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爱莲说说课稿(精选19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16:05:2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9篇《爱莲说说课稿》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爱莲说说课稿》相关的范文。

爱莲说说课稿(精选19篇)

篇1:爱莲说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现在我向大家说说该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地位及作用:

《爱莲说》一文被安排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短文两篇》的第二篇,这篇讲读课文在全册古文教材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陋室铭》,这与其有很大的区别:即它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语句方面,它又讲究骈散结合,使学生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这对后面的古文学习有启下的作用。

在单元教学中,要求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本文是古文中的名篇,可以有效的作为范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另外本文写作方面也值得学生探究与学习。

二、说教材背景

(一)、学情分析:我所教的两个班,同学们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在几分钟之内就能理解大意,并能当堂成诵,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还有欠缺,因此,我结合学生实际,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重点学习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不同用法,句式、修辞、写法等。

(二)、教法

根据文言文的特点,我采用了朗读法、讨论法、迁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这些教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学法引导

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独创了“盲读———助读———互读———品读”学习方法、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本课教学达到最好效果。

三、说理念设计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着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的原则,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盲读———助读———互读———品读”的学习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的教学理论。

四、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结合该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清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盲读—助读———互读———品读”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五、说教学重点: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莲花的高洁品格。

六、说教学难点:衬托手法的运用

七、说教学准备:教师精读文本,网上、书上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备好课。

本课的教学流程,针对本课的教学共设计了七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图片导入,激发情趣

1、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多媒体展示有关描写莲的诗句。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这时板书————《爱莲说》。

意图:播放多媒体课件,可以一开始把学生带入情感高潮,在最短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给学生以视听上的冲击和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分钟)

2、释题,介绍作者。

教师交代题目中“说”是一种议论文体,把握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歌咏,说明爱莲花的道理,借以表现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然后介绍作者。(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说”是一种文体。(2分钟)

(二)、盲读

目标:学生在不看注释的情况下阅读课文,然后盖上书本请学生凭自己的理解初步谈谈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同桌交流、课堂交流。

意图: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3分钟)

(三)助读

目标: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意,读准字音;积累文言词汇、句式;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气。(多媒体展示)

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积累文言知识的习惯。(7分钟)

(四)、互读

目标:小组合作朗读、翻译课文,你读我听我翻译,我读你听你翻译,更全面具体的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多媒体展示译文)

意图: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丰富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准确有感情阅读文言文的能力。(5分钟)

(五)品读(22分钟)

目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个性领悟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着重理解体会本文的重点难点。(多媒体随着课程进程一一展示问题)

1、文中写了哪几种花?它们分别得到那些人的喜爱?文中重点写哪种花?

陶爱菊———予爱莲———世人爱牡丹

(重点描写)

2、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从生长环境来写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从体态香气来写

(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风度气质来写

3、作者只写莲花吗?肯定不是。其实作者真正的用意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品质的君子。那么莲和君子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展示多媒体课件

4、本文主要写莲花,为什么写到菊花、牡丹呢?

菊———————————————莲花————————————————牡丹

正衬反衬(托物言志)

隐逸者——————————君子——————————————富贵者

5、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是怎样的?

(1)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未免消极;

(2)牡丹:追名逐利,攀权富贵,未免庸俗;

(3)莲花:立身污浊尘世而能永葆高洁本身,难能可贵,

意图:通过本环节学习,让学生掌握衬托的两种方法,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以及培养理解积累文言名言警句的习惯。

(六)总结:指名学生归纳概括“你是怎么学的?领会了什么思想内容?掌握了哪些写法?”

意图:一方面是对学生文章内容学习的检查,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对学生而言,同时也是一种信任,学生有了这种信任感,将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能力,能激发出更强的成功欲,从而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七)布置作业(3分钟)

1、收集有关写莲的名句,有兴趣的同学可收集“诗中花”名句。

3、你对作者观点思想有什么看法?

意图:让学生动笔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托物言志

菊———隐逸者

(正衬)

莲——君子

牡丹——富贵者

(反衬)

课时安排1课时

反思

通过本次说课,我明白了教师想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须自己有充足的准备。比如要读懂文本、领悟文本;比如要熟悉学生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比如要结合现代网络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在这节课中我很好运用了自己独创的教学文言文的方法“盲读—助读—互读—品读”。当然我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关于制作课件,我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希望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篇2:爱莲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1、地位、作用:我说课的篇目是《爱莲说》,它是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是古诗文单元,它与前后几册教材中的文言文单元连成一线,以落实义务教育承担的文学教育任务。《爱莲说》是古代散文名篇,又安排在单元之尾,是巩固前面提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又是教师贯彻“由教到不教”的关键所在。

2教、材简析:《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宝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3、教学目标要求: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及本文特点,我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如下: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民赋予莲的高洁品质,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正衬、反衬的作用。

(2)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自学互动能力,达到熟能成诵。

(3)思想教育目标:从莲的高洁品格体会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联系澳门回归的区旗、区徽上的莲花主体图案,进行德育教育。

4、教学重难点阐述依据:根据教学新大纲对初中阶段文言教学的要求:规定古文的比例不少于30%,并且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的篇目,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特别是古诗文的诵读,同时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并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辨析莲花与君子的相似之处,教学难点为: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二、教法学法的运用

1、教学对象:从教学对象看,初二学生属于学龄中期,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高视角、低起点”,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基本思路及方法: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及从学情出发,本课教学思路如下: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学本论”的方针。

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电教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

(2)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电脑、投影、录音),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

(3)引用美术的色块对比,化难为易,分化学习难点的教学方法。

3、学法指导如下:

(1)以形成性练习指导圈点、批注、勾画的预习方法。

(2)指导议读质颖、交际互动,当堂成诵的学习方法。

(3)设计、拼贴莲花图,培养动手动脑能力的学习方法。

本文可读性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环节,训练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

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切实掌握诵读文言文的三种方法:

一是“疏解文意的读法”,旨在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二是“谁究文理的读法”,旨在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地表达文脉的贯通和层次,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形成性练习检查预习

1、生字难词注音解释。

2、骈句的有关知识。(以上预习内容课前完成,初一学生接触的文言文不多,从常见的文言字词及句式入手,积累必要的文言文知识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有途径。)

(二)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导语设计如下:(配乐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电脑屏幕上显示澳门区旗、区徽的图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上课前,先观察两幅图,谁认识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标志?对澳门。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就是回归后澳门的区旗和区徽。谁能告诉我,区旗和区徽的主体图案是什么?(莲花)几朵什么样的莲花?(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是的,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图案就是以莲花为主,莲花深为澳门人民所喜爱。

(以上层层诱导,步步深入,吸引学生注意,点出学习内容,寓德于教,完成教学目的。)其实,不仅是今人,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有一位哲学家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赞美莲花的名篇,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宋代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板书课题)(再从电脑屏幕显示10幅近景远景不同姿态的莲花图)莲花有何可爱之处?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莲花,看完以后请同学来说一说。(学生说话)看来,大家各有所爱。有的,世上万紫千红的花很多,莲花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但周敦颐先生却偏偏喜欢它,为什么?翻课文,听朗读,找原因。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一步即“疏解文意的读法”,(以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锻炼观察说话能力,并直接从爱莲原因入手设疑,吸引学生主动求知。)

(三)重点语段讨论评析

1、找出爱莲花原因的语句,用笔划出。

2、所划部分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特点?

