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教学本篇课文用两课时,一共分为两个板块。下面是每一个板块的任务设计和活动组织预设:
第一课时
任务一:走进说书大会明确复述任务
一、展示说书大会海报
亲爱的同学们: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我们班打算开展“说书大会”,说书内容是《西门豹治邺》,要选拔“说书达人”, 参加故事会。
二、初步感知任务要求
提问:本次说书大会有什么要求?
预设:要求我以《西门豹治邺》为内容,简要复述故事内容,让同学们清楚了解西门豹的故事,感受西门豹的智慧,争做“说书达人 ” 。
小结:只有做到这些要求,我们才能成为“说书大人”。让我们首先一起去读一读《西门豹治邺》这篇故事吧。
任务二:概括故事内容理清主次情节
带疑初读故事提问: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师:读这个课题的时候,你的心里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西门豹去哪里治邺?
师:去哪里?地点。
生:西门豹是谁?
师:是谁?我们刚才不是解决了吗?再想想哦,来。
生:西门豹他为什么要去呢?
师:为什么?起因原因很重要。
生:西门豹是怎么治邺的?
师:治理的过程和方法。
生:为什么要治邺?
师:哦,刚才有同学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很爱思考,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给大家1 分钟的时间默读一遍。课件出示:为什么要治?怎么治?治得怎么样?
二、感知主要内容
(一)出示词语:
西门豹巫婆官绅徒弟干旱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开凿渠道灌溉庄稼
指名读词语,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同学们的读书习惯特别好,坐姿也很端正,如果你读完了就把书放平,我就知道你看完了。嗯,好,一分钟的时间已经到了,请大家放下书本,看到大家书面上做的密密麻麻的批注,我想大家的预习一定做得很好,读一读这些字词,你能不能把它都读准?
借助词语,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西门豹来到邺县做了哪三件事?(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师:大家都读得字正腔圆,看来预习真预习得不错。那有没有不太理解的字词?都没有。那我考考大家,什么叫田地荒芜?你说。
生:田地里面什么也没有。
师:真的什么都没有吗?你有不同的意见。
生:田地里什么也没有,杂草都没有,只有一些干枯的草。
师:好像有点重复,但是你说到了一点,荒芜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种田的庄稼里没有。一起说——
生:没有庄稼
师:没有粮食,没有稻谷,只有杂草,这就是荒芜。那你在读这一组词语的时候看一看它们分别写了什么?一组、二组、三组、四组,每一行他们的内容他写什么你最会发现?请你先说。
生:第一行写的全都是关于少的话题,第二行全部都是写人的,第三行都是写心理的,第四行都是写,比如说灌溉庄稼就是写动手的。
师:但是我要略微纠正你一下,你很会概括。第三长磕头求饶是心里,是什么?给你个机会。
生:外表。
师:谁还有不同意见是什么?
生:应该是动作。
师:是的。同学们,我们看到第一行其实是他要去治邺的原因,为什么西门豹要去治理,就是因为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而第二行概括的是这里田地荒无,人烟稀少的原因。第三行写的是谁的反应?——官绅。处罚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最后一个是西门豹在这里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我们就发现这一组词语就把我们这个故事的结构给串联起来了。而第四组的词语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课本里用了4个字来概括,请读——
生:兴修水利
师:那么你能不能也试着用这样的简短的词句来概括一下西门豹来到邺县以后做的三件事情?请看到语文书的课后题第一道题,把你想到的写到括号里。开始。
师:写好的同学可以和同桌或者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师:好,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完了,那么谁来先分享一下?来,你来吧。
生:他第一步是先摸清邺县底细。
师:摸清底细。
生:然后第二步是惩治巫婆和官绅。
师:有没有概括到和他不一样表达的。最后是兴修水利,他写了哈。来,请你把摸清底细这个写到黑板贴上,然后把它贴到黑板上去。来。还有没有不同的?
