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江南教学设计(热门28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15:59:1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28篇《江南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江南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江南教学设计(热门28篇)

篇1:江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

(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

(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3、小朋友要想读好课文,还要先弄懂课文的意思呢!谁学得认真,一定就会读得好,朗读之星就会和你交朋友。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意思。

(2)出示插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荷叶、荷花、莲蓬。同桌交流,荷叶多么漂亮、碧绿,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用你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句

(1)谁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

(2)自由读,小组读,评出朗读能手。

(3)指名一生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你们眼前看到了什么呀?

(4)咱们就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齐读第二句。

学习三至七句

(1)让我们也来做一条快乐的小鱼吧!(放音乐,生做小鱼自由活动)然后师背诗,背到哪一句,生便转向诗句中相应的方向。学生们自读自演小鱼。

(2)指导朗读:做小鱼的感觉怎样?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指导朗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课外延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教学反思

篇2: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会读本课的7个一类生字和两条绿线里的5个字,会写江、叶两个字。

3、通过理解诗句中关键字词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体会江南荷塘的美丽景色和生动的鱼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江南荷塘美丽的景色和生动的鱼趣。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联系学生实际知识导入,解释课题:

1、小朋友,你们会背古诗吗?谁来给咱们背一首自己最熟悉的古诗?

(指名背诵,相机点评,一两位即可)

2、刚刚小朋友们背诵的都是唐诗,唐代是中国诗歌最盛行的朝代,离我们今天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可是,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国的祖先很久就开始创作诗歌了,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学习一首比唐诗还要早八百多年的汉代乐府诗,它的名字叫:[出示课题:江南]这两个字都是生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江是后鼻音,南字就更复杂了,不仅声母是鼻音,而且韵母是前鼻音,谁能把这么难读的题目读准啊?(知名读,正音,齐读)

3、小朋友知道江南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吗?[出示中国地图]

师:江南在我国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主要是安徽、江苏的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出示课件]我们南京就位于江南一带。[出示图片,音乐]看,这里河流众多,人们把自己的家建在水边,建在河上,打开窗户,时常能看到清清的河水,荡漾的河面。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富饶繁华的地方。不仅如此,江南一带的风景也是格外优美,特别是在夏天时候,荷塘里开满了许多粉红色的荷花,荷叶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一片连着一片,真是美丽极了!

今天,我们就随着课文一起,去感受一下两千多年前汉代诗人眼中,江南夏天美丽的荷塘景色吧。

二、初步理解课文,认读生字:

(一)整体感知

1、[播放音乐]打开语文书73页,请小朋友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老师来读一读课文。(范读课文)

2、老师读得好不好?你们也想像这样来读课文吗?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有感情地读好这篇课文。那么,首先,小朋友要能借助拼音,把课文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谁听清我的要求了?(指名说)你们能做到吗?(自由读课文)

3、指名个别读课文。

4、齐读课文。

(二)随课文识字

1、小朋友现在把课文的字音读准了,句子也读通顺了,接下来就要进行咱们读好课文的第二步啦。要想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就要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你能找出今天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吗?

2、指名说,你是怎么找出来的?(相机认识感叹号:表示感叹,惊讶的感情)

3、谁来读读第一句?指名读。

4、你的字音读得真准,[出示:采莲]这个词是生词,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谁来读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出示图片]你能看着图片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

5、那么,“可采莲”就是说?(指名回答)“可”也是个生字,连起来读读。(齐读)如果让你也去这荷塘中采莲,你会有什么感觉啊?(指名交流,相机请学生朗读第一句,男女生读)

6、这句话中还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提问相机出示:何田田]“何”是个生字,一起读读这个词。请大家看看这幅图[出示图片:大片大片的荷叶]你有什么感觉?对,这就是[出示:莲叶](指名读,齐读)莲叶一个连着一个,密密麻麻,可真多呀!多得让人惊叹,这就叫做[再出示:何田田](齐读)再加上一个感叹号,语气更强烈了,谁能读出莲叶真多呀?(指名读,齐读)

7、[出示采莲图片]让我们再凑近一些看看,在这么多的莲叶中间还有什么呀?[相机认读:鱼]哎呀,这些小鱼在干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句。[出示第二句](自由读)

8、这句话可长了,由五个短句组成,谁来读读?(指名读)

9、再仔细看看这五个短句,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相机出示认读生字)

① 戏:齐读,能给“戏”找找词语朋友吗?(个别回答)那课文里的“戏”是什么意思呢?想象一下,小鱼会在莲叶中间怎么游戏呢?(指名交流)

② 西、北:小鱼一会儿游到莲叶东边,一会儿窜到莲叶[出示:西]边,一会儿成群结队地钻到莲叶南边,一会儿又嬉戏到莲叶[出示:北]边了。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鱼?(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可爱的……相机指导朗读)是啊,这个荷塘可大了,因为这里的莲叶特别多,所以小鱼们无论游戏到莲叶的哪个方位,其实都是游戏在莲叶之间啊![出示:间]谁给“间”找找词语朋友?(指名交流)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1、多么广阔优美的荷塘啊,多么活泼有趣的小鱼啊,小朋友们终于读懂了课文,最后,就差一步你们就能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好这篇课文了,想不想知道这最后的秘诀?那就是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想像我们刚刚看到的画面,这样,你就能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啦!自己试试看。(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小朋友的朗读仿佛把老师都带进那美丽的荷塘之中了。我们刚刚不仅学会了如何有感情地读好课文,还学会了课文里的不少生字词呢,还记得吗?(齐读)

3、去掉拼音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认读)

三、练习书写:

1、接下来,我们还要学习两个生字的书写。[出示:江、叶]这两个字里都有我们学过的字,你发现了吗?[出示:工、十]

2、比较:新的生字多出了什么?认识两个偏旁。

3、像这样由左右两个部分组合起来的汉字结构,我们称之为“左右结构”。

4、这种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笔顺通常都是先左边后右边,谁来当老师教教我们这两个字的笔顺呢?(指名书空,集体书空)

5、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略微有点弧度,“工”的横画略微缩短一些。

叶:口字旁稍小,往上写,“十”的横画要缩短。

6、出示易错情况辨别。

7、看范写,再练写。

篇3: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2、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写田字格里的7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感悟民歌内容。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在朗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感悟民歌内容。

教具、学具

教具:课文的录音磁带、生字卡片、课件(荷花、荷叶、莲蓬图)、与诗歌内容和谐一致的乐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畅谈所知,引入课题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熟读诗歌,识记生字

(一)形式多样,熟读诗歌。

1、生自己尝试着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师范读(或听录音),生听读,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

3、指名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自由读。

5、小组读。

(二)小组合作,认读词句。

1、师写“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戏曲、中间、东南西北”等词句。

小组互助,合作认读词句。

2、师检查词句的认读情况。全部会认的组奖励一面“小红旗”“一个大拇指”。

(三)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全班交流方法,识记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师检查识字情况,并把东、南、西、北四个字贴在教室的相应方位上。

把东、南、西、北四个字贴在教室的相应方位上,既有助于认读、巩固识字,又有助于对方位的`感性认知。

三、质疑问难,感悟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二)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

其一,“田田”是什么意思?(课件映示荷花、荷叶、莲蓬图,借助图片让学生想象莲叶的样子及莲叶茂盛的特点,看图描述“荷叶怎么样”,以理解“田田”的含义)

其二,人们采的究竟是什么?(结合图理解)(孩子们看到一个个碧绿的莲蓬,兴致高涨,纷纷谈起了自己夏天吃莲子的感受。很容易就理解了采莲姑娘采的是什么。)

其三,鱼儿们在干什么?它们在荷叶间玩耍时,心情怎样?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出示这样一个句式:荷塘里,鱼儿有的像在(),有的像在(),还有的像在()……,它们玩得()。(借孩子们喜欢的鱼儿,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

其四,采莲的人们的心情如何?(结合美丽漂亮的荷花、鲜嫩碧绿的荷叶、风满硕大的莲蓬、在荷叶间自由自在玩耍的小鱼来谈)

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师生共同亲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领孩子们在问题解决中感悟诗歌内容,体味江南水乡的秀美以及人们劳动的快乐。

(三)假如,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到了美丽的江南,亲眼看到了这种景象,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出示课件,欣赏江南美景,激发孩子表达欲望。)

除了这些问题,其余的问题也可以提。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面对真实的画面,聆听着教师亲切的话语,孩子们定会身临其境地去欣赏江南的美景,共享采莲人的欢乐!

四、感情诵读,体味其情。

(一)依据自己的理解,看图,自由感情诵读,可以边读边加动作(尤其是东、西、南、北等几个方向的指示)。(可结合后面练习中辨别方向的儿歌,帮助辨别“东南西北”)

(二)指名配乐感情诵读。

(三)全班配乐感情诵读。

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配以优美的乐曲,加上个性化的动作,孩子们一定会很好的诠释出江南的美景,采莲的欢愉!