3、疏通文意,将所划分部用白话文连贯翻译一下。

4、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欣赏爱莲名句。

5、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之情,目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莲花品质的一句。

6、根据课文注释,阐述含义。想想这种“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写法?

7、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品质有无相似之处?这是运用什么样的写法?(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逐步理解本文学习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即借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同时,为培养学生动手动及能力。我设计一个“君子图”,七个花瓣分别写上君子品德的七个方面,再让学生模仿制作一幅莲花图,对应的花瓣分别填上莲花的七个特点,有投影显示在屏幕上,这一电教手段不仅完成了教学目的1中对“托物言志”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并且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二步即“推究文理的读法”,以领悟促诵读,以诵读加深领悟。)

(四)学习正衬、反衬的表现手法

1让、学生分析陶渊明爱莲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明确作者对菊和牡丹的不同态度,并与作者爱莲作比较,体会衬托作用。

2、利用美术上色块对比知识,区分正衬、反衬手法的运用。(投影展示美术上两组色块对比:A组——白、灰色块对比,B组——白、黑色块对比,提问学生:“两组色块中白色显得更亮,更白?”学生的回答是一致的:“B组。”我在这时点出:两组白色的亮度是一样的,只不过灰色的白色比较接近,黑色和白色对比鲜明,由此,可引出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与反衬。这样通过直观教学化难为易,完成教学难点。

(五)分析结尾段议论,指导朗读。

1、试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句,讨论修辞手法,并强调以花喻人的用意及目的。

2、用叹词领起并用不同句式写花有何表达效果,朗读体会。引导学生分析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反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所抒之情及朗读语气。(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是多读多诵,以上教学程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的2熟读能诵,融会于心,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能获得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三步即“品读意境的读法”,)

(六)总结“说”的文体特点,指导全文背诵。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古代“说”的文体类似现代散文,文眼即一个“爱”字。(以上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篇3:爱莲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篇目是《爱莲说》,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课,该单元是古诗文单元,它与前后几册教材中的文言文单元连成一线,以落实义务教育承担的文学教育任务。《爱莲说》是古代散文名篇,又安排在单元之尾,是巩固前面提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又是教师贯彻“由教到不教”的关键所在。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宝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2、关于教材难点和重点:《爱莲说》的重点在“爱”,难点是爱莲的“因由”。《爱莲说》写“莲”是实,写“爱”是虚,以实托物,以虚言志,爱莲的“因由”自然成为本文的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并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辨析莲花与君子的相似之处,教学难点为: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及本文特点,我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如下

〔1〕、知识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二)学情分析:本文可读性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切实掌握诵读文言文的三种方法:一是“疏解文意的读法”,旨在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二是“谁究文理的读法”,旨在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地表达文脉的贯通和层次,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从教学对象看,他们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高视角、低起点”,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八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三)教法学法

1、关于教法的`分析 :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及从学情出发,本课教学思路如下: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学本论”的方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鉴于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选用讲授法和讨论归纳法进行授课,并根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投影、挂图作辅导手段,尽可能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多媒体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引用美术的色块对比,化难为易,分化学习难点的教学方法。

2、关于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从精品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1)以形成性练习指导圈点、批注、勾画的预习方法。(2)交际互动,当堂成诵的学习方法。

(3)设计、拼贴莲花图,培养动手动脑能力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程序设计(七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配乐《七子之歌》,电脑屏幕上显示澳门区旗、区徽的图案)先观察两幅图,谁认识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标志?对澳门。1999年12月20日, 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就是回归后澳门的区旗和区徽。谁能告诉我,区旗和区徽的主体图案是什么?(莲花)几朵什么样的莲花?(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是的,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图案就是以莲花为主,莲花深为澳门人民所喜爱。

(以上层层诱导,步步深入,吸引学生注意,点出学习内容,寓德于教,完成教学目的。)

其实,不仅是今人,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有一位哲学家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赞美莲花的名篇,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宋代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板书课题)

世上万紫千红的花很多,莲花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但周敦颐先生却偏偏喜欢它,为什么?翻课文,听朗读,找原因。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一步即“疏解文意的读法”。

(以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锻炼观察说话能力,并直接从爱莲原因入手设疑,吸引学生主动求知。)

(二))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

学习内容: ①什么是“说”? ②关于作者的情况。 ③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这个教学环节用6分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重点语段讨论评析

1.找出爱莲花原因的语句,用笔划出。所划部分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特点?

2.疏通文意,将所划分部用白话文连贯翻译一下,

3.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之情,目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莲花品质的一句。

4.根据课文注释,阐述含义。想想这种“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写法?

5.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品质有无相似之处?这是运用什么样的写法?

(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逐步理解本文学习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即借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同时,为培养学生动手动及能力。我设计一个“君子图”,七个花瓣分别写上君子品德的七个方面,再让学生模仿制作一幅莲花图,对应的花瓣分别填上莲花的七个特点,可以完成对“托物言志”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并且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二步即“推究文理的读法”,以领悟促诵读,以诵读加深领悟。)

(四)学习正衬、反衬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分析陶渊明爱莲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明确作者对菊和牡丹的不同态度,并与作者爱莲作比较,体会衬托作用。

(投影可以展示美术上两组色块对比:A组——白、灰色块对比,B组——白、黑色块对比,提问学生:“两组色块中白色显得更亮,更白?”学生的回答是一致的:“B组。”我在这时点出:两组白色的亮度是一样的,只不过灰色的白色比较接近,黑色和白色对比鲜明,由此,可引出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与反衬。这样通过直观教学化难为易,完成教学难点。

(五)分析结尾段议论,指导朗读。

1.试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句,讨论修辞手法,并强调以花喻人的用意及目的。

2.用叹词领起并用不同句式写花有何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分析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反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所抒之情及朗读语气。

(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是多读多诵,以上教学程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的2熟读能诵,融会于心,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能获得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三步即“品读意境的读法”,)

(六)总结“说”的文体特点,指导全文背诵。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古代“说”的文体类似现代散文,文眼即一个“爱”字。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如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目的是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掌握。)

(七)布置作业。 作业:在现在看来,作者的思想过时吗?

