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27篇《获奖说课稿》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获奖说课稿》相关的范文。
篇一:《琵琶行》获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风格多样的唐代诗歌,可以通过文章领略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本篇课文是一首抒情性、叙事性都很强的诗歌,语言形象生动,抒情真挚细腻。作者着力描写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并把音乐与琵琶女的身世、作者坎坷的仕途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营造了无尽的愁思、悲凉的氛围。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理解课文内容已不是难题。但文中用文字来描写音乐的方法学生们很少见到,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因此我会着重带领学生们赏析并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初步学习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确立了教学目标,我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我把学习诗人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高超写作技巧作为本次教学的重点,而体会文中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则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说过:“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会采用设置情景的方法。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歌曲《高山流水》,并这样导入: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因此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名曲是“高山流水”,这里面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颂。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并序)。这样的导入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在情境中对音乐产生期待,提起探究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步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会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作者及课文的.背景介绍,帮助学生们进行初步的了解。之后在大屏幕上播放诗歌的朗诵音频,解决断句问题并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最后共同总结出每一段的内容,即第一段,写送客闻琵琶之声;第二段,步入诗的主体部分,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形;第三段,叙写琵琶女的身世;第四段,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最后一段,写琵琶女繁管急弦、凄切哀婉的演奏,写全场的人听乐而动容,写诗人泪洒青衫,无限伤感。之所以这么设计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有利于之后的研读。
(三)深入研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几个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首先我会询问同学们,文中有一段描写音乐描写的非常生动,找出来并大声的朗读此段。学生不难找出是第二自然段,紧接着我会带领学生们着重的分析。让他们小组合作找一找作者在描写音乐时用到的修辞手法,用词的特点以及曲调的变化。在小组讨论后找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总结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词多样如“嘈嘈、切切、凝绝”等,把音乐由舒缓流畅到逐渐沉咽到间歇停顿再到雄壮激越最后强音收束写的淋漓尽致,似身临其境同作者一起听着乐曲。在乐曲终了之后,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结尾,我会让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两句的作用,进而体会作者这是以静衬动的写法。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那深深打动人的乐声仿佛缭绕迂回耳际,不由得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这句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这么设计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进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
(四)巩固提高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巩固提高环节我会让学生们说一说学完这一段的感想,引导他们找到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苍凉。那么至此我的教学重难点也得以突破。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
基于此,我会留这样的作业:尝试用文字描写音乐的方法写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
篇二:再别康桥获奖说课稿
《再别康桥》诗中吟唱着的是诗人理想中的生命,即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涵,了解创作背景。
2、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美
3、培养学生热爱自由、追求完美、淡然面对伤感的人生态度。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感表达的过程
2、诗歌意象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会把握正确的生活态度。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介绍作者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别名:南湖、云中鹤。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活动2【导入】二、介绍诗歌背景
1、徐志摩初会康桥
康桥也就是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厚重的人文内涵形成了康桥独立自由的精神标志。徐志摩曾在1921年、1922年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在这里,徐志摩崇尚追求自由的灵魂得到了释放:他曾在日出之时泛舟康河,呼吸来自大自然第一缕新鲜清幽的空气;也曾无数次伫立在剑桥皇家学院的一角,跟随大师的思想进行知识的远航;夜晚时分,年轻的诗人随着夜莺的歌声,不知吟诵出了多少美丽的诗篇。也是在这里,徐志摩邂逅了被他视为知己的民国才女——林徽因,收获了一段至真至纯的爱情。
徐志摩在第一次离开康桥时曾这样说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与康桥的初次相会造就了诗人极富人文化的理想:一生都要追求自由、爱、美。这里是他灵感的源泉、情感的港湾。在他的生命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2、徐志摩再会康桥
1928年,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加大对人民思想上的统治和控制,崇尚自由民主的徐志摩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新月》月刊。诗人的思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他从内心感到彷徨和无助。他再次回忆起了那个美丽的地方——康桥。于是在1928年,徐志摩重返康桥,旧地重游,重访昔日进修,留下美好记忆的学府所在地—康桥。同年11月,徐志摩在乘船返国的途中,写下这篇《再别康桥》。
活动3【导入】整体感知诗歌
1、播放朗诵资料,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2、师生互动,分析出诗歌整体特点
师: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都注意到了画面的丰富、音乐的和谐,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作者笔下如此美丽的康桥,纵然我们穿插进去世界上最美的图画、最动听的音乐也营造不出这样的环境。康桥是美丽的,作者的诗歌也是美丽的,而能够写出这种美丽的原因就是作者对康桥深深的爱恋,所以这首诗歌给大家的感受也就是它的特点应该是?
生:唯美——景美、诗美、情美、安静、沉静
活动4【讲授】四、理清结构,把握全诗。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把这首诗歌看成是作者寻梦的一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通过学生的阅读,老师的提示,可以得出答案:全诗共分七节五个层次:“入梦”“忆梦”“寻梦”“出梦”“别梦”
活动5【讲授】五、重点研读,体味“意象美”
1、精读“忆梦”部分,分别找出三个小节里作者用来代表康桥的景物
第二小节:河畔金柳倒影图
第三小节:青草水底招摇图
第四小节:榆荫浮藻清潭图
活动6【活动】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了三个内容:
理解诗歌内涵,了解创作背景。
(知其人才能知其文,熟悉创作背景是解读作品的第一步。)
体味诗歌的意象美。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把握正确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
(教书育人,重在育人,语文学习生活化的体现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观与价值观。)
再别康桥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再别康桥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介绍作者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别名:南湖、云中鹤。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活动2【导入】二、介绍诗歌背景
1、徐志摩初会康桥
康桥也就是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厚重的人文内涵形成了康桥独立自由的精神标志。徐志摩曾在1921年、1922年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在这里,徐志摩崇尚追求自由的灵魂得到了释放:他曾在日出之时泛舟康河,呼吸来自大自然第一缕新鲜清幽的空气;也曾无数次伫立在剑桥皇家学院的一角,跟随大师的思想进行知识的远航;夜晚时分,年轻的诗人随着夜莺的歌声,不知吟诵出了多少美丽的诗篇。也是在这里,徐志摩邂逅了被他视为知己的民国才女——林徽因,收获了一段至真至纯的`爱情。
徐志摩在第一次离开康桥时曾这样说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与康桥的初次相会造就了诗人极富人文化的理想:一生都要追求自由、爱、美。这里是他灵感的源泉、情感的港湾。在他的生命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2、徐志摩再会康桥
1928年,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加大对人民思想上的统治和控制,崇尚自由民主的徐志摩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新月》月刊。诗人的思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他从内心感到彷徨和无助。他再次回忆起了那个美丽的地方——康桥。于是在1928年,徐志摩重返康桥,旧地重游,重访昔日进修,留下美好记忆的学府所在地—康桥。同年11月,徐志摩在乘船返国的途中,写下这篇《再别康桥》。
活动3【导入】整体感知诗歌
1、播放朗诵资料,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2、师生互动,分析出诗歌整体特点
师: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都注意到了画面的丰富、音乐的和谐,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作者笔下如此美丽的康桥,纵然我们穿插进去世界上最美的图画、最动听的音乐也营造不出这样的环境。康桥是美丽的,作者的诗歌也是美丽的,而能够写出这种美丽的原因就是作者对康桥深深的爱恋,所以这首诗歌给大家的感受也就是它的特点应该是?
