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平均数说课稿(集锦23篇)

发布时间:2022-12-23 16:30:2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23篇《平均数说课稿》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平均数说课稿》相关的范文。

篇1:《平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节课是《数据的分析》中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性较强的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进取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计算,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算。

二、说学生

1、学生与教材

(1)小学已学过平均数。

(2)生活接触过平均数。

2、学生的特点(心理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1)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激情,收获多来自“无意注意”。

(2)另一方面,他们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四、说学法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6个成次的学法:

①引入概念;

②形成概念;

③例―深化概念;

④巩固新知;

⑤总结反思;

⑥自主探究,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引入概念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首先由学生的平均成绩、平均年龄引入,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求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形成概念

在学生计算出以上问题的平均数后,小组讨论研究,看谁做的对,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后,老师提问,然后引导对比分析以上两个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讨论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三)深化概念

接着以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很贴近实际的应聘问题,第一问设计很简单,用算术平均数易求,接着出示第二问,给每个数赋上“权”,让学生探讨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巩固新知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真正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五)总结反思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其中包括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这样也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教学的设计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加以解释和应用它,真正体会数学的实际作用。

篇2:《平均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平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在学生已学习理解了平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平均平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平均数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平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平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平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平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呈现: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①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②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汇报中,教师: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平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平均数”。

③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14+12+11+15)÷4=52÷4=13。

平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平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强化平均数意义

质疑:13这个平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平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平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数,谁能说说平均数的意义?

生: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师:学习了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平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平。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习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篇3: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说课稿

同学们,欢迎你进入微课堂,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平均数再认识》,我们都读过《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今天,小马又来到一条小河边,想要过河,小马身高1.4米,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马过河有危险吗 ?(小马过河有危险,因为平均水深1米,并不是说河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可能超过1.4米。所以,下马过河可能会有危险。看来平均数还真是奇妙,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看屏幕,(点课件)老师从网上查到一组数据,(1)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呢?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 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1.2米表示学龄前儿童身高的平均数。 接着看,⑵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平均值为118.7cm.请根据上面信息来判断,你认为这个规定合理吗?因为1.2米是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的平均数,说明全国6岁的儿童的身高可能在1.2米左右。所以这个规定是合理的。老师还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学校篮球队的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那么,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平均身高160厘米,表示的是篮球队员身高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队里每个人的身高。李强有可能比平均身高矮,比如155厘米,当然也可能比平均身高高,比如170厘米。通过调查,李强的身高是166厘米。超过了平均身高。接着往下看,

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从统计表中,你认为谁成绩比较好?看来,要比较出选手的水平高低,用平均数来表示,选手的'成绩比较公平。那么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呢?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出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由于每个评委的欣赏角度不同,每人给同一位选手打出的分数也就不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可以使最后的得分更加公平合理,更能代表选手的实际水平。按照上述的方法计算出三位选手的成绩。(1)号选手:(98+94+96)=96分(2)99+97+95=97分(3)号选手98+90+90=94分。第一号通过刚才的学习,说一说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说得真好!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去解决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吧。

篇4: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平均数》苏教版第六册第十单元的内容。在传统教材中侧重于从算法的水平理解平均数,这容易将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忽略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也就是只会算,不理解。而新教材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上明显加重分量,其实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重点不仅仅是会求简单的平均数,还要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平均的应用价值。

基于我对教材这样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会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上教学平均数,这些都对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设计理念

由于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意义比较抽象。因此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力图体现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同时,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分别说说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为下面的两队比赛做好铺垫。

(二)接着就利用游戏的进程,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这里我设计三个比赛环节: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产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第一次比赛,人数相同,男女各3个人,比较两组水平可以直接比“总数”,但这个时候还显示不出计算平均数的的迫切性。

第二次比赛,人数不同,男生3人,女生4人,男生3人每人套中4个,女生4人每人套中3个,让学生交流哪个对赢,从图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准一些,所以男生对赢了。明确人数不同时,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时讨论为什么比总个数就不公平了。

第三次比赛,先交流看哪队赢,比什么,明确人数不同比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和第二次比赛进行比较,第二次比赛每人套中多少个一下子可以看出来,而现在每人套中的有多有少,让学生探索有什么方法可以从图上一下子看出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探索并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初步认识平均数。

我成功引入了平均数,并介绍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后,接着完成两道用移多补少方法求平均数的练习,巩固求解方法。

刚才只有三盘苹果,学生一下子就看出怎么移了,接下来还有几盘苹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吗,有信心吗?出示之后学生惊讶了,苹果多了,盘子也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有点困难了。这时马上追问:那么现在该怎么办?探究先合后分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后,让学生口答几组数据的平均数,并探究平均数的范围。这里鼓励学生大胆的说,用自己的语言说,让模糊的概念越说越清晰,可能学生会说的不科学,但在表述中,逐渐走进抽象的理解,逐渐理解概念。

(三)练习设计:

新授离不开联系实际,拓展应用。所以练习的设计我始终遵循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来进行,而且素材全部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主要突出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我设计了

1.三(3)班第二小组的身高情况统计表,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让学生再次领悟平均数应该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2. 一条河的平均水深为11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小明会出现危险吗?这一生活的现实情境,为孩子们思维碰撞搭建了新的平台,争论中,通过对“平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结论“可能会有危险”,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平均数代表是一个整体水平,而不是每个地方都是110厘米。