(这个教学环节用2分钟,从课程的设计来看,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来看能

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能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从问题的设计上,从体现梯度。)

附板书设计: 爱 莲说 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 ————质朴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托物———————————————————言志

(莲)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效果分析: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习的乐趣。教师应该从这点出发,应培养学生对文言的兴趣。至于对课文有疑问的地方,一开始,学生可能确实想不到。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典范文章,哪里敢怀疑?老师可以启发,作者所处的年代,距离现在近一千年,难道到了现在,大家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发生变化,还完全同作者的观点一样?这几句话激起了同学们的不满,于是立刻有人反驳:陶渊明反对追求富贵,我认为不对,追求富贵有什么不好,难道应该追求贫困?在文章的结构上,有的同学提出:作者三次写到三种花,前两次的顺序都是“菊—牡丹—莲”,而到了第三次,却变成了“菊—莲—牡丹”。因此,应该把“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调到文章最后。

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4:爱莲说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爱莲说》,下面我将从“走进文本”“教学过程”“课堂评价”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展示课件):

一、走进文本:发掘经典名篇的人文价值

1、说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作者为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自喻,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由于其文质兼美,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传诵不衰,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

第五单元本的主题是“古代生活”,单元学习要求是:“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点评:对课文内容要点和学习要求的介绍,要言不烦。需要指出的是,小标题“说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不妥,从这部分所介绍的内容看,除了说到课文特点外,还着重提到了单元学习要求,所以应将小标题改为“说课文特点及单元学习要求”。

2、说教学目标:

关于文言文的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提出了以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篇课文自身的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积累文言词句,理解文章大意,熟读成诵。

2、认识莲花的形象和高洁品质,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感知文章的大意及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莲花的高洁品质,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

雅脱俗的情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点评: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喜欢从三个维度拟制教学目标,并将其

视作一种时尚,随着对新课程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意识到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它们机械地分割开来是不科学的,如“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就难以在目标中孤立地体现。从本课设计的目标看,“过程与方法目标”所列的两项内容与“知识与能力目标 ”的内容相重复。因此,应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删去,这样既避免机械地生搬硬套三维目标,也避免了目标之间的交叉重复,从而使目标更加集中明确。

3、说教学重难点:

本文虽篇幅短小,却意蕴丰厚。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感受“莲”形象和内在精神,理解作者的志趣和情感。至于教学难点,我将其确定为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点评:教学重难点定位准确,符合单元学习要求和教学实际,且与教学目标的表述相一致。

4、说学情和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初中学习,对于文言文不再陌生,已经积累并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文篇幅短小,文字较为浅显易懂,学生在参照课下注释的基础上能大致疏通文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根据课文学习要求和学情,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和合作探究法。通过听读、仿读、试读、感情朗读等形式,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通过质疑探究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其主体地位。

学法:(1)朗读法。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领悟。(2)圈点勾画法、质疑法。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让学生将重要的字词和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勾画标注出来,以便交流和学习。同时,通过质疑,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建构意义。

点评:“以学为本”“以学定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受到广泛赞同的教学理念。本说课稿从八年级的学情出发,拟用“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和“合作探究法”实施课堂教学,拟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质疑法”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符合学情和课文学习需要,而且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精神,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二、教学过程:探寻濂溪先生的精神世界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五个步骤,即“引莲――读莲――赏莲――爱莲――论莲――咏莲”, 下面依次进行(展课件):

第一步:芙蓉出水――引莲

1、课堂导入:莲花是美丽的,它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那么我们学过的赞美莲花的名句有哪些呢?由此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写莲花的诗句并展课件。(写莲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设计意图: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先声夺人,而且能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典雅,充满诗意的导入为本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教学过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简介作者及“说”这种文体:以提问并借助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介绍作者周敦颐的相关知识以及“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认识作者,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点评:“引莲”环节为课堂导入,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善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回顾所学的写莲诗句),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既有利于营造学习情境,又体现了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

第二步:清香袭人――读莲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一环节的训练我通过以下五步来完成:

(1)听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设计意图: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诵读能

够营造氛围,使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师范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校正字音,分清节奏。

(2)仿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将课文读通读顺。

(3)试读。指名学生读课文,这样可以更加清楚的知道学生读书情况。

(4)译读。边读边译,圈点勾画,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口译课文,画出不会译的疑难字词句。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疏通文意。

(5)疑读。小组合作,讨论疑点;相互交流,答疑解惑。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此,我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反复“读”课文,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取知识,产生疑问,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我认为这是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有效途径。当学生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教师才适时点拨,发挥帮扶作用,授以学法指导。

点评:正如执教者所言:“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的确如此,朗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它对感知文本、形成良好的语感作用重大。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是“读莲”环节最为出彩之处,通过五个步骤的“读”,学生循序渐进地研读课文,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另外,自主探究、质疑解惑、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步:冰清玉洁――赏莲

这一部分,我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具体见课件):

问题1: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表现了莲花哪些品质?

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揣摩品味课文描写莲的语句,领会莲的君子风范,学习莲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明确:作者爱莲,也在赞颂莲,我们要注意带着赞美之情来读这个长句(予独爱……)。作者从生长环境、形体姿态、香味、气质四个方面来描写莲,把莲比作君子,赋予莲高洁、质朴、正直、庄重等品质。

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衬托的手法,以解决文章的难点。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方法,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疑难的能力和效率,彰显了学生的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概括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3:作者想通过本文来表达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文章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由此借赞美莲花来赞美像莲花一样的君子,从而表达作者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风的讽刺。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是学习本文应着重掌握的一种写法。

点评:“赏莲”部分为问题探究,是课文研读的深入,主要采用问题牵引的方法,设计的三个问题分别从文章内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三个方面进行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落实了教学难点,且由浅而深,由表及里,颇具匠心。如果对问题1和问题2的设计再提炼一下,使询问的头绪更集中一些,效果将会更好。

第四步:放飞思维――论莲

引导学生讨论:在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你怎样看待文中提到的“消极避世的隐士”“追求名利的富贵者”和“洁身自好的君子”?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

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既是对文章内涵的进一步领悟,又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训练,学生在阅读感知的基础上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不仅获得了教育,而且提高了思辨能力。

第五步:积累美文――咏莲

(1)学生背诵:让学生尝试背诵古诗文中咏莲名句。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

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还要重视经典名篇的背诵积累。培养文言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2)学生练笔:布置学生以某种植物为题,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

设计意图: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注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结束:莲,不仅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也是歌唱家们讴歌的对象,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歌曲《爱莲说》中结束新课。

点评:第五步是教学的结束部分, “学生背诵”环节与前面的“课堂导入”相照应,凸显了对语文积累的重视;“学生练笔”环节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起到学以致用之功效。

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是在与学生学习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简洁明了的概括,浓缩了课文的要点,突出了教学重难点,直观形象,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总结、巩固作用。

点评:教学板书是教学要点的浓缩,优美的板书,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在多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不少教师忽略甚至遗忘了板书,这是不可取的。本说课案注意了教学板书,且设计合理,值得肯定。

三、课堂评价――点亮精彩的人生课堂

我的这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是在了解常见字词和领会文意的基础上,着重感受“莲”的形象和内涵,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教学方法重在以读为主,安排了“听读、仿读、试读、译读、疑读”等教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同时注重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节课的亮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的导入、主体、结束等各部分结构完整,安排紧凑。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角度,靓丽的画面、优美的诗句把学生引入一种古典的氛围,新课结束时我顺应了现代学生的心里,以一首歌曲《爱莲说》结束,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莲,如诗,如画,如歌,整节课结构完整。

2、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来疏通文意,通过读来理解内容,通过读来领会写法,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点评:这里的课堂评价即教学反思,常言道“千金难买回头看”,坚持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对经验的认识水平,有利于专业的成长。与本说课案的其它部分相比,教学反思部分显得用力薄弱,主要表现在内容较为单薄,浅谈辄止,不能精确而充分地揭示出本说课案的主要特点及其不足。

总评:

说课是一种有效的教研形式,它要求说课人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讲述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行为以及理论依据,以达到促进交流研讨、优化教学过程、提升专业水平之目的。它之所以倍受青睐并广泛采用,是因为这种教研形式具有以下的特点:①全面性。与课堂教学相比,说课更能看出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因为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有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拟定,有教学过程和课堂板书的说明,有教学反思和设计意图的阐述,所以说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全面性。理论性。说课不仅要说清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且要说明这样设计的意图,即学理依据,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③交互性。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那么说课则是教师与教师或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互动过程。由于说课人与听课人可以及时地交流互动,因此具有很强交互性,有利于实现“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

认识了说课的特点,再来看本说课案,就会感觉到它完全符合说课的要求――教学目标较为明确、教学重难点定位准确、教法学法选用恰当、教学流程顺畅清晰、课堂板书设计合理,课堂评价比较客观。其中主要亮点有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其一,将“自主、合作、探究”融入学习过程中。说课人坚持“以生为本”,切实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并落实到位。我们看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自主、合作、探究”,实现了由关注教师“教”向关注学生“学”的转变,这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他们语文能力的发展。

其二,注重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阅读理解是研读文本、构建意义的过

程,学生是阅读理解的主体,所以语文教学决不能用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本说课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注重引导学生“读”课文,采取“听读、仿读、试读、译读、疑读”五步阅读法,这既符合文言文学习的特点,也符合阅读认知的规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无疑大有裨益。

其三,“设计意图”较好地诠释了教学行为。前面说过,“说课不仅要说清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且要说明这样设计的意图”,说课人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安排了“设计意图”,它们或点明学理依据,或指出教学意图,较好地诠释了教学行为,从而使说课更具理性色彩和研讨价值。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本说课案也存在着瑕疵,需要改进和完善。一是对重点字词的检查落实和对重点句子的揣摩品味尚显用力薄弱。尽管在“译读”环节安排了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口译课文,画出不会译的疑难字词句,相互交流答疑,但对初二学生来说仅靠自己消化理解是很难奏效的,需要教师的提示、强调与指导,否则教师的“主导”就起不到应有的引领作用。二是“设计意图”及“课堂评价” 稍嫌深度和力度不够。有的“设计意图”只是经验式的介绍,缺乏理论阐述;还有的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如第五步“积累美文”的设计意图,有些话是前面“学法”部分的重复。

篇5:爱莲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爱莲说》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体会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以前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作方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中学阶段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通过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作者是如何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把握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良好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途径。尤其是文言散文,学生初次学习有一定难度,更需要在熟读基础上,疏通文意,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因此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重点实词,熟读成诵,欣赏“莲”美丽的形象,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将莲人格化,通过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描写赞美了莲的高尚品质,通过正衬反衬的手法,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这是学生认识上的“死区”。因此,难点确定为: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其理想的,了解文中托物言志的写法和正衬、反衬在文中的作用。

四、说教法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从学情出发,本课教学思路如下: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学本论”的方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提出问题让学生整理答案

3、点拨法:通过点拨,拓展思路

五、说学法

好的教法对应好的学法,我认为做一百道题不如掌握一个方法。对于学习,掌握学法尤为重要。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是:

1、讨论法: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2、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本文课时安排:一个课时(40分钟)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5分钟)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让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板书)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学生在回忆诗句的过程实际是检查学生的积累。在交流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积累诗句获得知识。)

(二)初步感知课文

1、作者简介(2分钟)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其作品《爱莲说》具有重要文化意义。

2、解读标题(2分钟)

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章,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此环节的目的是:检查预习,让学生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获得有关作者的信息,了解创作背景。

3、诵读课文(6分钟)

依据大纲对学习文言文反复诵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5步诵读训练,来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a、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弄清字音字义。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

陶后鲜有闻()不可亵玩焉()不蔓不枝()

b、听录音,划出朗读节奏,品味作者感情。

c、学生跟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d、学生齐读课文,读正确字音,声音响亮,精神饱满,富有感情。

E、请代表范读,老师进行点评。(这个教学环节用6分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初步感知课文。)

(三)精读课文(23分钟)

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势在必行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据此我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请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点拨。)

1、找出爱莲花原因的语句,用笔划出。所划部分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特点?(明确后板书莲花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2、疏通文意,将所划分部用白话文连贯翻译一下。

3、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之情,目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莲花品质的一句。

4、作者把莲比作什么?这种借赞花来赞人的写作手法叫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5、作者还写了菊和牡丹,其用意是什么?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逐步理解莲的美、品质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怀。逐步理解本文的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即借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

6、模仿例句,引用原文句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造句

造句:我爱莲花,因为它“”,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我喜欢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我设计了仿写的拓展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把握托物言志的手法,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良好品质。)

(四)小结(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为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设计了以下的总结语:

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图富贵,追求名利。他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一个像莲那样纯洁正直的人这些话会让学生感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当堂背诵。

(五)拓展延伸(4分钟)

谈谈你对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看法。(我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分钟)

写一篇关于花的散文,300字以上。

七、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爱高洁之莲――慕君子之德

托物言志

篇6:爱莲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爱莲说》是人芥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散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逐利、趋炎附势的摒弃。而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要保持坚贞正直操守,树立正确地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结合该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2、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说”这种文学体裁和作者的生平。

3、过程和方法目标: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作手法。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5、教学重点,难点

《爱莲说》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学生在多次诵读之后能了解本文意但是对更深层次思想内涵要准确把握会有些难度,而学古文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领悟文章的内涵。养成正直的操守。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莲的美丽形象,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衬托的修辞手法以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6、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教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为了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从学情出发,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法(古文重在多读,读顺畅,读出节奏,读出语感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2、点拨质疑法(通过教师点拨质疑而引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理解。)

3、情景教学法(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三、说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据此,我确定以下学法:

1、自主学习法:主要对于基本的文学常识(如作者、对文章字句的疏通。)

2、合作、探究法:主要对于文章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莲花”和“君子”的关系,作者的思想等。)

四、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始终抓住这一点,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我将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认识“爱莲”人。

1、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2、简介作者,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积累)

3、什么是“说”?

(二)诵读“爱莲”文

这个环节主要助学生积累必要文言词语,简单了解文章内容。所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学生齐读:读正确字音

2 、教师播放录音:把握停顿

3 、学生自由读:弄清字、词、节奏

(三)了解“爱莲”心

疏通文意(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并进行提问)

五、板书设计

爱莲说周敦颐(采用直观性原则,突出文章内容,又方便学生课下更好地理解课文。)

陶渊明——菊——隐逸者,鲜有闻

生长环境——不同流合污

予——莲体态香气——正直通达——君子者,何人?

