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3篇《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相关的范文。
篇1:部编鸟的天堂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
上午好!
我是语文组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是我对教材的分析。
《鸟的天堂》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五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文章,作者是巴金先生。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静态的大榕树和群鸟乱飞的活泼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遣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情感表达充沛,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来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词, 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根据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学习基本情况的分析,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及其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景象。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学习其“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二、说学情
现在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分析好教材,还需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处于感性思维活跃的阶段,想象力丰富,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是现在的孩子并不是都有机会欣赏“鸟的天堂”这样难得的奇观,而且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还很不足,因此在学习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感情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学法
下面我再来说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依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法:一是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二是启发式教学,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讲授法,补充讲授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帮助他们深入学习。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会学。针对本课,我将引导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朗读法等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再说说整个说课中最核心的部分——教学过程。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五个板块来进行本课的教学,它们分别是: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三板块:走进鸟的天堂,感受大榕树;
第四板块:走进鸟的天堂,感受群鸟活动;
第五板块:破解难点,总结升华。
本课教学时间是1课时。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在导入环节,我计划采用从“题眼”入手的方法导入,指着黑板上的题目问学生: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样的地方叫做“天堂”?先让学生分别解释下“天堂”的几个意思。在学生弄懂文中天堂的所指意思以后,接着追问: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哪里?写了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有点明中心的作用。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题眼”入手,形成“阅读期待”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导入完毕,新课开授。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让他们边听、边读,边在文中勾画出要求会写的14个生字词,并且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为此,我设置了如下思考题:
①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去的?
②每次各看到了什么?
③勾画出作者每次去“鸟的天堂”时感受的语句。
听完朗读以后,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这一环节我会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词语,并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不可计数”的“数”的读音,“应接不暇”的“暇”的写法,这一环节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了字词障碍,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
然后,让学生自由回答我设置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较为浅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我会放手让学生去学,尽量辅导后进生。设置自学要求,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其读通课文,而且把握好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第三板块:走进鸟的天堂,感受大榕树
此环节为本课教学重点之一,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榕树大、茂盛而富有生命力,体会静态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5—9自然段),把有关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出来,想一想作者描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在学生朗读后,根据学生的分享发言进行小结:榕树的特点是大、茂盛而富有生命力。然后,指名读一下描写榕树大而茂盛的语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具体来说,我是这样指导学生:
(一)指导学生体会榕树“大”的特点
1.抓住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如第6段中的“许多株”“一株”“两株”等词语,针对这些词语启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我”认为是许多株,有的朋友认为是“一株”,还有的认为是“两株”?同时,还应让学生朗读此段,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榕树的“大”。
再如第7段中“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三句话,引导学生分析“不可计数”一词,追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然而然能回答出“枝上又生根”。
2.运用联想与想象。让学生自由想象“枝上又生根”的画面,来体会榕树的“大”。
3.利用多媒体。我会出示大榕树的图片,边讲解边理解“枝上又生根”的意思,这样更直观可感。
(二)指导学生体会榕树“茂盛而富有生命力”的特点
1.抓关键词语和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如第8段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几个句子,通过互相交流启发,使学生抓住“那么多”“一簇……一堆……不留一点缝隙”等数量词来体会榕树“多而密”的特点。再通过抓住“翠绿”“颤动”等词语来体会榕树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特征。
2.抓抒情性的句子。如第8段“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榕树的无比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其实是对大榕树“茂盛而富有生命力”的赞美与喜爱。
这一环节,有方法,有指导,在理解关键词语和语句深刻含义的基础上,也使学生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拨动了他们心灵上琴弦,引起了学生情感上共鸣,也解决本次教学的重难点。
第四板块:走进鸟的天堂,感受群鸟活动
此环节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二,我通过指名读12—13自然段,提示学生边听边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课文。当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后,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然后交流。引导学生从鸟的数量多、形态多、姿态多等方面感受美的画面、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着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学生通过想象讲述鸟可能会有的各种形态,从而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可感的视觉表象,令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此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第五板块:破解难点,总结升华
在前几个板块的学习后,接下来我会请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有的鸟的天堂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呢?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确确实实是鸟的天堂。
最后布置作业。请你为旅游景点“大榕树”写一篇导游词。其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强练笔。
五、说板书
最后我来说说本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体现教学意图、突出重难点,显示教学思路,利于学生理解,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鸟的天堂
第一次 榕树 大 美(静态)
第二次 鸟 多 欢 (动态)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以上就是我对《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说课,谢谢各位考官!