生:西门豹来到邺县之后,先是调查情况,然后再将计就计,陪巫婆和官绅,把他们演的戏陪他们演下去。
师:第一个你概括了,叫调查情况,第二个你说的有点长,能不能再缩减,概括一下。
生:将计就计。
师:非常好。来,我要表扬你,及时的思维能力特别强,一下子就把它概括出来了。两位同学的概括各有千秋,其他同学你还有不同的概括方式也可以分享,你说。
生:第一个是了解情况,然后第二个是惩治巫婆和官绅。
生:启禀大王,邺县原本荒无人烟,我来到邺县惩治了坏人,信修水利,现在这里民富兵强,请您放心。
师:太了不起了,掌声送给他,这就是词语积累了,同学们,我发现他特别善于把我们刚才概括出来的小标题,无论是看黑板上的,还是用他自己概括的,然后把这些标题串联起来,就形成了整个故事的脉络。我想魏王听到了这个结果,一定是非常满意的。
(四)出示自学要求,借助情景发展图,梳理课文情节。
1.西门豹摸清了哪些情况?带着问题默读第1-9自然段。
出示老大爷的话,从中圈画关键信息。
出示填空:
西门豹看到,就问,老大爷说这是因为。
学生借助提示简要复述这部分内容。
2.默读10—15自然段。借助“惩治步骤图”理清惩治步聚,勾画出惩治坏人的理由和结果。先自我完善再小组交流
惩治过程理由结果
惩治巫婆不漂亮说一声投进漳河
惩治官绅头子没回来催一下投进漳河
惩治其他官绅没回来催一下放过
任务三:复述故事内容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一、简要复述全文
1.学习简要复述的方法。(分清主次,次要内容简单说,主要内容详细说)(板书:分清主次)
2.借助板书和学习单,尝试完整复述课文。
出示评价卡,学生评价。
二、拓展延伸
1.出示课后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发现剧本与课文的不同。
2.把课文改编成剧本时还可以加上相应的语气和动作。
3.课后任务:把这篇课文简要复述给家人、朋友听一听。
第二课时
任务一:梳理方法,练习复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西门豹在治理邺县时,发现巫婆和官绅以给河神娶媳妇为由骗取老百姓钱财。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并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灌溉田地。这个故事很长,如果讲给别人听,怎样才能做到既简洁,又能让别人感受到西门豹的智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简要复述这个故事。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 ”中的方法。
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如,《西门豹治邺》中调查民情这个情节不是主要内容,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而惩治巫婆和官绅是主要内容,要讲得详细一些。
2.引导思考:哪部分应该复述得详细一些,哪部分可以复述得简洁一些?(学生交流)
明确:“惩治巫婆和官绅 ”是主要内容,要复述得详细一些,“摸清底细”和“兴修水利 ”可以适当删减。
3.感受“兴修水利 ”部分的简洁,学习适当省略。
(1)引导:在原文中,“兴修水利 ”这一部分还有其余内容,根据原文改编的现代文是这样的。
西门豹就征发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引漳河水浇灌农,田都得到灌溉。在开凿河渠时,老百姓开渠多少是有些劳苦的,不很愿意干。西门豹说:“百姓可以同他们安享其成,却不可 以同他们谋划事业的开创。现在父老子弟虽然以为我给他们带来辛苦,但是百年以后, 希望让父老子弟们再想想我所说的话。”直到现在,那里都得到河水的利益,百姓因此富裕起来。
(2)学生快速读文段,与课文“兴修水利”部分进行比较,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课文这一部分只讲述了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开凿水渠以及这样做的结果。
(3)小结:课文保留的是西门豹管理邺县的业绩,也就是他带领老百姓开凿渠道、灌溉农田。老百姓的不理解,以及西门豹对老百姓说的话,与此关联不大,可以省略。(教师板书 :省略无关内容)
4.学习适当删减,练习复述“摸清底细 ”。
(1)过渡:“摸清底细”不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这一部分的内容挺多,我们怎样适当删减呢?先来看看老大爷对西门豹的四次回答。
(2)提取信息:老大爷的四次回答包含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预设:给河神娶媳妇;巫婆、官绅硬逼老百姓出钱;送新娘的情景;人们外逃;年年旱灾
(3)思考:联系全文想一想,简要复述这部分,为了让别人听得明白,哪些信息不能省略,哪些信息可以删减?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巫婆和官绅借给河神娶媳妇骗取钱财 ”“人们外逃”不能省略;
“把姑娘放进水里”要保留,因为后面西门豹用这个方法惩治了坏人
“新娘顺着河水漂”的过程与西门豹想要的事实真相关联不大,可以删减。
(4)小组内练习复述“摸清底细”这一部分,然后全班展示。
预设:西门豹刚到邺县上任时,看到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来一位老大爷了解情况。老大爷告诉他,巫婆和官绅每年都逼着老百姓给河神娶媳妇,不仅要出钱,有女孩的人家还要出女孩。很多女孩被沉入了漳河,很多人家逃往外地。这地方越来越穷,还年年闹旱灾。
(5)引导小结:简要复述时,不是故事最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删掉, 或者适当省略。(板书:适当删减不重要内容)
5.学习复述“惩治巫婆和官绅”。
(1)回顾复述方法:“惩治巫婆和官绅”是主要内容,复述时要讲得详细些,还记得三年级学过的复述方法吗?(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①要说清楚事情的整个经过。
②要说清楚主要人物的表现。
(2)引导小结:简要复述时,可以把故事最重要的部分复述得详细一些,让别人听清楚故事的经过,对人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板书:抓住主要内容)
(3)创设任务情境 :河神娶媳妇那天,你正好在现场目睹了西门豹怎样惩治恶人。请你转告给那些未到现场的老百姓,让大家都了解事情的经过。
(4)学生分小组练习,选派代表在全班展示,并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有没有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西门豹的表现有没有说清楚?
