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让教研拥有力量——教研工作总结
一、通过调整工作目标,突出完善常规教研工作。
常规教研更加规范,学科教研有新亮点。召开学科主任教研组长会议,借助大数据总结上学期教研工作,布置新学期工作,将常规教研作为教研的重点项目来抓。常规教研坚持每日两检查,老师们能自觉遵守时间要求,包组领导认真负责反馈及时;各学科组准备充分,按照教研流程工具,推进教研计划,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在教研过程中,老学科主任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年轻的学科主任富有激情,体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从三次督导成绩来看,组与组之间的差距极小,展现了良好的教研之风。
二、创新学科组公开课形式,九大学科公开竞技,掀起听课学习热潮。
本学期改变了传统组内公开课的做法,举行校极公开课活动。九大学科各推出一节公开课,每次相应的文理科老师参与听课,老师们备课充分,质量较高;课后各学科结合正在编写的《同步导学》进行课与案的融合进行研讨,认真填写公开课反馈记录,为推进课堂改革提供具体的案例支撑,同时也促进各学科组的互鉴互学。听课总数网络统计3435节,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多,总听课数超过30节的有7人,总听课数超过40节的有10人。
三、坚持课题研究严格管理,精准筛选,服务实际
英语学科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互联网+”高中英语阅读个性化学习指导研究》如期开题,学术委员会专家团队对课题组进行了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课题选题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并能够充分结合学校当前教育教学的大环境。
召开市校“两级”课题开题报告会。四位课题负责人姜慧、杨新萍、吕明明、钟文秀作为代表,按照教研室所提供模板,就所申报的课题做了开题汇报。学术委员会对课题进行了点评。校长郭宏成对课题进行整体点评指导。校长提出课题概念的界定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指向性要突出,基于数据的分析要精准,以工具探路,突显思维导学是课题的主方向。
四、创新校本教研新思路,开启教研论坛
为营造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让教师培训效益最大化,让更多的教师不出校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就能学到更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在校长提议下,开启教研论坛,本学期共进行两期。教研论坛上既有最前沿的理念,也有优秀案例,老师们反馈收获很大。
五、 工具探路,让学习可见——烟台三中第八届教科研年会
为推动我校教学深入改革,举办了主题为“工具探路,让学习可见”的第八届教科研年会。年会期间,教研室联合各部门各学科组,举办了教研论坛,微课体系大赛,市校两级课题开题报告会、学科组特色教研活动,教学设计反思叙事大赛,校级公开课,信息组读书分享展示会,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专家讲座等教学研究和赛事活动,以科研理论与课堂实践的对接的方式,切实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六、因势而动,谋求教学教研向纵深方向发展
集体学习“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组建“2020年高考研究专家组”,汇集集体智慧,发挥骨干力量。启动“目标导学,工具探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工程,共同研读《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邀请该书作者、清华大学附中校长助理房超平来校观课指导,取得良好效果。
七、一体两翼,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注重以教师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基地建设与教师培训为两翼,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本年度,政治学科组获烟台市“学科示范基地”和“课程基地”称号。语文组承办烟台市“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语文工作坊线下培训活动。物理组承办烟台市物理优质课评选活动。政治组承办烟台市2020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复习研讨会。教师外出参加市级及以上培训或会议56次,共计120余人。刘慧娟获山东省优秀教师;曲曙光入选第四期齐鲁名师工程人选;郭宏成校长成立山东省名校长工作室并任主持人。
八、青年家园助推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本学期青年家园共举行学习活动12次。9月份,家园进行了师徒结对仪式,共组织了7次集中学习,3次比赛、交流。1次元旦联欢。家园特聘指导教师分别为年轻教师做了理想与信念讲座、进行了心理指导与教法指导。进行了教学设计比赛、读书演讲比赛、“我的教学故事”交流。
元旦前夕,青年家园组织了家园传统节目——包饺子。部分中层领导和青年教师一起包饺子,庆新年。大家彼此分享,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人感觉到一种浓浓的归属感,体味到分享的幸福。
九、管理工具助力教研向精细精准方向发展
借助教师发展方案、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学科组常规教研管理办法、校本培训规定、学期教研计划大备单、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教研督导检查表常、规教研基本流程、教研活动记录手册、外出培训学习审批流程+总结记录手册等一系列工具,使学校的教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精细;而校级公开课评价反馈表、教研论坛反馈表、教研年会问卷调查等评价反馈工具则帮助教研工作更加精准,更加切合教师实际工作,也由此而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