篇2:部编鸟的天堂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全文共14个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文章语言自然朴实,生动流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能概括文章大意,感受文中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抓住景物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课我采用尝试教学理论,运用导学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实施学习活动,去感受鸟的天堂独特的美。
三、说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本课我主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自学、对学、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读中归纳。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进行新课前对旧知识有效地回顾可以温故而知新,因此我让学生先完成填空,并设计导语如下:
上节课,我们跟随巴金爷爷一起游览“鸟的天堂”,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让我们一起看清它的真面目吧!(板书课题:20 鸟的天堂)
(二)走近榕树,感悟生机
老师通过图画、音乐和语言描述,能够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自然地将学生带入课文。因此,我先出示榕树的图片,然后配乐范读第7~9自然段,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问题:这是一棵( )的榕树?
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榕树近景图,抓住“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大;抓住“一簇”“堆”“不留一点缝隙”等词语理解榕树的茂盛,再抓住“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树叶绿得耀眼,充满活力,感受榕树蓬勃的生命力,并结合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引入作者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并及时给予指导,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独特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读、配乐读。
(三)走近鸟儿,感悟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在学习了静态描写后,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第10~14自然段,设计问题如下:这里的鸟儿真( )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我将运用语言和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设计了如下过渡语:
之前,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但有一丝遗憾,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于是第二天清晨,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在此过程中,播放众鸟群飞的图片,引领学生一起拍掌,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抓住鸟的数量多、种类多、姿态多,体验众鸟群飞的热闹,从而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最后,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让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多向交流,小组讨论对这句话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感悟此行
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学生可能说出榕树繁茂、水草丰美、温度适宜、气候湿润等,引导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注意保护我们生活的周围。
(五)心语屋
如果你是鸟的天堂中的一只小鸟,快来向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天堂”吧!
通过角色扮演,假设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向同伴介绍美丽的鸟的天堂,写一段解说词,既对文章有所回顾,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舞台。
(六)作业
1积累文中优美词句
2仿照课文中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的方法写一处美景。
积累好词佳句,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用学到的动静结合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去描写生活中的美景。
五、说板书设计
20鸟的天堂
傍晚 榕树 大而茂盛 (静态美)
早晨 鸟儿 多而欢快 (动态美)
板书是课文的浓缩,也是课文的精华,板书有内容有方法,简练清晰,有助于体现课文重点及中心,便于学生理解。
六、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语言文字,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独特的美,我们又一起走出了语言文字,带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走向了生活。设计教学时,我努力做到,让学生课前有所期待,课堂有所满足,课后有所回味,品味语言文字,品味真挚情感,让我们的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儿。当然,课上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3:部编教材鸟的天堂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认识“桨、桩、暇”三个字;会写“颤、暇、抛”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鸟的天堂”的美景,产生喜欢、向往之情。
3、有感情朗读7、8两个自然段,学习“抓住大榕树进行静态描写的方法”,感受“鸟的天堂”静态美。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7、8两个自然段,学习“抓住大榕树进行静态描写的方法”,感受“鸟的天堂”静态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了解“鸟的天堂”
1、齐读课题。
(1)“天堂”是什么意思?它象征着什么?
(2)看题目,猜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设计意图:1、读懂文章题目,链接资料信息,为了解文意铺垫基础。2、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板块二:识字学词,读通课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不会的字词,自主选择方法解决。
2、投影出示:树梢、船桨、木桩、涨潮、颤动、不可计数、应接不暇。
3、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结合形声字知识指导)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可借助形近字进行猜读)
(不可计数、应接不暇两个词语,是文章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部分的关键词语,建议“随文学词”。)
4、指名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5、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在小学低学段已经养成独立识字能力,但识字写字教学仍是小语教学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识字学词又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有效保障,是小语教学的基础目标,需要贯穿小语教学的整个过程。】
板块三:走进“大榕树”,感受静态美
1、找两三个学生读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选段。
(1)“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
(2)“不可计数”的都有什么?(树干、树根、树枝、树叶)
(3)朗读这几段,谈一谈你的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大”的特点。)
2、“图文对照”,感受静态美。
(1)出示第一幅“大榕树”图片,多找几名学生读相应段落。(指导学生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
(2)出示第二幅“大榕树”图片,找几人读相应段落。(指导朗读,重点感受“静中有动”地描写榕树生机勃勃的样子;随机指导“颤”字书写)
(3)学生闭上眼睛,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画面,感受静态美。
(随机小结: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找学生配乐读这一部分。随机交流: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喜欢在这样的大榕树栖息吗?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这部分描写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榕树”的大、静、美等特点。
篇4:部编版五年级鸟的天堂说课稿
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阅读理解能力,确定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规律”、“缝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采用了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
2、角色扮演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出“教学要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次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自由评论、深入探究。”
学法:
《小学儿童心理学教育》中曾这样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根据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我教给了他们几种学习方法:
1、圈画法。
2、质疑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重点感悟:
1、学习大榕树部分。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8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一株怎样的树?
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让学生齐读,树之所以美,美在其形大,美在其势:茂盛。
默读课文第七段指导学生抓住词语“一株”“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大。
在第8段中,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来体会榕树的茂盛,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通过学生反复朗读自读自悟,说说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尊重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2、学习“群鸟纷飞部分”
<1>、过渡:让学生说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体会到这里的鸟儿多?