有哪些地方还可以说得更简略一些?
还需要补充什么内容吗?
6.学生练习简要复述全文。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提炼出的简要复述的方法。
(2)在小组内练习简要复述全文。
(3)请 2-3 名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任务二:拓展延伸,编写剧本
1.课件出示课后“ 阅读链接 ”的剧本片段。
西门豹治邺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魏国邺县,漳河河边
人物:
西门豹(邺县县令)
老巫(给河神娶亲的巫婆)
新娘(准备送给河神做媳妇的姑娘)
官绅、小巫(河神娶亲的参与者)
卫士、围观百姓若干
〔这天是给河神送亲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围观的老百姓。老巫带着手下的小巫布置好婚礼现场,等待着官绅的到来。西门豹从左边上,后面跟着几个卫士。几个官绅从右边上,见到西门豹打躬作揖。西门豹上台后坐在左边的椅子上。)
(1)交流:请大家读一读课件上的内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这里写的也是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但是和课文的形式不一样。
这里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场景一项一项地写清楚了。
课文中只写了西门豹怎么说,这里把每个人物说的话都写出来了。
(2)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看到的阅读材料叫“剧本 ”。剧本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课文
后面的选做题。
预设:剧本要把人物的对话写清楚;要设计人物的动作、神态......
2.小组合作,编写剧本。
(1)引导回顾:大家还记得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经过吗?
预设:救下姑娘;惩治巫婆;惩治官绅头子;威慑官绅。
(2)讨论:为了把西门豹惩治恶人的整个过程表演完整,大家认为还要加上哪些内容?
预设:来到漳河边,老百姓终于明白了真相……
(3)小组合作编写剧本,教师指导。
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至两个片段,改编成课本剧,并演一演。(可在课后完成)
步骤:
①讨论:对话的人物有哪些;怎么对话(对话的内容、神态、动作)。
②编写: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剧本,一人执笔,相互补充。
③排练:课后进行排练,可以只排练小组选取的片段,也可以和其他小组合作,表演整个过程。
样本:
西门豹(不动声色)什么时候送新娘子啊?
老巫(满脸堆笑)
西门豹(双手背在身后,大声地)来呀,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两个女徒弟搀新娘出场,新娘低声哭泣,用手抹泪。)
新娘(满脸泪痕)
西门豹(看看姑娘,皱着眉头对巫婆说)这个姑娘不好看!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就说我要选一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对卫士)来呀,送巫婆上路!
卫士甲、乙(上前,大声地)遵命,大人!(分别抓住巫婆的左右手臂)
巫婆(满脸惊慌,身子往下沉,绝望地)不······不要啊,西门大人饶命哪!
西门豹(一挥衣袖)休得多言,快快去通报河神!
(卫士拖巫婆下场,远处传来巫婆凄厉的叫声、落水声)
(老百姓低声议声。众官绅吓得浑身哆嗦,低头不敢言语)
……
3.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剧本,要求感受人物内心,辅以相应的动作与表情。
4.请两组学生全班表演,其他学生评价。
作业设计:
将这个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26.西门豹治邺
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