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表 学科地理 授课年级高二 学校 虎门外语学习教师姓名周洋 | |||||||||
章节名称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方时 | 计划学时 | 1 | ||||||
学习内容分析 | 教材在“地方时“这一内容,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由此引出地方时的计算问题,接着指出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的引出”区时“,最后介绍了各国使用区时的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的特点。 | ||||||||
学习者分析 | 高二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初步具备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解决问题,故在教学中启迪思维为主,以学生参与为主,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分组讨论进行有效学习。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目标:学会计算地方时与区时,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时区分布图,学会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 情感、态度价值观:辩证看待地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 ||||||||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 教学重点: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解决措施:反复练习,总结计算公式。 | ||||||||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 教学难点: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 解决措施:观察时区分布图,理解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关联。 | ||||||||
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 | 所用 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 | 引入新课 | 3 | 展示国际酒店、机场的时钟 | 了解时间差异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2 | 地方时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10 | 讲授概念与计算方法 | 计算 | 明确知识点 | ||||
3 | 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计算和运用 | 15 | 展示时区分布图及区时计算方法 | 识记常用的城市时区,掌握时区的计算方法 | 明确知识点的关联性 | ||||
4 | 小结课堂 | 2 | 明确课堂目标 | 归纳总结 | 理顺逻辑思路 | ||||
5 | 随堂练习 | 10 | 选择两种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 当堂练习 | 评价学习效果 | ||||
自我评析 | 逻辑联系紧密,但是课堂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较弱,很多知识点运用起来艰涩,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练习。 | ||||||||
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表 学科地理授课年级高二 学校虎门外语学校 教师姓名周洋 | |||||||||
章节名称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方时 | 计划学时 | 1 | ||||||
学习内容分析 | 教材在“地方时“这一内容,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由此引出地方时的计算问题,接着指出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的引出”区时“,最后介绍了各国使用区时的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的特点。 | ||||||||
学习者分析 | 高二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初步具备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解决问题,故在教学中启迪思维为主,以学生参与为主,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分组讨论进行有效学习。 | ||||||||
教学目标 | 区域认知:了解地球形状对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影响,学会计算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综合思维: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普遍关联性,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关联与区别。 地里实践力:学生自主设计时区腕带,理解时区分布特征。 | ||||||||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 教学重点: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解决措施:反复练习,总结计算公式。 | ||||||||
教学难点及 解决措施 | 教学难点: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 解决措施:学生自主设计时区腕带,理解时区分布特征。 | ||||||||
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 | 所用 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 | 引入新课 | 3 | 展示世界杯比赛直播时间 | 观察分析直播时间并分析原因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时间差异。 | ||||
2 | 动画演示地方时的形成 | 10 | 播放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使同一纬度上东西方向上日出时间的差异 | 观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归纳总结计算方法。 | 自主归纳,理解原理,便于运用。 | ||||
3 | 制作时区腕带 | 15 | 准备24格的白色纸带,展示制作腕带的步骤。 | 按照步骤与指导制作设计腕带。 | 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关联,在空间上联系起来。 | ||||
4 | 总结归纳 | 2 | 教师引导 | 学生自主归纳 | 理顺课堂逻辑 | ||||
5 | 课堂练习 | 10 |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 | 随堂练习 | 加强知识点的练习与运用 | ||||
教学 反思 | 将静态抽象的知识点用动态的方式学习,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课本上扁平的图像变成立体的腕带制作,充分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练习,便于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便于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