风度气质——端庄严肃

世人——牡丹——富贵者,众矣

篇7:爱莲说说课稿

毛利波

地区: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

学校:伊滨区庞村镇第三初级中学

共1课时

爱莲说初中语文人教20xx课标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

1、诵读、背诵课文;

2、疏通文言词句,分析文章内容。

三、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预习要求

1、了解作者简介及本文文体;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3、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颐、蕃、予、淤、濯、涟、蔓、亵、逸、鲜

4、有能力的同学作者探究写作手法。

五、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古往今来,人们多喜欢以花喻人,借花寄情,(图片展示)玫瑰,康乃馨等等……那么,莲花呢?你会送给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文章。来探讨一下看看莲适合送给什么样的人(板书课题:爱莲说)

活动2【活动】走近作者,解读文体(检查预习情况)

1、走近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2、解读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活动3【活动】朗读课文

要求:

1、一听诵读,抬头挺胸,认真听读字音和节奏;

2、齐读课文,把握语气,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活动4【活动】翻译课文

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4人小组内可以讨论,小疑难问题,组内自行解决。大家都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方法:小组合作,参考注释,自译课文,疑难问题,共同解决。请两位学生展示翻译成果。

活动5【测试】当堂检测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颐yí蕃fán淤yū濯zhuó亵xiè鲜xiǎn

2、理解字意:

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

3、翻译句子: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B、莲,花之君子者也。

活动6【活动】探究主旨

方法:首先独立思考,初步形成答案;然后小组交流讨论,确定统一答案;最后选出代表,班内抢答展示。

1、找出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2、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赋予莲花哪些美好的品格?

3、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4、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牡丹、莲分别比作什么?对它们流露出什么情感?

5、纵观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活动7【练习】课堂练习

实践语言,习得语感。(任选其一进行)

A、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因为。”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B、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君子内涵。

活动8【活动】本课小结

思考与讨论:结合以上学习,说说你认为莲花要送给什么样的人?

活动9【作业】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2、采用象征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

活动10【活动】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陶渊明——独爱——菊(正衬)隐逸者——惋惜

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

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

托物言志

篇8:爱莲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今天要说的课程是初中语文《爱莲说》。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首先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爱莲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文章,作者用菊花、牡丹从正反两方面衬托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并借以自喻。本文写作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文虽短而意蕴无穷。

二、说学情

我面授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这时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的积累,我将让他们结合书下注释,尝试着进行翻译。但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普遍旺盛,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将用提问互动等形式,将课堂还给我的学生。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语文教学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此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我的设计如下:学生能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字词,理解说这个文体,通过朗读、精读等过程,把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以上也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将采用谈话法、品读法、创设情境法,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将说一下我教学的核心环节,也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的走进课堂,我将在大屏幕上放一张百花的图片,并用这样的语言来创设情境:一朵盛开的花,是一株怒放的生命,花开有度,花落无声,面对着人世的悲欢,花无言,花尽知。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骚客都喜欢以花自喻,同学们,能用一句诗来形容一下你们喜欢的花吗?这时我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我会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热情,顺势引出本节的新课《爱莲说》,让学生来感受周敦颐先生是如何来描写他所独爱的莲花。

(二)诵读训练,初步感知

下面我将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大声朗读课文,并提示他们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顺,读出节奏。在朗读结束后,找学生示范朗读,并集体纠错,如可爱者甚蕃(fán),学生容易读成可爱者甚蕃(fān)。接下来我会给学生播放一段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初步感悟课文的情感。

基于研读课文的需要,我会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进行翻译,并对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进行讲解,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进而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从而导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说这种文体,即古代用记叙、议论、说明等方式阐述事理的文体,我这样做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说这个文体,更是为未来学生学习捕蛇者说、马说、师说,做了铺设。

(三)合作学习,重点感悟

体悟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雅的情怀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使学生体悟到作者的情感,我将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

2、作者明明要赞美莲花,却为何要写菊花和牡丹?

3、三种花分别象征了什么?作者又对其持以一个怎样的态度?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链,和学生共同总结出:菊花象征着人间的隐逸者,作者对它持赞扬的态度,运用了正衬的写作手法;牡丹象征着人间的富贵者,作者对它持鄙弃的态度,运用的反衬的写作手法;莲花象征着人间的君子,作者对它持赞美的态度,并借以自喻。从而导出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即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那么作者独爱莲花,牡丹和菊花等别的花就真的不好吗?我会这样来问我的学生,这时有的学生会说牡丹和菊花也好,那么我会就此问题设计一个辩论活动,让学生畅谈爱花的理由。通过辩论,我将告诉学生,花是客观存在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寄托了人的情感,它才变得丰满且有意义。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在课程的最后,我将与学生一同回顾本课的重点,即说这种文体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再一次点明作者说莲的原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知。

在作业部分,我会给学生留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赞美自己喜爱的事物,以求让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六、说板书设计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主体,并将它们的象征意义与作者的情感倾向体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鞠躬擦黑板)

篇9:爱莲说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说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出示课件)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四、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现行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本164页上已明确指出: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爱莲说》这篇文章和《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作者巧妙地把莲花的生活环境、特殊性状和君子的高尚品德联系起来,描绘赞美莲花,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领会文章内容。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领悟文章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4、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并能够联系实际谈自身感受。确立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1)、阅读文言文时能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2)、欣赏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能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确立依据:基于本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学生对“托物言志”这种写法的相对陌生。

四、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主体上通过“独立阅读、互相研究、质疑问答、拓展延伸、读写训练”五个步骤来完成。其中要重点突出的是互相研究和拓展延伸两个环节。具体程序如下:首先是导入新课:

方式是请同学们回忆杨万里的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齐诵。学生背完诗后,我加以小结:美的事务人人喜欢,在众多的西湖美景当中,作者对荷花情有独衷,那碧波万里的荷叶,繁茂娇艳的荷花,将西湖点缀得美不胜收,今天我们随周敦颐一起步入他的《爱莲说》,看在他的笔下,荷花又是怎样的美好形象,这篇文章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学生的课前准备介绍“说”这种文体和作者周敦颐。接下来便进入独立阅读环节

1、独立阅读。此环节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1)先由学生自由诵读,然后指读,师生共同校正读音

(2)通过课件出示字词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以同桌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4)指名翻译,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有不准确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2、互相研究:通过课件出示以下问题,供同桌间或前后桌间相互探讨研究。

(1)文中哪些地方是写莲的?写莲花时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2)为什么要写其它的花?

(3)花与人有什么关系?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质疑问答:由师生共同提出在研讨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视具体情况,此两个环节也可合二为一)

篇10:爱莲说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现就该课的教学设计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地位及作用:

《爱莲说》,一文被安排在人教版九年教育四年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短文两篇》的第二篇,这篇讲读课文在全册古文教材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陋室铭》,这与其有很大的区别:即它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语句方面,它又讲究骈散结合,使学生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这对后面的古文学习有启下的作用。

在单元教学中,又要求弄清文章中段与段的内在联系,理解作者怎样由一物写到另一物,而这一要求本课中有很好的体现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重要作用,因而地位非常重要。

二、说教材背景

(一)、学情分析:我所担任的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同学们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在几分钟之内就能理解大意,并能当堂成诵,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还有欠缺,因此,我结合学生实际,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还应该重点学习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不同用法,句式、修辞、写法等综合运用。

(二)、教法选择

根据本文的特点,我采用了朗读法、讨论法、迁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这些教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学法引导

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本课教学达到最好效果。

三、说理念设计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着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的原则,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论。

四、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结合该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五、说教学重点: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六、说教学难点:衬托手法的运用

七、说教学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词义障碍;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制作教具、投影仪、挂图、录音机。

本课的教学流程,针对本课的教学共设计了五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直接导入,激发情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接着提出问题: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学生能够答出是——莲花,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接着问,你们想到了什么?

