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31篇《鸿门宴人教版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鸿门宴人教版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1: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切入点
1、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史记》资料,深入而全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
(2)学习从不同的人格魅力中汲取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形象所蕴含的崇高美;
(3)学习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2、切入点
刘、项二人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是盖世英雄,但其命运迥异。项羽失败、刘邦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教学时从探究刘邦成大事的原因以及相遇的人格魅力中切入。
二、教学过程
1、师生概括《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性格特点
师:在《鸿门宴》一文中,刘邦的灵活善变、善于笼络人心与项羽的易怒暴躁、胸无城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为刘邦最终夺得天下、项羽最终失去天下做好了铺垫,那么,两人成功与失败的性格原因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的情况加以补充,来全面认识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及成败原因。
2、学生交流阅读《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的情况,全面把握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及成败原因。
材料一: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职道旁。诸强或言诛秦王。沛公曰“人已服降,又杀之,不详。”遂西入咸阳,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反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材料二: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师生总结:
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刘邦非常善于笼络民心,这是每一个成大事者的必备性格因素,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项羽与刘邦相比,非常残暴,民心背离,这是他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材料三: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材料四: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师生总结:
从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刘邦非常有自知之明,他不仅善于笼络民心,而且对他身边每个人的才能都了如指掌,能够知人善用,而不是自尊自大,所以能够使身边的人才能够人尽其能,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却也不能重用,这一点在《鸿门宴》中已经展现出来,后来中了刘邦的离间计,致使范增病发而死,在最后被灭亡的时候,项羽仍然认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其刚愎自用、没有自知之明的特点暴露无疑。“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真是千古真理。
3、项羽身上有如此多缺点,司马迁却把他放在本纪部分,可见,在司马迁眼里,项羽身上还是有许多闪光点的,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从《史记》中读到的写项羽优点的事件,从中学习司马迁评价人物的客观、公正的态度。
篇2:鸿门宴教学设计
乌江亭长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师生总结:
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在项羽身上,固然存在着许多缺点,但司马迁不因为其缺点而否定他的优点,他少有大志,用兵如神,英勇顽强,不苟且偷生,都是他的人格魅力。从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司马迁做为史学家客观、公正评价人物的态度,这一点,
无论对我们在作文,还是现实生活中对人、事的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
4、拓展延伸
项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批评他的刚愎自用、沽名钓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谈谈后人对项羽的看法。
交流、讨论。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作业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项羽或刘邦的看法,要注意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物。
篇3: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鸿门宴》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3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都选自史传性文学作品中。《鸿门宴》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是本章节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体现了《史记》对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的技巧。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学生曾学过《史记陈涉世家》,但篇幅较短。学生在初中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但对于长篇的古代记叙散文的解析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在关键时刻对学生的点拨。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文中出现的古文字词和句式。
2、了解鸿门宴的事情经过以及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
3、从项羽人物性格弱点分析悲剧结局的原因,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确认识鸿门宴会斗争的性质,实事求是地评价有关人物。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多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
2、分析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朗读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垓下歌》。
《大风歌》《垓下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时不利兮骓不逝。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是刘邦率兵即将大局初定时唱出的,首句既是描写客观自然现象,又暗语当时的风云局势。第二句表现了初定天下,荣归故里的得意之情。最后一句传达出一种激切而又忧虑的盼望。全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极富帝王的霸气。而《垓下歌》是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前夕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无可奈何的叹息。全诗透露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楚汉争霸最终以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结束,楚汉争霸中,刘邦项羽是如何斗智斗勇的?项羽是如何从风光无限一步步走到了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凉局面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汉争霸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鸿门宴。
文言知识学习: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合课下的注释整理文中重点字词、句式疏通文意,并标注出无法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距―拒:把守、抵御
内―纳:接纳、纳入
要―邀:邀请
倍―背:背叛、背弃
蚤―早
�S―隙:隔阂、嫌怨
(二)一词多义
谢:道歉、认错: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辞别、离开: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酌,不能辞。
感激: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因:就、便: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乘机: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为:介词,替、给:为击破沛公军。
对、对于:为之奈何?
被:若属皆且为虏。
④充当、担当:使子婴为相
⑤构成“何…为”格式,表示疑问或感叹:何辞为?
从:①跟随、追随: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使跟随、率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挨着:樊哙从良坐。
5:如:①只是: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至、往:沛公起如厕
(三)重点实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前往、到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披帷西向立:分开、打开、劈开(披荆斩棘)
加彘肩上:置放、安放(两手加额)
大行不顾细谨:考虑、怜惜(奋不顾身、顾虑)
会其怒:恰巧遇到(会天大雨,道不通)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结语:大家知道秦末是个群雄竞逐的时代。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从文章开头我们已经知道最后是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驻军霸上。既然有约在先,为什么项羽还要击打刘邦军?项羽设鸿门宴的意图何在?在鸿门宴上双方是如何争斗的?这些问题在文章中都能得到解答,所以请同学在课后结合今天所学字词,再次阅读文章,理解文意,列出文中事件的提纲,并画出人物关系表,我们在下节课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探寻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一、初步疏通:让同学展示所列提纲和人物关系表。
事件提纲:
宴前:无伤告密→夜访张良→沛公约亲→项伯说情
宴中:沛公谢罪→范增举�i→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宴后:沛公逃席→张良谢罪→诛杀无伤
籍别楚汉
君王项羽刘邦
谋士范增张良
武将项庄樊哙
间谍项伯曹无伤
军力40万10万
人物关系表:
二、整体感知:通过列提纲和画表格,我们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已经清楚了。项羽军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兵力,这样悬殊的实力,项羽怎么甘心就让刘邦称王呢?所以他扬言要攻打刘邦军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鸿门宴》中双方出现的人物几乎都是一一对应的,双方冲突的力量是并驾齐驱的两条线,项羽一方有他的准备、调度等,刘邦一方也有他一系列的应付措施。那么双方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围绕这个饭局,始终透露着暗藏杀机、剑拔弩张的氛围,请同学思考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的刘邦是如何化险为夷,从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中金蝉脱壳的?
首先是讨好项伯。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成为帮他扭转局面的关键人物。
其次是刘邦高超的说话艺术。刘邦见项王说出的一番话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极大的信息。一上来刘邦就开始拉拢感情:我与将军合力攻打秦军,告诉项羽我们是战友,而非敌人。刘邦用双方过去的合作关系来转换当前的敌对关系,这就模糊了项羽的政治警觉;然后将必然事件转为偶然事件:我是不经意就先入了秦关,并非是我的主观意愿,刘邦避重就轻,将双方的冲突说成小人挑拨的结果,既淡化到了矛盾,也给项羽台阶下。而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刘邦一直保持着低姿态,一口一个“将军”,一口一个“臣”,极大的迎合了项羽爱面子、图虚荣的心理。而这招也非常管用,不但成功化解了项羽的怒气,而且还诱导项羽说出了藏在自己内部的奸细。
再次是樊哙闯帐营救。“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樊哙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忠勇形象得到项羽的欣赏,樊哙讲话跟刘邦讲话中心大体一致,只是各有侧重。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软硬皆施”了。
刘邦集团精彩的一唱一和最后攻陷了项羽的心理,让项羽把设宴的最初目的抛于脑后,使项羽的情绪由怒转为喜(刘邦的恭维),再转为愧(樊哙的秦王不义之说),错过了除去刘邦的最佳机会,让刘邦看准机会,逃离鸿门宴,从而导致后来形式的逆转。
三、结语:通过对刘邦逃席过程的分析,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故事线索有了细致的了解。那同学们看课下的注释,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选自司马迁《史记》的《项羽本纪》,也就是说这是项羽的传记。既然是人物传记,就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文本,看看司马迁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讨论。
第三课时
导入:刘邦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项羽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请同学用适合的词语填空,并说说你的理由。提示:从文本中找出关于刘邦、项羽的描写(包括神态、语言、动作、行为等)
可能出现的答案:
刘邦:阴险狡诈、老谋深算/能言善辩、善于观察形势(拉拢项伯)
懦弱无能/能屈能伸、谦卑隐忍(为之奈何?对项羽的称呼等)
知人善任、识人之智/两面三刀(听取张良建议;大骂鲰生糊弄项伯等)
项羽:自矜功伐、寡谋轻信(大怒、急击等)
刚愎自用(不理睬范增的示意)
优柔寡断/坦诚直率(杀不死刘邦)
贪图虚名/重情重义(义)
有勇无谋/英雄相惜(对樊哙的态度)
妄自尊大(座次之分)
知识拓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发现这些词里很多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却反差强烈。同学们对于这两个人物的评价都带着自己的喜好。那么本文的作者司马迁对这两个人物是怎样的一个态度呢?如何理解司马迁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
(引导学生阅读扩展材料《项羽本纪》其他经典片段(如斩杀宋义、乌江自刎、大史公曰等);《高祖本纪》片段等,分析讨论司马迁对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
在《史记》里我们看到的项羽是有情有义但却自矜功伐的悲剧英雄,刘邦懦弱无赖而又有大智慧大胸怀的伟大帝王。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将其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更要看到他的多面的、立体的形象。
课后作业:在《鸿门宴》中还出现了许多关键人物,如项伯、范增、张良、樊哙等人,但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请同学们在课下立足文本,结合相关史料,对其中一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写一篇5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沛公约亲
夜访张良
宴前:
无伤告密项伯说情失去警惕
樊哙闯帐
项庄舞剑
坐失良机
鸿门宴范增举�i
宴中:
沛公谢罪
沛公逃席
宴后:放虎归山
张良谢罪
诛杀无伤
牟丹
篇4: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项羽的悲剧性格;
2.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3.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二、学习重点
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学法指导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扫除读音障碍,能通顺朗读;
2.查注释,初步了解文意,掌握课文训练重点中要求理解的词语的含义;
3.查资料,了解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析主旨,明确全文情节发展过程2”’
2.析人物,把握主次关系及作者态度;
3.析特色,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二)问题探究
1.鸿门宴的斗争具有怎样的深层背景? 刘邦、项羽都有南面称孤的野心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曾十分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也曾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秦王朝覆灭后,刘、项矛盾日趋激化,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则拼死相争
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正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玦”,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3.从鸿门宴斗争中试分析刘、项性格特点 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听信刘邦,不应范增,二不忍;宽容樊哈,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四不忍以上不忍皆缘自项羽自矜功伐,这一切不仅使他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而且导致最终的“乌江自刎”相比之下刘邦则复杂多了:既胆怯又勇敢(闻项怒则怯,赴宴会则勇);既机智又狡诈(拉项伯,先责己是智,骂鲰生、责告密者则诈);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无怨言,出而未辞觉失礼);既知人善任又善纳忠言(以张良为佐并听从其建议)等
4.试列表图示鸿门宴层次内容: 项羽刘邦前提 兵十万,霸上宴前(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怒 范增浇油定项伯夜告惧 收买项伯定主动被动宴中(三起三落)范增举玦一起 项庄舞剑二起 项羽按剑三起樊哙受赐一落 樊哙责羽二落 沛公离席三落宴后(两悔两受)项羽受璧 范增毁玉刘邦毁约
张良受托被动主动性格特点自矜功伐 不忍之心怯而勇;智而诈;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善纳忠言
《鸿门宴》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加横线的词读音、意义有错误的是:( )
A.如今人为刀俎(wéi,是)
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wéi,做)
C.为击破沛公军(wéi,替)
D.大王为人不忍(Wéi,做)
E.且为之奈何(wéi,对待)
F.吾属今为之虏矣(wéi,被动)
G.若属皆且为所虏(wéi,被动)
2.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道芷阳间行 素善留候张良
3.属宾语前置句的是:( )
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
C.贪于财货
D.若属皆且为所虏
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距关,勿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
⑤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⑥张良出,要项伯
5.辨析下列加横线词的古今含义:
①约为婚姻 古义: 今义:
②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今义:
③将军战河南 古义: 今义: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 今义:
《鸿门宴》课文原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復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篇5: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
3、尝试评析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文言基础知识
2、历史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
三课时(或四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课前板书刘邦《大风歌》: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教师作简要讲析,并指导背诵。
二、学生自读课文,不少于五遍。时间不足时,可在课后挤时间
1、读通句子,初识文意。
2、标注重要的实词虚词。
3、对疑难问题作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齐背《大风歌》进入本课
二、强调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强化理解课文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
方法:教师在范读过程中提醒学生注释、标记,并作必要的解析。
1、通假字:
距──拒
内──纳
倍──背
蚤──早
坐──座
不者──否则
郤──隙
2、重要虚词:
于;之;为;乃;以;因。
3、句式:
使人言于项羽曰
具告以事
大王来何操?
因击沛公于坐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由生活中人们常用“鸿门宴”一词来称呼某类宴会导入。
二、根据问题串讲文意
1、曹无伤为什么会派人向项羽告密?这说明什么?(在当时的情形下,你会这么做吗?)
参考结论:
项强刘弱,刘邦理所当然应该居于项羽之下。刘邦违背这条规则,我不告密,将来又怎样保全自己?
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势,告密应在情理之中。
2、项羽得到密报后,第一反应时什么?这能看出项羽当时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
参考结论: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注:适当关注范增的进谏,顺便谈及范增的政治敏锐性)
3、关键时刻,项伯向张良泄漏了项羽的`机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项伯其人?
参考结论:多江湖义气,少政治眼光。(与范增不同)4、面对危急,刘邦采取了哪几项应对措施?
⑴要项伯,以兄事之。
⑵约为婚姻。
⑶慷慨激昂说假话。
⑷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⑸叙旧,示弱,说假话,归咎小人之言
提醒学生注意:项羽设“鸿门宴”,一开始并无恶意(因留项王与饮),是范增使鸿门宴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两个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⑹三十六计走为上:如厕;间至军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⑺令张良留谢,巧言献礼
⑻立诛杀曹无伤
第四课时
一、让学生尝试评析刘邦、项羽为人
(教师可先简评项伯、范增、张良等人。项伯、范增一带而过,张良其人颇为传奇,可引入“张良拾履”故事以激趣)。
1、学生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教师归总,简单总结
二、问题
对刘邦、项羽二人,你更欣赏、肯定谁?