五、合作探究,指导书写

(一)小组合作,书空交流“江、南、可、叶、鱼、西、北”几个字的笔画、笔顺。

(二)全班交流。

(三)讨论:每个生字怎样写才好看?

(四)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五)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篇4: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江南》是一首古诗,描写了江南水乡人欢快的采莲的情景。本诗共七行,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了此处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课文的插图是中国传统彩墨画,平和沉静,气韵生动,颇具情趣。

《江南》也是一首古代劳动人民采莲时和(hè)唱的歌曲,可用于典礼或宴饮场合的演出。前三行押“an”韵,由一人主唱;后面四行最后一个字分别是“东”“南”“西”“北”,每一行都一唱一和唱两遍。教学时可以分角色表演。主唱在中间,和唱站四方。大部分学生表演莲叶莲花,随风摇曳。选几位同学表演小鱼,自由穿梭。这样吟诵起来就能穿越回汉朝热闹的采莲场景里了。

教学理念

进入古诗去学习,而不是“在诗外”学习。

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

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想象,进入采莲的欢快场景。

方法如下:

1、观赏采莲的水墨动画

2、给采莲图涂色(碧绿的莲叶,娇艳的莲花,各色的小鱼……)

3、反复聆听诗歌吟诵

4、参与到《采莲曲》的表演中

这样全身心投入学习,自然就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江、南”等9个字,认识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背诵诗歌。

3、结合插图,通过吟诵,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人们采莲的欢乐场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背诵诗歌。学习吟诵,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小鱼道具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

理解题目,认识汉字;看图说话,了解诗文。

“江”字的构成,学偏旁“三点水”,说一说“三点水”的汉字,写“水”的甲骨文,理解“象形字”。

“南”的读音,与“蓝”天的“蓝”字区别,学习方位词“东、西、南、北”,理解生活中的方位以及地图上的方位。

看地图,风景图理解“江南”。

看课文插图,说一说图意。

听古诗读诵,了解内容。

第二板块:

认读汉字,理解字义;读诵诗文,读准读熟。

出示带拼音的汉字: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读准音。去掉注音,再次朗读。

学习“鱼”(复习“象形字”),学习“采”(理解“会意字”)

学习“莲”(学习“草字头”;莲花、莲叶、莲蓬、莲子的图片)

看图理解“何田田”

练习读诵诗文(强调“an”韵拖长;采用多种方法读熟练)

第三板块:

欣赏音画,涂色听吟;角色表演,打开诗境。

观看动画介绍“汉乐府”(乐府诗是“唱”出来的)

欣赏音画视频(水墨版《江南采莲图》:荷塘风景优美,采莲的男童天真可爱,小鱼活泼灵动;吟诵声音优美)

给采莲图涂色(同步反复播放《江南》的吟诵)

分角色表演(全体参与,整个教室就是荷塘。主唱在中间,和唱站四方。大部分学生表演莲叶莲花,随风摇曳。选几位同学表演小鱼,自由穿梭。这样吟诵起来就穿越回汉朝热闹的采莲场景里了。)

课后作业:

背诵或吟诵《江南》给家人听

和家长一起学习白居易的《小池》

和小伙伴一起用吟诵的方式排演《江南》(选做)

教后反思

进入古诗去学习,而不是“在诗外”学习。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进入古诗的学习就是与作者与诗中的主人公“共情”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入情入境也“入心”。学生当然喜欢,不仅喜欢读诵,更喜欢全身心投入的表演。用整个身心去学习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方式。

如何进入古诗,以下两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课堂上播放视频。气韵生动的'水墨动画,优美动听的古诗吟诵把大家带到了汉朝劳动人民采莲的欢快场景里。

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思维也非常活跃。每个孩子或是活泼、调皮的小鱼,或是风中摇曳的荷叶、荷花、莲蓬,或是快乐的采莲人。整个教室就是一片荷塘。这样的情境,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最受欢迎的角色是小鱼。课后,孩子们自发制作小鱼道具,轻声吟诵“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乐此不疲。

遗憾的是这节课的内容安排过多,读诵练习不够充分。如果把“象形字”“会意字”的知识,把汉字字形的教学安排到第二课时。这一节的教学重难点会得到更好的突破与落实。另外,分角色表演的环节还应该有更精心的设计与准备。

篇5: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同桌自由读

4、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5、齐读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2、开火车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听音找字。我的修改: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3、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语)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细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继续看图:这里的荷叶长得怎么样?(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荷叶很多很多)师画层层叠叠的荷叶,这么多的荷叶,第二句中有个词语就写了荷叶的多,猜一猜是哪个词?指导读:田田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描述:小姑娘在莲叶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听她们唱的多快乐呀!(放录音)小姑娘的歌声惊动了谁呀?。(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

(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鱼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三、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荷花是美丽的,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篇6:江南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初步理解古诗所描述的内容、含义、并学习朗诵古诗。

2、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3、通过朗诵感受春天江南的优美景色。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展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幅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图上画有什么呢?(教师注意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景、人物,初步理解图片内容。)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你知道画里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吗?

2、小朋友这幅图片很漂亮,描写的是江南的景色,当你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通过感受古诗表现的江南景色之美。)

3、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古诗,说的就是这幅画里的事情,请你们仔细听听古诗里是怎么说的。

二、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古诗。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地诵读古诗两遍,引导幼儿了解古诗的名字,初步感受古诗中的语句。

现在老师把故事念一遍,小朋友仔细听。

2、这首古诗叫什么名字?古诗里说了些什么?

故事念完了,谁来告诉老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请全班的小朋友一起来说说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古诗《江南好》说了些什么呢?

3、教师再次完整地朗诵古诗,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含义。

古诗里说了什么?你听懂了哪一句?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意思是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你们还听到了哪一句不太懂?或者是有疑问?日出江花红胜火说的是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指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草。

4、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完整朗诵古诗。

5、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己认真读一读儿歌。

6、请幼儿集体朗诵古诗。

三、通过讨论解说,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关于这首诗的相关经验。

刚才,你在读这首古诗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中的江南景色之美和古诗中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江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之情。

篇7: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同桌自由读

4、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5、齐读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2、开火车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听音找字。我的修改: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

出示:江南 何田田 (小)鱼 (游)戏

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3、指导书写:江 鱼 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语)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细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继续看图:这里的荷叶长得怎么样?(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荷叶很多很多)师画层层叠叠的荷叶,这么多的荷叶,第二句中有个词语就写了荷叶的多,猜一猜是哪个词?指导读:田田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描述:小姑娘在莲叶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听她们唱的多快乐呀!(放录音)小姑娘的歌声惊动了谁呀?。(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

(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鱼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三、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荷花是美丽的,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篇8:江南教学设计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

新课一开始,我从课题引入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然后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读诵诗句,感悟美。

请小朋友们读读诗歌。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我让学生读课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图,教师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

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再有课文要想熟读成诵,就必须反复地读。但我不提倡机械的反复读,因为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们身心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在指导背诵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对于这个学生很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读中想画,欣赏美。

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看画面,猜一猜“莲叶何田田”是写莲叶怎么样的?以图解诗,以读代讲,用想象把诗句还原成画面,把学生带入梦中的江南,自然地读出了赞叹之请。还没读到“鱼戏莲叶间”时,学生显得有点坐不住了,一年级的小孩子自控能力差,很难把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坚持到底,于是,我灵机一动,话锋一转,说:小朋友们,愿意跟着老师划着小船到“莲叶田田”的湖里去采摘莲子吗?这么一说,小朋友们的精神顿时又来了,我因势利导——“那就让我们划起桨儿,去欣赏莲叶田田吧!”话毕,轻轻地划了起来,小朋友们也都学着他的样子,进入了情境,有的小朋友动作太大了,影响到了同桌的小朋友划桨,于是我说:“我们可要轻轻地划小船哦,别碰疼了莲叶,碰伤了荷花哦!”小朋友们都是善良的,听我这么一说,赶紧放慢了速度,划得很轻很轻,好象真的是泛舟湖上一样,入情入境,就在小朋友们开心划着小船的时候,我突然叫起来:哎呀,快看一小鱼,我接着吟诵:鱼戏莲叶间——故意拖长了声调,小朋友们没跟着接,于是我又接着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小朋友们明白了,有的说:鱼戏莲叶南。有的说:鱼戏莲叶北。就这样,由发现小鱼的惊喜而发出的叫声不绝于耳,当时那场面的热闹和划船的欢快溢于言表。这五句几乎相同的诗句,本来学生是很难读出层次感的,读这五句诗时,大部分学生不解其味,只知道有鱼,与上句断开理解,抓的是“鱼戏”。却不知道此处是“互文见义”的手法,经这么一划桨,一发现,一惊喜,一叫喊,小朋友们茅塞顿开,立即领悟到了这五句诗是采莲人的惊喊,再指导朗读自然也就轻松得多了。