生:唯美——景美、诗美、情美、安静、沉静
活动4【讲授】四、理清结构,把握全诗。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把这首诗歌看成是作者寻梦的一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通过学生的阅读,老师的提示,可以得出答案:全诗共分七节五个层次:“入梦”“忆梦”“寻梦”“出梦”“别梦”
活动5【讲授】五、重点研读,体味“意象美”
1、精读“忆梦”部分,分别找出三个小节里作者用来代表康桥的景物
第二小节:河畔金柳倒影图
第三小节:青草水底招摇图
第四小节:榆荫浮藻清潭图
活动6【活动】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了三个内容:
理解诗歌内涵,了解创作背景。
(知其人才能知其文,熟悉创作背景是解读作品的第一步。)
体味诗歌的意象美。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把握正确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
(教书育人,重在育人,语文学习生活化的体现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观与价值观。)
篇三:散步获奖说课稿
一、课标与文本关系:
《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步》要想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体悟。
二、学情分析
根据课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亲情观念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准则,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
三、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审美情趣;2、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并通过指导朗读,品味语言美。3、培养尊老爱幼的高尚美德,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将目标转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将重点化解到教学中,又如何引领学生寻找解除难点这一杂症的灵丹妙药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法宝就在下面的教法和学法这一环节中。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以朗读及朗读指导为经,以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讨论、探究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
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
教法和学法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发挥威力呢?重难点这两种溶质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学过程这一溶剂中,变成营养丰富的溶液被学生吸收继而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看下面的环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了。
六、教学过程
(一)、在轻音乐伴奏下激情导入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教学目标(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三)、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课件显示朗读要求):
a、把握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b、朗读的语气:温和亲切中含庄重
c、朗读的语调:平稳、深沉、抒情
d、朗读的语速:中速略舒缓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归结为“和美”(板书)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
(四)、研读入境合作讨论
1、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
(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
2、划分4人小组、要求: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
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
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4、反馈、小结。
(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
(2)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
5、补充名人的话: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五)、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②男、女朗读,品味
③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
(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六)、赏读入心拓展运用
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
2、反馈、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
内容:生生不息(如果我们写作增添亮色)
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
4、深情赏读:领读—跟读,评价。
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5、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
(“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
6、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
7、反馈、小结: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
(多媒体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进入下一环节)
(七)、凝神细想,独抒性灵
为了学以致用,练习对称句式的写法,也为了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所以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请以“爱”、“家”或“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
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开头,让抒写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另辟蹊径写,然后交流。
①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
①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②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①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②家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
在音乐的激荡下,学生尘封已久的记忆犹如洪水般一泄如注,思绪也随之荡漾开来,平日里被忽略的小事此刻都变成了爱的源泉,在汩汩流淌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于是下笔如有神助。
(八)、教学小结:
(继续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教师寄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
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
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九)、课后作业:(父亲的故事过渡)
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
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对一堂课的结构和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教学内容,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篇四:《背影》说课稿获奖
《背影》说课稿(获奖)
一、说教材
我先说一下对教材的分析。
《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是初中语文的传统篇目。(出处)
文章通过追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本文构思巧妙,结构精美,语言朴实,饱含深情。(基本内容)
这一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学习本单元,重点内容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背影》一文中,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要素,是最关键的教学内容。(结合单元要求,分析本文教学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确定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为此构建了三维目标体系,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依据对课程目标的理解,结合单元要求,以及上面对《背影》一课内容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把握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2、 采用多角度阅读等方式进行整体感知,抓住细节描写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3、 体味父爱的伟大,对父母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背影》是一阅读教学篇目。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整个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疑难或富于探讨性的问题或小组讨论,或个别畅谈、教师点拔,其间融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
因此,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诵读法 ,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启发学生读懂悟透 。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1情境导入,2初步感知,3整体把握,4重点赏析,5拓展延伸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提问:我们的父亲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朱自清的父亲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学习了《背影》,大家就知道了。
(二)、初步感知
我分3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初读课文,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检查重点字词,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2、听录音。配乐朗读此文,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要求和技巧。
3、朗读课文,自我感知课文。朗读是学生练习语感,提高阅读鉴赏作品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感情十分投入的朗读,既能唤起表象,加深理解,又能训练思维。《背影》平淡朴实、亲切自然、感情真挚,只有让学生多读,才能感受其间的情深意切,受到精神的愉悦与感染。
(三)、 整体把握
指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理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主题,感受父子情深。
先指导学生读文章,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这是教学的重点,我简单演示一下教学的过程。
同学们,我们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大家能不能再读一读,认真思考一下,文中几次写到背影?能否分别起个小题目?说说理解了什么?同学们说的很好,文中有四次写到背影,一次是总写,其余三次,分别是:买橘子的背影,离去的背影,泪光中的背影。父亲的外表并不美,动作和语言也不漂亮,可是当我们读了以后,也忍不住像朱自清一样,眼泪又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再回到文中,用心感受这份情,感受朱自清语言的魅力。
(四)、重点赏析
你对那一段,那一句有感觉,交流一下。
在此环节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细读,或沉思,或圈点批注,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解决以上问题。
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朴实的语言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完成教学目标(2)的学习。
(五)、拓展延伸
1、小结教学内容
2、让学生谈谈,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到了什么?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问候,也许是一次长谈…..请你把最感动的那个时刻记录下来
篇五:桃花源记获奖说课稿
桃花源记获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学会读书5中的第2篇课文。这篇文言散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知识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由于初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能较快了解,教学中适时的运用一些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三、说教法
本课时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朗读等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具体教法有:
1.赏读法: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般的社会,和平恬静,怡然自乐。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因此,本节课设计了赏析内容,以“美”为突破口,开展教学,突出重点。
2、多媒体教学法:直观形象,又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
3、想象法: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4、“穿越时空隧道”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
四、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诵读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
(2)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讨论法-合作研究,深入挖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 设计意图: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会复述文章内容,以此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
(二)诵读感知,初探桃源之美
1、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1)你认为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桃花源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设计意图: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为下文的活动做准备。]
2、老师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三)诵读品味,追溯桃源之美
文章中那些句子描绘了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渔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是怎样的?就学生朗读的语句师生合作赏析、品味句子。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分析品味语言的能力。”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视频播放,感受桃源之美。
1、写作目的探究:
(1)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存在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更好、更深刻得理解课文。]
2、视频对比播放“陶渊明生活的战乱频繁的东晋末年”和“陶渊明想象中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学生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一个地方?
[设计意图:视觉冲击,营造气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陶渊明为什么要描绘这样一个地方,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篇六:《背影》获奖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藉、簌、逛、踌躇、橘、蹒跚等。
2.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
3.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纪实散文《背影》的语言平实自然。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作品,获得心灵上的沟通与共鸣。同时,在诵读中理清文章的线索和行文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研讨探究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研讨文中关键性语句的表意和表达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行文脉络。分析平淡中显神奇的特定背景,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欣赏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大家课前或者以前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思想上的被影响,写法上的受教益。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显示)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三、生字词检查。
狼藉簌簌橘逛踌躇蹒跚颓唐琐屑举箸
四、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无私。
②文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
五、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写到我的几次流泪?(四次)
进一步思考:课文中对于我面对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写得很详细,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②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③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⑤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篇七:优质课获奖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微山县傅村街道中心小学的王福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卡罗纳》。接下来,我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课题研究情况简介
2011年,我主持了《农村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内容:一是对农村小学生责任心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农村小学生责任心的现状。二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积极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责任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课题研究达成的主要目标:通过研究,探索可实践可操作的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经过实践活动,唤醒并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
责任心的研究属于德育的范畴。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课题组很重视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并把责任心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作为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一种方法和途径。为此,我们课题组的实验教师,积极挖掘各个学科课程中蕴含的“责任心”内容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和教育。
现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卡罗纳》一课为例,谈谈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
二、《卡罗纳》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卡罗纳》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呈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互相关爱。课文情节简单,但情意深厚,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非常的感人。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课题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分层培养的内容及目标——对自己负责、对同伴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而《卡罗纳》一课所呈现出的“真诚理解、互相关爱”,就是责任心“对同伴负责”这一层次的培养内容和目标。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身子女,缺乏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责任意识,所以在教这一课时,我把引导学生了解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大家是怎么做的,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我运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自学,自悟,真正做到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只做适当的点拨、引导。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将学生的心里感悟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一次次深情的品读,引读和领读,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憾。
