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5篇

发布时间:2021-03-10 19:08:5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1

近日上了一节以展示为主,借助课件为辅的公开课,所上内容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杜甫的伟大诗篇。在上本节课之前我是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设计课件的各个环节的,也许是时间的安排不合理的原因,导致本来设计好的内容没来得及展示,出现有头无尾的课堂,这样的课,上完后有说不完的迷茫,突然发现自己真的不会上课了。

我的设计思路是由七个方面的板块来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一板块:教师导入。在导入时,我是借助杜甫写本文的背景而导入,这样精心设计的导语,是为了给学生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的导入确实能触动到学生的情感,为下面的朗读做了一定的铺垫。这一环节我是满意的。

第二板块:深情诵读。在本节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读”。采用了范读、分组读、创意读、个别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领悟感情,在读中品味文字的美感。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以“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的方式启迪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让学生能认识杜甫的形象,感受杜甫的心情,体会当时的意境,进而领悟诗歌的主旨。本节课的“读”,我认为四组的创意读效果很好,两个学生的个人深情诵读,真的读出当时的诗人的内心忧思。也达到我预期的目标。

第三板块:赏析重点词。全诗共分四层,每层我都给学生设计好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跟着老师设计好的问题展示,有任务展示的小组对本组的问题都有深入的探讨,而没有分配到任务的小组就不去思考,所以导致学生按部就班的展示和没有发生思想碰撞的质疑。这样的展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无效的,这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汲取教训。

第四板块:拓展训练。(设计的题目是: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这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升华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在自由组织语言时,还能结合现实的实际,情感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这就是语文拓展的一个遗憾。

第五板块:奇思妙想。让学生做导演,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本环节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感知的新情境,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活化了所学的知识,但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有限,不能编出有创意的剧情,老师就给学生的一些参考的资料,而导致学生根本不动脑筋的照搬,演员也不能放开胆子去演角色,最后的“演”就很僵硬了,没有任何的欣赏价值,这就是失败的“排练”。

第六板块:名句积累。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爱国名句,也是一个知识的补充,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机会落实。

第七板块:巩固练习。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来一个反馈和积累考点,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机会落实。

总之,本节课从第三板块以后都是不尽人意的,都是因为自己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合理所导致,加上自己过多的相信学生和学生本身的知识激励不足,导致拓展的环节和展示环节非常勉强,有一种“排练”好的感觉。对在本次课堂中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我只能借用屈原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未来的教学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2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我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齐读完后,我纠正了“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字的读音,并且又进行了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感情来。然后又让学生齐读。连读二遍之后,我又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肯定了他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最后,我进行了范读。我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再次,指导学生读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①揣摩诗歌语言②品味思想感情③进行朗读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我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我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齐读完后,我纠正了“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字的读音,并且又进行了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感情来。然后又让学生齐读。连读二遍之后,我又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肯定了他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最后,我进行了范读。我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再次,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3

上课时,我按这些预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课上书声朗朗,语文味很浓,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当然,从这节课中也暴露出我平时教学中的诸多不足,现反思如下: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一在于我一改过去常用的串讲法,采用了诵读法进行教学。以往教学,总是担心学生不主动的去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阅读古诗文,教学中老是不敢放开,非要让学生字字落实不可,因而较多的采用串讲法,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讲到底。这种忽略学生主体的作法,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老师累,学生烦,课堂枯燥,教学没有实效。诵读法作为一种传统但又有效教学方法,对古诗文的教学尤其有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白知。”“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章接连,血脉贯通,自然心与理会。”诵读的过程就是由口入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以诵读法教授古诗文,自然、亲切,它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感悟、欣赏。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全课,要求学生在读准、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诗的味道,读出作者的形象,读出自己的感悟。整节课书书声朗朗,效果极好。