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故无须在背诵上花较多时间,应着重指导学生对诗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临写。在指导朗读诗的第二句时,因为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没有精神,设计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的环节,学生很活跃,达到预先的目的。

篇9: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语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教学反思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本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图。

本诗共七行两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了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可初步体验到诗中精彩的语言,受到古诗文的熏陶。可要让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感悟到语言的凝练之美,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必须由我们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篇10:《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可”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1个生字,掌握新笔画“竖钩”。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读准“江、南、可”等生字的字音。会写“可”掌握“竖钩”1种笔画。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猜谜语识字法:

(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2.偏旁归类识记:“莲”,草字头代表植物。

3.书写生字:“可”是合体字,教师在范写过程中,一边写一边强调新笔画的特点。

2.朗读指导。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诗歌,让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要做适当停顿。在读最后四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这4种不同的方位,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时的情趣,通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情趣。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3.积累运用。

通过欣赏画面上挨挨挤挤的莲叶,感受“莲叶何田田”的美景。

教学准备:

关江南风景的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图片:

这里是美丽的江南,请大家睁大眼睛,跟随教师一起去美丽的江南来一次短暂的旅游吧!(教师简单介绍江南是我国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2.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江、南”

二.前置检测

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

1.随文识记“江、南、可”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2个生字,掌握新笔画“竖钩”“竖弯”。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三.个人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生字。

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检查认读生字,各种形式读生字。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预设:谜语识字:(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2)大丁遇小口。(可)

3.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新部首三点水和草字头。

提示:学习“江”,认识三点水,有三点水的字都和水有关,如:河、湖、海。

4. 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可,生注意观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可”的第二笔是竖。

(2).指名说,相机评价引导。

竖钩:从上到下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下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可:上面的长横要足够长,“口”要缩小,在竖中线的左边,新笔画竖钩要挺直,且在竖中线的右边。

(3).学生练习书写,练写两遍。

(4).师评,学生互评。

五.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自由、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江南美吗?从文中那些语句看出来的?

师巡视指导,引导,参与学生学习。

六.汇报交流

指名小组汇报交流:

1.江南美吗?从文中那些语句看出来的?

看课文插图。瞧,他们在做什么?(采莲)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江南/可采莲)。

看,这里的荷叶可真多,课文中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莲叶/何田田)。

(1)怎么读好它?听教师读,注意停顿(读完后课件出示停顿划分)。

2.于是可爱的鱼儿也受到了感染,纷纷跑来,就成了――(引说“鱼戏莲叶间”)

鱼儿会一直在一处不动吗?它们最爱自由了,它们会怎样?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指导学生读,各种形式的读。

七.总结提升

1.看视频(预习莲叶图)

2.对照板书总结,试着背一背。

八.当堂检测

篇11:《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南、莲”等生字的读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江南)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一: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后教:

1、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圈出生字,教师抽查。

2、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出示句子: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学生反复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5、理解“田田”的意思。

(1)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2)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共有几行?(七行)由几句组成?(三句)

7、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模仿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书写

1、认识笔画竖弯钩和竖弯,指导书写“可、西”

(1)教师用课件演示笔画竖弯钩和竖弯

(2)学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顺序。(3)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笔画竖弯钩和竖弯,学生书空。(4)学生描红,临写

(5)组内评议,写的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二、出示目标

三、想象情境,读懂诗句

1、出示课文插图,引入:面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用“我看到()的荷叶”说话。

2引导学生说说荷叶的颜色、形状,体会这么多又大又绿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情景。

3规范表达,并理解诗的意思。

老师总结:眼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莲叶何田田”的美景。

4、教师启发学生想象:这茂盛的荷叶,散发着迷人清香的荷花会把谁吸引来?采莲姑娘撑着小船来采莲,她们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句。

5、教师:除了采莲姑娘,还有谁也很开心?(河里的小鱼)。你从哪句诗中读懂的?(鱼戏莲叶中,意思是鱼儿在做游戏。)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小鱼在做什么游戏,它们是怎么引导学生在读嬉戏玩耍的。提供句式引导学生开展说话练习:鱼儿在荷叶间玩()的游戏,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

(2)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读出诗句恰当的停顿。

6、聚焦方位词:东、西、南、北。

(1)标注东南西北方位坐标,建立直观感受。

(2)发现诗句中的两组相对的词:“东―西”“南―北”。

(3)参照方位坐标指示,引导学生配上鱼儿游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读诗句。

7、分小组合作表演,背诵诗句。

8、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四、拓展阅读,积累知识

1、江南的美可不只这迷人的荷塘,我们继续去观赏吧。(教师出示图片或课件。)

2、教师:看到这些景色,你想说什么?指名说。

3、小结:千百年来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白居易写的《池上》。

五、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篇12:《江南》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桃花扇》的剧情梗概及其写作主旨。

2.与《闺塾》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了解传奇曲词的艺术特点。

3.了解“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两种抒情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二)能力训练点

1.诵读、赏析曲词,体会其中表达的真挚、强烈的思想感情。

2.分析、理解“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两种不同表现手法在课文中的具体运用及相互联系。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剧中人苏昆生、柳敬亭等反对权奸、关心国事、不做顺民的正义感和民族气节,培养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1.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2.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学法引导

首先是对照注释,查找字典,疏通文字,然后反复诵读七支曲词,在熟读的基础上概括七支曲词的内容。七支曲子可依次概括为: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吊明孝陵、吊明故宫、吊秦淮河、吊长桥、吊旧院、总吊南京并点明主旨。第三步,精读中间的五支曲子,依据作者的描述,概括五处景物现在和以前的特点,如“吊秦淮河”一节。现在秦淮河是黯淡、萧条,以前是华艳、热闹。“吊旧院”一节,现在旧院是荒芜粗俗,以前是清静优雅。第四步,画出各曲词中的形容词、动词,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与生动。如“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一个“抛”字,写出随意与凌乱:一个“罩”字,使人想见枯枝败叶的密集程度。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赏读曲词,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分析抒情的表现手法是学习的重点,最后一支曲子[离亭宴带歇拍煞]的赏读分析是教学难点。

(二)解决办法

1.反复诵读

2.师生合作,揣摩研讨。如:

①《哀江南》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和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发,动人心魄。

②《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有什么特色?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臣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的今日极端衰败景象。“剩一树柳弯腰”的“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兼用三个散句,既句式整齐又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反复诵读课文,并结合重点曲子、重点语句进行课堂讨论。

2.有条件的学生可课外阅读《桃花扇》全剧,或观看影片《桃花扇》。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的优秀剧目,被列入“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哀江南》选自该剧最后一出《余韵》。这一套北曲,可以当做独立的诗歌作品来赏读,因此,诵读曲词,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分析其表现修辞特点,是学习本文的目标。

(二)整体感知

《桃花扇》是孔尚任经十余年长期酝酿写成的传奇剧杰作。作者意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即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伎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借与此事相关联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来提示南明王朝覆灭的原因。他是第一个用戏剧形式艺术地总结南明亡国历史教训的人。剧作写至《余韵》一出,主人公的故事已经完结(前出《入道》写到侯方域、李香君二人因国破家亡、山河沦丧,均各自入山修道),但正如王季思教授评点所说:“前出故事已完,意趣未尽,续此余韵,为增加悲剧气氛,将兴亡旧事付之风月闲谈,正是痛定思痛、铭骨镂心之意。”在全剧戏剧冲突已完成之后,再续此一出,正体现了我国古典戏曲“不很重视冲突”,常“直接地抒写人物的心理、感情、情绪”(汪曾祺语)的特点。

《哀江南》是剧中民间艺人苏昆生一套北曲的总题目,共有七支曲子。其中,【北新水令】是“头”(总起),中间的【驻马听】等五支曲子是“腹”(展开),最后一支曲子是“尾”(收束)。赏读曲词,是本课最学习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赏读唐代诗人的刘禹锡的《乌及巷》(见课本习题四)。

(《乌及巷》一诗与《哀江南》套曲,都以六朝故都南京为吟咏对象,都抒写了江山兴废、王朝更迭的感喟。相比较而言,刘诗以小见大,写得简洁、含蓄;而孔曲则作了全景式的描写,情感更激越,对比更鲜明,笔墨更酣畅。赏读这套曲子,体会情感,赏析语言,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2.简介作者:

(孔尚任,清初戏曲作家、诗人、孔子64代孙。有文名,精乐律,擅词曲。《桃花扇》是他用十年时间三易其稿,于1699年完成的传奇剧本。这出戏的创作成功,使他誉满文坛,与《长生殿》作者洪�N齐名,称“南洪北孔”。)

3具体赏读曲词:

(1)提示生字,学生朗读课文(只读七支曲子)

蒿(hāo)菜秣(mō)陵长楸(qiū)阿监(jiàn)丹气墀(chí)饿莩(piǎo)�[�[(liáoliáo)

(2)讨论题一:这一套曲子,有“头”有“腹”有“尾”,应当如何划分?三部分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第一支曲子【北新水令】是“头”,总写苏昆生所见战后南京郊外的凄凉景象,定下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中间五支曲了是“腹”,写昔日国都各处的残败与冷落,寄托悼亡伤怀的哀思。最后一支曲子是“尾”,直抒胸臆,慷慨悲歌,慨叹南京城的今非昔比,表达强烈的亡国哀痛。)

(3)讨论题二:【北新水令】中,“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二名构成对仗工整的一联。试分析名中四个形容词的修饰作用。

(四个形容词是“残”、“废”、“瘦”、“空”,分别修饰“军”、“垒”、“马”、“壕”四字,可看作曲词炼字的范例。战事已成过去,眼前只剩下“废垒”、“空壕”和卧于空壕中的“瘦马”,使人联想到南明王朝军败如崩、四散溃逃的情景。上下联不过寥寥十字,就真实地重现了经历过战争活动的城池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

(4)讨论题三:从【驻马听】到【太平令】五支曲子分别写了金陵古城的哪些景物?怎样凸现其残破、冷落的景象?