(六)教学流程
因此,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以“相互关爱”为主线,设计了五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一是创设情境,渲染爱;二是初读课文,捕捉爱;三是研读课文,感悟爱;四是拓展课文,延伸爱;五是布置作业,増强爱。
在创设情境,渲染爱中。一开始,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孩子们熟悉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用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师生共聊一个话题——爱。告诉学生,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每天都被爱包围着。询问学生你享受了哪些爱?告诉学生在这么多爱中,母爱是最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因为拥有它而感到
幸福,可一位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外国小朋友却永远失去了这份宝贵的爱。他是谁呢?他就是——卡罗纳。这样设计,不仅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卡罗纳》,而且还能达到“课伊始,情已生”的效果。一开始,便使学生有了要认识卡罗纳、了解卡罗纳的愿望和想法。
在初读课文,捕捉爱中。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我提出阅读要求,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朗读课文。通过自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失去母亲的卡罗纳的伤心、可怜与不幸,从而激发起了孩子们关爱、帮助卡罗纳的情感。
在研读课文,感悟爱中。我以“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爱。大家都有些谁呢?又是如何关爱他的呢?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寻找大家关爱卡罗纳的句子,通过勾画、批注、交流,自主体会大家对卡罗纳的爱。然后,再通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进一步感悟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将学生的心里感悟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把爱化作可触摸的东西,通过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与把握,充分挖掘文字里头的情感,通过一次次深情的品读、评读及引读,去体味老师、同学、长辈对卡罗纳的关爱,最终使学生入情入境,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憾。
在拓展课文,延伸爱中。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的环节:让我们也加入到关爱卡罗纳的行列中去吧!拿起手中的笔,把鼓励的话,祝福的话,安慰的话送给卡罗纳。通过二、三教学环节的学习,已使学生更有积极性。
篇八:优质课获奖说课稿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毛主席这首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及意义,从而把握词人的宽广胸怀和深沉的思绪。
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
教学难点:
上下阙的景、情、志如何和谐地统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沁园春。雪》的内容,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朗读。师问:你今天重读这首词感受如何,以一句话表述。
二 整体感知
1.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
板书:诵读、领会;品味、鉴赏
1. 诵读
生自读、生齐读,大家对某生的朗读作评析,看该如何准确把握节奏和感情。
老师范读或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
2.视教师和学生情况,可采用就本词的内容、写法或理解有困难之处质疑,根据质疑,迅速梳理,组织学生讨论作答。或直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直接组织学生学习。
①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为了表达的需要,语序往往倒装,而且常省略一些成分,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把诗意组合起来。看看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怎样调整就更顺畅一些,请具体表述出来。(深秋时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
② “看”这一领字,一直控制到哪里?这几句视角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特色何在?(远眺,近观,仰视,俯察;先勾勒出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然后染色“尽染”“碧透”色彩鲜艳丰富美丽,最后赋予动态“击”“翔”“竞”……)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好?作者笔下的秋景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③ 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郁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笔下秋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于立益,同时也与作者的身份、性格、胸襟、气度、经历关系密切。毛主席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④ 有同学说“上阙就是纯写景”,你也这样看吗?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宇宙万物给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面对此景,诗人不由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关注国家命运,写出了词人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写景中融入抒情,景中寓情。)
⑤ 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怎样回答的?(小组讨论明确)
(“携来”两句,写出就在这橘子洲头,词人曾与许多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自然从上阙的旧地独自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恰”统领中间7句,形象地概括出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最后三句,以设问作结,形象含蓄的回答了“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应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蕴含着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情,抒情中显露出主宰沉浮的凌云壮志。)
⑥ 联系“时代背景资料”,突破难点,体会本词景、情、志如何和谐统一的。
齐声诵读全词。
所谓“意”是指诗人(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所谓“象”是指所写的客观物象(创作客体)。诗歌的意象就是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的融合。
板书设计:沁园春。长沙
目标: 诵读、领会; 上阙:
品味、鉴赏 秋景 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写景提出“谁主沉浮”
意象 下阙:
“意” 诗人的思想感情 抒情 意气风发、激昂慷慨
“象” 所写的客观物象 设问回答“谁主沉浮”
教案点评:
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体会上下阙的景、情、志的和谐地统一。
学生自愿结组(3~4人)从中学《语文读本》第三册中选取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中的一首,集体备课,然后将讨论内容展示给同学们。形式各组自定。
篇九:月光曲获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苦人民的伟大音乐家。作者运用联想、对话描写等表现手法,使得课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
二、说学生
四年级学生通过先前三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学习中已有自己的主见,并掌握了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会积累语言,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乐于揣摩课文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劳苦人民的情感意义,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设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及分辨实际事物和联想部分;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
五、说教法学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的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知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一种积极的思维。从这一点出发,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整节课的教法设计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尽量让学生动脑、动口,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精讲、善导、激情、引思”八字贯穿各个教学环节。
本节课使用的教法学法如下:
1.情境法——激发学习兴趣,热情参与。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3.讨论法——积极参与,得出结论。
4.练习法——感悟课文,体会内涵。
六、说教学时间
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七、说教学准备
本堂课主要使用多媒体音像教学、ppt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在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篇十:《琵琶行》获奖说课稿
《琵琶行》是新课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一、说教材 本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1、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g
2、古人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二、说学情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适合学生审美的.特定情境,培养学生接纳美的胸襟。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元和十年,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课文。
(二)分析课文
《高中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本梗概,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1、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声中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回答问题:主要写了几个内容?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语、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
2、下面我讲讲对内容的分析。
主要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我就从这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问题教学法”,他认为这个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在对课文的分析中,我主要才用了这个方法。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
第二次演奏,这是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此部分。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一部分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
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
3、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4、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c,侧面烘托的手法。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最后一节,让学生自己品味通过侧面描写烘托音乐的感人。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座桥梁。桥的这边站着读者,桥的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座桥,读者与作者见面,不久见面,并与作者的观点相契合。”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体会作者的“三感”来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主题的内涵。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在文中不难找到。
第一次感悟问题: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琴声时怎样的心情?
这两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通过环境描写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第二次感悟在的第四节,是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主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在这里我打算问这样几个问题:a,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b,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c,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一部分阐明了的主题,重点分析诗人和琵琶女的四个相似点:都是从京城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都是才华横溢、怀才不遇的人,都有从荣至衰的遭遇,都怀有满腹的“幽愁暗恨”。两个形象心灵沟通,爱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第三次感悟在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三) 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板书归纳:(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寸虚实相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3)音乐描写出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四)课外延伸
旨在延伸教材内容,拓展课题研究,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这类的能力,选取白居易的《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诗文,分小组讨论它们和《琵琶行》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五)作业
让学生背诵全文,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播放琵琶曲《春江秋月夜》让学生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篇十一:幼儿园获奖说课稿
导读:这篇故事短小精悍,它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奇奇兔内心多么渴望朋友,同时也展现了它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纯真、美好的心灵。当前独生子女虽在家中倍受娇宠,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呵护,而不善于对别人付出关爱。
教材分析
这篇故事短小精悍,它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奇奇兔内心多么渴望朋友,同时也展现了它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纯真、美好的心灵。当前独生子女虽在家中倍受娇宠,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呵护,而不善于对别人付出关爱。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本次活动有意识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体验乐于助人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为他人做事的愿望
教学目标
1、欣赏、学习文学作品的优美语言。
2、懂得为他人做事是愉快的。
教材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在学习作品优美的语言时,指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学说故事里的话。
因为大班幼儿对故事的学习,已由喜欢听逐渐倾向想讲,但由于缺乏表达的经验,在说故事中常是说了前句连不了后句,难以完整复述。所以,指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出故事里的对话是教育中的重难点。
说教法
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刺激幼儿的听说能力。主要采用直观法、提问法、创设情景法。
1、直观法是根据幼儿思维特点决定的,幼儿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利用图片,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口语表达做充分的准备。
2、提问中拓展幼儿思维。在提问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给予幼儿更多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是新纲要的体现: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逐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设一定的情景,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分段讲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解决幼儿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出故事中的话。
活动准备
1、了解有趣的复活节。
2、奇奇兔、胡萝卜清洗机、彩蛋描绘机等图片各一。
3、小猴受伤在医院图片一张。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目标与内容,我分三个环节进行。
激发兴趣→欣赏、理解作品→情感体验。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第二环节: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故事内容。第一步骤:运用直观法和提问法,分段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印象和帮助理解、记忆。这样幼儿就克服不良的只求听不求甚解的习惯。第二步骤:完整讲述故事,主要让幼儿有一个完整欣赏的效果。
第三环节:情感体验。活动中渗透生活经验。让“互相帮助”这一现象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拓展生活经验,并利用如何帮助小猴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有话好说,从而体现活动价值。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乐于助人,懂得关爱他人,作为本次活动延伸。
篇十二:《春酒》获奖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赏析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3.课外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4.联系生活体验,寻找每个人心中的故乡情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从和学生交流当地家乡话开始。
乡音总是萦绕在我们心中最美的语言。许多年后,当你走在异乡的土地上,耳畔听不到这声声熟悉的乡音,眼中见不到这张张亲切的面容,那时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呢?(学生回答)
是啊,故乡是许多人心里魂牵梦绕的地方。台湾著名作家琦君她对远离了几十年故乡的思念,不是一首诗,也不是一曲歌,而是斟上了一杯故乡的“春酒”,就让我们去细细品尝这杯故乡的“春酒”。
二. 整体感知,为“春酒”取名。
听教师配乐朗读,要求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想:能否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师:从学生取酒名的角度板书: 童心酒 母亲酒 乡情酒。
三. 赏读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1.问:端起这杯童心酒,你觉得哪些细节能体现儿时“我”的童心童趣?
(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几处细节,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纯真的快乐。)
例子 ①“其实我没等她说完,……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胆怯与好奇;一个“舔”字活画出一个嘴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充满童趣。
②“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
“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
说小花猫是酒仙以我当时孩子气的心理去揣摩小花猫,可见我也一样馋得要命,足见我可爱的童心童趣。
③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问:这个比喻恰当吗?用像小猪像皮球像企鹅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因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
另外,如“总是”“一马当先”“眼巴巴”等说明我对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2.师: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她的母亲。
问:如果把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拍摄成一个个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个细节?为什么?