3、辩一辩,说一说。

目的:通过学生辨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平均数的认识。

4. 想一想,选一选。

目的:巩固新知,不仅要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更是对平均数的深入练习。

5、最后还介绍了演唱比赛中,选手的平均得分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四)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中,我设计下面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又可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以及兴趣的培养。

篇5:《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平均数”。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的方法。

3、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而现行教材中应用题往往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课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这样的情景:“星期天,三个好伙伴一起去钓鱼。他们分别钓了6条、11条、4条。请你想个办法,使他们的鱼同样多。”[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火柴棒,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摆出结果,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反思刚才的操作过程,概括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再用多媒体继续演示“又来了一个同学,他钓了11条”,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移”的过程并交流。[我们知道“平均数”与“平均分”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却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因而在教学时,我并未让学生进行操作,而是通过让学生在交流与想象中感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为随后的深化作好预设。]

学生的认识刚刚获得平衡,我又用多媒体巧妙设置冲突:“又来了四个同学,分别钓了10条、7条、9条、8条”,仍旧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麻烦了,该怎么办呢?[迫使他们自觉突破思维定势,换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获得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即“先合并再平分”,并要求列式计算,[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为操作后得到的结果“7”起个名字,从而引出“平均数”及其含义。

(二)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后,我又联系学生熟悉的“买半票”引出身高的话题,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身高,随意抽取几位作比较。接着,我又请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同学起立,比较身高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因为坐在最后的同学往往个子比较高。我又请第3小组和第4小组同学起立,再进行比较,学生发现高矮不一,不好比,想到把每人的身高加起来再比,又发现两组人数不一样,还是无法比较。

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准确地比较出这两组同学哪组更高一些?”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总结出最佳方法是通过求他们的平均身高来比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明确了探究方向即求每一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后,我便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要求每一小组的平均身高,要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懂得要先收集每个同学的身高才能计算。[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进行合作,以取得小组竞赛的胜利。]

在音乐声中,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始了活动。允许学生离开座位,独立收集小组内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入统计表中,计算出平均身高,然后在组内交流计算方法,统一结果,由组长填入汇总表中。[这儿,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活动空间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他们的活动中,和他们平等相处,热心帮助他们处理突发事件,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一一加以肯定,鼓励简便算法,并总结基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紧接着激发学生思考:“第1小组的平均身高为138厘米,所以他们组每个同学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对吗?”[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第3小组和第4小组哪组更高,使学生体验用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成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挖掘表格中隐藏的信息,交流体会,提出新的问题“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让学生估算,再通过笔算验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后,我又顺势出示全国四年级小学生10年前和现在的平均身高统计表,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比较,教育学生要积极锻炼,并且珍惜幸福的生活!

(四)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数学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上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老师发现我们家第二季度用电情况是这样的(投影电费单),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帮我预测一下我家这个月的用电情况,好吗?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用途广泛,我又让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平均数,再通过报刊新闻开扩学生的视野,体会平均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用途。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课末,我让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打分,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看似随意一笔,却足见教师的匠心。通过“给教师打分”及平均分的计算,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同时还为随后的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可谓“一举三得”。]

最后,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打算如何运用。[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篇6:《平均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平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在学生已学习理解了平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平均平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平均数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平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平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平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平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呈现: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①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②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汇报中,教师: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平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平均数”。

③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 (14+12+11+15)÷4=52÷4=13

平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平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 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强化平均数意义

质疑:13这个平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平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平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数,谁能说说平均数的意义?

生: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师:学习了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平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平。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习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篇7:《平均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

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平均数是统计知识中的一个信息数,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测、探究等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对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估算能力、统计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已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常识。”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参与、体验、应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构建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 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动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数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拫据这一基本理念和本课知识学生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我采用尝试教学法为主。激励、演示、迁移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中,老师准备了实物投影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教具;学生4人一组准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学具。

三、教学流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

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应用拓展→回顾小结

下面我从这四个环节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设疑激趣

采用淡话导入,问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学过哪些带有“数”(板书:数)这个字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说发现数学真和“数”这个字联系紧密,于是设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数”这个字有联系的数学知识,它是什么呢?老师想,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自己发现这个秘密。你们有信心吗?本环节学生谈的过程,就是整理原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激活初步形成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做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的准备。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动手实践,感知均等。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桌上4个不同高度的水杯的水倒匀,鼓励学生用最少的次数,最快的速度完成。

学生充分活动后,小组汇报实验过程时,请完成最快的一组到前面边演示边谈谈怎样快又准的分均,从而渗透移多补少、巧合均分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估计预测,探究解疑。

让学生估计一下现在水面的高度,并把这个数记下来。那准确的高度是多少呢?让学生探究解决。预计学生会用尺子量,或先求总高度,再求每杯水的平均高度。学生得出结论后,最好选择有差异的两个小组汇报并板书,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肯定学生的方法后,让学生看板书说想的过程。教师再让学生说4厘米怎样得来的?通过这样的强化,学生明确4厘米就是把4杯水的总高度平均分成4份,就求出每杯水的平均高度,我们可以叫它什么数呢?(板书:平均)让学生再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由此揭示课题,突破重点。

本环节让学生在实践、猜测、探究中亲历亲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目的是降低个人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使课堂教学在着眼发展,凸显主体中进行。

