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
第一篇:捅马蜂窝
捅马蜂窝177
1. 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处,只要你不去伤害他们,同样他们也不会伤害你。
2. 爷爷后院有马蜂窝 后悔捅马蜂窝
3. 比喻惹祸或触动不好惹的人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 头上蒙块布,拿竹竿捅马蜂窝?
6. 捅马蜂窝的动作、紧张的心理、匆忙的逃跑怕蜂进屋、关门逃跑拼死复仇的气势
7. 形象地写出了马蜂家园被毁,受到伤害后拼死复仇的气势。
8. 因为这只马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蜇了“我”,它的死又与“我”有关。
9. 说明了“我”从捅马蜂窝这件事中,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0. 点明中心,收束全文,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旁人”指作者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事物。
有月亮的晚上168
1主题是表现师生深情,决定上自习上自习路上自习课上下自习回家 2以动衬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3用静夜的美景衬托人们欢快的心情
4不矛盾,“对话”是动作、眼神、气息等进行的一种心灵交流,并不指有声的语言交流,引号表示有特殊的含义。
5(1)景色宁静而祥和(2)人美:学生天真纯朴,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老师对学生关爱。
第二篇:关于童年趣事的作文:捅马蜂窝
关于童年趣事的作文:捅马蜂窝
又是一个星期五,大家期盼着星期天的到来,班上的“周五王”们都在欢呼着。大家不知又在密谋些什么:“天啊,要去捅马蜂窝?!”端木梓濠大叫一声。我立马走上前去:“带我一个!”“好的,下课大家一起去看看那马蜂窝是什么样的。”
“到了,看,就是这里!”田子辰郑重地说道。“哇,好大的马蜂窝啊!可里面会有马蜂吗?”“试试就知道了!”吴景森走上前去,对树狠狠地踢了一下。“嗡嗡嗡,嗡嗡嗡,轰!”一下子飞了出来一群马蜂。大家二话不说,撒腿就跑。马蜂看到我们大家四散地逃去,就“百蜂归巢”了。
“不行,我们一定要先想一想,为什么时候要撤得那么远呢?”“这算远吗?”“为什么算不远?”(此时我们正在四楼)??
大家密谋好了之后,就又都来到了这棵高大的银杏树下。
“放!”哗啦啦??一阵石头雨下了起来,但蜂窝仍是毫发未伤。我们大家去树下静等了一会儿。可马蜂们就是没反应。就在这时,一发石头炮把马蜂窝打了个正着。“嗡”的一声,马蜂们全出来了,我们大家撒腿就跑。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儿在树一旁哈哈大笑。“啊!”只听一声惨叫,王开来被叮了个大包,我的腿摔紫了,大家都已经精疲力尽了。
我们又一次密谋,大家为了王开来的大包,实施了复仇计划。(为啥不为了我))。
下午来啦,我们大家再次站上了营地。准备对马蜂的主基地实施新一轮的打击。
“扔啊”石头满天飞舞,这一飞,可惹怒了马蜂。它们成群结队地向我们袭来,我们也分散开来,向四面八方跑去。
我独自一人站在了四楼又想下去报复这群马蜂。
我们又去了,谁知这一去更惨!我们这次改变了方法,用木棍扔。吴景森说,只要蹲下,马蜂就决不会来了。结果他头上就被叮了一个大包,衣服上还有一只马蜂,正准备伺机发动攻击。大家气得又来到树下踢树。没想到郑佳乐也来了。他扔了一块石头,这一扔,马蜂全出来了,他却拍拍屁股溜了。我们无奈,只得迅速逃之夭夭。
最后,大家实在忍无可忍了,于是我和针大众还有端木梓濠各自捡起好几块石头,大喊了一句“三人一心,无神能抵!”一起狂击了马蜂窝。
就在这时,老师来了,我们三个被捉了个正着。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之后,我们才体会到错了,以后一定再也不去捅马蜂窝了!
