话交流中明确提出“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要求。12 月,在北京拉开帷幕的第23届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针对高等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表述形式在本次会议中首次被完整呈现。紧随其后,“中国特色”一词与“双一流”相结合出现在由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工作纲要》文件中,即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前提条件下,执行一流的高要求标准,协调推动世界水平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顺利实施。2015年1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颁布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表述,再次强调了建设一流大学,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步伐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7-8]。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新时期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建设一流大学核心内容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发育到形成的持续完备过程。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来说,由“中国特色”和“双一流”相结合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性,标志着我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迈入全新的时代,同时也象征着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已经顺利启航!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针对于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详细而深刻的论述:“从古至今,各个国家皆是依据自身的政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皆是在为自身国家发展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慢慢强大成长起来的,我国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11]。习总书记针对教育的这一核心思想,在探索如何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上提供了指示灯塔。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提高我国的教育发展质量、强化其核心竞争力以及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前提条件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要决策是党和国家做出的战略部署。通过世界高等教育的现代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成熟的世界一流大学皆是在为自己的国家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而成长起来的,它们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在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和人类发展问题的过程中,面对国家的实际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它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规划和大学体系,体现了文化自信,民族特色和民族特色。
我国高等教育历经百年的时间,从零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梳理其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的看到两大主线:一是一批新型教育机构,如南洋大学馆,北洋大学馆和京师大学馆,受到外国先进武器和科学技术发展冲击的影响。二是一批具有红色基因的新大学,如陕北公立学校,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以及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延安女子学院。也就是说,这两所学校的存在逐渐演变,形成了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和体系[12]。以现如今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作为典型代表来说的高等教育,在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事业进程中具有不言而喻的特殊意义和贡献。不仅引发思考:具有红色基因北京的高等学校能否建设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在经济和文化绝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情况下,又有多大的把握把中国高校建设成为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将人文社科作为重点学科的高等学校又是否能建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这三个命题是在新时期“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挖掘和努力创新探索的重要命题。因此,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必然要求。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路径选择
3.1 坚持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14]。时刻牢记以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办学方针和紧紧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秉承以马克思主义对高等学校开展工作的引导,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实事求是的需求来甄别和汲取世界上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实践可以证明,我党总是能正确把握推动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将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仅仅攥在手中,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武装人,用正确的政治思想引领人,以此确保高校学府从始至终是不断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作为我党成立和指导我国建设的根本思想,马克思主义成为高校学府最为明亮的色彩标志[15]。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进一步加深在校大学生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的认知,以及清楚的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立场上,观察身边的事与物来分析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真正了解时代问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使其能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所具备的能量,为培养学生成为国之栋梁打下夯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从高等教育学府层面来说,要坚持培育在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精准无误的理解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以及掌握其科学内涵与践行标准,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成为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并且能够做到积极参与传播和实践当下,从而能够提升自身的判断准确性、选择能动性和可塑能力的提升[16]。
3.2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要听从党的正确领导,服从党对高等学校的指导,牢牢把握以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办学方向,将中国特色的先天优势强有力的转化成为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新动能[17]。目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是一批具备超高水平的战略部署人才、科技研发人才、前瞻性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强大能力的科研队伍,只有建立跨学科团队和强大的科技研究团队,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创新,加强对原创,系统,领先研究的支持,才能实现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领先来源,取得成果的重大突破。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高等学校要培养在校青年忠于祖国和人民,对党忠诚的信念,通过深入学习民族发展史和文化内涵,增强广大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时刻将自己与国家利益和民族发展紧密相关,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努力为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不懈奋斗。
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样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高等学校也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通过将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科研能力较强以及业务水平较高的优秀师资队伍,才能够站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上,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换句话说,只有先让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先接受教育,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传播者,才能通过日常的基础工作将一流大学的建设工作完成的更好。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扮演着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引领者,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通过他们丰富的社会经历、人生阅历和言传身教达到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同时,还要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道德和作风建设,正确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3.3 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勇于创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都是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假如连最为根本的传统文化都丢弃了,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就不复存在。因此,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不言而言,但在继承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创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高等教育作为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中的重要介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起着主导作用。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学校的主体,是国家走向富强之路,民族走向繁荣发展的希望,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学校应该纵观全局,紧跟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借力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文化涵养。通过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增强在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知识改变国家命运的迫切感,真正让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从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步伐。
3.4 坚持高校自身办学定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关键是要紧密联系高等教育学校的切身实际问题。从学校自身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考虑出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宜的发展规划。然而,关于高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关键在于找准学校定位。目前,我国所成立的大学具有数量多、层次广等明显特征,并且由于高校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了所有高校无法使用固定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各高校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以特色立校。每所学校都必须明确界定其在该地区,国家和世界的地位,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因校、因需”准确定位,从办学理念、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着手,找准方向,明确发展路线,在各自的层面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仅当各高等教育学府呈现独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时,才会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朝向多元化、特色化以及高水平化发展,进一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奠定夯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离不开一套与学校发展相适宜的科学评价体系。中国大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把握正确的评价导向与政治方向,着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评价体系的形成,从而发挥好科学评价制度作为我国高校和学科建设“风向标”和“助推器”的作用。
3.5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端,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纽带,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1999年规模扩张开始以来,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最为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最为明显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确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因此,相对于从事高等教育的学校而言,要紧紧围绕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思想和总体要求,不断推进教育改革。首先,以完善治理结构为重要抓手,逐步推进现代化大学制度建设;其次,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着力点,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再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四是以师德素养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后,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切入点,拓展丰富教育资源。以此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步伐与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尤其是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和战略部署,为我们开启了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和现代化国家的崭新航道。各高等院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方针和重要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核心思想,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需求,制定和选择与之相适宜的发展模式,才能保障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这条航道奋勇前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军.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思想的科学内涵[J].唯实,2018(06):20-24.
[2]董兆武.创新驱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02):1-2.
[3]魏伟华,洪林.“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8):132-135.
[4]马淑琴.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路径解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8):111-113.
[5]杨昊杰.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员的自我修养——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为契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6(04):11-13.
[6]李文阁.全面阐释重大意义 深入研究基本内涵——《求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J].传媒,2015(10):16-18.
[7]付鸿飞.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 助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2016年中国研究生教育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5):59-62.
[8]李文阁.全面阐释重大意义 深入研究基本内涵——《求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J].传媒,2015(10):16-18.
[9]徐赟.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发展及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3):58-68.
[10]徐宗本院士: “双一流”重在夯实大学内涵建设[EB/OL]
[11] 王永生.地方高校建设“双一流”大有可为[J].中国高等教育,2016( 15) : 38-40.
[12]邬大光.世界一流大学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85-86.
[13] 交叉研究如何让中国大学“弯道超车”[N].光明日报,2017-12-16(04)
[14] 张弛,张聪.“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导向的学术组织创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05):77-81
[15]朱永东,张振刚,叶玉嘉.MIT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134-138.
[16] 凯瑞·A·霍利著.郭强,译.理解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挑战与机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4.
[17] 罗泽宇.图书馆服务能力理论研究——概念、特性、提升障碍及逻辑起点[J].图书馆杂志,2012,(2):2-4.
[18] 王明明,李艳红,戴鸿轶.基于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研究[J].情报杂志,2006,(9).
[19] 李彦萍.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馆藏文献资源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1).
[20] 朱雪莉,宋永华,伍宸.中外知名大学国际化战略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Z1):17—22.
[21]顾露雯,崔军.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