<5>、回顾全文,引导学生比较作者对“大榕树”和“群鸟纷飞”的描写,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区别,齐读最后一段。
有人说生活即语文,为展现大语文教学观念:
让学生当回小导游介绍鸟的天堂。
并说说学了课文,有什么体会?
五、说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榕树枝干根叶(静态)
鸟形色声姿(动态)
设计理念:板书有助于师生一起回顾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课堂的板书应简洁明了,从而体现板书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篇5:《鸟的天堂》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燕秀里小学的陈立,耳东陈,独立自立的立。今天我的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3课《鸟的天堂》。我从河北远程教育网上下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并把它进行加工组合。
一直想寻找一篇能和多媒体课件完美结合,既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虚拟性、音效性和具象性,又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阅读要体现个性感悟”的文章。直到读了《鸟的天堂》这篇散文时,终于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于是我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今天借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说课比赛之际,将其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佳作。文章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写静态为主,重点描绘了大榕树树大,干多,枝繁,叶茂的特点;第二部分则以写动态为主,展现了一幅百鸟齐鸣、万鸟纷飞的热闹画面。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大榕树的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了解课文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中心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是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五大版块,每个版块都恰当的运用了网络教学资源。下面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教学流程。
第一版块: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鸟的天堂图片逐一出现,,这时教师激情解说:在广东新会县郊外,一条小河的河心,有一棵古老的榕树,上面栖息着数以万计的鸟儿,每当晨曦初露时,这里便群鸟飞翔,百鸟齐鸣,构成极为壮观的奇景,被称为“鸟的天堂”。作家巴金曾到此游历,写下了一篇清丽可人的散文,这就是《鸟的天堂》。教师板书课题。
第二版块:找重点语句,引出本课学习纲要
1、教师说: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前后两次到“鸟的天堂”,那么他内心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呢?(指名说并出示课件2)
篇6:《鸟的天堂》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鸟的天堂》。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它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根据语文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茫、桨、律”等生字,会写“灿、烂、竿”等生字,掌握“灿烂、陆续、白茫茫、应接不暇”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描写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4、让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所闻。
难点: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本课的教学将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展开,希望能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二、说教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是新课标理念中强调的一点。每个班级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四年级学生是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期的特点,我将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我将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走进课文,走进鸟的天堂,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其中,我将播放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的图片,以此达到让学生深入文本的目的,突出教学重点。
2、合作讨论法: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班级授课教学中,千万别让学生闲着。”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其中文中的难点,我将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课堂主人公的权利,自主进行合作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注重他们的独特体验。
引导和启发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新课标倡导要让学生自合、合作、探究地学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学生“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通过自己的劳动,有所感悟发现,并能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的答案,我并不用一个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独特感受,引导鼓励那些不能主动表达自己看法的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分五个步骤完成我的教学: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巴金爷爷吗?他有哪些作品呢?”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采取开门见山的谈话导入,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和认识,增长文学知识,同时引出本文课题《鸟的天堂》。审题设疑,揭示题意。
设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充分质疑,估计大部分学生会提到:
①“天堂”指什么?
②“鸟的天堂”又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
③“鸟的天堂”里有什么?是不是有很多鸟?等等问题。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其往往起着提示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让学生质疑“题眼”,可以形成“阅读期待”心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自主、探究精神。
2、明确题义,简介“鸟的天堂”。
第二部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部分,整体感知理线索。我将引领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重点解决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点。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此,我设置了如下思考题:
①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去的?
②每次各看到了什么?
③小组讨论,划出作者每次去“鸟的天堂”时的感受的语句。这些问题较为浅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尽量辅导后进生。设置自学要求,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其读通课文,而且把握好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接着过渡到第三部分。我会这样过渡:“课文中的字词过关了,鸟的天堂到底是怎么样的,你已经有印象了吗?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看了!”由此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便于学生再次走进课文。
第三部分,精读课文,感悟想像。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吃了晚饭,走到河边,跳上小船,都看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一看吧!”同时,我将抛出一个大问题,作者和朋友们几次到达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都是一样的'吗?”让学生带有目的地去读文本。
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活结,我将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走进鸟的天堂,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首先,在学生充分想象这株榕树的模样以后,我将以课件的形式出示一株榕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株榕树的特点,再结合文本,出示描写榕树的段落,让学生细细品味语言的优美。让学生一读再读,说说自己的体味与感悟,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及时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语言的积累。“这株榕树被称作是鸟的天堂,可是作者看到了几只鸟?”