指导老师:石建星
六年级:董敏聪
第三篇: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教 学 设 计 基 本 要 素
1.教学内容分析
说明教材使用版本、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等;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和教育功能。(要将课标要求写到此条目中,不要分开,可柔在一起写)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等。
3.设计思想
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结合教学内容,概述教学过程中拟实践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4.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通过……过程,掌握……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或激发什么情感)
5.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6.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媒体(含资源)的分析,描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教学中既注重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同时能反映学科前沿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作用,体现教师有效的指导;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巧破难点,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安排恰当;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教学设计体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7.板书设计
用简明扼要的图文形式体现地理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难点,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8.教学反思
重点总结反思教学设计的特色和亮点。
第四篇:教学设计
(2014年--- 2014学年第一学期 )
教学设计
格顶学校胡爱华
4*、刺猬汉斯
教材简析:
《刺猬汉斯》这篇课文是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夫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童话表现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冷潮热讽”等词语。
(2)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并从中受到感染、教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人物进行评价,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的道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吧,那么你们知道《格林童话》的作
者是谁吗?(格林兄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格林童话《刺猬汉斯》。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冷潮热讽”等词语的意思。
(2)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告戒:课文指公主自己警告劝戒自己不得改变主意。
冷潮热讽:因为没有孩子,农夫受到人们尖刻的嘲笑和讥讽。
(2)课文讲了一个富有的农民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他骑着公鸡住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他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他的猪。后来,他给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要求他们写一份保证书:在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件东西赐予他。两位国王回家后遇到的都是自己的公主,可是第一位国王不守信用,没有遵守诺言;而第二位国王的公主,不嫌弃长相奇怪的汉斯。最后汉斯脱掉了刺猬皮,变成英俊的小伙子,和第二位公主结了婚。(学生汇报内容时,只要大致内容讲到就行)
三、评价人物,感悟明理
1、师: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对汉斯有什么看法?我们还可以说说对其他人物的看法。
2、小组合作,评价故事中的人物。
3、指名反馈。
(1)对汉斯的评价
(2)对第二位公主的评价
(3)对农夫的评价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汉斯非常坚毅、勤劳、纯朴、善良,我们要向汉斯学习;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言而有信,就能获得幸福;言而无信,将一辈子被别人看不起。)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阅读了有趣的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赞扬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优秀品质,同时通过第二个公主知道了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
五、作业布置。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4* 刺猬汉斯
格林兄弟
学习汉斯 坚毅、勤劳、纯朴、善良的品质
明白了做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
教学后记:
教学中注重结合文中的人物品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注重感情朗读。
第五篇: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想象。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程序:
第一课时
一、 写了什么
师:还有几个月同学们就要进入中学了,我知道,六年的语文学习对于每位同学来说,收获颇丰,比如读懂一篇文章来说无外乎,我们应当去了解什么呢? 生: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感情色彩怎样?
文章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师:今天,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聊聊我们很早就接触过的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小女孩是卖火柴的)师板画火柴火柴给你什么感觉?(温暖,火柴是温暖的象征。但光亮还太小)
(一)打开书,先聊聊你最喜欢的内容
五次幻象:
(1)火炉
她仿佛看到了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的大火炉。这一刻,她是舒服的、幸福的,她仿佛拥有了温暖,他仿佛在说什么?你能幸福地读读吗?
(2)烤鹅
她仿佛看到了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向小女孩走来。这简直是妙极了,你能读出美妙吗?
(3)圣诞树 快乐
(4)奶奶亲情
(5)飞走了
原文有一句“他们和上帝在一起了。”
过渡:作者写的那么具有意境美,使我们感受到童话的美好,而这只是小女孩的幻象,也就是我们喜欢的内容,文中还写了什么?
(二)现实
a 、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家人的关怀、受欺负(1——4自然段)
冷:天冷极了,下着雪。
赤着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蜷着腿缩成一团。家里冷
饿:一整天,谁也没买过他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没有关怀:不敢回家、没卖掉火柴、没挣到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几次擦燃火柴的过程,由踌躇到毫不犹豫的变化。
b 、小女孩死了
1、死时的样子: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人死的时候,人们都会悲伤痛苦,可小女孩却带着微笑,因为她“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
她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两幅画面进行对比)
原文“他们和上帝在一起了。”小女孩在奶奶的怀抱中,带着快乐、幸福与美满到天堂去过幸福的生活了。
理解: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讨论:对小女孩来说,到底怎样才是幸福?
比较两个“幸福”不同含义
(三)概括内容
文章写了这么多内容,运用我们学过的概括文章重要内容的方法,你能概括的说说文中写了一个()的故事。
二、怎么写的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怎么写?”
生:写法、描写方法、结构、层次等。
师:现在,再到书中读一读,看安徒生究竟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一)虚实结合
文章按现实——幻想——现实来写,把现实和幻想放在一个平台上,让读者去感受、去品评。五次幻想,前三次是并列,后来的是高潮,物质上的欲望一个个破灭,小女孩只得追求精神上的爱抚。而在当时的社会,她不可能得到温暖、食物、欢乐、爱抚,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幻想而已。安徒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合理地展开想象,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使我们明白:冷酷的现实是造成幻想的原因,而幻想的美妙更鲜明、更深刻地反衬出现实的残酷。
(二)细节描写
小女孩的头发、鞋,深深地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
(三)环境描写
天快黑了,又下着雪。
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
…… 三、 安徒生为什么写这个童话?
安徒生生活在十九世纪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被誉为“世界童话大王”。一声贫困潦倒,当时没有人把他看成文学巨匠。
许许多多的儿童过着和安徒生一样的童年,,所以当安徒生看到朋友给他的这张画片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写了这篇跨越百年的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作品中充满了作者对不幸的穷人的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贫富不均社会的哀怨、控诉。
三、总结、拓展
1、总结: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可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再也看不到了,她的生活多么痛苦,幻想多么美好,结局多么悲惨!