(解答此题,可将五支曲子的曲词与曲词前三人的宾白作比较。宾白与曲词,都是按苏昆生故地重游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作描述的。从城郊始,依次写了孝陵、故宫、秦淮、板桥和旧院。孝陵乃皇家陵园,故宫乃赫赫皇城,秦淮乃歌舞繁华之地,当年玉柱红墙,琉璃瓦,翡翠窗,何等威严;长桥旧院,粉黛成群,处处笙萧。两相对比,更显出江山沦亡、时过境迁的悲伤。这些曲子都以写景为主,但寓于景,不言情自在景中。)哀江南教案《哀江南》说课稿教案《哀江南》教案

(5)讨论题四:最后一支曲子【离亭宴带歇拍煞】是画龙点晴之笔。这支曲子与前六支曲子关系如何?在语言和抒情方式上的何特点?

(前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铺叙描述,层层蓄势,最后则水到渠成,激情迸发,激越动人。前六支曲子主要是寓情于景,末一支曲子则直抒胸臆。从语言上说,末尾一曲多用对偶、排比,又兼用三个散句,既句式整齐又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气韵酣畅,令人慷慨击节。)

(四)总结、扩展

明清传奇采用南曲,但《桃花扇》却将《哀江南》这一套北曲收入剧中,就是因为北曲豪迈雄壮,便于传达沉郁、悲怆的情感。末一支曲子“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挥。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度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了全篇主旨。南明灭亡、江山易主是不争的事实。唱曲人的不信、难信而又不得不信,更见亡国之情的痛切。

此篇读罢,可将本单元四篇课文的主要曲词(或选每篇最典型的表彩段子)逐一吟诵,作比较性的赏析,体会其抒情与语言特色。

(五)课后作业

1.背诵文中曲词。

2.整理与本单元四位作家有关的作家作品常识,记住最生要的内容。

篇13:《江南》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莲叶、莲蓬、小鱼图片。

教学过程:学生仿写,记住笔顺。

指名拼读,提醒注意点,齐读。

3、有一位诗人,在游览江南后,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就写下一首诗,题目叫――江南。(课件出示题目)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诗人写了什么呢?教师配乐朗读。(课件出示古诗、配乐)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不会的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卡片。

4、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诗意。

1、第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1)第一行

师:荷花又叫莲花,那么荷叶又叫――莲叶。(贴莲叶)

看看,池塘里的莲叶长得怎么样?(大、绿、多、美……)

师读读么开心,小鱼儿也来凑热闹了!(课件出示小鱼)看那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条小鱼,在这美丽的池塘中,你最想做什么?

(课件出示小鱼儿是怎么做游戏的呢?

(课件出示: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教师引读句子。

(贴小鱼)边演示边讲述:小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溜到北面,它们在来莲叶间到处玩耍嬉戏。你觉得这时候小鱼儿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二句。

同桌互读,推荐朗读,喜欢的一起朗读,表演读,齐读。

3、朗读全文。

(1)导入: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采莲姑娘,划着小船,伴着优美的乐曲,去江南水乡走一走,看一看吧!

欣赏动画。

篇14:《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挂图或投影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话导入《竹枝词》

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指导学习诗句

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3.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静。

“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

“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

三、指导朗读、背诵

背诵《竹枝词》。

四、作业

1.默写这两首古诗。

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汉乐府)等。

2.引入《江南春》。

3.介绍作者。

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教师示范读、同学练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节奏。

2.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江南,黄莺歌唱,绿树映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风”:依山傍水的山村、城镇,酒旗迎风飘扬。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建的成百上千的寺庙,正沐浴在如烟细雨中!

4.体会诗人对江南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感慨之情。

5.再练读诗句,读出节奏与情感。

三、朗读并背诵古诗

篇15:《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牌、湘、煌”等12个生字,理解“牌楼、金碧辉煌、水天一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的语段。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借助注音或字词词典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训练,感悟语言美和景物的特点。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标志,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岳阳楼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具:

图片、或相应的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有感情地读、品读,读评结合。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初历景观

1.回忆导入。

2.看图引人。先让学生观赏图片,再谈突出印象。

二、自主读书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

2.有针对性指导识、写字。

三、尝试朗读

学生自主选段朗读,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评价。

四、粗说印象

一是写景状物的语言美;二是体会有序叙述、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现美的方法。

五、练习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理请写作顺序。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表示作者移步观察变换的提示语,画上“――”。

二、自读自悟,融入画境

教师先放录音,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1.结合插图,读句品词,体会语言美。

2.小组交流,读评结合,感受语言美。

三、品读精彩,领悟整合

以读为主,以读促动,做到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充分细致的文本领悟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获得美的陶冶。

1.在读中强化知识的把握、美的感受。如岳阳楼的结构特点;岳阳楼的深厚文化底蕴;洞庭湖的浩瀚及其动人传说等。设计提问。

2.在读中关注对好词妙句的体悟品味及学生对有关内容可能的质疑。

四、回归全文,抒说心声

1.和作者一起细细欣赏了“江南第一楼”,有什么要一吐为快的吗?

2.为什么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五、真情朗诵

1.选择方式,自主准备。

2.尽情展示,共享快乐。

3.从读到写,自然拓展。

篇16:《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尚任及《桃花扇》。

2、学习此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中写景之语朗读分析,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式

自学引导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先学内容。

2、梳理课文层次。

3、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作者及《桃花扇》

2、教师补充补充介绍相关知识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香君相会。这时,复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二、出示课堂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层次。

2、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三、达标学习

1、梳理课文层次。

(1)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生概括本曲内容。

(3)教师明确本文层次: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课文由七支曲子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沉郁、悲怆的基调。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重点写明孝陵、明故宫的残败和秦淮一带(包括长板桥和旧院)的冷落。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寓寄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声,写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结尾“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诗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全篇主旨。

2、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1)《哀江南》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大家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发,动人心魄。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这是我国古典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法,它与诗歌的借景抒情有着明显的不同。

(2)这套曲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哀江南》就是始终围绕一个“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发了一个爱国志士的亡国之痛。

(3)背诵曲词,深入体会。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清代伟大的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的结尾曲《哀江南》。《桃花扇》整体上是“借离合之情,言兴亡之感”。而《哀江南》就是始终围绕一个“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发了一个爱国志士的亡国之痛,这是《桃花扇》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南洪北孔”,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佳话。如果可能的话,大家课外可以阅读《桃花扇》全剧,进一步感受全剧的艺术魅力。我现在就是有一个愿望,如果我在南京工作的话,我一定和同学们一起,到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地方走一走,从课堂上的文化走向现实中的文化,一同感受南京这座古都所蕴含的魅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三维设计》。

篇17:《江南》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听录音:水流声)这是什么声音?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

3、谁能给“江”找个朋友,(组词)(长江)

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我们张家港就在长江的南岸,而且就紧靠长江,因此,我们这里也是江南。

5、过度:我们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江南(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

三、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4、继续看图:这里的荷叶长得怎么样?(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荷叶很多很多)师画层层叠叠的荷叶,这么多的荷叶,第二句中有个词语就写了荷叶的多,猜一猜是哪个词?指导读:田田

5、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

1、美丽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老师,于是老师就收集了很多美丽的图片,现在我们就来开个荷花展。出示:荷花的图片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师范写

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江南、采莲、莲叶间、东西南北

2、指名朗读课文

3、填空:江南(),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

二、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四、指导书写:可 叶 西 鱼

1、书空笔顺

(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篇18:《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难点之一,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本课的教学。

一、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共有三个子目、四个内容,即西晋的兴亡、内迁的各民族、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本课从宏观上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