第三环节:应用扩展(分四个层次进行)

1)、列举实例:生活中什么地方你遇到过平均数?学生谈完,教师出示一组平均数的资料。此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老师出示的资料,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对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也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

1、未来100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将达180岁。

2、一年里,有1032万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森林正已平均每分钟20公顷的速度减少着。

3、一天平均笑15次。

4、通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的身高明显上升。7~12岁男生平均身高增长2.1厘米,女生增长1.7厘米;13~15岁男生平均身高增长1.9厘米,女生增长0.8厘米。

2)、尝试练习:出示例3,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对照课本我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和自己的身高对比,以及猜测全县四年级学生的身高为一组,推广对全省以至于全国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3)、明辨真伪:深化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前了解自己家每月平均电费的支出,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教育。

篇8:《平均数》说课稿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途径就是要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以前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于给出若干个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并且把数据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再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习近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和执教班级的数学陈老师比身高,引出一个结论:“因为史家小学的陈老师比府学小学的王老师高,所以史家小学的老师比府学小学的老师高。”让学生判断这个结论对吗?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认为两校老师比身高是跟每个老师都有关系,要看整体,不能只看王老师和刘老师两个人。我又追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有的学生回答把两个学校所有老师的身高相加再进行比较。后又发现两校教师人数不同,这样比整体不合理。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光看王老师和陈老师两个人或比两校老师的身高总数都不能比出哪所学校的老师高一些,怎么办呢?看来要找一个新的标准,再进行比较。这个新标准就是 “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比身高”导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在课的结尾部分,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府学小学教师平均身高是164厘米,史家小学教师的平均身高是162厘米,史家小学的数学陈老师一定比府学的数学王老师矮,你认为对吗”的讨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平均身高”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之后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已有些疲劳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幽默动画“小陈应聘”,结合里面提出的一些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一方面,结合题目进一步体会平均数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另一方面,体会到极端值对平均数的影响。

总之,我力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能够初步形成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篇9:《平均数》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节课是《数据的分析》中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性较强的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进取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计算,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算。

二、学生分析

1、学生与教材

(1)小学已学过平均数。

(2)生活接触过平均数。

2、学生的特点(心理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1)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激情,收获多来自“无意注意”。

(2)另一方面,他们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四、学法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6个成次的学法,①引入概念、②形成概念、③例—深化概念、④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⑥自主探究,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引入概念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首先由学生的平均成绩、平均年龄引入,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求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形成概念

在学生计算出以上问题的平均数后,小组讨论研究,看谁做的对,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后,老师提问,然后引导对比分析以上两个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讨论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三)深化概念

接着以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很贴近实际的应聘问题,第一问设计很简单,用算术平均数易求,接着出示第二问,给每个数赋上“权”,让学生探讨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巩固新知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真正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五)总结反思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⑴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⑵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其中包括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这样也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教学的设计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加以解释和应用它,真正体会数学的实际作用。

篇10:《平均数》优秀说课稿

《平均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的内容。现在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

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平均数是统计知识中的一个信息数,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测、探究等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对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估算能力、统计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已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常识。”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结合简单的统计表,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拫据这一基本理念和本课知识学生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我采用尝试教学法为主。激励、演示、迁移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环节:设疑激趣

采用淡话导入,问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学过哪些带有“数”这个字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说发现数学真和“数”这个字联系紧密,于是设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数”这个字有联系的数学知识,它是什么呢?老师想,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自己发现这个秘密。你们有信心吗?本环节学生谈的过程,就是整理原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激活初步形成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做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的准备。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动手实践,感知均等。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30个圆片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数字6。学生充分活动后,小组汇报实验过程时,请完成最快的一组到前面边演示边谈谈怎样快又准的分均,从而渗透移多补少、巧合均分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步:估计预测,探究解疑。问学生为什么小明记住的数字个数不是最多9个,也不是最少的4个。到底数字几比较合理呢?学生得出结论后,最好选择有差异的两个小组汇报并板书,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肯定学生的方法后,让学生看板书说想的过程。就求小明记住数字的个数,我们可以叫它什么数呢?(板书:平均)让学生再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由此揭示课题,突破重点。本环节让学生在实践、猜测、探究中亲历亲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目的是降低个人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使课堂教学在着眼发展,凸显主体中进行。

第三环节:应用扩展(分四个层次进行)

1、列举实例:生活中什么地方你遇到过平均数?学生谈完,教师出示一组平均数的资料。此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老师出示的资料,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对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

2、尝试练习:出示例3,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对照课本我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和自己的身高对比,以及猜测全县四年级学生的身高为一组,推广对全省以至于全国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3、明辨真伪:深化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前了解自己家每月平均电费的支出,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教育。再结合第1题,唐山开展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篇11:《求平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时。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3、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数的方法不同,弄清全部数据的总和与全部数据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在学生计算出平均数的基础上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定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从各组的假期作业调查报告学会理财中得知以下一些数据:

第一组11人,在春节共收到利是11000元,

第二组12人,在春节共收到利是9960元,

第三组10人,在春节共收到利是7990元。

从这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第一组(第二组、第二组)平均每人在春节收到利是多少元?

(2)平均每组在春节收到利是多少元?

