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
第一篇: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前置性作业:
1、通读课文、课后生字注音组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
2、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以理解的句子。
3、思考、简答:对“唯一”和三处“平静地望着我”的理解
4、《同步解析与测评》:“练习近平台”第一、二、四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
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对“唯一”和三处“平静地望着我”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订对4、《同步解析与测评》:“练习近平台”第一、二、四题
二、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
①家中练琴遭冷遇
②林中练琴遇知音
③舞台演琴生感慨
三、理解“唯一”:
就课题自问自答:“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是作者的“唯一”?
四、探究“平静地望着我”:
小组合作学习:“平静地望着我”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出现的?
你怎样理解“平静地望着我”背后的千言万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
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过程:
一、梳理全文:
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重点句子:
1、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用“白痴”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这对已经能拉小夜曲的“我”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更要命的是父亲和妹妹只是经受了数次“折磨”之后就下了这样定义。为此,“我”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自信。文章开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做法,为下文“我”走出家门,到林中练琴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
2、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说明“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庄重地架好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3、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老人后沮丧的心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拉出好听的琴声,可偏偏琴技不争气,那声音“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不希望有人听见自己在拉琴,却偏偏被老人发现了。文中的两个“一定”,强调了难听的琴声带来的后果,突出了“我”的沮丧。说明“我”又一次失去了自信。
4、“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人对“我”说的一句话。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
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5、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这句话反映了老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6、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现。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7、“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
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妹妹的话道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她对老人的敬仰。妹妹的话,也引起“我”心灵的震动,激起“我”对老人的无限敬意与感激。
8、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
三、总结课文
1、情感升华:“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 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
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2、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
四、作业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书设计:
唯一的观众真诚无私 老教授敬佩感激 我
第二篇: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中感觉到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只停留在从内容到内容,缺乏书本世界与自身真实情感世界的沟通,而且部分同学的感恩意识也较薄弱,所以要充分挖掘文本内涵的育人价值,利用换位移情、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创造型的复述课文等环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心灵深处,达到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真正将文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教材分析]
《唯一的听众》一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文章通过两条线索交替行文:一条是老妇人的言语和神态对作者的鼓励,二是我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作者主要通过这两条线表现出老妇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表达出我对老人这与众不同的帮助方式的感激和敬佩之情,感悟老人美好的心灵,懂得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勇气、有信心、有毅力。学生对如何通过朗读理解体会老人说的话,如何从“我”的行为、心理变化的语句中来感悟老人语言背后美好的心灵,以及“我”受到的激励与震撼,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决定以“抓住人物语言、神态、行为变化,想象人物心理,感悟文章内涵”为本文教学的主旨。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这两条线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以这两个问题作牵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音乐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学生书空,同时引导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教师梳理: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读题解题质疑,培养读文质疑思索的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相机板书: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 )的老妇人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读,理清文章线索,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
三、引导回忆,迁移方法
1.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评:让学生学会理性学习,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和感悟新篇章。]
四、 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一)感悟一:老人的语言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a: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相机出示)“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聋了吗?为什么她要这样说?
(出示词语)“介意”,引导学生理解词意。指导朗读句子。
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为什么要溜走?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老妇人给我“我”勇气和力量。)
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 )的老妇人
再读老妇人的话。
b: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齐读句子)
(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指导朗读)
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此时此刻,她心里在想──?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是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
c:你还找到了哪句?
(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指导朗读)
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想象什么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
2.让我们再一起来读4-8自然段,体会老人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鼓励我,催我上进。
(1)你有什么问题吗?
(2)老人的鼓励,给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对我的变化,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
我又在家里练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对我的评论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琴了,家里人对我的这一变化──难以置信。
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慢慢生长。
(3)有一次,她竟说──引说
(出示):“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这时,老妇人又在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
练习:转述句转换为引述句
过渡:老人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会忘记老人是一个聋子,“我”会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这是为什么呢?