2、拓展:
她在万家团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你想对小女孩说点什么吗?可以写在笔
记本上,还可以写读后感,或者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一封信。
你喜欢这样的结尾吗?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写?
如果她来到我们中间,来到你的身边,你准备怎样关心她,怎样给她温暖和幸福呢?
第二课时
一、走近安徒生
(一)名篇故事
1、《丑小鸭》
2、《海的女儿》
3、《野天鹅》
4、《皇帝的新装》
(二)对比阅读
寻找共同特点
(二)各时期童话特点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设立了以安徒生名字命名的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世界儿童文学界最高荣誉。
二、安徒生童话与格林童话的异同
前者主要是以民间的故事为主,对民间传说进行二次加工或修改,而安徒生童话基本是作者本人的原创
若要比较他们童话的不同之处,我想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进行:童话的来源,童话内容以及童话最终带来的意义。
一、来源
童话的来源方面,格林兄弟的童话主要来自对民间传说的搜集,当时德国文化里复古思想严重,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对民间故事的挖掘整编中,格林兄弟对此更是不余遗力。
而安徒生的童话多来源于自己的创作。《安徒生传》中的说法是有一天安徒生认真地思考谁最需要他为之写作,他的答案是丹麦的孩子。特别是穷苦的孩子。因为他曾经寂寞过,没有上学的机会,没有玩具甚至没有(请你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朋友。为了使这些孩子凄惨的生活有一点温暖,他要带给他们美好的东西,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他就要为他们写些美丽并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他觉得最能表达他的这种意念的文学形式就是童话,并因此开始了童话的创作。
二、内容
童话来源的差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童话内容的区别。
《格林童话》源于民间,因而以通俗、质朴见称,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掬,滑稽可爱。在格林童话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与浪漫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故事既有真实性,又有梦幻感。语言上朴实无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读来令人备感亲切。
而安徒生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属于“人造童话”,而安徒生童话由于文学性和艺术性过强,更多时候看起来并不像是将童话艺术话,而是将文学作品赋予童话的气息。
三、意义
因此这些内容的区别也带来了意义上的区别:童话主要面向的读者是儿童,因此质朴的格林童话贴近童话本身并为广大儿童所喜爱,安徒生的童话也许有一部分不能为儿童所完全领悟,但却赢得了更多的成人读者。格林童话里充满了喜剧和奇迹,而安徒生童话则充满了对信仰和灵魂的赞美。
格林童话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而安徒生童话里不乏此类作品,但流传更远意义更深重的则是一些充满诗意、幻想和信念的作品,如〈海的女儿〉里人鱼公主为了成为人以及对王子的爱却最终不能陪伴王子,投身大海化作泡沫。整个故事里蕴藏着的安徒生对人间的爱,对人这种高等动物的热切希望。丑小鸭最终变成白天鹅则歌颂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这实际上是安徒生童话的“灵魂”。在所有安徒生的童话中,人们可以发觉这种诗情,不时忽隐忽现地发出闪光。
四、不足
此外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有取的是在这方面两者也各不相同。格林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过多地夸大在成功中的非努力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美貌和运气。据说西方许多父母给小孩讲格林童话时总要告诉他们美貌并不是决定因素,最后主人公的成功和自己的善良与努力息息相关,可以看出格林童话里的“以貌取人”相当严重。此外格林童话里许多成功都是靠运气(靠宝物,魔法等)这与故事的背景(资产阶级爆发户一般的崛起)有关,但终究有着否定努力的消极意义。
美国有关学者研究了著名童话作家格林兄弟所写的168个童话,包括《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及《糖果屋》,差不多所有童话都提及外表,平均每个童话提及14次,而且每五个童话中,就有一个会将丑陋与邪恶连在一起,丑陋者经常成为被谴责的对象。
而夸大成功中的运气成分在格林童话中更是不胜枚举,〈傻瓜汉斯〉,〈三个幸运儿〉,〈好交易〉等童话里一些缺乏成功基本条件(地位,财产甚至智商!)的主人公不依靠任何努力仅靠运气便取得巨大成功。
安徒生童话里虽然也有类似的缺点,但并不严重,安徒生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悲剧性的故事不在少数,其中充满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忧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这应也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关。弗兰克曾写过〈忧郁的丹麦人--一个真实的安徒生〉。文中的安徒生一生相貌丑陋不敢谈婚论嫁最后被指责为同性恋,他一生梦想着出人头地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并不是一位文学巨匠,虽然他的童话是给全世界孩子最好的礼物。
而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区别甚至有一些不足取的消极意义,但人类不能失去童话。这是人类最美好,最纯真,最悲伤的艺术。童话不是粮食,童话是撒落在头顶的音乐,是苍白心灵的需求, 是那么一点珍贵的希望和梦幻。童话作者岂不知残酷的现实,但是童话的意义恰恰在此 。童话的美好不再于是否会实现,而仅仅是存在。童话不能实现,童话也不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