(3)平均每人在春节收到利是多少元?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思维冲突。

学生提出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逐解答:

(1)1100011=1000(元)

996012=830(元)

799010=799(元)

学生的认识刚刚获得平衡,老师又用某一学生的解答引出冲突,第二个问题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答案:

(2)法1、(11000+9960+7990)3=9650(元)

法2、(1000+830+799)3=876(元)

法3、1000+830+799=2629(元)

谁的对呢?

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迫使他们自觉产生思维碰撞,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一般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篇12: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首先我从教材分析说起,“平均数”作为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条形统计图(一个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以及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先总后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平均数的概念与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仅让学生达成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在生活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储备要求,一是统计的初步知识,二是平均分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原来的知识中学过。

(2)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析:通过统计图表和统计初步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调查、统计的意识;而且,学生已初步具有“移多补少”使两数相等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通过“移多补少”,使学生经历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数据从不相等到相等的过程,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求平均数的作用以及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在练习题中点题达成目标。

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以及在生活中(比较用)的意义,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和价值,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是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平均数。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新理念,我充分用老师引导-学生自出探究-形成知识巩固与提高的教学主线,为学生的知识生产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力求体现教师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并采用课件和说教同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直观明了的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和平均数的意义。通过巩固与练习,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借机渗透法制教育。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与学生对话,引出一项同学们喜欢的比赛活动,并用多媒体简要介绍此项活动,然后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怎样比较男生和女生套的,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营造学习新知识的氛围,引入平均数。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投中的个数表示在条形统计图上,要比较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由于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不等,所以比男、女生投中的总个数显然不合理,比较最大数和最小数也不合理,因为一个人的水平不代表总体水平。在学生处于认知冲突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提出应该求出男生与女生每人平均投中的个数才能比较。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的引导地位,使学生主动得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会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在学生产生了对平均数的需求之后,就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该如何求两个队的.平均套中的个数,在学生讨论后课件展示用“移多补少”方法。这里要先让学生多想,让后多动手,老师在最后在采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这种方法,来求平均数。接下来在移苹题目中,由于数据多,移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要采用一种简洁的办法-引出平均数的算术算法。这时倒回去算原来的男生和女生套圈比赛,结果和原来“移多补少”是一样的,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实质和算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并反复强调求平均数可以先总后分,就是先算总数后平均分(这里强调为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最终使学生学会怎么求平均数。

第三步:谈话交流明晰平均数的概念。老师启发学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数是每个人都实际套中7个吗?在这里通过用平均数与最大数和最小数比较,了解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是用来表示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量,从而使学生一次感悟到平均数所代表的涵义。在此基础上,教师顺时引出这个平均数就是这几个同学套中的平均个数,即平均数的概念。在小结了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之后,让同学对两个队的平均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其中一个班级的总体水平高一些,使学生意识到平均数可以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第四步: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目的还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平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练习题中,我由浅入深的设计了几道练习题,巩固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并在练习题中巧妙设置练习题引入我国森林的现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森林的意识;此外设计的水深这个题目,是生活与理论的一次运用,既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又是学生通过知识了解生活,增强安全意识的一次运用。

平均数并不只是一个数学问题,应用于生活之后,它还能反映很多社会问题,向我们传递很多信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平均数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第五步:全课总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再次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作业设计:

自已归纳进几次的测验成绩,算出平均成绩。

这个作业的设计,意在巩固新学知识,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且简单容易操作,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13:《平均数》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解读。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重点确立为: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学难点确立为: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方法,提高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炼问题

通过创设猴妈妈分桃子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正好是个练习巩固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处理时分两步走:人数相同和人数不同成绩比较的方法。

1、人数相同。先出示一个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引导学生可以用比总数方法,也可以用平均数的方法,为下个一个环节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同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为下个环节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同时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性。

2、人数不同

在此基础上,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习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复习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觉得数学充满趣味性,同时能够学有所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活动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发散到聚合,知识点由点穿成线,由线织成网。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互动交流,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华和提升,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便于学生纪录和思考,我本节课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设计,由于时间短暂,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将根据课堂实际地生成,适时调控。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

篇14:平均数的说课稿

最新平均数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平均数》是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十单元统计的教学内容。

2、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平均数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

3、教材的知识结构

例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先放手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用数据描述各组套中的情况,在尝试中促使学生产生求平均数的心理需求。再倡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有利于突出平均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解决问题的价值。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丰富的具体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经历研究的具体过程,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

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5、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是: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二、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设想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如果每次限套15次,你能套中几个?

他们谁套的准些?学生任意猜一猜。出示场景,发现问题。

观察三年级第一小组男、女同学套圈的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些?学生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及理由。故意设疑:如果把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分别加起来比总数可以吗?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想法。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现在你能回答男生套得准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些?学生根据平均数判断。

讨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平均数?求出的平均数说明了什么?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再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是在丰富的具体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经历研究的具体过程,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明确活动要求。独立计算后汇报。“想做做做”第2题。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想做做做”第3题。小组讨论后交流想法,说说理由。完成“想做做做”第4题。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再“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是: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是: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回顾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本节课我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充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发挥教材的导向功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无穷乐趣。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欲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及时调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动态生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认识小数》。