(二)感悟二:老人的神态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读一读描写老人的语言的词句。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③谈谈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2)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3)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学习1、使学生学习读文思考、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一起探究,围绕老教授的言行展开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美好的心灵,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2、引号的用法,转述句转换为引述句,使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3、引导学生注意赏析文中一些美妙的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
五、读写结合,情感升华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课件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4.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 )的老妇人 (由外貌上升到品质)
5.此刻,小伙子有多少话想对这位“耳聋”的老妇人说啊!所有的话,都凝聚在他的琴声中,(相机出示12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小伙子此刻的心情吗?(感激 激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小结我在学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6.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评:想象写话的练习,能更好地落实“用语文”的要求。]
六、总结课文,设置悬念
“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那我们要从文中学习什么?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你有什么收获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2、阅读关于“爱”文章。
板书:
唯一的听众
鼓励、信心、力量、帮助
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第三篇:《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3、仔细阅读文章,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
4、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教授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学习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仔细阅读文章,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
学习难点:
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教授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课前准备:
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汇报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拉过琴?他又先后拥有过哪些听众?分别拥有过哪些心理?( 用先……然后……最后…….)
2、小组讨论交流。
(我先是在家里练琴,我的观众是我的父亲和妹妹。但是他们对我的琴技实在是感觉非常的差,我非常的沮丧。后来我到小树林里去练琴,在那里我有了唯一的观众,就是一位耳聋老人。
在老人的鼓励下。我找回了失去的自信,并且更加刻苦,努力的联系小提琴。最后,我在舞台上演奏,我有成百上千个观众,但是我是非常激动,自豪的。我也非常感激怀念那位老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学生很快就能感知课文内容。)
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课件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b.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2)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3)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老人神情变化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老人对“我”的鼓励,及“我”的变化。)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课件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设计意图:想象并补白老教授当时的心理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板书设计:
唯一的观众
真诚无私
老教授我
敬佩感激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新密市实验小学
钱淑红
第四篇:《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相关词语,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从中体会老教授对作者的鼓励及由此了解作者的心理及技艺产生的变化,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
3、体悟环境描写,人物心理,行为描写的作用。
导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等学习活动,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的真挚情感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导学难点:
体会老人的良苦用心和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时限: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依题激疑,导入新课
“众”的意思是什么?“唯一”与“众”不自相矛盾吗?
这“唯一”的听众是谁?为什么要称她为“唯一”的听众?这位听众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悬念式命题,通过依题激疑,可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迫不及待引导学习该文的内驱力。)
二、读文正音,释词会意
1、自由大声读文。
2、指名朗读课文,力求读准读通读顺。
3、交流理解带生字的词语及其他相关词语。
(设计理念:夯实基础,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要义。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及相关词语,为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有力保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通读全文,有利于对文章脉络的整体把握,实现由整体入手理解课文主旨的目标,并为下一步品读赏文奠定基础。)
四、细读课文,寻找共鸣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交流各自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设计理念:老人“装聋”的良苦用心,会给每一位读者带来心灵震撼,“假话”与“真情”相映生辉,让学生直接捕捉自己的心灵感应,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五、作业练习,巩固所得
1、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语文和“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进一步感知“我”成功的根本原因。
2、抄写生字及相关词语
(设计理念:巩固练习是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一环,而熟读课文则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
mp4(小提琴曲《月光》歌曲《感恩的心》)、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mp4播放小提琴曲《月光》(多么美妙的小提琴曲啊!我想每位同学都愿意成为它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而我们刚刚听到的这么美妙的音乐正是那位被父亲和妹妹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演奏出来的,是啊!他成功了。那么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制造了奇迹呢?(老教授)是的,这都得益于他的这位——唯一的听众。(板书)
(二)整体感知,梳理层次。
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
a. 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文章层次
①家中练琴遭冷遇
②林中练琴遇知音
③舞台演琴生感慨
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怎样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样的?
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
(三)深入阅读,品悟佳句。
1.唯一的“听众”是何时进入我的眼帘的?“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因何而改变?
