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板书)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指导、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本节课的阐述:
下面请大家和我共同走进教材,看第一部分内容 :
《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的内容。教材把氧气作为第二单元课题2教学内容,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开始具体物质知识的学习。加之,它是学生已学习了有关空气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系统的学习氧气的制法、二氧化碳等起着铺垫作用。
其次,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理解特点和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②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认识到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②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并且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本节课内容主要学习氧气的性质,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以下要求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需要掌握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难点:对学生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记录、分析和思考、归纳和总结、准确描述与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我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认知情况,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力,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本节课还充分利用猜谜语和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形式突出重点,以“顺口溜”的形式突破难点。
氧气是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相结合的学法,这对以后学习二氧化碳、碳单质以及酸、碱、盐等具体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鉴于学生对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课题1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所以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让学生猜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由学生回答谜底):氧气
紧接着抛出问题:氧气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由学生举例说明。
2、自主学习,了解物理性质(板书:物理性质):
(1)请学生自主学习第29页氧气的物理性质。
(2)我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氧气的物理性质。我会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都是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的。(板书)
3. 实验探究,认识化学性质(板书: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为此我主要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我将按教材内容进行如下提问和讲解:
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问题2: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支持燃烧,那么还有哪些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呢? 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这些实验? 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什么?
学生回答后,我进行讲解和总结。接着我会完成木炭燃烧实验和铁燃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自主完成教材上的表格,我进行指导。
4. 质疑释疑,探索创新: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2-4,讨论下列问题:(1)细铁丝下端的火柴有什么作用? (2)将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什么(3)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者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由多媒体展示出答案,我进行讲解)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 小结归纳,知识升华(由课件展示氧气性质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
6.布置作业,持续学习:让学生完成课本有关练习,从而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设计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并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能力,充分利用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上,也多用自主学习、实验、讨论等方法加以落实,在练习、复习上联系教材和生活例子来加以巩固提高,注重了学生的知识过程和学习体验。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