1、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2、教师引入李清照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结合史实,重点解析“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
相关史料:
①“破釜沉舟”的典故(对联: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②楚河汉界(教师可带一张棋盘作教具)
③乘胜追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乌江自刎(无颜见江东父老)
3、引入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包羞忍耻:可联系韩信受“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两件史事。
三、教师结合史料评价刘邦的善于用人
1、刘邦论得天下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刘邦与韩信:
⑴萧何月下追韩信。
⑵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⑶假王真王。
⑷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3、《垓下歌》:
四、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课外阅读:《高祖还乡》。
篇6: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难点】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设计】
注释:
1.骓(音zhuī):毛色青白间杂的马。逝:行。
2.虞:项羽宠爱的的侍姬。若:你。
今译:
空有拔山的气力啊,
空有盖世的豪气!
时运不济呵,
骏马再也难奔驰!
骏马难奔呵,
不可期!
虞姬虞姬呵,
我当如何安排你!
[背景简介]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基础知识点:】
⑴、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
②“说(shuì)项羽”
③“好(hào)美姬(jī)
④“为(wèi)击破沛公军”
⑵、古今异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⑶、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⑷、活用:
“军霸上”、“王关中”(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从百余骑(从:使动用法,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⑸、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内容分析:】
段意分析:
①宴前
(第一段)
开端――“曹无伤告密”。
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明确: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难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发展――“范增劝羽”。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第二段)
继续发展――“项伯访良”。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继续发展――“张良献策”。
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②宴中:
(第三段)
高潮――a刘邦谢罪。
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明确: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王设宴。
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地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明确: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c范增举�i。
这一情节反映出范增的聪明、智慧之处。在这一几乎是唯一杀刘邦的机会面前,他能当机立断,但令人人遗憾的是,项羽置之不理。
d项庄舞剑。
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明确:“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e、樊哙闯帐――高潮中的高潮
提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_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樊哙讲话跟刘邦讲话中心大体一致,只是各有侧重。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互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
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i,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哙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③宴后:
(第五段)
结局――a、刘邦逃脱
.提问:刘邦顾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明确: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b、张良谢罪
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明确: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
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
尾声――刘邦杀奸
“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简析人物形象:】
①项羽:
缺乏政治远见,有些沽名钓誉,刚愎自用,迷信武力。不畏强bao,不用阴谋
②刘邦:
有政治远见和谋略,办事果断,能准确抓住政治机遇,善于言辞,见风使舵。
③张良:
刘邦的主要谋士。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鸿门宴”的总导演。
④范增
妄自尊大,既不知人,也不知己。
“鸿门宴”的关键人物。
⑶、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①、对比手法:项羽对范增的献计、刘邦对张良的献计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
②、行动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外貌描写
篇7: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师:项羽是一个英雄,但却彻彻底底被刘邦打败了,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出生高贵,是个贵族;项羽的能力很强,他力能扛鼎,力大无比,而且非常勇敢;项羽的军事力量很强,被称为西楚霸王;作为霸王的项羽,又有着英雄难得的柔情,自刎前仍恋恋不舍他的乌骓zhuī马和虞姬。项羽是一个具有着很强个人魅力的英雄。
二、抛出问题,激发思考
在充分激发起同学们对项羽的同情的基础上,向全班同学抛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并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
师:项羽的失败,《鸿广门宴》是一个转折点。在《鸿门宴》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项羽集团被彻底打败了。在这场两大集团的巅峰对决中,双方的军事力量悬殊,但双方的人物构成基本是一一相对的:
主帅:项羽——刘邦
谋士:范增——张良
武将:项庄——樊哙
内奸:项伯——曹无伤
应该说在军事上占有强大优势的项羽集团没有任何理由失败,最终的失败一定有其内在的必然的原因。原因是什么呢?责任到底在谁呢?我们将根据责任到人的原则,用排查的方法,一一追查下去。因为搞清楚其中的原因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此问题一抛出便激起同学们的不平之气,同时也使同学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下来同学们便展开了热烈的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于课堂间,指导学生要学会.扣住文本,从文本中找依据,要做到既有理又有据。很快,同学们就把目光集中在范增、项庄及曹无伤等几个人物上。得出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理由,而几乎每一个理由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辩驳。在思想的碰撞与交锋中。同学们对文中的人物越来越熟悉,思考也越来越深刻。
1.责任在于范增?
理由可能分别在于以下几条:
生1、因为范增不能适时地向项王进言。
生2、在项王不纳雅言的情形之下,范增为什么不运用亚父的身份,命令士兵,杀掉刘邦呢?
生3、不能明争还不能暗夺吗。想个方法,“不小心”杀了他也行啊。
生4、虽然他刘邦安然脱身,逃回刘营,又怎么样呢。带领大军,踏平刘营,不也是一件快意之事?
针对以上加在范增身上的'“罪名”,一些“正直”的学生站了出来替他打抱不平,他们有根有据地提出了自己的理由。
生5、范增其实是不失时机地在向项王进行明言和暗示:
课文第一段中范增就曾直接劝说项羽,说刘邦“其志不在小”,“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有“天子气”,要项王“急击勿失”。课文第三段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珊以示之者三”,眼眶差点就睁裂了,可是项王就是“默然不应”。
生6、范增虽然贵为亚父。但在项氏集团中。等级还是森严的,规矩还是严格的。项营士兵们不能也不敢听从一个谋士的命令.去杀掉一个大王邀请来赴宴的“贵客”。要是纪律真的那样松散.那项王不是给下人留下了谋反的机会了吗,这在别人也许有可能。但在西楚霸王的营中。这样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生7、其实范增也真的进行了这方面的思考,还真找着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项庄。可惜项庄未能圆满完成任务。
生8、至于说“带领大军。踏平刘营”。那也只能是痴人说梦了,因为堂堂项王既已放了刘邦,再去攻打,那岂不是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吗?这哪里是我们伟大而英武的项王所做出的事情?项王既不会带兵亲往。更不会让范增带兵前去。
2.责任在于项庄?
生9、你项庄舞剑,本意就在沛公。不过你项庄也忒无能了吧,连一个“坐”以待毙的人都杀不了。责任不在你项庄还能在谁呢?
有同学们提出了异议:
生l0、项庄下不了手,是因为出了一个项伯,这个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弄得项庄是有力无处使。他总不能先杀了项伯再去杀刘邦吧,那项伯可是项王的叔父啊!这个事情搞不好不但立不了功,而且要掉脑袋的。
师:(追问一句)那项伯为什么要保护沛公呢?(用这个问题可以串起文章的第二段,同时也于有意无意之间引导学生将刘项二人进行了比较)
3.责任在于曹无伤?
生11、这种提法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人家曹无伤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将刘邦在关内的所作所为,将刘邦的勃勃野心告知于你,只不过是想助你项王早成大业,也让自己在项王的霸业中立上那么点小小的功劳,也算是个地下工作者吧,谁想那曹公是投入不当,项王轻轻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就要了他的卿卿小命。
师:一个曹无伤倒下去了,千百个曹无伤也就死心塌地地倒向了刘邦集团,成为项羽的死敌。
三、结论
师:通过对以上三人的分析,同学们发现,把过错强加给任何一人都是不合适的,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最高统帅,在于项氏集团的“第一责任人”项羽,是他直接造成了放虎归山的不争事实,是他直接把掘墓的铁锹交到了刘邦的手中。为自己将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四、追问
师:项羽在哪些环节处理失当、出了问题?如果你是项羽,你会抓住哪些机会,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学生讨论热烈,气氛相当活跃,思想火花不断闪现,出现了以下一些想法)
生12、第二段中,当项伯恬不知耻地替亲家公说好话,充分暴露出其吃里爬外的丑恶嘴脸时,我会怒火中烧,但丝毫不表现出来,而是“答应”项伯,诱敌深入,调虎离山,趁刘邦前来赴宴,后防空虚的大好时机,重拳出击,一举消灭刘氏集团,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将刘氏营中大量军队整编到光明而伟大的项氏集团中来。
生13、第三段中当“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珊以示之者三”时,我应该猛然醒悟,发出暗号,让刘邦一行瞬间毙命于刀斧手的乱刀之下。
生l4、第三段中当项庄拔剑舞,意在沛公,而项伯从中作梗时,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找个理由让项伯离场那么一会儿,让项庄很方便地解决问题。
生15、当樊哙不经同意带剑拥盾闯人大帐时,我完全可以勃然大怒,大喝一声“拿下”,从而借此完成大事,干掉刘邦,绑了樊哙,再来慢慢收服樊哙。
生16、当刘邦一行成功地逃脱。亚父拔剑撞破玉斗时,我也应该幡然悔悟,犒赏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他个措手不及,使自己成为天下唯一的王。
师:可是这一切都只是假想。同学们以上的想法都堪称是金点子.项羽只需采用其中的任何一条,就可立即消灭刘邦,为自己日后登上皇帝宝座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可惜他没有这样做。项羽就是项羽.他身上有着刘邦永远都无法奢望的高尚和优越。但他的失败也毋庸置疑地昭示了他身上的弱点和缺憾:他尽管处于优势,但他恃勇骄横,毫无远虑;沽名钓誉,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而相比之下,刘邦虽然暂处劣势,但他能做到忍辱负重,保存自己;又能采纳意见,随机应变。所以,出现最终的结局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教学反思
与以前翻译文言字句、划分段落层次、概括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的旧的课堂模式相比,本课融人了下面的思想:通过对项羽这个人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评判来设计课堂.用问题来串起课堂,笔者知道,只有“投石击破水底天、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设计”才具有点燃思想火花、撞击思维闸门的功效。本课通过“项氏集团的失败责任在谁”这样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充分激发起了同学们的学习执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要越俎代庖。同时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对于最终结论的形成,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力求水到渠成。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力求得出更合理、更深刻的结论。自始至终紧扣文本,处理好“用教材教”与“脱离文本”的矛盾。进行对话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之间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篇8:《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积累文言字词句,重点掌握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了解文言虚词用法及辨别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训练翻译能力。
(2)培养初步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分析、理解,做出对文中人物的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设想]
《鸿门宴》相对浅显,且故事性强,因此可以学生自学为主。具体方案是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重在作家、作品的介绍,重在课文情节的梳理,第二课时归纳整理文言知识,重在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现象,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达技巧,重点是讨论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课后还可写成一篇短文。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的体例,了解后人的评价。
(2)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句名言:“立志读尽天下书”,可人类有史以来,书籍浩如烟海,人穷尽有生之年是无论如何也读不尽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读书籍中的精品,举一反三,受益无穷。从这点出发,《史记》就很值得一读。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了解《史记》的地位
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可从“绝唱”与“离骚”入手,明确《史记》在历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绝唱:①指具有最高水平的诗文作品,②生前最后的歌唱;
离骚:①屈原作品,②浪漫主义的开山之作,③与“国风”并称,泛指文学作品。
三、介绍作者司马迁,了解《史记》的成书过程。
从《史记》的英文译名(Records of the Historian)入手介绍《史记》原名为“太史公书”,“史记”并不是“历史的记录”,而是“史官的记述”。由此引出对司马迁的介绍及《史记》的成书过程。
整合课文《报任安书》(课前预要有所布置)。
古者富贵而名磨来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可结合古人写司马迁的对联来关照: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四、掌握《史记》的体例
整合课文《报任安书》。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明确:
①起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文章篇数――130篇,共计五十二万余字。
③史书体例――书(8),表(10),本纪(12),世家(30),列传(70)。
④体例释疑――重点明确“本纪”“列传”“世家”的记述对象。
五、快速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
课文中的难读字: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S(xì)
玉�i(jue) �_(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六、梳理情节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抽取《鸿门宴》连环画九幅,打乱顺序,学生根据画中人物的神态表情、衣着服饰判断人物身份,然后结合课文阅读与理解重新排序。
七、学生结合画面概述课文内容(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然后梳理成图
序幕--曹无伤告密
开端--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谢罪
高潮--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
八、布置课后作业:
整理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由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成课件,课上展示。
第二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疏通文句,归纳整理本文文言现象,进行文句、文段翻译训练。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参考: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谈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学习文言文更应如此。因时间关系,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意及语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归纳整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小组派出代表展示集体研究成果,教师视情况纠正点拨
参考内容:
一词多义:辞、幸、因、谢、安、举
古今异义:山东、婚姻、所以、非常、细说、河南
通假字:采、距、内、倍、要、蚤、豪、�S、参、坐等
词类活用:(略)
特殊句式:(略)
文中成语:鸿门宴/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教师点拨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指明易误之处,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中的“当”就不是通假字,同时要注意规律的总结。
三、重点语句及语段翻译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任相,珍宝尽有之。”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特殊句式及关键词语)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
③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通假字)。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词类活用、固定短语、特殊句式、通假字)
⑤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词类活用及句式)
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特殊句式)
⑦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关键词语)
⑧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词类活用、偏义副词、特殊句式)
⑨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关键词语)
⑩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特殊句式)
四、课后作业布置
思考:
课文是如何塑造刘邦、项羽等人物形象的?
如何认识与评价这两个历史人物,尤其是项羽,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赏析人物形象的塑造,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重点是项羽)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讨论刘邦、项羽人物形象
刘邦: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谋善断。多谋机诈,很讲策略。见风使舵、能屈能伸、善于玩弄手腕。虚伪、善于推诿。果断。
项羽:缺乏政治远见,沽名钓誉,为人不忍,刚愎自用,不畏强x暴,不用阴谋。答案不是惟一的,允许同学有不同认识,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项羽的“自高自大”可结合鸿门宴的座次来谈。
二、赏析评价人物形象
第一步:作者是如何刻划人物形象的?