同桌交流。提示人物的特写镜头往往要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可以抓住表现这些特点的词语。看哪组同学拍摄得最到位,能给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1)学生讨论交流。
(2)回答时尽量引导学生去品读细节中母亲的不同侧面,每个镜头所蕴涵
的美好的母性。
如: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最好喝。
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纯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提醒。
教师可问学生“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 这里把母亲的神态拍成“腼腆”不是更能表现母亲的淳朴吗?“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小结:感谢这几位同学为我们从不同侧面突现了“母亲酒”的涵义。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3.问:琦君怀念的仅仅是她的母亲吗? 品析“乡情酒”时可明确:
①花匠阿标叔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最好体现。
②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
③“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
小结:醇厚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
四. 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1.师: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此时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吗?(道地家乡味)这些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啊。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关注最后两段。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2.了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
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让学生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结尾。
师:那份挥之不去的美丽乡愁正是萦绕在作者心中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它借春酒让这份乡愁在温馨的怀念中透着一股隐隐的怆痛。
五. 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1.师:从古到今,因为漂泊,因为远游,因为战争,因为心中的理想而远
离故土的人,都会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思恋。因此思乡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作家们往往借用丰富的事物(即意象)来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情思。
问:琦君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乡作品中常常借助哪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明月、笛、乡音、秋风等)。让学生吟诵有关乡愁诗句。
2.小结:故乡情结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是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明月、暮日、乡音、秋风、老树等这些不同的意象赋予了乡愁更丰富的内涵,更深沉的情感。故乡情结已沉淀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从古至今,多少人为谋生存图发展,背井离乡,羁旅天涯,但不管走到哪里,走得多远,也不管春风得意、事业有成,还是惨淡失意、穷困潦倒,生育自己的故土总是像影子一样紧紧相随,让人魂牵梦绕。求学海外的学子学成归国,客居他乡的华人华侨或回大陆寻根认祖,或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慷慨解囊,这都是缘于那份深沉的故乡情结啊。故乡情结成为了具有强烈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六.联系生活体验,编织每个人心中的故乡情结。
师:故乡情结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对我,一个普通的人而言,故乡情结是
飘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童年时最喜欢吃母亲做的番薯糕。记得母亲把蒸好的番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放在一个大筛子上,在阳台上晾晒。那金黄的色泽伴着阵阵香味对我充满了无限的诱惑。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每当这时,母亲总会轻轻拍一下我的手,嗔怪着说:看你急的,番薯糕要晒干了才好吃,甜甜的嫩嫩的,嚼起来才有味道。“现在我偶尔从超市买回一袋地瓜干,却再也嚼不出童年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多年以后当我身居另外一个城市,我依然会想起童年的番薯糕,因为它是我对故乡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忆。
那么当故乡和你渐行渐远的时候,当它在你心中成为了遥远的回忆时,萦绕在你心中的那份故乡情结又会是什么呢?你也像老师那样试着写下一两句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
示例:故乡情结是飘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
是童年嚼在嘴边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
是生命中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味。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结束语:故乡是一道永远也看不厌的风景,故乡是一段永远也忘不了的过去。那融入生命的故乡情结不仅镌刻在每个游子的心中,它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无论走得多远,故乡这个生命的根,精神的根会依然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记住:心灵的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一座丰饶博大的精神家园。
《春酒》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九课――琦君的散文《春酒》。
一、对教材分析
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春酒》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如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它属于略读课文,根据散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授课课型定向为以学生感悟为主的美文欣赏课。
二、教学目标定位
1.赏析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3.课外拓展,感悟故乡情结。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文章意蕴、人物形象,品春酒,解真情。
教学难点:抓细节品析人物形象。
四、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读为主,在读的基础上突破悟这一难关。朗读法,它是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意蕴。在朗读中想象文中优美的生活画卷,有情趣的生活细节。品读法,它是指对重点词句的反复诵读体会它的深层内涵、表达作用和作者感情,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和审美感悟能力。
五、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要自主、独立地预习,为上课作好准备
合作学习法:我将此环节安排在赏读细节中。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的意见进行交流、比较,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故乡这是一个深深烙刻在我们心中的归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最难忘怀的是故乡的点点滴滴,化为缕缕愁思萦绕在心头,永不散去。“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范仲淹选择痛饮一杯来解相思自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则通过赏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位远离故土的游子,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呢?(学生回答)
的确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作家琦君也不例外,她为自己酿了一坛故乡的“春酒”,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琦君去品尝那浓浓的 “春酒”。
二、整体感知,浅尝春酒
伴着舒缓的音乐,教师与学生合作朗读,了解文章内容
初尝春酒,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琦君给我们讲了故乡的那些事呢?那么,留在作者记忆中最深刻的是那件事呢?
教师总结:我想不论哪件事都是作者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三、赏读细节,细品春酒
1.再喝一口,我慢慢咽下,细细品味,童年是美好的,我们也是从童年走过来的,同学们看文中有很多描写童年的细节都是很有情趣的。老师想请同学们说说看文中那些描写童年的细节是你觉得有意思的。
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几处细节,感受春酒中“我”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例子:
①其实我没等她说完,……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胆怯与好奇;一个“舔”字活画出一个嘴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充满童趣。
②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
“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说小花猫是酒仙以我当时孩子气的心理去揣摩小花猫,可见我也一样馋得要命,足见我可爱的童心童趣。
③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这个比喻恰当吗?用像小猪像皮球像企鹅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因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另外,如“总是”“一马当先”“眼巴巴”等说明我对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2.通过童年的细节,我品读出了一份纯真的`童趣,童年的的我因为有了春酒而变得如此的快乐。那么,童年的我最喜欢喝谁酿的春酒你呢?
如果把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拍摄成一个个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个细节?为什么?
引导学生去品读细节中母亲的不同侧面,让每个镜头蕴涵出美好的母性。
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最好喝。
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纯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提醒。
小结: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3.琦君怀念的仅仅是她的母亲一个人吗?
①花匠阿标叔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最好体现。
②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
③“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
小结: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邻里乡亲间的和谐淳朴,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
四、乡歌惆怅,回味春酒
1.家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这也正是我什么味道的春酒?(道地家乡味)。现在,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2.了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
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让学生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结尾。
那份挥之不去的美丽乡愁正是萦绕在作者心中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那么如果让你给这坛春酒起个名字你觉得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更合适呢?
五、拓展练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家乡的思念总是人们难以挥去的情愫。请你把对家乡的思念以下列的形式表达出来。
家乡是一坛陈年的春酒,在我心里,藏得越久,味道越醇。
家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故乡是一道永远也看不厌的风景,故乡是一段永远也忘不了的过去。那融入生命的故乡情结不仅镌刻在每个游子的心中,它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无论走得多远,故乡这个生命的根,精神的根会依然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记住:心灵的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一座丰饶博大的精神家园。
篇十三:桃花源记获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
教材内容:作者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借虚构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一定的社会理想。
教材特色:语言浅显易懂,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
教材能起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文言文的审美情趣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
3、领会文章深刻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培养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重难点:
【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难点】
1、领会文章深刻的主题思想。
2、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三、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应该可以自行疏解文意,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但仍很片面,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点拨法。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学法:诵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等。我计划用多媒体课件1课时完成这一课的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我将从情境导入,检查预习,译读品味,体验欣赏,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等环节进行教学。
(一)设置情境导入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教师以一幅桃花源图片配上轻音乐,在这其中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地方,四季风景如画,当春天桃花盛开时,人们在田间自由的耕种,老人和小孩悠闲自在地生活着,这个地方就是“世外桃源”。它源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文中去领略一番吧。
【设计意图】以音乐渲染情境,美丽的图片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想象。
(二)预习检查
新课标指出:“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同时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简介作者。教师先检查学生对陶渊明的了解情况,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能从课下注解了解到陶渊明的部分知识,显然这些知识还不够,教师出示课件上的知识并引领学生去了解。
2、全班齐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对字音、节奏、情感的把握情况。如果学生对字音、节奏、情感把握有偏差,就安排学生对照课下注解自读课文纠正字音、节奏、情感的环节。
3、学生对照课下注解自读课文。教师讲明自读要求。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班级,对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查字典等提出表扬,以期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
4、展示朗读成果。教师请几位学生读课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字音、节奏、情感。并安排教师师范朗读:“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5、再次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
1、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
2、将字音的教学放在朗读中,符合学生接受新知的规律。
3、教师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示范朗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译读品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复习文言文翻译五字法和信达雅要求。
2、同桌互译全文。教师先提出要求:用铅笔圈下较难的字词或句子,然后学生对照课下注解一人一句翻译全文,教师在此巡视全班掌握学生翻译的情况,并相应答疑。
3、全班交流疑难点。
4、教师出示检测题。
【设计意图】
1、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文并能尝试着用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2、通过检测题既可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四)体验欣赏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境——穿越时空连线,让学生扮演记者和渔人、桃花源村人对话,在这样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较难回答的问题教师记录并用多媒体呈现出来。
2、问题有:
(1)、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与社会风尚如何?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为什么?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3、教师补充写作背景并组织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符合新课标的阅读要求。
(五)拓展延伸
因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我们今天的社会便出现了很多桃花源。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客介绍桃花源呢?写出你的导游词。
