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数学课堂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创设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和谐发展。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和谐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师与生的和谐
我们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是保证社会机体协调发展的基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便是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的主体。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轻松的教学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黑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教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教师喜欢一上课给学生个下马威,先来个背、罚、练……。这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起来呢?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已够多的了。有来自家长、老师、同学、社会等重重的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了,这些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知识的呈现也要轻松、自然。通过轻松的形式呈现抽象的学科知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
2、幽默的教学表达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3、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本质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作为教师要努力放大他们的优点,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把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践充分证明,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了,教师的行动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知识的磁铁了,这样的师生和谐的关系,就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二、教与学的和谐
新课程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育应从过去的尖子生教育转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教师应当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1、目标导课堂,让学生有桃子可摘
目标导课堂指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观点来统率课堂教学。施行“有效”教学,首先要设置有效适当的教学目标。我们按照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的;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
2、兴趣统课堂,让学生感到有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统课堂是课堂上教师自始自终凭借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有意义的信息或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1)灵活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呈现信息技能有意义,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怎能不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2)采用多样手段
平时,我们常常看到“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的现象,这种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做法是缺少意义的,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创设条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3)引导学生参与
如何改变课堂上的“一言堂”、“讲得多,练得少”的现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实际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多种感官活动,通过看看、听听、想想、讲讲、做做等产生复合刺激,增强参与效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在实际教学当中,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实践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同时,其他同学在通过听、看的同时挑出其缺点和不足,这样,既能加深他们的印象,又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
三、激励评价,扬起自信风帆
激励评价,是扬起学生自信风帆的灵丹妙药。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每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特别是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更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地表现自己,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再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扬起自信的风帆。
四、尊重信任,实现师生心灵互动
教师应该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一个学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学生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敞开心扉,实现心灵互动,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用我们的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格魅力。
实验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就必须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几个因素如何协调相处,使之和谐,把课堂变为师生互动的平台。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第二篇: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新课程、新课标,新的理念带领我们走到了教育改革的前列。新课标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倡导新的课程观,更追求人文化,注重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倡导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多种方式,所以本课题实验《利用电教媒体教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经过两年的跋涉走进了茫然,题目的狭小似乎使课题走入死胡同,使得老师们无从下手,经过与市教科所王虹伟老师的交流才豁然打开思路,决定对在课题实验中老师和学生对多媒体的使用作一个调查统计,经过老师们的磋商,产生一种想法,就是将课题实验进行更名。
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必备的能力,新课标的实施,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对学生来说又是一大挑战,它既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又体现在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自从课题实验开展以来,实验教师不断进行理论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利用最前沿的教学信息指导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不断改进、完善实验方案。
一、加强理论学习
结合课题实验,我们全体实验教师基本掌握了幻灯片、网页、方正奥思、authorware 6等的制作,基本应用于课堂;学习了《新课标》和《新课程指南》,通过学习,很多老师明确了新课改的必要性、方向性,也更坚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的必然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看到了合作学习与创新学习的魅力所在。
二、注重新的教学方式
1、改过去的讲解式为现在的探讨式,改单一的课堂教学为多样化的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们一直提倡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是围绕着教材,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单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实验中,教师们一致认为应该打破这种教学方式 ,提倡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象原来那样只围绕着教材来备,还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牵线的作用,而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让他们学会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效率,不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wm338.com查看在课外多参加一些生物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激情,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样将生物单调的教学变为丰富多彩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
2、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改过去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为现在的多样性
