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主要靠“育”不是“教”
论及教育,我们总是用“教书育人”来加以阐释。细加辨析,“书”是可以“教”的,“人”则是需要“育”的。就是说,“教”和“育”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从两者的内容和目标的角度而言之,“教”可能更多地指向生活的技能和方法,“育”则更多地指向个性、品德和人格的层面。从方法的层面而言,“教”主要表现为“言说”和“指令”,表现为被教者的“模仿”和“练习”的速成;那德行、精神之“育”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很多人都知道农民种植水稻的情形。水稻的种植必经“育秧”过程。仲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将一小块田地翻耕曝晒,灌上水,在土中拌上肥料,反复耘后,做成垄状。接着把浸泡过的稻种均匀地播撒在田垄的表面,并在田垄上洒上草木灰,条件好的还会在每一田垄上支上塑料薄膜,以作保温之用。这些工作完成后,农人就几乎不再需要下田。他只需要时时关注天气的变化。有寒流来袭,他会将田里灌上水并将塑料薄膜覆盖于垄上,是为保温;一旦气温升高,他又会掀开塑料薄膜,将水放干,是为降温。在几乎整个培育秧苗的过程中,几乎从未看到有农人会每天赤脚下田,性急地拨拉出稻种,查看有没有爆牙的;农人几乎总是在做着“外围”的工作:打造良好的温床,配置最佳的水肥,调控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等。基础和资源,环境和条件,观察和帮助,就是培育者的基本的工作。但永远不会贴身,不会“耳提面命”。看来,远远地看着,似乎是“育”的一种基本姿态。
这就是说,区别于知识的“教”,道德之“育”,是需要育人者的虔诚耐心、全身心投人,尤其需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也就是说,做给被育的人看是“育”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游,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需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如今的德育工作者中,不乏德行高尚者,给孩于以终身的教益和影响,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但是我们也看到许多异常,一个热衷“家教”者,可以给学生谈无私奉献的崇高个行为不检点者,可以要求学生如何循规蹈矩;缺少责任感的,却要求学生学习和工作心无旁骛。指望这样的老师培育学生的道德,那还不是缘不水鱼?
这样一类“知行”严重不“合一”的现象和情况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大有人在。
看一则最近的新闻
《新京报》报道:5月20日傍晚,据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机关党组成员吴立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但你无论如何无法想象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多少年来持续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家伙,却在作恶多端的同时,发表了如下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精彩观点。
吴立芳在2014年4月题为“焦裕禄永远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标杆”的文章中称:“学习焦裕禄,一个核心的内容是培养我们的公仆情怀。”“我们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于,任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上彻底进行改造和提升,心系群众、服务发股、水具务实,努力做有公仆情怀、有道德情操的焦裕禄式好干部。
口喊道德,行悖人性;口惠而实不至,这一类官场丑态、生活中的伪君于表现,任教育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学校德育工作之效果不彰,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根由。
知行合一、说做一体,永远求真,力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躬身为教的追求。所以,我一向以为,学校教育要成功,德育工作要真的见实效,其基本的前提是,所有的育人者﹣教师,都能响亮地喊出:向我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