按传统的教学思路,以上四个内容中的前三个内容应该更重要一些,江南地区的开发一目则为次要内容。新课标在第8页的“内容标准”中这样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而对于本课的其他内容则没有明确要求。于是我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认为本课可以围绕“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主题来把握。

前两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与淝水之战”,可以视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背景原因。教材介绍了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史实。第三目讲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结果和表现。因此,本课教学时要紧扣课标明确要求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内容进行,排除了按朝代的更替或分裂对峙等主线把握教材的思路,把看似散乱的三目、四个内容,按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结果来处理和把握,使历史线索更简单,本课教学主题也更明确。在此基础上,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二、从关注学生的兴趣出发,调整教材的顺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对学生的各项调查中发现,影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除去实用性差之外,一项重要因素是历史教师喜欢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讲课。历史学科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所以,教学中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历史的因果关系等思维方式讲述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好,可是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挑战。

从教育学的研究来看,具有挑战性思维的问题,能够极大地调动人类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最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将教材的第三目调到最开始讲授,将前两目调整到后面来学习,即先讲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果”,后谈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将因果关系的惯性思维方式,改变为逆向推理思维方式,由结果探究原因,挑战学生的思维,力求让学生在挑战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本课内容。

三、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

本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时,力求在这两个转变上有一定的体现和反映。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我安排了两大教学活动:1.让学生分小组带着“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这两个问题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时,我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会不会迁移到南方”这个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强调学生在读图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在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并且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地了解当时北方的战乱情况,然后迁移知识,解决问题。

四、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为目的,安排学生的讨论活动

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相似,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将来,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为此,我由“开发”一词引入,让学生将当今的各种开发活动与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联系起来,拉近距离,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安排了学生的讨论活动。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历史上的这次人口南迁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迹?2.这次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对当今的开发活动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设计的思路是:指导学生关注本地的历史,关注身边的历史。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进一步了解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图例读地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不会南迁?”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重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理

本课的主题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的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本课的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突出。

从三国以来,江南地区逐步得到了开发,表现在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手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原因主要是东汉末年以来政治不稳定,加上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南迁人口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采用小组先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入手,突出“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为主线,将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视为背景原因来处理,突破本课难点。

二、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自学讨论法

(一)课前导学

了解本地区是否经历过这次开发,有什么历史的痕迹?

(二)教学渗透点

1.学生分小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解决几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训练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技能,并关注自己家乡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事实使学生获得只有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发展经济的情感认识。

篇19:《江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小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在下面戏水嬉戏。整首诗的语言学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可供学学生观察,帮助理解古诗。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个字是本课要学会的学生字。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学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学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学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字和笔画竖钩。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四、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学难点:

读准“南、莲”等学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江南》,学学生听歌曲,判断歌词描写的是哪里(学生答江南)

2、教师介绍江南的位置,引出课题。

(二)激发兴趣,传授新知

1、课题指导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教师书空课题。重点拼读“江”。介绍“江”字的结构,偏旁。认识偏旁三点水。

(2)识字拓展:说说你认识的学生字中有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2、古诗朗读

(1)朗读诗歌,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词请同学帮忙。要求把诗歌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纠正字音后学学生练读。

3、识字教学:教师出示学生字卡片,学学生认读,教师带读。去掉拼音读;识字游戏:中大奖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牢牢掌握了诗歌里的学生字,这次老教师要加大难度了,同学们观察老教师黑板上出示的这首诗,和咱们课本上的诗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里

4、学习古诗的停顿

(1)学生回答,教师问:红色的斜线有什么作用。听老教师读,猜一猜。

学生回答:停顿。

(2)游戏:节奏大教师(利用节奏读出诗的停顿)用读古诗的方法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学习古诗内容

(1)出示前两句,提问:诗句中有哪些江南景物。学生答,相机板书:小鱼,莲叶,莲花

(2)句型练习:有什么样的小鱼,莲花;用自己的话说说莲叶,试着运用句型:莲叶多么()多么()

6、生字教学

(1)从句子中找出既会认也会写的生字“可”。学社跟老师一起书空“可“,板书”可“的笔顺,强调可的写法:口要写到竖中线的左边,竖钩写到竖中线的右边,先里后外。“可”组词,造句。教师出示词组,朗读词组。

(2)教师指导书写“可”,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笔顺,田字格的占位。

写字教学结束,过渡语:同学今天表现的都很不错,作为奖励,老教师带大家去江南游一游。

观看江南美景图。

7、总结

(1)教师提问:读了江南的诗,品了江南的景,你觉得江南是怎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优美的江南,介绍作者。

(2)配乐背诵江南

七、布置作业:

(1)写会“可”字;

(2)将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篇20:《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隶属于湘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主题为《江南小曲》,重点介绍江浙地区的民间音乐。教材内容分为民歌、歌舞及器乐三个版块,以不同领域展示江南地方音乐委婉、含蓄、流畅、细腻的音乐特点。笔者将单元划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一节以民歌演唱、欣赏为主的综合课。第二课时则安排歌、舞、器乐欣赏的内容,器乐内容的选择上除掉了古筝曲《茉莉芬芳》,而加入了代表江南器乐的代表“江南丝竹”。本课为单元第一课时,即以江南民歌为主,听、唱江南小调的代表《茉莉花》,欣赏跟唱秧田歌《拔根芦柴花》。旨在通过欣赏同一地区不同民歌而感受体验其所渗透出的相同音乐特征,及其与地区地理、文化、方言的关系。《茉莉花》的教学主要在对歌曲的情感处理上,而《拔根芦柴花》的重点则在感受江苏方言及由波音带来的纤巧委婉的感觉,具体见教参。

学情分析:

学生对《茉莉花》的音调应该是耳熟能详的,但对茉莉花的演唱还需要多下功夫,同时,学生对茉莉花这一典型代表下的江南音乐也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广洒渔网,重点捕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听到更多的代表民歌同时,也能唱好茉莉花,在唱与赏的过程里体会江南民歌风格。

教学目标:

1、感受江南民歌细腻优美婉转的音乐风格

2、在听、说、看、唱等过程中体验方式中探究江南民歌风格

3、能初步了解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茉莉花》,掌握音乐知识波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茉莉花》

难点:《茉莉花》的情感处理、波音

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PPT、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茉莉花》导入

听清唱版《茉莉花》 说说在哪听过

师总结:茉莉花是一首民歌,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曲调,大家猜一猜,刚才我们听的那首来自哪里?

揭题:江南小曲

二、感受江南民歌风格

1、欣赏一组江苏民歌片断(无锡景、孟姜女、江苏另一版本茉莉花)

说说音乐给你的感受 优美/柔美/细腻/婉转/吴侬软语

2、观看幻灯片,思考:什么使江南音乐如此柔美?说说你了解的江南

从环境、气候、方言、风俗人情方面初步民歌的地域性特征

师:《茉莉花》是江南民歌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它

三、演唱《茉莉花》

1、跟琴齐唱 师观察情况,如有不对的地方,进行纠正

2、说说歌曲所表达的感情(赞美、喜爱)

师提问:那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

3、指导生用亲切优美的表情和声音演唱歌曲

师评价

4、歌曲处理

(1)以“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为例,你觉得,把哪个地方唱得强一点,会更加表达出对茉莉花的喜爱?

生自由回答,演唱,全班挑出好的版本

点做的好的学生示范

(2)师:歌曲中出现了两句同样的话“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曲调也是一模一样,请你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唱的也是一模一样,好听吗?怎样唱会更好一点?

请学生先读一读,引导他们要换气(顺便解决前两个休止符),以及可以加上力度的渐强

齐唱、或独唱加齐唱等方式巩固

(3)第三个休止符的处理

这样美丽的茉莉花,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你听

A、师声情并茂演唱

你有什么感觉?哪里表现出的?引导出休止符

B、一起唱一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跟唱《拔根芦柴花》

师:大家用优美的声音演唱了《茉莉花》,你们想用江苏方言来学唱江南民歌吗?