(六)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桃花源,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老师希望每位同学能树立起自己的理想,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桃花源”。
【设计意图】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七)布置作业
1、必做题:背诵全文
2、选做题:用自己的话叙述文中的故事,并说给父母听。
3、拓展题:预习24课《大道之行也》,找出和《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
作业分层次,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说板书设计
七、说教学反思
1、对于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我认为朗读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我在备课时主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对照课下注解自行朗读课文、疏解课文。通过朗读展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充分遵循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二主”作用。
2、创设情境,时空连线让学生与文中人对话,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设计分层次,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聆听。
篇十四:桃花源记获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介绍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方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篇十五:观潮获奖说课稿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路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上节课已经对课文的整体结构作出了初步的分析,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引领学生回顾课文描写的顺序,理清文路,并写好板书,为这节课深入学文打下基础。
板书:潮来时 ?潮来中 ?潮来后
二、身临其境,感受文景:
以往的《观潮》教学,潮中和潮后是学习的重点,而课文的第二段中观潮的位置,往往被一带而过。
观潮在哪儿观?怎么观?如何创设一种情境,让读书学文的过程,成为身临其境的观潮过程,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前往海宁市盐官镇观潮的游客,在那里人声鼎沸,在那里欢呼雀跃,在那里叹为观止。
于是,我抓住课文第二段的观潮方位描写,带领学生走入文本,走近钱塘江大堤。我出示一张游客观潮的图片,转换角色、创设情境:“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我们来到海宁市的盐官镇。”看到观潮的游客了吗?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们现在是面北朝南,(让学生认清自己所在的方位)。引学:我们的东面?(是大海),我们的脚下?(既是钱塘江的入海口,也是大海涨潮时回流钱塘江最浪高水急的地方);我们现在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学生读完该段的后半部分:“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我们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进而体会潮来前的平静。
三、品读感悟、体会奇观:
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是全文的精髓,是学生了解大潮雄伟、壮观并学习作者按观潮顺序记叙景物写法的重点段落,是整节课教学的重点,我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凸现对重点的处理。
品词析句、画批指导:
读中想象,如临其境:
读中积累,指导背诵:
理清顺序,领悟写法,
意在通过确立训练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为实现文本与读者心灵的沟通,使学生情感与文章情感产生共鸣,真正感悟大潮的雄伟、壮观。
(一)品词析句、画批指导
自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天下奇观的?用直线画下来,可在旁边简单写写批注。
此教学环节预设学生会出现的问题是:1.画句子直奔第四自然段。2.只会画、不会批,以至于批注流于形式。我的指导方法是:预设:如学生只找到了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可提示学生,观潮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这也是奇观,引导学生在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而画批地指导,可实投展示语文书,手把手指导学生如何批注,让学生每节课都在书上批一至两处,长此坚持,学生的语文素养必有提升。
(二)读中想象,如临其境:
学生大多没有亲眼目睹过大潮的景观,缺少类似的经历,这对理解课文、感受大潮的声势和形态造成一定的障碍,在这里采用古诗与文章中的精彩句段对照学习的方式,力求突破这一重点。
首先:出示古人诗句: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李廓:“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教师引导:钱塘潮气势非凡,多少文人墨客观此奇景,有感而发,写下佳句,流传至今。
找一找,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文中哪几句的景象,自己读一读,比一比。
学生交流:不同的方法写出了同样的奇观。
结合诗句理解“横贯”的意思,那就是:“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通过古诗中形象的比喻,进而理解了文中句子的意思。
文中形容声音巨大的句子是: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再对照相关的古诗,“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进一步加深了感受。
接下来处理比喻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一组图片出示:浪潮与万马奔腾对比,从颜色,从气势,体会比喻的贴切与巧妙。
通过指导朗读,想象壮观的景象。
朗读中想象既有利于学生领悟江潮的气势,也有利于以情导读,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将朗读引向深入。
读,应求形式多样,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要根据不同段落的学习内容、训练任务、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读法。在本教学环节,我采用齐读的形式,既为训练面大,又为营造浪潮的气势。
三、四自然段师生合作读,教师读观潮人的变化,学生读潮的变化,从左边第一行的学生读,然后第二行加入、第三行、第四行,直到全班同学的加入,在“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中结束,好一会,琅琅的书声还像在教室中回荡。
读后,再适时出示潮来时的视频,加强感受。
(三)读中积累,指导背诵: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课文的三、四两个自然段要求背诵,在背诵之前,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背诵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好的方法?通过上面的大量读中感知,学生会找到可以按照时间、大潮的由远及近(空间)、前后联系等来记忆。
此时,教师再出示插图及表示时间顺序和空间变化的词语,辅助学生背诵,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四)理清顺序,领悟写法,
其实,在学生交流背诵方法的时候,也就明确了三、四自然段的写作顺序,那就是——由远及近
对于描写观潮人表现得句子,在课上不作重点处理,只是让学生找一找段中描写观潮人的语句,看看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重点词语:人声鼎沸的体会,感受到加入了对观潮人的描写,更能衬托出真是天下奇观,所以,才引得成千上万的人来观看。也与第二自然段的人们的表现相照应。
四、回归整体,感悟写法:
看板书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领略了这一天下奇观,更学习了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增长了语文知识。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时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来前
江面很平静
潮来后
恢复平静
两丈来高
由远及近
教学反思:
1.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中我将“潮来时”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使得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
篇十六:高一《劝学》获奖说课稿
高一《劝学》获奖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文是《劝学》,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和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5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师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一篇,《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 而该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古代的议论性散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于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础的文言语法知识,学习如何清晰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作为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检验学生前三篇文章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关键。
二说学情
自上高中一来通过必修一二三的.学习和积累,已经有了一些文言字词、句式等知识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本单元前三篇均为论述性文章,学生对论述文的论证方法、结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主要是引导为主,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自主学习,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总结。
三说教学目标
所以针对以上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 我拟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 掌握积累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议等现象和文言句式。尤其重点注意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 过程与方法 : 理解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情态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韩愈论述的从师之道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知识 学会正反对比论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论述的从师之道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
文言文的学习,尤其应注意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高中语文课标提到,高中语文的学习应促进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探索的意识和兴趣,使语文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自主探索的过程。因此,我的教学法为诵读法 提问法 讨论法 点拨法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且本篇文章为自读课文,我将其设置为课时,对于课文中的有些学生可独立完成或需要了解的内容,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做课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及解题
导语设计:
远古,教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可以一见;现在,教师的地位也一直在提高,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一段历史时期,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不是很浓,在元代,甚至有“七娼八丐九儒”的说法,“臭老九”之称由此而来。 教师地位之低,从师风尚不浓,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唐朝这种风气已然出现,尤其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当时的情况正如韩愈的盟友柳宗元所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愈的这篇战斗檄文----《师说》。
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在导语中将相关的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
环节二诵读文本 整体感知,解决文言基础知识
首先 检查预习情况 全片篇文章不长先抽查学生朗读课文。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示再让全班整体朗读,检查预习情况,同时令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答疑扫清字词障碍
其次 师生共同整理重点字词句 这也是教学重点
具体做法:
先让全班合作筛选出重要的字句,再由师生对照各自所找的重点,弥补学生的疏漏, 筛选重点可以让学生以必修一以来已习惯的学习模式进行筛选,
如选十五个相对重要的字词 筛选出5个相对完整的句子,翻译。
选三个名言佳句等
在这过程中可以先小组讨论,达成一致后选取代表进行回答,要阐明筛选的原因并尽量不看书的翻译句子含义如说不到位,若是学生回答的不全面,可由其他小组或者老师补充
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后可评选最佳小组和最有价值组员。
最后老师亮出自己整理的知识重点,让学生对照 思考老师为何这么筛选,以便下次能更准确的找出重点的文言现象 当然重点字词是相对而言的 不能强求学生的重点和老师完全一致
篇十七:《将进酒》获奖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浪漫主义的诗人自屈原之后虽不能说乏善可陈,但后来的诗人也不过是天际划过的流星,到了李白才异峰突起,和屈原隔代相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两颗闪耀的明星。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将《将进酒》列为讲读课文,大有深意。不仅因为它是李白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出现于李白政治上失意,内心极度苦闷的时期。可以说一个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恰恰是他创作上更臻成熟的时期,是应该是一个文学创作上的规律。历数古代有成就的诗人,概莫能外。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为“劝酒歌”,古词有所谓“将进酒,乘大白”的句子。该诗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三人常登高宴饮,诗人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学习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其中对李白作品风格的把握是一个重点,要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以便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一乐府诗题以新鲜而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二)教学目的:
依据大纲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本课实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重点词语,进而把握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诗人的精神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诗意。
二、学生情况分析: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种体会,就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外环境的影响,往往很难将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书本上来,尤其是古典诗歌,很少能一如过去那样亲近她,了解他,欣赏他。学生宁可在网络与游戏中忘乎所以,也不愿与古圣先贤同喜同悲,只既是语文教学的矛盾,也是语文老师每每遭逢的尴尬所在。为此,作为教师,只有尽量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手段,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说教法
1、诵读法
本人长期坚持示范性朗读,所以首先利用声情并茂的美读,激发兴趣,继而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
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放在诗人豪纵狂放的`外在形象和忧愤郁怒的内在情感的理解上。
3、比较法
比较李白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通过对李白个人经历的交代,尤其是三年的翰林供奉生活使李白人生理想受挫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李白由对统治阶级的幻想到与统治阶级决绝的人生选择,从而增强学生对的兴趣。
四、说学法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通过课上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兴趣,进而使学生向课外延伸,自觉阅读古典诗歌,培养应有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另一位大诗人画的一幅漫画。画面上主人公桀骜不驯,豪放纵逸,才高八斗,一副傲视封建王侯的形象。这就是李白。然而,李白虽然看似活得潇洒,其实满心悲苦,他的“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不正是内心孤独的体现吗?尽管他纵酒高歌,但“举杯销愁愁更愁”的他,内心一直有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他将愁情或借酒,或托月(我寄愁心于明月),拾入诗囊,遂成为著名的《李太白集》。《将进酒》就是酒助诗兴,笔酣墨饱的豪放之作。
说明:《将进酒》是鲜明表现诗人个性的劝酒诗,导入时将诗和酒联系起来,既关照了全诗内容,又感受了诗人饮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的开阔、旷达,对李白的个性风格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二)多媒体播放古琴曲《关山月》并配以相关的画面,教师朗诵全诗。
说明: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又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三)学生准备后,指名朗读诗歌
(四)师生研讨,完成教学目标
师:《将进酒》中的“将”是什么意思,从内容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
说明:学生根据注解和预习提示首先明确这是一首劝酒诗,这样才能照应导入,也让学生有整体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从注解、预习提示、课后习题、补充知识等筛选有用的符合要求的信息。
师:虽然是劝酒诗,诗人一落笔却先不写宴饮过程,而是陡然以黄河奔流起势,诗人在描写时视角是什么样的?山巅俯瞰诗人联想到什么?