我将用这样的过渡语把学生引领到下一自然段,他们会发现,静寂的榕树上没有一只鸟的影子,设下一个悬念:“为什么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呢?是真的没有鸟,还是作者他们没有发现呢?”罗杰斯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我尽量让学生自主体会,自然过渡到鸟的天堂的段落。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但他们发现并不是没有鸟相反却有成千上万的鸟以后,就会大胆展开自己的想象,这时,我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充分阅读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以后,说说自己在想象中所看到的。
周一贯先生曾说:“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课件,学生在假设想象中创设情景,自我感悟与体会的重要性。在学生充分深入文本后,我将出示课件:真正的鸟的天堂都是鸟的场景,达到思维的升华,突出重点。
精读“众鸟纷飞”场面,领悟表达方法。
1、小组读“众鸟纷飞”段落。
2、借助插图2,略说大意。
3、讨论释词“应接不暇”(可让学生用动作来表演)。
4、指导学生体会“众鸟纷飞”景象,指名分句子以每人读一句话接连不断地读的形式读第12、13自然段,以显示纷飞,热闹的场面气氛,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创设一定的情景气氛。
5、按原文填空,领悟总写与特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有的站在树枝上(),有的()起来,有在()翅膀。
鸟的天堂在文中出现五次,为什么有时带有引号有时没有呢?这个问题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用课件出示文中含有“鸟的天堂”的语句,让学生先小组合作讨论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再让各小组汇报讨论情况,给予评价,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最后,总结归纳课文,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篇课文后面附有一个“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的选作题,其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强练笔。
五、说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晶,是课堂教学的精髓,不仅可以体现主要内容,而且能使学生抓住板书内容掌握整个课堂教学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了突出本文的文章结构思路,顺着课堂教学认识过程,感受本文的构思美、自然美。
我采用板书:
第一次 榕树 大 美(静态)
鸟的天堂 第二次 鸟 多欢(动态)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篇7:《鸟的天堂》说课稿
《鸟的天堂》说课稿
一、说教学背景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12课,是一篇散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作者在傍晚的时候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而第二天早晨却感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个巨大的转变表现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之情。本文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材料。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课堂上我将设计几个比较有趣的问题,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四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也有一定掌握,本节课旨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散文的理解,灵活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
(三)说三维目标
基于对学情的把握和本课的内容,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认识“缆”、“簇”、“纠”等11个生字,会写“拨”、“桨”、“桩”等8个生字,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含义并会用它们造句,灵活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朗读提高学生对汉语的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说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三维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学会“缆”、“桩”、“纠”等生字;灵活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情感变化。
二、说课程设计
(一)说教法
教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朗诵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感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个重难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汉语的语感。
(二)说学法
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结合本课的内容,我将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法与合作交流法。本课我采取的教具室榕树的图片、鸟的图片、教学课件等。下面我将具体说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评价,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此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说新课导入
我将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新授课开始之前,我会向学生展示榕树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问“同学们你们看到榕树会联想到什么呀?”接着展示鸟的图片,问学生看到鸟又会想到什么。图片导入方式生动形象,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新授课的进行。
(四)说新课讲授
首先我会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初读课文,让他们找出课文出现的生字和不熟悉的词语,并划出来,紧接着我会明确“纠”“拨”、“桨”、“桩”等生词的读音并解释“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划分出课文的段落,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会提出几个问题,比如我会问:“课文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大’?找出相关的词句,读一读。”若学生回答正确,我会及时给予鼓励,即使回答不正确,我也会从他的答案中找到亮点,给他信心。接着我会提问:“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感情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个问题相对来说难一点,我会请平时发言积极的同学来回答,他回答问题之后,我先不急着对他的答案进行点评,而是先请其他同学对他的答案进行点评,最后我才明确:作者的感情是发生了变化的,傍晚的'时候,作者认为大榕树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副实的;而第二天早晨,作者看到大榕树里住着许多鸟,发出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叹。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引起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注意,还可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有助于形成较为热烈的课堂气氛。
最后我会带着学生精读课文,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讲解课文中出现的写作技巧。我会让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能在更短的时间里找出更多的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明确:“三支桨有规律地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然后让每个学生自己造一个比喻句一个排比句,因为他们自己不能确定自己造的句子正确与否,我会让他们同桌之间交换着改,再请几个学生来朗读他们造的句子,让全班同学评价一下这个句子造得好不好。保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会造比喻句和排比句。
(五)说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这一过程中,我会请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请几位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说课堂
小结在课堂小结阶段,我会带着学生回忆本课中出现的生字及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排比。
(七)说作业布置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将布置两个作业:
1、让学生找出5个新学的字,每个字组一个词语,并用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2、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篇以景色为主题的作文。
(八)说板书
设计本课以提纲式板书为主,直观明了地把整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方便学生掌握所学要点,因此,板书设计如下:
鸟的天堂傍晚
没有一只鸟
榕树早晨
鸟的天堂四、说教学体会最后谈谈我的教学体会,在导入部分我用形象生动的榕树图片和鸟的图片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有助于形成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评价方法方面,我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评价要求。
篇8:《鸟的天堂》说课稿
今天,我将以“用心感受美”为题,对《鸟的天堂》这一课进行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阅读文章。作者巴金先生记叙了他和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纷飞的活泼景象。 穿过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群鸟构成了一副清雅优美的风景画,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所以,这样的文章是值得用心感受其中的美的。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生字词的能力,字词部分的教学,我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班上的学生在学习前,可能会通过查资料,看图片了解一些大榕树的特点和鸟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学生还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圈点、勾划。语文新课标要求,四年级学生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方面的作用,能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本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重难点剖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景象。难点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学习其“由点到面”的描写手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准备通过讲解“由点到面、动静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关注文章整体,理解文章。还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重点语句的体会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教法学法:
我在本节课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会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前引导学生质疑;在解疑的过程中,仍不忘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之外还启发学生说出“哪些地方读懂了?”“是怎么读懂的?”不仅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并且能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我会让学生读、思、勾划,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在语言训练中,用解释、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注重启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导语的设计在教学中十分重要。针对本课,我设计了如下导语:
在我国广东有一个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洲。一天,一只仙鹤看中这块优美安静的地方,便把衔来的一条榕树枝,插在这块泥土上。说也奇怪,这条榕树枝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就像浮动的绿洲!又是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成千上万只同伴。从此,每到清晨,万千灵鸟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形成了南国奇观——“鸟的天堂”。
解难排难
在课堂上,我会指名读生字词,一来检查了学生预习的情况,二来也督促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缝隙”“规律”“应接不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要落实识字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四年级是往高段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更注重培养学生认证负责的态度。因为,好的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
初步感知课文
齐读课题《鸟的天堂》。先解词“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又是怎么理解的?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讲的内容。当然,在这里并不要求学生能正确回答出,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读课文后,抛出问题: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几次?分别看到了什么?因为文章很简单,学生在读完后,能回答出:去了两次,第一次看到大榕树,第二次看到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清楚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相比于老师自己讲出来,更易于学生记忆。
接下来理清脉络,提示学生: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树;哪几个自然段讲了鸟;学生从这个方向可以很轻松的把课文理清楚。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认识,又可以抓住关键段落进行分析。
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理解大榕树的茂盛,旺盛的生命力,体会静态美,去“鸟的天堂”先看到的树,看到怎样的树,这个是课文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在谈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不一定能够抓住关键词,但可以让他们试着说一说,引导他们找到“一簇簇”“不可计数”“绿的可爱”包括“堆在一起”等等这样的词,这都是非常准确的。因为课文中描写大榕树时,提到了“大”,我会问学生“既然作者这样描写,我们可以在哪些句子看出?”
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纷飞的鸟,不禁发出感叹。在这里,我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学生自己归纳出“多”“欢”等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感受。
体会语言美,拓展延伸
在充分了解课文的句段和文章后,我将启发学生联系课文,自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能充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本文的写作手法也是亮点之一,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鸟树和谐图”,我会采用点拨法,让学生掌握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鼓励学生谈谈这样写的好处,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鸟的天堂》的确是一片精美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环保意识的今天,更是不可多得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要延伸到生活中去。为此,我会不止一个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动物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环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我家门口就是“鸟的天堂”我能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我认为通过我的板书即达到了梳理文章思路的目的,同时还有效地强化了文章的中心。
板书切忌多,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不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板书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让学生通过看板书就明白这节课的写作目的,从而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的。遵循以上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篇9:《鸟的天堂》说课稿
老师们:下午好!我今天的说课将采用“五说”的说课模式。 即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反思。理论根据将贯穿在以上流程中。
1、说教材:
我今天说的是“造型·表示”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内容的课业,是综合性很强的课业。因此,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完全符合《二期课改》中的“基本理念”的要求。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是:由于小朋友们从小就对大树和小鸟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这节课很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可以为同学提供很大的想象与创作空间,而且在设计中“隐藏”了一局部创作方法,为同学提供了交流、学习、考虑的空间,能够从同学生理、心理特点动身,达到了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统一。
由于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示”和“设计·应用”的综合美术课,因而在备课上我充沛考虑了教学内容多与同学好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二期课改提出的“从同学的兴趣喜好动身,关注同学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的讲画教学模式,力求为同学构建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体系,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
教学目标:根据同学的特点和对教材的理解制订了以下教目标。
认知领域:通过教学使同学能掌握、绘制各种形态的小鸟的家。
*作领域:通过听、看、想、说、演、画、玩等不同的活动形式,使同学能够表示出一个美丽温馨的小鸟的家。
情感领域:通过小鸟的家的综合活动教学,加强同学的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增加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小鸟的家的认识、掌握、表示。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师生间的互动、同学间的互动。解决措施:
2、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同学主动建构知识的协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同学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同学坚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绩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发明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 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师 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1、游戏法。
2、情景法。
3、交流法 。
4、竞赛法
3、说学法
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同学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身的潜能。因此我采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导,在为同学创设尊重,情性,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启发教给同学听、说、做、玩、画、演的学习方法,同学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4、说教学过程:
二期课改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一起发展的过程,使同学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游戏导入、引出主题。
1、游戏:猜猜小鸟的名字。
2、欣赏:小鸟在森林里欢声歌唱。(引出小鸟的家在美丽的森林里)
第二环节:新授课——重视知识“活化”。获得知识就意味着发现,意味着解决。在同学面前展现出直观鲜明的形象,结合教师巧妙的启发,引导同学才干深刻理解和掌握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具体操作:
1:融入角色,启迪想象。
运用对比的手段体现小鸟有家的快乐A:让同学扮演鸟、树、花等表示小鸟在森林里的快乐生活。(让同学感受小鸟有家的欢乐)B:插入灰暗的画面和小鸟的哭声。 讨论:“小鸟为什么会失去了家?