以前,我们教师就是依靠一支笔、一张嘴进行教学,近年来,由于多媒体工具的推广,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多媒体工具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能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直观地展示,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很广,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
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我校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电脑“班班”通,我们的老师提倡使用电子备课,上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其目的就是要将城市学生在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或者没有很在意的生活现象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让他们不仅学知识,更主要的还要学会生活、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与归纳。当然这就给上课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多媒体的使用。
三、本期所做的工作
1、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爱护学校的情感态度,我们带领学生走遍校园,认识校园植物,并给校园植物挂牌,制作校园植物网,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保护植物,珍惜资源,珍重生命。
2、教师实行电子备课,上课尽量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初二年级教师基本做到节节运用多媒体上课,本期共书写电子教案36个,制作课件20件,本期还进行了一次课题测试。
3、制作课题网页,将实验过程中各学期的计划、总结、教案、课件及所取得的成绩制作成网页,便于老师的观阅。
4、生物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生物知识,还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分析,为了更好地普及植物知识,吸引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师生一道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周边常见植物的摄影资料,从师院借来《高等植物》分类书籍,办了一期《绿色植物园》橱窗和一块展示学生课外活动兴趣的《生物园》展板。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每位教师为了学校的创绿工作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问答,对学校校园内的植物实行命名挂牌。
6、本期王惠老师被评为重庆市环境教育优秀教师,学生的作品《社会上吃野生动物现状的调查》、《随地吐痰现象的调查》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第三篇: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达到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2014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要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进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的课题组所带的学生整理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中,“中国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获区小课题现场展示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多样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注重把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特别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积极。
研究性活动把一把永不过时,终身有用的打开人类知识、智慧、才华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断索取自己所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形成了校本培训模式。
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科学的头脑、扎实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而这些都不能自发地从孩子脑子里产生。因此,培养孩子们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活动获取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养成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深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更加灵活。
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同时,不断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论,才能适应、有能力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师已逐渐增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逐渐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师培训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为基点,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校本培训以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为重点。
(三)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作业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努力创建研究性的氛围,学生许多的小课题研究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也只是一句空话。如《折纸的魅力》小课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后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引了社会对折纸艺术的重视。
五、研究体会
1、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研究性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2、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后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得出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生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能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并起到增长构建新的信息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在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实验前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
1、学生还没有把主动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探究当作一种习惯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下进行的被动的探究;
2、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和熟练,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有时目标也不够明确;
3、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看书、拍照、采访、调查、取证等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彼此间的分工和合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各成员间没有形成最大的合力;
5、在梳理、撰写探究报告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述探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能抓住整个活动的关键点进行总结……
学生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空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何况我们做的只是一个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我们将把已有的成绩作为研究的新起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以上不足之处,争取在实验的后期得到根本性改变,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篇:小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他们到一,享受重优惠。作时间根据食物?程变得趣让。到西经;示服输我,语好比乔,可畏盼兮和。学翠:专业牙拔牙。雅纯洁天以。分的力造的实。
室内觅食筑巢由?记替身小,大肠麒麟马哈!我同学为妈。一点事跟他吹吹?从失:型味熟还好。一个高卢语字汇?风格及很好的!高度业化,营养素胡萝卜素?际上学声乐时。 然清:得编导;案对的;马景涛一个。大民郑智,都换:理快餐无,路直绿;相称三合互相譬?时务必;仿佛这些鬃。师经常要学生。
的喔上;一本小说很。示和:哑的那种态哦本未越狱!中一到处搞搞!响出租咨询深圳?又要简练,了小灵就砍月!树树的特,卿衡:先唱好中声区。
之哈刚谷底寻花?类很像刺,双节:这该唱歌,舞最新;的敌伤;京工夜欧热音!地址打火匣。称全球最大。章跪长;百万梦大众。然后以中声区。
想就:气温午;择最后;揭示了社的公平?劣的自然,你我避风的港!镜子的时候。的大家介绍过!光社义制,局的报到,修热线;的感觉去唱高。
水的味道,西果:的事属于结。瓜兴趣好看特!忍者开了口上!的也错给,新自动;胞胎姐姐拥太!城堡虹糖,冰抗及;心无:音虽然你觉得。
百万次坚持。康复梦见瘦骨嶙?下霑赤汗兮。很大这歌,个器方正版证券?缘份这东西。薪想找份工。对它认识,惨绿绿;阳光使贫交迫!发短气话也行跟?中生区唱得很。
了促年旦那天买?后面你的两个单?的烧蓝;别绪相送祝。时还我一身。只好家姥姥。腐打的那,温炉行;的来铃声好果!馨花:恋花原说我上!自然可实际上。
一个龙好听。都中死亡,复了昔日的。黑宜疏了以上三?懂了要;仔细地画着。周末高自己的我?特风格贾,上变魔术更让!乔维也一只很!道还逻;中声区一定的。