说明:这一问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慷慨生悲并不是没来由的,而这来由与悲叹构成了诗歌的“兴”的手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分析感受“兴”的手法的特点:“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师:整日穷愁并非李白本性更何况白发如丝悲无益,所以诗人的情感顿起变化,哪个词表明诗人从悲叹中跳出来,这个“欢”字控制到哪句?
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同于凡夫俗子的一醉方休,你怎样理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说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此问意在让学生通过讨论,透过现象看到诗人的这种蔑视权贵、建功立业的心志和报负。
师:待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酣畅淋漓地向友人一吐为快,李白狂歌的12句话根据感情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
说明:让学生以感情为标准划分层次,还是继续体会诗人感情上的起落,只不过由悲到欢这一感情变化过程很明显,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而这两个层次中作者的激愤与狂放并没有明显的语言标志,问题难度的加大会让学生知难而进,深入探究,准确与否毕竟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如不准确或不到位可做如下启发:
师:第一层次中直接表明诗人态度的词有哪些?(“不足贵”和“不复醒”)“钟鼓馔玉”指什么,“钟鼓馔玉”真的不足贵吗,诗人说富贵不足贵是出于什么,诗人为什么愿长醉不醒?请大家联系背景思考这个问题。
说明:电脑屏幕打出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年唐玄宗眈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诗中也流露出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豺狼当道,奸臣弄权,他只有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
师:所以这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激愤)
师:诗人的激愤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古来圣贤,古来圣贤皆寂寞,岂止寂寞,为人民苦难疾呼甚而抛洒热血的经天纬地之才大有人在,请请举出你崇敬的抑郁不得志的古来圣贤。
说明: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对那些有经天纬地才能的大圣贤如孔子、孟子、屈原、贾谊等人的深刻理解,感受他们壮志难酬的苦恼。
师:既然古来圣贤如此之多,何以偏举陈王?
说明:此环节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挤,抑郁不得志的圣贤中曹植记不得意于乃父,又不见用于乃兄,备受猜忌,此其一;陈王与酒联系较多,此其二。陈王诗才出众,七步诗即为明证,与诗人更加相似,此其三。
师:第二层次的内容是什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气魄?
师: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激愤,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明确什么是感情基调。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感情色彩或氛围。这首诗初读一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占主导地位,确切的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激愤。
(五)体会艺术特色:
诗人好用夸张写法,这和他的浪漫气质和狂放性格有关,所以不使人感到言过其实,试从这首诗中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说明: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与他是用夸张手法不无关系,使中多处用了巨额数字以表现豪迈诗情,例如:“一饮三百杯”表现豪爽,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另外还用了想象性夸张,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词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六)拓展迁移:
诗圣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七)再次指名朗诵全诗
说明:学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形象,最后一次的朗读应是再现诗人形象最好的时机。
六、鉴赏要点
1.感情上大起大落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一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渲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阶级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夸张的写法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葛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篇十八:《老人与海鸥》获奖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展现给我们是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更是一段真挚的情感。为此,本课教学我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抓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对话升华中,抓重点词句,品重点文段,充分感受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亲人般的令人震撼的情。
一、说教学目标:
1.人文切入,品读悟情,是这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
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让每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们的总是不同的阅读感受。因此,我制定了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的课时目标。以读为抓手,品词品句,深入感悟,让学生们充分领略着这个文本独特的魅力。
2.语文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语文教学读写不可分割的特点又决定了本课时的第二个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说教法
本篇课文感情真挚,文字流畅,特别适合学生读中感悟,采用以读悟情的方法将更利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教学中我会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写应成为阅读教学中不该淡化的环节,读写应有机结合。因此,我在教学中趁热打铁,进行了读写结合,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小练笔。让学生把在学文中的真情流露记录下来。
四、说学法
本节课,学生采用如下方法学习。
(1)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的过程学到新的知识。
(2)勾画、批注。通过圈化。品味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想象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对知识的接受,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还是本着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抓手而设计。大致可分以下几大板块。
第一板块:复习回顾,激情导入。
通过回顾老人对海鸥的爱,为新课作铺垫,同时在复习中,对文章写作方法进行小结,也为本课时的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打下伏笔。
第二板块:品读课文,感悟深情
围绕着一个问题质疑: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意想不到了。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读、思、悟,读去体会、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教学时,不仅要实现读中悟情的目标,同时在阅读中训练学生品词、解词、朗读、想象等各种语文能力,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三板块: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在学生充分感悟了海鸥对都比那份意想不到的情后,以一张海鸥扑向老人遗像的照片引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白色旋涡中的小海鸥会做出刮目相看的举动,会鸣叫些什么?设计意图一是为文本的第18自然段省略号内容进行补白,同时也是为了读写迁移,用所学到的写法运用于练笔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一板块:同时,老师教给了学生多种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达到扬情寓意的效果。
篇十九:沁园春长沙获奖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获奖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的第一篇,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作品。下面我准备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沁园春 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上阙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则紧承上阙,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了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沁园春 长沙》是高中语文的第一课,这也是高中语文中唯一的一个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单元中的第一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
同时这节课的教学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接触的正式的第一堂语文课,在这以前,我们虽然已经对高中语文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高考语文的一些特点给学生讲解过,学生已初步明白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些要求,可能对高中语文有了一定的新鲜感和较浓的兴趣,但这毕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所接触的第一课,这堂课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高中语文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在加之《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高考的《语文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尤其是对高考题的第二卷中诗词的鉴赏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新诗属于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教材中也仅此这一个单元,所以不可避免地要担当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新诗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掌握诗词规律,朗读并背诵诗歌。
B、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C、情感目标: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朗读、理解、背诵诗歌。
难点: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我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本课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情感教学法。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学生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感氛围。 具体到本课的教学:我准备采用我教学诗歌的方法,“读——悟——写”的教学方式,尽量营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投入到诗词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以朗读为主,进行背诵。在读的'过程中,去领会和感悟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最后就是让学生把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用自己的的语言描绘出来。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我打算让学生以“朗读——想象——感悟”式的学习方式为主,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文章内容。
我在运用情感教学法时还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任务和时代要求,号召“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顺利通过会考,勇敢迎接高考,确立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抱负,做21世纪的主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挖掘教材蕴含的艺术美,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性,学生逐渐明白诗歌的感情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要充分发挥联想、想象,用诗的规律去看待诗,去读诗。
四、说教学程序
1、导语设计: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之这是借班上课,老师与学生不熟悉,我认为首先就要拉近与学生的情感,因此我设计的导语是:
今天老师有幸认识你们,非常想送给大家一份见面礼,可是送点什么好呢?(老师稍作沉思状),那就让我先作一个调查,好不好?