二、说教材

(一)、分析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一内数的认识和加、减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教材首先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仅限于一位小数(小数点的右边只有一个数位),而且和买东西、量长度等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其中的数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一位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比较两个或几个一位小数的大小;一位小数加法和减法。在这些内容中,小数的意义是重点,它是比较大小和加减计算的思考基础。教材编排比较小数的大小与小数加减计算,也是为了加强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小数,不给小数下定义,不揭示比较大小和加减计算的法则,都是联系实际情境和现实问题的体验积累。

全单元内容分四部分编排。第100~101页教学小数的意义,第102~103页比较小数的大小,第104~105页小数加法和减法,第106~107页单元练习。

(二)、确定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特点,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小数作出解释,学会运用小数来描述有关的现象。

2.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了解可以用小数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我们班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认识小数。

教学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教学方式多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得到发扬)

本节课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玩中学,学中玩。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与同学交流比较,对生活中有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动进行探索,获得知识。在本节课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适合学生情感体验、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环境。本节课上,教师一定要把握和发挥评价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火花闪现之时,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尽可能使师生、生生间的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

(2)、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合作交流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图中找信息”、“提问”,学生的互相提问,增强了学生的互动交流。《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是一节和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新授课,例如买东西,找零钱,测量等生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言语去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比较和选择,去收集对学习有用的信息。在探索知识时用心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最终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四、说教学程序

我分为四步骤来教学:激趣导入新知,探究新知,练习巩固,课堂小结。: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谈话:你们喜欢游公园、逛超市吗?那你们喜欢买什么物品呢?今天老师陪你们一起逛超市,好吗?(播放课件)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请选出你最喜欢的,并说说它的价格。

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数都是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和小数交个朋友,一起来学习、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并且为今天学习新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

这部分内容,我又分为三步骤来教学:教学例1;教学例2;区别分类、揭示概念。

1、教学例1

这部分我主要运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首先通过提问,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思考“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做单位分别是几分之几米”上,然后告诉学生呢感,这两个分数可以写成另外的形式,并指导学生练习这两个小数的读写方法。

2、教学例2

这部分我主要运用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我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如“能不能想刚才那样,把几元几角写成以元作单位的数?”同时可以启发学生先想2角是多少元,再想1元2角是多少元。在学生认识这个基础上再想3元5角是多少元。

3、区别分类、揭示概念

这部分我主要运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我先让比较例1的这些分数和小数的区别,说说他们的不同,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并回报交流结果。接着让学生在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注意区别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最后总结揭示小数的概念。

(三)练习巩固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巩固小数的认识,以及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再汇报自己的想法,交流时教师应强调平均分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可以引导学生想分数来过度,最后在全班校对,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思考过程,要说清楚,强调每组的分数和小数是相对应的。

四、评价总结,激励进步

在今天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如果100分表示满分,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小数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处处可见,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3

.

5

篇15:《平均数》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首先我从教材分析说起,“平均数”作为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条形统计图(一个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以及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先总后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平均数的概念与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仅让学生达成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在生活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储备要求,一是统计的初步知识,二是平均分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原来的知识中学过。

(2)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析:通过统计图表和统计初步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调查、统计的意识;而且,学生已初步具有“移多补少”使两数相等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通过“移多补少”,使学生经历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数据从不相等到相等的过程,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求平均数的作用以及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在练习题中点题达成目标。

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以及在生活中(比较用)的意义,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和价值,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是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平均数。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新理念,我充分用老师引导—学生自出探究—形成知识巩固与提高的教学主线,为学生的知识生产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力求体现教师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并采用课件和说教同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直观明了的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和平均数的意义。通过巩固与练习,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借机渗透法制教育。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与学生对话,引出一项同学们喜欢的比赛活动,并用多媒体简要介绍此项活动,然后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怎样比较男生和女生套的,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营造学习新知识的氛围,引入平均数。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投中的个数表示在条形统计图上,要比较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由于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不等,所以比男、女生投中的总个数显然不合理,比较最大数和最小数也不合理,因为一个人的水平不代表总体水平。在学生处于认知冲突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提出应该求出男生与女生每人平均投中的个数才能比较。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的引导地位,使学生主动得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会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在学生产生了对平均数的需求之后,就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该如何求两个队的平均套中的个数,在学生讨论后课件展示用“移多补少”方法。这里要先让学生多想,让后多动手,老师在最后在采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这种方法,来求平均数。接下来在移苹题目中,由于数据多,移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要采用一种简洁的办法—引出平均数的算术算法。这时倒回去算原来的男生和女生套圈比赛,结果和原来“移多补少”是一样的,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实质和算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并反复强调求平均数可以先总后分,就是先算总数后平均分(这里强调为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最终使学生学会怎么求平均数。

第三步:谈话交流明晰平均数的概念。老师启发学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数是每个人都实际套中7个吗?在这里通过用平均数与最大数和最小数比较,了解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是用来表示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量,从而使学生一次感悟到平均数所代表的涵义。在此基础上,教师顺时引出这个平均数就是这几个同学套中的平均个数,即平均数的概念。在小结了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之后,让同学对两个队的平均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其中一个班级的总体水平高一些,使学生意识到平均数可以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第四步: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目的还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平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练习题中,我由浅入深的设计了几道练习题,巩固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并在练习题中巧妙设置练习题引入我国森林的现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森林的意识;此外设计的水深这个题目,是生活与理论的一次运用,既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又是学生通过知识了解生活,增强安全意识的一次运用。

平均数并不只是一个数学问题,应用于生活之后,它还能反映很多社会问题,向我们传递很多信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平均数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第五步:全课总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再次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五、作业设计:

自已归纳进几次的测验成绩,算出平均成绩。

这个作业的设计,意在巩固新学知识,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且简单容易操作,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16:《平均数》的说课稿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平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里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在学生已学习理解了平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认识掌握平均平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平均数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平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平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平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平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呈现: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移多补少后,他们平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是多少?这个数叫什么数?,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平均数”。

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质疑: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14+12+11+15)÷4=52÷4=13

平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平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 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强化平均数意义

质疑:13这个平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13是怎么得来的?平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平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数,谁能说说平均数的意义?