要点:(1)在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
提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围绕着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 态度展开。
(2)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提示: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如刘邦的虚伪狡诈,项羽的直率粗犷。这一步应在分析项羽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点明四组人物的对照关系)
第二步:如何认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提示:可作背景介绍,以突出项羽性格的悲剧性。
第三步: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将遂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提示: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及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自高自大导致了他的悲剧。
第四步:对手(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提示:刘邦善于用人,所以他成功了。而项羽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所以他失败了。可见能否善用人才对一个领袖人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第五步:项羽本人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第六步: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又是怎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 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不轻言失败。应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由“壮士哀“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分析入手。
李清照:气势豪壮,令人敬仰。结合李清照身世简要点拨。
第七步:小结。
三、布置作业
结合《鸿门宴》的学习,联系古今人物对项羽的理解,将自已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写一篇人物评论。
篇9:《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要读出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核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在力,是暴秦的主要奠基人。
2)项羽起兵及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北的教训。“时不”,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战之罪也”。
4)“鸿门宴”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楚汉之争概况简介: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二、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王(wang)关中”“说(shui)项羽”“美姬(ji)”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军霸上”、“王关中”;抓点同为名词作动饲用,读第四声。
“成五采”、“为(We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骨‘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
“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固”,本来。
通假字:
“具以事告”,“具”通“俱”、
“要项伯”,“要”,通“邀”
“毋内诸侯”,“内”通“纳”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词类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调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谁”介宾短语“为大王”作“为”的状语,“者”助词“的”。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泊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厂,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也”、这是为什么?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之所,省略之)。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学生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的事件。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i”,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4、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叹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工”,头发上指,目眺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意、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在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人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从策略上看,“以攻为守”。
5、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或几组分角色读三、四两段)。
6、完成“思考和练习”二、四两题。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意思是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道苦阳间行。”(间,从小路道)
“沛公不胜格构。”(广不胜相构”,指酒醉,以“拒构”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一F。”(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
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工牛“‘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备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法,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i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
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
②从哪些方面描写?
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六、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2、以《鸿门宴》中的XX”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
篇10:《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语言平实晓畅、情节张弛有致、人物刻画鲜明生动。本节课在鸿门宴过程中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给人以鲜活之感,分析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鸿门宴》这篇课文篇幅长且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减少对文言知识的灌输,注重课文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认识司马迁的历史观。理解刘邦的任人唯贤,上下团结一心的精神和项羽光明磊落的性格。
1、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精炼的动作描写。
2、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3、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助读”,了解作者、背景、《史记》相关知识。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鸿门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既然他自诩为“力拔山、气盖世”,那为什么还会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
二、提出问题,指导自学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文言语法现象,师生共同择要挑出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学习。
三、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字词积累:
1、学生根据多媒体上的“基础梳理”,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集中难懂的地方进行指导。
2、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四、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2、思考:“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五、布置作业,课外探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标
(一)检查作业
(二)明确目标
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第一,检查同学们的作业情况;
第二,串讲与翻译(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
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了解归纳一词多义词,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四、达标检测,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安排预习
1、试分析项羽的形象。
2、熟读课文,熟悉课文情节。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标
1、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2、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学生讨论交流)
(1)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哪几件事?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第二件事“范增进言”。
小结:无伤告密、项刘对立(40万比10万)
(2)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小结:项伯泄密、刘邦设计
(3)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i”,第四件事“项庄舞剑”。第五件事“樊哙救主”。
小结:鸿门宴(一个阵营的内讧)
(4)“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5)朗读第四段,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小结:刘邦脱逃、项王内患
(6)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
2、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归纳并板书故事情节。
明确: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1、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人物形象项羽、刘邦的分析。
这篇文章虽然是史传文,但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能够反映项羽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语句,并用准确精练的词语在旁边评点。(教师巡视指导)
2、具体对比分析张良和范增、项伯和项庄的性格特点。(可采用小组讨论解决)
张良和范增都是眼光锐利的谋臣,但性格也有差别。张良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针对项羽心理状态为之出谋划策,因而即使有正确的主张,也难以实现。一旦计谋不成,徒作愤激讥诮之言,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触犯了项羽的忌讳。樊哙粗犷而又机智,宴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辞,似乎义正辞严,实际上是隐瞒真相,巧言善辩。表面上声色俱厉,严加指责,暗中却把项羽抬举到了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所以能为项羽所赏识,从而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又如项伯、项庄,都是项羽的部将,一个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反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一个执行任务时,遇到干扰就放弃斗争,毫不觉察问题的严重性。
四、达标检测,课堂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远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篇11:《鸿门宴》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学习难点】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及细节描写,分析项羽的人物性格。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讨论法
【课前预习】
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背景介绍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课堂学习】
一、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指出下面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
3、划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在空白处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5、翻译下面句子。
(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结合注解翻译全文
二、整体把握全文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5―7)宴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三、合作探究,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二段各记叙了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的展开和发展起什么作用?
2、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三、四两段是课文重点,情节的高潮所在,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请指出。
4、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四、综合分析:
1、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2、本文除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
3、如何评价项羽这个人物?
【课堂达标检测】
(一)、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2、道芷阳间行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4、拔剑撞而破之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大王来何操
2、我持白璧一双
3、沛公安在
4、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为我献之
2、相去四十里
3、沛公则置车骑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沛公不胜杯杓
(四)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成语分别是什么?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2)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五)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篇12:《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二、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 目 目眦 按剑而跽
卮酒 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篇13:《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了解“鸿门宴”在楚汉战争中的意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大家听说过成语“霸王举鼎”么?
“霸王举鼎”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力大无穷,力能举鼎。后来形容某人力大无穷。
关于项羽的成语,同学们还知道哪些?
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霸王别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只此一语,可见项羽的宏伟志向和英雄气概。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事情的起因是:项羽和刘邦都属起义军中的首领,一个战河北,一个战河南,并约定,先入关(秦首都咸阳)为王。结果刘邦率军先攻破了咸阳。项羽大怒,欲率军攻打刘邦,两支起义军顷刻成了敌人。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听课文录音,注意有关词语的读音。
三.听完了课文录音,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三.我们先来研读文章,看看课文到底写了那些内容。
(一)先请一位同学来翻译第一段。(先朗读一次)
1.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
王关中 wàng 动词,称王
飨 xing 犒劳
说项羽 shuì 劝告
好美姬 hào 动词,喜好 jì 美女
2.翻译
3.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 ,第二件骨‘范增进言”。
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二)再朗读第二段,再翻译
4.注意下面几个词的读音:
鲰生 zōu 浅陋的小人
内诸侯 nà 通“纳”,接纳
要项伯 yāo 通“邀”,邀请
卮酒 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杯
5.翻译
6.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刘邦对项伯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三.看有关图片,感性认识一下。
第二教时
一. 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鸿门宴》第1、2段。
学生朗读1、2段。
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愤怒,范增进言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而项伯告密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转心,刘邦决定参加“鸿门宴”。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将怎样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
请看第3段。
二.学生朗读,翻译第三、四节。
1.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戮力:lù 合力 有�S: xì 有隔阂。�S,通“隙”,嫌隙
数目项王:shuò 数次用目示意项王。目,用目示意,动词
玉珏:jué 玉佩 樊哙: kuài 刘邦的战将
�_目:chēn 瞪大眼睛,表示发怒 目眦: zì 眼眶
跽:jì 直身而坐 参乘: cānshèng 负责警卫的骑士
彘肩:zhì 猪腿 ��: dàn 通“啖”,吃
2.翻译;注意下面的词语:
谢: 谢罪,道歉 不自意: 自己想不到
不然: 不这样
籍何以至此 我项羽怎么会到这样。何以至此,以何止此,介宾倒装
东向坐: 向东面而坐
亚父者,范增也: 亚父,就是范增。…者,…也,表判断。
若: 你
因击沛公于坐: 乘机击杀沛公于座位。因,乘机。坐,通“座”
若属: 你们这些人 无以为乐: 没有用来娱乐的
以身翼蔽: 用身体像张开的鸟翅一样庇护。翼,向张开的鸟翅,名作状
与之同命: 和他拼命
侧其盾以撞: 把他的盾牌侧过来来撞击
客何为者: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何为,为何,干什么,宾语前置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是沛公的警卫骑士樊哙。…者也,表判断
覆其盾于地: 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 加彘肩上: 把猪腿放在盾牌上
如不能举: 唯恐不能杀完。举,尽 毫毛: 喻细小的东西
盗: 小偷,古今义,今译强盗 细说: 小人的离间之言
亡秦之续: 亡秦的继续 须臾: 一会儿
如厕: 上厕所。如,到
3.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项王设宴,
第三件事“范增举�i”,
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第五件事“樊哙救主”。
4.“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5.朗读第四段,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靳强 jìnqiáng 刘邦的战将
�G杓 bēisháo 酒杯和勺子。�G,通“杯”
6.翻译:
注意下面的词语:
大行: 做大事
小让: 小的`礼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比喻自己的命运操在别人的手里
何操: 即“操何”,拿什么(礼物)
会: 适逢
置车骑: 留下,弃置
步行: 徒步,修饰“行”,做状语
道芷阳间行: 取道,动词。从小道,做状语
度: duó 估计
再拜: 第二次,古今义
安在: 即“在安”,在哪里
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者,…也,表判断
7.思考:
(1)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 走,目的也在此。)
(2):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
三.图片欣赏。
小结。
第三教时
一.复习
1.《鸿门宴》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称“太史令”。 著有《史记》,后人又称《太史公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其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它共计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
2.完成课后练习1、2。
(1)驻军。名作动
使……活。使动用法
像兄长一样。修饰“事”作状语
带着,让……跟从。使动用法
像鸟展开翅膀一样。做状语。
称王。动词
(2)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儿女亲家;今义:指夫妻关系
古义:意外情况;今义:十分,很
古义:小人之言;今义:仔细地叙说
三.课文研究。
1.“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明确:
⑴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⑵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 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⑶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⑷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2.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1)从座次看人物
(2)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性格急躁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
3.归纳: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四.司马迁就善于在对比中显示人物个性:
简要说说课文除了刘邦和项羽之外的人物对比:
1.范增和张良
范增:项羽亚父、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知道夺项王天下者必为沛公。但项羽未听取其意见,致使他的谋略失败。
张良:刘邦得力的谋士,忠诚不二,老练多谋。刘邦对他言听计从,配合默契,使刘邦变被动为主动,脱离险境,逃归营地。
2.樊哙和项庄
项庄:项羽手下武士,按范增意欲刺杀沛公,由于项伯阻挠未能得逞。
樊哙:沛公手下武士, 张良意护沛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使沛公转危为安。
3.项伯和曹无伤
项伯:项羽季父,把项羽要击沛公军消息夜告张良。项羽知道后不 但不追究,反而还“许诺”。
曹无伤:使人向项羽告密。由于项羽轻易泄露后被刘邦诛杀。
五.这些人物的结局无不显示了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的个性。预示着他们最后的结局。
六.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
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篇14:《鸿门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2、学会分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典型的细节描写;掌握归纳人物个性与历史事件关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3、在分析课文情节的过程中,学会梳理古代记叙散文的叙事脉络;
4、朗读法和问答导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胜项败的原因;探究“性格决定命运”在楚汉战争中的体现。
【教学层次设计】
一、概述旧课,检查文言知识归纳情况;(约6分钟)
二、复述故事情节;(约3分钟)
三、解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约33分钟)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约3分钟)
【教学过程】
一、概述旧课,检查文言知识归纳情况。(约6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对《鸿门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单梳理,让大家大致感受了一下鸿门宴的气氛,今天我们就来精读课文,进入课文,一起体会鸿门宴的紧张气氛。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我们先来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文言知识。上节课布置大家结合咱们的预习学案,归纳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由于时间原因,今天就不在课堂上检查了。大家看幻灯片上老师归纳的一些文言知识,大家边读边记,可以在学案上做适当补充也可以直接在课文中圈点批注。(打开幻灯片)给大家5分钟时间。
知识梳理:
幻灯片
一、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一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一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一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郁―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
7.坐一座:置之坐上。
幻灯片
二、古今异义
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省。
2.非常:古指意外的变故。今为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指黄河以北地区。今指黄河北省。
4.河南:古指黄河以南地区。今指黄河南省。
5.婚姻:古谓儿女亲家。今指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6 . 非常:古指意外的事故。今用作程度副词。
幻灯片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1)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2)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3)籍(登记,动词)吏民。
(4)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5)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6)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2)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4)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5)樊哙侧(使……斜侧着,使动)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事之。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3)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4)头发上(向上)指。
幻灯片
四、特殊句式
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
(1)客何为者?(何为一为何)
(2)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
(3)沛公安在?(安在一在安)
(4)籍何以至此?(何以一以何)
3.介词结构后置:
(1)具告以事。
(2)贪于财货。
4.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亚父者,范增也。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幻灯片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2)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3)奉卮酒为(省略“之”)寿。
(4)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6)加彘肩(省略“于其”)。
6.被动句:
(1)珍宝尽有之。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吾属今为之虏。
幻灯片
五、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六、固定句式
1.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2.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3.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4.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5.无以(无……以……):没有什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6.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二、复述故事情节。(约3分钟)
师:上节课咱们整理了项羽、刘邦双方的人物,可以看出双方的人物是旗鼓相当的,但是我们又看见,这中间又交叉了其他的关系,如项伯与张良的朋友关系,项伯曾经杀人,张良“活之”,所以他要报恩,就无意中出卖了项羽。好了,这节课咱们首先要复述故事。下面我请3位同学来为我们复述一下故事情节。(讲到文本关键词,有大致意思即可)
有没有同学愿意给大家讲一下。
生1:故事发生在秦末,当时各路起义军起兵反秦,以项羽和刘邦最强,而项羽比刘邦强很多。他们在不同方向作战。当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攻破函谷关,派将领守住关。项羽很生气,很快攻破函谷关,双方实力相差很大,项羽剿灭刘邦很容易。刘邦手下的曹无伤派人跟项羽说刘邦想自己在关中称王,激怒了项羽,准备攻打刘邦。
师:好,你(指明生2)来复述接下来的故事。
生2:项伯与刘邦的手下张良有交情,于是去叫张良逃走,但是张良对刘邦忠心,就告诉刘邦这事。于是刘邦说服项伯制订协议,去见项羽。他们定下了儿女亲家,项伯叫刘邦次日早去给项羽道歉。
师:很好,你(指明生3)继续复述。
生3:第二天,刘邦带了百余人去谢罪,和项羽饮酒。范曾说不可放过机会,但是项羽不忍心,于是范曾派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但是项伯与刘邦有约定,于是起来保护刘邦,项庄不能下手。张良看形势危急,就叫樊哙进帐、樊哙义正词严讲了很多道理,让项羽无言。于是刘邦借口上厕所,跑了,让张良留下给项羽和范曾送礼物。项羽留下了,而范曾把礼物毁坏了,并说项羽无知,不足以共大事。刘邦回到军营,马上就把曹无伤杀了。
师:大家说他们仨讲得好不好?