我想调查一下大家对文学的喜欢程度。喜欢读小说的同学有多少,请举手 ?(可能很多)哦,真不少呢。喜欢读诗歌的同学有多少呢?同学举手,没有先前多。然后从谈诗歌开始,引入正课。(这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而灵活处理) 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希望同学今后能多读一点诗歌,培养自己的“纯正的文学趣味”。特别是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很耐味的。毛主席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的阅读、欣赏至少在2000首以上,凭记忆手书的有117首。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初中时我们就曾学过他的一首词,学生齐声说《沁园春·雪》,然后要求学生背诵。完后继续说,那我今天就送给大家一首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出示幻灯片,板书课题,)作为我们的见面礼吧。
2、整体感知课文:
①朗读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将注释中生字拼注在原文中,以后都应这样,养成习惯。
②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创造出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学习全词:
(1)背景介绍,让学生看课文中的年代,然后让学生回忆1925年的毛泽东的情况,老师适当提示,让学生了解其背景。(出示幻灯片)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和背景理解诗词。
(3)师生共同理解全词
①先让学生齐读前三句,思考正确的语序,并用正常的语序解释。
②品味第三到第十句,这里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先读,再理解,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③分析上阙中的最后三句。
④小结上阙。提出了一个问题“谁主沉浮”让学生在文中找内容回答,然后转入下阙内容的分析。
⑤分析下阙内容,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突出本文主旨
5、描绘诗词形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上阙的内容生动地描绘出来。
6、欣赏学生优秀作品。(根据时间具体而定,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7、归纳小结:诗词鉴赏的方法浅说。(利用诗中的意象,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想象。)
8、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整首诗词、预习下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9、再次朗读整首词,结束本课。
篇二十:圆的认识获奖说课稿
圆的认识获奖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圆的 认识”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是都是直观的表象认识,这节课将更深入的去认识圆。
二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个部分的名称。
2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 经历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的关系。
三 教法学法
设计具体有现实意义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着痕迹地将学生带入圆的研究之中。六年级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思考、讨论归纳等活动,自主探索,深入地认识圆,了解圆。
四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小明家距离学校300米,分析小明家的具体位置这一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得出小明家的位置实际上是在以学校为中心,300米为半径的一个圆上,让学生感知圆心,半径,圆是有无数个点组成,从而揭示本课的学习任务——圆的认识。
2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发现,折痕都交于一点,即圆心。所有折痕都经过圆心,引出半径直径的感念,并且得出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
再通过量的方法和分析推理的方法讨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从而得出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3归纳小结,提升认识
(1)设计在一个圆内找半径直径的练习,加强学生对半径直径概念的理解:直径和半径都是经过圆心的线段,半径的两个端点一个是圆心,一点在圆上,直径是经过圆心,两个端点在圆上。
(2)归纳小结本节课中学生对圆的认识,并提出墨子的“一中同长”的说法,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对比,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中同长”就是对圆的特征的最好诠释。
篇二十一:夜莺的歌声获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选编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
2、选编意图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
3、教材内容
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然后写游击队消灭了敌人,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很陌生,地理知识与课文衔接不上。学生虽然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和意境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上本课之前应通过视频、文字资料了解一些有关二战的知识,另外,体会文章的语言也是教学本课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
2、读懂课文,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感染。技能目标:
3、初步领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从故事内容中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难点: 理解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
五、教法和学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引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2、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3、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王二小》、《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使学生产生某种认识。
放映夜莺、杜鹃图片和叫声。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这里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故事导入,学生会对学习本课更有兴趣。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体验(5分钟)
a、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b、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分几部分写的?你是怎么分的?课文的.重点部分写什么?
第三环节------学生合作讨论交流(10分钟)
自主朗读课文,完成问题:
1、大家想一想,面对凶恶的敌人,孩子为什么能够应变自如,毫无惧色?
2、同桌互相读,思考:为什么题目要叫《夜莺的歌声》?
3、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游击队员是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说明了什么?
5、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夜莺的歌声,说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第四环节------反馈学习成果,相互辩论诱导。 (10分钟)
这一环节是对前面讨论的答案的展示,因为问题较多,可以让每一组选择一个问题来展示,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我让每个组的同学把答案写在纸上,派代表到前面展示,然后,同学们再评价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第五环节------ 拓展创新,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10分钟)
1.读了这篇课文后,小夜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你喜欢、佩服小夜莺什么?
2.你知道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有这样的机智勇敢爱国的小英雄吗?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小英雄雨来、王二小、张嘎、海娃、潘冬子等,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二小放牛郎》的歌曲,乘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六环节----------作业设计
1、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听
2、在书上或者网上查找一些小英雄的故事,在班上开展小英雄故事会
七、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吸引敌人麻痹敌人传递情报︱ 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八、教学反思: ?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战争与学生距离比较遥远,为了使学生体会深刻。我围绕“读”字展开教学,安排了自己品读,品读对话,品读歌声的句子。通过反复读,使学生感受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分角色朗读这个环节,学生非常投入,感受也特别深。
篇二十二:可贵的沉默获奖说课稿
可贵的沉默获奖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我今天讲的是第二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课堂上,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没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父母祝贺生日。在强烈的对比之下,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父母,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2、 根据课改的要求,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清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4)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沉默的可贵。
二、 说教法、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做到听、说、读、写想结合的特点,根据以上教学思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中去;同时渗透学生自学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 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为:检查预习——质疑导入——初读感知——研读探究——拓展延伸
(一)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二)质疑导入
以题目为切入点提问:读了课题你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然会想知道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在沉默?等一系列问题。
(三)初读感知
学生带着质疑读课文,更具针对性,在些基础上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相机总结出课文的主要框架:热闹——沉默——热闹。
(四)研读探究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引导学生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这么热闹?哪些地地方引起了你的共鸣?(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把读文和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爱。板书感受爱)
接着出示课文的第二幅图提问:是什么让兴奋的孩子们霎时沉默了呢?孩子们沉默中想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入怀入境,深入思考)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精读的基础上我出示句子:我想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问: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又出示: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码的神色之中?问:为什么学生犯了错还说他们可爱呢?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反思自己的表现,知道要回报父母的爱。(板书回报爱)原来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就是回报父母,这也正是沉默的.可贵之处。(这些总是的设置紧扣主题,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采用男女生赛读的方法加深体会。
(五)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开放化,生活化,为了将课堂融入生活我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歌曲《感恩的心》中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渲泄,主题得以升华,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课读写结合的宗旨。
(六)作业设计
本课的作业是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性。
四、 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中间的红色爱心,一看就知道是爱的教育,便于学生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可贵的沉默
热闹 沉默 热闹
感受 爱 回报
以上是我在设计《可贵的沉默》一课中的几点想法,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篇二十三:初中语文《安塞腰鼓》获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安塞腰鼓》是一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激越澎湃的活力。
基于这个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品味铿锵语句传达的勃发的生命激情,咏叹出的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2.教材的地位、作用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安塞腰鼓》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理论依据]
此教学目标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特点以及课文内容制定的。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学习排比手法及作用;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难点: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理论依据]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即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1.教学设想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在教学中从多维度、多层次为学生设置情境,重视学生的从文字中体会美好的意境,培养欣赏能力,并且从美好的意境中感悟人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合作讨论对人生的看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作为本课的基本任务,发挥语文课堂具有的形象性、情意性、动态性等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流动的过程,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教育,使学生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展示。
[理论依据]
按照新课标的解说,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人文性主要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实践性是实现课程理念转变的突出特点,实践的内容和对象,不只限于教材,还应包含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在内的自主亲历探索与创新,注重听说读写思能力的综合训练等。民族性则包含了汉字书写、语法结构、思想文化、表述形式等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协作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而设计教学方案。
2.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以声感人是主线。教学设计思路为:先从声像体验安塞腰鼓的魅力,再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上品味作者创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讨论从中领悟的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并拓展训练。因此,本文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为:创设情境、诵读指导、品味语句、讨论合作等,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其中以诵读、赏析、讨论为重。课型为赏析合作式。
[理论依据]
真正的诗歌是需要反复咏唱的,这是《诗经》以来的传统,散文亦复如此。反复和排比是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在这篇文章中,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对学习《安塞腰鼓》而言,不断地诵读必定能带来精神的愉悦。
“安塞腰鼓”所表达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但“诗无尽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因而要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其中所渲泄的激情和生命力,每个人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认识。通过讨论合作,表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三、说学法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从更深的感悟中,准确掌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更能传情达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理论依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自主探究学习理论也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根据创新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
篇二十四:《鸟的天堂》获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阅读理解能力,确定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规律、缝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采用了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思起于疑,再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重点设计了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2、角色扮演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出“教学要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本次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自由评论、深入探究”。
3、情境教学法
情景的创设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如情入境地理解课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于文本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感受他们的思想。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两处情境:
情境(1):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
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学法:
《小学儿童心理学教育》中曾这样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教给了他们这样几种学习方法:A、圈画法。B质疑法C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理清线索。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1、引导质疑,提示题意: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探究课文,重点感悟:
1、学习大榕树部分。
一株榕树便是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a: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8节,画出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内容,说说你仿佛看到一株怎样的树?
b: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怎样的感叹?让学生齐读,树之所以美,美在其形大,美在其势:茂盛:c: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默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指导一株学生抓住词语:“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大。
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榕树的生长特点:
d:在第8自然段中,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来体会榕树地茂盛,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指什么?看自己有什么见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树的勃勃生机,感受到这种勃勃生机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联系各自的感受融入到这句话中,是风吹是写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出的嫩芽,是那绿叶是青春的生机。
e:通过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练习背诵。
f: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师生评价,指名读。通过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尊重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注学生个体差异。
2、学习“群鸟纷飞”部分
(1)过渡:让学生说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呢?让学生走近课文。
(3)按学习大榕树的方法,进行自学
(4)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体会到这里的鸟儿多?生汇报、交流、朗读。
(5)让学生在树上添画,各种各样的鸟,体会“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6)假如你是生活在这里的一只鸟,你将怎样夸赞自己的家园?说、写、唱?
(7)男、女生分读课文,回顾全文,引导学生比较作者对“大榕树”和“群鸟纷飞”的描写,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区别,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树的庞大,茂盛为鸟儿提供了栖身之所,人的细心爱护,给鸟儿创造了美好的家园,而鸟的活泼、可爱为这儿增添了生机,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会拥有这样的人间胜景。
本环节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满怀兴奋,愉快之情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愉快中学习。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当回小导游介绍鸟的天堂。
2、学了课文,有什么体会?