生: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师:学习了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呢?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你是怎么判定的?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为什么?怎样计算各队的平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吗?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平。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习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篇17:四年级《平均数》说课稿

四年级《平均数》说课稿

我是xx县城关第二小学周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一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解读。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数据组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重点确立为: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得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学难点确立为: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将采用以下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抽象概括,交流展示等。

学法确定,教法必须与学法对应。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分苹果的情境,学生解决分一样多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地内在动机,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3.观察比较法。通过图表演示,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重难点。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提炼问题

通过创设猴妈妈分苹果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联系的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引导探究 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正好是个练习巩固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处理时分两步走:人数相同和人数不同成绩比较的方法。

1.人数相同。先出示一个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引导学生可以用比总数方法,也可以用平均数的方法,为下个一个环节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同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为下个环节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同时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性。

2.人数不同。在此基础上,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难点。

三、反馈提高 巩固计算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习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复习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觉得数学充满趣味性,同时能够学有所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活动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发散到聚合,知识点由点穿成线,由线织成网。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互动交流,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华和提升,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设计,由于时间短暂,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将根据课堂实际地生成,适时调控。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便于学生纪录和思考,我本节课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篇18:数学三年级平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统计和平均数”是国标本第六册的内容。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等等。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平均数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加以教学的。而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明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设计本课时希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专用,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重难点和教学策略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对策: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形成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①出示男女生人数相同,进行套圈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出比哪个队赢,只要比总个数就可以了。

②出示第二次比赛,人数不同,男生三人每人都套中4个;女生四人,每人都套中3个。让学生交流看哪个队赢,比什么?从图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准一些,所以男生赢了。明确人数不同时,应该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时讨论为什么比总个数就不公平了。

③出示第三次比赛图,先交流看哪队赢,比什么,明确人数不同比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对比第二次比赛的统计图,发现第二次每人套中的相同一下子就可以比出来,而现在每人套中有多有少,让学生探索有什么办法可以一下子看出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探索并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初步认识平均数。

④完成两道简单的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练习,巩固求解方法。

⑤接下来也会有几盘苹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吗?有信心吗?

追问:那么现在该怎么办?

探究先合后分的方法。

⑥在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后,让学生口答5组数据的平均数,并探究平均数的范围。

⑦最后安排了几道练习题。

分散难点,逐层深入

――对书本原教材改动的设想

我们每个班中,学生的差异很大,智力、基础、习惯的不同都是都摆在我们眼前,而有效教学肯定需要面对全体学生,我觉得我们要让学生面对一个问题一个台阶,优等生轻松一跃过去了,中等生稍加努力翻过去了,后进生咬咬牙也能爬过去,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享受到通过努力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所以结合本班学困生比较多的实际情况,我并没有一下子就出示书本所提供的例题,就是两组同学人数也不同,每一个同学套中的个数也不同,有多有少。我个人觉得对于我们很大一部分同学来说,直接在这个例题中比哪个队赢,可能会无从下手,比人数不对、比总个数不对、比男生套中最多的和女生套中最多的也不对。可以说找准应该比较哪个量,既是认识平均数的切入点,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

所以我把这一例题中找合适的比较量分散在三个比赛情境中,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分清在什么情况下该比较哪个量,然后再去认识平均数。

第一次,人数相同,只要比总个数。

第二次,人数不同,但男生每人都套中4个,女生每人都套中3个,很明显每个男生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赢了。明确当人数不同时,要比每人套中的个数;人数相同时只要比总个数。

第三次,出示书本例题,人数不同,应该要找每人套中的个数,(当然这里所说的每人套中的个数在没认识平均数前还不够规范)但目的就是让学生去找一下子就可以比的那个每人套中个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当然,本来是希望通过第一第二次比赛的探索,让学生在第三次比赛中顺利找准比较量,但在实际过程中,那个学生还是去找了总个数去比输赢,这说明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实施还有很多不合理不有效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提出来探讨。

篇19:数学三年级平均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课时。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几乎无处不在。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学平均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

3、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4、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就用多媒体图片把学生带入曾经经历的情景:投球比赛。并出示两个小组进行投球比赛结果的统计表。接着,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再请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组投球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总数和最多的数都不能比较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便于后面学习的开展。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1)、小组内的四名同学结成裁判组,用自己的方法来判定哪一组是获胜者。(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2)、师生分享讨论结果,从中引出只有分别求出两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才能正确判断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课上的统计表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小裁判参与讨论判定胜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平均数”对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平均”的概念,当人数不相同,比总数不合理的情况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成了学生的一种迫切需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起来。

2、初次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寻求两个小组投中球数的平均数。

(2)、各小组汇报自己寻求答案的方法。

a、移多补少法。数量较少时使用方便。

b、计算法。

第一小组:8+5+6+9=28(个)28÷4=7(个)

第二小组:6+7+11=24(个)24÷3=8(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将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学生看算式回答:2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7表示什么?