生(齐):好!
师:鼓掌。
生鼓掌。
师:大家对课文的熟悉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的,很好,说明大家课后下了苦功夫。接下来,咱们就放心大胆地进行课文分析。
三、解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约33分钟)
师:《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文学价值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学习。那么我们在平时在阅读古代叙事散文时该如何法现它们的文学色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精读《鸿门宴》,一起去发现和体会它的文学色彩。
请这一排的同学来朗读一下第一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引入第一段的教学)
(一)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故事起因。
师:我们知道相遇在宴会上并没有杀刘邦,那么项羽什么时候动过杀念?请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齐):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板书:无伤告密)
(二)项羽大怒
师:很对,那么项羽听到后的反应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字来形容。
生(齐):怒。
师:太好了!是的,项羽十分恼火,大怒。那么项羽为什么会大怒呢?
生(齐):因为他想当王。
师:是的,项羽自己想做皇帝。从我们之前讲到过的“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我们知道,项羽击退了秦军的主要力量,他觉得自己功不可没;再者,项羽是将门之后,而刘邦呢?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项羽自觉出身上高人一等,自然就看不起刘邦了;项羽想做皇帝,刘邦他也想啊,狭路相逢,必然有一方要败退下来的。可是为什么会是项羽呢?
(三)范增进言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说“×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现在项羽大怒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那么,项羽的决定得到了谁的支持?
生:范增。
师: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生:“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板书范增进言)
师:太棒了。我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翻译一下这段话,其他同学注意听。
生1: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受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师:很好,基本意思是这样,大家注意,文中的山东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山是指崤山,那么山东在文中的意思就是崤山以东;“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财物应该是被取,妇女是被幸,那么被动在这句话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生:通过“所”字。
师:很好。大家再来看看“此其志不在小”中的“小”,在翻译的时候,它的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发生了,应该翻译成“小的方面”。
师:很好,大家对这段话还有什么翻译上的疑问吗?
生:没有。
师:大家思考一下,项羽要打刘邦的原因和范增支持项羽打刘邦的原因一样吗?项羽为什么要打,范增为什么支持项羽打?大家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一分钟。
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好,你来。(指明1生)
生1:项羽要打是因为刘邦触犯了项羽的尊严,使项羽大怒;范增支持项羽打刘邦是因为范增看出刘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
师:×说的好不好?太好了,是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项羽和范增对刘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四)第二段的教学,项伯夜访
师:矛盾一触即发,又有事情要发生了,项伯出场了,项伯是谁呢?
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师:项伯为什么到刘邦的军营?他是去告密吗?
生: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板书项伯夜访)
师:很好,谁愿意来翻译一下这段话?
生1: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平常与留候张良要好。张良这时跟随沛公,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攻打刘邦的事全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你不要跟他(刘邦)一起送死。”
师:翻译这段话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现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判断句,从“…者,…也”的句式可以看出;“具告以事”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以“以事具告”的顺序翻译;“欲呼张良与俱去”是省略句,省略了“之”。字词方面要注意“善”和“夜”的翻译,“夜”是在夜里,名词作状语,“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在这里是友善、交好的意思。
好,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项伯其实不是去告密的,对不对?
生:对。
(五)项伯说情
师:我们看到了,项伯和张良的关系非同一般。项伯回来后,项羽对打刘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在本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项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生:“项王许诺。”
师:那么,项伯到底对项羽说了什么,使项羽突然不打刘邦了呢?请在文中找出原话。
生:“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板书项伯说清)
师:很好,大家听老师翻译一遍,注意“因”和“善”的翻译。沛公不先攻入关中,您怎么敢轻易入关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劳你却攻打他,(这是)不符合信义的。不如就此好好对待他。
(六)张良献策
师:大家说,项伯为什么向项羽提议不打刘邦,而且还说要好好对待他,项伯得到刘邦的什么好处?刘邦到底对项伯说了什么呢?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指明2个学生分别回答)
生1:沛公奉旨酒为寿,约为婚姻。
生2: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师:很好。请大家一起把这一小段文字读一遍。(学生齐读)大家看,刘邦说的多好听多动听啊。真的是字字动人啊!
我进入关中,一丝一毫的财物也不敢据为己有,造册登记官吏百姓,封存府库的财产,以等待项将军。(我)所以派遣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啊。(我)日夜盼望项羽将军到来,怎么能够?,反叛(他)呢!希望您向项王详细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注意,“奉”通“捧”,是通假字,“倍”通“背”;“婚姻”“非常”是古今异义词,“婚姻”古谓儿女亲家,今指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非常”古义指意外的事故,今用作程度副词;偏义复词“出入”,偏向“出”的意思;固定句式“所以…者”,意思是“…的原因”“…的方法”。
项羽听到这样的言辞能不心软,能不高兴吗?
我们大家也许会觉得这就是一段讨好的话,降低自己抬高项羽,谁都能看出来。
但是大家别忘了,项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刘邦是谁?有什么了不起。”刘邦的话无形中满足了项羽自高自大的虚荣心。
师:刘邦这一主动示弱的计策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谁想出来的?
生1:张良。
生2:鲰生。
师:那么到底是谁呢?请大家看到张良说的一句话:“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板书张良献策)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明确,这一计策是谋士张良出的。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句话,这句话作用大着呢。它首先指明了项伯在项羽军中的地位很高,其次,告诉刘邦要学会说“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调停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
那么刘邦有没有领会张良的意思呢?
生:领会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刘邦知人善用。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落实一下张良和刘邦对话的一些文言字词、句式。通假字,“距”通“拒”,“内”通“纳”,“要”通“邀”;词类活用,“活”,使动用法,使之活,救了他的命,“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固定句式,“奈何”,如何、怎样,“孰与”,意为“与…相比,谁…”,表示比较。
师:项伯一方面劝说项羽,一方面又向刘邦提出了什么意见?
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师:很好。注意,“蚤”通“早”;“谢”意思是道歉。
(七)刘邦谢罪(引入第三段的教学)
师:刘邦第二天来到鸿门,为什么要向项羽道歉呢?刘邦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一起读一下。
生: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板书刘邦谢罪)
师:“河南”“河北”古今异义词,古义为“黄河以南,黄河以北”;“�S”通“隙”,隔阂、嫌怨的意思;特殊句式,“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省略句,“不自意”,宾语前置,应为“不意自”。
大家注意刘邦说话的语气,他把自己自称为“臣”,将成功归于自己的“不自意”而非实力,言外之意是先入咸阳者应该是项羽;同时还为项羽开脱――把责任推到“小人”身上。刘邦的话再一次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
(八)项羽说出曹无伤
师:在与刘邦的对话中,项羽轻易说出了告密者的名字,这说明了项羽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生:胸无城府。
师:很对。注意特殊句式“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应为“籍以何至此”。
(九)宴会座次
师:有宴席,就有座次之论。那么“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首先填图,解释“东向”等意思。)
明确: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宴席在项羽军中,刘邦为宾,却在范增之下。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实力悬殊,刘邦处境令人担忧。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虽为“亚父”,就座次论尚不及告密的项伯,事不可谋已露出端倪。
(十)范增使计
师:项羽、刘邦的矛盾似乎平息了,相与饮,但是范增不依不挠,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范增的活动,同桌两人互相翻译。给大家3分钟。
明确:1、暗示项羽; 2、暗示不成,让项庄舞剑借机刺杀刘邦。(板书范增举�i,项庄舞剑)
重点词句:目:名词作动词,以目示意。
师:范增的努力有没有成功?为何?
明确:项伯的维护
重点词句: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约3分钟)
师: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课文第三节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那么,刘邦最终命运会是如何呢?预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课后请同学们熟读4、5、6、7自然段,结合表一楚汉人物对照表,思考:对比烘托描写人物的方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鸿门宴
司马迁
无伤告密→范增进言→项伯夜访→张良献策→项伯说情
→刘邦谢罪→范增举�i→项庄舞剑
篇15:《鸿门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关于背景介绍(略)
师:本节课是一堂听读课。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注意听清字音和句读,听出语气。(教师放录音,约十五分钟)
师:下面我们开始读。根据有无声音,读可分为朗读和默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朗读的效果要大大优于默读──它能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许多字、词甚至句子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朗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读准字音,比如古今异读、通假异读、破音异读等;二是要读清句读;三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重点朗读前四段,特别是第三、四两段,最好能熟读成诵。(教师巡视几圈后,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
师:(询问几位同学读的情况)好。请同学们停一下,我们请两位同学起来朗读一下第三、四两段。注意朗读的时候能体现出作品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也请在座的同学评论一下这两位同学朗读的水平。
生甲:(略)
生乙:(略)
生丙:评论(略)
师:总结(略)
师:本文篇幅较长,但语言用的基本上是古白话,因此较为浅显,课堂上我们就不串讲了。课下请同学们认真梳理字、词、句,找出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双音词以及成语,用特殊标志标出来。同时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二、三,下节课检查。
第二课时
师:这节课主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是检查同学们的作业情况;第二是分析一下项羽这个形象。好,先找5位同学说说作业。(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
生甲:通假字有:距通拒、内通纳、要通邀、倍通背、蚤通早、郤通隙、奉通捧。
生乙:异义词有:山东、非常、河北、河南;双音词有婚姻、出入、竖子、吾属。
生丙:活用词有:军、王、善、活、兄、近、籍、从、目、翼、止、邢、道、间。(活用情况解说略)
生丁:成语有:秋毫无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功高。
生戊:“思考和练习”二、三(略)。
师:作总结(略)。
师: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生:复述(略)。
师:评价学生的复述情况(略)。
师:这篇文章虽然是史传文,但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能够反映项羽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语句,并用准确精练的词语在旁边评点。(教师巡视指导)
师:(视学生完成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项羽这个形象。哪一位同学先说?
生甲:项羽是一个年轻气盛、轻敌自大、寡谋轻信的人物。
师:很好,请你具体说一说。
生甲:比如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就勃然大怒,一心想消灭刘邦。等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又洋洋得意(“料你刘邦也不敢”),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
生乙:项羽还有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面。
师:请解释一下。
生乙:这集中表现在宴会上,范增多次示“玉块”,他都置之不理,觉得刘邦已谢罪,不必再追究了;还有他听说刘邦逃走,也仍然泰然处之。
生丙:项羽还有妄自尊大的一面。宴会上的座次就表现出了这一点。
生丁:……
生戊:……
师: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从不同角度评论了项羽的思想性格特征,这说明同学们朗读课文起了作用,分析人物动了脑筋。关于另一个人物刘邦,请同学们课下讨论。
第三课时
师:(上课前发下作文纸)上一节课我们集中分析了项羽的性格特征,对这个人物的定位和把握已经有了眉目。这一节课我们就写一篇人物评论,副标题是: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刻画(板书)。也就是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要求不少于600字,35~40分钟。最后拿出一点时间,找两位同学起来读一读,再简单讲评。(写作时间略)
师:(学生读作文略)刚才,两位同学的评论都比较准确,思路开阔,并且持之有据,分析能自圆其说,还是很不错的。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评论,我们可以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也可以评论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还可以评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等等。角度很多,但都必须做到叙议结合、评析结合(板书这8个字并简单解释)。通过这次作文练习,同学们可以有个大体认识了,今后在写文学评论的时候,就不会再感到陌生了。
师:课后作业是背诵下面三首诗,领会三首诗的作者对项羽的不同态度和感情。也可以跳出课文,站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上,写一篇人物评论,题目是“另眼看项羽”,写在周记本上。
题乌江
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附:
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刻画
山东师大附中高一(1)班 许上
项羽,是司马迁成功刻画的一个“失败英雄”的形象。虽然他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英勇让人自叹弗如,垓下之围时自刎乌江的悲壮令人荡气回肠,但是他在鸿门宴上刚愎自用性格的表露无遗,却暗示了他最终的失败。
鸿门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在那种剑拔弩张的形势下,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项羽的轻敌自大、优柔寡断,更是被描绘得穷形尽相、入木三分。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首先,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项羽在鸿门宴中的语言动作并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征。项羽听到曹无伤的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击破沛公军”,充分体现了其纠纠武夫的直率性格。可是当他听到项伯所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时,又立即改变了主意,答应“善遇”刘邦,并且告诉刘邦“此曹无伤言”,以至后来樊哙闯帐,礼遇有嘉。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其沽名钓誉、寡谋轻信,在虚伪的“仁义”幌子下轻易妥协的软弱性格。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邦,项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视若无睹。到樊哙闯帐,怒目而视,他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生彘肩,赐坐。这又充分展现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
其次,出色的细节描写。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座次,表现了项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弱点。古人言:骄兵必败。果然,鸿门宴上刘邦的一席谎言,竟使得他洋洋得意,失去了杀刘邦的最好时机。
此外,鲜明的对比描写。一方面表现在项羽在杀不杀刘邦这件事前后不一的态度上,反映了他的有勇无谋和优柔寡断;另一方面是项羽与刘邦的对比,反映了项羽的盲目自尊和夜郎自大的心理;再次是项羽与范增的对比,如结尾对刘邦所送礼物的不同表现:项羽安然收下,范增摔在地上,并用剑剁碎。范增的坚决果断,反衬了项羽的优柔寡断、自命不凡;范增老谋深算,更体现出项羽的幼稚轻率、不善权谋。
司马迁用传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波澜起伏的鸿门宴,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西楚霸王。
篇16:《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常识;
2.了解鸿门宴过程;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4.科学评价相关人物。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象棋的楚河汉界引出楚汉争霸,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司马迁及《史记》。
(师生共同回忆。)
2.相关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当时刘弱项强,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3.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心中的项羽、刘邦形象。
4.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正音正字。
5.学生看《鸿门宴》录像片断,引起兴趣,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进行的长达五年的楚汉斗争的开端,本篇课文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刘邦和项羽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性格及运筹谋略,使楚汉之争的结局初露端倪。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三、合作探究
1.鸿门宴的斗争具有怎样的深层背景?