有的学生会想到:(1)莲花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为什么要写莲花?……

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老师要给以鼓励,借此契机教师导入,本文写莲花的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这时我板书课题——爱莲说。

设计意图:通过直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释题

教师交代题目中“说”是一种议论文体,把握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歌咏,说明爱莲花的道理,借以表现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说”是一种文体。

(二)、赏析课文,整体感知

首选教师播放原文配乐录音,然后利用投影仪出示三个思考题,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

1、作者怎样描写莲花的形象?(用文中七个短句回答)

2、在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

3、本文主要是对莲花的赞美,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意图: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家是否明确了呢?让我们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两名学生读生点评;齐读

接着指导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并进行板书。

由于教师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朗读课文,使学生掌握了本文第一段“莲”的形象;第二段用菊和牡丹作陪衬。这样,使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了重点部分重点讲解。

意图:在阅读课文当中体会短文的语感和情感,掌握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

(四)、精读课文,深化明理

分别回答以上三个思考题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汇报,他们之间对问题的补充,掌握了作者不是为了单纯写莲花,而是借莲花自况抒高洁的品格,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同时为了突出莲,又用菊花和牡丹作陪衬,这种写法叫衬托。

意图: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回答让同学们领会“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意图,文章意在托莲花的形而言君子之志,以此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并突破了难点。

质疑:(略)

意图: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生生问答,生师问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特长,面向全体。

(五)、知识迁移,拓展思考

教师利用投影仪显示三个思考问题: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

2、“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3、试比较《爱莲说》和《陋室铭》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外并具体说明

意图: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通过前两道题,掌握衬托的两种方法,第3道题掌握本文的写法特点:即托物言志的写法骈句句式特点;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并会运用。

总结:指名学生归纳概括“你是怎么学的?领会了什么思想内容?掌握了哪些写法?”

意图:一方面是对文章内容的检查,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对学生而言,同时也是一种信任,学生有了这种信任感,将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能力,能激发出更强的成功欲,从而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随堂练笔:仿本文特色

你喜欢什么花?你觉得它有什么可爱之处?

篇11:爱莲说说课稿

1教学目标

⒈朗读《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情分析

1.这一批学生中有一些从初中起就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甚至也有厌倦语文学习的。对他们来说,语文,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是我们所有高一老师的重中之重。

2.基础薄弱,学习懒散。有许多学生或书写太差,或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梳理,或写作底子太差,或没有阅读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个城市里鲜花店越来越多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由学生自由讲解)

因为鲜花除了具有缤纷的色彩和馨之外,它们还具有美丽、圣洁、华贵等不同的精神气质。人们用鲜花来传递情感,表达问候,人们爱什么花,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心态和志趣。古代有爱梅如妻的林逋,有以菊自励的陶渊明,那么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为什么特别喜爱莲花呢?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二、学习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三、教师范读课文?

提示:在听的过程中,注意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蕃”fán多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濯”zhuó洗涤 “鲜”xiǎn少

四、运用点拨手段,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本文“说”的对象是什么?

“说”—“爱莲”。?

1、分析重点段落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偏偏喜爱莲花呢?课文的第一节有没有列出理由来?

(指学生名回答)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问:大家现在数一数,这段话里有几个短语?七个短语。?

(由此引出以下问题)

这七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特点?请一位同学结合这幅莲花图来谈一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适时点拨,“淤泥”和“清涟”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莲花的茎(主干);“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前六个短语是从莲花自身而言,最后一个短语则是从观者的感受来说的。)?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在这样短短的文字之中,却能够如此细描细绘莲花,难道他仅仅是喜爱莲花的外形吗?

(自然过渡引出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做莲花拼图,总结出与莲花特征相对应的君子品德

请学生填上与莲花相对应的君子的品德。

提问:淤泥是莲花的生长环境,那么相对应的君子的生长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高洁独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4、再读课文第一部分,读出对莲花崇敬和赞美的感情来。

5、学习正衬和反衬的表现手法本文题为《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先请大家找出提到菊和牡丹的地方。

(第一节开头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甚至爱牡丹。第二节,写菊花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

问:陶渊明为什么爱菊?

讲解:它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身处污泥之中,用自己的行动一民世俗作斗争。相比较,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文章来看,作者更欣赏莲花。?我们在肯定菊花是正面形象的同时,要明确,它对莲花起的是衬托作用。

提问:为什么说牡丹是反衬呢?(屏幕显示色块对比)

明确: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映衬手法陶渊明爱菊鲜(正衬)世人爱牡丹众(反衬)予独爱莲屏幕显示“相关知识”: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

结合两句诗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当时追求复归的不良风气。

五、分析结尾:

一“叹”--爱菊者“鲜”

二“叹”--爱莲者“少”

三“叹”--爱牡丹者“众”

六、学习相关的莲花诗句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簾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於野水中。

…………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八、反馈练习:

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来概括原因。

篇12:爱莲说的说课稿

爱莲说的说课稿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呢?就必须加强对语言的训练,通过对外在的语言的“诵读――品味”,来“感悟”文学作品内在的形象、意境等。而新的课程标准,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现就《爱莲说》的教学,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说教材。

《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文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和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并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说教法:

●诵读法。由于本文是文言文,文章简短,意境优美,富有韵律。

●点拨法。对于学生来说,文章中有些字词是不能理解的,就需要教师的点拨。

●传统的诵读与现代多媒体的结合。由于学生的年龄关系,在诵读的基础上,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

对于基本的文学常识(如作者、关于“说”,对文章字词的疏通,对文章的基本理解。

● 合作学习:

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来完成。

●  探究学习:对于课文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莲花”与“君子”的关系,作者的思想,托物言志的写法等)

四、说教学的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播放多媒体课件,可以一开始把学生带入情感高潮,在最短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二)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内容:

1、什么是“说”?

2、了解作者的情况。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读。

4、看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同时画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

5、学生译读课文,解决重点词句。(幻灯片展示,学生对照理解)

(三)、合作研讨:

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研讨的内容: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多媒体展示:“莲花”与“君子”的联系。

(3)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点拨:

(幻灯片展示)

文章结尾的几个感叹句怎麽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诵读理解)

(四)拓展练习:

以“我爱              ,因为它                                ”说一句或一段话。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翻译语句    2、背诵、默写课文    3、完成课后问答题

篇13:《爱莲说》说课稿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它们是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爱莲说》是现行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本164页上已明确指出: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本文和《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2、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2)、知识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习以莲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能力目标: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以花喻人的含义及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

二、教学方法

1、对初中的学生来说,疏通课文的字词句应是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疏通课文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提问答疑法”,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由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疏通课文的字词句,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相应的自学文言文的技巧和能力。

2、本课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设想借助于现代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设计问题,辅以相关的资料,运用“讨论法”、“迁移法”,来实现这一教学目地。

总之,本堂课我所注重的是通过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指导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拓展能力的培养,在最近发展区内推动学生进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通过欣赏莲的形象,让学生觉得莲花美并能说出莲花美在哪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从感官上吸引学生,为本堂课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请欣赏―(展示莲花组图)(莲花是美丽的,那么我们学过的赞美莲花的名句有哪些呢?)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写莲花的诗句并展课件:针对写莲名句进行解说,让学生对本课有初步的认识(我设计这一环节是这么考虑的:首先,通过提问,一方面复习旧的知识,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其次,为本堂课的内容服务。)

2、简介文体及作者:以提问并借助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介绍文体“说”及作者周敦颐的相关知识。此环节的目的是:检查预习,让学生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获得有关作者的信息:

3、朗读训练 完成教学目标:学习文言文,朗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即本课的教学重点)及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朗读训练通过以下五步来完成:

①、课件展示课文朗读,读时请学生注意字词读音,注意读课文的语气。多媒体展示重要字词读音。

②、再播放一遍课文朗读,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

③、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④、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疏通课文的字词句。重点字词句课件展出:

⑤、当堂背诵第一自然段。

4、设疑讨论:这一部分,我主要设计了四个问题:

①问题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哪些品格?此问题设计的目的是――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完成德育目标。

②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哪三种处世的态度?