1、初听

说出音乐情绪,师简介秧田歌

2、师唱第一段,生找出与普通话很不同的几个字,师讲解

3、跟琴唱一段

4、用对比法解决波音

五、小结下课

江南民歌是中国民歌中一颗璀粲的明珠,它婉转优美易于传唱的旋律流传于民间,甚至走向全国、飘到海外。所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同学们今后做个有心人,定会听到更多的民歌,它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

篇21:《江南》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 题画

[宋] 朱熹 [清] 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 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 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 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江南春》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别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

二、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比如说在对“莺啼”的理解时,有学生就说这里的莺是指黄莺,我没有及时的更正,因为自己当时也不敢肯定,上完课之后,细细的分析了一下,“莺”不能单指“黄莺”而是包括了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鸟类。

三、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的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的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对诗人的情感感悟时,只是浮光掠影。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地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篇22:《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

3.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重点:

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设想:

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

教学方法:

品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第二十五课《词五首》中的第一首,温庭筠的《望江南》。这首词27个字,意思直白,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读出它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琢磨琢磨。(教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 (多媒体显示)

【字音:筠yún倚(yǐ)脉脉(mò)蘋(pín)】

【停顿: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重音:”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2、对照下面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词的内容。(多媒体显示)

【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这里是借代。皆:副词,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这里是拟人。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蘋;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洲:水边陆地。】

3、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

4、指名读,展示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5、听配乐朗诵(或老师范读),体会朗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6、指导学生朗读,再次自由朗读,

7、全班齐读。

三、赏析全词

1解题:《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其它名称还有:《江南好》、《望江楼》、《梦江南》等。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2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他生而貌丑,但才思敏捷,诗词俱佳,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温庭筠是中国第一位大量写词的文人,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成为“花间派”的创始者,婉约派的先驱。

3、师生探究:

(1)这位风流才子笔下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一个女子)写了什么内容?(一个女子盼望丈夫归来)这位女子的心情怎样?(盼望、孤独寂寞、忧愁)

(2)你从哪些词读出了“盼望”? (梳洗罢)(过尽千帆皆不是)你从哪些字词读出了“孤独寂寞”? (独倚)你从哪些字词读出了“忧愁”?(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3)从“梳洗罢”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如果将“罢”换成“了”“唉”行不行?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望江楼了。

“罢”字既表明动作的时态,又写出动作的情态,略事打扮非精心装饰,表现了人物那种急切地盼夫归来的心情。

(4)、“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作者为何赋予一个女子“倚(望江)楼”的动作?用“处(望江)楼”“立(望江)楼”行不行?

“独”字则点出思妇形单影孤的情景。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倚”倚楼等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或思念,或期待。又说明女子站立时间极长。

(5) “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了女子在“盼望”,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帆”就是指船,直接用“船”不是更好吗?(没有等到自己想等的人。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这又不仅仅是修辞方法的差别。船在水上,越向远处,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的是去船,把它倒过来,不就是这位思妇盼望来船的过程么?所以,一个“帆”字把读者的目光引领到了远处,使读者也像词中的思妇一样极目远望,企盼人归。)

(6)“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从感情上分析:此句借景抒情,已是夕阳西下,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为什么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不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么?

从修辞上分析:用拟人

从景物描写上分析:抓住“斜晖”“悠悠”。斜晖是夕阳,夕阳”意象在诗歌中,关于“夕阳”的意象描写马致远的《秋思》里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浪迹天涯,对家乡的思念。(师点头)生回答:李商隐有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怅惘失意。范仲淹的《苏幕遮》里写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也是表达思念之情的。悠悠,长久,遥远;闲静或忧伤的样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7)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失望之余,怨恨的情绪也更加强烈。让我们一起来赏析最后一句“肠断白蘋洲”.

A: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个什么地方?

(师补充:白蘋洲”原是长着白蘋的水边小洲,后人往往把白蘋洲作为送别地点的代词。这里的白蘋洲,也暗指过去与心上人离别的地方,)

B:理解“肠断”:

《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后世用肠断比喻心中极度悲伤。

现在白蘋花又开了,丈夫却仍远在天涯?怎能不伤心欲绝呢?

四、总结:温庭筠的《望江南》,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多么凄美的一首相思曲啊,让我们配着这首《望江南》的曲子,再次齐读一遍,背诵一遍。

作业布置:

1、分析“过尽千帆皆不是”中“尽”的含义:

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境描绘出来,而且把思妇独倚望江楼时间之长,盼夫归来痴心之深的心情表现出来。

2、你还能说出用“肠断”表现悲伤诗句吗?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篇23:《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我的修改: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2、开火车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听音找字。我的修改: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出示:江南何田田(小)鱼(游)戏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语)

(2)“南”是上下两部分,上面上个十。

(3)“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4)“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描述:小姑娘在莲叶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听她们唱的多快乐呀!(放录音)小姑娘的歌声惊动了谁呀?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三、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西、可、北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1)“可”字的末笔是竖钩。(组词)

(2)“西”按笔顺写准确。(组词)

(3)“北”左右不一样。(组词)

4、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设计

每个生字按正确的笔顺写三遍。

篇24:《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手指好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领读。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描述:小姑娘在莲叶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听她们唱的多快乐呀!小姑娘的歌声惊动了谁呀?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四、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五、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篇25:《江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突出低年级教学生动活泼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引导学生做到人到、眼到、心到。

2.课堂教学力求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各有侧重。

3.重视古诗教学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还能说说这一首古诗的意思。

2.认识九个汉字,会写“田、东、南、西、北、鱼”六个生字和竖弯钩、竖弯两个基本笔画。

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绘的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这一首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绘的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画面。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游戏、

教具准备:

课件、莲叶、小鱼、莲花的制作卡片、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

1.看插图。

2.谈话引入: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风景秀丽,风景如画。你们看,那美丽的莲池中,莲叶茂盛,莲花飘香,莲蓬多饱满啊!还有许多人在其中采莲呢。唐代诗人卢龟蒙就用诗歌写下了这动人的一幕。

3.出示课题齐读。

二、自读古诗,感知意境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集中拼音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确。

2.结合词句认读诗句,把你会的生字读出来,再读出带生字的词语或者诗句。

3.请个别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并且帮助纠正读音。

4.同桌互读,练习把古诗读流利、读通畅。

三、合作学习,主动识字

1.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个人。各组小组长把课前准备的卡片拿出来让大家一起读一读。

2.每一个同学选一个字,给大家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并且试着组一个词。

3.指导学生书写六个要求会写的汉字。

①仔细观察每一个在田字格当中的位置,说说他们各有几画。

②说说每一个字的笔顺。

③老师范写“南、鱼”。

④学生在书上书写,教师说笔顺。

⑤讲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创设情境

1.小朋友在我国长江以南有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清清的河水流过,一到夏天那里就盛开着美丽的莲花,活泼可爱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这就是美丽的江南。今天就让我们坐上小船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江南吧!

2.首先我们要对号入座。【课件出示拼音】谁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3.学生根据音节写生字。

4.讲评学生的书写情况。

5.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出示字卡,东南西北,学生读后请他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6.过渡:小船缓缓地向前划,隐隐约约我们能听见有人在唱诗呢!你听。【播放课件】

二、学习诗文,赏析古诗

1.引入,这么好听的古诗,我们也来读一读吧!翻开书,自由大声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

3.过渡:伴随着小朋友琅琅的读书声我们已经来到了美丽的江南【移动黑板上的小船,点击课件】你们看,这里有清清的河水,碧绿的莲叶,鲜红的荷花。

篇26:《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准生字字音,借助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想像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教学构想: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再加上课文配有的插图,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读课文、看插图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情趣?本课字词的教学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朗读方面,力求通过看鲜明的插图,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读、愿读、会读的情境中。生活中的美是需要发现的,本课在设计中安排了让学生收集反映荷叶、荷花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等方面的资料,旨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电脑、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朗读古诗。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看图导入,教学部分生字词。

1.教师略带神秘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教师贴挂图。)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力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引述边贴生字卡片。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教师手指着图。)瞧,婷婷的荷花开放在茂盛鲜亮的荷叶间,(贴生字卡片:莲叶间。)鱼儿(贴生字卡片: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的水乡女子正在划着小船采摘莲子。(贴生字卡片:采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教学贴在图旁的生字词。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

6.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时间,尽力把这首民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第一组:戏东西南北。

(1)自古以来,江南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你们瞧,(指图。)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戏。(出示卡片:聂。)这些鱼儿,一会儿游到东,(出示卡片:东。) 一会儿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会儿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会儿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读生字。齐读。

(3)小黑板出示:譬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学生自己反复练习。指名读。小组读。

第二组:可田。

(1)(看图。)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来欣赏江南美景,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结出了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莲蓬已经成熟,这可是采莲的好时机。(出示卡片:可。)这荷叶是多么的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田田’’这个词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出示卡片:田。)

(2)谁能把描写荷花和荷叶的那句话读准确?(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l.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准确吗?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三个生字:“江、可、叶”。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该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左窄右宽。可:横要稍长一些。叶: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正确的朗读古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课文会读吗?(指名朗读。)

二、谈话揭题。

1.字、词会读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江南》。

2.这节课的要求提高了,除了读准确课文外,还要把课文读美,让听的人眼前仿佛一下就出现了江南的美景。你能行吗?

3.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图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边读边在自己的脑中勾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

三、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行。

(1)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就是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

(2)指导朗读。(能自豪地读第一行诗句。)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的?把江南这一采莲的好地方介绍给大家。(练习读。指2读。)指导停顿:江南/可采莲

2.教学第二行。

(1)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的?(碧绿的,像小钟的。层层叠叠的……)(指名回答。)

(2)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

(3)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 指导停顿:莲叶/何田田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1)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读。指导停顿: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小朋友们真棒!