明确:刘邦、项羽都有南面称孤的野心。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曾十分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也曾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秦王朝覆灭后,刘、项矛盾日趋激化,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则拼死相争。
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明确: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正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i,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3.感受人物形象。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1)项羽
明确: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沽名钓誉,缺乏深谋远虑。
(2)刘邦
明确: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
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
善听人言,有心计,处事果断。
(3)范增
明确: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是被刘邦利用。
(4)张良
明确:对刘邦忠诚,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
(5)项伯
明确: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
(6)曹无伤
明确: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7)项庄
明确: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8)樊哙
明确:忠诚,勇猛。
4.司马迁是怎样描写人物的?
明确:(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2)另一方面,善用对比烘托刻画人物。
5.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
明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
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得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6.课文中刘邦对张良、项羽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说话人怎样的心理动态?体现了人物间怎样的关系?
明确:在古代,一般士大夫除姓名外,还有字、号、斋名等等,还由于不同的关系和场合,另有不同的称谓。通过某些称谓,我们就可以窥探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看出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
宴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三次称张良为君。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价,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为目的。
宴后,经历了鸿门宴上的惊心动魄,心有余悸,但还未脱离虎口,想借故逃脱。若不留下张良搪塞,恐难如愿以偿,而留下张良,张良可能要冒杀头危险的,不好好相求,谁愿留在这是非之地?故而刘邦改换以前称谓,两呼张良为公。公也是尊敬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很明显,再降身价,语气近乎哀求,是为了活命要紧。
再看刘邦对项羽的称谓,本来两人同为反秦大将,地位本无大的差异;再者,怀王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今刘邦先入关,即便王关中也无可厚非。可如今,项羽兵四十万,而己十万,即使想王关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忍气吞声方为上策。
在文中,称项羽,一连几次将军,称自己,口口声声臣下,甜言蜜语,一副小人嘴脸。
对张良,用尊称,是为了问计,是为了活命;对项羽,用尊称,贬自己,是抓住项羽沽名钓誉的心理,摧垮其思想防线。不同的人,不同的称谓,可谓八面玲珑,圆滑之极。
7.讨论:你如何看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
(教师引导:人物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如
杀人如不能举 (好像)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到去)
(2)举
杀人如不能举 (全、尽)
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 (举起)
举大计亦死 (发动)
(3)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 (道歉)
乃令张良留谢 (兼道歉和告辞义)
使君谢罗敷 (告诉)
(4)意
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
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 (料想)
目似瞑,意暇甚 (神情、神态)
(5)为
使子婴为相 (动词:做)
为击破沛公军 (介词:替、给)
约为婚姻 (动词:成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动词:认为)
客何为者? (动词:干、做)
人为刀俎 (动词:是)
何辞为?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吾属今为之虏矣 (介词:表被动)
(6)以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介词:把)
军中无以为乐 (介词:用来)
樊哙侧其盾以撞 (连词:而)
以待大王来 (动词:来)
(7)因
因击沛公于坐 (介词:趁机)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副词:于是、就)
2.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S(�S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不者(不通否)
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3.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 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2)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3)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4)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近)
(5)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用也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
(4)省略句
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五、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课后了解楚汉争霸,从中汲取古人智慧。
篇17:《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
3、尝试评析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文言基础知识
2、历史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
三课时(或四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课前板书刘邦《大风歌》: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教师作简要讲析,并指导背诵。
二、学生自读课文,不少于五遍。时间不足时,可在课后挤时间
1、读通句子,初识文意。
2、标注重要的实词虚词。
3、对疑难问题作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齐背《大风歌》进入本课
二、强调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强化理解课文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
方法:教师在范读过程中提醒学生注释、标记,并作必要的解析。
1、通假字:
距──拒
内──纳
倍──背
蚤──早
坐──座
不者──否则
�S──隙
2、重要实词:
军霸上 飨士卒 妇女无所幸 素善留侯张良 私见张良 具告以事 欲呼张良与俱去 亡去不义 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固不如也 臣活之 故幸来告良 孰与君少长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不如因善遇之 然不自意 能先入关破秦 范增数目项王 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 若属皆且为所虏 常以身翼蔽沛公 加彘肩上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而听细说 沛公起如厕大 王来何操 会其怒 道芷阳间行 度我至军中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3、重要虚词:
于;之;为;乃;以;因。
4、句式:
使人言于项羽曰
具告以事
大王来何操?
因击沛公于坐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生活中人们常用“鸿门宴”一词来称呼某类宴会导入。
二、根据问题串讲文意
1、曹无伤为什么会派人向项羽告密?这说明什么?(在当时的情形下,你会这么做吗?)
参考结论:
项强刘弱,刘邦理所当然应该居于项羽之下。刘邦违背这条规则,我不告密,将来又怎样保全自己?
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势,告密应在情理之中。
2、项羽得到密报后,第一反应时什么?这能看出项羽当时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
参考结论: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注:适当关注范增的进谏,顺便谈及范增的政治敏锐性)
3、关键时刻,项伯向张良泄漏了项羽的机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项伯其人?
参考结论:多江湖义气,少政治眼光。(与范增不同)
4、面对危急,刘邦采取了哪几项应对措施?
⑴ 要项伯,以兄事之。
⑵ 约为婚姻。
⑶ 慷慨激昂说假话。
⑷ 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⑸ 叙旧,示弱,说假话,归咎小人之言
提醒学生注意:项羽设“鸿门宴”,一开始并无恶意(因留项王与饮),是范增使鸿门宴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两个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⑹ 三十六计走为上:如厕;间至军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⑺ 令张良留谢,巧言献礼
⑻ 立诛杀曹无伤
第四课时
一、让学生尝试评析刘邦、项羽为人
(教师可先简评项伯、范增、张良等人。项伯、范增一带而过,张良其人颇为传奇,可引入“张良拾履”故事以激趣)。
1、学生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教师归总,简单总结
二、问题
对刘邦、项羽二人,你更欣赏、肯定谁?
1、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2、教师引入李清照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结合史实,重点解析“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
相关史料:①“破釜沉舟”的典故(对联: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②楚河汉界(教师可带一张棋盘作教具)③乘胜追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乌江自刎(无颜见江东父老)
3、引入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包羞忍耻:可联系韩信受“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两件史事。
三、教师结合史料评价刘邦的善于用人
1、刘邦论得天下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刘邦与韩信:
⑴ 萧何月下追韩信。
⑵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⑶ 假王真王。
⑷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3、《垓下歌》:
四、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课外阅读:《高祖还乡》。
篇18:《鸿门宴》 教学设计
2。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3.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6、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七、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八、同义复词:
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沛公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
九、固定句式: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会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十、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西为宾、长、贵;
东为主、幼、贱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左为贵,右为轻
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项羽(伯)――亚父――沛公――张良
十一、古代的礼节:
1、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
2、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3、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4、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5、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6、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7、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
归纳实词义项:
因、如、举、谢、意、置、斗、坐、王、军、击
时间副词归类:
表过去的:
昔:昔某公欲增慰帅兵
初、始:初,君之始入京也
已: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尝:吾尝终日而思矣
既:定国是之诏既下
旋:旋乃还
向:失向来之烟霞
本:臣本布衣
素:素善留侯张良
表现在的:
今:今而知皇上真无权矣
方:余方心动欲还
正: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当:当是时
表将来的:
将:曹操自江陵将顺流而下
行将:臣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篇19:《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着重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精读课文,要求读透。
教学过程:
一、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张良和范增:(双方谋士,智囊团,事件演变的关键人物)
3、范增:
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i击杀刘邦,项王不应。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他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
老谋深算: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锐:力促击刘、举佩示意、出召项王
骄横浮躁:拔剑击斗、斥骂项羽
4、张良:
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张良的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
多谋善断: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出招樊哙。
处事不惊:亡去不义、君臣商议、军门见哙。
沉稳机智:张良留谢
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操?
曹无伤和项伯:(叛徒)
5、项伯:
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有什么不敢的呢,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这完全是替刘邦说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难怪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周密,谋略:夜访张良、极力劝羽、翼蔽沛公 、宴上东向坐
6、曹无伤:
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鲁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后被诛
7、项庄:
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有勇无谋,被动。
8、樊哙: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
二、艺术特色:
1、人物性格:典型性格,各有个性。(见人物形象分析)
2、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项羽集团 项羽 范增 项伯 项庄
刘邦集团 刘邦 张良 曹无伤 樊哙
对比照应,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孰是孰非,孰胜孰负,不问自明。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缺乏远虑,用人唯亲,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内部不团结;刘邦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能忍辱负重,虚心下问,善于机变,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刘、项在斗争中地位发生的变化,刘胜项负自成定局。
3、故事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起伏。
开端: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战争一触即发。(一张)
发展:项伯穿梭斡旋。刘邦张良对策,项王许诺。(一弛)
高潮: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剑拔弩张。(二张)
项王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二弛)
结局:刘邦逃跑,张良留谢。无可奈何花流去!
尾声:刘邦至军,立诛曹无伤。
4、场面组接:转换发展,推动情节,塑造人物。
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鸿门宴》是由下列一系列的场面组接而成:
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项伯为救友夜访张良。张良、刘邦密商对策。刘邦会见项伯,并进行拉拢。项伯回报项王。刘邦鸿门谢罪。项王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王。范增出召项庄,项庄入席舞剑。樊哙闯宴。刘邦逃遁。张良留谢。沛公至军,立诛无伤。
作者抓住每一个场面的特征,采取白描的手法,不加渲染,形象生动,情境逼真。随着场面的转换发展,情节不断推进,在矛盾斗争中逐步展现人物的性格。
5、语言特点:语言精炼,富有个性。
如项羽接到曹无伤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此话只能出自击杀几十万秦军,拥有四十万兵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之口。
范增说项羽的一段话:“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说明范增洞察深邃,观察天相虽属迷信,但极有煽动性。“急击勿失”,看中了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听就是一个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的谋士。
张良把项伯的话转告刘邦,刘邦说“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活画出刘邦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的窘态。张良一出主意,刘邦马上心领神会,让张良“君为我呼入,吾得见事之”。刘邦和项伯的一段谈话,把刘邦的睿智、狡诈、圆滑、机巧表现得淋浸漓尽致。刘邦谢罪时的一席话,豁达大度,卑躬屈节,瞒天过海。项王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真是英雄的憨态。
张良话语不多,但一句重千金,“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确定了重大的方针政策。沉着冷静,有智谋。
樊哙怒斥项羽的一席话,和刘邦对项伯说的,和刘邦鸿门谢罪时说的,何其相似乃尔,但风格不同,显示的性不同。
6、动作描写: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思想。
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诸三,项王默然不应”。一个“数目”、“举�i”;一个“默然不应”。说明一个抓住时机,急切下手;一个沉默不语,犹豫不决:各有各的认识,各有各考虑。
再如项王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王赐彘肩,樊哙“拔剑切而啖之”。这一饮,一啖,一个英雄的粗犷、豪壮,跃然纸上。
再如张良献璧,“项王则爱璧,置之坐上”;张良献玉斗,“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一收一破,深刻说明二人的不同思想,不同态度,不同性格。
“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作者未写刘邦的任何话语,但刘邦的果断是何等的利落。
7、刻画人物:在典型环境中显示,在矛盾斗争中展现。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诸侯并起,项羽、刘邦率军抗秦。当时主要矛盾是起义军与秦王朝的矛盾。灭秦以后,由谁来称王。按楚怀王与诸将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先入,理应由刘邦王之;项羽与秦军苦战击溃秦军主力,论功,应由项羽王之。谁来称王,就成为矛盾斗争的焦点。主要矛盾就转化为楚汉相争的矛盾。“鸿门宴”恰好是矛盾斗争的转折点,项、刘相争的焦点和导火线。
作者刻画项、刘两个集团的诸多人物时,正好是把他们放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出来。历史的真实性和表现的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三、互动探讨:
1、“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探究学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的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2、“鸿门宴”事件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未称王,但《史记》却超前称王,试分析司马迁的用意。探究学习: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文中,张良三次称刘邦为“大王”,前两次只有他自己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是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迎,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能过于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是在他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来看,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的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的心理。
3、有人说,项羽因为放走刘邦而导致最终失败,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研究提示: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宜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其中,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项羽灭秦之后,逆历史潮流而行,袭周制“分裂天下而封诸侯”,使社会再次回到秦统一以前的分裂、**的状态。
四、作业:以小论文的形式写“我眼中的刘邦(或项羽)”。
篇20:《鸿门宴》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播放歌曲《霸王别姬》: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抹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忠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忠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
一曲《霸王别姬》,荡气回肠,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那秦时的风已经向我们扑面而来,那乌江的水声此时此刻正在我们的耳边响起,鸿门宴上杀气未息,乌江边上壮士落泪。看,天上云翻动,听,耳边水汹涌,那鲜红如血的残阳啊,映衬着英雄高大的背影,烈烈风中英雄的战袍翻飞,爱马嘶鸣,美姬落泪,不朽的项羽以其悲壮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悠悠两千载,风烟俱消散,斯人独难忘,今日话项羽。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太史公司马迁的《鸿门宴》,我们详细的了解了作者,了解了《史记》,总结了文章的文言知识,分析了人物形象,可以这样说,此时此刻,桌子擦净了,凳子摆正了,酒菜端上了,尊贵的客人来临了,我们的宴会现在正式开始。
板书:鸿门宴
同学们,在中华文学长廊里,项羽注定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我们应该感谢司马迁,他用他神奇的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彩闪亮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摆的不是鸿门宴,实是结鸿门宴之名,行探究悲剧英雄之实。
二、预习展示
下面我先请一位同学再次介绍一下项羽的简单情况:
项羽(前232―前202)芈姓,项氏,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汉族,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问:那位同学再来补充一下?
