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家庭的小实验是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独立完成的实验活动,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延伸。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家庭中开展小实验的方式并未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因此,这也成为当下小学科学学科建设的“短板”。为了使学生的家庭小实验活动能够有效开展,为学生在家自主探究提供实验内容及操作指导,帮助他们迁移课堂中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进行科学拓展性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收获:
1.材料的低成本
如果实验材料准备困难、繁琐,即便学生有了想动手实践的冲动,准备器材时也会打退堂鼓。因此,家庭科学小实验的材料一定要体现低成本,让学生在家就能轻松找到。一方面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廉价材料开展科学实验,解决或缓解实验器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利用生活材料、物品或器具做科学实验,通过瓶瓶罐罐为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如“种植凤仙花”一课,家庭小实验所需的材料是带芽眼的土豆块、红薯块,这些材料大多是家庭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容易找到。在做实验前,我们可提供“常见材料清单”,为学生的材料准备提供参考。
2.强化知识运用
家庭科学小实验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以下册为例,三年级的动物单元,四年级的食物单元,五年级的时间单元,六年级的垃圾单元。这些单元都是知识性没有那么强,而且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学习《动物的卵》一课后,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观察生鸡蛋和熟鸡蛋构造”的实验;在学习《阳光下的影子》一课后,可以用橡皮和牙签进行“日晷”的实验;在学习《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后,可以进行“水中悬蛋”的实验。这些实验提高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科学来源于生活,回到生活理念的理解。
3.操作的自主性
针对学生年龄层次、动手操作、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诸多不同,教师要细致地将每个实验的步骤有序地进行说明,给学生的探究提供学习支架。考虑到有些实验的安全性和复杂性,我们可在实验步骤旁注上“温馨小提示”,明确了实验的关键点,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如“蚕的生长”小实验,在实验步骤中针对“打开蚕蛹”“观察蚕蛹”“对比幼虫”设置了3个科学小贴士,提醒学生注意,有效保障了他们的自主探究。
4.家庭的联动性
学生在家进行实验的准备及操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布置实验前,我们将要开展的实验告知学生,并预留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积极与家长沟通,求得家长的协助配合,这样有利于了实验效果的展现,使实验探究的过程完成得更顺利,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如二年级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通过看、听等与家长的互动,既掌握了知识,也拉进了学生与家长的距离。
在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从研究方案制定、过程的实施到成果的总结展示,享受到研究的乐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为他们今后独立自主地开展课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