进入关键:考虑: “你能给小鸟做点什么?”结论:师生一起用大块的纸样“栽植”一片美丽的森林。(引导同学找到帮小鸟解决痛苦的方法:重建美丽的家园。)
2: 观察生活,激发创作欲望。
A:多媒体播放:同学家里的照片。(引出家的涵义:温暖、舒适、平安)
B:幻灯画面观察小鸟的生活。了解自然状态中各种各样的鸟窝、鸟巢(树上的、草地上的、水边上的、人工构造的)(引导同学了解鸟窝构造的基本特点,结合家的涵义进而激活思维发散再提出创作要求:“你会给小鸟设计个什么样的家呢?”)(注意:鸟窝和“家”的区别)
C:小组讨论(请个别同学先谈谈自身的想法。)通过上述游戏扮演和教师的启发提问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第三个环节:当堂练习重视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给小鸟设计美丽的家。(绘画设计,彩纸粘贴)。
要求:给小鸟设计一个造型独特、色彩完美、形式多样的家,并把设计好的家贴在前面的树林里。在同学明确了作业要求后进行创作,把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起来。除了个别辅导外,重要的是启发同学的创作感,激励同学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小鸟的家,达到启发想象力和创新,同时增强了集体协作精神。
第四个环节:小结——重视知识的导入和发展
这节课采取了同学自评,互评和师生评相结合方式,使同学在横向联系中拓展思路,体会了胜利的喜悦,从而达到情感目标。具体*作是
当小鸟的家设计好后1、请同学自身谈谈胜利之处2、请同学投票选出最佳设计3、教师总评并和同学一起体会小鸟重获家园的喜悦。
5、说教学反思:
同学:作业展示(和小朋友的话)
教师:
1、总之,这节课教学效果不错,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互动,一起发展的过程,技能、认知、情感、各项预定目标,在寓教于乐中圆满完成,体现了二期课改要求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同学形成了对综合美术的耐久兴趣。
2、由于是对综合美术的初次尝试,对一些环节的估计缺乏。
篇10:《鸟的天堂》说课稿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记叙的,先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然后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接着写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最后写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大榕树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受到大榕树美的熏陶,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1)理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2)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四、说教学方法
1、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想:
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三处情境:情境
(1):学习课文前让学生欣赏鸟的天堂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
(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
(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2、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让学生读、思、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词语训练中,用解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让学生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
五、说教学过
(一):引入课题
欣赏《鸟的天堂》的风景。
留在你心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请自由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
1、了解课文大意。
师:我们回到课文中来,请默读课文,看你能按下面的要求说话吗?
作者______次来到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_____ ,第二次看到了什么_____ ,(自由练说,指名说,全班说)
(三)、品读感悟。
1、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
在学习中,教师借助投影让学生理解“枝干又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的景象, 弄清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茂盛。想象树叶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充满活力,从而感受榕树的蓬勃生机。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之所以会有的这样的景象。
(1)你读懂了那些描写榕树的词或句?