③问题3、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回答此问题后齐背这三个排比句。(予谓菊……君子者也)

④问题4、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⑤托物言志的写法(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主要的是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那么,本文中又“托”了哪几种“物”,“言”了哪一些“志”呢?学生思考后,展课件:针对课件详细讲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5、拓展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当堂训练,(训练内容略)这个训练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准确地把握志与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暗示性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6、布置作业 :这个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能准确地把握志与物之间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其描写能力,从而能使物与志达到完美的统一。强化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上4、5、6三个小环节:设疑讨论、拓展训练、作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能通过本课基本掌握使用托物言志这一表现手法的能力,也为今后写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以概括性的语言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去感悟一些做人的道理。

篇14:《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爱莲说》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思路

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新课标指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以语气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强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文学积累。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景。

2、导入语: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抒发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中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诵读感知

1、解读标题

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章,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2、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3、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体会文章作者的语气。

4、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三)品读课文

1、学生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3、课堂练习: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4、分小组谈论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和归纳

(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2)这一语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明确后板书莲花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3)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语句呢?

(4)君子是怎么样的人?

(5)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本设计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延伸拓展

1、你如何看待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对较消极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 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爱莲说》中的哪一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理解。

3、让学生收集有关“荷花”的诗文作品,张贴于学习园地。

篇15:八年级《爱莲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爱莲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文章,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本文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这种写法也很值得品味。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文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有所不利,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适时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鉴赏古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鉴赏古文的能力。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则为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基于此,我将展示莲花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而导入本课。通过这样的导入,引起学生对于文章的极大兴趣。

(二)诵读训练,初步感知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以下环节:

1.教师播放音频,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阅读全文,并翻译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将从指导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首先我会进行示范朗读,然后通过自读、齐读、指名读、竞赛读等各种手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大致把握文章内容,为下面深入研读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重点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将设置小组讨论讨论下列问题: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喜爱莲花呢?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3.开头作者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

这样一个问题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明确作者描写莲不同角度,即生长环境、体态、风度。最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文章的思路、结构以及主旨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我们常说要走进文本,也要走出文本。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莲花”寄寓了自己的志趣,你喜欢什么植物?请谈谈你喜欢它的原因或者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实现感知向能力的迁移。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的象征意义和衬托的手法,通过小结,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开放式的作业:写一篇小短文,表达对某种植物的喜爱以及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16:八年级《爱莲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文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和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并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说教法:

●诵读法。由于本文是文言文,文章简短,意境优美,富有韵律。

●点拨法。对于学生来说,文章中有些字词是不能理解的,就需要教师的点拨。

●传统的诵读与现代多媒体的结合。由于学生的年龄关系,在诵读的基础上,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

对于基本的文学常识(如作者、关于“说”,对文章字词的疏通,对文章的基本理解。

●合作学习:

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来完成。

● 探究学习:对于课文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莲花”与“君子”的关系,作者的思想,托物言志的写法等)

四、说教学的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播放多媒体课件,可以一开始把学生带入情感高潮,在最短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二)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内容:

1、什么是“说”?

2、了解作者的情况。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读。

4、看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同时画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

5、学生译读课文,解决重点词句。(幻灯片展示,学生对照理解)

(三)合作研讨:

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研讨的内容: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多媒体展示:“莲花”与“君子”的联系。

(3)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点拨:

(幻灯片展示)

文章结尾的几个感叹句怎麽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诵读理解)

篇17:八年级《爱莲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和课文特点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位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的第二篇。在本单元中,其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从这一单元开始,文言文都采取集中编排的方式。它不仅要求学生能读懂课文大意,还要求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达到一个由表及里的效果。本文和《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2、教材的作用:定篇

3、对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等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的句子,并体会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1、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4.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把疑难之处勾画出来。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1、对初中的学生来说,疏通课文的字词句应是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疏通课文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提问答疑法”,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由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疏通课文的字词句,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相应的自学文言文的技巧和能力。

2、本课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设想借助于现代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设计问题,辅以相关的资料,运用“讨论法”、“迁移法”,来实现这一教学目地。

总之,本堂课我所注重的是通过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指导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拓展能力的培养,在最近发展区内推动学生进步。

三、说学法

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要多读课文,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对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质疑,与同学探讨,或与教师交流请教。教师再采用指导,点拨的方式,对文中的问题教师提出疑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只把获得答案的途径点拨引导出来,促进学生思考,从中悟出课文思想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用以教师的经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要做到简单、明确,及时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作者及文本简介:

对作者几文本作简单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积累。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难字词

步骤: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用笔画出难读难写的字词,注音,教师进行指导点拨。这样做,能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文言词语。

3、诵读课文,掌握诵读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把握诵读的方法,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点评、指导。着重于短文中的骈句和排比句的诵读方法的指导和点评。

4、研究课文,解决问题

步骤:先给学生3分钟自由小声读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讨论。

然后分步解决以下问题:

(1)课文开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如此爱莲,莲花的可爱之出表现在哪里?试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些语句表达了莲花什么样的.特点?

(3)“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文章第二段议论了些什么呢?找出议论莲花的句子。

(4)文中除了写莲花,还写到了什么花?是如何写的?

(5)作者写莲,为什么又写菊和牡丹?

(6)“噫”是个感叹词,作者在感叹什么呢?

