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这节课以教改的新《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设计指导思想。把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作为最终教学目标。以学为中心,充分整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三位一体的模式,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2教学背景分析
2.1 教材和学习内容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共分两课时完成。内容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第一课时完成前两部分内容。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的,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2 学生情况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但是基本遗忘殆尽。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本应该有所了解,实际不然。
2.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实现课程三维目标。在教学上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提问、讨论、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本节科学思维严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解释,引导学生观察、推测、归纳来活化学生的思维,即进行过程性教学,来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达到对知识理解的目标。
2.4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以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5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准备:课前两天安排学生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渠道查阅收集孟德尔的相关资料,了解孟德尔的生平。教师准备教具,包括桃花的模型以及纸质和磁力贴片,同时完成本节课教学课件的制作。
3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1)掌握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
(2)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
3.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课前的材料收集和课堂模拟操作以及遗传图解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分析、整理归纳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