(2)这些词句都说明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出示图画投影片,让学生看榕树近景,再出示描写榕树的词句投影片,引导学生体会榕树之“大”,说明生长年代已久远。在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并及时指导朗读。
(二)品读鸟的部分
1、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才见到鸟,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自由读课文,12、13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
用我读到仿佛看到(听到、想到)。的句子说话。
3、课件出示:白鸟翻飞的景象
此时,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鸟儿在这里生活的幸福快乐。
4、理解: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第二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四)、小结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企盼——这样的鸟的天堂、人间天堂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六、教学预设
我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理念不新颖,就是一节普通的常规课,预计学生基本都能参加的`学习活动中来,着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篇11:《鸟的天堂》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方面作具体的阐述,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首篇精读课文。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不同见闻及感受,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选编本文的目的在于: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2、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本文的学习为日后学习其他同类型课文奠定了基础,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因此,该文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要练兵场”。本节课我将教材的课后2题试当一名导游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考虑教材内容、特点及编排意图,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3、感受文中描写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策略:
二、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并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勇于探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课标强调了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我设计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中我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多样化阅读,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新的谈感受,在读中自悟,悟中品读。
2、情境教学法:本文语言优美,读文思画。教学中创设激发兴趣的情境:生动语言描绘、画面再现、声音播放等
3、启发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本班学生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较低。对课文的领悟过程较为缓慢,因此课堂教学多启发,促进学生思考、想象。
三、说学法
本文语言浅显,学生理解内容的难度不大,因此采用以下学法: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也渗透了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的教育。
2、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课作者寓情于景,适合用诵读法领悟其情感。
本课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理清思路,划分部分。这里说第二课时教学,
本课时设有复习回顾、设境激趣、品读自悟、锻炼语言,情感升华和练习测评几个环节,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词语,这一环节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听、记、写能力,既检测了第一课时的知识目标,也有意通过词语回忆起文中相应的语句,段落,场景等。
2、解说图片,播放大榕树和众鸟纷飞图片,同时我和学生一起解说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景物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主要景物是许多鸟。这一环节可等同于复述课文,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重点部分的印象。
二)设境激趣、明确目标
1、创设乘船去游览鸟的天堂的情境,两条船一条在黄昏第一次去欣赏到大榕树的奇异,另一条船在早晨第二次去欣赏到众鸟的热闹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坐哪条船,并说说作者去后的赞叹:“昨天……鸟的天堂”。这样的情境导入激起学生探索课文的兴趣,孩子的天性活泼,爱笑,爱玩,喜欢新奇的,这样的设计体现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也为下一环节分部分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2、男女生分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长期坚持朗读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两个环节共需要用时5分
(三)、品读自悟多元解读
在这一环节主要突破重难点,因此用时较长需要20分。
1、独学自悟,合作探究
首先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导航”和提示自学所选学习模块,不太理解的地方在书中或导学案上做好标记。我会到学生中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学生独学感悟,能提高自学和分析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最基本的学习形式。
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探讨独学中的不解和疑问,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思想与智慧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多元化解读教材,使自己的体会更加丰富深刻。我也会走进小组与学生一起探讨、感悟、质疑。
2、展示交流,个性解读
这部分是在上一步独学自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由一个小组来汇报游览“鸟的天堂”后的收获,根据导学案第一个学习模块展示问题:
(1)这棵大榕树到底有多大?是按什么顺序观察这棵大榕树的?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读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重点体会“那翠绿……颤动”在学生汇报这句话时,我会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激起讨论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多元的,也许是风吹的或是……。学生再次朗读句段,全班进行评读,我也会范读个别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榕树的赞美并整理出榕树的特点:大和茂盛。我适时板书,并用课件展示榕树图片,感受“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引导学习导学案中知识链接部分的静态描写。在小组展示结束,我会引出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后的感受:“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样能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为结尾句的理解铺好路。
接下来由下一小组展示第二模块的问题:
(2)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与第一次所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学生朗读出描写鸟的句子,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播放群鸟齐飞的情景,通过视觉感受更容易理解“应接不暇”。根据“学习导航”组员交流感受,其他组补充,议读等,带上作者的心情读12—13段,总结出鸟的特点:热闹、多。我依据学生所说进行板书。之后我提出问题:相对榕树的静态描写方法,鸟这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一问题的设计是在静态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启发,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习动态描写。
学生两部分内容学完,我再次发出作者的赞叹:“昨天……鸟的天堂”理解两个天堂的意思。这与课前相呼应,让学生在设疑中走进课文去探究,在解疑中走出课文。
展示这一环节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来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乐趣,有主动性。通过展示可以检验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检验这两个环节中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展示方式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并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突出本课重点。
(四)、活用文本锻炼语言
我设置了为“小小导游”活动,介绍“鸟的天堂”。先在小组内说,在依照课件图片进行解说。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重视说话训练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五)、完善板书情感升华
这一环节通过板书总结课文升华情感,需用时5分。
学生根据板书交流: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我根据学生所答,用绘画完善板书,体现人、河、树、鸟的和谐,此时我和学生们一起伸出手为保护环境和动物加油,并播放鸟的鸣叫声。这样的课堂总结让学生热情高涨,让学生充满力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正能量去保护生态环境。板书存在于每节课中,板书对语文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把这种无声的语言转变为有声的语言,这是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又一种方式。
结束时情境再现,让学生下船,并回头看看课件播放的“鸟的天堂”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不舍和留恋,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六)、练习测评
练习测评我设计三道习题,由于需要写、说、交流,因此这一环节大约需要用时10分。题型设计如下:
1、火眼金睛我会辨。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熟记生字词。此题由一小组在围板上展示其他学生写在导学案上,然后我和组长检查。
2、按要求写句子。针对中下等学生,改写陈述句、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口头造句,既锻炼学生灵活的反应能力,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道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汇报,交流,互评。
3、课堂小练笔。写一个热闹场面或景物描写,此题针对优生,挖掘他们的潜能,符合本课教学目标学习景物描写、静态、动态描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此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我将练习题设计成阶梯性,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尊重了各个层次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学的不断进步。
篇12:《鸟的天堂》说课稿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阅读理解能力,确定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规律、缝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采用了启发式诱导法和讲读法。思起于疑,再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重点设计了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2、角色扮演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出“教学要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本次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自由评论、深入探究”。
3、情境教学法
情景的创设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如情入境地理解课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于文本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感受他们的思想。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两处情境:情境(1):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学法:
《小学儿童心理学教育》中曾这样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教给了他们这样几种学习方法:A、圈画法。 B质疑法 C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理清线索。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1、引导质疑,提示题意: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探究课文,重点感悟:
1、学习大榕树部分。
一株榕树便是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a: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8节,画出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内容,说说你仿佛看到一株怎样的树?