(7)课文前面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作者菊牡丹莲各是什么态度?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莲花的美、品质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怀和写作的背景,并简单介绍托物言志的写法。

5、总结

对这节课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引导学生对君子的思考,并延伸至自我道德修养的思考。然后,做一课外练笔,把思考所得写出。最后再一次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篇18:八年级《爱莲说》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大纲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强调多读多写,规定了阅读写作量,增加了浏览、检索、使用工具书、利用多媒体等内容,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等等。这就提醒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2、教学对象分析

参加本实验课学习的对象是初二(6)班学生。该班是华美学校初二年级的数学特长班,学生有理性思维的优势,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较熟练。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学习进程中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他们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进度、思维方式等不受限制。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获取信息,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3、教学基本内容分析

《爱莲说》是周敦颐托物言志的名文。他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历久传颂不衰。教授本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以诵读为主。通过正确的朗读,品味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学生初步弄懂课文后,要求他们用“耳听背诵法”(课堂)和“抄读法”(课后)揣摩课文,背诵课文。至于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可以从能提起全文的词、语、句入手,理清“文脉”。学生抓住了“文脉”,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其次,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例如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词义和用法:

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焉: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鲜:①“陶后鲜有闻”;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中:①“中通外直”;②“度不中而轻发”

而:①“学而不思则罔”;②“出淤泥而不染”

再次,莲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从多方面描绘莲花特征,围绕“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爱莲花的缘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

4、教学目标制定

基于以上对教学大纲、教学对象、教学基本内容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反复诵读课文,揣摩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要求学生提交自制的朗读背诵声音文件);②自主浏览信息,学习一些文言词语,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完成三星级和四星级测试);③参与网上讨论,学会协作学习;学习写对联(提交五星级测试答案)。

二、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内容顺序、超文本阅读框架设计,见如下示意图

2、方式方法设计

(1)情景创设设计——创设“清新、朴素、高雅”的情境,将学习者引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境界。

课件制作重在渲染气氛,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情境。当点击鼠标进入本课首页面时,力争让人产生清新、朴素、高雅而又令中学生喜爱的视觉、听觉效果。首页面的背景图像设计为一汪暗绿的静水和碧绿宽大的荷叶衬托下的几朵硕大、含苞欲放的莲花;背景音乐选用陈蔚旻的古筝独奏《出水莲》,以烘托气氛。学习开始时,先进入“课文介绍”页面,这是网络教学的第一步:“情景导入”。该页面选择播放一段关于莲花与作者介绍的视频剪辑。画面反复出现碧叶衬托下的鲜艳的莲花、雨中的莲花、含苞的莲花、盛开的莲花等录像,将学习者带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境界,从而让人产生朗读欲望和不断探究的欲望。

(2)信息资源设计——丰富、有价值、易检索。

本课的信息资源,除为创设情境而收集的有关莲的图像、视频资料外,主要收集了有关《爱莲说》的评介资料20多篇。资料主要来源于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P225~240页和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有关文章。内容涉及作者简介、历史背景、文体争鸣、词语解释、思想艺术分析、句意理解、语法修辞、文言释义、佳句赏析、篇章结构、语言特色、文化知识、古人笔下的荷花、参考译文、预习与检测、课外阅读等等。信息资源子网页以目录页和显示页组成框架页面形式出现,方便检索与阅读。

“网上语音室”收录了人教版语文录音带中,由著名播音员丁然等朗读的录音和华美学校佟静茹老师的朗读录音。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只要进入五星级页面还可进入互联网浏览更多的信息。

(3)自主学习设计——体现“学生主体,自主探究”的特点。

如“教学内容顺序,超文本阅读示意图”所示,学生在老师“导读”指引下,可自主选择进入“网上语言室”,听朗读示范,朗读课文;揣摩、背诵课文;录制朗读(背诵)声音文件、提交给教师。也可自主选择进入“信息资源库”浏览网络资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获取自己所需信息。有了上述经历后,学生将选择进入“星级测试”尝试闯关的乐趣。

(4)协作学习设计——师生协作、生生协作、人机协作、学科协作、远程协作、家校协作。

“网上讨论区”是师生协作、生生协作的课堂讨论空间。学生可以在讨论区上任意发表学习心得,任意提问、讨论、交流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讨论,也可以在全体学生中选择某些学生的观点,推荐给其他学生;学生可以按意愿在网上分组进一步讨论。学生做三星级和四星级测试时,计算机会根据学生输入的答案,给出不同的提示信息,亲切而友好地帮助学生逐级过关,体现了人机协作的优势。学生到了五星级页面,便有了资格浏览到“中国十大传统名花”的网站,这是生物学知识的网站,用来作为语文学习写对联的材料,体现了跨学科协作的特性。学生还可通过互联网远程请教中外名师,也可在家继续他的网上学习与探究,在家如同在校。远程协作、家校协作更具优越性。

3、教学媒体组合设计

多媒体网络,就是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传播媒体与网络技术的相互结合应用。本课有清晰的视频;典雅的背景音乐;朴素、清新的背景图像;“网上语言室”有感情丰富的男女声朗读欣赏,学生可以自主地、充分地“听”和有效地模仿;还可以自主地、充分地“练”,将自制的朗读背诵声音文件提交给教师,这等于将“语音室”和“复读机”功能引进了网络教学课堂;莲花、荷叶的图像,更是醒目地展现在各主要页面上;“信息资源库”中的文章,也被精心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网页;首页上“星级测试”入口处,有米老鼠在不停地翻筋斗,进入“星级测试”页面,又见闪烁的五角星和飞翔的小天使在欢迎。学生浏览每个页面,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和被激发起探究的欲望。网上作业也像玩游戏一样过瘾。

三、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学习效果的检测,主要通过学生提交自制录音文件、完成星级测试、参与讨论来体现。本课设计制作了五套检测题:

①预习检查;

②拓展性练习;

③三星级测试;

④四星级测试;

⑤五星级测试。

其中①和②置于“信息资源库”中,并附答案,分别供学生课前预习自查和课后知识延伸、能力迁移训练之用。③和④属形成性检测题,均由十道选择题组成。计算机自动完成判断、批改、评价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须全部答对才能进入下一关。第⑤套是总结性和创造性检测题:学生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抒发自己对本课学习的感受;通过欣赏“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学习写对联,以此展现创造性思维成果。

篇19:八年级《爱莲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讨论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学千法,朗读为本。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2、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3、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因此,我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还多次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交流回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本文用时两课时,上述教学任务计划第一课时完成,整个教学程序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明确教学目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研读探究第一段——小节。

一、导入新课:

问:你喜欢自然界中的哪种花?为什么?(投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爱莲说》,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莲花图(用展示)

这样的导入更直观、可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简介作者,明确教学目标。

用出示教学目标,一目了然。

三、整体感知:

1、了解文学体裁——“说”,理解标题的含义。

2、学习并识记文中的实词

之、蕃、淤、濯、亵、逸、鲜

3、学生自由朗读,自由选读,(投影课文),教师指导

4、听朗读带,然后全班齐读。

在这一教学程序中我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进一步做到流利地朗读课文。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促学。

四、细读课文:

1、解释关键词(投影),借助工具书4个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之、蕃、自、盛、予、之、出、染、濯、清莲、远、益、清、亭亭、植、亵玩、谓、隐逸者、君子、鲜、同予者、宜)

2、课堂交流,翻译全文,自由回答,然后投影。

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是领会全文内容的基础,让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效率,在自觉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资源共享,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研读探究第一段

1、(投影)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齐读)

投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分别从哪方面描写莲花的?(投影)

投影:(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3、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投影:(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

4、莲具有哪些高尚的品质?(投影)

①生长环境:“出淤泥不染

——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

②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

③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象征君子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清高而美名远扬.

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象征君子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

这是本课时的重难点,是学生对问题探讨、解决,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我提的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可以让学生在交流领会的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小节:明确什么是象征?

(投影)象征: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这个简单的小节让学生理解了本文的写作手法之一,也为第二课时说到三种花的象征意义提前做准备。

word该篇DOC格式爱莲说说课稿(精选19篇)范文,共有4381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爱莲说说课稿(精选19篇)下载
爱莲说说课稿(精选19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