学生回答:项羽,著名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的最强武将。秦末,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号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斩郡守后崛起,举兵反秦。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
汉书记载“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是谓以霸道取天下,以王道治天下)(霸,古通“伯”,伯仲叔季之“伯”,意为王中的老大,众王之王)
国家:西楚
爵位:长安侯、鲁公、西楚霸王
谥号:西楚霸王(称王时亦自号西楚霸王)
身份:将门之后―――义军首领(公元前209―公元前207)―――诸侯上将军(公元前207―公元前206)―――西楚霸王(公元前206―公元前202)
身高:据《史记》记载,身高八尺有余,汉书记载为八尺二寸,合今1。8942米
父名:项超
叔父:项梁
宠妾:虞姬
座骑:踏雪乌骓马
兵器:楚戟(演义为虎头盘龙戟)
铠甲:乌金甲(在锻造中加入乌金强化坚固性,乌金甲为黑色)、虎皮红战袍
三、引领探究
1、刚才听了两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项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鸿门宴上项羽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刚愎自用,妄自尊大;(从鸿门宴的座位上)
胸无城府,直率坦诚;(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优柔寡断,为人不忍;寡谋轻信,沽名钓誉
对于项羽,千百年来人们褒贬不一,下面我们看看前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
教师展示多媒体材料:
材料(一)、(1)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材料(二)、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材料(三)、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明确:杜牧――不知包羞忍耻;
王安石――失尽人心;
李清照――人杰鬼雄;
毛泽东――沽名钓誉
2、同学们,套用范仲淹的一句话,前人之述备矣。不管怎样,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共识,项羽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这个问题如何看待?
板书:失败英雄
小组合作探究: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并有效地利用你们手中的资料来探究这个问题。他因何而败?他为何又被世人称为英雄?
学生经过讨论,可能有以下观点:
明确:1、败在不懂共赢。
2、败在过于年轻,一帆风顺,缺少磨练,养成了妄自尊大的性格。
3、败在爱慕虚荣。
4、败在贪小利重小义
5、败在嗜杀的性格
6、败在“义”错了对象(如宋襄公之流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身边带刺的玫瑰,对敌人讲“义”,“义”错了对象,留下千古笑柄。应该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7、历史的偶然性。(如彭城之战,突起沙尘,跑了刘邦
8、过于自信。项羽24岁起兵反秦,项梁是统帅,他就是副统帅,27岁就做诸侯的总盟主,做“西楚霸王”,主持国家大政,这叫“少年得志”,“少年得志”给他带来了负面影响,他这一生,太顺当了,什么机会都赶上了,什么机会他都没有失去,太顺利了。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项羽的人生中磨练太少了,以至于过分相信自己,认为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强大,只有自己是英雄,这直接影响了他对事情的判断。
教师明确;项羽的失败,有其必然性,亦有其偶然性,但我们不能否认,性格的缺陷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可见养成一种好的性格对人是多么的重要。
问:项羽虽然失败了,后人却认为项羽不失英雄之本色,那么,大家认为其英雄本色体现在哪里呢?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所谓英雄者,为了信念,不畏死亡。
所谓英雄,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摘录于《明朝那些事儿》
四、总结升华
项羽算是一位英雄,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为残暴的秦王朝的崩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有壮志豪情,亦有英雄柔情。但由于其性格的缺陷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使得他最终以失败结余,让人感叹不已。
同学们,还记得项羽自刎前的悲歌吗?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齐诵: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完)
五、作业布置
以“项羽,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观点要鲜明,感情要充沛。
篇21:《鸿门宴》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项羽的悲剧性格;
2.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3.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二、学习重点
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学法指津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扫除读音障碍,能通顺朗读;
2.查注释,初步了解文意,掌握课文训练重点中要求理解的词语的含义;
3.查资料,了解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析主旨,明确全文情节发展过程2”’
2.析人物,把握主次关系及作者态度;
3.析特色,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二)问题探究
1.鸿门宴的斗争具有怎样的深层背景?
刘邦、项羽都有南面称孤的野心。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曾十分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也曾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秦王朝覆灭后,刘、项矛盾日趋激化,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则拼死相争。
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正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i”,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3.从鸿门宴斗争中试分析刘、项性格特点。
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听信刘邦,不应范增,二不忍;宽容樊哈,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四不忍。以上不忍皆缘自项羽自矜功伐,这一切不仅使他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而且导致最终的“乌江自刎”。相比之下刘邦则复杂多了:既胆怯又勇敢(闻项怒则怯,赴宴会则勇);既机智又狡诈(拉项伯,先责己是智,骂鲰生、责告密者则诈);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无怨言,出而未辞觉失礼);既知人善任又善纳忠言(以张良为佐并听从其建议)等。
4.试列表图示鸿门宴层次内容:
项羽刘邦前提
兵十万,霸上宴前(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怒
范增浇油定项伯夜告惧
收买项伯定主动被动宴中(三起三落)范增举�i一起
项庄舞剑二起
项羽按剑三起樊哙受赐一落
樊哙责羽二落
沛公离席三落宴后(两悔两受)项羽受璧
范增毁玉刘邦毁约
张良受托被动主动性格特点自矜功伐
不忍之心怯而勇;智而诈;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善纳忠言
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加横线的词读音、意义有错误的是:( )
A.如今人为刀俎(wéi,是)
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wéi,做)
C.为击破沛公军(wéi,替)
D.大王为人不忍(Wéi,做)
E.且为之奈何(wéi,对待)
F.吾属今为之虏矣(wéi,被动)
G.若属皆且为所虏(wéi,被动)
2.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道芷阳间行
素善留候张良
3.属宾语前置句的是:( )
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
C.贪于财货
D.若属皆且为所虏
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距关,勿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
⑤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⑤张良出,要项伯
5.辨析下列加横线词的古今含义:
①约为婚姻
古义:
今义:
②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今义:
③将军战河南
古义:
今义: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甲)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于是项王乃悲愤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乙)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6.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义:
壁( ) 阕( ) 和( ) 悉( ) 故( ) 发( )
7.《垓下歌》与《大风歌》分别表现了项羽、刘邦此时怎样的心情?
《垓下歌》:
《大风歌》:
8.项王、刘邦都“泣数行下”,他们的心理有什么不同?
篇22:《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注意个性化语言及对照手法的运用。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
3、提高把握词类活用语言现象的能力。
4、从项羽人物性格的弱点分析,探讨悲剧结局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这场斗争的内容错综复杂,涉及众多的人物,情节波澜起伏,以学生的阅读速度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完全熟悉的地步,但又需对人物言行熟悉。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时代背景;楚汉之争
前209年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前208年12月陈涉死。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9月怀王遣项羽北救赵,遣刘邦西击秦。
前207年10月秦将章邯破邯郸。11月项羽渡河,12月以5万大破秦军40余万,章邯投降项羽。
前206年10月秦子婴投降刘邦。12月刘、项会于鸿门。
前20xx月戏下之会,会后刘邦迁南郑。
前205年4月刘邦合诸侯兵伐羽至彭城,羽以3万兵破汉兵56万。
前204年4月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刘邦逃离。
前203年9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02年10月用张良、陈平计追项羽,大败。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自刎而死,楚汉之争结束。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统一天下转道故乡沛县时作。)
解说:公元前195年,刘邦率兵击破淮南王英布的叛军。西归途径故乡沛县,与父老乡亲宴饮,席间唱出了这首《大风歌》。
首句气象不凡,风起云涌,既是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又暗喻当时的时代风云,这句为全篇抒发豪情壮志交待了背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说刘邦自己平息叛乱后荣归故里,“威加海内”掩饰不住的是一派得意之情。最后一句却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激切的希望:大计初定,急需有志有识、有勇有谋之士效忠刘氏王朝、安定四方。全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极富帝王气派。
这是一种楚辞体式的诗歌,节奏明晰有致,音律铿锵,适于歌唱。这正与刘邦做为一个帝王的身份暗合,也与酒酣之际脱口而出的情景相应。历史上的刘邦起兵抗秦,建立西汉,势及四方,这首歌正抒发了他作为一个帝王的雄图伟略和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慨。刘邦作诗不多,这一首由于凝聚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图谋霸业的壮志,气吞山河,因而具有历传千世而不移的魅力。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解说: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骓――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二、简介《史记》的文体知识,并简介时代背景。
1、我国古代历史散文有哪三种体例?请分别举例。
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
2、“前四史”
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
3、简介《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
书八篇 记各种典章制度
表十篇 记大事年月
本纪十二篇 记历代帝王政绩
世家三十篇 记侯国兴亡
列传七十篇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
4、简介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出身史学世家。父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少时随父到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并开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的遗愿。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5、解题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精彩的一段,文中详细地记载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双方紧张、惊险的场面,揭示了刘、项两大势力间的矛盾,刻画出项、刘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刻画了张良、樊哙、项伯、范增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6、与本文时代背景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故事。
钜鹿之战 破釜沉舟 作壁上观 约法三章
破釜沉舟:打破饭锅,沉掉渡船。比喻下定决心,一拼到底。
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观看。后多比喻从旁观望,不予帮忙。
约法三章:约定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顺口。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
检查一:正音
2、请读标题,并围绕标题,结合课文内容,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梳理文章结构。
检查二:整体感知
本文以为中心,以“为线索,按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
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构成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人物关系表
项羽争王对手刘邦
曹无伤(左司马)告密;被出卖项羽
项伯(季父)有恩,告密张良(谋士)
项庄(堂弟)刺杀刘邦
樊哙(部下)闯账,责项项羽
项伯(季父)约婚,说项,翼蔽刘邦
范增(亚父)
检查三:整体感知
一、无伤告密第1段
二、夜访张良
三、项伯说情
四、沛公赴宴
五、鸿门饮宴
六、项庄舞剑
七、樊哙闯帐
八、樊哙力斥
九、沛公逃席第5、6段
十、诛杀无伤第7段
开端--无伤告密范增献计
↓
发展--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项约婚
项伯游说
↓
高潮--刘邦请罪项王留饮范增举�i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
结局--刘邦逃席张良留谢诛杀无伤
作业:
1、熟读课文,做文后第三题。
2、归纳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古代语言现象。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1-4自然段,把握重点字词、特殊句式,理解文本内容。
(一)第1自然段:
故事的开端
1、朗读,就文中自己不理解的、有疑点的语句提问。
第1自然段重点字词
(1)、“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军,驻军;王(wàng),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沛公居山东时:
篇23:《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5、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二、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幅是写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屈原、欧阳修、杜甫、司马迁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诗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篇24:《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掌握相关的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的运用以及文言句式的表达
3、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从故事的经过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烘云托月的写法
教学方法:讲析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知识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曾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看出,司马迁不仅是伟大的史学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语言巨匠。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鸿门宴”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也就是陈涉吴广起义的第四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当时刘弱项强,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脱险逃离营地。
二、作家作品常识: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在《史记》草创未就之前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历史著作《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带领学生正音、断句。(先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诵读)
四、课后作业:
1、了解楚汉相争的历史过程,了解刘、项斗争经过;
2、背诵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梳理文章结构;2、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结合书下注释,快速读课文,思考:
全文按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曹无伤告密,范增趁机献计,刘邦处于危险境地。项伯徇情泄密,张良临危献策,拉开了刘、项和谈序幕。
第二部分(3、4段),描述宴席斗争:刘邦谢罪,项羽息怒,起始气氛缓和;范增蓄谋,项庄舞剑,气氛骤然紧张;项伯坏事,翼蔽刘邦,双方斗争僵持;张良救急,樊哙闯帐,气氛紧张至极。
第三部分(5、6、7段),叙述宴后余事:刘邦脱身回营,张良入谢送礼,范增无可奈何,刘邦除掉内奸。刘、项双方斗争,以刘邦获胜谢幕。
二、学习1、2段:1、诵读,掌握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宴前写了几件事?哪件是导火线?有什么作用?