(我独自来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恼,不由得诅咒自己的时候发现了老人。“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之前是为了到林中坐一会儿,之后是为了帮助我,因帮我而改变。)
2、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幻灯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a、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第一段话是当“我”为在树林里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恼,认为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在幽静树林里的平静心情,深感内疚、抱歉地冲老人笑笑,准备溜走时,老妇人对我“讲”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这句话中老妇人自己承担责任,“是我打搅了你”,让“我”不要过意不去,老妇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这儿坐一会儿,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搅“我”说得非常客气。接着老妇人又讲:“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这是老妇人在鼓励“我”,让“我”不要再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忧,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老妇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第二段话是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老妇人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这又是老妇人在鼓励“我”,不管“我”拉成什么样,老妇人耳朵听不见,但心里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她愿意每天都来做“我”的听众,目的是让“我”树立信心,坚持每天面对自己的听众来练琴,“我”一定会越练越来劲。
第三段话是以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小树林面对“我”唯一的听众练琴。每天“我”停下来,老妇人都会说:“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是老妇人不断地对“我”进行肯定,鼓励“我”不断努力,
继续练下去,使“我”开始有了信心。
第四段话是在以后每天清晨,“我”都要全力以赴去面对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听众--老妇人练琴时,有一次她竟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这又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练习,琴声能给耳聋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老妇人是在鼓励“我”继续苦练下去。
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b、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c、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配乐(感恩的心)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3.“听众”的关注、鼓励、帮助、宽慰对我的心理变化作用如何?
使我有了信心勇气和毅力: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
的的感觉、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幻灯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4.当“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教授的话,“我”的情形将怎样?
5.文中妹妹这一角色可以删去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五)品读评点、创新思维。
任选一段令你动心、与你情感、生活贴近,易诱发你创想思维的场景片段进行研读,品味作品的特色和方法,为下面构想生活故事打基础。
(六)生活故事、感悟人生。
1.情感升华:“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2.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
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书 唯一的听众 老人给我鼓励 信心 力量 帮助
第五篇: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出示清晨树林的图画,播放《g弦上的咏叹调)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本文来源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板书唯一的)(理解“唯一”)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后,你最想问什么?(学生质疑)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师: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师:学贵有疑,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走入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问题。同时注意读准字音,力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噢。
2、交流生字词及注释。
师傅:现在,课前那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相机板书:老妇人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课文中的“我”和老人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的帮助下,由“音乐白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的事。
按照情节的发展,课文可以分为哪五个部分?(出示)
(3)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 )的老妇人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师: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羊老师给你们带来三句话。(出示)第一句话送给自己,请你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很棒。”第二句话送同学,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说:“你真的很棒。”第三句话送给老师,请你面对老师说:“老师,您真的真的很棒。”
师:老师送给你微笑和掌声,你们看到、听到了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温暖、光荣、自信??
师:同学们,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关爱的话语,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老师温暖的笑容,鼓励的掌声使你感到高兴、快乐,内心充满了自信。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个小伙子,他在一位老妇人的帮助、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令人心动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练琴,拥有过哪些听众?试着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出示表格)
(作者先在家里拉琴,听众是他的父亲和妹妹,但他们认为作者拉得不好,令他十分沮丧;接着作者去小树林里拉琴,听众是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他感到既兴奋有充满自信;
最后作者站在各种晚会的舞台上,听众有成百上千,他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板书:音乐白痴出色的小提琴手
2.小结:作者先后拥有过很多的听众,而令他念念不忘的却是那清晨里——指课题:唯一的听众??(深情呼唤再读课题)
三、重点研读,体会感情
(一)默读课文试着说说“我”是在什么样心境下与这位老妇人相识的?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1.抓重点词音乐白痴
①出示练习预设:无情的锤子、雹子、刀子、一盆凉水??)
师:对于他们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预设:“我”此时拉琴这么难听,最需要的是鼓励、宽容和关爱,可是作为“我”的亲人他们不但没有给我这些,还用音乐白痴这样的话来打击我,太不应该了??)
师:如果你就是作者,当听到别人说自己是“白痴”时,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灰心、失望、没信心、沮丧??)板书:沮丧
师:家里人冷嘲热讽,虽然使“我”沮丧灰心,但是“我”没有放弃,家里练不成就到外面练,(出示)“终于”发现那片安静的林子,从此“每天清晨”都到林子里去练习。“终于”一词体现了什么?(出示)指导朗读。
师:独自去练琴,“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才能邂逅老教授。“我”希望在优美的环境中拉出美妙的曲子,可偏偏琴技不争气,不希望别人听见自己在拉琴,却偏偏被老人发现了。“我”为此沮丧、感到抱歉、又一次失去自信。)
师:试想如果就让“我”这样溜走结果会怎样?你认为他此时需要什么?(鼓励) 过渡:就在“我”万分沮丧,准备放弃的时候,遇见了老妇人,遇见了“我”生命中唯一的听众。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妇人的真实身份?(12段)
师:你认为对于这位最有声望的音乐教授,首席小提琴手来说,怎么帮“我”最简单?(预设:直接交给“我”拉琴的技巧或窍门??)