二、这节课的成功之二在于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摆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除了上面所说的用诵读而不用串讲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三读质疑这个环节上,我让学生读出疑问,读出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较好的理解了诗意。学生的质疑,有不少出彩的地方,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从诗的最后一节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那种推已及人,宁愿自己挨冻受饿也希望天下寒士尽欢颜的那种崇高的精神,但诗人为什么在第二节时竟忍心骂那些小孩为盗贼?”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我一般不轻易表态,更多的是让学生来解决,只有在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我才适时用多媒体展示出本课的有关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困窘,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整节课我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引导者这样一个地位,教学问题的落实始终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高,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一门也是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我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品尝了失败,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例如在开头初读把握较长句子的停时,对学生朗读节奏划分的指导不够,以致在这一环节耗时过多,影响了下面的教学环节;又如在三读质疑中给学生时间不足,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够到位;再如最后学生五读揣摩诵读时,只时简单提出来要求,没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因而学生还读得不够好等等。这些都有待日后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我的主要设计有两个方面的亮点:有效导入和有效朗读。

1、有效导入的设计原因及对策: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参考很多前辈和同行的意见后,我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咱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朝代都有各自兴盛的文化,唐朝盛行什么?(诗歌,顺带明确一下文化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小,唐诗就伴随我们成长,唐代最有名气的两位诗人是谁呢?(李白、杜甫、李白,号“诗仙”;杜甫号 “诗圣”又号“诗史”)杜甫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哪位同学跟他很熟悉的请起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吧。(学生介绍)杜甫35岁前曾经游历各地,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从他的《望岳》一诗中就可以窥见青年的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35岁后寄居长安十年,那时候唐朝爆发了一场动乱,什么动乱呢?(安史之乱)杜甫在逃难中被俘,并被叛军压回长安,看到眼前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情景,他写下了《春望》。(指导大家回忆杜甫诗歌并背诵出来)在此期间,他还写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因为这些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史”用诗歌抒写历史。后来安史之乱平息之后,他弃官带着一家老小辗转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于是就有了至今闻名于世的杜甫草堂。那时候正好是春天,战乱平定了,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诗人写下了《绝句》(学生背诵)茅屋虽简陋,但是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到江边散步,看到草长莺飞,春花粉蝶,于是又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学生背诵)一场绵绵春雨又让他喜不自禁的写下了诗篇《春夜喜雨》(学生背诵)。要是永远是春天那该多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春去秋来,秋风秋雨也来了,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咱们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那个深秋的不眠之夜。

这个导入时间比较长,目的是对过去所学的杜甫的诗歌进行梳理,毕竟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旧知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诗歌学习的氛围,还明确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可谓一举三得。

这个导入时间比较长,目的是对过去所学的杜甫的诗歌进行梳理,毕竟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旧知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诗歌学习的氛围,还明确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可谓一举三得。

这种情况下学生必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有效诵读设计原因及对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教学的 “朗读训练”都是重点,我设计这样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读:

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诗歌,疏通大意;三读感悟,体会感情;四读品析,揣摩语言。采用师范读,学生赛读,互读互评,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在课堂上有一组同学设计了这样的朗读方式(一生先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其余生重复“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余生重复“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其余重复“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共同重复末句)这样的朗读让课堂进入一个小高潮。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语言赏析还不够地道,这也是我备课时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语言特色,从而深刻解读杜甫带着崇高理想的生命状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文化意蕴。对这一点,我自觉只做到了蜻蜓点水。 如果把视频放在课前也许效果更好;如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让学生理解,然后再讲,也许效果更好;如果pk朗读阶段的评价再具体再积极些更好;如果讲授过程再激情些更好;如果………… 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留给我更多的是对如何真正践行新课改精神的思索。再次感谢各位同行对我课堂的关注与批评,感谢你们给了我参照系,给了我反思力,让我们为演绎精彩语文而一路同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4

  为迎接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讲课比赛,我们胶州市也组织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笔者有幸获得了高中组一等奖。事后,评委们谈起此事时说:如果每节课都这样讲,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方面,都肯定会大有裨益。这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方面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在此,我想结合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中的一些精神,就所讲的课谈一点自己在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落实素质教育方面的做法及其感受和体会,以与各位同仁商榷。


  以往的语文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陈旧”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再围绕这些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这样做,明显违背了语文教育的规律,造成了语文课程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偏低的现象。笔者从事高中教学十几年,深刻意识到了这些弊端。鉴于此,我做了以下几个尝试:


  (一)讲课之前来了一段“开场白”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我们是易校讲课。我的授课地点是胶州一中。学生是高二年级。我执教的是高三年级的课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课之前实行抓阄,老师学生互不见面。怎样跟学生快速沟通,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为此,我决定临时来一段“开场白”。临近上课还有一分钟,我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给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好,我姓张,来自胶州三中。三中是一所新学校(注:20xx年5月由胶州师范学校改制办普通高中),我们很注重向先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向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很高兴和大家合作上这一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课后,我将把同学们的良好学风和美好风范带回三中,传达给三中的同学们。”


  这段话说完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微笑地看着我,很友好的样子。讲课结束以后,一些听课的老师对我说:这些话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了,挺创新的。说句实在话,创新谈不上,内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在“拉拢”学生,有跟学生套近乎的嫌疑。实际上,适当地跟学生“套近乎”,目的是为了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合作。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应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优秀教师在一些大型的观摩课和讲课比赛中早已使用。但在这节课的教和学中,我明显感觉自己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好几次看似尴尬的“冷场”均“化险为夷”,师生之间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注重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拘成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二)精心设计导语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教师板书。)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教师板书。)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教师板书。)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注: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这是一段看起来挺冗长的导语,在讲课中用了近五分钟,很容易有满堂灌之嫌。而我之所以仍坚持这样做,乃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对高二的同学来说,对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许只限于“三吏”“三别”的一鳞半爪的知识。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容,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对“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一段描写“安史之乱”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语调,抑扬顿挫、满含激情地进行了朗读。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同学们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①揣摩诗歌语言②品味思想感情③进行朗读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我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我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齐读完后,我纠正了“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字的读音,并且又进行了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感情来。然后又让学生齐读。连读二遍之后,我又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肯定了他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最后,我进行了范读。我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再次,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5

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做了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 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 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范例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1.这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制订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

2.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析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在授课中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辅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3.本文作者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学习本文,也可让学生在网站资源的帮助下,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来感受作者的复杂感情,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以此教给学生自己动手,合理利用资源,解读本文的一种方法。

范例三上课时,我按这些预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课上书声朗朗,语文味很浓,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当然,从这节课中也暴露出我平时教学中的诸多不足,现反思如下: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一在于我一改过去常用的串讲法,采用了诵读法进行教学。以往教学,总是担心学生不主动的去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阅读古诗文,教学中老是不敢放开,非要让学生字字落实不可,因而较多的采用串讲法,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讲到底。这种忽略学生主体的作法,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老师累,学生烦,课堂枯燥,教学没有实效。诵读法作为一种传统但又有效教学方法,对古诗文的教学尤其有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白知。”“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章接连,血脉贯通,自然心与理会。”诵读的过程就是由口入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以诵读法教授古诗文,自然、亲切,它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感悟、欣赏。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全课,要求学生在读准、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诗的味道,读出作者的形象,读出自己的感悟。整节课书书声朗朗,效果极好。

二、这节课的成功之二在于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摆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除了上面所说的用诵读而不用串讲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三读质疑这个环节上,我让学生读出疑问,读出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较好的理解了诗意。学生的质疑,有不少出彩的地方,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从诗的最后一节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那种推已及人,宁愿自己挨冻受饿也希望天下寒士尽欢颜的那种崇高的精神,但诗人为什么在第二节时竟忍心骂那些小孩为盗贼?”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我一般不轻易表态,更多的是让学生来解决,只有在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我才适时用多媒体展示出本课的有关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困窘,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整节课我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引导者这样一个地位,教学问题的落实始终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高,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一门也是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我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品尝了失败,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例如在开头初读把握较长句子的停时,对学生朗读节奏划分的指导不够,以致在这一环节耗时过多,影响了下面的教学环节;又如在三读质疑中给学生时间不足,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够到位;再如最后学生五读揣摩诵读时,只时简单提出来要求,没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因而学生还读得不够好等等。这些都有待日后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word该篇DOC格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5篇范文,共有1221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5篇下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5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