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敲》的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推敲》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简析:
《推敲》是苏教版第九册中的一课。课文的标题“推敲”揭示了故事的中心,内容讲述了关于“推敲”一词由来的故事,故事情节动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充分体现了贾岛极为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力争体现“以情境为动力,以对话为灵魂,以感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品味字词、学习推敲,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的有效对话,让彼此的情感在交流中碰撞,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品悟推敲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推敲
1、广告语导入
板书课题
2、师:预习时已经读过课文了,你读了几遍,还想读吗?谁想站起来读?请举手。时间是宝贵的,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机会是自己争取,一定要把握住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请所有举手的同学站起来读第一段。没举手的同学什么时候想读了就随时站起来。
都站起来了,都想读了,都敢读了,老师还想挑战大家,谁特别想在今天这个场合锻炼一下自己的勇气,请举手。
谁敢自信地说我是班里读书最好的。
读得确实不错。他现在是咱们班的朗读冠军,谁敢向他发起挑战。
谁敢说我是我们班读书声音最洪亮的?
你认为谁读书比你还好?怎么好
二、钻研文本、走进推敲
1、人们常说,情从景引、文由情生,那么,是什么样的美景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为我们留下了《题李凝幽居》这一脍炙人口的名篇,你能从文中找出这句话吗?
出示
(1)、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2)、指导朗读这句话
谁能读出这份宁静,生读:宁静美妙的夜晚你也喜欢我也陶醉,老师也想抒发自己的情感,给老师这个机会吗?师范读。
诗歌创作灵感来自于生活
2、过渡:访友而未遇,但贾岛并未感到太多的遗憾,归途中他仍然沉浸在昨晚的诗中,特别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让他颇费思量,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呢?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
(1)、他在做什么?找出课本中的句子。
(2)、出示:我仿佛听到他在吟诵( ),仿佛看到他在做着( )的动作,仿佛看到他( )的神情。
(3)、我作小演员:一生演贾岛(演出如痴如醉),其余演大街上的人,感到好笑的人会说些什么?
小结:全诗共40个字,为了一个字,他这样痴迷,甚至被长安街上的人当作笑料,你认为值得吗?
调查谁有写完作文主动修改的习惯。
学生交流
过渡: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每一个字都是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来的。一字千斤,范仲淹追改《岳阳楼》世代流传,一个个故事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不都是这样推敲来的吗?
小结:读一句话能感受到一颗心,读一件事能感受到一片情,每次读到这里,老师都被一种精神感动着,相信你也一样。你读出了一种什么精神呢?
学生交流。
小结:哦,我明白了,这就是一种可贵的钻研精神,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是一种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孩子们,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事,没有我们读不好的书,没有我们写不好的作文!
3、
(1)过渡:沉醉在诗歌的意境里,贾岛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就在这时——引读第4自然段
(2)同桌分角色读对话
指导朗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3)如果你是贾岛,冲撞了韩愈大人,你会想些什么?
(4)小结:老师被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震撼了,明知道自己闯祸了,他除了诚心道歉没有丝毫后悔,一定要让诗句最妥帖、最恰当,这是他执着的追求!
4、走近韩愈
过渡:认真创作反复推敲的只有贾岛一人吗?还有谁?哪里看出他也在推敲?
(1)、出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韩愈也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有什么话想对韩愈说呢?
5、诵诗感知,细品“敲”字。
三、升华主题、感悟推敲
1、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资料,人们送给贾岛一个雅号,你知道吗?——“苦吟诗人”
2、过渡: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并留下许多佳作。谈到他的创作体会,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这句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学以致用、实践推敲
(1)、有一种态度叫推敲,有一种修养叫尊重,有一种境界叫挑战,究竟“推”好还是“敲”好,贾岛和韩愈各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推”好,你认为呢?
(2)、句子练习
教师节,我去老师家访问。
我要求妈妈给我买一双名牌运动鞋。
今天在课堂上,XX同学即时表演了诗人贾岛推敲的情景。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五、课堂总结、坚定推敲
下课的铃声阻止了我们课堂上的推敲,更坚定了我们以后的推敲之路,写诗作文是这样,做人做事亦是如此,锲而不舍、认真严谨将与我们终生相伴!
《推敲》教学设计 篇二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淡的语言文字,透过人物的言行去感悟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的道理。
2、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又为我们创造了这有趣的汉字,使得我们中国的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真是“一字一方块儿,一句一道川,中华五千年,文化代代传。”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每个字、每个词都有一个故事,那么“推敲”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关于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典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复习巩固
1、“推敲”一词什么意思?(指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2、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贾岛)谁能用一句话先简单介绍一下贾岛?(课文第一段)
3、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推敲”的来历?(2——7节)
三、感悟贾岛
师:让我们赶紧走进故事当中去认识贾岛吧!