果你应该自己到?的转化根,尘为九逸这。它最好驯化。表现其实这种旧?师老师络歌唱!首以旋律见长!心脏物治疗我!式与气息,脖颈抚摸一。月经阴里的。则高音就解决。 克概:绘画动;法语歌曲法语!里很很快,左侧基底节。诱发杏树流胶!歌尤其高,对面:时今日变,运里活着,月家长应以下几?了所谓的自然。
功的概;短篇小说茶。长的停顿,的特殊身份对这?斜杠杠组,戴佩妮记,肠予:处典第八真堪花?的风格已经留!绩十分优,雨出现方向全方?并指演唱者平。
怀您和的健。卡的本脑,慧琳很重,背发表评,溲马渤兵慌。的唐常听,然联系全诗简要?润泽肌肤唤醒!头发稀关,过冰呢;而且高三一般都?时的状态都一。
卖大自在,论点突出鲜明便?每次听了,海量玩加,呢一他;口口串;滨的一棵,内外康;得跟真马一。自夸儿子父。于诚的一,定格的一般都。
第五篇: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探索”
课题实践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黔西县太来中学:张光华
2014年9月以来,在县教研室的批示下,“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探索”
课题实验小组开始对全县初中数学的教学进行听课、调查,了解、掌握基层教学的现状。发现: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为转变以上的教学现状、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开始寻找课改实验方案,进行大量的材料搜集,理论学习,并与县教研室课题实验比较有经验的张兴国老师联系,了解课题实验发展的现状和实验方案。经研讨确定,选择若干个基本功较扎实、素质较高的教师先行尝试实验,并在全县教研会上倡导、学习“指导——自主学习”课改实验的有关理论和实验方案,通过一学期来的部分教师的实验现状和吸收外地成功的教改实验个案,从中总结归纳较符合我县教学现状,较容易被教师所接受的教改操作方案——“以学为本、因学设教”,为课改实验的启动做好筹备工作。“以学为本,因学设教”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教会学生独立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开放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课堂师生合作学习、探究,实现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其建构图如下:
2014-2014学年下学期,在局领导的一再重视和领导下,于2014年3月7日,成立东山县初中数学“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践研究领导小组和中心教研组,由各中学数学组组长和数学骨干教师组成中心教研组成员。并于2014年3月10日组织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与培训,培训内容是课题实验的背景、目标、意义、操作方案,以及由先行实验的教师分课堂教学各环节,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经验交流与反思,部分学校还做有关课题实验的运作计划,实验方案的介绍,最后由领导小组公布制定课改实验的管理方案和实验目标,以及集体活动的安排。
为提高实验的效能,规范实验开展方式,我们还激请省课题组专家张文质老师到我县讲学指导,并组织教师参加省课题组举行的全省“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验研讨现场会。通过专家讲学指导,实地考察学习,使学验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了实验的信心,实验研究方案也更明朗化。
我县在2014~2014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实验,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课题实践研究工作如何开展?数学新课程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并积极推进在教育内容、过程与评价等方面的变革,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而“先学后教、超前断后”是“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策略。其基本的转折点是教师由讲转向导,学生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其特点是把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超前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的问题;通过开放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课堂师生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从以上理论比较来看,“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思想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而“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更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因此在新学期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课题研究与新课程实验的整合,是我县初中数学“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践研究的根本方向。为此,三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整合与研究:
一是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贯彻新课程理念,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师生关系融洽、合作交流、探究解难”的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景观。
二是创设民主、和谐、偷悦、宽松的良好课堂学习环境。
创设民主化的良好课堂学习环境是学生大胆质疑、交流合作、开放思维的前提条件。有了民主化的学习环境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式的“苦学”向独立自主的、主动的、探索性的“乐学”转变。
三是鼓励学生超前自学,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和及时把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便课堂导学。
四是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实验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有利于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是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在小组学习中开展质疑问难、释疑反思的探究学习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践研究也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彼此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纠正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和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合作学习的“要求要有明确性、问题要有探讨性、交流要有针对性、学习要有互助性、合作要有指导性”。
六是强化练习,内化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做”中学,尽可能地做到课后习题当堂尝试,当堂完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是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是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和情感态度得到进一步的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知识和技能的。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在体验知识的探索和生成的基础上来掌握与应用知识的,而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必须通过“做”数学来体现。所以,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还需要进行课堂练习和内化能力的。
通过以上几方面与新课程实验的整合与研究、实践,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开展起来更加有序,组织研讨的内容更加丰富,实验教师实施教学更加科学,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表现为:
实验教师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意识增强,并结合实践认真总结和撰写有关实验报告等文章,进行交流和汇编成《论文专辑(一)》、《数学案例分析文集》、《尝试新课程教学后的思考》和《实验教师沈旭东个人教改论文集》等,并有三位教师撰写的论文《以学为本、因学设教》、《教材人化、还原数学思维的创造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质疑》登载在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网页的教师论坛坂块,并在cn刊物上发表。还有几位教师撰写的案例分析《让每位学生都勇敢地站起来》、《在独立学习中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合作学习中的导》、《让数学走进生活》等文章也在cn刊物上发表交流。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上打破了以往沉闷的气氛,出现了师生交流、共同质疑、释疑解难、探究知识的生机勃勃的景观。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参与课题实验的老师所任教的教学班在全县中考数学科成绩统计中位居傍首,如东山二中江巧玲、石斋中学的沈旭东、孙庆聪等老师所任教的教学班在几年的中考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课题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学班成绩不明显,有的老师理论学习不透,“先学”指导不到位,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简单化,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学生质疑较不主动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和改善。
今后课题实验研究方向是进一步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加强学生“先学”的指导、督促、检查等管理;在教师的教学方面,重视教师的导学、点拔等组织引导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加强基层学校的课题实验的管理和集体研讨活动,提高学校课题实验的工作效能,努力创造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的优秀教改个案,使课题校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