(3)能把这首诗歌背下来吗

四、教学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鱼、西”两个字。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这两个字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鱼:“撇折”像鱼头,“田”像身子',“一”像鱼尾。西:下面边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们采莲,鱼儿嬉戏,婷婷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为什么?

3.荷花的美,给穿梭于荷叶间采莲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学完课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谜语给大家猜。

4.回去给爸爸妈妈猜一猜。(试着背出谜面。)

5.谜语也写出了荷花的美、荷花的可爱,其实荷叶、荷花的美,吸引了许多诗人、画家、摄影师……课后能去收集一些反映荷花、荷叶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吗?

作业设计:

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江南

江 南 可 叶 鱼 西 北

课后反思:

篇27:《江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江南》(苏教版第一册)是《乐府诗集》中一首古诗。诗中描写的是江南夏天,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和采莲女采摘莲蓬的动人场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2、情感目标: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3、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江南水乡的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歌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江南》

2 5 3�O 2 1 6 �O2 �D�O2 0 �O

江 南呀 可 采 莲 呀,

鱼 戏 莲 叶 西 呀,

2 5 3�O 2 1 6 �O5 ―�O5 0�O

莲 叶呀 何 田 田 呀,

鱼 戏 莲 叶 南 呀,

6 5 6 1�O 2 5 3�O 2 �D�O2 0�O

鱼戏 莲叶 间 鱼戏 莲 叶 间,

鱼 戏 莲 叶 北 呀,

2 5 2 1�O 6 5 �O 1 2 6 �O5 ―�O5 0‖

鱼戏 莲叶 东 鱼 戏 莲叶 东 呀。

江南 可采 莲 呀 江 南可 采莲 呀。

这首歌好听吗?大家想不想学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

2. 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

(课件展示江南采莲图)

课件出示:

jiāng nán

江 南

指导读音nán。

教师讲解: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预习检查,初读古诗

1、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li��n yè ti��n ti��n kě

莲 叶 田 田 可

yú xì li��n yè jiān

鱼 戏 莲 叶 间

3、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①自由读。

②指名点读。

③教师范读。

刚才小朋友们读得都挺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读完后,学生评价)老师为什么能读好呢?因为老师知道每句诗的意思,知道它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因此能够读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首诗。

三、创设情境,理解古诗。

(一)理解第一句。

1、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1)小朋友们,你们看荷叶长得怎么样?[课件出示采莲]

小朋友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其实已经说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谁再来试试看。

这句是赞美荷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多么。

(2)荷叶长得茂盛,荷花开得怎么样?采莲姑娘们在干什么?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心情怎样?

(3)荷塘上采莲姑娘们一边采着莲蓬一边说笑着多热闹呀!

(4)江南真是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

齐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指导朗读。

(配乐,边读边做动作)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就是采莲人了,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

(二)理解第二句。

1.荷塘里多热闹呀,你们看小鱼也来了,它们在莲叶间

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游到北。

出示: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里的“戏”就是游戏的意思,为什么不用“游”呢?

(引导:只有人才会游戏,这里说小鱼也在游戏,就是把鱼当成人来写。你们觉得是鱼游莲叶间有趣,还是鱼戏莲叶间有趣呢?)

2.指导朗读。

小鱼们在荷塘中玩得多么高兴啊,谁来把第二句读一读。

指名读,男女分组读,师生配合读。

四、再入情境,背诵古诗。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配乐),小朋友们,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这时你划着一叶小舟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荷塘中,荷叶长得密密层层,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把碧绿的大伞。荷花也开了,有粉白的,有粉红的,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呦,还有那饱满的莲蓬多诱人呀,采莲姑娘们也划着小船来采摘莲蓬了,她们说着、笑着,欢笑声飘荡在荷塘上。小鱼也来赶热闹了,它们在荷叶间游来游去,玩得多高兴啊!

小朋友们,刚才老师说的这些景色,你们都看到了吗?那么现在就请大家把这首古诗读几遍,看能不能把江南美丽的景色和姑娘们采摘莲蓬时那种欢快的场面给读出来。

指名读,点评。

配乐朗读。

五、学习采莲歌。

小朋友们,咱们唱着歌,一起去采莲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江南,边唱边做动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背诵江南。

2、认读绿色通道内的字。

li��n xì jiān

莲戏间

3、在诗中找出生字

jiān�� n��n kě yè ti��n yú xī běi

江 南 可 叶 田 鱼 西 北

二、学习新字。

1、学写“江”“南”“西”

①这几个字都是什么结构,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②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用生字组词)

③教师范写。

④学生描红。

⑤评点。

2、自学余字“叶”“北”“可”“田”“鱼”

①小组内讨论怎样写这些字,组词。

②描红。

③评点。引导学生自我欣赏,组内欣赏。

三、趣味练习:找朋友。

1、师生配合,示范玩法。

师:这是什么?出示“江”

生:这是江南的江。

2、全员参与,游戏自主。

同位同学做“找朋友”游戏。

《江南》说课稿

《江南》说课

一、说教材

《江南》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

1、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说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其中也安排了游戏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为两课时,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一年级学生又是刚入学不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为消除其紧张心理,特意安排学生欣赏美丽的江南图片,让学生放松,同时营造优美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赞美江南,过渡新课

(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二) 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出示贴满荷叶、荷花的小黑板,让学生上台来采摘自己喜欢的荷叶,荷叶背面有本课的生字,该生读对了生字才能摘下荷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荷叶图,荷叶上有生字,请学生依次读生字,课件发出掌声表示鼓励。本环节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认读生字。

(三) 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教师有效的范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榜样)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读(给学生时间练读,充分发挥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3)指名读、检测(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4)齐读(集体读古诗,训练学生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A、教师与学生对读;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教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3)轻重赛读

(通过轻重赛读,让学生感受读古诗的轻缓)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4、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 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2) 贴背

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3) 读背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拓展、结课

1、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带学生观赏,游览江南,与开课时的观赏相呼应。让学生在从开始欣赏美景进入学习,则再次欣赏美景完成学习,让整堂课都被江南的诗情画意所包围。

2、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再次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充当鱼儿游出教室,让课堂知识融入生活。

《江南》教案教学设计4(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江、南、可、采、田、间、东、北”8个生字。会写“田、东、西、北、鱼”5个字,学习新笔画“竖弯钩”、“竖弯”。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江南水乡的美景。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莲叶、莲蓬、小鱼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课件出示江南风光组图。

教师介绍:看,绿树红花,小桥流水,河中碧波荡漾,小桥、绿树、房屋倒映在水中,岸边,小草青青,杨柳依依,到了夏天,满池盛开的荷花更是吸引了许多的游人,这就是我国有名的水乡――江南。

2.板书:江南,学生仿写,记住笔顺。

指名拼读,提醒注意点,齐读。

3.师:江南的空气温暖、湿润,江南的土地美丽、富饶。瞧,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房前前屋后缓缓流过,多么温柔,多么娴静!夏天,池塘里、湖水里开满了亭亭玉立的荷花,别提多美了。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荷花谢了,可是莲蓬长大了,莲子也成熟了,这时候,人们就可乘着小船去采摘莲蓬了。

这不,汉代有一位诗人,在游览江南后,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就写下一首诗,题目叫――江南。(课件出示题目)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诗人写了什么呢?

师:读古诗很讲究韵味,老师读诗的水平可是很高的,大家拿好书、仔细看,认真听啊!教师配乐朗读。(课件出示古诗、配乐)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不会的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卡片。

师:大家读诗读得那么流畅,值得赞扬。就是不知道把诗句中的生字宝宝单拿出来你们还认不认识。敢挑战一下自己吗?)学生开火车读,说识记方法。

4.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诗意。

1.第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1)第一行

[导入:江南水乡,河流众多,许多人家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碧波荡漾的池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荷花、荷叶)问:你看到了什么?]

师:美丽的荷花里面藏着莲蓬,莲蓬里结着一粒粒莲子。当花瓣谢了的时候,莲蓬长大了,(课件出示莲蓬)莲子也成熟了,这时候,水乡姑娘就划着小船来采摘莲蓬了。(贴莲蓬)

江南,可真是一个采莲的好地方!(课件出示:江南可采莲,)

[指名朗读,正音,指导朗读。]

(2)第二行

师:荷花又叫莲花,那么荷叶又叫――莲叶。(贴莲叶)

看看,池塘里的莲叶长得怎么样?(大、绿、多、美……)

[师:小朋友,看那满池的莲叶,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谁也不甘落后,一片片探出小脑袋,争着向上长,那一颗颗滚动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还闪闪发亮呢!谁能找到写莲叶的句子?