8+5+6+9=28(个)28÷4=7(个)

6+7+11=24(个)24÷3=8(个)

(28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总个数,4表示第一小组投球的人数,除以4是因为有4个人投球,要平均分成四份,7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平均数。)

(2)、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试着总结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请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数?

学生举例:班级考试的平均分;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平均支出;城市平均年用水量、用电量等。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1、教学例题:

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拾矿泉水瓶的活动,小红她们组同学拾得的瓶子数分别为13个、12个、11个、16个。求她们小组拾得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独立计算,寻求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演。评价板演时,再次归纳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2)、议一议:

①求出的“13个”是每人实际拾到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吗?

②求出的“13个”与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一样吗?(不一样,求出的“13个”只是一个平均数,而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拾了13个。)

(3)、借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加深对平均数含义的认识,在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学以致用,体验生活。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A:(195+212+205+198)÷52=16(元)B:(195+212+205+198)÷4=208(元)说说你选择哪一个答案,理由是什么。

5、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成员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身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引入了几个现实情境。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请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的整体上课效果打分,并选取几个学生代表的分数,计算平均分。

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以及打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给这节课打分”这一环节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并为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于课堂的拓展延伸,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十分有利。

五、说板书设计:

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篇20: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

《平均数》是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习近平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平均数在生活当中的作用。

二、学情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并且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但是平均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需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及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资源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多加引导。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提出的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为此,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就显而易见了,重点是XX,难点是XX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

接下来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设计,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环节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程开始我会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这样一个情境:

出示两个粉笔盒甲和乙,甲盒中有9根粉笔,乙盒有5跟粉笔,我想请同学们帮忙,怎么样才能让两个粉笔盒中的粉笔一样多?

由于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难,学生进过简单思考后能很快得出只需要把甲盒中的粉笔拿一根到乙盒中。这是我会请学生代表来体会移动粉笔的这一过程。

当操作完成后我会提问:现在每个盒子中都有7根粉笔,这个7是什么数呢?

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这个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数,让我们来一起认识它吧。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移动粉笔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平均数,在把多的分给少的过程中渗透“移多补少”的思想为后面教学打下基础,并顺利引入课题】

这样就过渡到了我的下一个教学环节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会说,同学们,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课外时间同学们可以留心收集矿泉水瓶,这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让废物得到再利用,为我们生活节约资源。并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水泉瓶的统计图。

给一定时间让仔细观察统计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他们四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一样多吗?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是什么意思呢?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会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汇报。并用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在学生理解这一动态过程后我会总结:我们通过把多的矿泉水一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水泉瓶的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求出他们四个人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理解,我会再次举例:我们要求6、7、8三个数的平均数,就可以把8移1给6,这一三个数就变成了7,它们的平均数就是7。

之后我会再次提问,要求他们每人平均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还可以怎么想呢?把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什么?预设学生能够回答要求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那么怎么求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引导分成四份其实就是总数除以4,这时我会趁热打铁,顺势总结出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可以用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来计算。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理念,也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获得知识极大挑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我会再次呈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计很好的实现了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讲解,也让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内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也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问学生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样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3、巩固提高,随堂练习

下面是四年级的4个班的学生回收废纸的情况:第一个星期回收了56千克,第二个星期回收了48千克,第三个星期回收了40千克。

(1)平均每个星期回收多少千克废纸?

(2)平均每个班回收了多少千克废纸?

【设计意图:这个习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

4、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小结环节我会这样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学懂了没有?在课后让同学们调查家人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的设计,既可以巩固新学知识,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七、说板书设计

篇21: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A、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42《平均数》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本册教材中,它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分别是横向条形统计图以及起始格和其他格所表示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加重要。

三、教学的重、难点:

与老教材只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平均数产生的意义,它的功能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B、说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点。

c、说学情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又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等。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并不明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D说教法

本堂课,我倡导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学习新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使学生乐于探究,并从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即时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与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E、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在上课小猫钓鱼的故事得到平均数,进而介绍“移多补少法”。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也能达到引出平均数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主动得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会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在学习内容了解之后,我便出示男生和女生的投球情况统计图,进而由教师引导理解平均数的现实意义——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

以上过程我觉得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相结合,清晰地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平均数的比较功能。

三、练习

在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之后,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平均数的练习,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常见性。

1、通过二道判断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数

的意义。

2、出示游泳图,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2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药节约用水。

通过以上这些信息的出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原来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

课后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关于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实际问题排队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到比较其中的一人不合理,一人不能代表男女生的整体水平;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教师应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其实这种方法也能够利用教材上的统计图很好地进行过程的演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后面教师制造矛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加深总数÷份数=平均数的印象,使学生理解逐层深入,达到掌握方法的目的

三、练习具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判断题是说明了平均数的含义,游泳池的平均水深问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第3道题是计算题,帮助学生熟练平均数的算法。

篇22: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课前设想】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量。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材例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4名男生和5名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了每人套中的个数,要比较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多次的教学实践表明:仅按教材例题的设计,力图一步到位地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男、女生人数不同,比较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是不合理的,要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进行比较”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往往在否定比较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的方法后,想到的是诸如去掉一名女生或增加一名男生后再比较,或者是将套中个数最多的学生进行比较等等。