过渡:可事实上老妇人并没有那样做,那么“我”从她那儿到底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板书:鼓励关爱)
师:落雪是怎样由一个“音乐白痴”到最后能奏出真正的音乐的呢?主要围绕我和老教授的几次对话中老人的语言、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这位唯一听众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感受老人的良苦用心。(出示自学提示)
出示: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
师:听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人却充满了尊重和理解,听了老人客气的话语,我会怎么想,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读一读。(学生自读)
出示:“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师:“听老人这么说,我怎么想?”学生思考
师:“老人真是个聋子吗?她为什么说自己是个聋子?”
总结:老人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这种善意的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师:从“每天”一词,你体会到什么?老人主动做听众,这是对我练习琴技的一种无言
的督促。
课件出示句子对比:
自读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每天早晨”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
⑤指名读,齐读。
小结:同一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表达感情的程度就不一样。其实,这话里也表明了老人与小伙子的约定。
师:此时,年轻人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找学生读一读。 师:一开始的灰心,到现在有了信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这正是由于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出示)师:“我”终于有了听众,而这位听众还要感谢我,这是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份执着,一股力量。这种鼓舞,给我带来了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
师:老人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鼓励我,催我上进。她诗一般的语言让我们感动,谁来动情的读一读?
(全体男生起来扮演“我”的角色读4-9句子,全体女生读老妇人的话)
师:迎着初升的旭日,踩着厚厚的树叶,怀揣着几分兴奋些许自信的“我“来到了小山上那片树林,庄重地架起小提琴,拉响了第一支曲子,可此时锯木头的声音再次在我的指间想起。这时,我一回头看见了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
师: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对我有声的鼓励,那么她作为我唯一的听众时所流露出的眼神是对我无声的支持。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一个关键词。画上三角号。 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进行品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
(1). “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而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体会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出示
(2).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师: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老人默默地鼓励和关心着我,这是无声的支持,此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
(3).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拍子,慈祥的眼睛平静的望着我,像深深地潭水。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着什么?为什么眼睛像深深的潭水?(出示)
(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感到高兴,她不断用眼神断激励我,不要满足于现状。) 师:省略号表示什么?(表示我还有很多更美好的感受)学生朗读。
师:老人的鼓励,给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对我的变化,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家里练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对我的评论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琴了,家里人对我的这一变化──难以置信。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
师:当作者得知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竟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原来,我那些难听的琴声,老人都真真切切的听到了,但他仍然微笑着鼓励我说:“真不错!”;原来,老人自称耳聋,每日清晨做我唯一的听众,竟是为了鼓励我的自信,引导我走上音乐之路时,我‥‥‥我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想想一下得知这个秘密的作者会有什么反应,会有怎样
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呢? 可以写简单的几句话,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具体、细致地刻画。用一段话写下来。用第一人称,开头空两个格。
②学生配乐朗读小练笔。
5.领会表达 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①出示原文,
②其中部分章节本文没有写出来,而是用省略号带过,你觉得哪种写法好?为什么? 预设点拨:
a认为写出来好。教师引导:将作者的反应直接写出来,表达更清晰,更易于理解作者对老人的感激。
b认为省略号好。教师引导:当谜底揭示出来之后,在读者的惊讶之中,留下一片空白,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体会省略号所表达的作者难以言尽的内心情怀
小结:是啊!面对这样的一位老人,再多感激的话语都显得苍白。唯有奏出最美的音乐 ,才是对老人最好的报答!才会不辜负老人一片良苦用心!
四、深化情感,表达感受
四、情感升华,由衷赞美
1. 师:“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那么你觉得唯一的听众是一位怎样的人?(学生各抒己见,从多方面谈一谈。)
学生可引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将自己的感悟或体会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表达出来。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我们作为读者,都为文中的‘我’由衷地庆幸,正是由于她无私的爱,真诚的鼓励,细心的关注,使自卑的“我”一步一步走向自信,凭借勤奋踏实,逾越音乐白痴的紧箍咒,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老师也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们拥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台!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一颗多么美好的心灵。学完课文,请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文本改编诗(《爱成就梦想》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自信勤奋
音乐白痴出色的小提琴手
(沮丧)关鼓(骄傲)
爱励
唯一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