无伤告密,范增献计,项伯夜访,张良献计
三、学习3、4段:1、复习1、2段主要内容
2、诵读,学生找文言现象,教师指导补充
找一学生朗读,找另一学生评价,注意刘邦谢罪的语气。
3、三个矛盾冲突:(刘邦请罪),范增举�i,(项王默然),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项王不应),可用于写作
4、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例如:数目、翼蔽。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可用于写作
6、喜欢哪个角色,认为谁是英雄?为什么?(用文章中句子做依据,最好找出3句以上),分析人物性格。
(提示:言之有理即可,要发现人物的闪光点)
项羽: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
刘邦:虚心请教、多谋奸诈、能言善辩、能屈能伸、虑事周到、善于用人
范增:老谋深算、洞察敏锐、骄横浮躁
张良:多谋善断、处事不惊、沉稳机智、处事有方
7、拓展:《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四、课后作业:背诵第3、4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为写作提供借鉴
教学过程:
一、检查回顾:检查背诵
二、学习5、6、7段:诵读,掌握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三、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探究):
1、人物性格对比
2、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3、镜头组接(蒙太奇手法)
4、个性的语言描写
5、个性的动作描写
篇25:《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理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把握特征,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通过表演、讨论和分析,对文学形象或历史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积极思考人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字词句的落实;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和思考。
【授课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落实重点字词句,概括《鸿门宴》一文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谜面是“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大家猜,这是说得谁?对,是司马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选自其“信史”的《鸿门宴》,由此来领略司马迁用生命铸就的《史记》的艺术魅力。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字和文意
1、听《鸿门宴》一文的朗读,整体把握文意。
2、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进一步疏通文字和文意。
注意解决两个问题:
⑴ 识记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成语。
⑵ 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在一百个字以内)。
三、研读课文,解决重点、难点
1、概括《鸿门宴》一文的故事情节。(此题开放性较大,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附本案设计者看法:
宴前:欲杀刘邦断绝后患;鸿门营中战云密布。
宴中;杀刘保刘险象环生;鸿门筵席刀光剑影。宴后:刘邦逃脱后患无穷;鸿门营帐空余怒恨。
2、检查重点字词句的落实。
多媒体展示:
1、下列各句加横线的字读音、意义有错误的是:(CE)
A、如今人为刀俎(wéi,是)
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wéi,做)
C、为击破沛公军(wéi,替)
D、大王为人不忍(wéi,做)
E、且为之奈何(wéi,对待)
F、吾属今为之虏矣(wéi,被动)
G、若属皆且为所虏(wéi,被动)
2、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A、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道芷阳间行
C、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素善留候张良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属宾语前置句的是:(A)
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
C、贪于财货
D、若属皆且为所虏
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距关,勿内诸侯纳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早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隙
⑤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座
⑤张良出,要项伯邀
5、辨析下列加横线词的古今含义:
①约为婚姻
古义:古: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今义:山东省。
③将军战河南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6、找出文中的成语:
附学生回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四、布置作业
1、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成语六个个方面来整理本课重点的字词句。
2、查找相关材料,了解课本剧的写法,将史记中的《鸿门宴》改写成话剧《鸿门宴》。(注:必须是古文版,不允许戏说)
3、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关于刘邦、项羽的诗词名句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评论英雄人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音乐背景下,循环播放关于鸿门宴的故事情节的图片。
二、导入
铿锵有力的琵琶曲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四面楚歌中,英雄仰天长啸、拔剑自刎的古战场。下面,再让我们跟着由本班同学改编、表演的课本剧《鸿门宴》,走入刀光剑影、险象环生的鸿门筵席,重温楚汉相争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三、学生观看自编自演的课本剧《鸿门宴》;直观感知主要人物的形象。
四、分析讨论主要人物的形象。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关于刘邦、项羽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描写,并在旁边做点评。
2、老师引导学生评价:演员表演是否准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3、学生畅所欲言。
(注:此步骤目标,在于通过对演员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进一步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当然,此题时间可长可短,如果时间允许,可让评价学生把认为演员演的不好的地方用自己认为应该有的方式来表达一下,从而达到文学作品欣赏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默雷特”的效果。当然,人物形象也越读越鲜明。即本部分要尽量引导学生回到课本,反复品味。)
4、“演员”与学生一起探讨他所表演的人物性格。(还是要结合课本,具体到每一句话来分析评价)。
附最后基本达成的共识:
刘邦:是一个善于用人;善于应变;敢于决断;能屈能伸的智慧君王形象。
项羽:是一个年轻气盛;骄傲自满;寡谋轻信;不善用人的勇武英雄形象。
五、学生讨论关于英雄的话题
1、分别调查一下认为刘邦是英雄的人数和认为项羽是英雄的人数。
双方就刘邦和项羽谁是真正的英雄展开辩论。(注:可结合提前发放的史实资料。)
3、给心目中的英雄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投影提示:
可以是对英雄的钦敬之情;
可以是对英雄美中不足的惋惜;
可以是对英雄进行富有创意的个人评价等。
六、结合新时代,老师进一步补充英雄内涵
鲁迅在七十年前就曾说过,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不乏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和舍身求法的人,而他们正是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不灭的“脊梁”。
历史上我们有许多“脊梁”;新时代,英雄人物亦是层出不穷、,在抗非典战役中谱写了华美生命乐章众多医护人员;刚刚驾驶神州一号成功返航,创造了国家航天史上新纪元的杨立伟;除恶爱民的任长霞;在雅典屡屡让国旗升起的奥运健儿……哪一个不让我们心生崇敬?哪一个不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又冲来了多少英雄?谁才是彪炳史册的真正英雄?只能留于后人评说。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每个阶级有每个阶级的英雄,每个人有每个人心中的英雄……就让我们努力做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吧!
【设计说明】
本案设计集中体现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参与的一个个活动中提高语文素”的新教改理念。
首先,我把这篇文章的整体学习,用改编《鸿门宴》,表演《鸿门宴》,观看《鸿门宴》和评论《鸿门宴》的人物的一系列学生活动穿起来。从而实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在活动中求发展”的山东版教材教改的理念。
其次,文言文知识点的落实,我也摈弃传统的串讲法,而是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获得认识。老师只是精心设计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独立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另外,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在设计中我也有意识摈弃传统的灌输法,而是把更多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评点,去判断,去争论,去思考。在讨论探究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总之,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是本案设计的总的指导思想。
篇26:《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一边,星汉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S(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S(xì) 玉�i(jué) �_(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范增献计
宴会前 项伯夜访 起因
(1、2) 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 范增举�i
(3、4) 项庄舞剑 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 张良献礼 结果
(5~7) 无伤被诛
互动设计:
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简要分析课文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进言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第三部分:(5~7)宴会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篇27:《鸿门宴》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欣赏本文的写人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提高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于历史人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
【难点】欣赏本文的写人艺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圈点勾画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影片(给学生们播放电影《鸿门宴》的视频片段),看完影片之后大家觉得过不过瘾,老师注意到大家在看影片的时候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看得是相当地认真啊!这部影片叫《鸿门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段影片讲述的是什么时候的故事,对,讲的就是楚汉争雄时刘邦与项羽的一个故事,相信大家刚才已经注意到电影中刘邦和项羽的人物形象了,那么真实历史中的项羽和刘邦又是什么样的?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课文《鸿门宴》。【板书标题】
(二)学习新课
分析项羽形象
1、生默读全文,勾画出描写项羽的句子,自主思考项羽的性格特征。【板书:项羽】
明确:
(1)政治上幼稚: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板书:政治上无知】
(2)自大轻敌: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i,项王不应。【板书:自大轻敌】
(3)不善用人。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板书:不善用人】
2、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历代名人对项羽的评价,并适当补充课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评价语。
陈平: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刘邦: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朱元璋: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相信大家看完了历代名人对项羽的评价之后,对项羽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全面了。
(三)深入研读
分析写人手法。
1、《鸿门宴》这篇课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更被鲁迅先生评价为“无韵之离骚”,说明它在文学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在了解项羽的人物形象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又是如何塑造项羽的人物形象的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在塑造项羽形象时,手法上有何高妙之处?生默读全文,自主思考,之后进行小组讨论。
明确:
(1)抓住典型细节对人物进行刻画,如曹无伤告密后,项羽的表现是“大怒”,表现了项羽的暴躁易怒。
(2)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尖锐的冲突中,项羽、刘邦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联系自己看过的小说和电影,思考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有何好处?学生独立思考作答,老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
明确: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面对美味佳肴时,大家的表现是一致的,但在面对危险时,则表现迥异。有人惊慌失措,有人沉着冷静;有人损人利己,有人舍己为人。可见,在矛盾冲突面前,人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四)巩固提高
学完了本篇课文,相信大家对项羽的人物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理解,我们都知道项羽最后败给了刘邦,那么同学们如果当初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放走刘邦,情况又会不会有所不同呢?老师想请同学以项羽失败的原因为主题进行一个辩论,看看项羽究竟是因为放走刘邦导致了自己失败,还是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导致了失败?
正方观点:是因为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刘邦是当时唯一可以和项羽匹敌的人,杀掉刘邦,项羽便可一统天下。
反方观点:是由于自身的性格原因,即便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但由于自身的性格原因,也难以战胜其他各路豪强,其内部也会四分五裂。
(五)小结作业
本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鸿门宴》这篇课文,认识了真实历史中的项羽,大家对项羽最后为何败于刘邦也有了自己的看法,那咱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分析刘邦、樊哙的性格特征。
五、板书设计
篇28:《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
的知识。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
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结局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
1、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 式的知识。
2、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点读。
2、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3、了解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注意刻画人物形象的语言。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诵读课文,范读正音。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以学生解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掌握以下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异体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S─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
7.�G─杯:
8.杓─勺:沛公不胜�G杓,不能辞。
9.坐─座:置之坐上。
(二)古今异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 寿 古:敬酒。今:长寿。
6.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
(三)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固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 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比:长于臣。在:复得见将军于此。
9.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就、于是: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趁势、趁机: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作为:军中无以为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句末语气词:何 辞为?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项羽曰:……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不可不语(告诉,动词)。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4。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五)句式
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3。判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省略句: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为(省略“之”)寿。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六)成语凝集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3、找出有关人物描写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抽查部分学生,看文言知识掌握情况。
二、分析鉴赏,合作探究
提问三个学生,让他们梳理本文的结构,概况各部分的内容。
明确: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 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三、能力提升(教师质疑,学生解答)
宴会上的斗争是故事的高潮,试作具体分析,表现何在?(分组讨论,集思广益,代表作答)
明确:这一部分是课文重点,情节高潮所在。名为宴会,实为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较量。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开始很和平,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于是气氛陡然紧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下决心除掉刘邦,这是一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怕失去时机,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宴席间充满杀机,形势极为严峻,这是 二起;樊哙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这是三起。
三落: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樊斥责一顿后还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脱身回本营,项羽并没有追究。
这一部分共写了四件事:刘邦谢罪,范增举�i,项庄舞剑,樊哙闯帐。这些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刘邦集团能上下一心,共同应对危机。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四、合作探究
从文中找出有关项羽和刘邦的描写片段,先反复朗读,然后讨论:两人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并作具体分析。
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答应项伯“善遇之”。等到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听了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并无成见。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熟视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训斥了一番,他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彘肩,赐坐。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这些虚伪的言辞面前,却感到刘邦与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自己反而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致刘邦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于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他入关后即“籍吏民封府库”“遣将守关”“欲王关中”。而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约为婚姻”,使项伯为他所用。到鸿门后,他抓住项羽的心理,用甜言蜜语来哄骗项羽,说自己和项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又说自己“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项羽,以满足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着又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他既称臣谢罪,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从而得到了项羽的好感,于是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躲过杀身之祸,趁机逃脱了。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宴前 1、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范增说项羽)
2、(1)项伯告密,刘邦大惊(张良出主意)
(2)项伯许诺
项羽坐失良机
二、宴中 3、(1)刘邦谢罪,项羽说出内线
(2)范增举玉,项羽默然不应
(3)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沛公
4、范哙闯帐,项羽邀樊入宴
项羽再失良机(解除思想戒备,内部矛盾产生)
(项羽:主动――被动;刘邦:被动――主动)
三、宴后 5、刘邦逃归汉营
6、项羽糊涂受礼 范增指桑骂槐
7、曹无伤被杀
项羽纵虎归山
第三课时
一、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分析鉴赏
1、具体对比分析张良和范增、项伯和项庄的性格特点
张良和范增都是眼光锐利的谋臣,但性格也有差别。张良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针对项羽心理状态为之出谋划策,因而即使有正确的主张,也难以实现。一旦计谋不成,徒作愤激讥诮之言,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触犯了项羽的忌讳。樊哙粗犷而又机智,宴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辞,似乎义正辞严,实际上是隐瞒真相,巧言善辩。表面上声色俱厉,严加指责,暗中却把项羽抬举到了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所以能为项羽所赏识,从而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又如项伯、项庄,都是项羽的部将,一个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反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一个执行任务时,遇到干扰就放弃斗争,毫不觉察问题的严重性。
2、具体分析樊哙的性格特点。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三、拓展探究
分组讨论:本文人物描写生动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或教师作结)
明确:
(1)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例如对樊哙的刻画,他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理有节的。“披帷西向立,�_目视项王”,以引起项羽注意;项羽赐酒,他先拜谢,然后站着喝下,随后连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机讥讽项羽,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王之意,很投项羽居功自傲的脾气。在极紧张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了樊哙勇猛、豪爽、粗中有细的性格。
(2)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心眼很多,能随机应变。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这样的对比、映衬,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并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趋势。
四、课堂小结
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语言精练生动,寥寥数语就能突出地刻画人物个性,我们应认真学习。
五、作业设计
我心目中的项羽(角度自选,字数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性格对比:
[主要人物]
项羽:直率,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
刘邦:谨慎,虑事周密,虚心下问,多谋机诈
[次要人物]
范增:老练而凶狠 张良:圆滑而多智
项伯:忠厚而老实 项庄:粗直而笨拙
樊哙:鲁莽而能言
篇29:《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常识;
2.了解鸿门宴过程;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4.科学评价相关人物。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象棋的楚河汉界引出楚汉争霸,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司马迁及《史记》。
(师生共同回忆。)
2.相关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当时刘弱项强,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3.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心中的项羽、刘邦形象。
4.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正音正字。
5.学生看《鸿门宴》录像片断,引起兴趣,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进行的长达五年的楚汉斗争的开端,本篇课文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刘邦和项羽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性格及运筹谋略,使楚汉之争的结局初露端倪。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三、合作探究
1.鸿门宴的斗争具有怎样的深层背景?
明确:刘邦、项羽都有南面称孤的野心。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曾十分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也曾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秦王朝覆灭后,刘、项矛盾日趋激化,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则拼死相争。
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明确: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正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玦,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3.感受人物形象。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1)项羽
明确: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沽名钓誉,缺乏深谋远虑。
(2)刘邦
明确: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
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
善听人言,有心计,处事果断。
(3)范增
明确: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是被刘邦利用。
(4)张良
明确:对刘邦忠诚,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
(5)项伯
明确: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
(6)曹无伤
明确: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7)项庄
明确: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8)樊哙
明确:忠诚,勇猛。
4.司马迁是怎样描写人物的?