那么,怎样让学生主动想到可以比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我们设想在例题前加一个情境:男女生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完全相同,这时要比较哪个队套得准一些,可以直接比较每队套中的总数,当然也可比较他们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当出现人数不同时又该如何来比,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出必须要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然后再来比较,这样更公平合理。在解决例题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脑思考先比出结果,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运用平均数,再通过师生对话逐步揭示、理解平均数。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揭示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某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整堂课的设计以“平均数”的概念引入、理解,求平均数方法的探索及应用为主线,练习也一改过去单纯运用公式求平均数的做法,着力让学生在思辨中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对书中原有的练习进行深度挖掘,赋予了习题更深层次的含义,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含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课后反思】

1合理运用数学教学情境。

课前,我和学生一起玩了套圈游戏,学生情绪激动、兴趣盎然,为新课的导入做好了铺垫,同时引出辅助题和例题教学,由于学生有了刚才的亲身体验,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然后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在解决好人数相同时的比较方法后,我设计了“增加一位女生”这一新的情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2概念认知的有效建构。

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层次为: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通过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另一种方法是“先合后分”。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我还特意在这一教学环节里渗透了“多于平均数的数值之和与少于平均数的数值之和相等”这一规律,为后面知识的解决打好了基础。

3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几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如:第一题是装铅笔的笔筒;第二题是学生篮球队,第三题是下河游泳。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河水中,冬冬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在这个讨论过程中,还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有效地整合其他的相关学科。

4尊重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例题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人数较多的统计图。为了能让学生有效理解和运用平均数的意义,我特意在例题教学前加了一道辅助题:人数相等的男、女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好这道题目。继而再增加一位女生和男生比,这时人数不相同,刚才比较的方法都不行,从而引出要比较他们平均套中的个数,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设计的习题中,特别注重习题的二次开发,不仅仅达成书中习题所要求的目标,还赋予了习题的另一层含义。例如:书桌上的笔筒,不单单只是运用今天所学习的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我设计时追加了一个问题:冬冬在第三个笔筒里又放了一些铅笔,这样一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的“敏感性”。最后一道习题的第二个问题设计,主要是要体现学生在完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对平均数的灵活运用,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这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的练习既面向全体学生,也充分考虑了班级里的优秀生,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了发展。

篇23: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认识平均数的第二课时,完成课本第43页例2及练习十一3、4、5题。本例通过求两支篮球队的平均身高,比较这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理解: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不能反映其总体情况,应该用一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和其他组数据进行对比,平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统计量。要比较两支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认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次学习简单的平均数,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平均数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学习关于平均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求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体会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充分感受到平均数的作用,从而产生学习关于平均数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和实践能力。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平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由于平均数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原理,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自学、引导为主,辅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充分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建构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人交往,倾听同伴的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还让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情景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小组长就拎着各组的“战利品”来邀功,都说自已小组收集的瓶子最多,为了公平评出优秀小组,我把

每组收集的瓶子统计一下:大家来看统计表:

2、提问:

(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第四组最多,能说第四组最优秀吗?为什么?你认为该怎样比?

3、教师小结:

大家说的对,我们用总数来比是不公平的。我们要用平均数来比每组的实力,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平均数。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引出平均数,既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产生了学习的迫切需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我校举行篮球比赛,我们来看些队参加了比赛?从哪儿可以看出开心队的实力更强一些?

(2)、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场上哪一个队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队员的身高来作出判断吗?

出示统计表及自学提示:

①根据统计表,了解相关信息。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②猜一猜:哪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③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平均身高情况?

④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提示:要先算出每支球队的总身高。

自主完成计算过程。

交流计算结果。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做以辅导。

3、交流反馈。

找个别学生汇报从统计表中了解到的信息?

猜一猜:哪一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点拨:我们在猜想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切合实际,不能漫无目的的乱猜,要注意猜想的正确性。

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求出两个球队的各自的平均身高,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并向大家做以讲解。

4、教师点拨:

A、讲评算式。

B、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总结出:总身高÷人数=平均身高。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求平均数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先求出总数,再根据人数的不同,求出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时,先出示两支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平均数这一统计量进行比较。学生在例1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

己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使学生看到: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基础练习。

练习十一3、4、5题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数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它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饼干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要使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2、下面是便民超市全年某种饼干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请你算出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

数量/箱

(2)看到这个统计图,你想对超市的`经理说些什么?

3、拓展练习:小红语文、数学的平均分为97分,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为95分。小红英语是多少分?

(四)、课堂总结(1分钟)

同桌相互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检测:(5分钟)

1、填空:

某校学生在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活动中,省下零用钱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捐款,各班捐款数额如下(单位:元):99、101、103、97、98、102、96、104、95、105则该校平均每班捐款为()元。

2、小方用计算机打一份稿件,上午3小时打了14405个字,下午2小时打了9840个字。他平均每小时打多少个字?

3、下面是某地上半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1)、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请你计算一下,上半年平均每月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预计一下7月份的平均气温大约会是多少度?

六、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2、应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4、应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5、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word该篇DOC格式平均数说课稿(集锦23篇)范文,共有5368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平均数说课稿(集锦23篇)下载
平均数说课稿(集锦23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