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争做无愧于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 李华平
今年9月以来,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我参加了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网络培训, 通过倾听专家讲座、 解决问题、与学员们交流研讨和专题考试使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时刻牢记自己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一线教师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怎样更好地在教育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做到严管厚爱,成为学生的表率,无无愧于新时代。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均提前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加快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普及到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些不平衡不充分,有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有结构性的,如硬件建设和软件投入、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学科等方面的不平衡,还有德智体美劳发展的不均衡。这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教育公平的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人民满意度的全面提升,影响教育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书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战略、谋定了方略。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支撑。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领域各项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位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公平、优质、多样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二、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是师德的灵魂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人格力量。而这种人格力量常常是“人品”的代名词,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提倡“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以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行为准则积极影响学生。中小学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可诠释为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其知识、智慧、情感、人格影响学生的心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甚至可以通过塑造学生的品德、个性、人格影响其一生。校园里,教师高雅的气质和风范往往都是学子们争相效仿的楷模,以至于他们“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而且肩负着“育人”的崇高职责。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2018 年 9 月10 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因此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把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着班人作为检验一名教师师德是否合格的灵魂。
三、学为人师,以真立教是师德的根
千教万教教人求,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身教重于言教。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师德的本
在2018 年 9 月10 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 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完善自己。 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视频的学习过程,我系统地了解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法规的修订与解读,这些法规是教育工作者的行业准则,也是基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本质性要求。
中国改革的成功也有无数《白老师的背脊》,他们默默坚守岗位,几十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坚守职业守操,他们诠释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坚持的基本追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他们的背脊就是中国的脊梁。
因此,爱岗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 。
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总之,一名优秀的教师,心定是师德高尚的教师,也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也才能做无愧于新时代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