b: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怎样的感叹?让学生齐读,树之所以美,美在其形大,美在其势:茂盛: c :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默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指导一株学生抓住词语: “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大。
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榕树的生长特点:
d:在第8自然段中,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来体会榕树地茂盛,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指什么?看自己有什么见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树的勃勃生机,感受到这种勃勃生机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联系各自的感受融入到这句话中,是风吹是写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出的嫩芽,是那绿叶是青春的生机。
e:通过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练习背诵。
f: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师生评价,指名读。通过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尊重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注学生个体差异。
2、学习“群鸟纷飞”部分
(1)过渡:让学生说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呢?让学生走近课文。
(3)按学习大榕树的方法,进行自学
(4)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体会到这里的鸟儿多?生汇报、交流、朗读。
(5)让学生在树上添画,各种各样的鸟,体会“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6)假如你是生活在这里的一只鸟,你将怎样夸赞自己的家园?说、写、唱?
(7)男、女生分读课文,回顾全文,引导学生比较作者对“大榕树”和“群鸟纷飞”的描写,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区别,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树的庞大,茂盛为鸟儿提供了栖身之所,人的细心爱护,给鸟儿创造了美好的家园,而鸟的活泼、可爱为这儿增添了生机,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会拥有这样的人间胜景。
本环节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满怀兴奋,愉快之情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愉快中学习。
(三)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当回小导游介绍鸟的天堂。
2、学了课文,有什么体会?
本环节设计理念:联系拓展课外知识,体现现代大语文教学理念,生活即语文,另一方面唤起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五、说作业设计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广告词。
(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六、说板书设计
12、鸟的天堂
榕树 枝 干 根 叶(静态)
鸟 形 色 声 姿 (动态)
( 设计理念:板书有助于师生一起回顾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课堂的板书应简洁、明了,从而体现板书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篇13:《鸟的天堂》说课稿
关于《鸟的天堂》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燕秀里小学的陈立,耳东陈,独立自立的立。今天我的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3课《鸟的天堂》。我从河北远程教育网上下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并把它进行加工组合。
一直想寻找一篇能和多媒体课件完美结合,既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虚拟性、音效性和具象性,又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阅读要体现个性感悟”的文章。直到读了《鸟的天堂》这篇散文时,终于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于是我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今天借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说课比赛之际,将其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佳作。文章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写静态为主,重点描绘了大榕树树大,干多,枝繁,叶茂的特点;第二部分则以写动态为主,展现了一幅百鸟齐鸣、万鸟纷飞的热闹画面。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大榕树的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了解课文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中心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是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五大版块,每个版块都恰当的运用了网络教学资源。下面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教学流程。
第一版块: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鸟的天堂图片逐一出现,,这时教师激情解说:在广东新会县郊外,一条小河的河心,有一棵古老的榕树,上面栖息着数以万计的鸟儿,每当晨曦初露时,这里便群鸟飞翔,百鸟齐鸣,构成极为壮观的奇景,被称为“鸟的天堂”。作家巴金曾到此游历,写下了一篇清丽可人的散文,这就是《鸟的天堂》。教师板书课题。
第二版块:找重点语句,引出本课学习纲要
1、教师说: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前后两次到“鸟的天堂”,那么他内心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呢?(指名说并出示课件2)
课件2──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教师说:是啊!那这是一株什么样的大榕树呀?(出示课件3──榕树画面)你看它盘根错节,硕大无朋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真是──(学生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师又说:那么你再看(出示课件4)这么多的鸟翩翩起舞,百鸟争鸣,再加上这潋滟的水色,婆娑的树姿。啊!你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里网络教学课件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从而理解并朗读中心句。
3、教师接着说:在这两处不同的景观中,你更喜欢那一处?喜欢写榕树的同学请坐到南边大组,喜欢写鸟活动的同学请坐到北边大组
(同时板书:榕树、鸟)(这时学生们下位,进行重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