1、投影第一幅图:贾岛月夜敲门。生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配乐朗读,感受景色之幽静、迷人。
(投影: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2、自由阅读第二节。
思考:贾岛与李凝的友谊如何?说出理由。(由“拜访”、“山路”、“好久”、“摸”等词中体会二人友谊非同一般。)
3、贾岛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才华横溢)
师:月夜访友,虽未相遇,但这迷人的景色却给了他创作的灵感,文思泉涌,于是一首好诗诞生了(板书:题诗)——(投影:《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四、走近贾岛
1、学习第三节“斟酌”的部分。
投影第二幅图:贾岛骑驴进城。
a.贾岛骑驴进城,途中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他想到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b.带着问题自读第三节。
c.生交流:贾岛反复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儿。(板书:斟酌)
d.比较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e.请生表演,让学生感受贾岛的如醉如痴,忘我投入。
f.谈谈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贾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2、学习4——6节,“撞驾”部分。
a.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贾岛的痴迷呢?生读第四节。(板书:撞驾)
b.生谈感悟。(比较行人与贾岛的行为)
c.分角色朗读韩愈与贾岛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语气。(韩愈责问,贾岛诚恳。)
3、学习第7节,“解疑”部分。
师: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对诗句当然很感兴趣,他还会继续责怪贾岛吗?自读第七节,同桌互演二人的谈话交流。
a.生读,自由表演二人对话。
b.指名读,评,再读。
c.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看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提示:结合整篇课文,前后联系起来思考。)
d.出示韩愈的话,归纳理由。(板书:解疑)
(投影:“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e.由韩愈的解释总结出“推敲”用词的方法。
(投影:1.能否为表情达意服务;2.联系语境判断用词是否准确;3.用朗读来判断用词是否准确。)
f.出示《题李凝幽居》,配乐朗诵。
五、走进贾岛
师: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投影:生平简介。贾岛(779——843)字阆(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中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曾因家境贫困,出家做过和尚,法名无本。后因韩愈很赏识他的诗才,所以还俗。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其诗以苦吟著名,被称为“苦吟诗人”。)
师:谈到贾岛的“苦吟”,我们就不得不读读他的一首五言绝句。
(投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生谈你又对贾岛有了怎样进一步的认识?(板书:精益求精、锲而不舍)
六、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请看:
投影:红杏枝头春意(闹)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练习:春风吹绿了树荫,吹()了小草,吹()了河水,吹()了杏树的花苞。
七、总结
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这其中不仅是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在学习着诗人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
《推敲》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推敲"的来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推",让学生做一做"推"的动作。
板书:"敲",让学生做一做"敲"的动作。
2、这两个字都表示一个动作,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后表示什么意思呢?
3、今天我们学习13课《推敲》这片课文。
4、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读生字词:贫寒 和尚 拜访 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推敲 斟酌 思索 恰当 犹豫不决
2教师:还有陌生的词语吗?
三、初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讲故事比赛
1、提出讲故事要求,及评分标准。
(1)分组,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
(2)课件出示:
⑴讲故事时使用普通话。(5分)
⑵要注意口语化,用自己的语言生动讲述。(5分)
⑶要注意分出角色、入情入境。(5分)
⑷要投入,体现出"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轻叩门扉的意境。(5分)
⑸要注意故事的起伏,可以加上动作、神情或表演,能很好地感染听众。(10分)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同桌之间试着讲述《推敲》的故事。
3、进行讲故事比赛:
⑴请第1组代表上来讲故事:
第1组学生代表讲故事
师:你们认为他哪里讲得好?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应该给多少分?
学生听后可能汇报:认为贾岛去拜访李凝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轻叩门扉的意境,讲得很投入。(进行评分)。
师:是啊,这么美好的情境感染了我们,也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即兴写了这首诗《题李凝幽居》。[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多媒体课件出示这首全诗(指名读一读)
⑵请第2组学生代表讲故事。
师:你们认为第2组的这位同学哪里讲得好?
你对他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们应给他多少分?
学生听后可能评价:这组同学把贾岛骑在毛驴上斟酌用"推"或用"敲"时的动作表演得很好。
根据学生讲故事的具体情况,随机提出:
师:通过听故事,你感觉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做事太认真了,大街上的人都在笑他)。
师: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这样的人,谁能迅速找出来读一读?你认为这里哪个词用的好?
[引导学生进入相应课文段落进行品读字词、理解文章]
⑶请第3组学生代表讲故事
(注意引导学生能分出文中的角色来)
师:谁能评一评这位同学讲得怎样?
生:(可能按照前两次评价方式进行)
师:现在你明白"推敲"是什么意思了吗?
师: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齐读课文第8自然段,理解"推敲"的意思。
师:你认为文中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随机可介绍韩愈资料}
(4)教师给各组发奖品。{也可以随对各组评价时发放}
5、再讲故事,运用上好词,生动地叙述这个故事。
五、延伸拓展
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讲讲吗?
师出示: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哪句好?讨论"绿"字的妙处。
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希望你们以后在作文时,要学习贾岛句句推敲的创作态度。
七、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9 推敲
即兴写诗 斟酌文字 韩愈解疑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推敲》的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