本环节设计理念:联系拓展课外知识,体现现代大语文教学理念,生活即语文,另一方面唤起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五、说作业设计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广告词。
(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篇二十五:小学语文获奖说课稿《和时间赛跑》
小学语文获奖说课稿《和时间赛跑》
一、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讲的是“我”因外祖母的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发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教学这篇课文的目标是:1、知识和技能: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及创编名言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展示积累、收集的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2、过程与方法:从题入手,抓住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借助多媒体VCD,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从朗读中品味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课题“和时间赛跑”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文中的“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一人生启示,也与课题息息相关。所以教学本课时,我采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式,由课题入用,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辐射全篇,使全篇的教学“形散而神不散”,最后达到披文入理、感悟人生的目的。
三、设计思路
(一)、紧扣课题,启发学生思考。
在预习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同学们,你对时间有什么理解?”有的学生说:“时间很宝贵。”有的学生说:“时间过得非常快,一眨眼就过去了。”还有的学生说:“时间看不到也摸不着。”等等一些既生动又理性的感觉。通过这种谈话方式,我顺势引出本课的课题:“时间这种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作者林清玄却要与他赛跑,这是怎么回事呢?让学生自读课文,读懂的画一画,不懂的提出来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这种教学设计,由题入手,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为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二)、疏理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会提出许多散乱的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整理,关于课文内容,我发现学生基本上是围绕着以下三个问题提出的:(播放 VCD)①“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②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如何?③通过与时间赛跑,我明白了什么?在教学时,我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紧扣全文。
1、探索中解决问题。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以课堂为主阵地,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当时学生提出疑问最多的,最不容易理解体会的就是“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同时这句话也是全文的难点,
教学时,我借助VCD向学生展示上文中的 “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下文中“一天真的过完了,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让他们从读中感悟。又摄取学生生活中的几个镜头,如:美好的童年、快乐的春游日、热闹的游艺会。然后我问他们:“你们小时候的`生活美好吗?你们还可以回到从前吗?”学生回答: “不可以”。“运动会、春游那么有意思,能无限延长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不可能”。学生通过结合上下文及自己的亲身实践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老师不必费心费力,逐字逐句地分析句子,那只是形式上的理解。
2、实践中感悟真谛。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我们也来和时间赛跑,好吗?”这种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感悟。(播入轻音乐)首先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如读一段课文、写几行感受、同桌交流看法等。学生兴趣大增,纷纷做起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短暂的一分钟后,我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刚才的一分钟内都做了什么?有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说自己一分钟读了260多个字,有的同学高举自己的作品,原来他写了50多个字,但也有的同学愁眉苦脸地说还没想好该做什么。我相机告诉他们如何把握好时间,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与体验,感受很深刻。同学们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真高兴,因为我与一位特别的朋友赛跑,我竟跑赢了它。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它就是时间。”“今天的语文课让我深深明白了,假若我们一直和时间赛跑,我们就能更快、更早地取得成功。”这些感性的东西也从他们小小心中产生。
3、朗读中品味情感。
随着探究问题、理解内容的深入,我始终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个性朗读——发现问题时读,理解内容时读,体会情感时读。可采用自由读、范读(借助VCD)、指读、评读、齐读等。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中读出了“我”因外祖母去世的哀痛,读出“我”体验时间流逝的哀愁,读出“我”跑在时间前面的喜悦。通过这些丰富多采,个性鲜明的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明理、悟情。
(三)、回扣主题,拓宽学生视野
“文中有很多和时间有关的名句,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背一背,并积累下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本,学会积累并为自己所用。借助多媒体 VCD,向学生展示有关时间的名句。如:鲁迅说的“时间就是生命”。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如此的宝贵,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名人惜时的故事,和其他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同时还可以自己当回小名人来创编名言,大家共同交流评价。学生听到自己可以当小名人了,积极性非常高,纷纷动笔,如:时间就像一条泥鳅,你不抓紧它,他就会悄悄地溜走。”“时间老人不等人哟!”“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等等。学生们的表现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种教学设计,只为了让学生善于积累,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拓宽学生视野。最后让学生在诵读珍惜时间的名言中结束。
篇二十六:《卖木雕的少年》获奖说课稿
《卖木雕的少年》获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27课。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中非人民的友情。
2、阅读拓展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补充课外资料,以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使“其言皆若出吾口,其意皆若出吾心”,强化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以“遗憾”为中心点,以卖木雕少年的言行、神情为线索,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自读、自悟、交流反馈中,逐步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深入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写话,拓展思维,加强语言训练,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三、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精读描写瀑布、木雕的句子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欣赏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美景和精美的木雕,卖木雕的少年又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读读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大瀑布)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木雕)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伦次(人物)
2、运用词语
请你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夸一夸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
(将文中词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练习表达,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训练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积累好的语言,促其语言的内化。)
二、品读课文
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学生自读。
师(引导):小朋友,课文里介绍的木雕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的确让人爱不释手;但卖木雕的少年更可爱,更让人感动。怎样走进少年的心灵,去品味这份感动呢?我们还得细读课文,在文字深处去感受。请静思默想,或轻声读读,画出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体会体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读后反馈。
谁想站起来读读你画出来的描写少年的句子。
3、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课文里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确实很多,我们是否有必要一句一句地研读呢?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少年神情有个句子是写眼神的,你们发现了吗?
第9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指名读这个句子)读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呢?
生质疑: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②他怎样对待遗憾呢?
(设计“质疑问难”的环节,意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内容理解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4、研读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1)自由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2)谁想站起来读读少年的话?(诚恳地说该怎么说。猜测的话谁来试一试。)
(3)分角色朗读。(谁想当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话谁想读。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4)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明白了吗?
5、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⑴指导朗读:我”说的话都有提示语,你看,“高兴地喊”、“感动极了”,这些话容易读出语气;而少年的话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自由读对话,琢磨少年说话的语气)
⑵分角色朗读:谁想站起来读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感情;谁想读读“我”的话,高兴高兴,感动感动!
⑶读着读着,你明白了吗,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三、补充阅读
小朋友们,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想知道吗?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教师出示课件,打出相关图片或网页:①周总理访问非洲。②中国医生给非洲儿童治病。③坦赞铁路。)
周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全长1860公里,全部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为了修这条铁路,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设备材料100万吨,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条件恶劣,有60几个中国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黑人少年对中国人的友好是有着历史渊源的,不了解那些历史背景,就很难理解这位少年的表现。这一环节中相关资料的补充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体现了对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图片资料感性、直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课外知识。本设计力图通过这些资料的运用,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提升情感。)
四、情境写话
1、屏幕出示提示: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请你先想一想,人们会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写几句话夸夸这个少年。
2、学生自由写话。
3、交流评点。
(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与文本产生共鸣,对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认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的真情实感在笔尖流淌,读写结合,在写中积淀语言,在写中升华情感。)
篇二十七:小石潭记获奖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代借景抒情散文。可安排一至二课时进行教学。课文作者通过仔细入微的观察,运用多种技巧,生动地描绘出小石潭的优美景观。编入教材意在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技巧,领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⑴知识目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掌握课文的记叙顺序。
⑵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⑶美育目标:体会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⑷情感目标: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
3、教学重点、难点:
⑴重点:
①掌握课文的记叙顺序。
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⑵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确定依据:根据单元要求及课文内容我确定以上几点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说教法
这是一篇古代文言散文,距离现在时间较长,学生自学较难以理解,且兴趣不浓。为坚持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主要运用创设情景、启发点拨的方法。整体思路是:情景导入→出示目标→启发提问→教师点拨→讨论探究→总结扩展→布置作业。这样设计,使学生思维进入课堂,明确任务,自主合作、探究其中的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说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指导和点拨下,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默读去自学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识记感知课文的内容,以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是教学的主人”的教学效果。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我设计的导语是:“如果你疲惫,如果你烦闷,不妨到大自然中走走……”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己经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知道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保护自然、敬畏自然,这样导入就把课堂和学习的内容拉近我们的生活,创造出良好的情景,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展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方向。
三、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目的是使学生能读准字音,感悟本文的作者的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落实词义,读通全文,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新词词义,能通译课文。
3、默读课文,把握内容,掌握写法。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为研读挥衬课文奠基础。
四、研读,探究
1、找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句加以分折欣赏。这题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析美的能力设计的。
2、作者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描写事物?这研讨题是本节课的重点。目的是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课文的描写技巧,并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
在行文中,作者前后一乐一忧,该如何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目的是为让学生准确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及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根据学生实际:“起点较低”,这几道研讨题,提出并落实到各组讨论,教师还不断在旁边提示、点拨,然后让各组代表发言、尽量使师生在课堂上互动起来。
五、总结、扩展
总结和扩展设计为:
总结:本文生动描绘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小石潭结构奇特,潭水清冽,景物秀丽,游鱼活泼。
扩展:优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观察细致。如鱼在水中“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的情态;溪水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若不是亲临其境、进行细致观察是难以描写出来的。
总结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扩展的设计是加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学到致用,应用细致观察到到实际的写作中去。
六、布置作业
1、一词多义(略)。
2、翻译句子(略)。
作业的设计为积累学生的文言词,加强学生对文言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