(课件出示:莲叶何田田。)听老师读这句话。]

指名读,评议。

(3)指导朗读第一句。

莲叶长得如此茂盛鲜亮,莲蓬又喜获丰收,采莲姑娘拨开莲叶,采摘那一个个成熟的莲蓬,这时她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我们一起高兴地读读这句话,齐读第一句。

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边读边闭眼想像画面。]

2.第二句: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第三行

[看到采莲姑娘这么开心,小鱼儿也来凑热闹了!(课件出示小鱼)看那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条小鱼,在这美丽的池塘中,你最想做什么?(课件出示:鱼戏莲叶间:)指名读。]

你从哪个词看出小鱼在做游戏?认读:戏

(2)第四~七行

小鱼儿是怎么做游戏的呢?(课件出示: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教师引读句子。

(贴小鱼)边演示边讲述:小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溜到北面,它们在来莲叶间到处玩耍嬉戏。你觉得这时候小鱼儿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二句。

同桌互读,推荐朗读,喜欢的一起朗读,表演读,齐读。

3.朗读全文。

(1)导入: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采莲姑娘,划着小船,伴着优美的乐曲,去江南水乡走一走,看一看吧!

欣赏动画。

(2)你觉得江南是个怎样的地方?

(3)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可真美啊!(板书:美)

(4)齐读全文,赞美美丽的江南水乡。

4.尝试背诵。

5.抽生背诵,说说自己所用的背诵方法。(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四、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西、北”两个字

1.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集体读。

2、通过学生自由组词了解字义。

3、记忆字形。

(1)师:怎样分别记住这两个字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它们的笔顺,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师:“西”的第五笔是个新笔画,叫“竖弯”。卡片出示带音节的新笔画名称,学生认识后伸出手指一起写一写。“北”的第五笔多了个小“钩”,叫“竖弯钩”。学生一起写。

(2)学生自己记忆“西”、“北”的字形。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4、书写生字。指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学习其它三个字。

5、书写展示,学生相互评价。

五、总结谈话

我们的祖国不仅江南这样美丽的水乡,还有许多闻名于世的名山大川,山与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此,我们学校把山水作为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大家课后搜集一些关于山与水的诗与画,在班上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5、江南

(贴图)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选择了“情境教学法”,引导他们在读中感悟,丰富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一步步将他们带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使其始终保持盎然的兴趣,让诗句自然而然地烂熟于心,让诗句中描绘的美景幻化成美丽的图画鲜活于学生的头脑中。生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以游戏方式提出,更激起了学生的挑战欲望,加深记忆。

《江南》教学反思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全诗共7行两句话,前两行介绍了江南是个采莲的好地方,后5句写了鱼儿在荷叶下嬉戏。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江南水乡的美景被一一展现了!

为了使我们的孩子体会到这种美,教学第一句时,我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什么叫“何田田”?学生一下子无法回答,于是指导学生看图,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的美,荷叶的绿,荷叶的大,荷叶的多,体会这么多又大又绿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眼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何田田的美景。在学生交流后,引导朗读,想象我们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把你看到的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并鼓励学生站起来,配上动作读。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

教学第二句时,我主要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出示图后,让学生想象,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滑到北面,他们在水中是那样的自由与快乐!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学生边表演边入情入境地诵读,那洋溢喜悦的小脸,活泼可爱的动作,一下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本课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在教学时,我结合词句的推敲在朗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苏教版一年级上《江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江南》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

1、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说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其中也安排了游戏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为两课时,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一年级学生又是刚入学不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为消除其紧张心理,特意安排学生欣赏美丽的江南图片,让学生放松,同时营造优美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赞美江南,过渡新课

(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二) 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出示贴满荷叶、荷花的小黑板,让学生上台来采摘自己喜欢的荷叶,荷叶背面有本课的生字,该生读对了生字才能摘下荷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荷叶图,荷叶上有生字,请学生依次读生字,课件发出掌声表示鼓励。本环节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认读生字。

(三) 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教师有效的范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榜样)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读(给学生时间练读,充分发挥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3)指名读、检测(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4)齐读(集体读古诗,训练学生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A、教师与学生对读;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教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3)轻重赛读

(通过轻重赛读,让学生感受读古诗的轻缓)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4、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 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2) 贴背

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3) 读背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拓展、结课

1、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带学生观赏,游览江南,与开课时的观赏相呼应。让学生在从开始欣赏美景进入学习,则再次欣赏美景完成学习,让整堂课都被江南的诗情画意所包围。

2、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再次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充当鱼儿游出教室,让课堂知识融入生活。

篇28:《江南》教学设计

《江南》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偏旁,会写生字“东、西”和笔画“竖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江南”等生字,会写生字“东、西”和笔画“竖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想去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配乐播放江南风景图,突出莲花、莲叶、莲蓬、小船、采莲姑娘采莲)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回答问题的格式:我看到了——)

3、小河多、小船多、莲叶、莲花也多,小朋友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4、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做?

江南(讲解生字“江”),“江”字是左边是三点水(领读“三点水”,认识“三点水”),这说明江与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江”的词语?(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长河,长江以北的地方叫“江北”,长江以南的地方叫——(江南)。

5、齐书课题《江南》,江南自古以来就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赞美它。

6、下面就让我们乘着小船一起去江南游一游吧。

二、初读感知

1、(出示采莲图)看!江南的莲花开放了,采莲姑娘们正在采莲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坐端正,仔细听读课文,听的时候注意诗歌朗读的节奏。

(听课文朗诵)

2、自读课文(出示划分节奏,提示注意停顿)

3、指名读、齐读。

三、品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江南可采莲”

(1)第一句谁能来读一读?

(2)认识“可采莲”,“莲”是草字头,猜猜它与什么有关?植物。“莲”可以既指莲花又指莲蓬。“可”,你在哪里见过“可”字?“可”在这里是“可以”的意思,“采”(象形文字,手摘果实),“可采莲”指的是可以采摘莲花、莲蓬了。

(3)江南到了正好采美美的莲花和清香的莲蓬的时候,采莲人该是多么开心呀!谁能读出这句诗里的喜悦?(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莲叶何田田”

(1)江南不仅有美丽的莲花,清香的'莲蓬,看,还有什么?(出示江南荷叶接天图)

出示回答句式:我看到了( )的荷叶。

预设:我看到碧绿碧绿的荷叶。

我看到一片一片的荷叶。

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圆圆的荷叶。

我看到像一把把绿色打伞的荷叶。

(2)荷叶一片片,数也数不清,直直挺立在河面上,这就叫做——(出示:莲叶何田田),齐读。

(3)莲叶这么多,莲子肯定也不少,让我们跟着采莲姑娘一起去采莲吧。齐读一、二句。

3、学习“鱼戏莲叶”

(1)无边无际的莲叶,红彤彤的莲花和散发着迷人清香的莲子不仅吸引来了采莲姑娘,还把谁吸引来了?(出示小鱼游动图)

(2)鱼儿多不多?它们在干什么呢?(在莲叶间做游戏),出示“鱼戏莲叶间”,谁能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男女生读)“戏”就是做游戏的意思,这么多的鱼儿一起做游戏,鱼儿开心吗?他们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又游到了——(相机出示“东、西、南、北”)

(3)出示“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指名读,分组读(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一二组读第二句,第一二三组读第三句,五组一起读最后一句),认识“东西南北”,读出小鱼的多和开心。

(4)鱼儿可真淘气!看到这一群群快乐的小鱼儿,老师也想送你们几条鱼。第一条,是一条水墨画的鱼,第二条是古人画的鱼,这条鱼被捉住了,挂了起来。你能看到鱼的各个部位吗?指名上台。

(指明象形文字)

演变成今天的鱼,你还能找到鱼头、鱼身和鱼尾巴吗?

它们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游到西,一会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黑板上贴小鱼和东南西北)。

就像上对下,大对小一样,黑板上也有两组相对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东——西??

南——北

过渡: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儿吧!

齐读:鱼戏莲叶间?

一二组读:鱼戏 三四五组读:莲叶东(西南北)

4、演一演“鱼戏莲叶”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特别棒,老师奖励你们一个小游戏,演一演快乐的小鱼儿(出示鱼戏莲叶),生读师演,师读生演,齐读齐演。齐读整首古诗。

5、背《江南》

当我把《江南》这首诗去掉一部分,你还会读吗?(指名背,齐背)

6、唱《江南》

小朋友们,古诗不仅能读,还能唱呢,第一遍听,第二遍跟着唱。

7、小朋友们书读的好,唱的也好,小鱼儿听的很开心,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认识就大声的读出来。(出示小鱼儿图片,一条小鱼一个生字)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看这些生字,把它们记在心里(开火车读)

四、学写字

1、生字都记住了,你能写好它们吗?我们来学习“东”和“西”

2、讲解“东”

3、讲解“西”,认识新的笔画“竖弯”

4、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5、评价

word该篇DOC格式江南教学设计(热门28篇)范文,共有5445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江南教学设计(热门28篇)下载
江南教学设计(热门28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