明确:(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2)另一方面,善用对比烘托刻画人物。
5.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
明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
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得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6.课文中刘邦对张良、项羽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说话人怎样的心理动态?体现了人物间怎样的关系?
明确:在古代,一般士大夫除姓名外,还有字、号、斋名等等,还由于不同的关系和场合,另有不同的称谓。通过某些称谓,我们就可以窥探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看出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
宴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三次称张良为君。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价,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为目的。
宴后,经历了鸿门宴上的惊心动魄,心有余悸,但还未脱离虎口,想借故逃脱。若不留下张良搪塞,恐难如愿以偿,而留下张良,张良可能要冒杀头危险的,不好好相求,谁愿留在这是非之地?故而刘邦改换以前称谓,两呼张良为公。公也是尊敬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很明显,再降身价,语气近乎哀求,是为了活命要紧。
再看刘邦对项羽的称谓,本来两人同为反秦大将,地位本无大的差异;再者,怀王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今刘邦先入关,即便王关中也无可厚非。可如今,项羽兵四十万,而己十万,即使想王关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忍气吞声方为上策。
在文中,称项羽,一连几次将军,称自己,口口声声臣下,甜言蜜语,一副小人嘴脸。
对张良,用尊称,是为了问计,是为了活命;对项羽,用尊称,贬自己,是抓住项羽沽名钓誉的心理,摧垮其思想防线。不同的人,不同的称谓,可谓八面玲珑,圆滑之极。
7.讨论:你如何看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
(教师引导:人物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
篇30:《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
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
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
六、学习(3─4)节
七、问题设计:
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
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
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
⑵完成练习(二)P91
第三课时
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十一、先齐读(5─5)节,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问题。
十二、再齐读(5─7)节。
十三、问题设计:
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十四、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特色,并要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的形象。
十五、作业布置:
①背诵(3─4)节,完成练习(三)
P91
②整理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等。
篇31:《鸿门宴》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
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情节及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史记》导入: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汉武帝建元、元封之间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10岁时,随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当时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20岁,南游江淮,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这次“上会稽,探禹穴,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令时,或奉旨出使,或陪驾巡幸,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多历史故实,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有可能接触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历史著作。它记述了中国上自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共计五十余万言,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投影:
本纪——《史记》的十二本纪写从黄帝到汉武帝历朝、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政治事件(其中《秦本纪》)、《项羽本纪》稍有不同)。司马迁是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的,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用以统率整个历史的论述。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明的大事记,也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它们分别叙述礼仪(《礼书》)、音乐(《乐书》)、军事(《律书》)、历法(《历书》)、星象(《天官书》)、宗教(《封禅书》)、水利(《河渠书》)、经济(《平准书》)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它们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似之处。
世家——除《孔子世家》和《陈涉世家》外,所记叙的是春秋战国以来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其用意与“本纪”有相近之处。
列传——大多数列传记叙的人物非常广泛,其中有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物。)
《史记》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司马迁从少年学习就接受儒家思想,但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兼融各家思想,特别是受到黄老之学的影响,加之广泛接触社会实际,以及自己不幸的遭遇,故思想上颇具唯物主义因素及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他在《史记》中,高度评价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功绩,歌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许多爱国的英雄人物,斥责暴君、酷吏,揭露和讽刺了当朝的开国之君和在位的皇帝。连顽固坚持儒家正统思想的班固,也称赞司马迁“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匪,其事赅,不虚美,不隐恶。”
《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司马迁在实录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选取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反映事件特征的重要细节,生动地塑造各种类型的历史人物,使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通过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广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其中《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李将军列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史记》叙事饱含感情色彩,字里行间往往注入作者的愤懑之情。《史记》的语言简洁通俗,生动形象,大量吸收民间口语谚语、歌谣等,既整齐严密,又疏朗自然。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极准确地概括出了《史记》在历史学和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二、题解与背景
课文选自《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篇著名作品。作者以他的精彩的笔墨,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形象,使其成为我国历代相传的一个典型人物。而《鸿门宴》则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彩的一节。“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即陈胜起义后的第三年,是项羽、刘邦在灭秦之后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
秦元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楚国的旧贵族项梁与其侄项羽在会稽起义,刘邦在沛县起义,投到项梁部下。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世世楚将”的项梁,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怀王”作为反秦的首领。后项梁与秦军章邯作战阵亡于定陶,秦将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公元前208年9月,楚怀王熊心兵分两路,令将军宋义、次将项羽率军北上救赵,命刘邦率军攻秦,并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统帅南路军先于项羽入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军霸上;然而大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把守,令“无纳诸侯”。再说项羽这一路,宋义在救赵途中停止前进,安兵不动,被项羽所杀。项羽率军继续北上,渡过黄河,破釜沉舟,持三日粮,与秦军九次交战,终于在钜鹿大破秦军。不久,秦将章邯投降。项羽因惧怕章邯部下的将士不附生变,在新安将章邯部下的二十万将士坑杀。当项羽率军军队行进到函谷关时,有刘邦发军队把守,项羽的军队不能入关。项羽大怒,命当阳君攻打函谷关,项羽的军队才得以入关,屯兵新丰鸿门,沛公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把刘邦欲在关中称王的消息报告给项羽,项羽大怒,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于是发生了本课介绍的刘、项双方“鸿门宴”上的斗争。
三、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项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说(shuì)”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讨论问题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欲王关中”。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点拨]: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一个率真、火爆的汉子!
(投影:
《史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活动设计2]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毋从俱死”。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不敢倍德”。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第三件事)会见项伯,巧于逢迎,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夜归说服项羽(第四件事),导致项羽上当。“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点拨]: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投影画线部分)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第三、四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3.完成P99第三·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三、四段,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指导学生翻译难以理解的句子;了解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通过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双方矛盾。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读课文第三、四段,强化生字:
樊哙目眦按剑而跽卮酒彘肩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4.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学习课文三、四两段: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说说记叙了几件事。
[点拨]:第一件事“刘邦谢罪,项王留饮”;第二件事范增举玦,“默然不应”;第三件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第四件事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投影:
刘邦谢罪,项王留饮,
范增举玦,“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问题设计A]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点拨]: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问题设计B]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点拨]: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项羽在刘邦来之前以“许诺”项伯“因善遇之”。因而在范增一再暗示他下令除掉刘邦时,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问题设计C]“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点拨]:“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问题设计D]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
[点拨]: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活动设计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四段,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问题设计A]“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点拨]: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问题设计B]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点拨]: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玦,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一组分角色表情朗读三、四两段)。
2.完成P99练习二·2和3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思考:文章为什么在沛公脱逃之前交代鸿门与霸上两地的距离?
3.体会文章“情节完整,有张有弛,跌宕起伏”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五、六段,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指导学生翻译难以理解的句子;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情节结构安排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P98注释⑥)
2.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明确]“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并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在四人小组讨论课文五、六两段的基础上答疑。
[活动设计2]互动翻译。(投影:1.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P98注释14)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翻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辞别什么呢?
③“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翻译:取道芷阳,抄小路走。
④“沛公不胜杯杓。”(“不胜杯杓”,指酒醉,以“杯杓”借代酒水。)
翻译:沛公禁受不起酒力。
⑤“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翻译:再拜敬献给大王。
⑥“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翻译:小子不值得与他共谋大事。
2.记叙的几件事:
沛公出逃“脱身独骑”
张良入谢“不胜杯杓”
项王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斗“撞而破之”
[活动设计3]讨论问题:
①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②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点拨]: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活动设计4]讨论情节安排的特色。
(投影: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1—2)宴前,刘项双方的矛盾及活动。
第二部分(3—4)宴上,刘项双方的斗争。
第三部分(5—7)宴后余事。
[点拨]:情节完整,有张有弛,跌宕起伏。第1段为开端,“曹无伤告密,欲王关中”形势骤然紧张,范增说项羽“急击勿失”,火上交油,为鸿门宴伏了杀机。第2段是发展,“项伯夜访,‘毋从俱死’”,透露了机密;张良献计“不敢倍德”,刘邦会见项伯,巧于逢迎;项伯夜归,说服项羽。一下子战云消散,局势缓和。第3、4段是情节的高潮,“杀”与不“杀”的矛盾贯串始终,整个“鸿门宴上”的情节,大体可概括为三起五落。
三起: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气氛始趋紧张,一起;项羽因为没有察觉项伯徇私通敌,完全相信了项伯的劝告及刘邦的表白,“默然不应”。而主张“急击勿失”的范增不肯罢休,离席叫项庄进来以舞剑为名,企图“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于是宴会顿时充满杀机:读者眼前,项降和项伯拔剑对舞,一攻一守,心照个宣,气氛更趋严峻,二起;张良如坐针毡,离宴找樊哙告急,樊哙撞倒守门卫士,闯宴怒视项羽,项羽“按剑而跽”,此时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紧张的气氛达于极点,伴随刀光剑影而发生的血肉横飞的事件似乎已不可避免,三起。
五落:可是,事情却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紧张的气氛竟逐步缓和下来。项羽对于贸然闯宴的樊哙不但不怒,反而赞樊哙为“壮士”,读者的心弦稍宽松动,一落。接着,樊哙又锋芒毕露地指斥项羽,颂扬刘邦,其调子虽然是刘邦语言的翻版,却比刘邦要尖锐得多。但“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刘邦与樊哙配合之默契,使项羽更加相信刘邦无意做共中王。读者的心弦又进一步松弛,二落。但是,杀机仍未彻底消除,身处“鱼肉”地位的刘邦坐不安席,机警地托词离宴,樊哙、张良会意随出,宴庭内外一片**。司马迁描述却有条不紊,使读者的视线在宴庭内外不断移动变化:庭外,“宾客”刘邦与群臣紧急策划脱身之计;庭内“主人”项羽与左右还不知道,于是“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气氛张中有弛,三落。情节继续发展:庭外,刘邦轻骑简从,抄小路脱身回营;庭内,张良献礼,项羽“受壁”,四落。此时范增的全盘计划被打乱,因此,范增受玉斗后,“拔剑撞而破之”,满腹怨恨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一很有见地的预言,完全为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宴会”至此结束,刘、项冲突暂时转为平缓,五落。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以项羽欲击刘邦始,以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以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为节选,而结构十分严谨,前后呼应,情节完整。
[活动设计5]体会语言的精练生动,绘声绘色。
[点拨]:例如写樊哙闯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眩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一紧张场面的描绘着墨虽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心情顿感紧张。又如,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三言五语,就把宴会杀气腾腾的场面勾画得动人心魄。南宋人刘辰翁曾赞扬这段文字说:“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这是对《鸿门宴》作者艺术功力极其中肯的评语。《鸿门宴》中的一些语言,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劳苦功高”等等,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而“鸿门宴”则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
三、布置作业
1.P99练习一·2
2.P99练习三
3.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试评价项羽这个人物。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历史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及作者的英雄观。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设计A]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点拨]: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问题设计B]项羽和刘邦各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投影:《史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点拨]:俩人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语言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项、刘性格之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我们所学的《鸿门宴》一文中,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差别也表现得相当清楚。项羽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气概不可一世;面对自己的政治对手,他却不加思索地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秘密。在整场斗争中,项羽由优势变为劣势,又攻势转为守势,是必然的趋势。刘邦的表现与项羽大相径庭,他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危险当头,他虚心听取张良的意见,还忙里偷“闲”,了解张良与项伯的关系,年龄的少长,然后与项伯“约为婚姻”,使项伯成为自己的保护伞。当项羽说出曹无伤后,他不动声色,一俟回营则立即诛杀。项羽因粗率而显忠厚诚信,但也太缺乏帝王的政治头脑了。而刘邦则正相反。
在用人问题上,项羽骄傲自大,不肯听取不同意见,而刘邦则深谙用人之道,手下人才济济。项羽自以为“力拔山兮气盖世”,凭一己之力便可横扫天下,致使韩信、陈平等人都离他而投了刘邦。只有范增谋略过人,而且对他忠心耿耿,然而却不得重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举玉玦向他示意,他都“默然不应”,而错过了杀刘邦的好机会。刘邦则与之相反,鸿门宴前他那样认真地听取张良的见解,而且对手下的人真是用得其所。(投影:
①项羽沽名钓誉,骄矜自大,直率轻敌,不善用人。
②刘邦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机敏精细,能言善辩,知人善用。
(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活动设计2]归纳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1.以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
2.善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性格特征更为鲜明、突出。
[活动设计3]请学生说说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点拨]: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正是如此,给了刘邦以争天下的机会。
(投影:关于对项羽的评价
①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
翻译:见教辅P206译文。
教师讲解:《史记》中本纪是给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内掌握最高统治权者写的。而项羽从起兵反秦胜利到他被汉军所败而自杀乌江(前209~前202),终生未完成帝业,司马迁为什么把项羽传记列入“本纪”,而且放在《高祖本纪》之前呢?这并不是司马迁“求名责实,再三乖谬”,而正是表现了司马迁从历史的实际出发的客观态度。因为在秦亡以后,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项羽实际支配着当时的政局,代表着当时的政权。正如司马迁在“论赞”中所说的“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司马迁把项羽看得同帝王一样。但司马迁认为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由此可见,司马迁并不完全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遵从历史,从实际出发,基本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
②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翻译: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刘邦从用人的角度评价项羽,指出项羽不善用人。范增谋略过人,而且对他忠心耿耿,然而却得不到重用。从侧面反映出项羽刚愎自用。这是项羽失败的原因之一。
③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请学生说说四人分别从哪个角度评价项羽的?
[活动设计4]比较阅读,请学生试分析两首所反映的不同情怀和壮志。
[投影1]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点拨]: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2]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点拨]: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三、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第四题。
2.以“《鸿门宴》中的XX”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
3.以“项伯夜归”为题,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想象与联想,编成故事。
4.预习《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